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脏死亡捐献器官评估与应用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中国心脏骤停中心建设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中国心脏骤停中心建设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心脏骤停中心建设的紧迫性
心脏骤停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构成严重威胁。建设心脏骤停中心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 ,降低死亡率。
国内外现状与差距
国际上心脏骤停中心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而国内尚处于 起步阶段,亟需加强相关建设。
本共识的制定背景
为规范心脏骤停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救治水平,国内 相关专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制定 了本共识。
数据收集与分析
中心应定期对各项质量评估指标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为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 据。
持续改进策略与方法探讨
持续改进策略
心脏骤停中心应坚持持续改进的理念,针对质量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并付诸实践,不断提高 救治水平和服务质量。
方法探讨
中心可通过开展学术交流、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强团队建设等多种途径,推动持续改进工作的深入开展,为 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中国心脏骤停中心建设专家共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3-03
目录
• 引言 • 心脏骤停中心建设现状与挑战 • 专家共识核心内容解读 • 心脏骤停中心建设实践案例分享 • 心脏骤停中心运营管理与质量评估 • 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在心脏骤停中心建设中的
作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建设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协作;注重流 程优化和信息化建设;强化培训与教 育,提升救治能力。
关键要素与环节剖析
关键要素
包括高效应急响应系统、专业救治团队、先进医疗设备、科学救治流程等。
环节剖析
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无缝衔接;快速准确诊断与评估;及时有效心肺复苏与除 颤;多学科联合救治与康复。

《中国左心室辅助装置候选者术前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年)》要点

《中国左心室辅助装置候选者术前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年)》要点

《中国左心室辅助装置候选者术前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年)》要点摘要左心室辅助装置(1VAD)是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措施,已在我国逐步推广。

本专家共识总结了1VAD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前评估、术前状态优化等最新认识及规范,以期指导临床对此新疗法的规范化应用。

近年来随着心力衰竭领域许多新认知、新药物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巨大进步,患者的存活率及再住院率得到明显改善;但每年仍有5%〜10%的心力衰竭患者进展为终末期心力衰竭,而此阶段患者年死亡率高达50%o除心脏移植外,左心室辅助装置(1VAD)亦可延长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近十年,1VAD设计工艺不断改进,特别是全磁悬浮持续流1VAD出现后,患者2年生存率高达84.5%,可与心脏移植术相媲美;但目前仍不可避免术后早期及远期的并发症出现。

11VAD植入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及各种应用场景表1 1VAD植入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应证(1)~(3)条均需满足(1)因症状性低血压或重要脏器低灌注等原因,不能耐受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如:RASi/ARNI、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治疗,或虽已经过充分优化的药物或器械治疗,仍表现为严重的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b~级)。

(2)1VEF≤30%o(3)至少符合以下一项标准:12个月内出现≥2次因心力衰竭非预期住院:依赖静脉正性肌力药物;或依赖短期机械辅助支持;心原性因素导致运动能力明显减低,表现为不能运动,或心肺运动试验量PeakVO2<14m1∕(kg∙min)或小于预测值的50%,或6MWT<300m;低心输出量而引起的终末脏器进行性恶化。

绝对禁忌证(1)不能耐受长期口服抗凝药物(香豆素类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

(2)败血症或全身活动性感染。

(3)孤立性右心室功能不全。

(4)某些结构性心脏病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加以纠正: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机械瓣置入术后,不能或不愿意接受手术更换生物瓣膜;或重度二尖瓣狭窄。

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指南

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指南

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指南一、背景介绍心脏疾病是我国高发的疾病之一,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晚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心脏移植的供体资源紧缺,因此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推动中国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事业,特制定以下指南。

二、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的定义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是指在心跳停止后,符合死亡标准的供体,通过移植给适宜的接受者,以恢复其生命功能的一种有组织有序的行为。

三、心脏死亡的判断标准1.心肺复苏时间超过30分钟而无效时;2.经适当检查,脑死亡或不可逆死亡标志明确,无假性脑死亡的情况下;3.经全面检查,排除存在明显的多系统器官损伤,器官功能不能恢复的情况。

四、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程序2.医疗机构的器官捐献管理机构应及时响应,并派遣专业人士赶赴现场。

