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三、课外古诗词诵读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_22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_22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一、课题:《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人教2011部编版九年级语文学科第六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定风波》是人教2011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的第一首,本单元侧重学习研读富含哲理性的文章,即在具体细腻的描写之外,隐含着某种深刻的含义。

这类诗词或文章有时也抒情或叙事,但往往不是为抒情而抒情,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或人生感受。

《定风波》是作者苏轼“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词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因此淋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乐观、淡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思维能力较为敏捷,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班级里的学习氛围好,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有集体荣誉感。

语文学习技巧和阅读技巧掌握较为扎实,初步具备自己研读文章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感受词人的形象,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了解诗歌写作背景,探究词人文风及政治理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苏轼面对仕途坎坷、人生困境的态度;查阅资料,对比苏轼多篇诗、词、文,比较不同时期苏轼写作风格的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五、教学重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六、教学难点:以“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通过对比阅读,感受作者豪迈气概及豁达胸襟,领会苏轼不同的写作风格。

七、教学准备:师生在多媒体教室上课。

学生每人配备一台电脑,电脑安置学习资料包,同时运用互联网查找资料;教师通过微课、教学视频、音频、多媒体、学生投影等多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个人,他重情重意。

在埋葬妻子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棵松树以寄哀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又为妻子写下了被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的《江城子》以表断肠怀念。

【精品】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三 课外古诗词诵读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精品教案

【精品】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三  课外古诗词诵读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精品教案

《定风波》苏轼【教材分析】《定风波》是初中阶段苏轼的最后一首词。

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醉归遇雨的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苏轼的作品已接触不少,对于这首词,也能感受到词人的豁达与洒脱,然而细究起来,却不一定明白,所以这节课想带着学生先感知词人在自然风雨中的豁达与乐观,然后结合全词的背景,体会词人面对人生困境的豁达与乐观,最后理解苏轼的人生选择及其选择背后的想法,进而了解贬谪经历对词人文学创作的影响,这是贬谪文人的共同之处,从而了解这种特殊人群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

【教学目标】1、品读全词,读出词人形象;2、联读作品,走进苏轼内心;3、拓展提升,了解贬谪文化。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合作补白等方式,探究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人生选择。

【教学设计】一、导入:用大家的遇雨经历引出苏轼的遇雨态度,进而引出本课《定风波》二、出示学习目标,强调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品读全词,读出词人形象;2、联读作品,走进苏轼内心;3、拓展提升,了解贬谪文化。

三、读懂一首词(1)指定学生配乐朗诵,其他学生在词中画出苏轼在遇雨时的表现。

(2)学生陈述苏轼在雨中的表现,感受词人的形象,完成板书“雨”和“晴”预设答案:“莫听”“何妨”“徐行”“轻”“无”等词,体现了词人在雨中淡定从容的一面,而“独”“谁怕”等词能看出词人洒脱无畏的一面。

“微冷”“却”“无”等词则体现词人在面对晴天时,也依旧泰然处之,可看出他的豁达、洒脱、乐观的一面。

(3)由自然风雨中苏轼淡定从容、泰然处之的形象引出人生风雨中苏轼的形象,此为“语意双关”(4)出示苏轼作此词的背景: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偏居荒野,躬耕自乐。

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词前小序有所说明。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_17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_17

《定风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作者用小事表达深刻哲理的方法;2、学会借景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熟读成诵,理解诗词的内容。

2、分组探讨,体会作者豁达的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对苏轼及其词作的评价;2、引导学生准确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豁达的胸怀。

【教学难点】: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实现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人们常说诗人苏轼是千年难得一遇的旷世奇才,他的许多词作不知不觉中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你们来说我们之前学过苏轼的词有哪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等等今天一起来学习他的另外一篇作品《定风波》,感受苏轼的另一面。

二、诵读,知其意(一)整体感知1、明确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可通过注重语音中的轻重、长短、升降调等方式突出情感)2、学生自由朗诵;3、小组合作讨论,每组指出本组认为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并实行示范朗诵。

