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合集下载

水污染调查报告(优秀3篇)

水污染调查报告(优秀3篇)

水污染调查报告(优秀3篇)水污染调查报告篇一湖州是因湖而得名的,它是太湖的主要上游水源地之一,因此,湖州水质的优劣所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而现如今,湖州城的水受到污染是每一个湖州人有目共睹的。

我的家就位于“母亲河”的旁边,只要一走到朝着河的窗子跟前,便可以看到大面积漂浮在那母亲河河面上的绿色水生植物,也可能其中一部分是微生物。

总之,那种绿色很不自然,让人看着不舒服,于是我通过初中的知识判断这现象应该是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引起的“水华”现象。

而除了这些植物、微生物以外,还能不时的看到河面上漂着体积较大的生活垃圾,那些体积小的垃圾就不用说了,更是时时都可以看到的。

除了这母亲河河面上出现的严重状况外,只要再往河水中再仔细一看,就会觉得这水的颜色很深,而且深得怪怪的。

当遇到这样的河流时,我想不论是谁,都会猜想它产生的原因吧。

(一)。

过量施用化肥会使土壤中含有过多的氮、磷元素,它们会随着水流到其它水体中去,加上人们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等化学产品,使江河湖泊等水体中的氮磷含量大量增加(有人估计,地球上目前工业固氮量已经是自然界中生物固氮量的1倍)。

水中丰富的营养物使藻类大量繁殖,就会在淡水中出现“水华”现象,在海洋中则会出现“赤潮”等。

当这些藻类死之后,由于细菌分解这些有机物需要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溶解氧,从而使水体中需要氧气的生物(如鱼类、软体动物等)大量死亡。

此时,水体就会发黑变臭,水质严重恶化。

(二)。

我有好几次看到住在附近的居民往河中倾倒各种生活垃圾,甚至连塑料泡沫都往河里扔。

此外,我还看到过河对岸有居民在河水中清洗马桶或是对着河水刷牙,大家可能认为刷牙是件小事,可是那日积月累的刷牙水也是会对河水产生污染的呀!然而,最不可思议的是还有人在如此污浊的水里洗衣物。

不过这些行为并不是百思不得其解的,它们大概都是人类品德阴暗面的表现吧,由此还可以看出湖州市民中的较大一部分人是很缺乏道德素质的。

可是,我真的不明白,河水受污染对周围的居民有什么好处不成,周围的居民竟然眼看着母亲河河水水质的日益恶化,却仍没有停止对河水产生污染的行为!这真是辜负了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也让“母亲河”三个字染上了污点。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背景)调查 水环境质量现状(背景)调查 土壤及农作物现状调查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放射性调查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调查
1.4环境本底值、背景值与基线值
本底值是指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物
质的组成量(即基本化学组成和含量)
则该污染物在整个评价范围内的等标污染负荷等于 其境内所有污染源对该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Pi Pij
j
整个评价范围内的所有污染源的所有污染物的等标
污染负荷之和,称为该评价范围内的总等标污染负 荷
P Pi Pj Pij
i j i j
污染负荷比
在一个污染源内,其所排放的某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占该污
物料衡算法计算例题(无化学变化)
某除尘系统,如图所示
净化气体 Q1 C1 G1
。已知每小时进入除尘系 含尘气体 统的烟气量Q0为12000标 Q0 C0 G0 m3,含尘浓度 C0=2200mg/标m3,每小 时收下的粉尘量G2为 22kg,若不考虑除尘系 统漏气影响,试求净化后 的废气含尘浓度。
C D 标准
180 50 2.5
2 8 2
980 170 10
120 100 50
480 7200
3 工程分析应遵循的技术原则和方法
工程分析是通过工程全部组成、一般特征、污染特
征以及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的因素作全面分析,从宏 观上掌握开发行为或建设项目与区域乃至国家环境 保护的全局关系,同时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预测、 评价和提出削减负面影响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以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以生态破坏为主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3.1 工程分析的作用 3.2 工程分析应遵循的技术原则 3.3 工程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章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

第⼆章⼯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第⼆章⼯程分析第⼀节⼯程分析概述⼀、⼯程分析的主要任务⼯程分析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建设项⽬的⼀般⼯程特征、污染特征以及可能导致⽣态破坏的因素做全⾯的剖析,从宏观上阐述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作提供基础数据。

