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划分药材 商品 规格 等级 的方法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分级标准

中药饮片分级标准

中药饮片分级标准
中药饮片的分级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原材料的质量:包括药材的种类、产地、采收时间、外观形态、内在特性等。

一般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

2. 制作工艺:中药饮片的加工制作过程对其品质也有很大影响。

制作工艺包括炮制方法、炮制时间、炮制工艺等,也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

此外,中药饮片也可以根据部位形态色泽划分药物等级,每个药物的标准是不同的,等级划分也是不同的。

例如,常用的三七是每500克20头以内,二等货为每500克30头以内。

白芷每公斤36头以内是一等,每公斤60头以内是二等,每公斤60头以外是三等。

有些中药饮片也是不分等级的称为统货,统货多是全草果实种子类的药材,品质没有太大差异,不分规格和等级成为统货,比如益母草柏子仁补骨脂等均为统货。

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

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

001当归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1.全归规格标准:一等:干货。

上部主根圆柱形,下部有多条支根,根梢不细于0.2cm。

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

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

气芳香,味甘微苦。

每公斤40支以内。

无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

上部主根圆柱形,下部有多条支根,根梢不细于0.2cm。

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

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

气芳香,味甘微苦。

每公斤70支以内。

无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干货。

上部主根圆柱形,下部有多条支根,根梢不细于0.2cm。

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

气芳香,味甘微苦。

每公斤110支以内。

无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四等:干货。

上部主根圆柱形,下部有多条支根,根梢不细于0.2cm。

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

气芳香,味甘微苦。

每公斤110支以外。

无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五等:(常行归)干货。

凡不符合以上分等的小货,全归占30%,腿渣占70%,具油性。

无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2.归头规格标准:一等:干货。

纯主根,呈长圆形或拳状,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

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

气芳香,味甘微苦。

每公斤40支以内。

无油个、枯干、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

纯主根,呈长圆形或拳状。

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

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

气芳香,味甘微苦。

每公斤80支以内。

无油个、枯干、杂质、虫蛀、霉变。

三等:干货。

纯主根,呈长圆形或拳状。

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

气芳香,味甘微苦。

每公斤120支以内,无油个、枯干、杂质、虫蛀、霉变。

四等:干货。

纯主根,呈长圆形或拳状。

表面棕黄色或黄褐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油性。

气芳香,味甘微苦。

每公斤160支以内,无油个、枯干、杂质、虫蛀、霉变。

备注:全归一至四等内,包装、运输的自然压断腿不超过16%。

002川芎本品为伞形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规格标准:一等:干货。

中药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依据

中药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依据

中药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依据
一般而言,中药商品规格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以下方面:
1. 药材品种和质量:药材的种类和质量是划分中药商品规格等级的主要依据之一。

例如,同属于某种草药类别的不同品种,在质量上可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规格等级也会不同。

2. 药材的产地和成分:药材的产地和成分也会影响中药商品的规格等级。

同样的品种药材,来自不同地区或不同生长环境,其质量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规格等级也会不同。

3. 根据外观特征划分:中药商品的外观特征也是一个影响规格等级的重要因素。

例如,药材的大小、形状、颜色、气味、纹路、瑕疵等外观特征,都可能会影响规格等级的划分。

4. 用途和价格:中药商品的用途和价格也是划分规格等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例如,适合于制作高价值的中药配方或保健品的药材,相对会有更高的规格等级。

同样的药材规格等级,在不同用途和价格下也可能不同。

总的来说,中药商品规格等级的划分是综合考虑药材品质、产地、外观、用途和价格等因素的结果,旨在提高中药商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_ 浅议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方法

_
      浅议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研究方法
[Abstract] The commodity specification and grad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is a measure of the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 TCMs) ,which directly impacts on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clinical medicines. It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establish a set of standards which can both interpret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he commodity specification and grad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on clinical medicines as well as market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commodity specification and grad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such as sensory evaluation,chemical assessment,biological evaluation,and cited the applications of various method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CMs. It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for establishing standards of the commodity specification and grad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and also constructs scientific basis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commodity specif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中药材的规格分类

