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的涡喷发动机耗油量计算

合集下载

涡流室式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模型

涡流室式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模型

第3卷第2期2004年6月热科学与技术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3No.2Jun.2004文章编号:1671-8097(2004)02-0185-04收稿日期:2003-10-06; 修回日期:2004-04-22.基金项目: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99046).作者简介:左承基(1955-),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内燃机燃烧过程及代用燃料.涡流室式LPG 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模型左承基, 赵俊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 230069)摘要:根据涡流室、主燃室中气体流动过程的质量和能量的交换关系,建立了涡流室式L PG (liquefied petrdeum gas)/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准维燃烧模型的方程,提出了如何使两种不同性质燃料的燃烧在同一个燃烧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燃烧模型。

根据模型提供的方程,对缸内燃烧过程和N O x 的生成进行了模拟仿真,将其同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模型中图分类号:T K464文献标识码:A0 引 言由于能源和环保的要求,LPG 在近几年在内燃机上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中,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由于其高功率和低排放的优良特性,成为LPG 发动机的研究发展趋势之一。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此做了许多的试验和基础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关于涡流室式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模型[1]方面的内容,目前很少见到报道,原因可能是涡流室式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发展时间不长,燃烧中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燃烧室分成涡流室和主燃室两部分,两者通过通道相联系,有质量和能量的交换,增加了模型建立和喷孔边界处理等方面的难度。

发展涡流室式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模型,能够更好的研究和理解涡流室和主燃室中的燃烧过程,预测多种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燃油喷雾过程的大涡模拟研究

燃油喷雾过程的大涡模拟研究

燃油喷雾过程的大涡模拟研究燃油喷雾过程是燃烧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内燃机、锅炉等设备的性能和排放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优化燃油喷雾过程,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理论和实验方法。

大涡模拟作为一种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能够捕捉到流场中的详细信息,为燃油喷雾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大涡模拟方法,深入研究燃油喷雾过程的动态特性和涡旋结构,以揭示喷雾过程的内在机制,为优化燃油喷雾系统和改善燃烧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为了获取真实的燃油喷雾数据,本文首先设计了一套能够模拟内燃机燃油喷雾过程的实验装置。

该装置包括燃油供给系统、喷嘴、气缸、火花塞等部件,可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燃油喷雾过程。

实验过程中,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录燃油喷雾过程,获取喷雾图像。

同时,通过粒子图像速度场仪(PIV)测量喷雾场的流场数据。

将实验得到的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喷雾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通过对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喷雾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发现燃油喷雾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形态,包括液滴、液丝和液雾。

这些形态的分布和变化受到喷嘴结构、燃油压力、气缸内气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利用大涡模拟方法对喷雾场进行模拟,发现燃油喷雾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涡旋结构。

这些涡旋结构对于燃油的扩散和混合有着重要影响,可以促进喷雾的均匀分布和燃烧过程的优化。

通过对涡旋结构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喷雾过程的内在机制。

本文通过实验和大涡模拟方法,深入研究了燃油喷雾过程的动态特性和涡旋结构。

研究发现,喷雾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形态,包括液滴、液丝和液雾。

这些形态的分布和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燃油喷雾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涡旋结构,这些涡旋结构可以促进喷雾的均匀分布和燃烧过程的优化。

通过对涡旋结构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喷雾过程的内在机制。

展望未来,燃油喷雾过程的大涡模拟研究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方向。

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喷嘴结构和操作参数对燃油喷雾过程的影响,以获得更优化的喷嘴设计。

基于AMESim的涡桨发动机燃油计量装置仿真

基于AMESim的涡桨发动机燃油计量装置仿真

70 15.684
1566
I J
80
90 18666
18.60
l∞
19.602 J殳44
仿真软件AMESim及其应用[J].机床
与液压.2006(6). [4]缑林峰,马静,王镛根.基于VC++.Net
16662 16.38
与Matlab的燃油调节器仿真[J].计算 机仿真,2005(12). [5]Imagine
回2011/8
万方数据

将仿真结果和实测供油量在表 I、2中进行对比。其中0表示油门杆 转过角度。L表示修正部分对应的阀 芯平动位移量。c,为实测供油量.Gz 为仿真得到的供油量。L=6 mm时仿 真得出的油门杆角度一仿真得出的供 油量和实际供油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见表2。0=-30。时仿真得出的平动修正 量一仿真得出的供油量和实际供油量 之间的定量关系见表1。 由表1、表2可见。仿真得到的 供油量与实测值误差在8%以内,仿 真结果与实际数据一致。
油开关前后压差恒定。

计量活门工作原理
图2、图3分别是某型涡桨发动机燃油调节器计
量括门的结构原理图和轴向示意图。其中QI为出油口 的燃油流量,p。为油门开关前油压.p。为油门开关后油 压。通过油门开关的燃油流量与通油面积、油门开关前 后压差成正比。 计量活门燃油流量为:
1涡桨发动机供油装置
某型涡桨发动机燃油调节器原理结构如图1所
实际系统中流量因数C=O.61,p=850 kg/m3,计量
AMESet下计量活门模型的建立
工程系统仿真的主要障碍是液压元件的多样性.
AMESim虽提供了通用的液压元件设计库(HCD)。但 仍不能满足建模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本文所涉及的双 控制变量的计量活门在AMESim现有的模块库中没有 相应模型。为此,借助AMESet的模块生成功能建立符 合实际需要的特殊模块。扩充完善现有的AMESim模 块库,为实际建模提供精度保证。AMESet环境下建模 步骤如下: 1)启动AMESet在菜单工具条中启动Icons/Add category为计量活门创建一个模块库。并为其设计一个 图标进入AMESet编辑界面。 2)在菜单工具条中启动Icons/Add component,在 出现的Design component Icon窗口中为模块命名为 BA0501。添加简单描述rotated

