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学解译

合集下载

如何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如何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如何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类

型分类

遥感图像解译技术是现代地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类型

分类。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卫星影像数据的不断更新,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的准确性和精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分类方法和技巧。

1. 引言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是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手段。而传统的土地

利用调查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因此利用遥感图像解译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成为了一种更为高效和经济的选择。

2. 遥感图像解译技术概述

遥感图像解译技术是指通过对遥感获取的多光谱或高光谱图像进行分析和解译,从而得到地表覆盖物的信息和特征。常见的遥感图像解译技术包括目视解译、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辅助分类等。

3.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方法

3.1 目视解译法

目视解译法是一种比较直观和常用的解译方法。通过人眼观察遥感影像,根据

不同的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判断土地利用类型,并手工绘制土地利用类型边界。尽管该方法需要依赖解译员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但在一些简单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任务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3.2 数字图像处理法

数字图像处理法利用计算机对遥感图像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通过提取不

同波段或指数的特征信息来实现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例如,可以结合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和土壤指数等来划分森林、湖泊和耕地等不同的土地类型。该方法具有处理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对遥感图像预处理和特征选择等环节要求较高。

3.3 计算机辅助分类法

遥感地质解译报告

遥感地质解译报告

遥感解译及地学分析

西藏干果山地区地质解译报告

遥感地质解译报告

——西藏干果山地区为例该区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冈底斯山脉冈仁波齐主峰北坡,狮泉河上游;行政区划上隶属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革吉县、日土县,属羌塘高原湖盆区。区内最高海拔6674m(昂龙岗日)、最低海拔4326m,平均海拔大于5000m;地貌类型为高山、极高山区,属丘状高原高山宽谷地带,湖漫滩、湖成阶地发育。气候恶劣、人烟稀少,被人们称为“生命禁区”。

一、地质概况:

1、地层:

第四系(Q

h ,Q

p

):以冲洪积、湖积物为主;

古近系(E):以牛堡组E1-2n、邦巴组E2-3b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

白垩系(K):以多尼组K1d、郎山组K1l变质砂岩、砾岩、灰岩及变质火山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熔凝灰岩)及火山碎屑岩的一套地层体为主,占该区的绝大部分,局部出露去申拉组(K1q)、竟柱山组(K2j)长石石英砂岩或岩屑石英砂岩。

侏罗系(J):以木嘎岗日岩群(J M)灰—深灰色或灰绿色薄—中层状变质砂岩、粉砂岩、板岩为主,局部出露沙木罗组(J3s)绿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板岩。

三叠系(T):局部出露东巧蛇绿岩群(T3J D)变质橄榄岩、堆晶杂岩(异剥橄榄岩、异剥辉石岩、橄榄岩、辉橄岩、层状辉石岩及均质辉长岩)、席状岩墙(床)群(辉绿岩、辉长岩)、枕状玄武岩及硅质岩。

2、岩浆岩:该区岩浆岩分布较广,主要有蛇绿岩,中酸性侵入岩,中新生代火山岩,主要位于该图西北及东南角。

3、构造:晚三叠世以来,该区经历了裂解拉张、挤压会聚、碰撞造山、青藏高原整体隆升等地质发展演化阶段,形成了北西西向为主体的多期次断裂构造和一系列北西西向的褶皱构造。

遥感解译报告

遥感解译报告

遥感地质学解译报告学号:

班级序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2)

二.实习要求 (2)

三.实习方法与步骤 (2)

四.航片解译 (2)

1.原始航片处理 (3)

2.现象解译 (5)

3.沉积构造分期 (6)

4.总结阐述 (7)

五.实习收获与感想 (7)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对某地遥感图像进行地质综合解译。主要目的是通过本次地质综合解译实习达到训练遥感地质解译思维和技巧、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并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它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的地质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实习我需要解译的航片是2-16。

