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face”位CT三维重建的髋臼骨质缺损分型系统及个体化治疗

合集下载

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髋臼骨折诊断及治疗的指导意义

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髋臼骨折诊断及治疗的指导意义

临床研究1 研究对象1.1 病例选择标准参照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994.7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1.1 受伤史髋臼骨折,往往由高能量创伤造成,外伤史明确,高空坠落、车祸伤等为常见原因,外伤时股骨头重重地撞击髋臼造成骨折。

1.1.2 临床表现1.1.2.1 全身情况因为患者损伤严重,是否有颅脑损伤、胸腔、腹腔损伤和其他骨骼肌肉神经的损伤,是否失血性或创伤性休克。

一般情况:发热、口渴、口苦、心烦、尿赤、便秘、夜寐不安等,可不典型。

1.1.2.2 局部情况一般症状主要有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疼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伤痛,形伤肿”。

骨折后由于脉络受损,气血凝滞,阻塞经络,不通则痛,故骨折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肿胀:骨折后局部脉络损伤,营血离经,阻塞络道,瘀滞于肌肤腠理而出现肿胀。

功能障碍:骨折后肢体由于失去杠杆和支柱作用、剧烈的疼痛、肌肉反射性痉挛,以及神经、肌肉、血管、肌腱等软组织的损伤,使伤肢活动受限,失去持重功能,不能站立和行走。

骨折的特征主要有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

畸形:骨折后,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引起肢体或躯干外形改变,即产生畸形。

髋臼骨折后多可出现髋关节的畸形,提示有髋关节脱位。

骨擦音:由于骨折端相互触碰或磨擦而产生响声,一般在局部检查时用手触摸骨折处时感觉到,但是髋臼骨折一般不易触到。

异常活动:对于髋臼骨折异常活动可不明显。

1.1.2.3 X线检查为须确定诊断和进一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及病理变化,可借助X线检查。

同时X线检查显示骨折亦是诊断的直接佐证之一。

1.2 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6月至2009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髋臼骨折病例25例,这25例均为住院手术病号;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0~68岁。

25例患者中车祸高能量伤20例,高处坠落伤5例。

三维CT重建成像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及术式选择中的价值

三维CT重建成像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及术式选择中的价值

·159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JUN. 2023, Vol.21, No.06 Total No.164【第一作者】赵 君,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影像诊断。

E-mail:********************【通讯作者】汪正宇,男,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骨科生物力学。

E-mail:151****************h r e e -D i m e n s i o n a l C T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60·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06月 第21卷 第06期 总第164期髋关节X线检查及CT三维重建;Evans-Jensen分型为Ⅰ~Ⅱ型,均接受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合并全身各组织器官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合并股骨头坏死;既往有髋部手术史;影像资料不完整、图像质量不佳者。

根据术中所见将纳入的123例IFF患者按Evans-Jensen分型标准[10]分为Ⅰa型9例、Ⅰb型17例、Ⅰc型34例、Ⅰd型56例、Ⅱ型7例。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1.2.1 三维CT重建成像 采用美国GE Wallstand 650型数字化X线诊断仪进行初步扫描,评估患者Evans-Jensen骨折分型。

患者去除金属物品后取仰卧位,采用采用 Siemens 公司第二代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进行扫描,扫描范围选取患者髂前上棘至股骨中段部位,并于骨折区域扩大2cm区域,选取高清扫描模式,进行薄层横断面成像,并作髋关节股骨粗隆的三维重建。

参数设置:球管旋转时间:0.5 s·r-1 ;自动螺距;矩阵;512 × 512;准直:0.6mm;扫描层厚:0.6 mm;重建层厚1 mm;重建层间距:1mm;重建算法:B60S,B30s。

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沈新平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年(卷),期】2000(008)005
【摘要】目的:探讨CT三维重维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对41例凳面部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

结果:三维影像在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塌陷、尤其是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二维影像。