基于机器学习的航空燃料消耗预测模型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航空燃料消耗预测模型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航空燃料消耗预测模型研究航空燃料消耗是航空运输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准确预测航班的燃料消耗是管理航班成本、提高效率的关键。

机器学习作为一种可以自动学习和优化模型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航空燃料消耗预测。

本文将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航空燃料消耗预测模型的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机器学习在航空燃料消耗预测中的应用。

机器学习可以通过训练数据来学习和推断模型,然后利用学习到的模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

在航空燃料消耗预测中,机器学习模型可以通过历史航班数据和各种相关因素,如起飞重量、飞机型号、飞行距离等,来预测航班的燃料消耗。

通过构建一个精确可靠的预测模型,航空公司可以更好地规划飞行计划、提高航班效率,从而降低成本。

其次,我们需要挑选适合的机器学习算法用于航空燃料消耗预测模型的研究。

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有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等。

针对航空燃料消耗预测,我们可以使用回归算法。

回归算法旨在建立输入变量和输出连续变量之间的映射关系。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回归模型可以预测未知数据的输出值。

在航空燃料消耗预测中,使用回归算法可以预测航班的燃料消耗值。

然而,在应用回归算法建立航空燃料消耗预测模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是机器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主要包括数据清洗、特征选择和特征标准化。

数据清洗可以排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特征选择是指从所有可能的特征中选择出对燃料消耗具有显著影响的特征,以减少模型复杂度和提高预测准确性。

特征标准化是指对不同特征进行缩放处理,以消除数据之间的量纲差异,使得模型更加稳定和可靠。

接着,我们可以开始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航空燃料消耗预测模型。

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我们使用历史航班数据作为训练集,通过学习历史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建立起燃料消耗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

然后,通过对模型的测试和评估,选择最优的模型作为预测模型。

基于ANSYS的某涡喷发动机涡轮动频计算

基于ANSYS的某涡喷发动机涡轮动频计算

基于ANSYS的某涡喷发动机涡轮动频计算ANSYS是一款常用的工业级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可以用于许多不同领域的计算,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其应用广泛。

在该领域中,涡喷发动机是现代飞机中常用的发动机类型之一,其结构复杂,计算难度大。

本文将介绍基于ANSYS的某涡喷发动机涡轮动频计算。

涡喷发动机是一种轴流涡扇发动机。

其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尾喷管等组成。

其中涡轮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燃气的高温高压冲击推动涡轮旋转,进而驱动压气机和涡扇运行。

然而,在燃气通过涡轮时,会发生诸如旋转失衡、共振、脱离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涡轮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涡轮动频的计算对涡喷发动机的设计和优化非常重要。

涡轮动频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有限元方法。

有限元方法可以将结构分为若干小区域,通过数学算法求得每个小区域内的应力和应变情况,进而计算整个结构的力学特性。

在ANSYS中,我们可以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涡轮的模态分析(Modal Analysis)。

模态分析根据结构的弹性特性和材料特性计算出其固有频率及模态,并根据固有频率来判断结构的稳定性。

若结构的某一自由度频率与激励频率相等或近似相等,则会发生共振现象,从而使结构破坏或失效。

在ANSYS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涡轮动频。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涡轮的三维模型。

其次,将该模型导入ANSYS中并设置材料属性、约束条件及加载条件。

然后,进行模态分析,计算出涡轮的固有频率和模态。

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涡轮是否存在动态失衡或共振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涡轮进行更合理的设计和优化。

总之,ANSYS作为一款强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其在涡喷发动机涡轮动频计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用ANSYS计算涡轮的固有频率及模态,可以判断涡轮的稳定性,优化涡轮结构设计,提高涡喷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涡喷发动机涡轮动频计算所需的相关数据包括涡轮的材料性质、涡轮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工作温度、转速等。

民用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发动机推力,燃油消耗率计算

民用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发动机推力,燃油消耗率计算

民用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课程设计学院:航空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序言 (1)一.热力计算的目的和作用---------------------------------2二.单轴涡喷发动机热力计算------------------------------3三.分别排气双轴涡扇发动机设计点热力计算-------7四.结果分析---------------------------------------------------14五.我的亮点-----------------------------------------------------18序言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是现代飞机与直升机的主要动力,为飞机提供推力,为直升机提供转动旋翼的功率。

飞机或直升机在飞行中,一旦发动机损坏而停车,就会由于失去推力而丧失速度与高度,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极为严重的事故。

因此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与否,直接影响到飞行的安全,故称发动机为飞机的心脏。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充分利用Matlab 在数值计算上的强大功能,运用polyfit 函数对a h 2*,a h 3*进行数值拟合,拟合的结果R=1,相关性非常的好。

其中空气的低压比热容与温度有关,使用与温度有关的经验公式,减小了误差。

热力计算的目的和作用发动机的设计点热力计算是指在给定的飞行和大气条件(飞行高度、马赫数和大气温度、压力),选定满足单位性能参数要求(单位推力和耗油率)的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根据推力(功率)要求确定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和特征尺寸(涡轮导向器和尾喷管喉部尺寸)。