二.实习要求

在航片上进行解译,划出地质界线,并编绘出地质解译图(解译图必须要有图名、图例及图例说明、解译人姓名、日期);写出地质解译报告,包括解译标志等。

三.实习方法与步骤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综合推理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由于实习的图像无任何来源于说明,所以本人在解译时主要应用了直接判读法,即根据遥感影像目视判读直接解译标志(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案等),直接确定目标地物属性和范围的一种方法,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主要的步骤如下:

①明确解译任务与要求,搜集并分析有关资料;

②遥感形象整体判读;

③地貌特征分析,提取水系(河流、湖泊)等地物标志;

④识别不同种类岩石的影像特征(色调、纹理等),建立判别标志,区分主要岩石类型;

⑤识别并建立各种地质构造的地貌、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进行线环构造初步解译;

⑥绘制目视解译图件,并进行简单的修饰加工;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地质学研究中的遥感数据处理与解译算法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地质学研究中的遥感数据处理与解译算法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地质学研究中的遥感

数据处理与解译算法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赋予了地质学研究以更强大的工具

和方法。其中,遥感技术作为一种获取和处理地质学数据的重要手段,为地质学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更广阔的视野。在地质学研究中,遥

感数据的处理与解译算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地质学领域的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一、遥感数据的处理方法

1. 多光谱遥感数据的处理

多光谱遥感数据是从卫星、飞机等远距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包含

了多个波段的信息。地质学研究中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噪声去除、辐

射校正、大气校正等。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为后续的数据解译提供可靠的基础。

2. 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的处理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主动传感器,通过发射并接收微波信号,可以获取地表的反射和散射信息。在地质学研究中,SAR数据的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地表形变的监测和地表物质的分类。这些处理方法

可以探测地质灾害、地壳变形等地质现象,为地质学家提供准确的数

据支持。

二、遥感数据的解译算法

1. 地质构造解译算法

地质构造是地壳中不同岩层的相互关系和分布形态。通过遥感数据

的解译,可以识别出不同地质构造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过程和演化

历史。常用的地质构造解译算法包括线性特征提取、断层提取和褶皱

分析等。这些算法可以帮助地质学家更好地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

2. 矿产资源解译算法

矿产资源是地球的重要财富,对矿产资源的准确探测和解译是地质

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遥感数据的解译,可以确定矿产资源的

分布、类型和潜力。常用的矿产资源解译算法包括光谱特征提取、纹

遥感地学解译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长安大学

遥感地学解译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长安大学

遥感地学解译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长安大学

第一章测试

1.遥感技术涉及的学科有:

(1)物理学(2)电子学(3)空间科学(4)信息科学等( )

参考答案:

(1)(2)(3)(4)

2.遥感技术应用主要领域有:(1)资源调查(2)环境监测(3)灾害监测

(4)海洋应用(5)精细农业等( )

参考答案:

(1)(2)(3)(4)(5)

3.遥感地学解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

(1)地学遥感是根据遥感技术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而定义的遥感类型。

(2)指面向地学应用的遥感信息分析和提取。( )

参考答案:

(2)

4.遥感地学解译面临的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有:

(1)遥感图像信息机理的研究

(2)地学图像信息处理的技术研究

(3)基于知识工程的地学图像理解过程及地学图像认知基础理论的研究( )

参考答案:

(1)(2)(3)

5.遥感信息源有哪些特点?

(1)多源性、多平台、多波段、多视场

(2)空间宏观性

(3)瞬时特征、时效性、重访周期与多时相

(4)综合性、复合性

(5)波谱、辐射量化性 ( )

参考答案:

(1)(2)(3)(4)(5)

第二章测试

1.在遥感变化检测中,有哪些环境因素会影响检测结果?()

参考答案:

物候特征

;土壤湿度状况

;大气状况

2.在进行变化检测时,需要对遥感影像进行哪些预处理?()

参考答案:

配准

;辐射校正

3.下面哪一种精度指标与漏分误差之和为1?()

参考答案:

PA

4.地形因子包括()

参考答案:

坡度

;坡向等地形特征因素

;高程

;综合性的地貌类型。

5.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越高,对地物的解译能力

4 遥感解译标志及方法

4 遥感解译标志及方法
在宽阔的平原区,尤 其是河流从山区突然 进入平原区的河段最 为常见。常形成多条 水道互相穿插、交织 在一起,形成辫状。
(5)倒钩状水系:支
流多呈方向流动,
以钝角注入主流中, 有时称为逆向水系。 它常由掀斜构造形 成或为河流袭夺的
河 渭
结果。对于分析新
构造运动有很大意 义。
4.1.5 沟谷地貌
沟谷形态与被切割地区的物质成分和结构密
如岩体、火山机构、穹窿、环状断裂和环状节理等。
(4)垄 状:坚硬的沉积岩层、岩脉、以及冰川终 碛垄所形成的脊垄状影纹。 (5)链状、新月状:沙漠地貌的典型特征。
(6)斑点状:森林、植被所形成的麻点状影纹。
(7)斑块状:盐碱地、沼泽地、冰水沉积物堆积区
常见,火山岩分布区也有类似影纹。
4.1.8 其它标志
影响解译标志变化的因素包括:
1.地质体本身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出露面积、岩
层产状等表现不同。
2.地质体所处构造部位,决定了不同的水系类型和地
貌形态。
3.基岩上覆盖较厚的松散沉积物时,影响下伏基岩。 4.大面积植被覆盖,地表岩石、构造形迹不易识别。 5.遥感图像的种类及比例尺不同。
(2)平行状水系:受地形控制,多出现在稳定倾斜 的地区,如冲积锥、单斜山的一侧。其特点是各 级冲沟近于平行,或以很小的角度交汇,支流水 流呈直线状注入主流或汇入盆地中。

遥感地质学-第14讲 遥感岩性解译

遥感地质学-第14讲 遥感岩性解译
物理风化为主ρ干冷>ρ湿热 化学风化为主ρ干冷<ρ湿热
(二)几何形态特征
• 图形和花纹是鉴别不同岩类的最好标志 不易受干扰—同类岩石在各种图像上图形特征不会改变 —植被不能改变沟谷及山体的发育特征 —岩石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及其山体的外形轮 廓是确定三大岩类的重要依据
• 岩性解译原则:以图形花纹为主,参考色调特征。 圈定岩类界线则依靠由不同色调显示出的点、斑、条、块 与水系组成的花纹 —由不同级别的沟谷和不同形态的山 体所组成的“水系格架”。
沉积岩的纹形
变质岩
A
选择三典、型样岩区性目的识:别方法与解译要领
解译⑴要.把通每过种相岩关性分解析译与单特位征的对典比型进影行像。特征展示出来;
••123412、、、、、、岩 岩用利用用目航对样性 性多 用 高 图 视 空比区◇◇◇◇⑵⑶岩样波岩光像解像识解内选与与与与..性区为为段石谱的译片容择典不同不影所别译图岩遥热分影是是:原型同类同像在像性的要感惯辨纹岩目则样类岩岩特的处波资量率和性视主领:区 型 性 性征自理 谱料 ; 超 结 解 解;遥在影然(要训测单;多构译译感不像地练试一方波特的的图同特理区选或段征基基法像地征环的择综成;础本上段。境挑测合像;资同影有选试)波料有名像代作地谱;代地特表参点仪表物征性考作资性影;。;参料;像考;特。征;
色率
9
16
18
35
35