⼆、⼯程分析的作⽤1、⼯程分析可以为建设项⽬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对于拟建项⽬⽆论是选址还是⽣产⼯艺,都应是多⽅案的,其中包括⽆项⽬或⽆⾏动⽅案。

不同⽅案对环境影响是不同的,通过不同⽅案的⼯程分析可以从⼀个⾓度⽐较出各⽅案对环境影响的⼤⼩,为有关部门的主管⼈员就环境的可⾏性,影响⼤⼩,从项⽬⽅案中优选出好⽅案并进⾏决策。

在⼀般情况下⼯程分析从环境保护的⾓度出发对建设项⽬的性质、产品结构、⽣产规模、原料路线、⼯艺⽅法、设备选型、能源结构、技术经济指标,总图布置、⼟地利⽤、移民数量及产量⽅式等所做出的分析结果可以作为环境管理和项⽬的重要依据,有时甚⾄根据⼯程分析的结果⽴即作出判断。

在特定的环境敏感区内,如居民区,⽂教区、⽔源保护地、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疗养区、⾃然保护区等法定区,布置有污染影晌并且能构成危害的建设项⽬时,可以直接给出否定结论。

通过⼯程分析发现改建、扩建项⽬与技术改造项⽬实施后,污染状况⽐现状能有明显改善时,则可抛出肯定的结论。

在⽔资源紧缺的地区布置耗⽔⼤型建设项⽬时,若⽆妥善解决供⽔措施,可以做出要求改变产品结构和限制⽣产规模或否定建设的结论。

对⾃冷能⼒差环境容量已接近饱和的地区建设污染物排放量⼤的项⽬从⽽增加现有的污染负荷,并⽆法在区域内进⾏调控的,原则上可以做出否定的结论。

2、⼯程分析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程的污染特征分析可以阐明污染物的排放点、数量、种类、浓度、强度。

排放⼝的布局、排放的⽅式等。

通过这些基础数据⽅能确定⼯作等级、专题设置、评价项⽬等。

3、⼯程分析可以为⽣产⼯艺和环保治理⼯程提供优化设计建议⼯程分析过程运⽤物料衡算和清洁⽣产审核⽅法,可以发现拟建项⽬⼯艺过程中原材料利⽤和⼯艺技术中不合理的环节,以及废⽔、废⽓和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及削减其排放量的主要途径,这为改进⽣产⼯艺指出了⽅向。

大气主要污染源清单调查与源解析的研究

大气主要污染源清单调查与源解析的研究

大气主要污染源清单调查与源解析的研究篇一:大气污染源解析大气污染源解析北京大钢环境治理技术研究院大气气溶胶及其粒径分布大气气溶胶,是指在大气环境中,液体或固体颗粒均匀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相对稳定的悬浮体系。

虽然大气气溶胶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能见度、干湿沉降、云和降水的形成、大气的辐射平衡、平流层和对流层的化学反应等均有重要影响。

由各种源排放进入大气中的颗粒物,大部分集在对流层,距地面l~2km范围内(即大气边晃层)。

在此区域内的颗粒物的尺寸最大,种类最多;而在距地面4~5km以上的范围内,颗粒物的浓度基本上不受地球上直接排放的影响,其尺寸分布与本底气溶胶的分布相近。

一般认为,气溶胶颗粒物的本底质量浓度约为10ug/m3,颗粒浓度为300个/m3。

但污染严重的城市中,有时气溶胶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最高可达2000ug/m3。

污染严重的水泥厂,其年均质量浓度通常大于350ug/m3。

大气气溶胶的粒径是其最重要的性质之一。

大气气溶胶所有的特征都与其粒径有关。

由于大气气溶胶的形状非常复杂,极不规则,有球状体、粒状体、片状体等,因此在度量大气气溶胶粒子大小时经常使用等效球体的直径来表示。

其中,最常用的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它是按照粒径的大小,大气气溶胶粒子可分为粗粒子(coarseparticulate)和细粒子(fineparticulate)。

对气溶胶粒子进行粗细划分和研究的原因在于粒径的差异使得粗粒子和细粒子在化学组成、来源和形成方式、传输和去除机制等均存在一些根本的区别。

目前粗粒子和细粒子的粒径分界线还没有统一的规定,但根据研究的需要,一般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otalSuspendedParticulates,TSP)、PM10和PM2.5。