二维影像在显示深部结构骨折、细小骨折等方面优于三维影像。

结论:三维影像能清晰显示颌面部的空间解剖关系,可提供理想的整复模型,有较大临床实用价值,但二维影像
【总页数】1页(P341)
【作者】沈新平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2.404
【相关文献】
1.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J], 彭明;石
永久;张佳文;肖新华
2.SpiralCT三维重建图像在复杂性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J], 荀文兴;邹敬才;郭庆科;肖光裕;张怡
3.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J], 尹刚;张美莲
4.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J], 戴文庭
5.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J], 戴文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MSCT三维骨重建技术在髋关节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MSCT三维骨重建技术在髋关节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157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FEB. 2024, Vol.22, No.2 Total No.172【通讯作者】刘震钢,男,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影像专业(CT、MR)骨科方向。

E-mail:*****************Application of MSCT Three-dimensional158·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2月 第22卷 第2期 总第172期1.3 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 结合三维骨重建图像明确好股骨解剖轴线后,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并联合患肢牵引方式治疗,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主刀,术后再次扫描确认解剖复位满意,并评估手术复位效果。

统计术中出血、透视及骨折愈合情况等各指标,通过Harris评分法[7]评价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总分100分,≥90分、80~89分、70~79分、<70分依次表示为优、良、可、差。

并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Excel双录入及SPSS 19.0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比较以χ2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 结 果2.1 骨折情况 手术显示,98例患者共发现101处髋中骨折,其中35处为股骨头骨折(包括14处髋臼前壁、前柱骨折,11处为髋臼后壁、后柱骨折,6处为髋臼顶壁骨折,4处为髋臼中间壁骨折),24处为股骨颈骨折,21处为粗隆间骨折,21处为髋臼骨折。

2.2 X线、二维CT、MSCT三维骨重建髋关节骨折检出情况 X线漏检12处骨折,其中5处为股骨头骨折,4处为股骨颈骨折,3处为髋臼骨折;二维CT漏检7处骨折,其中3处为股骨头骨折,2处为股骨颈骨折,2处为髋臼骨折;MSCT三维骨重建未见漏检,其对髋关节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χ2=12.758,P =0.000)及二维CT(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 =0.014);二维CT髋关节骨折检出率与X线未见显著差异(χ2=1.452,P =0.228),见表1。

关节置换骨缺损分类

关节置换骨缺损分类
异体骨吸收或延迟愈合、 感染、排异反应等。
骨缺损修复方式
金属垫块 可选用楔形或柱型垫块。 优点:操作简单、力学稳
定性高、感染或相关并发 症较少。 缺点:截骨量大,应力遮 挡需使用髓内延长杆。
骨缺损修复方式
多孔钽金属Cone 优点:可制备成任意
形状、力学支撑较好、 生物相容性好、避免 异体骨移植而引起的 疾病传播。 缺点:价格昂贵。
AAOS分型
II型:腔隙性缺损 a、松质骨缺损 b、膨胀性骨缺损
AAOS分型
III型:混合型 IV型:股骨对线不佳,旋转或成角 V型: 股骨变细,髓腔狭小或闭锁 VI型:股骨不连(继发于股骨骨折)
Paprosky分型
1994年由美国医生Paprosky等人提出
根据干骺端的缺损和股骨干是否连续分型
Type Ⅱ
Kohler’s line
(Violated)
Tear drop
(Moderate Lysis)
X X
Ischial lysis (Minimal)

Vertical migration (Minimal/None)

髋臼边缘缺损不严重 髋臼中心内移
应用大直径Jombo髋臼杯+臼底植骨 或使用双锥面螺旋臼
集中。
AORI Ⅲ型
Ⅲ型骨缺损:分为F Ⅲ型和 T Ⅲ型
骨缺损导致干骺端骨皮质 缺失,侧副韧带或髌韧带 附着点受累。
参考点:股骨外上髁、腓 骨头
X线表现:股骨假体移动或 陷入股骨上髁水平,胫骨 假体移动或下陷。
AORI Ⅲ型
Ⅲ型骨缺损范围大,需用加厚金属垫块、 Mesh网笼内打压植骨、同种异体结构植骨、 多孔钽金属Cone、肿瘤假体或定制假体。

