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区域发展阶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重难点
第一章课文目录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
【知识疏理】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地理学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
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二、区域空间结构
1.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
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三、区域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2.产业结构的差异
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反之,可根据产业比重判断区域状况:
•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发生的变化
高中地理湘教版教材发生的变化
高中地理教材对比
——以湘教版为例本次对比的主要是2004湘教版教材和2019湘教版教材,侧重于章节主要内容发生的变化,未发生变化的内容未在文中提及,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对新旧教材变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总体比较粗略。
对于2004版教材,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选修三旅游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而2019版教材则演变成了必修一、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选择性必修二区域发展、选择性必修三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从教材安排上来看,依然是五本教材,但其中的章节分布及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知识从必修部分变成选择性必修部分专门列了出来,因为不选择地理的学生将不再学习这部分内容,未单独标注出来的知识章节可能发生变化,但仍旧保留在了原书中)
2004版必修一发生的变化:
1.原1.3“地球的运动”——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内容,并拆
分为1.1地球的自转和1.2地球的公转两节内容。
2.原1.4“地球的圈层结构”加入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如震中、
震源深度、震源、震源深度、等震线、震级、烈度等知识。
3.原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选择性必修一
2.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容无较大变化。
4.原2.2“地球表面形态”——选择性必修一2.2“地表形态
的变化”,详细地介绍了风化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与地表
形态。而2019版必修一第二章内容为“地球表面形态”,划分为2.1“流水地貌”(加入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2“风成地貌”(加入了风化活动的危害与防治),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都与水有关)。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高二全体理科、文科班使用地理学案姓名: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含义: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各种标准进行划分的,是农业、工业、交通业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的综合体。
2、区域的特点:⑴区域有一定的界限(如国界、气候区等)⑵区域内部表现出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⑶区域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⑷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3、区域的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种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主要由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常见的空间分布形态:城市与工业—点状;交通运输业—线状、网状;农业—面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岛状
4、区域的产业结构:至三次产业及内部的比例关系。
产业的分类: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牧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了一、二产业的其他各业
1.2区域发展阶段
1、区域发展阶段:总体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
2、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比值、人文指数(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国内生产总值)
3、区域发展阶段:农业阶段;工业阶段;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1.3区域发展差异
1.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差异、对外开放程度
2.范围:(不包括港澳台)
(1)东部低地区(12省市):辽、冀、京(不沿海)、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2)中部地区(9省):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
(3)西部地区(10省市):新、甘(陇)、宁、陕(秦)、渝、川(蜀)、贵(黔)、云(滇)
2020秋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学案:第1章第2节 区域发展阶段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生活链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将安徽合肥城市群纳入新版规划图,长三角城市群范围也从原来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一市两省”扩展到目前的“一市三省”。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以某区域为
例,比较不同
发展阶段地理
环境对人类生
产和生活方式
的影响。
了解:区域发展的趋势和不同
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
知道:区域发展的常用指标和
综合指标。
理解:区域空间发展演化的基
本规律及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应用:学会利用区域发展理论
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人地协调观:分析不同发展阶
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
综合思维:分析同一区域不同
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认知:通过对区域不同发
展阶段的比较,理解区域发展
的总趋势。
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
一、区域发展的衡量指标和空间结构演化
1.衡量指标
(1)常用指标⎨
⎭⎪
⎬
⎪⎫
01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国民收入
02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可将区域
划分为不
同类型
(2)综合性指标(人
文发展指数)
⎪⎧
⎭⎪
⎪⎫
预期寿命
教育程度
03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反映区域
的总体发
展水平
2.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
(1)
(2)发展趋势:平衡平衡…… [自我探究] 人均收入高的地区就是发达地区吗?
[答案] 不一定。衡量区域发展水平有三个指标,而人均国民收入只是其中之一。如中东一些以出口石油为主要收入的地区,人均收入高,但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技术水平较低,因此不能看作是经济发达地区。
二、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是什么?
