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流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国内外交通领域研究综述与前沿问题展望

国内外交通领域研究综述与前沿问题展望

国内外交通领域研究综述与前沿问题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交通领域也迎

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国内外交通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本文将对国内外交通领

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同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前沿问题进行展望。

一、国内交通领域研究综述

在国内,交通领域的研究涉及到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经济、交通技术等众多方面。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

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交通规划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在宏观层面,国内学者对城市交通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

网络建设、城市交通总体布局、交通出行模式等方面。城市交通

网络的研究涉及到道路规划与设计、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和优化、

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网络建设等问题。城市交通总体布局的研究涉

及到城市尺度的交通规划、交通运输需求预测、城市交通出行模

式及人口、资源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交通出行模式的研究则主要

包括交通与土地利用模式的相互关系、城市交通出行行为模式、

交通需求模型的建立和预测等方面。

在微观层面,国内学者对交通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拥堵

与交通流理论、交通信号优化、交通管理手段等方面。交通拥堵

与交通流理论的研究旨在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通过建

立合理的交通流模型和优化交通流控制策略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交通信号优化的研究涉及到交通信号系统的设计与控制,通过合

理设置信号灯的时序来优化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交通管理手段的

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管理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如交通管制、交通改革、交通安全等。

毕业论文交通运输方面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交通运输方面文献综述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关于交通运输企业物流配送最优路径规划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

姓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

职称:

师:

2014 年02 月15 日

关于交通运输企业物流配送最优路径规划的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

摘要:本文综述了在交通运输企业的物流配送领域最优路径规划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存在问题及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成果包括运用各种数学模型和算法在运输网中选取最短或最优路径;从而达到路径、时间最优和费用最优;以及物流配送网络优化、车辆系统化统一调度的发展。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绿色物流,运输系统及时性和准确性研究等。

关键词:物流配送;最优路径;路径规划

Overview of scheme on Shortes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Route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of the optimal path planning about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problems and direction i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 logistics distribution。Main research results include using various mathematical model and algorithm selection or optimal shortest path in the network。So we can achieve the optimal path,the shortest time and minimum cost。At the same tim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network optimization, the vehicle 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unified scheduling are the research issues.The main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include green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system accurately and timely research and so on。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300字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300字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1)对城市交通拥堵产生原因的研究

Bull(2001)认为,城市公交系统的吸引力下降容易导致交通出现拥堵问题。在不少城市,公交系统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主要是公交系统可以节约公共交通资源,以有限的资源满足公众的交通需要。为此,公交系统的吸引力下降容易导致人们选择其他交通公交,例如公众选择自驾车作为交通公交。另外,Bruno. A(2008)还补充认为,公交的吸引力还影响人们对政府治理城市交通的信心。公交系统水平常常被人们视为政府管理交通的能力的表现。为此,低下的公交发展水平容易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消极的影响[2]。

David F(1995)认为城市交通拥堵产生原因主要为部分公民的交通意识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这给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Dublin (2002)认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不能够仅仅依靠交通法规。法规随着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公民的交通行为进行规范。但是,单纯的法律强制却不能发挥完全的作用。毕竟,交通法规无法完全对公众的交通行为进行全范围的限制和规范。这需要交通道德意识的补充[4]。Fries(1992)指出,良好的交通意识可以提升公众的自律能力,自觉性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但是,由于公共交通意识教育的缺失,公民的交通道德意识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低水平的公共交通意识导致部分公民没有认真遵守交通法规,导致交通的混乱。另外,低水平的公共交通意识还影响了行政政策的执行。一些公众由于缺乏良好的公共意识,没有严格执行政府颁发的交通措施。这导致措施的效用大打折扣,影响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3]。

交通流预测方法综述

交通流预测方法综述

Vol 21 No 3公 路 交 通 科 技2004年3月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 ARCH AND DE VELOPMENT

文章编号:1002 0268(2004)03 0082 04

交通流预测方法综述

刘 静,关 伟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

摘要:实时交通流预测是智能运输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建立了许多预测模型,有历史平均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卡尔曼滤波模型、非参数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组合模型等。总结评述现存的各类模型,提出交通流预测研究领域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交通流预测