3.心脏死亡的确认应由两名以上临床医生完成,其中包括一名有资质的麻醉医生。

4.一旦确认心脏死亡,捐献器官的流程应立即启动,包括采集相关的医学和社会信息,进行家属访谈和获得书面同意等。

5.如果家属同意器官捐献,医患双方应签署捐献协议,确保合法合规。

6.在捐献手术前,应对捐献器官进行相关检测,排除可能的传染性疾病。

7.只有在确定合适的接受者条件下,才能进行移植手术。

五、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的具体操作1.捐献手术应由专业的器官捐献和移植团队执行,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2.在心脏停跳后,无效心肺复苏的情况下,应及时将供体转移到术前准备间。

3.术前准备包括对供体进行消毒、清洁以及表面处理,以保持器官的完整性。

4.心脏的捐献需要进行开胸检查,以评估心脏的可移植性,并排除其他器官疾病的影响。

5.在捐献手术中,应注意保护供体的器官和组织,以保证最佳的移植效果。

6.心脏移植手术应确保与接受者的身体状况相匹配,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六、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过程的监督和管理1.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过程应有监督和管理机构进行监督,确保操作的透明和公正。

3.监督和管理机构应定期审查和评估捐献的整体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中国心脏死亡捐献器官评估与应用专家共识(2014版)

中国心脏死亡捐献器官评估与应用专家共识(2014版)
的视频资料。
的病变都需立即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在决定移 植前确认其报告。 2.5器官损伤的修复和保存 如果获取过程中发生器官损伤,必须记录,并通 知受者的移植外科医师准备修复损伤。在供者所在 的医疗单位内,应该尽量缩短器官获取后的手术操 作时间。不推荐在供者所在的医疗单位去尝试修复 损伤。在供器官获取后,装有器官的保存袋必须立 刻置于0~4℃冰水混合物中。器官分离最好在器 官完全冷却后进行(至少在冰水内保存1 h以上)。 器官保存方式有静态低温保存和机械灌注保存等, 目前最常用的方式是静态低温保存。多种保存溶液 可应用于DCD器官保存,何种保存液最优,目前尚
每个移植中心的器官获取技术各不相同,如采 用西班牙创建的常温局部灌注技术,但广泛应用的 仍是通过肝素化动脉灌注冷保存液,结合局部冷却, 而迅速冷却器官旧J。一旦冷却,需要迅速取出器 官。同时需要避免对器官造成意外伤害,尤其是存 在血管解剖变异时。获取器官以后,需要在患者胸 腔和腹腔中彻底检查是否存在肿瘤或其他异常病 变,特别是结肠、胃、胰腺、食管及肺。肾脏在冷保存 之前也需要去除肾脏周围的脂肪使其彻底暴露,以 确认是否存在肿瘤,并检查灌注情况。
建议四:在行器官获取手术时,发现有任何异常
2.2撤除生命支持系统前的准备 ICU、急诊科、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的医师,可 基于头部CT或MRI检查的结果,确认患者存在不 可逆转的极重度脑损伤。 推荐在手术室撤除生命支持。需注意以下3点: (1)必须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医师监督终止治疗的整 个过程,并及时确认死亡,且该医师必须是非移植团 队成员;(2)如潜在的供者在撤除生命支持系统后
in
China through the cardiac posed
as
joint effort,especially death(DCD).The expert

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70例报告

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70例报告

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70例报告薛瑾;陈婉崇;何小平;邓智轩;杨洪吉【期刊名称】《实用医院临床杂志》【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目的:探索适合四川省人民医院发展的器官捐献模式,建立合理、高效的器官移植捐献流程和团队。

方法总结我中心成功实施的70例中国公民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案例,重点分析供体基本情况、器官捐献系统建设和发展、捐献过程中的协调沟通方面数据。

结果我中心的器官捐献工作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本地区的器官捐献发展空间巨大;我中心器官捐献系统初步建立,正逐步发展;捐献过程中的有效沟通对于成功劝捐非常重要。

结论我中心应总结本单位及借鉴国内其它兄弟单位器官捐献的经验,建立适合我中心的器官捐献程序和高效的协调员队伍,提高捐献工作效率和成功率。

【总页数】3页(P5-6,7)【作者】薛瑾;陈婉崇;何小平;邓智轩;杨洪吉【作者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7【相关文献】1.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体外低温机械灌注保存专家共识(2016版) [J],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2.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者家属捐献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J], 司晶;黄伟;谷雨;严碧波;徐哲;李志军;郑志;叶啟发3.婴幼儿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人双肾移植的临床效果(附2例报告) [J], 丁汉东;廖贵益;钟金彪;赵飞4.高 MELD 评分终末期肝病患者接受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的近期疗效评价 [J], 邓斐文;陈焕伟;甄作均;计勇;陈应军;王峰杰;吴志鹏;李杰原;胡健垣5.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流程和规范(2019版) [J],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尸体器官捐献供体及器官评估和维护规范(2019版)

