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最新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50篇)
![最新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5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6713fa52ea551811a6876b.png)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附解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花朱自清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
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
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家里人似乎都不甚爱花;父亲只在领我们上街时,偶然和我们到花房里去过一两回。
但我们住过一所房子,有一座小花园,是房东家的。
那里有树,有花架(大约是紫藤花架之类),但我当时还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名字;只记得爬在墙上的是蔷薇而已。
园中还有一座太湖石堆成的洞门;现在想来,似乎也还好的。
在那时由一个顽皮的少年仆人领了我去,却只知道跑来跑去捉蝴蝶;有时掐下几朵花,也只是随意挼弄着,随意丢弃了。
以后渐渐念了些看花的诗,觉得看花颇有些意思。
但到北平读了几年书,却只到过崇效寺一次;而去得又嫌早些,那有名的一株绿牡丹还未开呢。
北平看花的事很盛,看花的地方也很多;但那时热闹的似乎也只有一班诗人名士,其余还是不相干的。
那正是新文学运动的起头,我们这些少年,对于旧诗和那一班诗人名士,实在有些不敬;而看花的地方又都远不可言,我是一个懒人,便干脆地断了那条心了。
后来到杭州做事,遇见了Y君,他是新诗人兼旧诗人,看花的兴致很好。
我和他常到孤山去看梅花。
孤山的梅花是古今有名的,但太少;又没有临水的,人也太多。
有一回坐在放鹤亭上喝茶,来了一个方面有须,穿着花缎马褂的人,用湖南口音和人打招呼道,梅花盛开嗒!盛字说得特别重,使我吃了一惊;但我吃惊的也只是说在他嘴里盛这个声音罢了,花的盛不盛,在我倒并没有什么的。
有一回,Y来说,灵峰寺有三百株梅花;寺在山里,去的人也少。
我和Y,还有N君,从西湖边雇船到岳坟,从岳坟入山。
曲曲折折走了好一会,又上了许多石级,才到山上寺里。
寺甚小,梅花便在大殿西边园中。
园也不大,东墙下有三间净室,最宜喝茶看花;北边有座小山,山上有亭,大约叫望海亭吧,望海是未必,但钱塘江与西湖是看得见的。
花事 阅读答案
![花事 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5f26b5960590c69ec3767e.png)
花事阅读答案文文6岁那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小而密,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引来了不少小蜜蜂和白蝴蝶,过路的行人无不驻足观望。
文文不知道那是什么花,问妈妈。
妈妈说是桃花。
过了半个来月,那树上的花朵落光了,枝上长出了绿叶。
文文慢慢把这事忘了。
第二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粉红的花朵。
文文和爸爸路过院墙外,文文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桃花啊!爸爸说,那不是桃花,桃花开得更大,开得更稀,颜色更红。
文文问,那是什么花?爸爸说他见得少,不大清楚,也许是樱花。
文文一定要问个明白。
爸爸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饭吃!过了十来天,那树上的花朵全都凋谢了。
文文又慢慢忘了这事。
第三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花。
文文叩开王大伯的院门,问他那树上开的是什么花?王大伯说是一个远方亲戚给的树苗,他也不清楚,不过看样子像是海棠花。
文文从没有见过海棠花,但他似乎听人说过海棠是在秋天开的。
于是又继续问下去。
王大伯很不耐烦地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钱花。
后来花落了,文文又慢慢把这事忘了。
第四年春天,王大伯院子的花如期开放,又唤起了文文的好奇心。
文文特意找来邻居家的一个读中学的大哥,问他那是什么花?那大哥睁大眼睛,看了大半天也说不出花的名字。
文文急了,问,你不是上了生物课吗?怎么会不知道?大哥说,甭提了,生物课是副课,全被主课老师占用了。
不过看花样子像是桑树花。
文文不信,说他见过桑树花,不是这样子的。
大哥很丢面子,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它!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几度花开花落。
不知不觉,文文已经上中学了,这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棵小树悄悄长成了大树,树上的花越开越多,煞是壮观。
可他仍不知道那是什么花。
一次,文文问生物老师,生物老师却说课本上也找不到,文文便说您教生物课,肯定知道。
生物老师很生气,说,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着呢!知道又有什么用,你还是先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直到l6岁那年,文文读高中,他看了很多课外书,他在读契诃夫的戏剧《樱桃园》时,从书页间看到了一幅彩色插图,图中樱桃树上的花与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树上开的花竟一模一样。
第五单元“围绕中心”(主题阅读)-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统编版)
![第五单元“围绕中心”(主题阅读)-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1174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6.png)
1.围绕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的事例来体会。
2.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具体,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总之,与中心意思有关的详写,与中心意思无关的略写或者不写。
阅读技巧点睛:怎样给文章加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意思,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有时还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盼》的标题“盼”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意思,表达了作者盼望的情感。现代文阅读中,经常会考查给文章加标题。那么要怎样给文章加标题呢?