TSP是指可漂浮在空气中的、粒径一般小于100um固态和液态微粒的总称。

TSP曾是中国唯一的环境大气气溶胶污染监测指标,现仍沿用,但主要用于作业场所粉尘的监测指标;PM10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lam以下的大气气溶胶粒子。

Chapter3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Chapter3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

Chapter3污染源评价与工程分析一、污染源调查与评价1、污染源与污染物污染源——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的污染物的来源(场所、设备和装置)污染物——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凡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率、形态进入环境系统而产生污染或降低环境质量的物质和能量。

污染源的分类2、调查的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状况,确定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对象;根据各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工作等级,确定污染源调查的范围。

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排放方式、途径及污染源的类型和位置。

工业污染源:生产管理、生产工艺和污染物排放、生产发展;农业污染源:种植业、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生活污染源:城镇居民人口、居民供排水状况、生活垃圾、民用燃料、城市污水。

交通运输调查内容:交通噪声、车辆尾气、车辆事故污染等;周围环境背景。

3、污染源调查的一般方法(点面结合,详查、普查结合)区域污染源调查详查:重点污染源调查;普查:区域内所有的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项目剖析:排放方式、规律;污染物的理化、生物特性;主要污染物的追踪分析(工程分析)。

4、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方法(1)物料衡算法ΣG投入=ΣG产品+ΣG流失式中ΣG投入——投入系统的某种物料总量;ΣG产品——进入产品中的该物料总量;ΣG流失——生产过程中该物料流失的总量。

(2)经验公式计算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排污系数进行计算,求得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

Q=KW(3)实测法通过对某个污染源现场测定,得到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流量,然后计算出排放量。

Q=CLC:实测算术平均浓度(mg/m3)L:烟气或废水的流量(m3/h)Q:污染物排放量(kg/h)(4)燃烧过程主要污染物的计算SO2 G=BS×D×2×(1-η)B --耗煤量,T;S –煤的含硫率,%;D –可燃硫的含量,一般取80%;η—脱硫率,%烟尘 Y=B×A×D×(1-η)B --耗煤量,T;A –煤的灰分,%;D –灰分中烟尘的含量,%;η—除尘率,%η=(1-η 1)(1-η2 )5、污染源评价类别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潜在污染能力评价等标污染负荷法;排毒系数法;等标排放量法。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2.工艺路线与生产方法及产污环节
用工艺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过程,同时在工艺
流程中表明污染物的产生位置和污染物的类型,必要
时列出主要化学反应和副反应式。
废石堆场 风机 回填 矿 床 凿岩爆破 局部放矿 提升 原矿石
松石处理
场地平整
废水排放源
噪声源
废气排放源
固体废物
2.工艺路线与生产方法及产污环节分析
(四)污染源调查方法
明确调查目的 制定调查计划——调查范围、内容、精度、方法、结果 组织准备 资料收集 做好准备工作 人才培训 分析测试准备 普查试点 做好试点调查 详查试点 社会调查:工艺调查、三废调查、危害调查、治理调查、 背景调查 实地调查:定点采样、样品分析 理论计算
1 调 查 工 作 程 序
克;普通企业,有治理设施的,烧一吨煤,排放烟尘10-15千克。
砖瓦生产,每万块产品排放40-80千克烟尘;12-18千克二氧化硫。 规模水泥厂,每吨水泥产品排放3-7千克粉尘;1千克二氧化硫。乡镇小 水泥厂,每吨水泥产品排放12-20千克粉尘;1千克二氧化硫。
常用的排污系数
城镇排水折算系数:0.7-0.9,即用水量的70-90%。
通过对工艺过程中物料衡算或对生产过程实 测,可以确定每一项的量。如果该产品的产量为 G,则可求出单位产量的投料量mi和单位产品的
排污量wi
mi= Mi /G
wi= Wi /G
单位产品的总排污量( wi)是由进入废水 (wiw)、废气(wia)和废渣(wis)中的该物 料组成的,即 wi= wiw + wia + wis
第二章
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四川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污染源:指对环境产生污 染的污染物的来源。 污染物:在开发建设和生 产过程中,凡以不适当的 浓度、数量、速率、形态 进入环境系统而产生污染 或降低环境质量的物质和 能量。