中药材的规格分类

中药材的规格分类根据药材的加工等级、加工方法、产地、颜色、包装、质量,可以分为以下规格:按加工等级初加工分级方面有统货、选货、大选、小选、特选、一级、二级、三级、四五混级、级外投料,其中统货就是大小货混在一起的一种规格。

分级常见的品种有白芍、生地、天麻,另外像三七、人参、川芎、西洋参也有类似分级。

如如三七分60头、40头、20头、120头、80头、无数头、等等级;红参有64支、30支、20支、参须之分;生晒参有25支、40支、60支之分;西洋参有长支、短支之别等等。

还有按加工净度和方法划分。

如山药带有表皮者称'毛山药',除去表皮并搓圆加工成商品的称'光山药'。

其它的如毛香附与光香附;个茯苓与茯苓块;生晒参与红参;毛壳麝香与麝香仁等。

按加工方法有清水、盐水、生统、熟统、净货、水洗等,如全蝎有清水和盐水之分,地黄有生地熟地之别(其实生地和熟地为两种药,但出自一种药材原料),王不留行、草决明、芦巴子有净货、含杂之分,菟丝子、车前子等小籽粒药材有水洗和净货之分。

按产地就是以产地名来区别同一种药材,如白术有亳统和浙统,甘草有新统和内蒙统,防风有关统、西统和祁统等。

按生长采收期三七因采收季节不同常分为'春七'和'冬七'二种规格。

前者选生三年以下,在开花前打挖的,质地饱满、品质优;后者为秋冬季结籽后采收,体大质松品质次。

连翘根据采摘早、晚不同时间的果实,将色黄老者称'老翘',色青嫩者称'青翘'按颜色连翘有青黄、丹皮分黑丹(没去外皮)和白丹(也称刮丹,就是刮去外皮),常见颜色规格有黄统、青统、黑统、白统、红统等按包装以外在包装有机包、编织袋、散把、柳条把等。

如袋装半枝莲和机器捆半枝莲,散把党参、柳条把当归等。

按质量质量上的规格大致分为家种和野生、国产和进口、柴质和粉质,如野生丹参和家种丹参,进口西洋参和国产西洋参,粉干姜和柴干姜等等。

77种中药材等级标准

77种中药材等级标准

77种中药材等级标准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长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总结。

为了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对其进行等级标准化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77种常用中药材的等级标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材的质量评价体系。

一、中药材的等级分类中药材按照其质量等级可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以下将逐一介绍这些等级的标准。

1. 特级中药材特级中药材是在栽培、采摘、加工和贮藏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的中药材。

其具体标准如下:(1)外观:特级中药材应整齐、完整、无虫蛀、无霉渍、无杂质。

(2)气味:具备特殊芳香气味,与其相应的药物特性相一致。

(3)颜色:表面色泽光鲜鲜艳,均匀一致。

(4)含水量:含水量低于12%。

2. 一级中药材一级中药材是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但在某些方面略有不足的中药材。