遥感图像地貌解译及其应用

遥感图像地貌解译及其应用
原则
从区域地貌入手,了解区域地貌形成条件与成因,以及 区域主要地貌形成特征。通过地貌形态的分析,全面系 统地了解地形演化动态;
注意各种解译对象的相互关系;
从正常地貌中识别异常地貌;
要对各种标志进行综合分析;
利用航片和卫星像片进行对比解译分析,编制各种地貌 图件。
大型地貌单元判读
沙丘在影像上一般表现为浅色调,有时陡坡会形成阴影。 在判读沙丘时,根据形态和植被可区分活动沙丘和固定沙 丘。活动沙丘色调浅,峰脊线尖锐、清晰,平面形状比较 规则;固定沙丘则生长有植物,色调较暗,峰顶浑圆,平 面形态较为紊乱。
4 沙丘地貌与黄土地wenku.baidu.com解译
黄土地貌的图像特征
在遥感图像上黄土塬地势平坦、开阔,冲沟稀疏,耕田 发育。
§3 岩溶地貌解译(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有孤峰和峰林、溶蚀漏斗、落水洞、溶蚀洼 地、溶蚀盆地、伏流、盲谷等地貌形态。
这些都属于小尺度的微地貌形态,利用航片判读较清楚, 低分辨率卫片很难观察到,只能通过纹型图案和间接标 志判读
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呈菊皮状纹理。另外,石灰岩地区 植被稀疏,裸露的灰岩色调较浅,这也是判读喀斯特地 貌的重要卫片判读标志。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北部由穆贾蒂克河形成的牛轭湖
C 主河道,D 次河道,E 牛轭湖, F 紧靠现代河道的新沙堤,
H 呈辐聚状的老沙堤群,I 河 流阶地,J 废弃河道,K 湿地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地质学研究中的遥感影像处理与解译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地质学研究中的遥感影像处理与解译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地质学研究中的遥感

影像处理与解译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遥感影像处理与解译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地质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之一。本文将重点探讨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在地质学研究中的遥感影像处理与解译的意义、技术原理和应用案例,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遥感影像处理与解译的意义

遥感影像处理与解译是通过获取、处理和解析遥感数据,获取地表地貌和地质信息的技术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意义:

1.1 提供全面的地质信息

遥感影像处理与解译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地表地貌和地质信息,包括地表覆盖类型、地形地貌特征、构造构型等。这些地质信息对于地质学研究者进行地质环境分析、矿产资源勘探、地震地质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1.2 提高数据获取速度和效率

传统的地质学研究需要大量的实地调查和采样,耗时耗力。而遥感影像处理与解译技术可以通过卫星、无人机等手段,远程获取大范围的地质信息,大大提高了数据获取速度和效率,为地质学研究者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1.3 辅助地质学研究和决策

遥感影像处理与解译技术可以为地质学研究者提供更全面、准确的

地质信息,辅助他们进行地质学研究和决策。例如,在地震地质研究中,通过遥感影像处理与解译技术可以提供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揭示地震成因和演化规律,为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二、遥感影像处理与解译的技术原理

遥感影像处理与解译技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原理:

2.1 遥感数据获取

遥感数据获取包括卫星传感器、无人机航拍以及激光雷达等手段。

遥感地质解译分析

遥感地质解译分析

遥感地质解译分析

一、遥感图像地质解译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岩性和地层解译。解译的标本有色调、地貌、水系、植被与土地利用特点等。

②构造解译。在遥感图像上识别、勾绘和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形迹的形态、产状、分布规律、组合关系及其成因联系等。

③矿产解译和成矿远景分析。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解译工作。在大比例尺图像上有时可以直接判别原生矿体露头、铁帽和采矿遗迹等。

岩性和地层解译和矿产解译和成矿远景分析尚未关注,主要看构造解译。

二、构造解译

所谓地质构造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变位,从而形成诸如褶皱、节理、断层、劈理以及其他各种面状和线状构造等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

关于从遥感影像上应该解译哪些构造信息,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都是根据实际项目需求结合遥感图像信息提供量进行适度解译。

根据实际情况,受限于遥感影像的分辨率,节理与劈理等小型构造(一般长为几厘米到几米,宽为几厘米到几十厘米)无法进行识别解译,遥感解译目标应放在中型和大型构造上。

按朱亮璞《遥感地质学》书上章节分类,遥感地质构造解译对象可以有褶皱、断裂及线性构造、环状构造、隐伏构造和活动构造。

关于褶皱:虽然通过目视解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识别某些类型的褶皱,但通过查找文献,发现对褶皱进行解译的几乎没有。