3.(1)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仔细阅读片段二,结合句子“你要当学生,暑假可不是休假的时候,正像传说里鲤鱼跳龙门一样,是过关前进的时机。升级考,升学考,转学考,就业考,一两天的成败得失,常常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耐不住磨难,经不起考验的,只有碰得遍体鳞伤,血淋淋地退下来。”可知学生在夏天遭受的磨难与考验。
绕中心意思来写的,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主题。
比如:课文《夏天里的成长》中的“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既是第1自然段,也是全文的中心句。课文围绕这个中心意思,选择了各种各样的事物(如瓜族,竹子林、高要地、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稻秧、甘蔗、水、瀑布.河、铁轨、柏油路等)和成长中的人作为例子,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
阿廖沙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十分敏感的孩子,他能辨别好坏。他具有坚定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虽然生活在一个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却反而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强,正直,勇敢,乐观,自信的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同情贫苦的人,另外,他还具有很强的求知欲,热爱书籍,更热爱生活。
二、(2022秋·六年级课时练习)阅读《黄昏花事》,完成练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常考题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常考题检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ae953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e.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常考题检测卷-(含答案)期末现代文阅读常考题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课内阅读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zào zhào),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
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wùwěn)吻合。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植物开花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
3.这段话是围绕哪个句子来写的?用“”画出来。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棠张白波在我们这里,迎春花开还算不上到了春天,只有海棠花开的时候,春天才是真的到了。
海棠有四品,这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
也就是说,木本海棠分为四种。
其中垂丝海棠的花形最美,花色最为艳丽。
春风浩荡,垂丝海棠朵朵弯曲下垂的花苞芳容半吐,临风摇曳。
我有三棵垂丝海棠,年年这个时候开花。
它们含苞待放时,是淡淡的粉红色,开了,就呈粉白色花瓣犹如少女粉面,红润可人。
与梅花不同,海棠的花芽和叶芽同时生长,花在新绿的嫩叶掩映下,显得特别春意盎然。
随着海棠的绿叶渐多,花亦飘落,可见李清照“绿肥红瘦”不是瞎写。
海棠花好看,但无论什么品种的海棠花都没有香味。
我这里还有几棵深山海棠。
花自然没有那些名贵品种的海棠花雍容娇嫩,只是簇簇白色小花,不过它开过花后能结果实。
随着秋风秋雨。
海棠的叶子渐渐变黄之际,海棠果也变成红色,像一颗颗红珊瑚珠子。
待叶落冬至,寒枝上错落垂悬着艳艳的红果。
别有一番韵致。
4.短文告诉我们,海棠有四品,其中作者主要写的是_________海棠,这种海棠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花事记忆》阅读练习及答案
![《花事记忆》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8b95bbaeaad1f346933fab.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事记忆诺拉·沃恩(美)⑴在中国的传说中,每月都有一种月令花,在新月之后的第五天庆祝。
诗人常常在花期到来之日敲开院门,要求进屋吟诵花的诗歌。
许多茶铺都有一个讲故事的人来吸引顾客。
在花的节日,我常在路过的时候,听到盲眼说书人在给下了工聚过来的人们讲花的寓言。
⑵正月的女主人是水仙花,二月是紫罗兰,三月是桃花,而三月是婚礼最多的月份。
桃花在中国是婚礼的象征,正如橙花之于美国婚礼一样。
在中国古代,人们会在桃花花期的节日中庆祝美好的姻缘。
四月用牡丹来命名,但玫瑰才是这个月真正的主人。
因为“牡丹是富贵人家的花,象征着财富和权力;而可爱的玫瑰则属于每一个人,她的美丽、优雅在乡野和庙堂面前毫无分别。
”⑶温柔的茉莉是五月的女主人。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纯洁的化身,主持六月;有治疗功效的凤仙花,主持七月;娇小却馨香扑鼻的桂花,主持八月;深得文人喜爱的菊花,居于九月;明亮欢快的金盏花,是十月的女主人;十一月的,则是山茶花;冬季开花的梅花,花瓣就像雪花一样,是属于十二月的花。
⑷哪种花都不能被忽视,但因为一年不过十二个月,于是在农历二月十二设有花朝节。
⑸花朝节的礼仪是走亲访友,互相赠送花的种子。
花的生日适宜聚会。
甚至不需要花园就可以举办花茶聚会。
我认识北平一位体弱多病的中国小姐,既没有财力也没有精力来料理一座花园,但是每年都举办花茶聚会。
邻居家有一枝紫藤爬进了她的院墙。
每年到了紫藤开花的时候,她就请朋友们来做客。
有一年紫藤并没有开花,她仍然兴高采烈地举办了聚会,以纪念往年的花开景象。
⑹有能力的富裕人家,往往在聚会时举办盛大的花卉展览。
展览通常从清晨开始,日落之后,院子里会点起丝绸做的灯笼,让大家尽情地欣赏花木之美。
只要举止得当,逗留时间的长短全凭个人选择。
⑺中国人不喜欢插花,因此很少这么做。