其具体标准如下:(1)外观:一级中药材应整齐、无虫蛀、无霉渍、无杂质。

(2)气味:具备特殊芳香气味,略有差异但与其相应的药物特性相近。

(3)颜色:表面色泽光鲜鲜艳,均匀一致。

(4)含水量:含水量低于15%。

3. 二级中药材二级中药材是在栽培、采摘、加工和贮藏等各个环节中,存在一定问题但仍满足基本质量要求的中药材。

其具体标准如下:(1)外观:二级中药材应完整、无虫蛀、无霉渍,杂质量不超过标准规定范围。

(2)气味:具备特殊芳香气味,与其相应的药物特性相一致。

(3)颜色:表面色泽较鲜鲜艳,稍有差异但均匀一致。

(4)含水量:含水量低于18%。

4. 三级中药材三级中药材是在栽培、采摘、加工和贮藏等各个环节中出现多个问题,尽管仍具备基本的质量要求。

其具体标准如下:(1)外观:三级中药材应完整、无虫蛀、无霉渍,杂质量在标准规定范围内。

(2)气味:具备特殊芳香气味,与其相应的药物特性相一致。

(3)颜色:表面色泽稍有差异但基本均匀一致。

(4)含水量:含水量低于20%。

二、77种中药材的等级标准以下是77种常用中药材的等级标准,供读者参考:(此处省略77种中药材的具体等级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三、其他注意事项除了等级标准外,中药材的质量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注意药材的产地和采摘时间,不同产地和采摘时间的药材可能存在差异。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中药材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格等级通则对于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

一、中药材的规格等级通则主要包括药材的外观、内在质量和加工制剂三个方面。

首先是外观,主要包括形状、大小、色泽、纹理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对于某一种中药材,其规格等级可以根据其外观特征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等,以便于消费者选择和购买。

二、内在质量是中药材商品等级的重要指标。

内在质量主要包括中药材的化学成分、药效和药材生长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针对某一种中药材,其规格等级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的含量和质量进行划分。

高质量的中药材应具有较高的有效成分含量,同时也要求其生长环境符合有关要求,例如无污染和合理使用农药等。

三、加工制剂是中药材商品等级通则中的重要方面。

加工制剂主要指的是对中药材的研磨、炮制、浸泡等加工过程。

这些加工过程对于中药材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和保留以及对中药材的保存和使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规格等级通则还可以根据中药材的加工制剂的加工过程和质量进行划分。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的出台对于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规格等级通则能够规范中药材的生产管理和质量要求,提高中药材的整体质量水平。

另一方面,规格等级通则也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和购买中药材,确保其药效的安全和有效。

总之,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是保障中药材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中药材的外观、内在质量和加工制剂等方面进行规范,可以促进中药材行业的健康发展,保证中药材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和保留,同时也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和使用中药材,提高中药材的整体质量和药效。

药材等级分类标准

药材等级分类标准

药材等级分类标准
药材等级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摘年限:药材根据采摘年限的长短进行分类,通常分为一年
生药材、二年生药材和多年生药材。

2.外形质量:药材的外形质量是一个重要的分类标准,通常分为
优质、一级、二级等不同等级。

3.大小尺寸:药材的大小尺寸也是一个常见的分类标准,常按照
药材的长度、宽度、粗细等来进行分类,通常分为大、中、小等尺寸。

4.气味和香气:药材的气味和香气也是一个常见的分类标准,通
常分为浓香、轻香、无香等不同等级。

5.外观瑕疵:药材的外观瑕疵是一个影响其质量等级的重要因素,通常药材的外观瑕疵包括虫蛀、霉烂、变形、裂纹等,药材的等级分
类就根据其外观瑕疵的程度进行划分。

总的来说,药材的等级分类标准可以综合考虑采摘年限、外形质量、大小尺寸、气味和香气以及外观瑕疵等因素,确保药材的质量和
功效的同时,也为合理价格的划分提供了基础。

中药材等级

中药材等级

中药材等级中药材等级是评定中药材品质的一种综合指标,其直接影响着中药材的药效和药用价值。

在中药材市场中,中药材等级分为五个级别: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不同的等级代表了中药材的品质的高低,给消费者提供了针对性的选择。

特级中药材是最高等级的中药材,其品质卓越,药效显著。

这些中药材的原料来源于世界上纯净、优质的产地,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加工工艺,确保其纯度和活性成分的完整。

特级中药材常用于重要的中药配方,并且在制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级中药材是品质较高的中药材,其性质稳定,化学成分丰富且药效显著。