中图分类号:U491 112 文献标识码:A

A Summary of Traffic Flow Fo recasting Methods

LI U Jing,GU AN Wei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

Abstract:Real ti me traffic flow forecasting is one of important issues of ITS research Some forecasting models includi ng his tory average, time series,Kalman fil tering,non parametric regression,neural networks and syn thetic model,etc,have been established Review of these existing forecasting models,and probable frequency of traffic flow forecasting research field is presented

城市交通安全问题文献综述

城市交通安全问题文献综述

城市交通安全问题文

献综述

精品管理制度、管理方案、合同、协议、一起学习进步

城市交通安全问题文献综述

1 引言

城市交通安全是衡量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生活的命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交通需求迅速的增长,出现了“道路越建越多,交通越来越挤”的现象,交通问题成为困扰着城市发展的重大难题,交通拥堵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它直接吞噬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耽搁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增加了交通管理成本,破坏了居住环境。诺贝尔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研究发现全球每年因拥堵造成的损失占GDP的2.5%[1]。因此,如何避免和减少交通拥堵造成的影响,保持道路通行的高速、安全和舒适的特性,已成为我国交通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详细综述了目前交通拥堵的研究状况,对该领域进行分析总结,并就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2 国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交通安全问题研究现状

对于交通安全问题的研究,国外许多专家学者主要从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以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

2006年,美国运输部(USDOT)出台了《针对减少美国的交通网络拥塞的国家战略》,它指出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一种有效的机制来管理对现有交通容量的利用[2]。根据美国公路使用者联盟(AHUA)的调查显示:在造成交通拥堵的几个重要因素中,交通瓶颈(交通需求超过道路容量)占总数的50%;交通事故占25%;道路施工占15%;交通信号灯故障占5%[3]。安东尼·唐斯认为交通拥堵的产生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人流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上下班时间段。第二,居民收入不断的增加让更多的家庭有能力购买房产和车辆,继而促使人们由步行、乘公交车、骑自行车转变为开私家车。第三,人口的飞速增长导致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最后,意外事故、天气、道路等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由此,安东尼·唐斯认为造成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不是政策,而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4]。

交通流理论——精选推荐

交通流理论——精选推荐

交通流理论发展概述

摘要:对已有交通流理论研究内容作了归纳总结。强调指出现有交通流理论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影响了实际应用效果。对近年来交通流理论的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以作为进行新的交通流理论研究的基础;最后预测了交通流理论的发展方向,认为应该以系统科学的新方法去推动交通流理论的新发展。

关键词:交通流理论,交通流,系统

1 引言

交通流理论是运用物理和数学的定律来描述交通特性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应用能更好地解析交通现象及其本质,使道路发挥最大功效。作为交通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多年来交通流理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程的许多研究领域。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随着经济发展及城市之间社会交往与经济贸易日渐频繁[1],交通需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增长,加之我国人口稠密, 交通设施原本落后,以及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机动车高增长率使交通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另一方面, 我国特有的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三元混合交通流构成与相对落后的交通流组织、管控之间的矛盾也愈发突出。此两方面相互影响, 共同导致严重的交通拥挤和堵塞。

目前,解决交通拥塞的主要方法有二: 一是在“硬件”方面,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道路、立交或对现有的道路网络进行改造以增加通行能力;二是在“软件”方面,对交通流进行科学的组织与管控, 充分发挥现有交通网络的通行潜力, 最大程度上使交通流做到有序流动。比较而言,方法二所需投资较少,在短时间内(一定条件下)可望取得一定的实效。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上述解决方法仍未在实际中取得明显的成功,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深入的反思。究其原因,一是在实践方面,由于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任何单一层次、几种方法的简单集成都难以解决交通不畅这一“顽症”,必须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 通过科学、系统的综合治理来加以解决。另一方面,目前解决交通拥塞所基于的交通流理论及由此衍生的管控方法存在严重的缺陷,亟需发展更加有效的、更能在本质上反映实际交通特性的交通流理论,以指导交通流组织管控实践。【2】