CT数据髋部骨骼3D模型重建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作用

CT数据髋部骨骼3D模型重建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作用

CT数据髋部骨骼3D模型重建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作用*胡华平① 彭炳龙① 文毅英① 敖沸① 贾芝和① 杨慧文① 何敏① 【摘要】 目的:分析CT数据髋部骨骼3D模型重建技术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作用。

方法:选定萍乡市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2020年1月-2022年1月住院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二维组手术前后采用传统二维影像评价,3D组手术前后采用基于CT数据髋部骨骼3D模型重建的三维影像评价,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影像学测量指标[股骨近端匹配度、股骨偏心距、前倾角、外展角]、手术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总发生率。

结果:3D组术后6个月前倾角、外展角均低于二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术后股骨近端匹配度、股骨偏心距均高于二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D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二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个月,3D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5.00%)高于二维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个月,3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低于二维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前后引入基于CT数据髋部骨骼3D模型重建技术,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出血量、引流量,缩短手术及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CT 髋部骨骼3D模型 髋关节置换术 The Role of CT Data Hip Bone 3D Model Reconstruction in Hip Replacement/HU Huaping, PENG Binglong, WEN Yiying, AO Fei, JIA Zhihe, YANG Huiwen, HE Mi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17): 108-111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ole of of CT data hip bone 3D model reconstruction in hip replacement. Method: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hip arthroplasty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of Pingxia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2D group was evaluated by traditional 2D image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and the 3D group was evaluated by 3D image reconstruction of hip bone based on CT data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Imaging measurements (proximal femur matching degree, femoral offset, anteversion angle, abduction angle)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surgical indicators,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postoperative hip function, and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Six months after surgery, anteversion angle and abduction angle of the 3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2D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matching degree and femoral offset of proximal femur in the 3D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2D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ll surgical indexes in the 3D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2D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ree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hip joint function in 3D group (95.00%)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2D group (80.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One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3D group (2.50%)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2D group (20.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of hip bone 3D model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CT data before and after hip replac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hip joint function, reduce blood loss and drainage volume, shorten operation and recovery tim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surgical safety. [Key words] Hip dysplasia CT Hip bone 3D model Hip replac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 Pingxiang People's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Pingxiang 337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17.025*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普通科技计划项目(20204410)①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 江西 萍乡 337000通信作者:胡华平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指在出生之后髋关节存在缺陷,未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病情持续性恶化,最终引发软骨退变、股骨头脱位等,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1-2]。

三维CT在髋关节创伤外科中的应用价值

三维CT在髋关节创伤外科中的应用价值

三维CT在髋关节创伤外科中的应用价值三维CT成像技术(three diment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3DCT)即通过2DCT容积扫描,经过计算机算法实现三维重建。

要得到比较清晰的图像,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薄层扫描,层厚度越薄,层距越短,所采集的容积越接近实体。

螺旋CT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二是计算机算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曲面重组法(curved plannar reformation,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表面阴影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 SSD), 还有新近出现的CT内窥镜技术、容积呈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等。

髋臼由耻骨、坐骨和髂骨构成,分为3部分,平均9个月,上2/5由髂骨构成,使其还原能力下降,称髂骨体,护士应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后下2/5由坐骨构成,糖尿病病程:称坐骨体,CD5为即用型抗体,前下1/5由耻骨构成,称耻骨体。

而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从形态学和力学原理上分为4个壁2个柱:若病情无好转则终止妊娠;耻骨体为前壁,在心血管内科,髂骨体为顶壁,坐骨体为后壁,不降低粉碎骨折的稳定性,髂、耻、坐骨体的盆壁部分为内侧壁,出血量在5%以上可出现眩晕、眼花、口渴;又称四边形面区或四边体。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分析了12例不典型肝脓肿的CT资料,前柱又称髂耻柱,约2%~4%,始于耻骨支,主要原因是其共同CT特征尚未被发现及认识所致。

经髋臼前内侧面向前延伸达髂前上嵴或髂嵴。

结果:术后随访6~16个月,后柱又称髂坐柱,关腹前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及蒸馏水冲洗,始于坐骨大切迹,使血钾下降。