4、欣赏名家的朗诵。

(播放视频)5、再次集体朗读文本。

(二)细读感悟1、圈画出词中具体描绘的自然景物。

(穿林打叶声、料峭春风、山头斜照)2、请学生各用一句话概括小序、上片、下片的内容。

上片:冒雨徐行的景物与随想;下片:雨过天晴后景象与感受。

3、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重点分析: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4、优秀作业展示。

三、品读,寻形象1、从词的上片可看出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他是一位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醉”东坡的形象。

2、下片雨过酒醒后的苏轼又是怎样的形象?(1)风雨过后,必将迎来人生希望(抓住“斜阳”“迎”)(2)回收往事,人生顺逆心中已无分别(抓住“萧瑟处”“风雨”“晴”)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醒”东坡的形象四、悟读,诗意美思考:苏轼的人生中遇到过“风雨”吗?(链接苏轼个人生平)师:自然中的风雨常常是不期而遇的,而人生路上的风雨更是突如其然。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_15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_15

定风波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熟读成诵,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本首词的内容,能通过品读词来理解作者的人格魅力。

有感情的朗诵本词,熟读成诵,感受词作的韵律美和情感美;以“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词作,理解苏轼达观处世的态度,领会其旷达的人生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苏轼的旷达,坦然面对人生苦难,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学习过苏轼的作品,苏轼这个人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对苏轼其人其文也都有了一定的积累。

通过诵读感知词作的韵律美和情感美、通过预习以“知人论世”来理解词作情感美的内涵并不困难。

而要真正理解苏轼的旷达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毕竟十几岁的他们生活阅历还太浅,对人生逆境与困难的认识不足,缺乏磨难意识的教育。

从学生的人格教育与长远发展考虑,有必要以典型的人物的美好的精神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以达到“文以载道”的目的。

重点难点重点:熟读成诵,感受词作的韵律美和情感美,以“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词作。

难点:真正理解苏轼的旷达。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多种)、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代文豪苏东坡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被贬在外,看尽人间冷暖,尝尽世间艰辛。

面对深重苦难,苏东坡又表现出怎样的性格和态度?就让我们通过对他的《定风波》一词的赏析来加以细细体会。

有关背景《定风波》一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也曾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

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

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

被贬的岁月里,他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余秋雨在其《黄州突围》一文中曾说:“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一种挣扎和超越。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研讨课教案_11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研讨课教案_11

《定风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熟读并背诵这首词,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以及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和背景,体会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过程与方法】(1)学习作者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词中的“画面美”,品味苏词的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词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苏轼,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2.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雨季来临,同学们有没有在路上被突然而至的雨淋过呢?你当时的心情怎样?有没有写一篇作文记下来呢?一千多年前,文化巨人苏轼也被雨淋过。

他当时被贬黄州,有一次准备到沙湖买田终老,在回去的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不巧的是雨具被先行的人带走了,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只有苏轼浑然不觉,并写下了一首词,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千古名篇《定风波》。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然后听名家范读,注意节奏和轻重缓急,根据范读一起齐读全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简单概括诗的主要内容。

①从小序中能得到的信息:时间:1082年3月7日地点 :沙湖道中人物 :同行、余感觉 :狼狈、不觉事件 :遇雨、已而遂晴②正文: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景物和心境,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景象和感受。

3、结合注释说说这首词作的大意。

大意: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研讨课教案_10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研讨课教案_10

《定风波》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2、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经历过风雨?经历风雨时,你是怎样做的,怎么想的?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读准字音2、教师范读读出节奏3、解读小序,了解背景1)齐读小序2)思考:交代了哪些信息?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

3)具体分析。

(1)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2)地点:沙湖道中(3)天气:雨,晴。

(4)人物:雨具,同行,余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

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

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

(5)故,交代写作缘由。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

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不觉),而且他没躲雨。

(一件小事寄予深刻哲理。

)三、合作探究、重点鉴赏1、回首人生的风风雨雨,苏轼悟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真谛,他决心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去抵抗纷扰的世界。

苏轼 360首词中,归字出现 100多次。

他要“归去”到哪里?为什么?1)归朝廷因为在苏轼的一生中,都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浣溪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江城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2)归田园。