聚会上展示的花朵,或盆栽,或地栽,都仍在生长。
几百年以来的诗词、绘画已经给每一种树木、藤蔓和植物赋予了象征意义,植物的摆放也受此影响。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创新班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创新班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76d7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1.png)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创新班)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当前古装剧在美学上的一大特点在于,从戏剧美学向纪实美学转向,将叙事重心从戏剧冲突向日常生活倾斜,呈现为一种生活美学的倾向。
所谓生活美学,是将“美本身”还给“生活本身”的美学,也就是将美的始源、根柢、存在、本质、价值、意义等直接安放于人类感性具体、丰盈生动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的美学。
它既包括人的物质的、感性的、自然的生活,也包括人的精神的、理性的、社会的生活。
当然,有学者也指出,生活美学不只是一种实用美学、日常生活美学,也是审美观发生变化、回归到生活世界的本体论美学。
在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中,纳征、投壶、婚礼、打马球等礼仪习俗,焚香、点茶、插花、挂画“文人四艺”,以及官宦子弟间的诗酒唱酬、勾栏瓦舍中的文娱生活等都被一一呈现,为我们绘制出一幅流动诗意的宋代生活画卷。
这不仅是日常生活本身的物质再现,也是诗意精神生活的有效传达,更是一种颇具风雅趣味的生活美学。
《知否》的导演张开宙在采访中说道:“我想拍有人间烟火气息的古装剧。
”从影像呈现效果来看,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劳拉·穆尔维指出,音乐片中的大量歌舞会中断故事的叙事进程,女性的视觉化呈现往往会妨碍故事线索的发展。
在古装剧中,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也可能会产生类似效果。
如同音乐片中的歌舞表演一样,对日常生活本身的视觉呈现也容易中断叙事的进程,点茶、焚香等雅趣,婚丧嫁娶、登基庆典等仪式,以及相扑、杂技等娱乐形式本身就具有表演性质,会让原有叙事进程放缓,甚至停顿下来。
同时,创作者也希望观众像欣赏绘画作品一样,慢慢去感受古代生活本身的美感,甚至获得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加之与戏剧冲突的动态性相比,生活本身更具有静态性.与纪实性。
于是,这些追求纪实感、生活化的古装剧必然会放缓叙事节奏,这也是《知否》《清平乐》等作品被诟病节奏太慢的重要原因。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11448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d.png)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综观杜甫的全部七绝,可以发现他创作七绝的情绪状态与其他诗体的明显差别,在于大多数作于兴致较高、心情轻松甚至是欢愉的状态中。
这一特点目前尚未见研究者论及,却是考察杜甫七绝“别趣”的重要出发点。
与其情绪状态相应,杜甫七绝的抒情基调也多数是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
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杜甫对于七绝的表现功能有其独到的认识。
盛唐七绝在传统题材里充分展现了以浅语倾诉深情的特长,使七绝突破南朝初唐七绝含蕴浅狭的藩篱,固然达到了艺术的巅峰。
但七绝这种体式的表现潜能尚未充分得到开掘,杜甫发现了这种诗体还有适宜于表现多种生活情趣的潜力。
所以他很少用这种体式来抒发沉重悲抑的情绪,而是在七绝中呈现了沉郁顿挫的基本风格之外的另一面,让人更多地从中看到他性情中的放达、幽默和风趣。
这种不同于盛唐的趣味追求,应当就是他七绝中的“别趣”所在。
而“别趣”的内涵可以从他对外物的体察和对内心的发掘两方面来看,二者交融在一起,不能截然区分。
杜甫在体察外物中发现的“别趣”大多是他在成都和夔州时期对日常生活中多种诗趣的敏锐体悟。
大致有三个方面。
其一是诗人善于捕捉自然景物和人居环境中的生机和处处可见的趣味。
如《绝句四首》(其一):“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不但写出了诗人与朱阮二人的特殊交情,更藉梅、松与竹、椒合围,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小天地,突出了草堂与世隔绝的清幽之趣。
其二是在人际交往和应酬中的雅兴和逸趣。
如《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既夸赞韦明府县斋绵竹的茂盛,又预想将来自己舍前苍翠竹影在江中倒映的美景。
将希望赠竹说成幸“分”苍翠之色,已十分新颖,“拂”字更写出竹影在波涛中摇漾的动态,这就使讨要竹子一事显得优雅别致。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63320ddaef5ef7bb0d3c2b.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有它的地方叫故乡舒翼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边总少不了赏花者。
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
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的“那一朵”亲切。
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
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
天南海北的人们,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
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我对油菜花再熟悉不过了。
我的故乡坐落在苏中平原上,属于里下河水乡,水网密集,油菜花随处可见,田间、路边、河坡上……经常能看见这种极其普通的花儿。
小时候,每天放学后,爸爸骑着自行车接我回家,路边的一侧是一条小河,河坡上开满了油菜花。
爸爸每次骑到这里时,就会停下来,沿着河坡往下走,采上一朵油菜花,然后递给我。
