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褥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摘要】目的:为了保证母婴的健康,使产妇增长保健知识,掌握保健技巧,使产妇及新生儿在此期间的一系列常见问题及并发症明显减少。方法:通过对产妇在产褥期进行严密护理观察,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和保健指导。结果:促进了产妇身体康复,提高母乳喂养率,有效预防产后并发症。结论:在工作量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使产褥期母婴的健康有非常显著性的提高。

【关键词】产褥期;健康教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70-01

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到恢复或接近未孕状态所需要的时期,一般为6周左右。这段时期是产妇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期间产妇的各系统变化很大,容易发生各种不同的病理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非常重要,同时产妇的心理状态、修养环境、饮食及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了解和利用程度对母婴健康产生直接

影响。因此,产褥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在产褥期起重要作用。

1 产褥期生理卫生教育

1.1 要重视产妇的丰富均衡的营养膳食对于产妇的饮食,应指导产妇饮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汤类饮食,如鲫鱼汤、猪蹄汤等既有营养,又可促进乳汁分泌,以保证母乳喂养

的正常进行。饮食中还应有足够的蔬菜、水果及谷类;控制食物中总的脂肪摄入量,补充足够的钙、铁、硒、碘等必需的无机盐,多饮水,多吃含纤维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生、冷、硬、辛辣及刺激性食物[1]。

1.2 应提供良好的环境产妇多由丈夫和老人陪伴,一些旧的观念更为突出,如不能开窗通风,不能接触生水,不能刷牙、梳头、洗澡等,我们使产妇及家属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取得支持和配合。指导产妇用温水刷牙,产妇出汗多,要经常洗澡,但禁止盆浴,会阴用温开水擦洗,避免血迹污染等,使他们掌握科学卫生知识,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2]。要保持室内安静整洁,温度适宜,经常间接通风换气。

1.3 休息与活动自然分娩后6~12小时,剖宫产术后第2天导尿管拔除后可下床轻微活动,重视产后排尿,产后4~6小时及时排尿一次以防子宫收缩欠佳致产后出血。产妇下床适当活动可促进切口愈合及子宫恢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身体全面康复。产后2~3天以卧床休息为主,产后15天可做些轻家务劳动,1个月后逐步恢复正常活动,保证产妇睡眠充足,生活有规律。

1.4 哺乳期乳房护理应保持乳房清洁干燥,经常温水擦洗。每次哺乳时应让新生儿吸空乳汁,以免乳汁淤积影响乳汁再生,使乳腺管不通造成乳房红肿、硬结。为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哺乳后,挤少许乳液涂在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使乳头干燥,可以预防乳头皲裂,如果发生,可以在哺乳后局部涂抹熟植物油或鱼肝油铋剂,

哺乳前用温水擦净,反复涂擦2~3天即能好转或痊愈。产妇如果乳头凹陷,可用吸奶器吸在乳房上,利用形成的负压吸出乳头,几分钟后取下吸奶器,再用手指不断牵引乳头使之不再回缩。应即早哺乳,促进乳汁畅流,哺乳原则是按需哺乳。

2 产褥期心理卫生教育及护理要点

产妇在产后需要从妊娠期的不适、疼痛、焦虑中恢复,需要接纳家庭新成员及新家庭,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调适。产褥期是产妇在生理及心理上变化较大的一个阶段。女性生殖激素在怀孕期增加10倍,而分娩后体内的激素水平迅速下降,特别是分娩后24小时内荷尔蒙及内分泌大量改变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3]。据有关统计,有50%~70%的妇女在产后3天发生抑郁症状,表现为精神沮丧、焦虑不安、失眠、食欲不振、易激动、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等[4]。护士应了解产妇存在的心理问题,鼓励产妇消除心理障碍,保持良好心态,尽快适应母亲角色。动员丈夫及家属关心体贴产妇,给予精神上和生活上的支持,使产妇从身心的疲劳和压抑中恢复生活信心,形成新的生活形态。

总之,做好产后健康教育及护理,可以增强母子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效的帮助产妇及家属愉快的度过这一特殊的生活时期有重大意义。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是健康教育的执行者和指导者,护士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才能解答他们的问题,得到他们的信任和理解。通过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加了产妇和家属的健康保健知识,提高了产科的护理质

量,给医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卢英河.温锦霞.产褥期妇女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08,5:166~167.

[2] 吴有琴.汤翠芳.产褥期健康教育实施的探讨.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09,7:127.

[3]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0~191.

[4] 董桂芳.产褥期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8: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