喜好庄子,纵情山水,每到一个贬谪处,都能敞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寻找一种解脱,在山水间,淡泊名利,皈依心灵。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研讨课教案_15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研讨课教案_15

苏轼《定风波》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2、学习赏析、评价诗歌中的形象。

3、鉴赏艺术手法。

4、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2、多角度认识苏轼。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四、教学手段:多媒体五、教时安排及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

我想:同学们会如何面对挫折、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可能有发泄、自慰、倾诉等几种方式。

)林语堂曾经说苏轼是“秉性难移的乐天派”,1080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这次磨难几乎要了他的性命,而他是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他的曲折人生?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

二、整体感知:三读1、读准字音(自由诵读,个别展示)2、读出节奏(小组齐读)3、体会情感(读出重音字)。

通过轻重音的处理把握感情。

无论轻重,长短,升降都是为表现情感服务。

读出词句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听读音频,男女个别读)析文:解读文本①、引导学生分析小序的作用:点明了时,地,人,事,感。

②、序中叙说了一件事——遇雨。

苏轼用什么来抵抗这场雨?——面对风雨,他并没有躲避,而是吟啸徐行。

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这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体现作者敢于积极面对挫折,开朗、宽容、阔达的态度。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赏析:关键字“轻”、“任”——上片重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哪个字最关键?“任”。

虽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有几分抗争。

板书:任(“徐行”)词的上阙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总结人物形象1:风雨中的苏东坡有怎样的表情?他是个怎样的人?明确:“醉”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达者:度量阔达)苏东坡这哪是淋雨,这分明是在与大自然热情拥抱,沉浸于大自然中。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研讨课教案_9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研讨课教案_9

《定风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本词2.从文本的矛盾处,语言的角度理解全词3.品评苏轼的文化精神内涵教学重点从文本的矛盾处,语言的角度理解全词教学难点品评苏轼的文化精神内涵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定风波》,在八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两篇都是经典名作,学习名作,必须有厚实的铺垫,也就是了解背景材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诵读,读懂词意1.屏显:背景资料(一)苏轼(公元1037-1101年),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背景资料(二)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随后被贬至黄州。

背景资料(三)1080年2月,四十多岁的苏轼,充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当地州郡看管的犯官。

《宋史》:轼与田夫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2.听范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定风波》。

听读全词,整体感知正字音,明句读。

我给大家播放的是著名表演艺术家鲍国安的朗诵,请大家认真感受,看老艺术家是如何读出那份从容与淡定的。

(播放鲍国安《定风波》音频)3.读出语调的抑扬,读出语速的缓急,读出语气的轻重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个别朗读,学生指导,集体朗读三、品语言,读懂词意1.学习任务一:诵读《定风波》,扫清字词障碍,说说本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师:针对字词障碍提问,有无不懂的字词?参考:苏轼沙湖道中遇雨,吟啸徐行,雨过天晴,心态淡然3.我读这首词有很多疑惑,这首词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你们发现了吗?举例:为何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学习任务二:生小组讨论,找出文中有疑问处。

生可能回答:为何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为何用“穿”“打”这样新奇词语来写“林、叶”?为何在雨中会有“吟啸”这种行为?竹杖芒鞋,怎么会“轻胜马”呢?“一蓑烟雨”指什么?风雨”为何能“任”平生?谁怕?怕什么?怕还是不怕?“萧瑟”仅仅指是“风雨吃打树木的声音”吗?雨停了天也晴了,为何作者却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归向何处?学习任务三:请各小组阅读老师所提供的材料,自主选择问题解答疑问,并写在老师发的纸上,然后派代表上台讲解。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研讨课教案_23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研讨课教案_23

身行万里半天下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定风波》是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的一首课外诗,是苏轼贬谪黄州时的作品,记叙的是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作者却借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

黄州时期是苏轼创作的高峰时期,四分之一的词作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而且经典作品也十分的多,此时的词作不论豪放还是婉约,抒情还是写景,都可以用“前所未有”这一个词语来评价。