这些中药材的原料来源较广泛,经过专业人员的鉴定和筛选后,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一级中药材常被用作中药饮片加工的主要原料。

二级中药材是中等品质的中药材,其药效一般。

这些中药材的原料来源较为普遍,但在采收、储存和加工过程中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其品质稍有下降。

二级中药材常被用于制作普通中药饮片,价格相对较低。

三级中药材是低等级的中药材,其药效较弱。

这些中药材的原料可能来自普通的产地,并且在采收和贮存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瑕疵和损失。

三级中药材常被用于制作一些辅助性的中药制剂,其价格相对较低。

四级中药材是最低等级的中药材,其品质较差,药效较弱。

这些中药材的原料可能来自一些较为偏远的产地,通常在采收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杂质和受污染的风险。

四级中药材通常用于制作一些廉价的中药产品或者是一些草药饮料。

在购买中药材时,消费者应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药物疗效的要求选购适当的等级。

如果需要更高的药效和品质,可以选择特级或一级中药材;如果需求不高,也可以选择二级或三级中药材。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在购买中药材时,应尽量选择正规的药店或中药材市场,以确保购买到真正的中药材,并避免购买到劣质或假冒伪劣产品。

总之,中药材等级是评估中药材品质的重要依据,不同等级的中药材具有不同的药效和应用价值。

消费者在购买中药材时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等级,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和效果。

浅谈划分药材 商品 规格 等级 的方法

浅谈划分药材 商品 规格 等级 的方法

浅谈划分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方法浅谈划分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方法2011-05-2116:20浅谈划分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方法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质量低劣的中药材,即使其炮炙、制剂和用药如何正确,也不能获得应有的疗效。

近年来,中药质量每况愈下,以次充好,不标明商品规格等级或与药材不符;以假充真,以栽培药材冒充道地药材,贵重药材掺假、造假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中药的疗效,损害人体健康。

笔者在工作中及市场上了解到中药材及饮片也存在上述一些问题。

因此,医院药学人员应掌握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划分方法,做好中药质量验收工作,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常用划分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方法如下。

1按产地不同来划分同种药材,其产地是否地道,外在和内在质量是不同的,划分的规格与等级也不一样,如防风、广藿香、麦冬、白芷等。

防风按产地不同分为:关防风、口防风、西防风、川防风和云防风。

产于东三省、内蒙东部的称"关防风",质量最佳,为地道药材;产于内蒙西部、河北的称"口防风";产于山西的称"西防风",质稍次。

"川防风"和"云防风"属两省地区用药,主产于四川、云南。

又如白芷按产地不同分为:禹白芷、祁白芷、杭白芷、川白芷。

"禹白芷"产于河南长葛、禹县;"祁白芷"产于河北安国;"杭白芷"产于浙江、福建;"川白芷"产于四川遂宁。

2按采收季节不同来划分由于采收的季节不同,质量差异也较大,如天麻、三七,按采收期不同划分为"冬麻"和"春麻"两种规格。

"冬麻"于冬季采收,体重饱满,质优;"春麻"于春季采收,皮多皱缩,体轻质泡,质次。

两种规格的天麻又按公斤的个数划分为1~4个等级;每公斤26和46个以内,质坚实,半透明,断面白色,角质样者为一等和二等;每公斤90个以内,断面黄棕色,稍有空心为三等;每公斤90个以外,有碎块、空心及未去净粗皮者均为四等。

如何快速识别中药材的三六九等

如何快速识别中药材的三六九等

如何快速识别中药材的三六九等就像职业分为三六九等,中药材作为特殊的商品也有相应的规格等级,前一阵朋友托我代买三七,我问她是自用还是送人,如果自用,三七的个头越小越好,因为有研究发现三七的有效成分主要在皮部,体积越小,相应的皮部有效成分就越多;如果送人的话,那肯定是个头越大越好了,但肯定价格会更贵。