交通流仿真万字综述

交通流仿真万字综述

交通流仿真万字综述

1 引言

基于各种仿真模型和真实交通数据实现的虚拟交通(Virtualized

traffic)是重建交通流的理想方法。虚拟交通对视频游戏、虚拟现实、交通工程和自动驾驶等都有很大益处。

这篇文章首先讨论了三种不同层次的交通仿真模型;其次介绍了基于数据驱动的虚拟交通构建技术;再次讨论了如何将交通仿真应用于自动驾驶车辆的训练和测试;最后讨论了交通仿真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1.1 为什么要研究交通仿真

近年来,可视化交通(visual traffic)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在构建城市场景时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大量的车辆。为了控制单个车辆的运动,一个简单的方案是使用关键帧方法(keyframe methods)。然而关键帧方法在模拟大规模交通场景中的交通拥堵、频繁的换道以及行人与车辆的交互行为时,不仅需要设计师进行复杂的设计和重复的调整,而且生成的车辆运动一般不符合物理规律。因此,有效地模拟大规模交通流已成为计算机图形学中一个重要课题。此外,由于OpenStreetMap、ESRI和谷歌Maps等道路网络可视化工具的普及,将实时交通流整合到虚拟道路网络中也变得至关重要。然而,实时获取车辆的实际轨迹并将其整合到虚拟应用中是非常困难的,这些趋势推动了数据驱动的交通仿真的研究工作。

除了上述应用外,交通仿真在交通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基于虚拟现实的驾驶训练项目能通过生成真实的交通环境帮助新驾驶员提高驾驶技能。

•交通仿真还可以作为生成各种交通条件的有效工具,用于训练和测试自动驾驶车辆。

交通流分配模型综述

交通流分配模型综述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答题本

考生姓名陈菀荣

考生学号M201673159

系、年级交通运输工程系、研一

类别科学硕士

考试科目交通流理论

考试日期2017 年 1 月10日

交通流分配模型综述

摘要:近些年,交通流分配模型已经广泛应用到了交通运输工程的各个领域,并且在交通规划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交通流分配模型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分别对静态交通流分配模型、动态分配模型以及公交网络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同时对相关的交通仿真还有网络优化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做出了一些评价和总结。

关键词:交通流分配;模型;公交网络

0引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也因此被赋予更多的工程,慢慢聚集大量的人口。而人口数量的增加而直接带来的城市出行量增加,不管是机动车出行还是非机动车出行量都相较以前增加了很多,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交通问题。因为在城市整体规划中,交通规划已经成为了十分突出的问题。在整个交通规划过程中,交通分配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相关公交路线,具体道路宽度规划等都有很大作用。

1交通流分配及研究进程

1.1交通流分配简介

由于连接OD之间的道路有很多条,如何将OD交通量正确合理的分配到O 和D之间的各条路线上,是交通流分配模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交通流分配是城市交通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OD量推算的基础。交通流分配模型分为均衡模型和非均衡模型。

1.2交通流模型研究进程

以往关于交通流分配模型的研究多是基于出行者路径偏好的,主要有以Wardrop第一和第二原则为分配依据建立的交通分配模型,Wardrop第一原则假定所有出行者独立做出令自己出行时间最小的决策,最终达到纳什均衡的状态,此时的流量为用户最优解,在这种状态下,同一个起始点时间所有有流路径的通行时间相等,并且大于无流路径的通行时间;Wardrop第二原则假定存在一个中央组织者协调所有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使得所有出行者的总出行时间最小,对应的状态称为系统最优,此时分布的流量称为系统最优流。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一、引言

交通工程是研究和规划交通系统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交通网络、交通运输管理、道路设计、交通流理论等。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交通需

求的增加,交通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旨在对交通

工程领域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为交通工程毕业论文的撰写提

供参考和指导。

二、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

1. 交通规划与设计

交通规划与设计是交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科学的规

划和设计手段来优化交通网络的配置和交通设施的布局。在文献综述中,可以探讨交通规划与设计的方法、模型及其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

2. 交通系统管理与控制

交通系统管理与控制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通信工具来监测和调度交

通流量,以提高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和出行体验。文献综述中可以讨

论交通系统管理与控制的关键技术,如交通信号控制、智能交通系统等,并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局限性。