环境影响评价——第三章 工程分析及污染源

环境影响评价——第三章 工程分析及污染源
5
3.1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的基本原则
体现政策性(产业、能源、土地利用政策等); 具有针对性(抓住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措施); 资料可靠性(资料来源、精度、可信度); 尽量采用定量表述(排放量、排放浓度等)。
6
3.2 工程分析的主要方法
类比调查法 物料衡算法 资料复用法
7
3.2 工程分析的主要方法
35
3.4 污染源调查
物料衡算法
通过对工艺过程中物料衡算或对生产过程实测,可 以确定每一项的量。如果该种产品的产量为G,则 单位产量的投料量 mi=Mi/G;单位产品的排污量 wi=Wi/G。
单位产品的总排污量是由进入废水(Wiw)、废气 (Wia)和废渣(Wis)中的该物料组成的,即
Wi=Wiw+Wia+Wis
工程分析的作用
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
(3)对于在自净能力差或环境容量接近饱和的地区安排 大型建设项目,通过工程分析发现该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 将增大现状负荷,而且无法从区域内进行调控的,原则上 可以否定; (4)通过工程分析后,发现改、扩建项目与技术改造项 目实施后,污染状况比现状有明显改善时,则可作出肯定 的结论。
➢ 尤其是对污染型的建设项目,要从资源因子、能源 因子的使用过程,分析污染因子的产生、来源及强度。
2
3.1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的作用
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 弥补可研报告对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和源强估算
的不足; 为生产工艺和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数据。
15
3.3 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
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根据绘制的污染流程图,按排放点标明污染物排放位置, 逐点列表统计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浓度及数量; 确定处理后是否达标排放

第四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第四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单位产品的总排污量是由废水(wiw)、废气(wia)、废渣(wis)中 的该物料组成
wi = wiw + wia + wis
安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如果废水、废气和废渣经过一定的处理后排放,处理过程 的去处率η w、ηa 、η s,则生产单位产品排入环境中的该 污染物量为
d iw = ∑ wij (1 η j ) = wiw (1 η w ) + wia (1 η a ) + wis (1 η s )
安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2、具体项目的污染源调查: 调查方法类似于“祥查”,应在调查基础应剖析,剖析的内容 (1)排放形式、排放规律。 对废气要调查其排放高度 对废水要了解其有无排污管道、是否做到清污分流; 对废渣是直接排放河道还是堆放待处理以及堆放形式 排放规律(连续还是间歇,均匀还是不均匀,夜间排放还是白 天排放 (2)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 要搞清重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的特性,并根据其对环境影响 和排放量的大小,提出评价的主要污染物。
安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三、污染源调查
(一)工业污染源调查 1、企业概况 2、工艺调查 3、能源、水源、原辅材料情况 4、生产布局调查 5、管理调查 6、污染物治理情况调查 7、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 8、污染危害调查 9、发展规划
安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二)生活污染源调查 生活污染源主要指住宅、学校、医院、商业及其公共设施。 它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由污水、粪便、垃圾、污泥、烟尘及废气
0.10 65.73 0.89 77.62 0.92 183.20 0.33 0.03 0.10 1.58 0.04 73.65 0.13 3 0.02 0 1.51 0.06 84.23 0.15 2 0.03 14.16 0.03 0 40.29 0.07 559.58

青岛理工大学2021年学士学位考试环境工程专业《环评》复习题

青岛理工大学2021年学士学位考试环境工程专业《环评》复习题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述一、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及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2、三同时:建设项目中的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二、填空题1、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

2、国家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2、地方环境标准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3、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为建设阶段、生产运营阶段和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三个阶段。

三、问答题1、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和意义(1)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知道环境保护设计(3)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2、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之间、综合性标准与行业性标准间是何种关系?答:执行上,地方标准优先于国家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标准(如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即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优先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管理一、名词解释1、环境敏感区: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

二、填空题1、凡是新建或扩建工程,要根据国家环境环保部“分类管理名录”,确定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2、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三、问答题1、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1)具有法律强制性(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3)对建设项目和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4)分类管理(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6)公众参与制度(7)跟踪评价和后评价2、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目的是什么?答:(1)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2)对项目建设或运行后发现或产生的新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补救或改进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污染源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指对开展工程项目、规划或政策等与环境有关的事项进行前瞻性的、系统性的预测和评价,以确定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的过程。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是EIA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了解工程项目、区域规划或其他环境事物对环境的污染情况,评估其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污染治理建议和措施,从而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进行污染源调查和评价时,需要进行以下工作:1.污染源的调查和识别:通过实地调查和获取数据,确定污染源的类型、规模、污染物排放情况等信息。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充分了解污染源的运行情况、工艺技术和管理措施等方面的情况。