按理说,小个的三七有效成分相对更多,价格应该更贵啊,但反而是个头大的值钱。

这就不得不提到中药材的商品规格等级了,如果你对此能有所了解,就不难理解个中缘由了。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如何快速识别中药材的三六九等的知识,欢迎阅读。

规格等级的主要分类方法
从现在市场上中药材的流通情况看,规格等级划分主要有六种方式。

一是依据野生和栽培区分规格等级;
二是依据个头大小(粗细)区分规格等级;
三是依据性状(质地、颜色、形态)区分规格等级;
四是依据产地区分规格等级;
五是依据产地加工方法区分规格等级;
六是依据纯度区分规格等级。

这六种方法基本上可以囊括目前流通较广的90%以上的中药材。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看看这六类方法所针对的中药材品种。

野生和栽培
野生和栽培是区分规格等级的重要标准,不过有两个限制条件:首先这类药材的野生品和栽培品要有较大的供给,从而有条件形成商品;其次这类药材的栽培品与野生品在外观上有较大差异。

多数情况下。

10种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收藏版)

10种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收藏版)

10种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收藏版)本品为芸科植物酸橙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枳壳)或幼果(枳实)。

1.枳壳规格标准:一等:干货。

横切对开,呈扁圆形。

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颗粒状突起。

切面黄白色或淡黄色,肉厚、瓤小。

质坚硬。

气清香,味苦微酸。

直径3.5cm以上,肉厚0.5cm以上。

无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

横切对开。

呈扁圆形。

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颗粒状突起切面黄白色或淡黄色,肉薄,质坚硬。

气清香,味苦微酸。

直径2.5cm以上,肉厚0.5cm以上。

无虫蛀、霉变。

2.枳实规格标准:一等:干货。

幼果横切两瓣,呈扁圆片形,隆起,表面现象表黑色或黑褐色,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

切面果肉黄白色。

肉厚瓤小,质坚硬。

气清香,味苦微酸。

直径1.5至2.49cm.无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

幼果横切两瓣,呈扁形,表面表黑色或黑褐色,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

切面隆起,果肉黄白色,肉厚瓤小,质坚硬,罐子清香。

味苦微酸。

直径1.5cm以下。

间有未切的个子,但不得超过30%。

无杂质、虫蛀、霉变。

备注:枳壳、枳实系按四川、江西、湖南主产的酸橙果实,制订的标准,其他习惯用的枳壳、枳实,可自行制订标准。

2槟榔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规格标准:一等:干货。

呈扁圆形或圆锥形。

表面淡黄色或棕黄色。

质坚实。

断面有灰白色与红棕色交错的大理石样花纹。

味涩微苦。

每公斤斤计160个以内。

无枯心、破碎、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

呈扁圆形或圆锥形。

表面淡黄色或棕黄色。

质坚实。

断面有灰白色与红棕色交错的大理石样花纹。

味涩微苦.每公斤160个以外,间有碎、枯心、不超过5%,轻度虫蛀不超过3%。

无杂质、霉变.3山茱萸本品为山茱萸入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规格标准:统货,干货。

果肉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

表面鲜红、紫红色至暗红色,皱缩、有光泽。

味酸涩。

果核不超过3%。

无杂质、虫蛀、霉变。

4红花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规格标准:一等:干货。

管状花皱缩弯曲,成团或散在。

药材规格划分的方法简答题

药材规格划分的方法简答题

药材规格划分的方法简答题一、生长年限药材的年限是影响药材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野生药材的生长年限较长,而人工种植的药材的生长年限较短。

在规格划分中,根据药材的生长年限进行划分,通常将生长年限较长的药材定为高等规格,而将生长年限较短的药材定为低等规格。

二、采收时间药材的采收时间也是影响药材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不同药材的适宜采收时间不同,有的适宜在春季采收,有的适宜在夏季采收,有的适宜在秋季采收。