尸体器官捐献供体及器官评估和维护规范(2019版)

第10卷 第3期2019年5月Vol. 10 No. 3May 2019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摘要】 为了进一步规范尸体器官捐献供体及器官评估和维护,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从供体评估、供体维护、器官功能评估与选择、器官功能维护、器官保存和运输等方面,制订本规范,以帮助器官移植工作者规范和优化尸体器官捐献供体及器官的评估和维护。

【关键词】 器官移植;器官捐献;尸体器官捐献;供体评估;供体维护;LifePort ;扩大标准供体;常温机械灌注【中图分类号】R6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445(2019)03-0006-10尸体器官捐献供体及器官评估和维护规范(2019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3.00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0680、81571555)执笔作者单位:410008 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通信作者:彭龙开,男,1965年生,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婴幼儿供肾移植、边缘供肾的评估和利用、免疫耐受、缺血-再灌注损伤,Email :*******************.cn供体评估和维护、器官功能评估与选择、器官功能维护、器官保存和运输是尸体器官捐献(deceased donation ,DD )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决定了临床器官移植疗效与安全。

1 供体评估1.1 目 的供体评估的目的包括:(1)明确DD 类型及其合理的捐献流程;(2)收集供体所有的医疗信息,以利供体和器官功能的维护;(3)评估可捐献器官种类及其数量;(4)排除捐献禁忌证,避免供体来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器官移植的安全。

供体传播肿瘤相关疾病风险性见表1。

器官捐献的绝对禁忌证包括:原因不明的昏迷;侵袭性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恶性传染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狂犬病、乙型脑炎等;严重的未经治疗或未控制的败血症(特别是由多重耐药菌引起的败血症);特殊类型的感染,如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毛霉和隐球菌感染、破伤风等[1]。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心力衰竭生物标志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目前全球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估计6 430万人。

我国心衰流行病学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35岁及以上的居民患病率为1.3%,估计现有心衰患者约为890万人。

在过去20余年,已发现多种反映心衰时神经内分泌激活、心肌牵拉、心肌损伤、心脏基质重构、炎症、氧化应激及肾功能不全等病理生理改变的生物标志物,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应用有助于心衰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其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

01心衰生物标志物的种类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一)心脏负荷/室壁张力相关生物标志物利钠肽家族中的A型利钠肽(A-type natriuretic peptide,ANP)和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反映心脏负荷/室壁张力的主要生物标志物。

临床检验科检测和具有临床数据的利钠肽种类包括BNP、N 末端B型利钠肽原(N 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心房利钠肽原中间片段(mid-regional pro-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MR-proANP),其中ANP又称心房利钠肽,BNP又称脑钠肽。

ANP和BNP是膜结合型鸟苷酸环化酶受体的天然配体,与这些受体结合后通过增加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浓度来介导利钠肽的生物学功能。

1. BNP/NT-proBNP:利钠肽家族中的BNP和NT-proBNP 是目前临床检验科常规开展的项目,在心衰所有生物标志物中推荐类别最高,现已成为心衰高危人群识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最主要的生物标志物。

(1)利钠肽在心衰中的病理生理机制:70% 以上的BNP 释放来自心室,心脏容量和/或压力负荷超负荷时导致室壁张力增加,其他如缺血、缺氧等因素均可刺激心肌的BNP基因表达增加,初始产物为pre-proBNP1-134,被快速酶切割后成为激素原proBNP1-108,随后被蛋白水解酶分解为等摩尔的两部分:一部分为含76个氨基酸的NT-proBNP 1-76,另一部分为含32个氨基酸的BNP1-32。

2020中国早期进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中国早期进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中国早期进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布局与投放专家共识(完整版)一、背景心源性猝死(s udde n c ardi ac d e at h,SC D)是由于各种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早期表现常无典型性,患者突然出现心脏骤停等表现"。

据报道,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约为54.4万。

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及时抢救非常重要,抢救时间每延迟1mi n,其生存率会降低7%~10%。

而心脏骤停多发生在院外的公共场所,其高发地点主要有公共运动场所、交通枢纽(如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大型购物中心和工厂等。