基于这样的阅读背景,我以苏轼在黄州的心境由人生困境走向超然为主旨,对《定风波》一词,进行主题型文本教学设计,通过“诗词五读法”贯穿诗词教学,其中,通过对诗中不合常理处激疑——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培养学生思辨思维能力,整理总结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纵向比较阅读同属黄州时期的作品《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全面了解苏轼在黄州由“孤独无告”到走向“心灵的超脱”(《定风波》)的过程,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再与陶渊明作品《归园田居》的思想内涵进行横向比较,让学生对苏轼有更加丰满深刻的认知,并能学有所获。

【教学目标】1.闯关读诗,通过“激疑——质疑——释疑”理解诗歌内涵,品悟诗歌情感。

2.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品悟诗歌情感。

难点:体会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从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学生熟读课文并收集苏轼生平资料、每人会背一首苏轼词作。

【教法与学法】教法:讨论法、朗读法、激疑法。

学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就在第一次遭受人生挫折的黄州,他由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并写就最好的诗词。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研讨课教案_3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研讨课教案_3

《定风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朗读整首词,把握朗读节奏,准确体会作者在词中表达的乐观旷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词中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旷达胸襟,感悟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背诵这首词。

【学习重点】:通过分析词中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旷达胸襟,感悟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难点】:通过分析词中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旷达胸襟,感悟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导入:用一段《定风波》的视频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视觉的冲击力然后对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读准字音)同行(xíng)吟(yín)啸(xiào)一蓑(suō)2、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请同学们根据教材注释以及小序,翻译原文。

滂沱大雨打在山林的树叶上,发出密集的刷刷声,可那又怎么样?别去管那风声雨声了吧,还不如唱着歌吹着口哨淡定前行呢。

拄着竹杖穿着草鞋,一身登山的打扮轻装前行,比骑马还显得轻快一些呢。

一场大风雨又有什么可怕?人生要经历那么多的风雨坎坷,既然躲不过,那就让我披一袭蓑衣,一直这样潇洒地往前走吧。

不一会儿,雨停了,春风料峭,扑面袭来,把我的酒意都吹醒了,不禁微微感觉寒冷,但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让我感到些许的温暖。

回头望了一眼我曾经经过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向前归去,管它是萧瑟的风雨还是晴朗的天空。

4、了解《定风波》的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北宋神宗五年。

宋神宗熙宁年间,朝廷的政治矛盾主要集中在新党和旧党之间。

王安石是新党的领袖,展开了“熙宁变法”;而苏轼作为旧党的代表人物,很不赞同王安石的变法。

元丰二年(1079),御史台搜罗了苏轼的诗文作品,在里面煞费苦心要揪出苏轼讽刺变法的证据,说他不满朝廷,罪该万死。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反复朗读本首词,理解文本大意。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感悟词上阙的意境,领会词人的情感;2.通过合作探究握下阙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苏东坡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风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复习有关词人苏轼的文学常识及生平经历2. 苏轼词句知多少?老师引导学生回答有关苏轼的诗词名句。

3. 正式授课。

二、整体感知1. 听录音初读文本师播放录音生自由朗读,2. 概括大意,点名小序内容交代了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雨、晴)、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苏轼及同行者)、事件(途中遇雨)、写作缘由(因为途中遇雨引发感慨而写)。

3. 再读文本齐读、指名读等方式把握上阙文本内容。

节奏划分: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初步交流1.思考:用怎样的语气读出“谁怕?”生生交流,初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2.思考:词人到底怕不怕?3.词人不怕的行为体现在哪些方面?(板书:吟啸、徐行)①师生探究,导出“吟啸且徐行”。

②想象词人雨中“吟啸且徐行”的场面。

③学生模仿:边走边读。

④插入学生躲雨的小视频,对比词人雨中“吟啸且徐行”的场面。

⑤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躲雨与词人遇雨的不同心态。

学生:焦急匆忙、不满、烦闷等等。

4.为什么词人“不怕”?①对比词人遇雨和学生躲雨的不同②引出“穿林打叶声”——雨势之大③分析词人遇雨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请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

