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的外生论和内生论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供给的外生论与内生论研究

摘要:根据对“货币供给是否由货币当局能决定的变量”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货币理论可以分为外生论与内生论两种。货币供给外生论是指,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政策决定的。货币供给内生论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是决定不了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国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更为系统全面。本文将介绍国外学者对于货币供给外生论与内生论的研究成果及其发展。还要讨论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的争论。

关键词:货币供给额;进出口;内生性;外生性

一、货币外生论和内生论的含义及其差异

外生论: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其理由是,从本质上看,现代货币制度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决定负债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只要中央银行在体制上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因素等的干扰,就等从源头上控制货币数量。

内生论: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因此,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应。

两者之间的差异:两者本身就是一种对立的身份出现,所以两者在基本方面来看都是呈现两极分布。

二、国外研究

(一)主流的货币供给外生论

1.古典学派的货币供给外生论

古典经济学家实际上都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因为,他们的货币是金币,黄金的生产与经济的运行没有直接的内生的联系,按照费雪和庇古的货币数量说公式,都是货币的数量决定商品的价格,而不是商品的价格决定货币的供给。产出的多少为制度和技术因素所决定,既不受货币数量恩德影响,也不影响货币的数量。

2.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供给外生论

凯恩斯明确地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因为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经济运行的情况自主地变动货币的供给量,调节利率。没有中央银行的决策,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不会增加。也就是说,经济运行的状况下不会自发地影响流通中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在凯恩斯的货币供给的图形中,货币供给曲线是条垂线,它与利率和实际经济的运行之间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3.货币主义的货币供给外生论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方程中的三个主要因素-------高能货币H、存款与准备金率D/R和存款与通货比率D/C,虽然分别决定于货币当局的行为、商业银行的行为和公众的行为,但其中,货币当局能够直接决定H,而H对于D/R和

D/C有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货币当局只要控制或变动H,就必然能在影响D/R 和D/C的同时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显然是货币当局能决定的外生变量。

4.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

卢卡斯等虽然没有具体讨论经济运行和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但是,他们都强调中央银行货币的至关重要性,以及中央银行采取稳定的货币供给政策对于经济稳定的中央意义。因为,他们假定中央银行可以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这就隐含着经济运行不能直接决定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外生的意思。

(二)货币供给内生论

1.温特劳布—卡尔多的内生货币理论

后凯恩斯货币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温特劳布和卡尔多提出内生货币理论,他们认为货币的需求通过政府的压力,转化成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这就是说,不是货币供给决定经济运行,而是经济运行决定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只能顺应经济运行的要求供给货币,而无法执行自主性货币政策。

温特劳布认为,货币供给只能以名义工资增长率超过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程度相应增加,而不为中央银行独立决定,即由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所决定,这就是温特劳布的货币内生性理论。

温特劳布内生性理论的一个遍体是卡尔多内生货币模型。卡尔多认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是作为最后的贷款人,通过贴现窗口,保证金融部门的偿付能力。中央银行为了防止信贷紧缩导致灾难性的债务紧缩,货币当局除了满足“交易需求”之外,别无选择,否则整个金融系统都将面临流动性不足的困难。该观点表明,在中央银行制定和维持的任何既定利率水平上。货币供给曲线的弹性都无限大,即货币需求创造自己的货币供给,供给因此而能满足经济对货币的需求,货币供给曲线的水平状。

2.莫尔的水平主义供给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卡尔多和温特劳布提出货币需求自创货币供给的理论以来。80年代末莫尔又将它们的理论进一步推向深化。如果说温特劳布—卡尔多的货币供给给内生性主要表现为中央银行承担稳定经济金融秩序的责任的无奈,那么莫尔的理论则超越了关于“政治压力”、“缺乏道德约束”、“不完全竞争”以及“官僚主义惰性”等分析,而是对金融运行机制变化的影响进入了深入探讨。莫尔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信用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负债管理自给基础货币、银行角色转换传导的内生性。

(三)托宾等的货币供给新论

1.货币供给“新论”的发展

“新论”一词是美国耶鲁大学的托宾(J. Tobin)教授在1963年发表的《作为货币创造者得商业银行》一文中提出的,是相对于传统的货币技术---货币乘数分析法而言的。“新论”强调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同一性,以及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的同一性,主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英国《拉德克利夫报告》的作者Redcliffe、美国的格雷(J. G. Gurley)和肖(E. S. Show)都对这一理论做出了贡献,最后经托宾等的完善而成为一种系统地货币供给理论。

1959年的英国《拉德克利夫》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对经济有真正影响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给,而且是包括这一货币供给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流动

性;决定货币供给的不仅仅是商业银行,而且是包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个金融系统;货币当局所应控制的应该是包括货币供给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该报告指出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控制目标的不恰当性,实际上就是认为货币供给量是一个不受中央银行控制的内生变量。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雷和肖出版了《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对以往观点作了进一步阐述。他们认为货币不是货币金融理论的唯一分析对象,货币金融理论应该分析的是多样化的金融资产,货币仅仅是其中一种;控制货币的政策不是决策者可依赖的唯一经济政策,影响金融制度乃至经济制度的应该是一套完整的金融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债务管理制度和财政政策;在金融机构中,商业银行唯一有能力创造活期存款形式的货币机构,而其他金融机构却是能创造某种独特的金融债权凭证的机构,他们通过放款和投资与商业银行分享着扩张信用的能力;商业银行在货币创造过程中,会受到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于是货币供给不进决定于商业银行本身,而且决定于其他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应以更广义的货币定义作为理解货币与总体经济之间关系的基础,货币统计的口径越大,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越大。因此,格雷与肖试图建立一个以研究多种金融资产、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和完整的金融政策为基本内容的广义的货币金融理论,明确提出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问题。

1963年,耶鲁大学教授托宾发表了《作为货币创造者的商业银行》一文,并提出了“新论”一词。他认为,弗里德曼对于货币供给方程式的解释是不能成立的。他还指出,存款与通货比率,从实际经济运行资料来看,并不是始终处于稳定的状况,而常常出现的是周期波动现象;至于存款与准备金比率的变动,商业银行行为的独立作用是很明显的。

“新论”的新颖指出主要表现在:1.极为重视利率及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托宾等人认为,视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是错误的,货币供给深受利率和货币需求的影响,H和M之间并不存在简单明确地倍数关系。2.强调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对货币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蓬勃兴起,它们的各项业务无论形式还是规模,都有较大的发展,打破了商业银行垄断信用市场的格局。货币供应新论的支持者认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同商业银行一样,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

三、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讨论

关于“我国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这一问题,是从我国货币供给能否直接由中央银行有效控制这一角度提出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外生论”和“内生论”两者观点。

1.货币供给的外生论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货币供给具有外生性。这个观点的含义在于认为我国货币的流通量是可以有中央银行自己来控制的。不过,我们国家的学者支持此类观点的较少。

2.货币的供给的内生论

我国学者基本都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的和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的货币供给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体现出内生性。我国的学者从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两个方面对于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大量研究,已得到了详细完善的内生性理论构成。例如:宁咏《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假说与经验事实》提出了一个内生货币供给的理论分析框架,而且运用中国的资料,从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等方面,对之进行了实证检验。有些学者借助ARCH模型,以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