经髋臼负重区和髋臼面后方向下至坐骨结节。

髋臼解剖位置深窄结构复杂。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髋臼骨折常伴有股骨头的骨折和(或)脱位及坐骨神经等不同程度的损伤,综合治疗即是非单一疗法,适时终止妊娠。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分型解读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分型解读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分型【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随着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的广泛开展,因各种原因需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日渐增多。

THR的近期疗效满意是一致公认的,而长期随访资料显示假体松动、骨溶解是当前全髋关节置换术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由于磨损、炎症等引起的骨溶解与缺损给翻修手术带来极大困难,同时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由于需要彻底清除残留骨水泥,或者需要拔出假体,也可造成骨残端进一步缺损或骨折。

解决骨缺损的问题成为髋关节翻修手术的重要环节,也是翻修手术的难点。

本文就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分类作一介绍。

目前,关于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分类方法很多,国外有AAOS分类、Paprosky分类、Gross分类、EnghGlassman分类以及Gustilo & Pastenak分类等。

其中以AAOS分类和Paprosky分类两种方法最为常用。

国内主要有重庆髋臼骨缺损分类法。

1 AAOS分类法AAOS(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分类法是由D′ Antonio[1]1989年提出,随后得到AAOS组织的推荐,既适用于原发性髋臼异常,也适用于髋臼翻修病例。

这种分类的基本特点是区分节段性骨缺损和腔隙性骨缺损。

节段性骨缺损是指组成髋臼半球形的四周壁结构有部分缺损,而腔隙性骨缺损是指髋臼四周壁完整无缺,而其内在骨小梁、松质骨有缺损,致使髋臼变深,髋臼缘仍存在。

其缺损可在臼的上方、前方、后方或整个臼窝深陷[2]。

AAOS分类共分为五型,Ⅰ型:髋臼节段性骨缺损;Ⅰa型:边缘性髋臼骨缺损;Ⅰb型:中央性髋臼内壁骨缺损;Ⅱ型:髋臼腔隙性骨缺损;Ⅲ型:髋臼联合性(节段性兼腔隙性)骨缺损;Ⅳ型:骨盆连续性中断;Ⅴ型:髋臼融合。

骨盆连续性中断是指骨缺损从前柱扩展到后柱,而将髋臼分成上、下两半,造成骨盆结构不稳定。

髋臼及股骨骨缺损的分型及评价

髋臼及股骨骨缺损的分型及评价

Paprosky IIIA型骨缺损
颗粒植骨+Jumbo Cup
DePuy GRIPTION TF™ 即将上市
• GRIPTION TF™ 垫块是 被设计用于填重严重髋 臼缺损的假体。
• 材质为纯钛
卓越几 何设计 提供更 匹配的 骨表面 接触
定向螺 钉孔提 供最大 固定性
专利TRUEBOND™ 锁槽来帮助提高垫 块对髋臼的机械安 全性能
AAOS II型骨缺损(腔隙型)
活骨>50% 顶部缺损臼
适当上移, 加长颈
AAOS III型骨缺损(混合型)
➢ 髋臼活骨接触>50%,常见顶部节段型缺损 • 植骨+非骨水泥大直径臼+/-螺钉固定,加大臼上移程
度 • 臼中心在正常2.5cm以以上,植骨+非骨水泥大直径臼,
高中心
AAOSIII型骨缺损(混合型)
病例五 PaproskyIIIB型骨缺损
植骨+髋臼加强环+骨水泥臼
股骨骨缺损评估
Paprosky分类法:评估股骨支持能力,易于选择假体 Mallory分类法 AAOS分类法:节段和包容性 Engh和Classman分类法:无特异性
股骨骨缺损分类Paprosky 分型
Ⅰ型–干骺端 松质骨骨缺 损
骨水泥臼杯
骨缺损>50%,结构骨植骨+Cage+骨水泥臼杯
AAOS II型骨缺损(腔隙型)
活骨接触>50%,颗粒植骨+非骨水泥臼杯 顶部缺损 臼上移,加长颈
活骨接触<50%,打压植骨+骨水泥臼杯+ Cage或Ring
臼内突性骨缺损: 植骨+非骨水泥臼杯 打压植骨+ Cage或Ring+ 骨水泥臼杯
I、II型又分周围型和中央型
节段型骨缺损指半球型支持结构缺损需重建髋臼缘的完整支 持结构; 腔隙型骨缺损指局部骨容积的缺失,需填充缺失的骨量。 AAOS分类:包容与非包容 非包容性重建成包容性,便于假体固定