图88背斜(图87中的)北翼地层产状影像特征

原因是褶皱构造形态表现过于复杂多变且出露形态也不定。小型褶皱大小可以只有几厘米,大型褶皱尺度规模则可以达到几十上百米,同时因为褶皱大部分都深埋在地底,出露面积较小,而遥感探测技术特点决定其更多的是对地表平面上的地质构造信息的反映,仅通过

遥感地质解译实验报告

遥感地质解译实验报告

遥感地质解译实验报告

1. 引言

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通过对地表或大气属性的遥感观测,获取地质信息,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的手段来进行地质解译。本实验旨在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来了解地质构造变化的特征。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本实验使用了多光谱遥感影像,该影像覆盖了实验区域的全景。此外,还使用了地质调查报告,包含地质构造和地质岩性的信息。

2.2 实验方法

1. 数据预处理: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以获得准确的反射率数据。

2. 生成特征图像:利用波段组合技术生成不同特征的图像,如真彩色图像、假彩色图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图像等。

3. 地物提取与解译:通过目视解译或数字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土地利用与覆盖分类,提取出目标地物。

4. 地质解译:根据地质调查报告中提供的信息,结合特征图像和地物提取结果,进行地质解译。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特征图像生成

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波段组合,我们生成了真彩色图像、假彩色图像和NDVI 图像。真彩色图像可以提供直观的显示结果,假彩色图像则能够增强地物的对比

度,方便地进行土地利用分类。NDVI图像能够反映植被的分布情况,用于分析地表植被的生长状况。

3.2 地物提取与分类

通过数字图像处理软件,我们对遥感影像进行了目标地物的提取与分类。根据预先设定的分类标准,我们将影像中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划分,包括农田、城市、水体和植被等。通过对分类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农田和植被的分布范围相对集中,城市和水体则呈现离散分布的特点。

遥感地学解译

遥感地学解译

遥感地学解译

⼀、遥感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遥感地质学主要是指研究地球上各种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根据和利⽤地质体的电磁波谱特征,借助先进的遥感科学技术。从各种载着地物电磁辐射特征的遥感资料中提取地质信息,以达到宏观,准确,快速的研究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的,在地质与成矿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应⽤遥感技术进⾏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的学科.是遥感技术与地球科学结合的⼀门边缘学科。

它的主要研究内容⼤致包括如下:

1、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特性及其测试、分析与应⽤;

2、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

3、遥感数字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法;

4、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和实效评价。

⼆、遥感图像地学信息解译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地学解译是从遥感图像上获取⽬标地物信息的过程具体是指解读⼈员通过应⽤各种解译技术和⽅法在遥感图像上识别出地质体、地质现象的物性和运动特点测算出某种数量指标的过程。其原则应采⽤由已知到未知、从区域到局部、先易后难、由宏观到微观、从总体到个别、从定性到定量、循序渐进的⽅法。其解译的主要内容如下:

1、遥感地质岩性解译

通过已知相关资料中的波谱与空间信息特征判断地表的岩⽯产出特点和物性。主要包括三⼤岩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解译标志有以下:⾊调、亮度、形态。

主要的解译⽅法:

1)利⽤增强变换处理提取岩性信息

2)采⽤增强处理⽅法提取⾊调信息,可以扩⼤不同岩性的灰度差别,突出⽬标信息和改善图像效果,提⾼解译标志的判别能⼒。常⽤的遥感图像增强⽅法有反差扩展、去相关拉伸、彩⾊融合、运算增强、变换增强等