2.污染物的排放与传输路径:分析并确定污染物在环境介质(大气、水体、土壤等)中的分布和传输路径,了解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通过模型模拟以及实测数据分析,可以预测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浓度和迁移速率。

3.环境污染评价: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对污染源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

通过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评估污染源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态系统等环境要素的污染程度,并确定其对环境的远期和长期影响。

4.环境风险评估:评估污染源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

通过考虑环境敏感性、人群暴露、生态承载能力等因素,定量评估污染源对生态系统、水源地、重要生产设施等的风险程度,并提出风险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5.污染治理建议与措施:根据评价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和措施。

包括减少或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工艺技术、加强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污染源的调查,可以准确了解污染情况和潜在的环境影响,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其他环节提供依据和基础。

同时,在污染源评价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政策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和规范来进行评价和预测,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第03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第03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8
该工厂污水中Hg的超标样点数为4,则超标率为:该 工厂污水中Hg有4次超标,故有4个超标倍数,它们分别为 1#:1倍;4#:12倍;5#:2.0倍;7#:2.4倍。 标准偏差为: 2 1 2 2 2 = 0.05 -0.05 0.04 -0.05 0.03 -0.05 =0.043
' e
S I 0.065 4.5I 65I 2
LI 0.0451 I
m
表3-1 土壤受侵蚀因子(Ke)
土壤类型 沙土 细沙土 有机质含量 <0.5% 0.05 0.16 2% 0.03 0.14 4% 0.02 0.10
特细沙土
壤质沙土 壤质沙土 壤质细沙土 沙壤土 细沙壤土 特细沙壤土 壤土 粉砂壤土 粉砂 沙质黏土土壤 黏土土壤 粉砂黏土土壤
(1)悬浮物流失量

一次降雨的非沟蚀流失量计算采用威廉 USLE修正式
A 11.8H r Qr K e LI S I Ct p
Hr—降雨量,mm;ψ—径流系数;Qr—峰值径流量, m3/s;Ke—土壤受侵蚀因子;LI—坡长;SI—坡度因 子;Ct—植物覆盖因子;P—侵蚀控制措施因子。
表3-4 径流系数(ψ)

一、污染源调查
(二)污染源调查原则


明确目的性
把握系统性 重视联系性 保持同一性
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法对区域内 单位的规模、性质、排污情况进 行概略的调查;对于农业污染源 和生活污染源也可收集多方面资 (三)污染源调查方法 料,得出该区域内污染物排放的 基本情况。在普查基础上,选择 重点调查对象进行详查。
沙质黏
粉砂黏土 黏土
0.14
0.25
0.13
0.23 0.13~0.29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概论、氨氮、COD、⼯业粉尘、⼯业1、“⼗五”期间6个主要污染控制指标:烟尘、SO2固体废弃物。

2、环境分类:⑴⼤⽓环境、⑵⽔环境、⑶⼟壤环境、⑷⽣态环境。

3、环境容量:指对⼀定地区根据其⾃然净化能⼒,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排放量。

4、环境的基本特征:⑴整体性与区域性、⑵变动性与稳定性、⑶资源性与价值性。

5、⽣态环境的主要问题:除污染影响外主要是⽣物多样性的减少,⽽导致其质量下降,包括结构恶化和功能降低。

6、环境影响:指⼈类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和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

7、环境影响的类别(按来源):⑴直接影响与⼈类活动同时同地⑵间接影响与⼈类活动推迟较远⑶累积影响8、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对规划和建设项⽬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跟踪监测的⽅法与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的作⽤:⑴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动,⑵可为建设项⽬的⼯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⑶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

10、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⑴环境质量评价、⑵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⑶环境影响后评估。

11、环境影响后评估:可以认为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是在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系统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

12、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⑴判断功能、⑵预测功能、⑶选择功能、⑷导向功能。

13、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⑴保证建设项⽬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⑵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

⑶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⑷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