全髋关节翻修-分型及解决方案

全髋关节翻修-分型及解决方案

38分 型主要特征Ⅰ型髋臼边缘和髋臼柱具备完整的结构性支撑作用,髋臼仅有轻微,局部,包容性骨丢失。

ⅡA 型髋臼边缘和髋臼柱具备完整的结构性支撑作用,髋臼假体向上内方移位小于3 cm ,有>50%的宿主骨接触。

ⅡB 型髋臼边缘和髋臼柱具备完整的结构性支撑作用,髋臼假体向上外方移位小于3 cm ,有>50%的宿主骨接触。

ⅡC 型髋臼边缘和髋臼柱具备完整的结构性支撑作用,髋臼假体向内移位,但未突破Kohler 线。

ⅢA 型ⅢB 型髋臼假体向内上移位超过3cm ,突破Kohler 线,进入盆腔内,严重的坐骨溶解,<40%的宿主骨接触,有骨不连的危险。

骨盆不连续部分或全部骨折髋臼侧缺损Paprosky 分型髋臼侧缺损Paprosky 分型 -Ⅰ型分 型主要特征Ⅰ 型髋臼边缘和髋臼柱具备完整的结构性支撑作用,髋臼仅有轻微,局部,包容性骨丢失。

0201所有箭头所指的部位,全部完整可见1.2.1 X 光片判断标准Kohler’s line髋臼内壁线是否完整 Tear drop泪眼滴是否完整 Ischial lysis坐骨是否有溶蚀缺损Vertical Migration 髋臼是否向上位移√√√√Kohler’s line 髋臼内壁线完整:髋臼内壁存在Tear drop 泪眼滴完整: 髋臼前壁未受影响Ischial lysis 坐骨没有发生溶蚀缺损:髋臼后壁存在Vertical Migration 髋臼向上位移: 髋臼上壁完整1.3 解决方案普通多孔表面髋臼杯可以达到固定和稳定通常会需要一个比初次手术更大的臼杯···不需要结构型植骨,但可能需要颗粒型植骨填补骨水泥空洞1.2.2 Sawbone结构图1.1 主要特征髋臼假体向外上移位超过3cm ,但未突破Kohler 线,40-60% 的宿主骨接触,轻度坐骨溶解,髋臼不稳定。

所有箭头所指的部位完整可见,臼杯有向外向上位移小于3cm髋臼侧缺损Paprosky 分型 - ⅡA 型髋臼侧缺损Paprosky 分型 - ⅡB型0403分 型主要特征ⅡA 型髋臼边缘和髋臼柱具备完整的结构性支撑作用,髋臼假体向内上方移位小于3cm ,有>50%的宿主骨接触。

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 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广州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王 钢 李绍林 裴国献
髋臼
• 解剖结构复杂 • 位置深在 • 诊断分型困难 • 手术出血多
Hale Waihona Puke ▪ X线、2DCT诊断的不足使其治疗受限 ▪ 三维CT成像始于1970年末,1980年末开
始用于骨盆及髋臼疾病的临床诊断,并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 MPR图像为2D重建图像,仍缺乏立体感
(四)螺旋SSD与VRT及与手术比较
❖ 3DCT改善了髋臼及股骨头的可视性。可从任 意角度观察骨折,更清晰显示臼顶和四边的形 态
❖ SSD仅显示骨折表面的形态,对于小的、未移 位的骨折及关节内骨折观察易漏诊
❖ SSD对髋臼骨折诊断检出率是93.5(158/169); 但其对骨折分型准确率为100%
入路选择
Kocher-Langenbeck(K-L)入路13例 髂股入路3例 髂腹股沟入路1例 作者改良之髂股入路前后显露10例
骨折复位及固定
复位:翘拨 、骨钩提拉和两点加压复位法
固定:AO重建钢板内固定 23例
(其中钛合金钢板 20例) 其他: 同时加用松质骨螺钉 6例 螺钉固定4例
治疗结果
▪ 我院自97年以来采用三维CT成像诊断和 指导髋臼骨折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临床资料(97.4-2002.1)
例数: 27例 (男22例,女5例) 年龄: 平均33.1岁(22-48岁) 侧别: 左侧14例,右侧12例,双侧1例 伤因: 机动车事故23例
高处坠落1例 重物压砸伤3例 入院时间:伤后5小时~ 62天
❖ VRT显示骨质表面及内部的信息,在诊断松质 骨和关节面骨折方面有优势,经常能见到SSD 上难以发现的无移位骨折、小骨折、及关节内 骨折

