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契约理论初步 (选讲)

合集下载

契约理论详解

契约理论详解

交易完成后 契约终止
古典契约
标准化的契约
法院裁决 自动履行机制
局限性
忽视了经济外部性问题 忽视了垄断问题 强调契约当事人之间的自由选择 和平等地位 强调契约的个别性
新古典契约理论
古典契约 新古典 契约 现代契约
瓦尔拉斯的卖者喊价模型
埃奇沃斯的重定契约理论
阿罗——德布鲁范式
实质:企业与个人都能 满足自身目标的最大化而处 于均衡的状态之中,市场机 制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保证。 卖者喊价机制 (tatonnement):是实现交 易或有效契约的一种预备性 价格价格或数量调整过程。
契约的分类
现代契约分类方式:
激励契约 关系性契约
委托人采用某种 激励机制以诱使 代理人按照委托 人的意愿行事的 一种条款.
过去,现在和预期 未来的个人之间 的关系在契约各 方之间非常重要.
契约的履行:
契约的履行
1.自我履行
2.契约执行的 第三方监督
3.一体化 手段
契约理论的发展
契约理论的发展
契约的 不确定性
就某一时点来说,每份契约都是不确定性,竞争均衡不存在唯一的解 交易过程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签订契约的成本,使契约的履行受到限制(转换机制) 长期契约关系:契约筹划时留有余地;契约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
契约条款的影响与作用不存在当事人之间的外部性 契约当事人对契约拥有完全的信息 存在着足够多的交易者,每一契约当事人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很小 契约交易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为零

卢梭契约论讲解

卢梭契约论讲解

卢梭契约论讲解

卢梭的契约论是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的一种政治哲学思想。他主张社会契约的建立不是依靠暴力,而是基于人民的自愿和普遍认同。他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生活在枷锁之中。他批判封建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希望共同体成员人人平等,自由表达公共意见,以契约法律治理社会,这是卢梭追求的政治理想。

卢梭认为人的社会性是通过构建契约而达到社会状态,从而成为社会动物。在人们进入社会之前,存在一个自然状态,这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给了人们生存所需要的东西,人们无需争抢,没有霍布斯所说的竞争,也没有洛克所强调的权利。有的只是限于理性而存在的原理:一是个人担心自己的幸福和自我保护,二是对自己同类遭受到苦难时的同情和怜悯,这是自然人所具有的基本的两种基本激情。

总的来说,卢梭的契约论强调人民的自愿和普遍认同,反对暴力和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主张人人平等和自由表达公共意见,以契约法律治理社会。同时,他也认为人的社会性是通过构建契约而达到社会状态,成为社会动物。

契约理论——精选推荐

契约理论——精选推荐

1、,参考相关资料,总结形成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

2、学习思路为:首先界定名词术语;其次进行理论综述;第三,评价理论观点;第四,提出自己的理解;第五,对相关实践问题的解决提出对策性建议。

第一章契约理论(2)

代理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道德风险防范与委托权安排)

实践问题:职业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员工工资与企业收益分享的制度安排。 2010补充:契约理论的分类,发展沿革、理论运用领域如企业融资等;。

一、契约理论

契约也叫做合同、合约或协约。在现代法律经济学的角度看,契约就是资源流转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它规定了交易当事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或限定了当事人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它是指至少两个人或至少两方面之间达成的某种协议。契约安排是市场交易的前提,是现代契约理论最基本的原则。

契约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由完全契约理论发展到不完全契约理论, 引入了不完全理性假设, 这个过程中不断和实际生活相符合。

在科斯的经典文章《企业的本质》问世之前, 理论研究中一直认为企业交易是无摩擦和无成本的, 科斯在他的理论中将企业理解为一种不同于标准的市场交易的契约, 从而开创了契约理论研究的先河。

在科斯之后人们对契约理论的研究按两个方向发展。第一个方向是“完全契约理论”, 其核心是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机制来激励代理人“说真话”和“不偷懒”。这个机制认为可以将所有的可以预见到的或然事件都涵盖在其中, 是一个不需要再谈判的完全合同,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为阿尔钦、莫里斯、格罗斯曼和张五常等。第二个方向是威廉姆森和哈特等人提出的“不完全契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契约理论PPT课件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契约理论PPT课件