回到家中,我们将采来的这朵油菜花插在装了水的瓶子里,屋子立刻就靓丽了不少。
记忆里,童年的每个春天,眼前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灿烂盛开,家中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美丽装扮。
⑤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
因为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乡的意味了。
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在我眼里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⑥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从来没有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花的烂漫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座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处,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⑦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花的话》含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花的话》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b9f82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4.png)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花的话》含答案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花的话宗璞①春天来了,几阵轻风,数番微雨,洗去了冬日的沉重。
大地透出了嫩绿的颜色,花儿们也陆续开放了。
不同的红,不同的黄,以及洁白,浅紫,颜色绚丽;繁复新巧的,纤薄单弱的,式样各出心裁。
各色各式的花朵在园中铺展开一片锦绣。
②花儿们刚刚睁开眼睛时,总要惊叹道:“多么美好的世界,多么明媚的春天!”阳光照着,蜜蜂儿蝴蝶儿,绕着花枝上下飞舞,一片绚烂的花的颜色,真叫人眼花缭乱,忍不住赞赏生命的浓艳。
花儿们带着新奇的心情望着一切,慢慢地舒展着花瓣,从一个个小小的花苞开成一朵朵鲜丽的花。
她们彼此学习着怎样斜倚在枝头,怎样颤动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幽甜的芳香,给世界更添几分优美。
③开着开着,花儿们看惯了春天的世界,觉得也不过是如此。
却渐渐地觉得自己十分重要,自己正是这美好世界中最美好的。
④一个夜晚,明月初上,月光清幽,缓缓流进花丛深处。
花儿们呼吸着夜晚的清新空气,都想谈谈心里话。
榆叶梅是个急性子,她首先开口道:“春天的花园里,就数我最惹人注意了。
你们听人们说过吗?远望着,我简直像朵朵红云,飘在花园的背景上。
”大家一听,她把别人都算成了背景,都有点发愣。
玫瑰花听她这么不谦虚,很生气,马上提醒她:“你虽然开得茂盛,也不过是个极普通的品种,要取得突出的位置,还得出身名门。
玫瑰是珍贵的品种,这是人所共知的。
”她说着,骄傲地昂起头。
真的,她那鲜红的、密密层层的花瓣,组成一朵朵异常娇艳的不太大也不太小的花,叫人忍不住想摸一摸,嗅一嗅。
⑤“要说出身名门,——”芍药端庄地颔首微笑。
当然,大家都知道芍药自古有“花相”之名,其高贵自不必说。
不过这种门第观念,花儿们也都知道是过时了。
有谁轻轻嘟嚷了一句:“还讲什么门第,这是十八世纪的话题!”芍药听了不再开口,仿佛她既重视门第,也觉得不能光看门第似的。
⑥“花要开得好,还要开得早!”将残的桃花把话题转了开去,“我是冒着春寒开花的,在这北方的没有梅花的花园里,我开得最早,是带头的,可是那些耍笔杆儿的,光是松啊,竹啊,说他们怎样坚贞,就没人看见我这种突出的品质!”⑦“我开花也很早,不过比你稍后几天,我的花色也很美呀。
《花事》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花事》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1b9617482fb4daa58d4b70.png)
《花事》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花事潘向黎(1)三月里,不记得是哪一天了,到花园一看,母亲种的贴梗海棠开了。
白色的,很柔,花瓣圆圆的,很润,是江南娇小女儿态,居然冲寒而来,让人心头一热。
连续两个月反反复复的病好像好了起来。
(2)三月底,樱花开了。
特地去复旦南区看,原先最大的一株,不知道为什么少了很粗的一枝,不知道是台风刮断了,还是砍掉的。
这一来就不成气势了,一瞬间的失望几乎变成气愤。
真是不如不来,不来的话,这里的樱花在记忆中照旧浮一片云霞。
(3)可是若是不来,待到花期过了,肯定以为是人辜负了花。
谁知却是花辜负人。
可是那么美妙,那么短暂,比起辜负来,还是宁可被辜负吧。
(4)四月中旬。
竟不知道自己住的小区里有樱花。
就在后面一个自行车棚前面,有三大棵,是日本晚樱,似乎又叫八重樱的,一棵白色,两棵粉色。
想必是自己也知道是迟了,于是格外盛大地开了,在花下仰了头看,一层花上面还是一层花,竟是花天。
让人薄醉的明媚梦境,难怪“花天”是和“酒地”连在一起。
(5)想起上一次这样仰看樱花,是几年前在扬州的徐园,就在院子门内一侧,牡丹正开,盛大无比,色泽灼人,上面居然一棵樱花,密密盖住了天,这种搭配在别处从未见过,给人的感觉足够奇异,简直有几分妖魅。
人坐在中间的石凳上,眼睛被花光照得晕眩,只好闭上,还觉花气填满了肺腑。
人生到此,还有什么愿望?大概只有一个:希望这个梦不要醒来。
(6)但是樱花还是谢了,最初几瓣飘落,就让人担心风雨。
但是风雨该来的时候还是来了,于是樱花雪一阵比一阵密。
一夜风雨之后,出门时倒吸一口气,台阶下,堆了一堆的粉色花瓣。
(7)本来想改后主词一个字,叹一句:砌下落樱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8)正好我白发苍苍的母亲走过樱花树,抬头说:“不要这样嘛。
”我就觉得不必说了。
(9)今年天暖得疯疯癫癫,花期都乱了,还没到谷雨,牡丹都开过了。
好不容易到了植物园,人家告诉我,牡丹都谢了。
心想,只要还有三四朵,让我看看,也算没白来这一趟。
部编七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29bda25727a5e9846a6107.png)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紫藤萝瀑布宗璞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