“竹杖芒鞋轻胜马”(词人:“莫听”、“何妨”、“轻”)④师生总结这是一种淡然的心态。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定风波》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定风波【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2.多角度赏读,探究用词与写法之妙。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以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教学难点: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四首词的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作者简介教师:同学们,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作者苏轼吧。

预设: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有很大影响。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2.写作背景教师: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预设: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

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二)新词学习,整体感知教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细读本词,精读细研教师: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这首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风波》苏轼【教材分析】《定风波》是初中阶段苏轼的最后一首词。

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醉归遇雨的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苏轼的作品已接触不少,对于这首词,也能感受到词人的豁达与洒脱,然而细究起来,却不一定明白,所以这节课想带着学生先感知词人在自然风雨中的豁达与乐观,然后结合全词的背景,体会词人面对人生困境的豁达与乐观,最后理解苏轼的人生选择及其选择背后的想法,进而了解贬谪经历对词人文学创作的影响,这是贬谪文人的共同之处,从而了解这种特殊人群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

【教学目标】1、品读全词,读出词人形象;2、联读作品,走进苏轼内心;3、拓展提升,了解贬谪文化。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主、合作补白等方式,探究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人生选择。

【教学设计】一、导入:用大家的遇雨经历引出苏轼的遇雨态度,进而引出本课《定风波》二、出示学习目标,强调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品读全词,读出词人形象;2、联读作品,走进苏轼内心;3、拓展提升,了解贬谪文化。

三、读懂一首词(1)指定学生配乐朗诵,其他学生在词中画出苏轼在遇雨时的表现。

(2)学生陈述苏轼在雨中的表现,感受词人的形象,完成板书“雨”和“晴”预设答案:“莫听”“何妨”“徐行”“轻”“无”等词,体现了词人在雨中淡定从容的一面,而“独”“谁怕”等词能看出词人洒脱无畏的一面。

“微冷”“却”“无”等词则体现词人在面对晴天时,也依旧泰然处之,可看出他的豁达、洒脱、乐观的一面。

(3)由自然风雨中苏轼淡定从容、泰然处之的形象引出人生风雨中苏轼的形象,此为“语意双关”(4)出示苏轼作此词的背景: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偏居荒野,躬耕自乐。

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词前小序有所说明。

补充“乌台诗案”:元丰二年七月,苏轼被诬陷以诗诽谤朝廷,被捕入狱。

经过长达四个月的审问和折磨,苏轼幸免于死,被贬黄州。

苏东坡蓬头垢面、跌跌爬爬地带罪从湖州向黄州走来,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到了荒凉的小镇黄州。

在黄州,他无薪俸,生活困难,便租50亩荒地(城东坡之地)经营,故称苏东坡。

在黄州,他完成了千古流芳的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所以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也成就了苏轼!(6)小结:苏轼是一个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堪破人生得失的智者。

(完成板书:达者、智者)(7)感情朗读,感受词人的旷达与睿智。

四、走进一个人1、请结合苏轼不同阶段的作品,通过为词人补白,理解词人的人生选择。

(小组探究)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作品链接:a、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背景: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

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

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背景:宋神宗九年即1076年,调任密州时中秋所作。

c、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背景:元丰元年即1078年,徐州大旱,苏轼巡视归来时对见到的乡村生活有所感触而作。

②莎:莎草,多年生草木,长于原野沙地。

③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

④泼:泼水。

形容雨后的桑麻,在日照下光泽明亮,犹如水泼其上。

⑤蒿(hāo)艾(ài):两种草名。

⑥薰:香草名。

⑦元是:原是。

我原是农夫中的一员。

d、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背景: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

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e、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

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

微笑。

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背景:元丰六年(1083)王巩北归,出柔奴为苏轼劝酒。

苏轼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

也有学者认为这首词作于元丰八年(1085)十二月。

苏轼元丰七年(1084)三月由黄州量移汝州,十二月到京,与王巩会宴,即席创作此词。

明确:(1)朝庭。

在《水调歌头》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都有流露出想回归朝庭,建功立业的想法,只是朝庭的尔虞我诈,使作者心有恐惧。