新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
总结词
新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强调契约的不完全性和产权的重要性,认为产权安排会影响交易 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
详细描述
新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和交易成本的存在,契约是不完全的。不完全契约 会导致机会主义行为和市场失灵。为了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和市场失灵,产权安排会影响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
风险分担
通过契约安排,企业可以 将风险分散给不同的利益 相关者,降低自身风险承 担。
政府政策制定
公共资源管理
政策执行与监管
契约理论为政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 法来管理公共资源,如水资源、土地 等,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契约理论有助于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 执行和监管机制,确保政策的有效实 施。
公共服务外包
05 契约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 展方向
契约不完全性的挑战
信息不对称
由于信息不对称,交易双 方难以完全了解对方的情 况,导致契约不完全。
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契约 难以完备,包括谈判、签 订、执行和监督等成本。
未来不确定性
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双方 难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 情况,从而难以在契约中 明确规定。
03 契约理论的发展历程
古典契约理论
总结词
古典契约理论强调契约的自由性和公平性,认为契约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 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契约理论详解

契约理论详解

外生的非对称信息
非对称信息
客观事物本来具有的,不是交易人所控制的 当事人的行动不为人知
隐藏行动
wk.baidu.com
内生的非对称信息
契约签订以后,其他 人无法观察的,事后 也无法推测的行为
隐藏信息
当事人的知识(个人特 征)不为人知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契约发生之前 契约发生之后
信息不对称发生在 契约之前,则为事 前非对称信息 市场上只剩下质量 低的商品——逆向 选择(adverse selection) 逆向选择模型 研究事前非对称信 息是为了降低信息 成本问题 例子:信贷市场
设立一种契约机制,使得代理人采取适当的行动, 设立一种契约机制,使得代理人采取适当的行动,并 同时达到自身效用及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此即激励相容。 同时达到自身效用及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此即激励相容。 研究核心) (研究核心)
激励相容的要求与条件
激励相容
对委托人的约束条件 任何委托人希望 代理人的行为都要 通过实现代理人的 效用最大化来进行。 代理人接受契约 的效用大于不接受 时的效用
契约的定义: 契约的定义
法律角度 经济学角度
现代法律经济学:契约就 是资源流转方式的一种 制度安排,它规定了交易 当事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或限定了当事人各方的 权利与义务.
.
除了包括法律角度的 定义,还将所有的市场 交易都看成一种契约 关系

11契约自由及其法律控制

11契约自由及其法律控制

契约自由及其法律控制

一、契约的概念及其在私法体系中的地位

(一)契约的概念

1、大陆法系

◆罗马法:得到法律承认的债的协议。凡是发生私法效力的一切当事人的协议,就是契约。公元前2世纪,债的协议受市民法保护,成为协议;不受市民法保护的,成为简约(当事人在法定契约形式之外达成的协议)。罗马法上,简约只能产生抗辩,不能用来起诉。合意契约的效力根据也不会是当事人的意思,因为仅有当事人意思一致而没有法律承认的话,这项协议只能算是简约而不能算是合同。一个“合约”(或者协议、合意)是个人间相互同意的极端产物,只有在协议上加上一个“债”,才是契约。如果没有附加债,它将成为一个“空虚”的合约。突出了契约与债的依存关系。

◆法国法(1101):契约,为一人或数人对另一人或另数人承担给付某物、作为或者不作为义务的合意。要素:合意;债发生的依据。

◆德国法:合同只是法律行为的一种类型,是民事主体之间以设立、变更或者消灭债权债务为目的的双方法律行为。

2、英美法系

◆英国法:合同是按照充分的对价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一特殊

事情的协议。要素:对价与协议。

◆美国法:契约是这样一个或者以系列许诺,法律对于契约的不履行给予救济或者在一定意义上承认契约的履行为义务。这个定义没有指明,这些许诺通常是对他方许诺的报答。

◆关于即时清结买卖的属性。美国法不认为是合同,因为没有允诺,且即时买卖产生对物权而非对人权。英国法则认为是合同。

3、两大法系关于合同概念的趋同

不具有经济价值的约因(对价)产生的合意也发生拘束力

突破“没有约因的许诺是不能被执行的”

鲁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11.1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