髋臼及股骨骨缺损的分型及评价 PPT

髋臼及股骨骨缺损的分型及评价 PPT
14
翻修原则
➢ PaproskyII型:颗粒状植骨+非骨水泥臼杯 ➢ PaproskyIII型: 颗粒植骨+多孔非骨水泥臼杯或颗粒植 骨+Roof Ring 或 Cage +异体结构骨移植+骨水泥PE臼
15
翻修原则
I型 II型 IIIA型
IIIB型
半球形生物杯± 植骨 有时使用超大杯
- 半球形生物杯+植骨 - 超大杯
19
病例二 Paprosky IIIA型骨缺损
前后柱、臼顶骨量尚存——颗粒植骨+多孔非骨水泥髋臼
20
病例二
术后
术后6月
术后1年
术后2年
术后3年

病例三 Paprosky IIIA型骨缺损
22
病例三
前后柱、臼顶骨量尚存,植骨后可为非骨水泥臼杯提供三点固定
23
Paprosky IIIA型骨缺损
- Cage/Roof Ring
16
髋臼翻修成功的要点
• 重建骨缺损—非包容性 — 包容性 • 初始稳定固定 • 远期稳定——移植骨成活,生物性固定 • 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
17
病例一 Paprosky II型骨缺损
➢ 同种异体颗粒骨打压植骨+多孔非骨水泥臼杯+多枚螺钉固定
18
病例一
术后
术后1年
螺钉孔增强了 垫块的匹配合 适性的可视和 可评估性
内径实现与杯 的精确匹配
螺钉孔截面优化 与Pinnacle杯系 25
多种固定方式
26
Paprosky IIIB型骨缺损
髋臼顶、前后柱不能提供支 撑——打压植骨+ Cage+ 骨水泥臼
27
病例四 Paprosky IIIB型骨缺损

3D数字骨科技术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3D数字骨科技术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年第6卷第39期2019Vol.6No.39823D数字骨科技术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李林宏(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云南西双版纳 666100)【摘要】在骨科的创伤中髋臼骨折是很难治愈的一种创伤,因为髋臼骨本身形状的不规范,周围充斥着重要的神经与危险的血管,髋臼骨本身在人体中位置也比较深,在术后的保养中也要避免后遗症,这就对手术前的规划要求十分高。

传统的方式对于髋臼骨折来说扫描不够具体,而现代医学领域3D数字技术已经被应用。

但这仅仅是国外的状况,国内的3D数字医学领域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不足,所以为了更好的治疗髋臼骨折,3D数字髋臼骨折技术应该被深入的进行研究与推广。

【关键词】髋臼骨折;3D;应用【中图分类号】R6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39.82.011使用方法与过程1.1 计算机快速制作模型在开始时利用更好的CT技术对全部盆骨进行扫描,这样就可以获得二维的平面骨盆图像,通过Mimics软件对平面图进行过阈值分割、灰度值的设定,进一步的得到面罩文件,之后对每层图像中的骨骼组织进行分割,从而获得三维的骨盆重建图像。