在规格划分中,根据药材的采收时间进行划分,通常将采收时间适宜的药材定为高等规格,而将采收时间不适宜的药材定为低等规格。

三、产地药材的产地也是影响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因素之一。

不同产地的药材质量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药材规格划分时,通常会将产地较优的药材定为高等规格,而将产地较差的药材定为低等规格。

四、质量等级质量等级是药材规格划分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药材的质量特点,可以将药材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一级、二级、三级等。

在规格划分中,通常将质量等级较高的药材定为高等规格,而将质量等级较低的药材定为低等规格。

五、大小规格大小规格是药材规格划分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药材的大小进行划分,通常将较大的药材定为高等规格,而将较小的药材定为低等规格。

在人工种植的药材中,大小规格通常与产量相关,因此也可以作为规格划分的一个参考因素。

六、纯度等级纯度等级也是药材规格划分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药材的纯度特点进行划分,通常将纯度较高的药材定为高等规格,而将纯度较低的药材定为低等规格。

在化学成分较为重要的药材中,纯度等级对药效和安全性有很大影响,因此是规格划分中的重要因素。

七、炮制方法炮制方法也是影响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因素之一。

不同炮制方法得到的药材成分和药效不同,因此在规格划分中通常将炮制方法较优的药材定为高等规格而将炮制方法较差的药材定为低等规格同时还要考虑炮制时间炮制程度等因素。

如何快速识别中药材的三六九等

如何快速识别中药材的三六九等

如何快速识别中药材的三六九等规格等级的主要分类方法从现在市场上中药材的流通情况看,规格等级划分主要有六种方式。

一是依据野生和栽培区分规格等级;二是依据个头大小(粗细)区分规格等级;三是依据性状(质地、颜色、形态)区分规格等级;四是依据产地区分规格等级;五是依据产地加工方法区分规格等级;六是依据纯度区分规格等级。

这六种方法基本上可以囊括目前流通较广的90%以上的中药材。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看看这六类方法所针对的中药材品种。

野生和栽培野生和栽培是区分规格等级的重要标准,不过有两个限制条件:首先这类药材的野生品和栽培品要有较大的供给,从而有条件形成商品;其次这类药材的栽培品与野生品在外观上有较大差异。

多数情况下栽培品的价格要低于野生品。

栽培药材年限与野生药材有差异像白薇、柴胡、前胡、防风、何首乌、猫爪草、秦艽、伊贝母、黄芩、香附、雪上一支蒿这类药材就有野生品和栽培品的区别。

它们野生品的生长年限较长,而栽培品种植年限较短,而市场传统上又认为栽培品年限不足会降低品质和效力,造成野生药材和栽培药材价格差异较大。

栽培药材农艺措施不当而对于白花蛇舌草、半夏、鱼腥草、知母、灵芝、丹参、夏枯草等在年限上野生与栽培差别不大的药材,也有栽培和野生的规格等级区分,为什么呐?这与栽培药材农艺措施不当有关。

在这类药材的栽培过程中,药农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会施用肥料或改善它们的生长环境。

市场上认为农艺措施不当会导致栽培药材“量增质降”,品质与野生药材有差别,因此二者价格应有差别。

大小(粗细)有调查发现市场对依据“大小(粗细)”区分规格等级较为慎重,此类药材的种类并不多。

可分为果实种子类药材、动物类药材、用于做礼品的药材、年限与大小显著相关的药材。

果实种子类药材如:冬葵子、覆盆子、枸杞子、苍耳子、公丁香、瓜蒌(仁)、红枣、花生衣、罗汉果、五味子、苏子等果实种子类药材。

这种区分方法与传统的认识有关。

首先,果实种子类药材大小与其母株的'生长年限和生命力有关,母株强壮容易结出个头更大的果实种子;其次,果实种子是繁殖材料,大小与其活力成正比;再次,此类药材多是补养滋润的功效,大小与其营养成分有关。