三、交通流理论与模型

1. 交通流理论

交通流理论研究交通流量的形成、演化和稳定特性,并通过建立数

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交通流的行为。在文献综述中,可以介绍交通流

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以及不同交通流模型的优缺点。

2. 交通模型与仿真

交通模型和仿真是交通工程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建立交通系

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平台,可以快速评估不同交通管理策略的效果和

影响。在文献综述中,可以对交通模型和仿真技术进行综述,并结合

具体案例分析其应用价值。

四、交通工程技术与应用

1. 道路设计与交通安全

道路设计是交通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布局和设计道路可以提高

交通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在文献综述中,可以介绍道路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技术,以及交通安全管理的策略和措施。

城市交通间断流研究文献综述

城市交通间断流研究文献综述

0 引言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发展规模日益扩大的形势下,交通拥堵问题愈发严峻,尤其是在具有大规模路网的城市。针对城市交通的拥堵现象,在交通流理论的基础上,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研究分析信号交叉口和非信号交叉口中因外界因素导致交通流中断的特点,通过展开对道路间断流的模拟与仿真,建立合理的交通流模型并对间断交通流进行解释和演化,可以得出各个交通流参数之间的关系,展开对道路的拥挤程度评价,能够更好地探索交通阻塞度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城市交通规划和智能交通设施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能有效地降低城市交通拥堵度。

间断流和连续流相比,由于行驶车辆种类多,信号灯周期性变化和渠化区段分流等因素的影响,间断流的特征表现出了极大的复杂性。目前国内外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连续流交通量数据,这样无法准确、直观的反映出间断流的特点,而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我国随着车辆数的快速增加,道路交通流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因此展开对间断流特性的研究迫在眉睫。近些年来,道路交通流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对间断流特点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国内学者不断重视的课题。本文将从间断流的拥堵机理、拟合模型和模型算法、理论应用等方面对以往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

1 间断流的拥堵机理的研究

任刚等提出了一种结合间断交通流的运行和流量特性的综合拥挤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不仅能表征间断交通流参数的变化对交通拥挤的影响,而且可以更加均衡的评价交通拥堵[1]。林瑜等通过应用模糊算法把车辆排队距离占路段总长度的比例与行程速度两个参数值的计算结果作为道路阻塞度判别指标,建立相应的间断流阻塞度量化函数模型[2]。吕圣华的研究指出由快速路和城市常规道路不合理衔接所造成的间断流设施交织区问题是造成城市道路拥堵问题的源头之一[3]。

行人交通流研究综述

行人交通流研究综述

行人交通流研究综述

摘要:行人交通面广量大,是所有交通方式的终端形式,在城市系统中占据特殊重要地位。在其他交通形式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行人交通作为一种最基础的交通方式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整理了最近国内外对行人交通流的研究现状,主要对行人交通的模型以及行人交通流特性的研究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行人交通流;交通流模型;交通流特性

Abstract: The pedestrian traffic is wide in surface and large in quantity. It is the terminal form of all transport modes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urban system. In the background of other forms of transportation are developing rapidly, as a most basic mode of transportation, pedestrian traffic cannot be ignored.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arranges recent study statements of pedestrian traffic flow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combing the study of pedestrian traffic model and pedestrian traffic flow characteristics.

路网模型中的交通流预测算法研究综述

路网模型中的交通流预测算法研究综述

路网模型中的交通流预测算法研究综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为准确预测

交通流动并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而路网模型

中的交通流预测算法研究成为解决交通流预测难题的重要手段。本文

将对路网模型中的交通流预测算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

考和启发。

一、引言

交通流预测是指基于历史交通数据和其他相关因素,准确预测未来

某一时刻或某一区域的交通流量和交通拥堵情况的研究。交通流预测

在交通规划、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而路网模型作为交通流预测的重要工具,采用了多种算法用于预测交

通流动。

二、传统交通流预测算法

1.传统的交通流预测算法主要基于经验模型和统计方法,如时间序

列分析、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等。这些方法主要通过分析历史交通数

据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来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传统方法简单易行,但在考虑非线性、时空相关性和数据质量方面存在不足,且无法适应