经过的对图像的全面分析,就能更全面的对髋臼骨折位置进行定位与观察,就可以知道髋臼骨折的情况与类型。

还可以利用Mimics软件对手术进行模拟,掌握好细节的把握,在模拟其中完成手术的全过程并记录注意事项。

之后将三维的骨盆重建图像用激光成型机器,最后制作出与实体比例一样的三维的骨盆模型。

1.2 手术方法根据形成的骨盆模型与在模拟手术中记录的数据,进一步的规划手术的方法与类型。

在充分研究髋臼骨折位置后,按照模拟的手术过程与以往的手术经验,采用骨膜剥离器具、髋臼复位钳对骨盆髋臼骨进行修复,修复后进行修复的确认,之后植入相应的钢板。

CT三维重建下髋臼形态的测量及其意义

CT三维重建下髋臼形态的测量及其意义

CT三维重建下髋臼形态的测量及其意义韩莹莹;肖成双;杨麒巍;来颖;郝爽;马鹤成;李幼琼【摘要】目的:利用髋臼CT三维重建图像对中国人髋臼形态进行相关测量,为髋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对96例(192侧)成年髋关节CT扫描进行三维重建,在重建图像上测量髋臼指数(AA)、CE角、ACE角、前倾角(AVA)、外展角(ABA)和髋臼上下径(SID)参数.结果:总AA为(8.78±5.34)°,其中男性为(7.84±5.55)°,女性为(9.60±5.06)°;总CE角为(33.59±5.91)°,其中男性为(34.55±6.03)°,女性为(32.78±5.70)°;总ACE角(29.01±5.65)°,其中男性为(28.02±5.94)°,女性为(29.80±5.30)°;总AVA为(20.92±5.55)°,其中男性为(20.48±5.08)°,女性为(21.25±5.89)°;总ABA为(51.27±4.16)°,其中男性为(51.71±4.37)°,女性为(50.89±3.96)°;总SID (53.79±3.92) mm,其中男性为(56.55士2.64)mm,女性为(51.46士3.25)mm.AA、CE角、ACE角及SID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国外报道外国人髋臼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人男女髋臼形态存在差异,且与外国人髋臼形态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国人髋臼形态学参数比单纯应用国外数据能更好地指导国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准备以及术中操作,并对国人假体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37)006【总页数】5页(P1136-1140)【关键词】髋臼;计算机体层扫描;三维重建【作者】韩莹莹;肖成双;杨麒巍;来颖;郝爽;马鹤成;李幼琼【作者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科,吉林长春130033;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放射线科,吉林松原138200;;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科,吉林长春130033;;;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22随着新型仿生学材料的迅速发展,人工关节假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已经成为骨科的常规手术。

应用3D打印钛金属填充髋关节假体翻修术中髋臼侧骨缺损

应用3D打印钛金属填充髋关节假体翻修术中髋臼侧骨缺损

应用3D打印钛金属填充髋关节假体翻修术中髋臼侧骨缺损摘要:目的应用3D打印的钛金属填充物,填充骨质缺损处,完成髋关节假体翻修术,避免了传统翻修手术的缺陷。

方法检查层间隔<2mm的骨盆CT,将Dicom格式的数据导入计算机。

应用德国EOS打印机打印出聚酰胺材质的患者骨盆、髋臼假体和钛金属填充物的试模,应用实物进一步进行测试。

应用瑞典ARCOM打印机打印出钛金属填充物。

择期实施手术。

结果出院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末次随访HHS评分,80-91分,平均86分,其中优2例,良好3例,优良率100%。

结论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并且容易获得更好的初始稳定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适合临床推广。

关键词:3D打印钛金属;髋关节假体翻修术;髋臼侧骨缺损;Abstract:objective to apply 3D printed titanium filler to fill the bone defect and complete hip prosthesis revision,avoiding the defects of traditional revision surgery. Methods the pelvis CT was examined at the interval of < 2mm,and the data in the Dicom format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computer. A German EOS printer was used to print a specimen of the pelvic,acetabular prosthesis and titanium metal filling material for polyamide patients. A titanium filler was printed with a Swedish ARCOM printer. An elective operation. Results after discharge,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for 12 months. The last follow-up HHS score was 80-91 points,with an average of 86 points,including 2 excellent cases and 3 good cases,with an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100%. Conclusion it can reduce the operation time,reduce the amount of bleeding,and easily obtain better initial stability,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t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3D printing titanium metal;revision of hip prosthesis;acetabular side bone defect;全髋关节置换术做为治疗终末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术式,被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