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过渡段(中间段)的作用(试题版)(附答案)
![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过渡段(中间段)的作用(试题版)(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ba43dc0740be1e640e9a9c.png)
2021年高考考点:过渡段(中间段)的作用(试题版)考点:1.过渡句与过渡段的作用——承上启下(1)结构上(2)内容上2.易错点(1)总结上文……内容,同时为下文……内容埋下伏笔。
(2)承上——总结,对比(3)启下——原因,转折(4)内容上——逐层递进(5)对什么的叙述或描写,看似与主旨无关,实则为下文的什么内容(主旨)层层铺垫蓄势。
(6)语句在文中的作用——深化文意,铺垫,凸显人物(7)充实某方面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8)过渡舒缓节奏一、教材示例(一)屈原《离骚》(节选):古诗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示例】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注释】惟,思。
零落,飘零,坠落。
美人,喻指君主。
一说,美人是自喻。
迟暮,指年老。
迟,晚。
【解读】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kuì)误国、保守落后(诗人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的比喻)。
【问题】“惟草木之零落,恐美人之迟暮”在行文上有何作用?【答案】①起过渡作用,诗歌至此方入题。
②它引出了楚王不举贤能则将灭亡的道理,并开启下文,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易错点】二、承上与启下的具体内容(一)任林举《山的意念》(散文)山的意念任林举①云雾弥漫的早晨,我站在谷底,望着四站娘山。
我将以人类的名义,但以山的方式去感悟、理解这座圣山。
②想雪山上当初的那滴水,用佛教的术语描述,不过也就是微微一念。
但只因为这一念指向了低处,指向了大地,遇到了泥土,一个简单的念想就逐渐变得成熟、复杂,以至于浩浩繁繁、不同寻常。
③接照人的逻辑推测,山的最初一念,一定是凌厉而又无声的,最多也就是以滴滴答答的方式向下,实施着渗透或滋润。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长夜花事》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长夜花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03b2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7.png)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长夜花事》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长夜花事李修文每天晚上,我都要去一趟县城郊外的苹果林,采回一大束苹果花,再将它们献给剧组里扮演女主角的演员——几天前,这名演员在这片苹果林里拍夜戏,突然就喜欢上了苹果花,便要求剧组每晚都给她送上一束。
新晋的一线明星发了话,剧组自然不敢怠慢,赶紧找到苹果林的主人,花了高价,每天去采花,这采花的差使,莫名其妙地落到我这个跟组的编剧头上。
每天爬上粗石遍地的山坡,那满目的苹果花根本不能令我生出半点儿喜悦。
相反,它们是仇敌:一朵朵的,无非呈喇叭状,无非有五片花瓣,无非有尖长的萼片和一点点若隐若现的香气。
和我一样不喜欢苹果花的还有一个人。
因为我们夜夜都在苹果林里相逢,终不免攀谈起来,我由此知道这个如鬼魂一般的中年人,来自三十公里外的深山煤矿。
他得了尘肺病,长年在山坡下的医院治病,唯一的女儿却在江苏打工,为他挣来一年的医药费。
大多时候,我们两个人各自在林子外的田埂上远远地相隔着,也不说话。
苹果花看久了,倒是也看得过去,我便没话找话,劝他也去好好看看苹果花。
他却对我说,是女儿听说苹果花开了,每天都打电话催着他前来散心,如果不是为了让女儿放心一些,他打死也不会跑到这里来。
连日风狂雨骤,渐渐地,花期很短的苹果花已经不能令女明星满意。
终有一日,女明星吩咐下来,不用再去采花了。
接到电话通知时,我已置身于苹果林,于大风之中,刚刚拼命采摘了最好的花。
如释重负之余,我望着满园的苹果树,心底倒生出了几分不舍。
再看那个中年人,他似乎想对我说几句道别的话,结果却什么都没说。
然而,就在第二天傍晚,风雨大作之时,旅馆里,我的房门突然“咚咚”响起来。
我去开门,却一眼看见那个中年人。
他一把攥紧了我的手,要我无论如何都帮帮他。
原来,就在当天早晨,他在外打工的女儿回来了。
她路上受了风寒,发着高烧,硬撑着回来,竟晕倒在他的床边。
还好他女儿很快就输了液,并无大碍。
只是,她在昏迷时,嘴里一直都喊着:“苹果花,苹果花……”他知道,女儿最喜欢花,无论如何,他都要给女儿采一束苹果花回来。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质量检测试题附解析1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质量检测试题附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75bae7e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1.png)
初二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质量检测试题附解析1 一、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事记忆(美)诺拉·沃恩①在中国的传说中,每月都有一种月令花,在新月之后的第五天庆祝。
诗人常常在花期到来之日敲开院门,要求进屋吟诵花的诗歌。
许多茶铺都有一个讲故事的人来吸引顾客。
在花的节日,我常在路过的时候,听到盲眼说书人在给下了工聚过来的人们讲花的寓言。
②正月的女主人是水仙花,二月是紫罗兰,三月是桃花,而三月是婚礼最多的月份。
桃花在中国是婚礼的象征,正如橙花之于美国婚礼一样。
在中国古代,人们会在桃花花期的节日中庆祝美好的姻缘。
四月用牡丹来命名,但玫瑰才是这个月真正的主人。
因为“牡丹是富贵人家的花,象征着财富和权力;而可爱的玫瑰则属于每一个人,她的美丽、优雅在乡野和庙堂面前毫无分别。