14、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环境监测技术、污染物扩散规律、环境质量对⼈体健康影响、⾃然界⾃净能⼒。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ppt 33页)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ppt 33页)

,每小时收下的粉尘量
,若不考虑除尘系统漏
气影响,试求净化后的废气含尘浓度。
环境影响评价
4.2.2 污染源调查方法
4.2.2.3 产排污系数法 4.2.2.4 类比法 4.2.2.5 经验公式法 ①燃煤二氧化硫排放量计算 ②燃煤烟尘量计算
环境影响评价
4.2.3 污染源评价
4.2.3.1 污染源评价方法 (1)等标污染负荷法 (2)排毒系数法 (3)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的确定 4.2.3.2 生态破坏源的调查和评价
4 工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
4 工程分析
1 工程分析 2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 清洁生产及清洁生产评价 4 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
4.1 工程分析
1 工程分析原则 2 工程分析方法 3 工程分析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
4.1.1 工程分析原则
4.1.1.1 工程分析应体现政策性 4.1.1.2 具有针对性 4.1.1.3 应为各专题评价提供定量而准确的基础资料 4.1.1.4 应从环保角度为项目选址、工程设计提出优化 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
Thank you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4.4 案例分析
3.熔剂 (1)石英石 (2)石灰石 4.辅助材料 (1)耐火材料 (2)还原剂
环境影响评价
4.4 案例分析
二、主要工艺流程 1.备料配料 2.火法粗炼 (1)顶吹浸没熔炼 (2)转炉吹炼 3.火法精炼 4.电解精炼 5.制酸工艺流程
环境影响评价
4.4 案例分析
三、物料平衡计算 1.铜平衡 2.硫平衡 3.砷平衡 4.水量平衡
环境影响评价
4.3.2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4.3.2.1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1)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33511063周波生1. 绪论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人类的重要决策和开发建议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的作用及其造成的环境变化和对人类健康与福利的可能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分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以及环境影响后评估。

这是一个不断评价和不断完善决策的过程,这种过程重点在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开始前,体现出环境影响评价的预防功能。

决策后或开发建设活动开始,通过实施环境监测计划和持续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还将延续,不断验证其评价结论,并反馈给决策者和开发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其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

一种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应该能够满足以下条件:(1)基本上适应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做出识别和评估;(2)对各种替代方案(包括项目不建设或地区不开发的情况)、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较;(3)生成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EIS),以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了解可能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4)包括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5)及时、清晰的结论,以便为决策提供信息。

环境影响评价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行动,可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2.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2.1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2.1.1 污染源调查污染源调查是根据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对某一地区(如一个城市或一个流域)造成污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建立各类污染源档案,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定评价标准,估量并比较各污染源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及其潜在危险,确定该地区的重点控制对象(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和控制方法的过程。

(1)污染源调查程序根据污染源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先制定出调查工作计划、程序、步骤、方法。

大气污染调查报告

大气污染调查报告

大气污染调查报告
根据最新的大气污染调查报告,以下是该调查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1. 污染物种类:调查显示,大气污染主要包括PM
2.5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2. 污染源: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包括工业排放、交通运输、燃煤和生物质燃烧等。

3. 污染程度:调查发现,大气污染程度在城市、工业区和交通密集区最为严重,而农村地区污染相对较轻。

4. 健康影响: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

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5. 生态破坏: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有害,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包括影响植被生长、水体污染和破坏生态平衡等。

6. 控制措施:调查报告建议采取一系列控制大气污染的措施,包括加强工业排放的治理、推广清洁能源、改善交通状况、加强环境监测和加强污染治理的法规等。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减少和控制。

只有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合作,才能实现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的环境。