药材规格划分的方法简答题

药材规格划分的方法简答题

药材规格划分的方法简答题【原创实用版4篇】篇1 目录1.药材规格划分的概述2.药材规格划分的方法2.1 按净重量划分2.2 按含量划分2.3 按装量划分3.药材规格划分的实际应用3.1 中药颗粒剂、丸剂3.2 片剂、粉针剂3.3 中药口服溶剂、滴眼剂、搽剂篇1正文【药材规格划分的概述】药材规格划分是指根据中药材的特性、药用部位、加工方法等因素,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规格,以便于生产、加工、应用和质量控制。

药材规格的划分有助于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疗效,提高药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

【药材规格划分的方法】药材规格划分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2.1 按净重量划分按净重量划分是指根据药品的净重量来划分规格。

如中药颗粒剂、丸剂等,规格写着 10g、5g,是指每包药或每丸药的净重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颗粒状、丸剂等固体药品。

2.2 按含量划分按含量划分是指根据药品中包含的有效成分的含量来划分规格。

如片剂、粉针剂,规格写着 0.1g、1.5g,是指的是有效成分的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片剂、粉针剂等固体和液体药品。

2.3 按装量划分按装量划分是指根据单位容器内药品制剂的容量来划分规格。

如一些中药口服溶剂、滴眼剂、搽剂,规格写着 10ml、100ml,是指装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液体药品。

【药材规格划分的实际应用】药材规格划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3.1 中药颗粒剂、丸剂中药颗粒剂、丸剂等固体药品一般按净重量划分规格,如每包药或每丸药的净重量。

这种方法有助于保证药品的剂量准确,便于患者服用。

3.2 片剂、粉针剂片剂、粉针剂等固体和液体药品一般按含量划分规格,如有效成分的含量。

这种方法有助于保证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提高药品的稳定性。

3.3 中药口服溶剂、滴眼剂、搽剂中药口服溶剂、滴眼剂、搽剂等液体药品一般按装量划分规格,如单位容器内的容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划分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方法浅谈划分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方法2011-05-2116:20浅谈划分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方法
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质量低劣的中药材,即使其炮炙、制剂和用药如何正确,也不能获得应有的疗效。

近年来,中药质量每况愈下,以次充好,不标明商品规格等级或与药材不符;以假充真,以栽培药材冒充道地药材,贵重药材掺假、造假等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中药的疗效,损害人体健康。

笔者在工作中及市场上了解到中药材及饮片也存在上述一些问题。

因此,医院药学人员应掌握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划分方法,做好中药质量验收工作,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常用划分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方法如下。

1按产地不同来划分
同种药材,其产地是否地道,外在和内在质量是不同的,划分的规格与等级也不一样,如防风、广藿香、麦冬、白芷等。

防风按产地不同分为:关防风、口防风、西防风、川防风和云防风。

产于东三省、内蒙东部的称"关防风",质量最佳,为地道药材;产于内蒙西部、河北的称"口防风";产于山西的称"西防风",质稍次。

"川防风"和"云防风"属两省地区用药,主产于四川、云南。

又如白芷按产地不同分为:禹白芷、祁白芷、杭白芷、川白芷。

"禹白芷"产于河南长葛、禹县;"祁白芷"产于河北安国;"杭白芷"产于浙江、福建;"川白芷"产于四川遂宁。

2按采收季节不同来划分
由于采收的季节不同,质量差异也较大,如天麻、三七,按采收期不同划分为"冬麻"和"春麻"两种规格。

"冬麻"于冬季采收,体重饱满,质优;"春麻"于春季采收,皮多皱缩,体轻质泡,质次。

两种规格的天麻又按公斤的个数划分为1~4个等级;每公斤26和46个以内,质坚实,半透明,断面白色,角质样者为一等和二等;
每公斤90个以内,断面黄棕色,稍有空心为三等;每公斤90个以外,有碎块、空心及未去净粗皮者均为四等。