[答案] 主要表现为因土地开发而产生的诸如水土流失、物种减少等生态破坏问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区域的特征(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形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3)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4)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
①区别:地域范围大小,乡村大于城市;产业活动,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非农业活动为主;
②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会对乡村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
5)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3.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产业的划分:
①第一产业:农业②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③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差异
1)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2)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5.区域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1.2 区域发展阶段 课件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
•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往往由某一自 然资源或便利的交通位置,或人文资源(如 技术)等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 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 长点,并由此形成支柱产业。
传统农业阶段区域发展特征
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
自然资源
不同意:由于区域之间具有联系性,在环境较差的地区开发过程中,可 以利用发达地区的资金、 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结合当地的资源和劳动力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 优势一样也可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联系上述材料,说一说,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
整治后结果:(观点可通用,描述要具体)
• 1.区域空间结构 • 规模进一步扩大,区内联系更加密切,分工明确,发展差异性
缩小。
• 2.区域产业结构 •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产业更加突出,新型工业得到发展。
• 3.区域环境 • 环境条件改善
以农业为主发段
产业比重
第一产业为主
部门特点
传统农业,工业多为资源和劳动密 集型
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东北部受到资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响, 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钢铁产量明显减少,工业地位显著下降。目前,匹兹堡的钢铁 产量只相当于以往高峰时期的70%—80 %。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敦等新 兴的工业中心迅速繁荣起来,对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构成严峻挑战。
高中地理必修三(湘教版)12区域发展阶段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湘教版)12区域发展阶
段教案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发展阶段、发展总趋势。
2.理解并掌握区域发展中各阶段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中国发展现状的认识和改革开放前后的比较,理解区域发展的总趋势。
2.通过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历史”这个案例,说明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明确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地协调人地关系,不断地探求本区域的新的增长点。并将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与我国XXX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运用案例来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图1—11,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和正确的人地关系观,激发学生关心国计民生、国家发展和区域发展的热情。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节已经研究了区域的含义、区域空间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的相关知识,知道了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大体过程,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有一定的熟悉。这为本节课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根蒂根基。但本节内容比力笼统,需要通过对实例的阐发加以引导。
重点难点
重点:区域发展中各阶段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难点:再生阶段的了解
4教学过程
导入】《Hi,I'm China》
播放短片《Hi,I’m China》
师问】在视频短片《Hi,I’m China》中,一开篇就展示了污染的河流与一池碧水、雾霾与蓝天、繁荣的大城市与凋敝的小城市和乡村、留守儿童与富二代、乡间公路、绿皮火车与高铁等备受争议的正反两方面的中国现状,视频的最后则关注了因医疗进步而形成的变化,死亡率的降低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
2020-2021学年湘教版地理必修3课后习题:1.2 区域发展阶段含解析
攀上山峰,见识险峰,你的人生中,也许你就会有苍松不惧风吹和不惧雨打的大无畏精神,也许就会有腊梅的凌寒独自开的气魄,也许就会有春天的百花争艳的画卷,也许就会有钢铁般的意志。
祝:学子考试顺利,学业有成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课后篇巩固探究
一、学业水平引导
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但采矿业比较发达,铀矿资源丰富,现已探明铀矿储量为21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已先后成立多家铀矿合资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
1.说“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的衡量指标通常是( )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三次产业产值比重③人均国民收入④预期寿命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尼日尔目前处于( )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1题,预期寿命属于全面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之一。第2题,尼日尔经济以农牧业为主,说明其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2.A
夜晚,我漫步在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聚的街头。高楼耸立夜空,像陡峻的山峰,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好像水晶宫。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汽车如风如龙,飞驰而过,车上的尾灯,似无数条红色丝带不断地向远方引申。(丁玲《曼哈顿街头夜景》)据此完成第3~5题。
3.丁玲描述的区域处于区域发展的阶段。( )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
B.工业化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
D.高水平的开发
4.该区域( )
A.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张老师)
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张老
师)
第一篇: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张老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熟练掌握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地理特征及其国土整冶与可持续发展。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图读图熟悉北方地区各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提高空间定位的能力。结合各种图示资料,提取信息分析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提高分析区域特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辩证法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区域问题,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2学情分析
本节课为高三第一轮复习课,学生区域地理基础比较差,学习中国南北方差异时,对中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要进行详细复习。
3重点难点
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地理特征