复杂的交通流特征。

三、基于机器学习的交通流预测算法

1.基于机器学习的交通流预测算法能够更好地捕捉交通流数据的复

杂特征和时空相关性。其中,神经网络模型(如BP神经网络、长短期

记忆网络等)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流预测中。这些模型通过训练网络,

学习交通数据之间的潜在关系,并能够准确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此外,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算法也被用于交通

流预测。

四、基于深度学习的交通流预测算法

1.深度学习在交通流预测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尤其是卷积神经网

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的应用。CNN可以应用于交通图

交通流文献综述

交通流文献综述

1.交通流理论发展及研究现状

交通流理论研究是随着交通运输和汽车工业发展起来的变化规律的模型和方法体系。总结一下交通流理论发展历程之初到现在,可分为以下三个代表性标志阶段:是研究其随时间与空间从上世纪30年代创立。

1)创始阶段

1933年,金蔡首次论述了Poisson分布应用于交通流分析的可能性,随后亚当斯于1936年发表了数值例题,标志着交通流理论的诞生。1947年,格林希尔治等人在有关交叉口的交通分析中采用了Poisson分布[1],这一时期的交通流理论基本上是概率论方法。

2)快速发展阶段

50年代后,经济复苏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迅速增加了道路交通流量,交通流中车辆的独立性越来越少;交通现象的随机性随之降低,为适应这些新情况,研究人员不断提出各种新理论,交通流理论得到了飞跃。1955年,著名的流体力学家莱特希尔和惠特汉发表了交通流理论的里程碑著作《论动力波》[2-3]。1956年,理查德独立提出相类似的理论,这就是称之为LWR理论的运动学模型。

LWR模型的优点是数学上只有一个微分方程,易于求解,且能用所得的微分方程解来解释最基本的交通现象;但LWR始终假设交通流速度总是处于平衡态,因而对交通瓶颈不能准确描述,更不能解释交通的时走时停和自组织现象[4]。

3)稳步发展阶段

70年代,世界经济再一次快速增长,交通流理论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1971年,Payne把流体动力学中的动量方程引入交通流中,结合LWR方程,推出了交通流动力学新模型,成为交通流动力学研究史上的另一篇经典著作。[5]Payne 依照跟车理论,进一步将模型方程进行离散化,编写了第一个具有工程实际意义的计算机软件FREFLO程序。[6]

交通运输文献综述—西域

交通运输文献综述—西域

我国交通运输业

文献综述

唐西域

【摘要】交通运输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近年来中国学者对我国交通运输业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度。本文收集了近两年来中国交通运输业方面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关于交通运输业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主要观点进行了分类和探析,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而明确接下来研究的方向和目的。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发展文献综述

物流运输业对各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发达程度决定了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交通越发达,通过扩散效应,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联系也就越紧密,从而形成了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态势,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从查找文献看,国内对交通运输业的研究涉及运输的各个方面,最近几年中国学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颇高,相关文献也较多,本文重点收集了最近两年的15篇相关文献,在研读文献后,根据文献研究的主要方向、主要观点和结论,作者认为目前相关学者主要研究的三个方面是:基于交通运输业现状的研究;基于物流运输业发展方向策略的研究;基于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

1、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研究的背景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交通运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显著的前导性作用。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以及国防建设的诸多方面都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据调查,凡是发展迅速的地区都是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地区,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与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近年来,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得到了政府重视,“要致富,先修路”的思想深入人心,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交通运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路网逐渐完善,布局也更加合理。但是,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在新形势下,我国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尽快制定相应策略,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可见,交通运输业发展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及战略意义。

交通流量调查与分析论文

交通流量调查与分析论文

交通流量调查与分析论文

摘要

交通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其中一路段的车辆数量。随着城市化进

程的不断推进,交通流量的调查与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重点讨论

交通流量调查的目的、方法、数据分析以及对交通规划的影响。通过交通

流量调查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交通状况,为城市的交通规划和路

网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1.引言

交通流量调查是城市交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城市交通规划过

程中,了解交通流量的情况对于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和路网优化至关重要。交通流量调查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车辆的种类、数量、速度以及拥堵程度,