遥感地学解译原理与方法

遥感地学解译原理与方法
知识的参与灵活方便,可以再不同层次间、以不同形式(逻辑 判断或物理参数、数学表达式等)介入,便于遥感与地学知识 的融合。
能一目了然地显示任何独立变量的层次特性、相互关系,及它 们在分类中的相对重要性(权重)等,操作者可以实实在在看 到分类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
分类树的建立
分类树需满足的条件
◦ 所要表达的类别在各层次中均无遗漏; ◦ 各类别均必须具有信息价值,即必须与识别的目
如果上述分析成立,那么在9月份的假彩色影像上,应相应 出现反映作物或芦苇生长期的红色,但事实并非如此,反 而呈现出反映荒地的灰绿、灰蓝色。则上述关系不成立。
进一步研究可知,黄河为地上河,该处紧靠黄河与徒骇河 ,受河水的侧渗作用,地下水位高,水盐上升而呈重盐碱 土,因而呈现没有生机的荒地景观。即符合“地下水位浅缓平坡地-盐碱土-荒地”这一组合关系。
地形因子参与的土壤自动分类
地貌类型相关分析举例
——盐碱土识别
研究区所在的华北大平原上,地貌类型比较 简单,主要表现为岗地、坡地、洼地等微地 貌。
微地貌影响着地下水的分布与埋深,控制着 水盐动态变化,制约土壤的形成过程与盐渍 化,呈现出“岗旱、洼涝、二坡碱”的地学 规律,进而控制着作物、植被分布及村落的 集聚等。
◦ 遥感数据所对应的地理环境随时空而变化。
遥感地学解译过程有一定难度
◦ 地物波谱特性复杂多变; ◦ “同物异谱”、“同谱异物”现象的存在; ◦ 地物的时空属性和地学规律错综复杂,各

遥感地质解译标准

遥感地质解译标准

遥感地质解译标准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一、遥感地质解译的定义

遥感地质解译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多波段、多角度、多时相的遥感影像,结合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知识,对地质构造、岩性、矿产等地质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通过对遥感影像的解译,可以获得地质信息,为地质勘查、矿产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等应用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1. 辅助地质勘查:传统的地质勘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而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质信息,为地质勘查提供全面、及时的数据支持。

2. 精确定位矿产资源:遥感影像能够反映地表覆盖的特征,可以帮助矿产勘探人员准确定位矿床的位置、范围和赋存条件,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3. 监测地质灾害:遥感数据可以用于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演变过程,及时发现危险地质现象,为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提供依据。

1. 综合分析:遥感地质解译要综合利用不同波段的遥感影像,结合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分析,确保解译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差异化识别:地质构造、岩性和矿产等地质要素在遥感影像上的表现形式各异,解译过程中要根据其特征进行差异化识别,以避免混淆和误判。

3. 实地验证:遥感地质解译的结果需要进行实地验证,通过地质勘查和取样分析等方法对解译结果进行验证,提高解译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1. 制定组织:遥感地质解译标准的制定应由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制定依据:遥感地质解译标准的制定应以国家地质勘查政策和规划为依据,结合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确定解译目标和内容。

遥感地学解译

遥感地学解译

遥感地学解译

第一章绪论

1.遥感信息科学与地球科学的联系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资源、环境及其变化的数据获取与动态监测的基础;而其中的遥感技术还可为全球性的整体研究提供最新、最快、最精细的科学数据。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是进行地学研究的基础,而其中遥感数据是最主要的数据源。

2.部门遥感

是基于对地理环境个别因子的图像识别、标志研究、空间结构域分布规律研究、图像数据采集技术研究,引入一些精确的定量方法,运用地理学的空间思

维与数学建模,逐步形成的地理遥感的专业化应用领域

第二章遥感地学解译的原理方法

1.遥感地学解译的原理方法

遥感图像解译

图像识别

图像量测

图像分析与专题特征提取

遥感地学综合分析方法。

2.遥感图像的解译

通过遥感图像所提供的各种识别目标的特征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最终达到识别目标或现象的目的。