鲁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11.1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3.下列属于无效合同的是( A )
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 ②损 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 法目的的合同 ④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订立的 合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4.关于履行合同说法正确的是( D )
问:1.甲与丙店的购车合同,在合同法上如何定性? 回答:甲为未成年人,对于这样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即使已经委托 他人购买,但以此发生的法律后果是由未成年人承担的。
问:2.甲母的电话是行使什么权利?该权利的行使,会使甲与丙店的购车合 同法律效力发生什么变化?
回答:甲母的电话行为为追认行为,对甲的行为予以否定,因此构成追认。 对于未成年人的效力待定合同,已经追认,则根据追认结果,不追认的,则合同 有效,追认期限为一个月。
• 案例: 甲17岁,特别喜欢一款运动自行车,害怕父母不同意,遂想一办法, 他以一百元雇一中年女子乙冒充其母亲,陪同其前去丙品牌运动自行车店。 丙店虽然对于乙的神态有所怀疑,但装作不知而未追问乙的身份,卖给甲价 值五千元的自行车,因甲以其母亲的银行卡刷卡,短信及时通知到了他母亲 手机,甲母人在外地,但当即电话告知,甲是未成年人,并言明一周内到丙 店处理退车事宜。
①继续履行 ②采取补救措施 ③赔偿损失 ④ 支付违约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契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契约理论

A P1
k=0 B p
s=0 k>0
s>0
C pˆ
图中A、B、C三点各代表一种价格, 我们可以把各种价格加以比较。假定
供给方有以下特点:不愿意冒险;在
各种技术条件下都可提供产品;只要
能使他预期收支平衡,谁提供这种安 全措施都无所谓。这样,分支A表示 的就是在通用技术(即k=0)条件下
的供给量,其预期收支平衡价格应为 p1;分支B所代表的那一类合同用于专 用资产交易(即k>0),也无需安全 措施(即s=0);预期收支平衡价格 就是 。分支C所代表的合同也专用于
经济生活中各种合同,不管其如何发展变化, 都离不开这些基本内容。
威廉姆森用一个简单的签约计划图对此进行了 说明。
ppt课件
11
1.威廉姆森的签约计划图
假定可用两种方法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其中一种方法 使用通用技术,另一种用专用技术。后者需要进行更大 的投资,去购买专用固定资产,以便更有效地满足稳定 不变的需求。用k表示购买专用资产的投资量,对于使 用通用技术设备进行的交易,k=0。如果交易使用的是 专用技术,则k>0。
ppt课件
2
第一节 契约的含义、类型及构成
一、契约的含义 二、契约的内容 三、契约的类型 四、契约存在的理由及其理论构成
ppt课件
3
一、wenku.baidu.com约的含义

第十一讲 伦理原则

第十一讲 伦理原则

三、对功利主义原则的评价
1.将功利主义看做是利己主义、物质主义,是
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认为不能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
伦理原则。应该指出的是,功利主义与利己主义、享
乐主义是有区别的。
2.认为作为一种伦理学说,功利主义是重实效、
重利益的伦理观,往往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和利益关 系矛盾突出,认为既不能反功利主义,也不能泛功利 主义,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社会主义的功利原 则。
三、对人道主义原则的分析
关于人道主义思想及其原则,曾经把它当做资产 阶级的东西而全盘否定,而忽视了它作为人类共有的 文化和精神财富的应有价值。 人道主义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世界观和历 史观;二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前者是资产阶 级为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需要提出来的,可以不接受。 但后者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共同指导意义,它主张把人 当作人来看待,是善待一切人的思想体系,应当大力 提倡。
第十一讲
伦理原则
本讲教学要点: 1.正确评价个人主义原则。
2.分析人道主义原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发展的作用。
3.掌握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的区别。
第一节 第二节
个人主义原则 功利主义原则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人道主义原则
利他主义原则 集体主义原则
第一节
个人主义原则
一、什么是个人主义
二、个人主义原则的历史审视