因此,院外心脏骤停(ou t-o f-h o s pi t al c ar di ac ar re st,O HCA)的抢救对于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维护全民健康非常重要。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A me ri can He art As s oc iat io n,A H A)提出的生存链中强调,早期呼救、早期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 ardi o pulmo n ar y r es u s citat io n,CP R)、早期进行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 mat ed ext er n ald ef i bril l at or,A E D) 除颤等急救措施对提高O HCA患者的生存率十分重要。

研究表明,在1m i n内实施CPR,3-5mi n进行A E D除颤,可使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达到50%~70%。

由此可见,早期对O HC A患者进行除颤,将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公众启动除颤(publi c ac c es s de fibr ill at io n,P A D)是指在O HC A发生率高、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配置A ED与公众培训CPR,当发现O H C A患者时,由现场第一目击者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前使用AE D对患者进行除颤,从而提高O HC A患者的院前复苏率和院内抢救成功率,改善其预后5-61。

最新:心脑血管病共同危险因素评估、检测及干预专家共识主要内容

最新:心脑血管病共同危险因素评估、检测及干预专家共识主要内容

最新:心脑血管病共同危险因素评估、检测及干预专家共识主要内容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占我国单病种死亡的第1位和第2位[1]。

人口增长、老龄化、城镇化等是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持续增长的重要社会因素。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患病率上升,超重和肥胖增多,不合理膳食、吸烟、缺乏身体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等使我国心血管病形势更严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了“全民健康”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2]。

对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措施可有效延缓或避免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

西方国家心血管病的病死率下降,其中40%~70%归因于危险因素控制[3]。

我国基层,包括社区和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对动脉硬化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识别有重要意义。

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核心,也是心血管病防控体系的关键。

近年,国内外制定了多部相关专家建议、共识和指南[3],但针对基层医生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简洁、可操作的评估、干预方法和建议仍较少,目前的现状是普通人群对一级预防不重视,对二级预防管理不达标。

因此,本专家共识参照国内外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证据、相关专业学会指南而制定,旨在指导我国基层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工作,促进基层医务人员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管理和风险评估意识,以危险因素控制为基础、以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发现和识别为转折点,预防和阻断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

1 心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1.1 吸烟虽然中国居民吸烟率已呈下降趋势,但目前仍有3.16亿人吸烟,男性吸烟率高达52.1%。

同时有7.4亿人受二手烟危害,其中儿童约1.8亿。

主动和被动吸烟均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且呈剂量依赖关系[4-5]。

2016年吸烟造成我国246万人死亡,我国面临的控烟形势严峻。

此外,我国有3.1%的人使用过电子烟,0.5%的人仍在使用[6]。

器官捐献死亡判定标准

器官捐献死亡判定标准

器官捐献死亡判定标准
器官捐献是一项伟大而有意义的行为,可以挽救许多人的生命。

但是,为了确
保器官捐赠的公平性和合法性,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死亡判定标准。

以下是关于器官捐献死亡判定标准的详细介绍。

首先,器官捐献的死亡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两种情况:脑死亡和心脏死亡。

脑死
亡是指患者的所有脑功能完全停止,包括脑干功能。

这种情况下,患者不会有任何意识、感觉或自主呼吸等生命迹象。

通常,医生会进行一系列严格的检查,包括脑电图、脑血流扫描等,确保脑死亡的准确性。

其次,心脏死亡是指患者的心脏停止跳动,无法再恢复。

这种情况下,患者的
脑部可能仍有一定的功能,但是由于心脏无法再提供血液供应,脑部很快会失去功能。

通常,心脏死亡的判定需要进行多次心电图和心脏监测,确保心脏停止跳动的稳定性。

另外,为了确保器官捐献的合法性,通常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患者必须是年
满法定捐献年龄的人,且患有严重的脑损伤或心脏疾病,无法继续生存。

此外,患者必须是在医疗团队的严格监督下进行器官捐献手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器官捐献的死亡判定标准是非常严格和科学的,旨在确保器官捐献
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只有在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的情况下,器官捐献才能真正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支持器官捐献,为那些急需救治的患者带来一线生机。

运动相关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评估与监测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运动相关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评估与监测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运动相关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评估与监测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通过健身促进健康的意识日渐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持续增长。

城乡居民个性化运动健身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对耐力性运动项目(如长跑/马拉松、游泳、自行车等)的热情高涨。

运动是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康复非常重要的策略和措施,适量的体力活动能够提高心肺耐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