3.图像识别

根据遥感图像的光谱特征、空间特征、时相特征,按照解译者的认识程度,或自信程度和准确度,逐步进行目标的探测、识别和鉴定的过程。

4.解译要素

8个基本要素:色调或颜色、阴影、大小、形状、纹理、图案、位置、组合。

5.解译标志

是指在遥感图像上能具体反映和判别地物或现象的影像特征。

地学解译标志色调与色彩标志,几何形态标志,阴影标志,水系标志,地貌形态标志,植被,土壤标志,人类工程活动标志,纹理标志。

6.图像量测

指在已知图像比例尺的基础上,应用图像的几何关系,借助简单工具、设备(如立体镜、

测图仪等)或软件,测量和计算目标物的大小、长度、相对高度等,以获得精确的距离、高度、面积、体积、形状、位置等信息。

遥感地学解译——地球科学研究与遥感科学技术

遥感地学解译——地球科学研究与遥感科学技术

遥感信息科学的学科构成
跨域理学、工学、农学三大学科门类; 从空间遥感技术系统领域看,偏重于工
学;从遥感应用系统看,偏重于理学和 农学。 涉及到的理学一级学科:物理学、地理 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涉及到 的工学一级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地 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等。
地学遥感的发展趋势
地学目录树
主要内容
地球科学及其发展 地学学科 遥感信息科学与地球科学 课程内容安排
1地球空间信息科学 2遥感信息科学的学科构成 3地学遥感的发展趋势 4遥感地学解译中的关键问题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具有数据密集的特点,这一点依靠 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难以实现。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是指基于空间遥感技术、 现代高精度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地理信息科 学及空间定位系统等数字信息技术所构成的 现代对地观测技术。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资源、环 境及其变化的数据获取与动态监测的基础; 而其中的遥感技术还可为全球性的整体研究 提供最新、最快、最精细的科学数据。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研究领域:
◦ 地球空间信息的组成与性质; ◦ 地球空间信息的形成机理与分类系统; ◦Hale Waihona Puke Baidu地球空间信息应用的基础理论。
总之,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是进行地学研 究的基础,而其中遥感数据是最主要的 数据源。
实际上,地球科学各领域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遥感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遥感地质学主要是指研究地球上各种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根据和利用地质体的电磁波谱特征,借助先进的遥感科学技术。从各种载着地物电磁辐射特征的遥感资料中提取地质信息,以达到宏观,准确,快速的研究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目的,在地质与成矿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的学科.是遥感技术与地球科学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

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大致包括如下:

1、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特性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

2、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

3、遥感数字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

4、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评价。

二、遥感图像地学信息解译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地学解译是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具体是指解读人员通过应用各种解译技术和方法在遥感图像上识别出地质体、地质现象的物性和运动特点测算出某种数量指标的过程。其原则应采用由已知到未知、从区域到局部、先易后难、由宏观到微观、从总体到个别、从定性到定量、循序渐进的方法。其解译的主要内容如下:

1、遥感地质岩性解译

通过已知相关资料中的波谱与空间信息特征判断地表的岩石产出特点和物性。主要包括三大岩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解译标志有以下:色调、亮度、形态。

主要的解译方法:

1)利用增强变换处理提取岩性信息

2)采用增强处理方法提取色调信息,可以扩大不同岩性的灰度差别,突出目标信息和改善图像效果,提高解译标志的判别能力。常用的遥感图像增强方法有反差扩展、去相关拉伸、彩色融合、运算增强、变换增强等

3)利用纹理信息提取岩性信息

4)每个岩性单元的灰度值具有各自不同的空间变化特征是运用纹理进行岩性分类的基础。常用的纹理信息提取方法有灰度共生矩阵法、小波变换和傅立叶变换等。通常将纹理图像作为新的波段参与岩性分类,许多学者的研究表

明纹理信息参与分类对岩性识别和分类精度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

5)利用多源数据融合提取岩性信息。多源数据融合是遥感信息提取的一种重要方法,包括不同类型、精度及时相遥感数据之间的融合,以及遥感数据与非遥感数据(如DEM数据、坡度图像、地球化学数据、地球物探数据等)的融合,融合后的数据包含了多种数据的信息,有利于显示不同岩性的差异。