天麻以体粗大,肉肥厚,质坚实,色黄白,无空心,断面角质状,有光泽为佳。

3按产地加工方法不同来划分
因产地加工方法不同引起质量上的差异,据此划分出不同的规格等级,如肉桂、附子。

肉桂按产地采收加工方法不同划分成:桂通、企边桂、板桂、桂碎、桂心5个规格。

桂通:为剥取载培5~6年树的干皮、粗枝皮,不经压制,自然卷曲成筒状,长30cm,直径2~3cm。

企边桂:为剥取10年以上的干皮,将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夹在木制的凹凸板中,压成两侧向内卷曲的浅槽状,长40cm,宽
6~10cm。

板桂:剥取老树近地面的干皮,夹在木制的桂夹内,晒至九成干,经纵横堆叠,加压干燥,成扁平板状。

桂碎:桂皮加工过程中的碎块,多供香料用。

桂心:即剥去外皮者。

4按药材的外部形态来划分
药材的外部形态不同,其商品质量也不同,如川贝母、浙贝母。

川贝母依外部形态分为:松贝、青贝、炉贝3种规格。

呈圆锥形、扁圆形,大小不一,类两枚鳞叶白色,外层两枚鳞叶一大一小相互抱合形似怀中抱月为松贝,质量优;对合形似观音合掌为青贝;两枚鳞叶错合,形大,表皮有斑纹的为炉贝。

质量上青贝、炉贝较松贝次之。

5按药材大小或重量不同来划分
单个药材的大小与轻重与其质量有密切关系。

通常个大体重者质优,个小体轻者质次,以每公斤、每500g的重量或支头数来划分等级,如川芎、天麻、附子、三七、人参等。

川芎一等:每公斤44个以内,单个重量不低于20g,呈结节状,质坚实,表面黄褐色,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性状同一等,每公斤70个以内者为川芎二等;但松贝、青贝例外,外形越小,商品质量越好,松贝一等为每50g在240粒
以外,无黄贝、油子、破碎;二等为每50g在240粒以内,间有黄贝、油子、破碎。

6按药材的老嫩程度来划分
药材的老嫩程度不同,其质量也不同,甚至不能药用。

如梅花鹿茸,为初生鹿角含血未成骨,如草之嫩芽,骨化后就不能做药用。

梅花鹿茸外皮红棕色或棕色,茸毛细柔,红黄色或棕黄色,又称"黄毛茸";按茸角的老嫩,分叉的多少划分为"二杠"和"三叉"等规格;"二杠茸":体呈圆柱形,具有八字分岔一个,大挺、门桩相称,短粗嫩壮,顶头钝圆。

锯口黄白色,有蜂窝状细孔,无骨化圈。

"三叉茸":体呈圆柱形,具分岔两个,挺圆,茸质松嫩,嘴头饱满。

下部稍有纵棱线和骨化。

每个规格又按茸体粗细长短、色泽、骨化程度不同分为1~3个等级。

7按药用部位的不同来划分
有的药材药用部位不同,疗效有别。

如当归,分为"全归"和"归头"两种规
归头"的补血功能强;"全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

每种规格又按每公斤的支格。

"
头数分成1~3个等级。

8按药材的基源不同来划分
有些药材因来源的科、属、种不同,内在质量和外形也不一样,如黄连、麻黄。

黄连按其来源及外形的不同分为味连、雅连、云连3种规格。

味连多分枝,弯曲,集聚成簇,形似鸡爪,少有单枝;雅连多为单枝,微弯曲,略呈圆柱形,似鼓锤;云连多为单枝,弯曲成钩状,较细小。

每种规格又分为一、二等级。

麻黄也按来源的种不同分为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3种规格。

目前,大多数中药材没有全国统一的药材商品标准,按质量划分药材的规格等级是中药产业的一个薄弱环节。

因此,药学人员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确保药材的质量,使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