难点: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社会经济特征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中国北方地区
[情景导入]课件展示北方地区的景观图片,感性地认识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自主学习]
1、学生课前完成学案“落实考基”,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2、小组合作,完善填空部分的答案。
3、小组代表质疑,其他小组答疑,完善知识体系。
4、课件展示本节知识体系,教师板书。
[课堂检测]学生完成“巩固提升”选择题1~7题。学生代表上
台展示答案,并分析质疑。[合作探究]
探究1: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呈现黄土高原景观图,各小组开展讨论,小组代表分析并展示答案。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2、教师点评,总结答题模式,展示答案。(1)形成原因:自然原因:
2012届湘教版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地理:模块3必修3第1章第1课_区域的基本含义和区域发展阶段
【解析】本题突出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结 合图例,阶段一主要开发煤炭资源;阶段二 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相关的工业迅速发 展,城市化发展较快。对照阶段二和阶段三 可分析整治表现。
(2010·天津)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 业区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7~8题。
7.图5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 B ) A.原料 B.基础设施 C.燃料 D.消费市场
8.图6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 地理景观均反映了( C )
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 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 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
题眼 天津滨海地区 共同利用 均反映
【解题思路】第7题,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工业的 区位因素。图中工业部门众多,类型各不相同, 区位因素有别。天津滨海地区最大的优势是技 术、人才、港口、交通运输,所以属于基础设 施。
3.区域的两个难点 (1)区域范围有大有小,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按 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 映。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是绝对的。 (2)区域的类型有均质区和功能区。前者是指那些 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其又可划分为 自然区域和人文区域。后者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 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由区域的 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
内部相对一致,区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课标解读】
本节的课标内容是“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的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该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方法,即分析区域地理条件、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确定具体措施;能够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典型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世界地图上明确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运用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分析出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条件和发展存在问题;能提出并流域的综合与开发的具体措施。
过程与方法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运用文字和图表材料,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条件,总结其开发优势条件和需要治理的问题。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具体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
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教学难点】流域开发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介绍流域的一些概念
分水岭:相邻两条河流之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流域:由分水线包围的河流集水区。
支流:水系中除干流外的所有河流。
支流的分级方法:一级支流:直接注入干流的河流。二级支流:直接注入一级支流的河流。依次类推。
【优化方案】2012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精品课件 湘教版必修3
学以致用 1.人文发展指数 .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哪几个指数反映一个 通过哪几个指数反映一个 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 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①预期寿命 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③教育程度 ④国内生产总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解析: 解析:选C。人文发展指数就是通过预期寿命、 。人文发展指数就是通过预期寿命、 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 域的总体发展水平。注意: 两项的区分, 域的总体发展水平。注意:②、④两项的区分,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 标。
3.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 (1)影响因素:地理条件、________、经济 影响因素:地理条件、 发展水平 、 影响因素 区位、________等。 区位、 历史文化 等 (2)总体发展趋势:平衡—______—平衡 总体发展趋势:平衡 不平衡 平衡 平衡……。 总体发展趋势 。
三、工业化阶段 项目 内容 区域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三产业表现出________的趋势 的趋势。 产业 三产业表现出 加速发展 的趋势。劳动力开始 由农业向______和______大规模转移 结构 由农业向 制造业 和服务业 大规模转移 区域内部的____作用大为加强 作用大为加强, 区域内部的 集聚 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 系列规模较大的________和 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 和________。中 工业基地 。 区域 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地____区域的平均 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地高于 区域的平均 空间 发展速度,对于区域的________作用大幅度 发展速度,对于区域的 辐射带动 作用大幅度 结构 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 放程度逐步____ 放程度逐步 提高 发展 整个区域处于____________发展状态 整个区域处于 不平衡的加速 发展状态 状态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和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以及人文发展指数这个综合性指标。
2、知道区域空间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历史”这个案例,说明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案例来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分析,明确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随区域自身的发展,不断地协调人地关系,并根据社会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探求本区域的新的增长点。
3、通过分析图,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区域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在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和协调的人地关系观。
教学重点
区域的发展演化规律
教学难点
区域的发展演化规律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式
谈话法, 探究归纳法,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引入新课
【板书】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
【教师提问】以下几个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有?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有?你认为哪些国家或地区经济比较发达,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古巴、丹麦、尼泊尔、英国、瑞士、埃塞俄比亚