设计点热力计算的目的:对选定的发动机工作过程参数和部件效率或损失系数,计算发动机各界面的气流参数以获得发动机的单位性能参数。

发动机设计点热力计算的已知条件:1)给定飞行条件和大气条件:飞行高度和飞行马赫数,大气温度和压力。

2)在给定的飞行条件和大气条件下,对发动机的性能要求,如推力、单位推力和耗油率的具体值。

发动机原理大作业单轴涡轮喷气发动机设计点性能计算程序

发动机原理大作业单轴涡轮喷气发动机设计点性能计算程序

发动机原理大作业110511 11051136题目:1、编制一个单轴涡轮喷气发动机设计点性能计算程序,要求:输入给定的发动机状态参数(最好以文件的形式输入),可以正确的得到发动机各截面的总温、总压、质量流量,特征截面的流通面积,发动机推力、单位推力、耗油率。

2、在增压比为1.5-60的范围内,计算单位推力与耗油率随增压比的变化关系。

解:程序:#include<stdio.h>#include<math.h>double e=2.71828;int main(){floatMa,H,PIc,YITAc,T4,YITAb,SIGMAb,YITAt,SIGMAc,YITAm,k,cp,kg,cpg,R,Rg,Hu,Derta,qm3, Lmd2,Lmd3,qLmd2,A2,qLmd3,A3,Lmd4a,qLmd4a,A4a,Lmd9,qLmd9,A9,f1;floatT0,p0,V0,T1,p1,SIGMAi,T2,p2,p3,T3,qm3a,Lc,f,p4,qm4,T4a,p4a,qm4a,qm5,T5,PIt,p5,p 9,T9,P9,Ma9,t9,c9,V9,qm9,F,Fs,sfc,Ma2=0.55,Ma3=0.3,Ma4a=1,ma9=1;FILE *fp=fopen("in.txt","r");if(!fp){printf("can't open file\n");return -1;}while(!feof(fp)){fscanf(fp,"%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 f %f",&Ma,&H,&PIc,&YITAc,&T4,&YITAb,&SIGMAb,&YITAt,&SIGMAc,&YITAm,&k,&cp, &kg,&cpg,&R,&Rg,&Hu,&Derta,&qm3);}fclose(fp);if(H<=11){T0=288.15-6.5*H;p0=101325*pow(1-H/44.308,5.2553);}if(H>11){T0=216.7;p0=0.227*pow(e,(11-H)/6.338);}V0=Ma*sqrt(k*R*1000*T0);T1=T0*(1+(k-1)/2*Ma*Ma);p1=p0*pow(1+(k-1)/2*Ma*Ma,k/(k-1));if(Ma<=1) SIGMAi=0.97;if(Ma>1) SIGMAi=0.97*(1-0.075*pow(Ma-1,1.35));T2=T1;p2=SIGMAi*p1;Lmd2=sqrt(((k+1)/2*Ma2*Ma2)/(1+(k-1)/2*Ma2*Ma2));qLmd2=pow((k+1)/2,1/(k-1))*Lmd2*pow((1-(k-1)/(k+1)*Lmd2*Lmd2),1/(k-1));A2=qm3*sqrt(T2)/qLmd2/p2/0.04042;p3=PIc*p2;T3=T2*(1+(pow(PIc,(k-1)/k)-1)/YITAc);Lmd3=sqrt(((k+1)/2*Ma3*Ma3)/(1+(k-1)/2*Ma3*Ma3));qLmd3=pow((k+1)/2,1/(k-1))*Lmd3*pow((1-(k-1)/(k+1)*Lmd3*Lmd3),1/(k-1));qm3a=qm3*(1-Derta);A3=qm3a*sqrt(T3)/qLmd3/p3/0.04042;Lc=cp*(T3-T2);p4=SIGMAb*p3;T4=1500;f=(cpg*T4-cp*T3)/(YITAb*Hu-cpg*T4);qm4=qm3*(1-Derta)*(1+f);T4a=T4*(((1-Derta)*(1+f)+cp*Derta*T3/cpg/T4)/((1-Derta)*(1+f)+Derta));f1=(cpg*T4-cp*T3)/(YITAb*Hu-cpg*T4)*qm3a/qm3;p4a=p4;qm4a=qm3*((1-Derta)*(1+f)+Derta);Lmd4a=sqrt(((k+1)/2*Ma4a*Ma4a)/(1+(k-1)/2*Ma4a*Ma4a));qLmd4a=pow((k+1)/2,1/(k-1))*Lmd4a*pow((1-(k-1)/(k+1)*Lmd4a*Lmd4a),1/(k-1 ));A4a=qm4a*sqrt(T4a)/qLmd4a/p4a/0.03938;Lc=cp*(T3-T2);qm5=qm4a;T5=T4a*(1-cp*(T3-T2)/(((1-Derta)*(1+f)+Derta)*YITAm*cpg*T4a));PIt=pow(1-(1-T5/T4a)/YITAt,-kg/(kg-1));p5=p4a/PIt;p9=SIGMAc*p5;T9=T5;P9=p0;Ma9=sqrt(2/(kg-1)*(pow(p9/P9,(kg-1)/kg)-1));Lmd9=sqrt(((k+1)/2*ma9*ma9)/(1+(k-1)/2*ma9*ma9));qLmd9=pow((k+1)/2,1/(k-1))*Lmd9*pow((1-(k-1)/(k+1)*Lmd9*Lmd9),1/(k-1));t9=T9/(1+(kg-1)/2*Ma9*Ma9);c9=sqrt(kg*Rg*1000*t9);V9=c9*Ma9;qm9=qm5;A9=qm9*sqrt(T9)/qLmd9/p9/0.03938;F=qm9*V9-qm3*V0;Fs=F/qm3;sfc=3600*(cpg*T4-cp*T3)*qm3*(1-Derta)/F/(YITAb*Hu-cpg*T4);FILE *fq=fopen("out1.txt","w");while(!feof(fq)){fprintf(fq,"┌一────┬────┬────┬────┬────┬────┬────┬──┐\n");fprintf(fq,"│截面│压力pa │温度K │流量kg/s│面积m^2│油气比│速度系数│Ma │\n");fprintf(fq,"├一────┼────┼────┼────┼────┼────┼────┼──┤\n");fprintf(fq,"│大气环境│%7.2f│%6.2f │──│──│──│││\n",p0,T0);fprintf(fq,"├一────┼────┼────┼────┼────┼────┼────┼──┤\n");fprintf(fq,"│滞止参数│%7.2f│%6.2f │──│──│──│││\n",p1,T1);fprintf(fq,"├一────┼────┼────┼────┼────┼────┼────┼──┤\n");fprintf(fq,"│压气机进口│%7.2f│%6.2f │%5.2f │%8.6f│0 │%8.6f│%4.2f│\n",p2,T2,qm3,A2,Lmd2,Ma2);fprintf(fq,"├一────┼────┼────┼────┼────┼────┼────┼──┤\n");fprintf(fq,"│燃烧室进口│%7.0f │%6.2f │%5.2f │%8.6f│0 │%8.6f│%4.2f│\n",p3,T3,qm3a,A3,Lmd3,Ma3);fprintf(fq,"├一────┼────┼────┼────┼────┼────┼────┼──┤\n");fprintf(fq,"│涡导进口│%7.0f │%6.2f │%8.5f│──│%8.6f│││\n",p4,T4,qm4,f);fprintf(fq,"├一────┼────┼────┼────┼────┼────┼────┼──┤\n");fprintf(fq,"│涡导出口│%7.0f │%6.2f │%8.5f│%8.6f│%8.6f│%8.6f │%4.2f│\n",p4a,T4a,qm4a,A4a,f1,Lmd4a,Ma4a);fprintf(fq,"├一────┼────┼────┼────┼────┼────┼────┼──┤\n");fprintf(fq,"│涡轮出口│%7.1f│%6.2f │%8.5f│──│%8.6f│││\n",p5,T5,qm5,f1);fprintf(fq,"├一────┼────┼────┼────┼────┼────┼────┼──┤\n");fprintf(fq,"│尾喷管出口│%7.1f│%6.2f │%8.5f│%8.6f│%8.6f│%8.6f │%4.2f│\n",p9,T9,qm9,A9,f1,Lmd9,ma9);fprintf(fq,"├一────┼────┼────┼────┼────┼────┼────┼──┤\n");fprintf(fq,"│飞行速度│%7.3f│││││││\n",V0);fprintf(fq,"├一────┼────┼────┼────┼────┼────┼────┼──┤\n");fprintf(fq,"│飞行Ma │%4.1f │││││││\n",Ma);fprintf(fq,"├一────┼────┼────┼────┼────┼────┼────┼──┤\n");fprintf(fq,"│飞行高度│%2.0f │││││││\n",H);fprintf(fq,"├一────┼────┼────┼────┼────┼────┼────┼──┤\n");fprintf(fq,"│推力│%8.2f│││││││\n",F);fprintf(fq,"├一────┼────┼────┼────┼────┼────┼────┼──┤\n");fprintf(fq,"│单位推力│%7.3f│││││││\n",Fs);fprintf(fq,"├一────┼────┼────┼────┼────┼────┼────┼──┤\n");fprintf(fq,"│耗油率│%8.6f│││││││\n",sfc);fprintf(fq,"├一────┼────┼────┼────┼────┼────┼────┼──┤\n");fprintf(fq,"│排气速度│%8.3f│││││││\n",V9);fprintf(fq,"└一────┴────┴────┴────┴────┴────┴────┴──┘\n");break;}fclose(fq);floatPI[118],Fsn[118],sfcn[118],c[136],p3n[118],Fn[118],T3n[118],p4n[118],fn[118],qm4n [118],T4an[118],p4an[118],qm4an[118],qm5n[118],T5n[118],PItn[118],p5n[118],T9n [118],p9n[118],Ma9n[118],t9n[118],c9n[118],V9n[118],qm9n[118];int i=0;FILE *fp1=fopen("in1.txt","r");if(!fp1){printf("can't open file\n");return -1;}while(!feof(fp1)){fscanf(fp1,"%f",&c[i++]);}fclose(fp1);for(i=0;i<118;i++) PI[i]=c[i];Ma=c[118];H=c[119];YITAc=c[120];T4=c[121];YITAb=c[122];SIGMAb=c[123];YITAt=c[124];SIGMAc=c[125];YITAm=c[126];k=c[127];cp=c[128];kg=c[129];cpg=c[130];R=c[131];Rg=c[132];Hu=c[133];Derta=c[134];qm3=c[135];if(H<=11){T0=288.15-6.5*H;p0=101325*pow(1-H/44.308,5.2553);}if(H>11){T0=216.7;p0=0.227*pow(e,(11-H)/6.338);}V0=Ma*sqrt(k*R*1000*T0);T1=T0*(1+(k-1)/2*Ma*Ma);p1=p0*pow(1+(k-1)/2*Ma*Ma,k/(k-1));if(Ma<=1) SIGMAi=0.97;if(Ma>1) SIGMAi=0.97*(1-0.075*pow(Ma-1,1.35));T2=T1;p2=SIGMAi*p1;for(i=0;i<118;i++){p3n[i]=PI[i]*p2;T3n[i]=T2*(1+(pow(PI[i],(k-1)/k)-1)/YITAc);p4n[i]=SIGMAb*p3n[i];T4=1500;fn[i]=(cpg*T4-cp*T3n[i])/(YITAb*Hu-cpg*T4);qm3a=qm3*(1-Derta);qm4n[i]=qm3*(1-Derta)*(1+fn[i]);T4an[i]=T4*(((1-Derta)*(1+fn[i])+cp*Derta*T3n[i]/cpg/T4)/((1-Derta)*(1+fn[i])+D erta));p4an[i]=p4n[i];qm4an[i]=qm3*((1-Derta)*(1+fn[i])+Derta);qm5n[i]=qm4an[i];T5n[i]=T4an[i]*(1-cp*(T3n[i]-T2)/(((1-Derta)*(1+fn[i])+Derta)*YITAm*cpg*T4an[i] ));PItn[i]=pow(1-(1-T5n[i]/T4an[i])/YITAt,-kg/(kg-1));p5n[i]=p4an[i]/PItn[i];p9n[i]=SIGMAc*p5n[i];T9n[i]=T5n[i];P9=p0;Ma9n[i]=sqrt(2/(kg-1)*(pow(p9n[i]/P9,(kg-1)/kg)-1));t9n[i]=T9n[i]/(1+(kg-1)/2*Ma9n[i]*Ma9n[i]);c9n[i]=sqrt(kg*Rg*1000*t9n[i]);V9n[i]=c9n[i]*Ma9n[i];qm9n[i]=qm5n[i];Fn[i]=qm9n[i]*V9n[i]-qm3*V0;Fsn[i]=Fn[i]/qm3;sfcn[i]=3600*(cpg*T4-cp*T3n[i])*qm3*(1-Derta)/Fn[i]/(YITAb*Hu-cpg*T4);} FILE *fq1=fopen("out2.txt","w");while(!feof(fq1)){fprintf(fq1,"┌一───┬一─────┬一─────┐\n");fprintf(fq1,"│增压比│单位推力N/kg│耗油率kg/N.h│\n");for(i=0;i<118;i++){fprintf(fq1,"├一───┼一─────┼一─────┤\n");fprintf(fq1,"│%4.1f │%8.3f │%8.6f │\n",PI[i],Fsn[i],sfcn[i]);}fprintf(fq1,"└一───┴──────┴──────┘\n");break;}fclose(fq1);return 0;}输入文件:输出文件:。