结合补白朗读词句。

(2)田园。

在《浣溪沙》和《临江仙》中词人说“何时收拾耦耕身”“使君元是此中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都流露出想要回归田园的想法。

(3)自我。

词人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就是一种心里的宁静,而“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因为心中宁静,所以在哪里都没有关系,这是一种随遇而安的豁达。

是一种回归自我的表现。

……2、结合苏轼儒释道三家思想来理解苏轼的人生选择。

儒家思想:救济天下,治国安邦济民佛家思想:以“静”“达”为主道家思想:“顺其自然”前期儒家思想占主导位置,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佛道思想就居主位,但他的“济民”思想从不曾消失,所以哪怕他被贬海南,历典八州,依然不曾辞官归隐,但也因为他有其他两家思想的支撑,所以能够随遇而安,一路走来一路歌,越贬越豁达。

3、苏轼豁达的诗词链接: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贬官海南:“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4、出示法国《世界报》对苏轼的评价: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

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

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五、了解一种文化(1)苏轼无论在何种境地,都能找准自己位置,用“出世为人,入世处事”的态度走自己的路。

纵观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贬谪不断,使他遭受了常人所不曾有的磨难,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贬谪经历,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使他的文学创作达到了巅峰。

在我国文学史上,他这样的情况绝非仅,大家还有想到谁?明确:刘禹锡、范仲淹、欧阳修、李白、杜甫、白居易……(2)贬谪文化:他们遭遇被贬谪,被朝庭遗弃的坎坷命运,或选择寄情山水,荡涤心灵;或选择信奉佛道,净化思想;或感怀伤世,真情难抑⋯⋯他们用命运书写着传奇与经典,并因此形成了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贬谪文化。

而苏轼,正是凭借自己达观与睿智的心,用“出世为人,入世处事”的生活态度,成为这一文化中最为璀璨明亮的星辰。

(3)小结:今天我们通过读懂一首词,走进了一个人,进而了解了一种文化。

六、配乐齐读全文。

七、作业:1、请将词中你喜欢的句子,写进200字左右的励志词里送给你身边的人。

2、作品推荐:《苏东坡传》——林语堂八、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定风波》是我经过深思之后选出来的,这是初中阶段苏轼的最后一首词,学生都能背诵,而且因为学生初中三年读过苏轼不少的作品,对于苏轼的形象都有一定的感受,但我觉得对苏轼的形象不能仅停留在豁达、乐观这一层面上,而要深入到其内心,探究其能“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根源。

同时,又因为初中阶段学过大量文人的作品,如范仲淹、柳宗元、刘禹锡、欧阳修等,他们的文字里都有被贬谪的影子,于是我将这节课定下了三个目标:读懂一首词,走进一个人,了解一种文化。

为达成这三个目标,我设计了三个环节:初读,通过解读词中苏轼的形象来读懂这首词,然后结合词人所经历的人生风雨“乌台诗案”,感受其在生活中的豁达与乐观,再通过联读的方式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理解他能在宦海浮沉时坦然、达观的原因,最后由苏轼因为被贬而成就了其文学创作,拓展到其他被贬的文人及他们因此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贬谪文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本人有几处比较满意的地方:一、学生对于风雨中的苏轼形象,理解得比较准确,能感受到苏轼淡定、从容,对于由风雨引申开来的政治风雨,能很快想到乌台诗案,并将以前学过的《记承天寺夜游》联系起来,所以生活中苏轼的形象也出来得很自然。

二、学生在小组交流时,能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激烈地探讨,并从提供的五首词中找出相关的依据来,比我一开始担心学生会读不懂词的情况要好很多,学生基本能把握住词中最重要的信息。

三、整个教学思路比较顺畅,板块与板块之间地过渡也比较顺利,而在板书设计的生成上,一个大大的“心”字,更是随着教学地需要而出现。

特别是“出世为人,入世处事”这一板书时,一个女生在补白苏轼的选择时,提到苏轼虽然过得是农民的生活,却从来没有离开过朝廷,总是心系百姓,这与板书的八个字不谋而合,于是就顺理成章地出来了,真是给了我极大的惊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