【师生互动】学生回答,教师引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区域的基本含义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了解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知道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4、使学生在认识区域差异的同时,,进一步认识组成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从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阅读和分析教材中的相关图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教材中相关探究活动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角色扮演法,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等的旅行,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资料、撰写考察报告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分析区域,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2、在探究活动中,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与人共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区域的基本特征
2、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
3、不同发展水平阶段的区域产业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知识引导:复习世界地理中的大洲、世界各大区域、著名的国家;中国地理部分的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让学生联系实际举出有关区域的例子。比如,城市内部的工业园区、经济区、文化区、居住区等。还有学过国家和地区、各种地形区和气候区、农业区和工业区等等。引出什么是区域?区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 1.4《区域经济联系》知识总结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要点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西电东送
(1)三线概况
高中地理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要点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西电东送
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 业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基础设施建 设会增加就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缓解因砍伐森 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但管道途经地 区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水土保持工 作尤为重要
高中地理
《区域经济联系》知识总结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要点一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高中地理
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西部地区 招商引资 发展较快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密切 在合作中实现相互发展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高中地理
要点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
调水线路
东线
中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的发展要克服的限制性因素:能 源等矿产资源不足、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 交通拥堵。
上海市增强城市发展活力的措施:西气 东输、西电东送工程解决能源不足问题;科 学、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因水资源浪费和 污染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改善市内交通运输 情况,缓解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合理规划, 建设卫星城,解决城市问题。
手来自( D )
A.印度 B.中国
C.韩国 D.日本
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 回答1-3题。
3. 目前,在以下四种货物 中,经F河运入该区且运 量最大的是( )
A.煤炭 B.铁矿石
C.钢材 D.机械
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 回答1-3题。
3. 目前,在以下四种货物 中,经F河运入该区且运
量最大的是( B )
能消费构成中的主要能 源 C. 工业生产中单位产值的 耗能量上升,成本价格 高 D. 世界性煤炭过剩
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 回答1-3题。 1.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 该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
其主要原因是( B )
A. 德国煤炭资源已经枯竭 B. 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世界
能消费构成中的主要能
源
C. 工业生产中单位产值的 耗能量上升,成本价格
A.煤炭 B.铁矿石
C.钢材 D.机械
感谢下 载
2、工业化阶段
区域产业 结构
区域空间 结构
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发展加速; 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
大规模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出现;交通运 输建设显著加快,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区域发展 状态
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工业化阶段——中国目前区域发展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呈 现出从东部到西部,由沿海到内陆 的发展趋势。
高科技、交通运输和信息商务网络
区域空间 区域内发展差异缩小,开放程度和对外联 结构 系大幅度增强
区域发展 状态
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 成长阶段——充分利用优势因素,区域加速发展
思考、讨论P12页“活动”
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东北部受到资 源衰减、设备老化、污染严重等因素的影 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钢铁产量明显 减少,工业化地位显著下降。目前,匹兹 堡的钢铁产量只相当于以往高峰时期的 70%~80%。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 休斯敦等新兴工业中心迅速繁荣起来,对 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基地构成严峻挑战。
成为大型钢铁基地?
19世纪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附近丰富的煤炭 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利用,区域优势得不到充分发 挥。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 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 苏必利尔湖附近的铁矿,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 的钢铁工业中心。
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 铁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业
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
基 地
振兴 措施
差距逐渐扩大 (1)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加快市场经济体 制的建设,
(2)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改造和提升加工制造业
(3)优化环境,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投身于
国际市场
(4)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也要给予较大的支持。
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 回答1-3题。 1.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 该区的煤炭工业趋于衰落, 其主要原因是( ) A. 德国煤炭资源已经枯竭 B. 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世界
1、分析导致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经济衰退 的原因。
美国东北部地区经济衰退,既受世界经济 形势的影响,也有其内部的原因,从内部原因 来看,美国东北工业区出现了资源衰退、设备 老化,污染严重等问题,许多传统工业外迁, 新工业不愿来此落户,导致区域经济衰落。
2、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先的发展优 势还存在吗?其人地关系会怎样变化?
发展指标
以传统农业 为主体的 发展阶段
区域对外 封闭 开放程度
低水平 发展状态 均衡状态
讨论完成P9“活动”
工业化阶段
开放程度较 大
高效益的 综合发展阶段
区域的开放程 度和对外联系 大幅度增长
不均衡状态
高水平的均衡 状态
同类案例引申: 德国鲁尔区的发展; 我国东北老工业区的发展; 英国奔宁山区的区域发展; 中国山西能源基地的发展…..