为优化交通流提供依据。

2.调查目的

3.调查方法

常用的交通流量调查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法、视频采集法、道路流量感

应器等。现场观察法主要通过人工记录车辆的数量和类型,可以捕捉到更

详细的信息。视频采集法则通过安装摄像头记录道路上的交通状况,可以

获取大量的数据并用于后续分析。道路流量感应器是一种自动化的交通调

查方法,通过电磁感应器、压力探测器等,可以实时收集车辆的行驶数据。

4.数据分析

交通流量数据的分析是交通流量调查的核心内容。常用的分析方法包

括流量分布分析、交通拥堵分析、交通流量预测等。流量分布分析可以帮

助我们了解道路不同时间段的交通状况,进而优化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拥

堵分析则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造成拥堵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交通流量预测可以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为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5.对交通规划的影响

交通流量调查与分析对交通规划有重要影响。通过调查和分析交通流

量数据,我们可以了解交通状况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提供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与对策 文献综述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与对策 文献综述

“教学实践周”实践报告

文献综述与文献检索

报告

报告名称: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与对策文献综述

基本情况:

姓名王庆丁

班级劳安一班

学号**********

实践地点国家图书馆、学院图书馆

成绩

完成时间: 2012 年05 月04 日-11 日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与对策文献综述

摘要

在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道路交通安全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国外道路安全的特点及其采取的相应对策以及该措施实施的效果,对我国现阶段交通特点、交通安全的状况、交通安全技术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研讨和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道路交通安全的任务;建立“点—线—面”的立体控制系统、加强对车辆主被动安全性能的研究、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与控制和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性能评价从而提高我国交通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

关键词:交通安全;交通管理;交通系统

1.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1.1交通安全形势严峻

我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道路交通事故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交通事故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0万人口死亡率一直攀升。2001年,我国公安交通部门共受理交通事故案件75.5万起,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54.6万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9亿元,达到历史最高峰,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对社会安定团结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1.2机动化水平不高,但交通事故率高

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表明,发达国家的交通事故和机动化水平与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亚洲国家的机动化水平最低,但交通事故率最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交通流理论发展及研究现状

交通流理论研究是随着交通运输和汽车工业发展起来的变化规律的模型和方法体系。总结一下交通流理论发展历程之初到现在,可分为以下三个代表性标志阶段:是研究其随时间与空间从上世纪30年代创立。

1)创始阶段

1933年,金蔡首次论述了Poisson分布应用于交通流分析的可能性,随后亚当斯于1936年发表了数值例题,标志着交通流理论的诞生。1947年,格林希尔治等人在有关交叉口的交通分析中采用了Poisson分布[1],这一时期的交通流理论基本上是概率论方法。

2)快速发展阶段

50年代后,经济复苏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迅速增加了道路交通流量,交通流中车辆的独立性越来越少;交通现象的随机性随之降低,为适应这些新情况,研究人员不断提出各种新理论,交通流理论得到了飞跃。1955年,著名的流体力学家莱特希尔和惠特汉发表了交通流理论的里程碑著作《论动力波》[2-3]。1956年,理查德独立提出相类似的理论,这就是称之为LWR理论的运动学模型。

LWR模型的优点是数学上只有一个微分方程,易于求解,且能用所得的微分方程解来解释最基本的交通现象;但LWR始终假设交通流速度总是处于平衡态,因而对交通瓶颈不能准确描述,更不能解释交通的时走时停和自组织现象[4]。

3)稳步发展阶段

70年代,世界经济再一次快速增长,交通流理论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1971年,Payne把流体动力学中的动量方程引入交通流中,结合LWR方程,推出了交通流动力学新模型,成为交通流动力学研究史上的另一篇经典著作。[5]Payne 依照跟车理论,进一步将模型方程进行离散化,编写了第一个具有工程实际意义的计算机软件FREFLO程序。[6]

1975年,美国运输研究委员会编写了第一部交通流理论专著《交通流理论》,系统地阐述了这时期的理论研究成果。

1990年,加州大学阿道夫.梅.,又推出了另一部专著《交通流理论基本》,该书包括交通流理论研究的10个方面内容。

到了1996年,美国运输研究委员会在《交通流理论》(75年版)一书基础上联合编写了《交通流理论专论》一书,该书是《交通流理论》的升级,并补充加入了新的内容。

目前,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是德国学者Dirk Helbing和Boris S Kerner提出的三相交通流理论,提出了用物理学中相变的思想来研究交通,提出了“畅行相”、“同步相”、“堵塞相”的概念[7-9];我国学者吴正提出了低速混合交通[10],黄海军、姜锐等人也发展了交通流[11-16]。