一种基于碳平衡原理的发动机燃油消耗率计算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碳平衡原理的发动机燃油消耗率计算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碳平衡原理的发动机燃油消耗率计算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杨彬彬,巩倞妤,贾寿珂
申请号:CN201910099129.5
申请日:20190131
公开号:CN109883495A
公开日:
2019061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基于碳平衡原理的发动机燃油消耗率计算方法,属于发动机燃油消耗率检测技术领域。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得到新鲜进气或油气混合气的流量和排气中各含碳气体组分的体积分数;步骤2,得到单位时间发动机进气的总物质的量;步骤3,建立燃料的燃烧模型;步骤4,得到单位时间发动机排气的总物质的量;步骤5,得到排气中含碳气体组分对应的燃料消耗率;步骤6,得到碳烟排放对应的燃油消耗率;步骤7,含碳气体组分与碳烟排放对应的燃油消耗率相加得到发动机燃油消耗率。

本基于碳平衡原理的发动机燃油消耗率计算方法,在计算时充分考虑燃料组分、废气成分和碳烟排放的影响,大大降低了计算过程中所出现的误差,保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申请人:山东理工大学
地址: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创园A座313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孙爱华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汽车机车燃料消耗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汽车机车燃料消耗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汽车机车燃料消耗模型的建立与计算近年来,油价的不断变动以及环保的不断提升让人们开始重视汽车、机车的燃料消耗问题。

如何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燃料消耗模型,成为了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

本文将讨论汽车机车燃料消耗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一、燃料消耗模型简介汽车、机车的燃料消耗模型是利用数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来模拟汽车、机车在基本工况下的燃油消耗情况。

目前常用的燃料消耗模型有两种,一种是物理模型,另一种是经验模型。

物理模型是根据系统物理特性、工作原理和燃油结构来进行建模的。

这种模型一般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将其集成到计算机程序中。

物理模型通常考虑的因素有:发动机基本参数、车辆运动状态、空气动力学性能等。

经验模型是利用实测数据建立的模型,这种模型常以实际测试数据为基础,构建回归分析模型。

这种方法能够对不同车型、不同驾驶条件、不同驾驶人员的影响进行考虑,吸收了一定的经验教训,更为实用和准确。

二、建立燃料消耗模型的过程1、数据采集建立燃料消耗模型的第一步是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涉及到很多方面,如车辆基本参数、机车引擎数据、道路斜度、驾驶行为参数等,数据采集的质量和数据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燃料消耗模型的精度和准确性。