高
D. 世界性煤炭过剩
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 回答1-3题。
2. 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 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 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 争激烈。当时,该区钢铁 产品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 手来自( )
A.印度 B.中国
C.韩国 D.日本
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 回答1-3题。
2. 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 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 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 争激烈。当时,该区钢铁 产品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
4、有人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较 差,即使这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是难 以实现良性发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不同意。理由:由于区域之间具有联系 性,在环境较差地区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利 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结 合当地的资源和劳动力,因地制宜地开发利 用当地自然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一样可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产业 农业比重大;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 结构 业;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
区域空间 结构
区域发展 状态
区域内部差异小,缺少大型中心城市,交 通线路少,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最低,对外 贸易规模小;自给自足
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域发展
初期阶段 凭借某一优势因素,推动区域的初步发展。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 法罗,分析它们的地理位置特点。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芝加哥、底特律、 克利夫兰、布法罗,分析它们的地理位置特 点。
芝加哥等城市的地理区位特点:位于五 大湖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农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煤、铁等矿产资 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
发展指标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以传统农业 为主体的 发展阶段
很少
工业化阶段
有所提高
农业为主 工业为主,第三 产业构成 工业少 产业快速发展
高效益的 综合发展阶段
达到较高的水平
第三产业为主,高 科技成为区域发展 的主导
劳动力 农业为主 分布
向第二、三产业 转移
第三产业为主
发展指标
以传统农业 为主体的 发展阶段
• 综合性指标 人文发展指标(HDI)
通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三项 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 2、区域的总体发展趋势 区域发展与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
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起来 平衡——不平衡——平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 水平
发展水平低,人均GDP很少
5、联系上述材料,说一说,在我国西部 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问题:避免植被破 坏导致土地沙化;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水 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避免大水漫灌导致土壤 次生盐碱化;避免因工程建设和采矿扰动地 层,导致地震等。
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区域产业 产业类型转变 结构 三次产业比重变化
项目
内容
振 区位 兴 优势
煤、铁、石油、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海陆 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发展潜力大
东 北
历史 地位
老 工
面临 的问 题
曾经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新中国工业的 摇篮,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经济体制落后,生产结构单一,矿产资源枯 竭(大庆),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 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环境污染严重,
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 阶段相比,在产业结构方面和空间结构方面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什么?
美国东北部工业化的成长阶段,第二产业比重迅 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 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区域内部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 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中心并高速度发展,交通建设 加快,对外开放程度提高。
处于衰退阶段的区域,原有的发展优势 将丧失,人地关系恶化。
3、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在全国 长期保持领先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以 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华南地区的外向型经济 迅速崛起,上海这个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面临 着空前的挑战。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市 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是,在新时期, 上海市仍面临着资源、土地、环境、市场、 进一步对外开放等突出问题。
生产方式——大多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产业转移
生活方式——由乡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
4、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某一优势因
素,比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
等,往往成为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并由
此形成支柱产业。就此问题,阐述你的观点。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 ②在区域发展初期,区域开放程度低,对外联 系少, ③某一方面的优势,往往成为经济成长的突破 口,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并由此形 成主导产业。
原因: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推进。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 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 式产生怎样的影响?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的问 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 劳动力价格提高、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失业率升高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使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
匹兹堡
匹兹堡
思考、讨论P9页“活动”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匹兹堡,说出它的 地理位置特点。
匹兹堡的位置特点: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 湖区的东南部,阿巴拉契亚山地的西北部,地 理位置优越,附近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通过运河与五大湖相连。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
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
1、2 区域发展阶段
中国 美国 日本 古巴 尼泊尔 英国 瑞士 埃塞俄比亚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 1、常用三大指标 人均国民收入(GNP)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
• 按照上述指标,区域类型分为:
• (1)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 • (2)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 状态
起步阶段,以资源 密集型、劳动密集 型为主体
工业化、 城市化加速
高效益的 综合发展阶段
以资金密集型 和技术密集型 为主
区域内 部的经 济差异
比较小,缺 乏中心城市
数量少, 交通线路 分布稀疏
中心城市、工业 区域内部的发
基地兴起
展差异逐渐缩
小
交通建设 显著加快
交通运输网络 和信息商务网 络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