总的来说,80年代以来至今,交通流理论研究进展缓慢,本质上仍为沿用50年代的跟驰模型和流体动力学模拟方法,虽在具体细节上有所改进,但总体上未见重大突破,国际上交通流宏观理论虽有发展,但研究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对交通流压缩性理论的收集中发现,在可以查到的文献中,仅有吉林大学王殿海等2009年发表于东南大学学报的《交通流压缩特性研究》[17]一文,文中没有涉及采用交通流实际阻塞密度计算交通流压缩系数、交通波波速的计算方法。

2. 交通流微观模型

微观模型研究单个车辆在相互作用下的个体行为。主要包含跟驰模型和元胞

自动机模型。

1) 跟驰模型(50-60年代至今)

该时期,随着道路上车辆数的增多,随机现象渐少,车辆间相互影响增强,因此开始了跟驰行为的研究。

车辆跟驰理论不仅可用于交通仿真,对于目前的车辆自主巡航控制系统和有望不久实现的无人驾驶技术研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跟驰模型现已成为不仅交通运输领域、乃至车辆控制领域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外代表性研究主要有:

跟驰理论最早由Pipes[18-19]提出,它主要采用刺激一反应模式,利用微分方程分析和阐明车辆追随状态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其假定每辆车行驶时需与前车保持一个与自身速度成比例的距离和车辆停车时两车之间最小安全间距之和,这样可保持车辆安全驾驶,从而提出了历史上第一个车辆跟驰模型的原型。

Pipes跟驰模型最初未考虑后车驾驶员对前车的变化作出反应需要时间,因而存在缺陷。Chandler和Herman等人考虑刺激与反应之间实际存在的时间滞后(即反应时间)的影响后,提出了改进的考虑反应延迟的线性跟驰模型[20-21]。该模型只考虑了两车速度差对跟随车的作用效用,可用来模拟单车运动规律,且为从直观方法建立交通流微观描述和宏观描述的联系搭起了桥梁,但他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当跟随的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不管多近或多远,跟随车都不会作出反应,显然是存在缺陷的。日本进行研究的Kometani和Sasaki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22-23]。

为克服上述模型的缺点,Gazis等人认为敏感度系数不是一常数,而是与车头间距成反比,进而提出与车头间距有关的非线性模型[24],该模型注意到了敏感度系数不应是一常数,是一进步,但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跟随车仍不会作出反应的缺陷仍没解决。

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底特律的通用汽车研究实验室的车辆跟驰模型研究成果,将跟驰模型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GM组联结组内、外大批优秀科学家进行了丰富的现场试验和模型参数标定研究,通过不懈的努力,得出了递进的五代跟驰模型[25]。通过指数G与n,的不同取值,可以得到之前所有的跟驰模型,因此以前的模型都可以看做是该模型的特例,包括GM组的前四代模型。

该模型除了具有前面模型的优点和合理性外,考虑到了跟驰车自身速度的影响,尤为重要的是模型的很多参数都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后来模型的实用性研究起了尤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两车速度相等时,无论两车相距多远后车都有不会做出反应的局限性问题,该模型仍未能解决。

此后,人们对此模型做了种种改进,提出了各种改进的车辆跟驰模型。重要的有:优化速度模型,广义力模型。

为解决此问题,Bando(1995)等人提出了优化速度模型[26-27],该模型能够描述实际交通流的许多定性特征,如交通失稳、阻塞演化、时走时停等。

1998年,Helbing和Tilch使用实测数据对OVM参数进行了辨识,发现OVM 会产生过高的加速度以及不切实际的减速度。

为解决OVM中存在的问题,Helbing and Tilch在OVM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广义力模型[28]。该模型克服了OVM加速度过大问题,同实测数据的一致性比OVM更好。然而该模型需标定的参数多达7个。该模型模拟车辆启动时会产生推迟时间过长,启动时小扰动传播速度过慢。

Treiber等人研究了智能驾驶模型,重点分析了间距变大的加速趋势和间距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