2、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去噪、数据重构等环节。

为了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应该对数据进行筛选,将异常值去掉,保证数据的稳定和统一性。

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重构,去掉冗余数据,使数据更为合理。

3、模型选择在数据预处理完成后,需要选择适合的模型对数据进行建模。

常用的模型有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神经网络等。

对于汽车、机车的燃料消耗,经验模型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最常见的经验模型有许多,如美国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gency (EPA)认证的方法、欧盟报告的方法、日本乘用车与公路交通协会的方法等。

4、模型参数优化在模型选择完成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参数优化,调整模型的误差和预测效果。

涡轮增压柴油机平均值模型建模及模型校核方法研究共3篇

涡轮增压柴油机平均值模型建模及模型校核方法研究共3篇

涡轮增压柴油机平均值模型建模及模型校核方法研究共3篇涡轮增压柴油机平均值模型建模及模型校核方法研究1涡轮增压柴油机平均值模型建模及模型校核方法研究涡轮增压柴油机是现代车辆中常用的动力来源。

与传统的机械增压相比,涡轮增压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燃烧效率,同时降低排放物的排放。

因此,建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平均值模型及其校核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以6缸涡轮增压柴油机为例,建立了其平均值模型。

根据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将发动机分为进气系统、燃油系统、排气系统和运动系统四个部分,分别建立各自的数学模型。

其中,进气系统模型涵盖了进气道、空气滤清器、进气门等组成部分,并考虑了进气道干燥器和冷却器的影响。

燃油系统模型考虑了高压油泵、喷油嘴和燃油储油器等组成部分,并引入了燃油喷射策略模型。

排气系统模型包括了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废气再循环系统等组成部分,并考虑了废气再循环对氧气含量的影响。

运动系统模型涉及了曲轴、连杆、活塞等组成部分,并引入了气缸压力和扭矩输出模型。

为了验证所建立的平均值模型的准确性和可用性,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均衡点分析法的模型校核方法。

通过采集实际发动机的运行数据,计算出其运行参数和燃烧特性,并与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对模型的各项参数进行进行优化和修正,以达到更好的预测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平均值模型和校核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发动机的运行特性和性能参数,包括燃油消耗、排放物排放、空气流量等,且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拓展性。

此外,模型校核方法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为涡轮增压柴油机的优化和控制提供了基础和支持。

总之,涡轮增压柴油机平均值模型建模及模型校核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车辆动力性能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模型的可靠性和灵敏度,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和改进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平均值模型及其校核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用性和准确性。

浅析基于数据挖掘的巡航阶段燃油消耗计算方法

浅析基于数据挖掘的巡航阶段燃油消耗计算方法

浅析基于数据挖掘的巡航阶段燃油消耗计算方法式中,h(i)与h(i+3)表示当前与后续第刻的高度;bar表示设置的高度阈值(假定为是飞行状态标记,当s i=-1,飞行器为下降状态,当=0,飞行器为平飞状态,当s i=1,飞行器为爬升状态。

本文选取100条QAR数据验证飞行状态的识别效果,举例其中一条真实轨迹数据的飞行状态识别结果。

该数据库中涵盖了多种机型的飞行性能参数设定。

其中包括每个机型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燃油流量参数。

基于BADA数据库,将燃油消耗表示为推力与燃油流量的乘积,并根据不同机型和飞行状态给定相应的燃油流量参数,结合相应模型计算单位推力油耗量。

本文以BADA油耗模型为基础,依次建立巡航阶段中航空器处于爬升、下降和平飞三种状态下的燃油消耗计算模型。

3.1 爬升状态油耗计算模型在爬升状态下,发动机使用最大爬升推力,该状态下的单位时间燃油消耗率(/min)clif kg由最大爬升推力()cF kN和单位推力燃油消耗率η(kg/(min·kN))确定。

其中,推力值的计算由发动机类型决定,并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燃油消耗量。

因此,需要先对最大爬升推力c F进行计算。

民航客机使用最多的是喷气式涡轮风扇发动机,故现爬升子阶段单位时间燃油消耗率式中:C大爬升推图1 巡航阶段飞行状态识别结果发动机燃油流量参数记录了发动机的额外燃油流量图2 巡航阶段各飞行状态燃油流率结果对比1 前言安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生存的根本。

如果用分数来衡量的话,100分里,安全就是最前面的1,没有安全,其他的全是0。

当前各企业都在不断追求本质化安全生产,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人这个因素是最大的不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参与,减人就是减风险,已经是当前安全管理的普遍共识。

港口作为交通行业重要的一环,基于RFID 的门机抓斗防碰撞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王均伟(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公司,山东 日照 276808 )摘要:传统的散杂货码头,装卸船舶主要依靠门座式起重机(以下简称门机)进行装卸作业。

航空发动机燃油计量装置的AMESim建模

航空发动机燃油计量装置的AMESim建模

航空发动机燃油计量装置的AMESim建模航空发动机燃油计量装置的AMESim建模随着航空业的发展,航空发动机的燃油计量装置的可靠性和精度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此背景下,建立一种能够准确模拟航空发动机燃油计量装置的数值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AMESim的航空发动机燃油计量装置的建模方法。