第十一课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伦理

第十一课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伦理

她让每个孩子拿一根细线,时间开始 了,只见几个孩子从小到大,依次把小球 取出来了。
老太很惊讶,她在许多国家做过这个 实验,但是没有一个成功过,那些孩子无 一例外地都争先恐后地把细线拼命往上拉, 导致最后一堆小球堵在瓶口……
竞争与合作
合作与竞争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 合作之中仍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存在 着相互竞争 。
难点
正确把握竞争伦理的内涵。
一、市场经济与竞争
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 放性等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各种表现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经济的一般 特征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是各种社会条件下 的市场经济的共性;
广告
战略联盟
竞争的根本法则—— 优胜劣汰
自然界,我们经常会看到“弱 肉强食”、“大鱼吃小鱼”的现象时 有发生,在经济社会中,有竞争,也 就必然伴随着淘汰。
正确对待竞争
参与竞争促进个人的成长、进 步和全面发展。
竞争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和战 斗力 。
竞争是企业的生命线。
竞争中的伦理原则:
正当竞争 合法竞争
竞争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学校运动会上的 拔河比赛中,大家为 了比赛的胜利,每个 学生都憋足了尽头, 为了班级的胜利,大 家劲往一处使。班与 班之间的竞争是很强 烈的,所以竞争增强 了集体的凝聚力和战 斗力。

契约理论隐性合约理论ppt课件

契约理论隐性合约理论ppt课件

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
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 签约后,“自然”选 择“状态” ;代理人 观测到自然的选择, 然后选择行动;委托 人观测到代理人的行 动,但不能观测到自 然的选择。委托人的 问题是设计一个激励 合同以诱使代理人在 给定自然状态下选择 真实地向委托人报告 自然状态(信息)。
ppt课件.
10
例如:保险
ppt课件.
11
一个交易关系可能涉及多个模型
逆向选择
如果雇员一 开始就知道 自己的能力 而雇主不知 道。
这是逆向选 择问题
隐藏行动的 道德风险
如果雇主知 道雇员的能力 但不知道其努 力水平。
这是隐藏行动 道德风险问题
隐藏信息的 道德风险
如果雇主和 雇员本人在签 约时都不知道 雇员的能力。 但雇员本人在 签约后发现了 自己的能力 (而雇主仍然 不知道)。 这是隐藏信息 的道德风险问 题
信号传递模型
自然选择代理人的 类型;代理人知道 自己的类型,委托 人不知道;为了显 示自己的类型,代 理人选择某种信号; 委托人在观测到信 号之后与代理人签 订合同。
例如:教育信号
信号甄别模型
自然选择代理人的 类型:代理人知道 自己的类型,委托 人不知道;委托人 提供多个合同供代 理人选择,代理人 根据自己的类型选 择一个最适合自己 的合同,并根据合 向选择行动。
隐性合约理论研究的特定事例: 1、在某一周期内,就业呈变动态势但工资保持不变或者

契约理论——隐性合约理论

契约理论——隐性合约理论

信号传递模型
自然选择代理人的 类型;代理人知道 自己的类型,委托 人不知道;为了显 示自己的类型,代 理人选择某种信号; 委托人在观测到信 号之后与代理人签 订合同。
例如:教育信号
信号甄别模型
自然选择代理人的 类型:代理人知道 自己的类型,委托 人不知道;委托人 提供多个合同供代 理人选择,代理人 根据自己的类型选 择一个最适合自己 的合同,并根据合 向选择行动。
契约的履行:
契约的履行
1.自我履行
2.契约执行的 第三方监督
3.一体化 手段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非对称信息 缔约当事人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甚至第三方也无法验证,即使能够验证,也
需要花费很大物力、财力和精力,在经济上是不划算的。(例如:雇主与员工)
非对称信息的分类
外生的非对称信息
客观事物本来具有的,不是交易人所控制的
信号传递
信息甄别
如果雇员一 开始就知道自 己的能力而雇 主不知道。
并且,如果 雇员在签约之 前就获得教育 证书。
这是信号传递 问题
如果雇员是
在签约后根据 工资合同要求 去接受教育。
这是信息甄别 问题
隐性合约理论
一、隐性合约理论引言
贝利(Baily,1974)、戈登(Gordon,1974)等是 隐性合约理论的创始人。
因此,工资的确定,不仅是对劳动贡献的合理回报,还应有充分规避雇 员收入变动风险的职能。