虽然在参与运动时发生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SCD)等严重心血管事件概率很低,但当年龄偏大、有基础性疾病、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在不合适的时间点运动或者进行了较高强度、较长时间运动时,还是有一定的发生风险,且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因此,需要出台评估运动时心血管风险的技术指南或规范,引导人民群众科学运动健身、有效降低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心血管健康与科学运动分会组建了专家组,邀请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心血管内科学、急诊医学、微电子/网络科学、临床流行病学及大数据分析等领域专家,广泛检索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数据和证据,针对我国城乡居民运动健身实际情况,经分工撰写、集体讨论和反复论证,编写了《运动相关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评估与监测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共识》分为五个部分,包括背景、运动相关心血管健康风险分层、运动人群的心血管风险评估、运动时心血管健康风险监测和紧急措施、政策建议。

本《共识》强调专业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旨在为相关机构开展城乡居民运动相关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和监测提供技术指导。

期望《共识》能切实减少运动相关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有效保障耐力性运动和 (或)赛事的安全,服务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助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一、共识背景1.1 体力活动有益健康众所周知,久坐行为与人群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2型糖尿病发病率以及结肠癌和肺癌等肿瘤的发病率升高直接相关。

心肺复苏中国专家共识

心肺复苏中国专家共识

(2) 高/ 低血钾及其他电解质异常
(3)高/ 低体温
①低体温:延长CPR时间、当核心体温< 30 ℃时不考虑起 搏和除颤及药物治疗、复温是对该类患者抢救的重要措施 ② 高体温:CPR 时除遵循标准方法外,应进行持续降温
特殊原因
(4)低血容量
复苏时首要的是尽快恢复有效循环容量(大量常温血制品或晶 体液快速输注)的同时,立即针对病因治疗及控制出血
CA 中期的 “三化”方 法
CA 后期的 “三生”方 略
02
1
前期的“三预”方 家庭预防 针 医院预防
社区预防
医院是CA 救治的关键主体,既是对OHCA 患者高级生命 和复苏的终点站,也是院内心搏骤停(inside 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整体防治的主战场
CA 前期的家庭预防
(8) 中毒
当遇到原因不明的CA,特别是不止1 例患者时,应警惕 中毒可能,且应注意施救者个人安全
特殊环境
特殊人群
孕妇
腹式CPR
患者低龄、原发病为AMI、能够去除引发CA 的病因(如低体温、 肺栓塞)等特征预示患者预后良好,故因人而异或“超长CPR”也 可以抢救成功并康复。
3
CA 后期的“三生”方 复生 略 延生
(5)张力性气胸
使用针刺减压法,随后尽快行胸腔闭式引流
(6)心包填塞
胸外按压无法有效实施也可以酌情考虑 其他有效的CPR 方法(如开胸直接心脏挤压)
特殊原因
(7)血栓
①肺栓塞:CPR 的同时考虑静脉溶栓治疗、CPR 的时间至少 60~90 min ②冠脉栓塞:CPR 成功后应尽快安全转运到能进行PCI 的医院 实施介入治疗、院内、院外无缝隙连接和配合,迅速将患者送 入导管室。

最新:中国左心室辅助装置候选者术前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年)

最新:中国左心室辅助装置候选者术前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年)

最新:中国左心室辅助装置候选者术前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年)近年来随着心力衰竭领域许多新认知、新药物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巨大进步,患者的存活率及再住院率得到明显改善;但每年仍有5%~ 10%的心力衰竭患者进展为终末期心力衰竭,而此阶段患者年死亡率高达50%β除心脏移植外,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 )亦可延长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近十年,LVAD 设计工艺不断改进,特别是全磁悬浮持续流LVAD出现后,患者2年生存率高达84.5% ,可与心脏移植术相媲美;但目前仍不可避免术后早期及远期的并发症出现。

为此,中国心室辅助装置专家共识委员会组织专家,在参考欧美国家近年来LVAD患者术前评估与管理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临床经验,起草制定出此专家意见。

1、LVAD植入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及各种应用场景LVAD植入术的主要适应证为终末期心力衰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各机构间机械辅助循环支持协会(I NTERMACS)分级1 ~4级的患者(表 1 ) o LVAD研制初期主要应用于移植前过渡治疗(bridge to transplantation ,BTT )或候选前过渡治疗(bridge to candidacy z BTC )0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和新产品的问世,该技术应用范围扩展到永久性支持治疗(destination therapy , DT ),据统计2020年已有将近80%的患者以DT为目的植入LVAD o此外,少数患者(2.7% )因心脏功能恢复可撤除LVAD支持,即恢复前过渡治疗(bridge to recovery z BTR )(表2 )。

因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不断变化与进展,易受多种因素及治疗手段影响,故需在术前动态评估禁忌证。