”③温柔的茉莉是五月的女主人。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纯洁的化身,主持六月;有治疗功效的凤仙花,主持七月;娇小却馨香扑鼻的桂花,主持八月;深得文人喜爱的菊花,居于九月;明亮欢快的金盏花,是十月的女主人;十一月的,则是山茶花;冬季开花的梅花,花瓣就像雪花一样,是属于十二月的花。
④哪种花都不能被忽视,但因为一年不过十二个月,于是在农历二月十二设有花朝节。
⑤花朝节的礼仪是走亲访友,互相赠送花的种子。
花的生日适宜聚会。
甚至不需要花园就可以举办花茶聚会。
我认识北平一位体弱多病的中国小姐,既没有财力也没有精力来料理一座花园,但是每年都举办花茶聚会。
邻居家有一枝紫藤爬进了她的院墙。
每年到了紫藤开花的时候,她就请朋友们来做客。
有一年紫藤并没有开花,她仍然兴高采烈地举办了聚会,以纪念往年的花开景象。
⑥有能力的富裕人家,往往在聚会时举办盛大的花卉展览。
展览通常从清晨开始,日落之后,院子里会点起丝绸做的灯笼,让大家尽情地欣赏花木之美。
只要举止得当,逗留时间的长短全凭个人选择。
⑦中国人不喜欢插花,因此很少这么做。
聚会上展示的花朵,或盆栽,或地栽,都仍在生长。
语文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检测试卷带解析1
![语文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检测试卷带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07b3546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d.png)
语文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检测试卷带解析1一、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事记忆(美)诺拉·沃恩①在中国的传说中,每月都有一种月令花,在新月之后的第五天庆祝。
诗人常常在花期到来之日敲开院门,要求进屋吟诵花的诗歌。
许多茶铺都有一个讲故事的人来吸引顾客。
在花的节日,我常在路过的时候,听到盲眼说书人在给下了工聚过来的人们讲花的寓言。
②正月的女主人是水仙花,二月是紫罗兰,三月是桃花,而三月是婚礼最多的月份。
桃花在中国是婚礼的象征,正如橙花之于美国婚礼一样。
在中国古代,人们会在桃花花期的节日中庆祝美好的姻缘。
四月用牡丹来命名,但玫瑰才是这个月真正的主人。
因为“牡丹是富贵人家的花,象征着财富和权力;而可爱的玫瑰则属于每一个人,她的美丽、优雅在乡野和庙堂面前毫无分别。
”③温柔的茉莉是五月的女主人。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纯洁的化身,主持六月;有治疗功效的凤仙花,主持七月;娇小却馨香扑鼻的桂花,主持八月;深得文人喜爱的菊花,居于九月;明亮欢快的金盏花,是十月的女主人;十一月的,则是山茶花;冬季开花的梅花,花瓣就像雪花一样,是属于十二月的花。
④哪种花都不能被忽视,但因为一年不过十二个月,于是在农历二月十二设有花朝节。
⑤花朝节的礼仪是走亲访友,互相赠送花的种子。
花的生日适宜聚会。
甚至不需要花园就可以举办花茶聚会。
我认识北平一位体弱多病的中国小姐,既没有财力也没有精力来料理一座花园,但是每年都举办花茶聚会。
邻居家有一枝紫藤爬进了她的院墙。
每年到了紫藤开花的时候,她就请朋友们来做客。
有一年紫藤并没有开花,她仍然兴高采烈地举办了聚会,以纪念往年的花开景象。
⑥有能力的富裕人家,往往在聚会时举办盛大的花卉展览。
展览通常从清晨开始,日落之后,院子里会点起丝绸做的灯笼,让大家尽情地欣赏花木之美。
只要举止得当,逗留时间的长短全凭个人选择。
⑦中国人不喜欢插花,因此很少这么做。
聚会上展示的花朵,或盆栽,或地栽,都仍在生长。
花事阅读答案
![花事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50c75b011ca300a6c39093.png)
花事阅读答案1.花事2.小说中文文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是否有遇到类似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4分)3.文文不知道那是什么花,问妈妈。
妈妈说是桃花。
4.C.王大伯等人认为“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钱花”、“考试又不考它”,这些共同反映出人们的功利主义心理,也直接批判了学校应试教育的危害。
5.过了半个来月,那树上的花朵落光了,枝上长出了绿叶。
文文慢慢把这事忘了。
6.第二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粉红的花朵。
7.(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6期)8.文文6岁那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小而密,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引来了不少小蜜蜂和白蝴蝶,过路的行人无不驻足观望。
9.文文和爸爸路过院墙外,文文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桃花啊!10.一次,文文问生物老师,生物老师却说课本上也找不到,文文便说您教生物课,肯定知道。
生物老师很生气,说,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着呢!知道又有什么用,你还是先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11.爸爸说,那不是桃花,桃花开得更大,开得更稀,颜色更红。
12.王大伯说是一个远方亲戚给的树苗,他也不清楚,不过看样子像是海棠花。
13.直到l6岁那年,文文读高中,他看了很多课外书,他在读契诃夫的戏剧《樱桃园》时,从书页间看到了一幅彩色插图,图中樱桃树上的花与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树上开的花竟一模一样。
14.文文从没有见过海棠花,但他似乎听人说过海棠是在秋天开的。
于是又继续问下去。
王大伯很不耐烦地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钱花。
15.后来花落了,文文又慢慢把这事忘了。
16.文文问,那是什么花?17.爸爸说他见得少,不大清楚,也许是樱花。
18.文文一定要问个明白。
爸爸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饭吃!19.过了十来天,那树上的花朵全都凋谢了。
文文又慢慢忘了这事。
20.文文终于知道王大伯院子里开的是樱桃花了。
更可喜的是,他在这年夏天还意外地看到树枝上结满了长柄小个的红樱桃。
江苏语文题型攻略文档:第三章 散文阅读 综合训练6 含答案