岩性解译内容:1)了解不同岩性的波谱特性及其影像特征,建立岩性解译标志,识别岩性单位;2)解译岩石的物性与类型、产出特点和状态;3)圈定不同岩性的界线,进行岩性填图;4)分析各种岩性展布状况、变化及相互关系。

2、遥感图像地貌解译

地貌是内外地质营力作用的综合产物。按成因类型划分为流水地貌(洪积扇、河漫滩、河流阶地、谷坡等)、岩溶地貌、火山地貌、风蚀地貌(风蚀洼地、风蚀谷、风蚀残丘)、海岸及湖泊地貌、冰川及冻土地貌等。各种地貌类型的基本标志是图形特征、水系特征、色调和阴影。地貌类型的解译信息主要包括;基本形态,组合形式,展布规律和空间关系。

地貌解译内容:1.了解不同的地貌类型在遥感影像上的形态图形特征,建立地貌解译标志;2.研究各种地貌类型及其组合形态、展布规律、空间关系、发展动态;3.研究各种不同的地貌形态与环境和地质岩性、构造的关系。

3、遥感地质构造解译

依据遥感影像,识别、标绘和分析各种构造成分的存在标志、形态特征、分布规律、组合和交切关系及其地质成因。主要包括:岩层产状、线性构造、环形构造、隐伏构造、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和活动构造等。地质构造解译标志主要指:色调、点线面形状特征、影纹形状结构等。

在遥感图像上识别、勾绘和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形迹的形态、产状、分布规律、组合关系及其成因联系等。遥感图像上的构造形迹(除微小的构造形变外)的影像特征是通过地层单位的有规律分布,不同色调或几何形态的地形地物所组成的线(或带)、环(或环带)而显示的。利用不同比例尺的图像可以解译出级别大小不同的构造形迹,各种比例尺图像的综合和对比分析,不仅扩大了观察地表构造的视域和深度,能够发现隐伏构造和确定新的构造活动,有利于对构造格架的全貌了解,而且能较准确地圈定构造界限。此外,利用多时相的遥感图像,还能认

识板块的运动情况。

构造解译主要内容:1.解译各种构造形迹的形态特征和尺度;2.判别各种构造形迹的性质和类型、量测构造要素的产状;3.编制各种构造解译图;4.分析各种构造形迹的空间展布及组合规律,总结区域构造特征。

4、遥感影像蚀变信息提取

遥感蚀变信息是蚀变岩(带)在遥感影像反映出来的一种综合光谱信息。在热液作用的影响下,使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的岩石,由于它们经常见于热液矿床的周围,故称为蚀变围岩。由于蚀变围岩与正常围岩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组构和颜色上有所不同,所以在多波段遥感图像上表现为不同的颜色、色调和纹理差异。

蚀变类型主要包括:铁染蚀变,羟基蚀变,硅化蚀变和泥化蚀变等。

蚀变信息解译的主要内容:1.选择与蚀变特征波谱段相对应的最佳波段组合图像,通过图像增强处理,提取矿化蚀变异常信息,确定蚀变的类型、强度、范围和规模大小等;2.分析和总结不同种类的蚀变信息的基本特征和差异以及相互关系。3.结合蚀变信息的分布情况和地质构造等信息,确定研究区域的矿化特征和矿床的可能分布情况,为地质找矿提供帮助

三、影响遥感地学解译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学解译,不同的判读人员对同一地区的判读效果不尽相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影响解译结果的因素有几个方面。

1、研究区域解译标志的正确建立。

作出遥感图像解译技术路线规划前,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建立起对应区域的解译标志。通过解译标志的建立将使遥感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更可靠的多视场、多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没有相对较为统一的解译标志,没有经验的判图员甚至无从下手,而有些有经验的判图员则是各有各的观点,造成相同或相近的影像图解译结果的差异较大。

解译标志的建立环节有:研究人员进行室内预判,选取典型样地调查,建立起对应的解译标志,最后是对解译标志进行核查与修改,核查与修改工作需要重复进行直到建立起合理的解译标志为止。解译标志一般都不能照搬别人的,一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