契约理论

契约理论

二、交易-契约-治理结构
2、治理结构
各类不同的交易,从交易的管理和契约的执行角度看,也需要不同的组织管理安排来管理这些 交易和执行这些契约,这就是威廉姆森所说的“治理结构”。他把“治理结构”分为四类: 市场治理(依据市场上业已形成的组织安排和交易规范,对标准化的交易行为直接进行治理) 三方治理(依据交易双方所签订的契约,借助第三方潜在的管理作用来维持交易的进行,保证 契约的执行;新古典契约) 双方治理(由交易双方共同组织来管理交易行为,交易双方保持各自的独立地位,自主行事) 统一治理(交易双方通过兼并或重组成为同一经济决策主体,相关问题在一体化的 内部解决;
可能性,以及双方在这个问题上所进行的努力,称之为“激励—契约”
问题。
三、完全契约理论
“委托—代理”问题的类型
道德风险:指代理人借事后信息的非对称性、不确定性以及契约的不
完全性而采取的不利于委托人的行为。例如:工人的偷懒行为;管理
人员的“疏忽和浪费” 逆向选择:指代理人利用事前信息的非对称性等所进行的不利于委托 人的决策行为。例如:信贷市场;二手车市场
威廉姆森援引美国法学家伊恩.麦克内尔(1974)教授的研究,对契约关系做了
三种区分:
古典契约(契约条件在缔约时就得到明确的、详细的界定,并且界定的当事人的各种权利和 义务都能准确的度量,属于理想化的契约关系) 新古典契约(长期契约关系;筹划时即留有余地;可变范围大导致契约具有灵活性) 关系性契约(长期契约关系;将适应性贯穿到契约的始终;一般不需要第三方加入)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契约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讲义契约理论
(1)标准(规范)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方法,它遵 循传统微观经济学,并将重心放在有约束的个人 效用函数最大化问题上。该理论关注契约各方所 具有的不对称信息问题,强调激励契约的设计以 减少委托代理关系中常见的两种机会主义行为, 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2)实证代理理论分析方法,它主要与“监督技 术和以…合约以及组织形式作担保的技术”有关。 这种分析没有任何形式化的微观基础。
第一节 契约的含义、类型及构成
一、契约的含义 二、契约的内容 三、契约的类型 四、契约存在的理由及其理论构成
一、契约的含义
契约又称合同、合约,它最初是一个法学概念。 对契约的内涵,法学中存在不少的界定。 新制度经济学对契约的理解与法学的理解有所不
同。新制度经济学家更多的是从其制度特性和经 济功能角度进行界定的。
1.古典契约
古典契约无论在法律意义上还是在经济学意义上都 是一种理想化的契约关系,它意味着,契约条件在 缔约时就得到明确的、详细的界定,并且界定的当 事人的各种权利和义务都能准确地度量,也就是, 对于未来所可能出现的任何一种事件以及任何事件 出现时契约双方的权利、义务、风险分摊、契约执 行和结果,都能够以毫无争议的文字写入契约条款; 契约各方不关心契约关系的长期维持,只关心违约 的惩罚和索赔,交易往往是一次性的,交易完成后 各方“形同路人”;它不考虑第三方参与,强调法 规、正式文件及交易自行清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讲契约理论初步(选讲)

1. 契约和契约理论的基本问题

——契约

契约(contract)有时被定义为当事各方自愿达成的一种协议,保证其中任何一方都对于其他各方之中至少一方具有某种法律义务。(契约一词还可以有许多其它的定义,每种定义的角度有所不同,在此不作过多介绍)

契约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具有法律义务承担能力的) 所有当事人都必须既向其他一方或多方提供义务,又接受其他一方或多方提供的义务。也就是,有权亦有责。

广义地说,契约是对于人类一切社会性活动的约束,这样一个大的契约概念甚至可以将法律包含在内。对于契约的经济学分析,常常以对于人们经济活动提供约束为例,并且,又常以对于生产性活动(而非分配、交易或者消费活动) 提供约束为例。

对于契约的经济学分析的另一特点是,一般假设契约的订立是建立在所有当事人的某种自愿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与不订立一项契约的情况相比,订立契约使得受到该契约影响的当事人福利发生Pareto改进。显然,在现实的世界里,有时这并非事实。

最后,契约显然针对在长期具有联系的当事人,或者说为约束未来行为和规范长期关系。

讨论契约问题,必须要回答两个问题:

(i) 契约的作用问题,也就是为什么要签订契约的问题;

(ii) 契约的局限问题,也就是契约签订到哪里为止的问题。

因此,这两个问题是任何一种契约理论都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可以合为一个问题,那就是最佳契约问题(也可以称为最佳契约限度问题)。

——企业的边界:建立企业,还是签订契约?