![江苏语文题型攻略文档:第三章 散文阅读 综合训练6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57371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6a.png)
综合训练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风吹四季李天斌风是从一朵桃花上出现的.一朵桃花白里透红时,人们便看见风在吹了。
风似乎只微微地翻了翻身子,便把春天最后的一缕寒气给吹跑了,就把第一缕暖暖的阳光带出来了。
风就像一双柔情的纤纤细手,只在一朵桃花上轻轻一拂,残雪便已褪尽,季节就温润了起来。
花事渐深时,一抹抹的绿便凸了出来,风不断旋转着,及至要飞起来了。
一只只蝴蝶从它身边飞过,一声声鸟语自阳光上滴落在它的眉眼里,一支支民歌从山野四周簇拥着它,一切终于就有了梦的感觉——风终于真正飞起来了,就像一个飞天的女神,如梦如幻;在它飞过的地方,早已经是碧草遍地,绿染天涯.整整一个夏季,风似乎就栖在那花枝上,把所有的可能都留给了其他事物。
花儿们一朵接一朵地从枝头冒出来,一枚枚绿叶依然在做着春天的梦;一株株玉米和稻谷在不断拔节,但这一切也都是宁静的,尽管能听见它们往上长的声音,尽管可以触摸到它们热烈纷繁的心跳,但一切都是悄无声息的,一切都只在潜滋暗长中.屋檐下某个老人,也被这宁静引入了止息之境。
老人先是眯着双眼,一直想要寻觅风的影子。
老人显然失望了,除了沉寂外,老人在空中晃动的双手什么也没抓住.失望了的老人忍不住轻轻碰了碰脚下打盹的一条老狗,老狗也很老了,它显然刚从睡梦里醒来,但只微微地睁开眼睛看了老人一眼后,复又跌落进它的梦境了。
老人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索性耷拉着头,随着老狗酣然入睡了。
风吹向村子。
石头门内,便是一堵堵院墙,修筑院墙的人多年前就埋进了泥土,此时居住在院墙里的人也老得不能再老了,就像墙头上斑驳不堪的颜色。
老人早在十步之外就听到了向自己逼近的风的声音,老人似乎也做好了一切准备,一动不动,正襟危坐,就像一个入定的老僧,在迎送人世最后的时刻。
于是奇迹发生了:风停下了,岁月和时间似乎都停下了,一直飘着的雨也停下了,荒野里徘徊的那只羊,立在那里神情惘然,像一尊隔世的塑像,仿佛在凝神倾听神的旨意……一切似乎都在为其行注目礼,一切似乎都在瞬间获得一份庄严。
语文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模拟检测试卷附解析1
![语文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模拟检测试卷附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6ddb1bb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b.png)
语文八年级下册阅读理解模拟检测试卷附解析1一、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事记忆(美)诺拉·沃恩①在中国的传说中,每月都有一种月令花,在新月之后的第五天庆祝。
诗人常常在花期到来之日敲开院门,要求进屋吟诵花的诗歌。
许多茶铺都有一个讲故事的人来吸引顾客。
在花的节日,我常在路过的时候,听到盲眼说书人在给下了工聚过来的人们讲花的寓言。
②正月的女主人是水仙花,二月是紫罗兰,三月是桃花,而三月是婚礼最多的月份。
桃花在中国是婚礼的象征,正如橙花之于美国婚礼一样。
在中国古代,人们会在桃花花期的节日中庆祝美好的姻缘。
四月用牡丹来命名,但玫瑰才是这个月真正的主人。
因为“牡丹是富贵人家的花,象征着财富和权力;而可爱的玫瑰则属于每一个人,她的美丽、优雅在乡野和庙堂面前毫无分别。
”③温柔的茉莉是五月的女主人。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纯洁的化身,主持六月;有治疗功效的凤仙花,主持七月;娇小却馨香扑鼻的桂花,主持八月;深得文人喜爱的菊花,居于九月;明亮欢快的金盏花,是十月的女主人;十一月的,则是山茶花;冬季开花的梅花,花瓣就像雪花一样,是属于十二月的花。
④哪种花都不能被忽视,但因为一年不过十二个月,于是在农历二月十二设有花朝节。
⑤花朝节的礼仪是走亲访友,互相赠送花的种子。
花的生日适宜聚会。
甚至不需要花园就可以举办花茶聚会。
我认识北平一位体弱多病的中国小姐,既没有财力也没有精力来料理一座花园,但是每年都举办花茶聚会。
邻居家有一枝紫藤爬进了她的院墙。
每年到了紫藤开花的时候,她就请朋友们来做客。
有一年紫藤并没有开花,她仍然兴高采烈地举办了聚会,以纪念往年的花开景象。
⑥有能力的富裕人家,往往在聚会时举办盛大的花卉展览。
展览通常从清晨开始,日落之后,院子里会点起丝绸做的灯笼,让大家尽情地欣赏花木之美。
只要举止得当,逗留时间的长短全凭个人选择。
⑦中国人不喜欢插花,因此很少这么做。
聚会上展示的花朵,或盆栽,或地栽,都仍在生长。
《花事》阅读训练及答案
![《花事》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902fac84868762cbaed50b.png)
花事彭育彩柳菲絮喜欢用方块字编织梦想,她常常沉迷于键盘的敲击声中,忘记了白天和黑夜。
与所有的妙龄女孩一样,柳菲絮爱花,尤爱玫瑰花。
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柳菲絮看见了成片的玫瑰花。
这些玫瑰花,娇艳欲滴。
带露水的花瓣,如女人的红唇,在绿如翡翠的青草的辉映下,泛着神秘的光泽,让柳菲絮想起了蒙娜丽莎的微笑。
柳菲絮奔向玫瑰花,她的心跳,扑通扑通的。
可玫瑰花的倩影,却渐渐地淡了,模糊了。
一个曼妙女孩,款款地碎步前来。
女孩楚楚动人,笑声如铃,笑靥如花,如一轮高悬在夜空中的皎洁的满月。
柳菲絮想,是不是只有这样的女孩,才配拥有玫瑰花?柳菲絮的心里,哽着一颗酸葡萄。
不知什么时候,女孩在柳菲絮的叹息声中消逝了,玫瑰花也一瓣一瓣地散落在柳菲絮不眠的床头灯里。
柳菲絮依稀记得,梦中的女孩,像极了阿雅。
阿雅的瓜子脸,白里透红,娇嫩得像一块水豆腐。
阿雅的皮肤,又细又滑,洁净得像一张白纸。
阿雅的小腰,迷人的细蜂腰,套上时髦的短裙,婀娜多姿,凹凸有致,曲线既分明又柔和。
阿雅简直就是童话里的白雪公主。
而柳菲絮呢,则是一个友姑娘。
黑芝麻似的几粒雀斑,使柳菲絮的脸像是一块没有染色成功的灰布片。
粗粗的腰身,活脱脱是一个上底与下底尺寸一样大的圆桶。
柳菲絮每天节食,幻想有朝一日能拥有飞燕一样轻盈的身姿,可这体重,还是像雨后的春笋,一个劲地疯长。
阿雅的桌面,总是不缺少玫瑰花。
紫红的,鲜红的,淡红的,像一目团燃烧的火焰,灼伤了柳菲絮的眼睛。
打出生到现在,还没有哪一个男孩子送柳菲絮玫瑰花。
每每看到玫瑰花,柳菲絮便鼻子泛酸。
阳光透过粉红的窗帘,洒在丝绒被上。
柳菲絮睁开惺忪的睡眼,摸摸晕乎乎的额头,烫得很。
昨晚一夜没睡好,好困。
柳菲絮想,干脆请假休息一天算了。
后院的杏花,开得正艳。
柳菲絮挑选了最美的几朵采摘下来,插在花瓶里。
柳菲絮真希望这些杏花就是玫瑰花。
可不管柳菲絮怎么看,杏花还是杏花。
