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三、课外古诗词诵读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风波》

苏轼

【教材分析】

《定风波》是初中阶段苏轼的最后一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醉归遇雨的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苏轼的作品已接触不少,对于这首词,也能感受到词人的豁达与洒脱,然而细究起来,却不一定明白,所以这节课想带着学生先感知词人在自然风雨中的豁达与乐观,然后结合全词的背景,体会词人面对人生困境的豁达与乐观,最后理解苏轼的人生选择及其选择背后的想法,进而了解贬谪经历对词人文学创作的影响,这是贬谪文人的共同之处,从而了解这种特殊人群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

【教学目标】

1、品读全词,读出词人形象;

2、联读作品,走进苏轼内心;

3、拓展提升,了解贬谪文化。

【教学重难点】

通过自主、合作补白等方式,探究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人生选择。

【教学设计】

一、导入:用大家的遇雨经历引出苏轼的遇雨态度,进而引出本课《定风波》

二、出示学习目标,强调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品读全词,读出词人形象;2、联读作品,走进苏轼内心;3、拓展提升,了解贬谪文化。

三、读懂一首词

(1)指定学生配乐朗诵,其他学生在词中画出苏轼在遇雨时的表现。(2)学生陈述苏轼在雨中的表现,感受词人的形象,完成板书“雨”和“晴”预设答案:“莫听”“何妨”“徐行”“轻”“无”等词,体现了词人在雨中淡定从容的

一面,而“独”“谁怕”等词能看出词人洒脱无畏的一面。

“微冷”“却”“无”等词则体现词人在面对晴天时,也依旧泰然处之,可看出他的豁达、洒脱、乐观的一面。

(3)由自然风雨中苏轼淡定从容、泰然处之的形象引出人生风雨中苏轼的形象,此为“语意双关”

(4)出示苏轼作此词的背景: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偏居荒野,躬耕自乐。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词前小序有所说明。

补充“乌台诗案”:元丰二年七月,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经过长达四个月的审问和折磨,苏轼幸免于死,被贬黄州。苏东坡蓬头垢面、跌跌爬爬地带罪从湖州向黄州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到了荒凉的小镇黄州。在黄州,他无薪俸,生活困难,便租50亩荒地(城东坡之地)经营,故称苏东坡。在黄州,他完成了千古流芳的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所以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也成就了苏轼!

(6)小结:苏轼是一个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堪破人生得失的智者。(完成板书:达者、智者)

(7)感情朗读,感受词人的旷达与睿智。

四、走进一个人

1、请结合苏轼不同阶段的作品,通过为词人补白,理解词人的人生选择。(小组探究)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作品链接:a、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

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背景: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背景:宋神宗九年即1076年,调任密州时中秋所作。

c、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背景:元丰元年即1078年,徐州大旱,苏轼巡视归来时对见到的乡村生活有所感触而作。②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长于原野沙地。③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④泼:泼水。形容雨后的桑麻,在日照下光泽明亮,犹如水泼其上。⑤蒿(hāo)艾(ài):两种草名。⑥薰:香草名。⑦元是:原是。我原是农夫中的一员。

d、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背景: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e、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背景:元丰六年(1083)王巩北归,出柔奴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也有学者认为这首词作于元丰八年(1085)十二月。苏轼元丰七年(1084)三月由黄州量移汝州,十二月到京,与王巩会宴,即席创作此词。

明确:(1)朝庭。在《水调歌头》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都有流露出想回归朝庭,建功立业的想法,只是朝庭的尔虞我诈,使作者心有恐惧。结合补白朗读词句。

(2)田园。在《浣溪沙》和《临江仙》中词人说“何时收拾耦耕身”“使君元是此中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都流露出想要回归田园的想法。

(3)自我。词人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就是一种心里的宁静,而“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因为心中宁静,所以在哪里都没有关系,这是一种随遇而安的豁达。是一种回归自我的表现。……

2、结合苏轼儒释道三家思想来理解苏轼的人生选择。儒家思想:救济天下,治国安邦济民佛家思想:以“静”“达”为主道家思想:“顺其自然”

前期儒家思想占主导位置,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佛道思想就居主位,但他的“济民”思想从不曾消失,所以哪怕他被贬海南,历典八州,依然不曾辞官归隐,但也因为他有其他两家思想的支撑,所以能够随遇而安,一路走来一路歌,越贬越豁达。3、苏轼豁达的诗词链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