最佳契约问题,实质是契约的边界问题。

如果认为组织经济活动只能通过两种方式,自由的交易(市场) 和通过某种“权威”,前者

称为“签订契约”的方式,后者称为“建立企业”的方式,那么契约的边界问题就等价于企业的边界问题。

因此,“契约理论(contract theory)”有时也被称为“企业理论(firm theory)”。

企业理论之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自制还是外购(make or buy)”,有时也叫做“一体化还是外包(integration or out-sourcing)”——既是企业的边界问题,也是契约的边界问题。——产权的含义

当我们分析市场主体的最大化行为时,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每个单个的市场主体(消费者和厂商) 对于某种财产(消费者的禀赋、收入、购买的产品,厂商的资本、生产要素和生产出而并未售出的产品) 拥有权力,这样的权利实际上都可以被理解为产权(的一部分)。

产权(property rights) 是经济学中一个极为重要而基本的概念(只是这一概念在介绍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时被抽象掉了),从字面上讲,产权当然首先可以被直接地理解为“对于财产的权利(这里的‘财产(property)’既包括‘实体财产(tangible property)’,也包括‘金融财产(financial property)’和‘知识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但是,这一解释是过于粗浅的,因为其缺乏对于权利内容的限定。一个稍微详细的定义是:

产权有时被定义为“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产权包括对于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关于产权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还有很多,此处不再继续展开。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有时我们用广义的“所有权”的概念去替代产权的概念,但在严格意义上,产权大于所有权。

实际上,如果是产权是清楚的(或者,如果我们不去问一种产权配置的合理与否),那么在不同的产权主体之间进行交易,可以有效地解决经济中的许多问题。

如果说产权之于产权主体以外的主体的意义是相对清楚的(在现实中,常常并非如此),那么产权之于产权主体之内的(构成产权主体的) 主体的意义则值得进一步地考虑:在一个产权主体(例如企业) 内部,又有不同的主体,其中每一个难以再被视为产权主体。

那么,实际拥有产权主体之权利的是谁?他究竟用又怎样的权利?

——作为“残留权”的产权

Alchian和Demsetz (1972) 从团队生产(team work) 的角度,考虑了产权的性质,这里团队生产实质上可以被理解为企业生产。其理论的基本思路是:

(i) 团队生产的关键问题是监督和激励——需要对每一位团队成员的贡献提供恰当的激励,才能实现有效的团队生产;

(ii) 而提供监督与激励的一方,显然也应该被视为团队生产之一员,那么,应该如何为向团队其他成员提供监督与激励的一方提供激励?

(iii) 通过赋予监督与激励团队其他成员的一方以一种核心是“残留权(residual rights)”的企业产权,能够为其提供激励。

Alchian和Demsetz (1972) 概括的“残留权(residual rights/ residual claimant)”,是一种“事先无法在契约中确切定义的、在事发时可以‘相机决策’的”处置权。对于这种权利,需要理解以下几点:

(i) 残留权是基于契约已有规定权利的残留,残留权不能与已经明确写在契约之中的权利相对抗,或者说,对于已在契约之中明确规定的权利,不存在所谓的“残留权”;

(ii) 在事前订立契约之时,无论怎样“尽善尽美”,都无法确切定义所有可能发生事件中所有人的所有权利,因此,残留权总是存在;

(iii) 在订立契约的权利之外,只有残留权,才是所谓权利和权威的核心和实质。

例如,如果我们将立法权视为一种为社会成员“订立契约”的权利,那么司法权就可以被视为一种在“已订立契约”基础上的残留权。

2. 三代契约理论:简介

——Coase (1937) 的“交易成本理论”

Coase在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一般被认为是开创现代契约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文献。Coase (1937) 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企业为什么会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此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也就是“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 理论”。

以下我们分3个层次——企业的性质、交易成本、企业的边界——逐层介绍Coase (1937)关于企业性质的交易成本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