1. 模型基本思路航空发动机的燃油计量装置主要是由燃油供给系统和测量系统两部分组成。

建立模型时,首先需要分别建立两部分模型。

然后,将两部分模型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模型。

最后,利用AMESim进行仿真验证。

2. 燃油供给系统模型燃油供给系统主要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过滤器、燃油喷射器等组成。

在此模型中,我们将燃油系统看作是一个油泵强制供油的过程。

燃油流量方程:Q=CVN(p2-p1)其中,Q表示燃油流量,C为流量系数,V为流体体积,N为转速,p2-p1为压差。

3. 测量系统模型测量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和计算器。

传感器方程:V=kf*rho*deltaP其中,V为燃油体积,kf为传感器系数,rho为燃油密度,deltaP为传感器测得的压差。

计算器方程:mf=V/tau其中,mf为燃油质量,tau为积分时间常数。

4. 整体模型将燃料供给系统和测量系统结合起来,得到完整的模型。

整体模型方程如下:mf=C*tau*kf*rho*N(p1-p2)其中,mf为燃油质量,C为流量系数,tau为积分时间常数,kf为传感器系数,rho为燃油密度,N为转速,p1-p2为压差。

5. 结论本文采用AMESim软件建立了航空发动机燃油计量装置的数值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相符合,证明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该模型为研究航空发动机燃油计量装置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也为提高航空发动机燃油的可靠性和精度提供了参考。

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和目的,相关数据可以包括各类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以下以举例分析为主。

混合排气涡轮风扇发动机计算2009

混合排气涡轮风扇发动机计算2009

《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作业:涡轮风扇发动机设计方案热力计算一、作业题目某型超音速战斗机所需单台发动机的海平面静止条件下的中间推力(不加力最大推力状态)为9500DaN、耗油率不高于0.82kg/(DaN.h)。

针对飞机要求提出发动机初步方案如下:1.发动机的类型:双轴混合排气涡扇发动机,简图如右图所示。

2.给定发动机的某些设计参数1)设计飞行状态:H=0m,Ma=02)总空气流量取值为125kg/s5)冷却系数等参数取值如下:进气道总压恢复=0.97;喷管总压恢复=0.97;高压涡轮冷却系数δ1=0.15;低压涡轮冷却系数δ2=0.05;高压轴机械效率ηmH=0.99;低压轴机械效率ηmL=1.0;燃油低热值Hf = 42900kJ/kg;飞机引气系数β=0.01。

4)热物性参数空气比热Cp=1.005kJ/kg.K;燃气比热Cpg=1.244kJ/kg.K;空气绝热指数k=1.4;燃气绝热指数k=1.33;气体常数R=0.287kJ/kg.K。

二、作业提交内容1.自行选取发动机设计参数(热力循环参数),包括::涵道比、涡轮前温度、发动机总增压比,风扇增压比(参考混合器入口内外涵气流总压近似相等原则确定)2.自行查阅国内外发动机资料,合理选取各部件的效率和总压恢复系数,并给出参考依据:风扇效率;高压压气机效率;燃烧室总压恢复系数;燃烧效率;高压涡轮效率;低压涡轮效率。

3.完成你的设计方案的热力计算1)列出计算步骤和公式,计算出沿发动机流程各特征截面气流的流量、总温、总压;2)为使气流在尾喷管出口达到完全膨胀,应采用哪种类型的尾喷管?计算尾喷管排气速度、喉道面积A8和出口面积A9;3)列出计算发动机的推力、单位推力、耗油率和燃油流量公式并完成计算,检查该设计方案是否满足飞机需求。

如所计算方案未能达到飞机要求,应修改设计参数重新计算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4)给出满足飞机性能要求的最终方案。

4.在设计总空气流量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你的设计方案中的哪些参数可使推力再增加5%?给出计算结果并加以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模型的涡喷发动机耗油量计算作者:钱伟
来源:《无人机》2019年第03期
本文介绍了无人机发动机推力数学模型和耗油率数学模型,通过在无人机的全数字仿真软件中对发动机模型进行实时解算,得到实时推力数据,在对耗油率进行解算,得到实时的油耗数据。

通过对各个时刻油耗数据的积分,最终可以实现无人机全数字仿真系统中飞完全程消耗的油量。

文中对所采用的三维插值算法进行了原理分析,通过原理分析可以进行插值算法编程实现。

文中对无人机全数字仿真软件进行了介绍,给出了仿真界面,并通过模拟航路进行航程仿真,最终计算得出无人机剩余燃油量,证明无人机发动机耗油量计算方法真实可行。

无人机在研制阶段,对发动机的性能摸底并不十分清楚。

无人机的飞行过程是高动态的过程,发动机工作状态也不一样,耗油量也不一样。

因此设计好初步航路以后,需要对耗油量进行仿真和计算,初步判断设计的载油量能否满足航程的需要,只有当无人机最终仍留有余量,方可保证飞行的安全。

耗油量计算的关键为建立发动机的推力一高度一速度一耗油率模型,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可建立参考的数学模型,并在后续的试验中进行修正。

本文研究小型涡轮喷气式发动机,通过三维线性插值方法,建立发动机的数学模型,将数学模型输入到无人机的全数字仿真模型,对无人机仿真模型建立导航回路,并设计每个航段对无人机速度的需求和油门开度的变化。

由于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推力时刻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仿真过程中对无人机实时耗油率数据进行积分,可以近似得出飞完全部航路所消耗的油量,进
而得出剩余油量,和分析出无人机能否完成航路飞行任务。