2、手术时机的选择2.1 心力衰竭的分级与分期针对心力衰竭患者,首先需根据其症状与体征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表3 );随后应用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 )/美国心脏协会(AHA )分期标准结合患者的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措施等信息,明确心力衰竭发展至何阶段(表4);针对终末期(D期)患者,应进一步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行I NTERMACS分级,此分级为指导LVAD适应证与植入时机提供重要依据。

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指南(第2版)

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指南(第2版)

DOI:10.3877/cma.j.issn.1647-3903.2012.03.011作者单位: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讯作者:刘永锋,Email:yfliu@mail.cmu.edu.cn ·法规和指南·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指南(第2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一、目的为规范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行为,保障器官捐献者的合法权益,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并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订了《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目的是在尊重捐献者权益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合法的、符合医学伦理的临床应用程序,以避免任何可能对捐献者、捐献者家属、器官移植受者和医护人员所造成的伤害。

二、适用范围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发生在医院内的可控制性DCD,为临床医护人员在医院内开展器官捐献工作提供参考。

本《指南》不应代替医师的临床判断。

在具体实施DCD过程中,可在相关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根据捐献者及其家属意愿或地区的特点,进行调整。

本《指南》不适用于皮肤、角膜等组织捐献。

三、DCD的定义与分类1.DCD定义:DCD指公民在心脏死亡后进行的器官捐献,以往也称无心跳器官捐献(non-heart beating donation,NHBD)。

2.DCD分类: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1995年荷兰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国际会议定义的DCD 的分类标准,分类5近来被提议作为其他4类的补充。

Maastricht分类:Ⅰ类:入院前死亡者,热缺血时间未知。

属于“不可控制”类型。

Ⅱ类:心肺复苏失败者,这类患者通常在心脏停跳时给予及时的心肺复苏,热缺血时间已知。

属于“不可控制”类型。

Ⅲ类:有计划地撤除心肺支持治疗后等待心脏停跳的濒死者,热缺血时间已知。

属于“可控制”类型。

中国心死亡器官捐献判定标准及流程

中国心死亡器官捐献判定标准及流程

我国心脏逝去器官捐献判定标准及流程一、概述1.心脏逝去器官捐献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可以挽救无数患者的生命。

我国国家医学器官捐献协调员办公室设立以来,全国心脏逝去器官捐献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对我国心脏逝去器官捐献判定标准及流程进行探讨,有助于更好地规范和提升心脏逝去器官捐献工作质量。

二、心脏逝去器官捐献的判定标准2.心脏逝去判定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临床标准,另一个是检测标准。

3.临床标准: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和各项检查结果,经过专家组织多次会诊,确认患者已经达到临床逝去的标准。

4.检测标准:包括脑逝去的诊断方法和心脏逝去的诊断方法。

5.脑逝去的诊断方法:目前我国国家规定采用血流动力学检测方法和脑电图检测方法对脑逝去进行判定。

6.心脏逝去的诊断方法:采用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和瞳孔扩大等指标进行判定。

三、心脏逝去器官捐献的流程7.心脏逝去器官捐献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家属同意、器官获取、器官分配和移植手术。

8.家属同意:在确认患者达到临床逝去标准后,需要获得家属的同意进行器官捐献。

9.器官获取:进行器官获取手术,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并保证器官的完整性和质量。

10.器官分配:将获取的心脏器官进行分配,按照器官分配规则和医院排队情况进行合理分配。

11.移植手术:将心脏器官移植给等待移植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四、我国心脏逝去器官捐献面临的问题12.国内心脏逝去器官捐献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捐献率低、家属同意难以获得、器官获取流程不规范、器官分配不公平等方面。

13.捐献率低:受传统观念和医护人员素质影响,捐献率比较低。

14.家属同意难以获得:家属对器官捐献缺乏了解,加之社会压力和宗教观念等因素,导致家属同意难以获得。

15.器官获取流程不规范:一些地区医院在器官获取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致器官质量受损。

16.器官分配不公平:由于资源分配不均等,导致一些患者无法及时获得合适的器官。

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

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

第13卷 第2期2022年3月Vol. 13 No.2Mar. 2022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指南与共识·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 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 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移植器官质量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院协会器官获取与分配工作委员会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器官保护专业委员会【摘要】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已成为我国移植器官的唯一来源。

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受者预后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及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科学委员会组织专家,基于国内外移植器官保护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根据牛津循证医学证据分级和GRADE 推荐意见系统,针对肝脏、肾脏、胰腺、小肠、心脏、肺脏移植器官编写了《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16版)》。