也许是红得不够鲜艳吧!柳菲絮小心地将玫瑰红的指甲油涂在花瓣上,杏花有了玫瑰的颜色,却依然不是玫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事》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花事》一文,完成各题(15分)
文文6岁那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小而密,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引来了不少小蜜蜂和白蝴蝶,过路的行人无不驻足观望。
文文不知道那是什么花,问妈妈。
妈妈说是桃花。
过了半个来月,那树上的花朵落光了,枝上长出了绿叶。
文文慢慢把这事忘了。
第二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粉红的花朵。
文文和爸爸路过院墙外,文文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桃花啊!
爸爸说,那不是桃花,桃花开得更大,开得更稀,颜色更红。
文文问,那是什么花?
爸爸说他见得少,不大清楚,也许是樱花。
文文一定要问个明白。
爸爸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饭吃!
过了十来天,那树上的花朵全都凋谢了。
文文又慢慢忘了这事。
第三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花。
文文叩开王大伯的院门,问他那树上开的是什么花?
王大伯说是一个远方亲戚给的树苗,他也不清楚,不过看样子像是海棠花。
文文从没有见过海棠花,但他似乎听人说过海棠是在秋天开的。
于是又继续问下去。
王大伯很不耐烦地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钱花。
后来花落了,文文又慢慢把这事忘了。
第四年春天,王大伯院子的花如期开放,又唤起了文文的好奇心。
文文特意找来邻居家的一个读中学的大哥,问他那是什么花?
那大哥睁大眼睛,看了大半天也说不出花的名字。
文文急了,问,你不是上了生物课吗?怎么会不知道?
大哥说,甭提了,生物课是副课,全被主课老师占用了。
不过看花样子像是桑树花。
文文不信,说他见过桑树花,不是这样子的。
大哥很丢面子,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几度花开花落。
不知不觉,文文已经上中学了,这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棵小树悄悄长成了大树,树上的花越开越多,煞是壮观。
可他仍不知道那是什么花。
一次,文文问生物老师,生物老师却说课本上也找不到,文文便说您教生物课,肯定知道。
生物老师很生气,说,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着呢!知道又有什么用,你还是先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
直到l6岁那年,文文读高中,他看了很多课外书,他在读契诃夫的戏剧《樱桃园》时,从书页间看到了一幅彩色插图,图中樱桃树上的花与王大伯院子里的
那树上开的花竟一模一样。
文文终于知道王大伯院子里开的是樱桃花了。
更可喜的是,他在这年夏天还意外地看到树枝上结满了长柄小个的红樱桃。
不会错。
他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
他要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每一个人。
他告诉了爸爸妈妈,也告诉了王大伯等人。
可是他们对此一点兴趣也没有,都说知道那是樱桃树又有什么用!
不过,文文觉得挺有用。
等到来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樱桃树再次开花时,文文总自豪地对围在墙外看花的小朋友说,你们都看清楚,这树上开的可是樱桃花呀!好美的花!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6期)
10.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4分)全品中考网
11.从修辞角度品味“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句中加点词的妙处。
(4分)全品中考网
12. 小说中文文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是否有遇到类似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4分)
《花事》阅读答案
13.对本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B.本文的“花事”在文文心目中不是“小事”,它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C.王大伯等人认为“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钱花”、“考试又不考它”,这些共同反映出人们的功利主义心理,也直接批判了学校应试教育的危害。
D.文文“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因为他通过了自己的探索、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多年没人能正确回答的问题。
参考答案:
10. 《花事》写一棵树上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大家不知道它叫什么花。
一个叫文文的孩子,面对大人们的批评指责,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弄清它叫樱桃花。
(符合大意即可。
答案侧重在后一句)
11.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美丽的花枝伸出墙外的情态,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3分)。
12. 答案示例:第一问“启示”(占2分):持之以恒.可获成功: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刨根问底……答对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问:写出类似问题(1分),写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言之有理(1分)。
13. C,解析:C.文章没有直接批判学校应式教育。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