发动机耗油数学模型
发动机推力模型,给出发动机工作在大车状态时的推力数据曲线和耗油率曲线。

由于发动机还有大巡航、小巡航、慢车等工作状态,也有无极变速模式,因此需要对发动机的推力曲线和耗油率曲线进行三维插值算法以计算出在不同的高度、马赫数、油门状态下的准确数值,方便后续在全模型仿真中可以得到准确的耗油量数据。

如图1和图2给出所属发动机的推力曲线和耗油率曲线。

根据曲线进行插值算法,可得到连续状态下的发动机推力和耗油量。

插值算法
给定数据均为离散点,需要得出所有状态的数据,需要用到插值算法。

常用的插值算法比较多,如拉格朗日1次插值、2次插值、n次插值或者牛顿插值,埃尔米特插值等,算法比较复杂,精度也比较高。

但是此处,由于不需要特别高的精确度,同时为了减小算法复杂度,采用实现起来较为简单的三维线性插值算法。

认为采样点被包含在插值范围内部,即总有一个空间块包含着采样点,最恶劣的情况就是采样点位于边界上。

采样点位于插值区间内的情况如图3所示。

假设发动机推力是无人机当前高度、Ma数和转速的函数,对仿真当前的高度、Ma数和转速进行插值,即可得到无人机发动机当前的推力值。

将得到的推力值再对耗油率曲线进行插值,即可最终得到当前时刻的耗油率的值。

无人机仿真软件实现
由于无人机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的工作狀态时时受到飞机工作状态的影响,例如飞机需要爬升,则发动机需要大油门,以提供大推力,保证飞机势能上升的同时,动能,也就是速度不会大幅度的下降。

通过vc++2010对无人机系统进行仿真和人机交互,采用定时器不停的采样无人机的工作状态,无人机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采用美式坐标系,采用龙格库塔四阶算法进行12阶非线性微分方程解算,采用离散系统pid控制算法对无人机仿真航路进行管理和仿真,采用CtrIChart进行仿真界面曲线的绘制。

全数字仿真系统软件模块流程图见图4。

仿真起飞开始的30s采用程序控制爬高,30s后自动切入自主飞行模式。

后续可以继续采用全程自主模式或人工引导模式,飞行过程中这两种模式可以相互切换,仿真界面见图5。

通过设置飞机在爬升、平飞、下滑等状态下的发动机油门状态,飞机将有不同的耗油率,此耗油率通过上面介绍的三维插值算法对高度、油门大小、飞机飞行Ma数等插值得到。

发动机耗油量的计算
利用三维插值算法,可以在计算机仿真中得到实时的基于高度、Ma数、油门大小的推力值和耗油率值。

根据插值算法,在vc++2010软件中可以编制插值函数,将无人机的高度、Ma 数、油门百分比作为变量指针传给插值函数,函数实时输出当前的发动机推力值和耗油率值。

根据实时耗油率值进行积分,便可得到当前消耗掉的燃油量。

最后,还要把耗油量计算嵌入到无人机全数字仿真软件中,才会实时显示出无人机飞行中当前剩余的燃油量。

仿真结果
为了验证所采用的方法是否可行,在无人机全数字仿真中加入了发动机耗油量计算的部分,设置了典型航路进行仿真。

按照航路设计内容,无人机在起飞爬升段采用最大推力,在高度大于300m以后进入自主飞行段,自主飞行段的发动机油门控制为自动控制,其中平飞段油门为60%,爬升段油门为87%,下滑段油门为44%,转弯段油门设计为87%。

对油量的要求为飞完全部航程无人机剩余油量不小于总油量的10%,以便应对飞行中可能出现的特殊状况。

航路中共设置了5个转弯段,一个爬升段,一个下滑段,为保证燃油经济性,其余航路均为平飞段航路,在接近航路终点3公里处将发动机停车,无人机滑行前进,同时减速飞行,到回收点上空时开伞回收。

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通过仿真可以看出,仿真软件计算出实时耗油率,并将剩余油量显示在界面上,通过仿真,就可以初步判断航路设计的可行性,避免航程过大导致燃油烧干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

如图5所示,航路全程180km,载油量80kg,从航点1至航点2,无人机爬升至高度3000m,过了航点6以后,无人机逐渐下滑至高度300m,在接近回收点3km处进入回收流程。

通过仿真,截止回收点时刻,无人机飞完当前设计的航路后剩余油量为20kg,符合剩余油量大于10%的要求,认为航路可以实现。

结论
无人机的航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总体系统参数,与其密切相关的就是系统的载油量。

根据载油量可以初步确定航程,根据待飞航程,也可以反过来提出载油量的需求。

对已经规划好的航路,进行理论的航线飞行,对载油量是否充足进行验证,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本文针对无人机设计阶段对发动机性能摸底不透的现状,结合所做的无人机全数字仿真平台,对发动机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三维线性插值计算,得到数字仿真中实时的耗油量,并对其进行积分运算,最终解算得到无人机飞完设计的航路能够剩余的燃油量。

结果可以做为外场试验对航路的前期理论验证,可以有效避免无人机飞行中将燃油耗尽而坠入海中的风险,提高飞行安全性。

目前的无人机全数字仿真中,采用的插值算法精度较低,后续为了提高仿真精度,还可以将三维线性插值算法更换为拉格朗日n次插值方法。

(参考文献:略。

如有需要,请联系编辑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