近期,在国家肝脏移植注册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控中心、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的支持下,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器官移植及器官保护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形成《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

本共识重点更新了相关器官获取、保存、转运、质量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技术进展及相应循证医学研究证据。

此外,还增加了包括以肢体移植为主的复合组织移植的内容,旨在促进临床器官移植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关键词】 器官移植;器官保护;机械灌注;器官保存液;静态冷保存;脑死亡器官捐献;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扩大标准供者【中图分类号】 R6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445(2022)02-0002-17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21091);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ZDKJ2019009);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科研项目(JNL-2022002A 、JNL-2022023C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LGF21H030006);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单元项目(2019-I2M-5-030);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2017ZX10203205)作者单位:310003 杭州,树兰(杭州)医院肝胆胰外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肝胆胰肿瘤诊治创新单元及器官移植诊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通信作者:郑树森,Email:*******************.cn【Abstract 】Organ transplanta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end-stage organ failure, and voluntary donation after citizen ’s death is the only source of transplant organ in China. Clinically, transplant organ protection technique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nsplant organs and the prognosis of recipients. On the basis of domestic and worldwide 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of transplant organ protec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Oxford evidence classification and GRADE system, the experts organized by Branch of Organ Transplant Physicians of 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Branch of Transplantation Group of Surgery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and China Liver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organ protection of transplantation (2022 edition) China Liver Transplant Registry,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care Quality Management in Liver Transplant, National Quality Control Center for Human Donated Organ Procurement,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Orthopedics, Sports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Committee on Transplant Organ Quality Control, Branch of Organ Transplant Physicians of 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Organ Procurement and Allocation Working Committee of the China Hospital Association, National Trauma Medical Center Organ Protection Committee.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and Pancreatic Surgery, Shulan(Hangzhou)Hospital, Hangzhou 310003,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ZhengShusen,Email:*******************.cn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等.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2022版)第2期·145·Transplant Registry Scientific Committee had compiled and published the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Organ Protection of Transplantation (2016 edition) for liver, kidney, pancreas, small intestine, heart, lung transplant organs. With the support of China Liver Transplant Registry, National Trauma Medical Center, National Quality Control Center for Human Donated Organ Procurement,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Orthopedics, Sports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and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care Quality Management in Liver Transplant combined with recent domeatic and worldwide clinic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progress for organ transplantation and organ protection, the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Organ Protection of Transplantation (2022 edition) has been published recently. This consensus focuses on updating the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of organ procurement, preservation, transport, and quality evalu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Additionally, the content of composite tissue transplantation mainly including limb transplantation has also been covered. The aim is to promote the the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clinical organ transplantation.【Key words】Organ transplantation; Organ preservation; Machine perfusion; Organ preservation solution; Static cold storage; 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 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Expanded criteria donor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最有效的手段,而器官短缺是制约器官移植工作开展的全球性问题[1-2]。

2023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3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3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概要》中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估算为3.3亿,冠心病约1 139万,心力衰竭约890万,风湿性心脏病约250万,心血管病给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1]。

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仍然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尽管近十年来,各种治疗心力衰竭的新药不断被研发,心力衰竭的内科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手段也有重大进展,但这些方法大多只是缓解症状,不能从病理基础上纠正心衰,心力衰竭的治疗亟待新的策略与方法。

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移植有望成为治疗心力衰竭较具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

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入心肌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向特定组织分化,加上其独特的旁分泌能力,能够改善心脏功能。

2001年,法国学者Dr Philippe Menasché从骨骼肌内提取自体成肌细胞后直接心肌注射,开辟了细胞治疗心力衰竭的先河[2]。

20多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证明了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3-4]。

截至2022年12月,在美国网站共有209个与干细胞治疗心衰相关的项目登记,国内也有较多医疗单位开展了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病的Ⅰ期和(或)Ⅱ期临床研究,积累了一定经验[5-8]。

但诸多临床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研究设计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中心的结果的可比性。

2015年后,针对细胞治疗,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规范[9-11],细胞治疗的研究趋于规范。

近年来,干细胞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在国内蓬勃开展,获得了许多新的成果与进展。

为了推动我国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研究的规范化、规模化开展,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预后和生活质量,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组织专家,结合当前新研究结果,对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进行会议讨论并达成以下共识,重点对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相关关键技术问题进行阐述,以期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效 。 1 . 2 中 国心 脏 死 亡 诊 断标 准
可控 的 D C D供者确认死亡后 , 即可进行器 官获取手术 。
而意外 的心脏骤停 或循环 不稳定 的患 者 , 如拟行 器官捐 献 , 推荐使用体外膜肺 氧合 ( 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 m e m b r a n e o x y g e n a t i o n , E C MO) , 恢复相应 的器 官灌 注 , 以 防其 过度 缺血 。 。在 征
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 o f O r g a n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 S e c t i o n f o O r g a n T r a sp n l a n t i o n , 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 f o S u r e g e r y ; C h i es n e C o l l e g e o fT r a sp n l a n t D o c t o r s
b e a t i n g d o n a t i o n , N HB D) …。
2 . 1 生命 支持系统的应用 确认供者 已处 于脑 死亡或存 在不可逆脑损 害后 , 使用 或 撤 除生命 支持 的 时机 , 应 该 主 要 考 虑 捐 献 的 器 官有 最 佳
预后 。
近年 来 , D C D在我 国已发 展成 为移 植器 官来 源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 分会、 中华 医学会 外科学 分会移植学组 和中 国医师协会器 官移 植医师分会 , 联 合制定 本专 家 共 识 , 以规范 D C D器 官 的评 估 与应 用 , 保 障移 植
得家属 书面 同 意后 , 可在 E C MO 支 持 下 , 同 时 予 以 脑 死 亡
判 断。 对于 E C M O支持的 D C D案例 , 为避免 陷入 “ 供者病情是 否可逆” 的伦理 困境 , 只有 在脑死 亡 诊断 明确后 , 方能拔 除 供者气管插管 、 停用血管 活性 药物 ; 等待心脏停跳 、 宣 布死亡 后, 可继续在 E C MO支持 下进 行器官获取手 术 。
建议二 : 如心脏骤停 或循环 不稳 的患者 拟行 器官 捐献 ,
根据 《 中国心脏死 亡器 官捐 献工 作指 南 ( 第 2版 ) 》, 心 脏死 亡的判定标准 , 即呼 吸和循 环停 止 , 反应 消失 。由于循 环停 止后 心电活动仍可能存 在 , 判定死亡 时不应 完全依赖 于 心电监测 , 可 采 用有 创 动 脉 血 压 和 多普 勒 超 声协 助确 认 。 D C D器官 获取时 , 需 要快 速 而准 确地 判 断循 环 的停 止 。但 为确认循 环停止 的不可逆性 或永久性 , 应 至少观察 2 ai r n再 宣布死亡… 。死亡诊断必 须 由非移植 团 队的相关专 业 医师
中华 移期
C h i n J T r a n s p l a n t ( E 1 e c t r o n i c E d i t i 0 n ) , A u g u s t 2 0 1 4,V o 1 .8 ,N o . 3
Ki d n e y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建议 一: 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 , 可应 用有创 动脉血 压检
1 中 国 心 脏 死 亡 器 官 捐 献 与心 脏 死 亡 诊 断 标 准 1 . 1 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测 和 多普 勒 超 声 协 助 确 认 死 亡 。 2 D C D器 官 的 获 取
Ex p e r t c o n s e n s u s o n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o r g a n d o n a t e d a f t e r c a r d i a c d e a t h i n Ch i n a
中国心脏死 亡器官捐献 , 属 于中国公民逝世后器 官捐献
( C h i n a d o n a t i o n a f t e r c i t i z e n S d e a t h ,C D C D) 三 大类 中 的“ 中
国二 类 ( C 一 1 1 ) ” , 即 国际 标 准 化 心 脏 死 亡 器 官 捐 献 ( d o n a t i o n a f t e r c a r d i a c d e a t h ,D C D ) 或称 无 心跳 器 官捐 献 ( H o n - h e a r t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Z h e n g S h se n n,E ma i l : z y z s s @班 . e d u . e n
【 K e y w o r d s 】 C a r d i a c d e a t h ; O r g a n d o n a t i o n ; O r g a n t r a n s p l nt a a t i o n ;L i v e r t r ns a p l nt a a t i o n ;
・ 1 ・

专 家 共 识 ・
中 国心脏 死 亡 捐 献 器 官 评 估 与应 用 专 家 共 识
中华 医学会 器 官移植 学分 会
中华 医学会 外科 学分 会移 植 学组
中国 医师协会 器官移 植 医师分会
【 关键词 】 心脏死亡 ; 器官捐献 ; 器官移植 ; 肝 移植 ; 。 肾移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