4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4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方法——类比法
常用来确定非正常和事故状况下污染物排放量,是确定某些无组 织排放源污染物排放量的重要方法。
工程分析方法——类比法中的经验排污系数法
工程分析方法——物料衡算法
工程分析方法——资料复用法
各种工程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污染型项目的工程分析
以污染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如石化、化工、火力发电、医药、轻工等。以 工艺过程为分析重点,不可忽视污染物的非正常排放。
海洋污染源
固体废物及其分类
●分类 ◆按污染特性分:一般废物、危险废物 ◆按来源分:城市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城建渣土、商业固体废物、粪 便)、工业固体废物(冶金工业固体废物、能源工业固体废物、石油化 学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轻工业固体废物、其它工业固体废 物)、农业固体废物(农业生产废物、畜禽饲养废物、农副产品加工废 物)。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工作内容
工程概况
建设项目的项目组成
建设项目的原辅材料消耗
工艺流程及产物环节分析
机械制造生产工艺及产污位置图
s、A、G
原材料采购 s、A 冲孔 冷却水 冷却水 试组装 焊接 A、G s 剪切 A 火曲
原材料检验
下料 冷却水
发货
包装
清点
热镀锌 W、G
酸洗
图例 W——废水 A——废气 G——固废 S——噪声
污染源调查
●调查内容:与污染源类型有关,不同类型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也不同,主要调查污染源所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排放方 式、途径及污染源的类型、位置等;环境背景值。 ●污染物排放量测定 ◆实测法:通过对某个污染源进行现场测定,得到污染物的排 放浓度和流量,计算排放量。 Q=CL×10-6 式中,C——实测算术平均浓度(mg/m3);L——烟气或废水 流量(m3/h);Q——污染物排放量(kg/h) ◆经验公式法 ★燃烧过程中SO2的排放量:G=B×S×D×2×(1-η)

环评技术方法

环评技术方法
• 工程分析中常用物料衡算项目:总物料衡算、有毒 有害物料衡算、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
• 应用条件或前提:建设项目产品方案、工艺路线、 生产规模、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治理措施确定
3、资料复用法 • 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或可行性
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 特点:方法简单,但数据准确性很难保证 • 适用范围:评价工作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 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 1、基本工作内容(见P11表2-1,掌握)
重点工程分析 • 重点工程指造成主要环境影响的工程,包括: 指工程规模比较大、影响范围大或时间比较长的; 位于环境敏感区附近的,其规模不一定很大,但造
成的环境影响却不小的 重点工程的确定方法包括: 可研设计报告与现场踏勘相结合确定 类比调查与设计文件相结合 借助于投资分项(列入投资核算中的所有内容)
艺过程某一步骤或生产设备
G 投 入 G 产 品 G 流失
排污系数法 • 根据《产排污系统手册》提供的实测和类比数据,
按规模、污染物、产污系数、末端处理技术以及排 污系数来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方法(掌握) • 采样点数目:一级≥10,二级≥ 6,
三级:2~4或0 公路铁路项目: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
• 固体废物分析与核算: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 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分类,其中废液说明种类、 成分、浓度、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处置方式和去 向等;废渣说明有害成分、溶出物浓度、是否属 于危险废物、排放量、处理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 等
• 噪声和放射性分析与核算:应列表说明源强、剂 量及分布
• 污染物源强统计:按P15表2-4分别列废水、废气、 固体废物排放表,噪声单列
注意事项1:需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和生产管理 以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

南京玄武湖污染源调查与分析_冯冰冰

南京玄武湖污染源调查与分析_冯冰冰
目前 ,入湖沟渠主要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渠系统。 但是 ,该系统并不能杜绝污水对水体的污染。当雨量较大 时 ,会发生管渠溢流。溢流的混合管底的污物。所以 ,溢流的混合污水 一旦直接排入水体就会对湖泊造成极大的污染 ,而且其污染 程度随着工业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日益严重 。
表 1 2006 年老季亭沟和唐家山沟的溢流污染负荷
老季亭沟
唐家山沟
污染因子 污染物浓度 污染负荷 污染物浓度
污染负荷
mg/ L NH42N 17. 26
TP
1. 46
TN
19. 0
CODCr
84. 6
t/ a 6. 45
0. 55 7. 10 31. 62
mg/ L 18. 44
0. 579 20. 55 61. 5
results showed that in2lake conduit pollutions were main exogenous pollutions of Xuanwu Lake and were the inducing factors that aggravated endogenous pollutions of lake. Therefore , controlling exogenous pollutions , improving river closure measures and ensuring the in2lake water quality had a great signifi2
图 1 玄武湖历年 TN、TP 变化趋势
2. 1 外源污染 2. 1. 1 入湖沟渠污染。玄武湖主要入湖沟渠收纳的主要是 锁金村地区和紫金山地区的雨水和污水 。紫金山地区主要 为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 ,生活污水量较少 ;锁金村地区人口 较密集 ,生活污水产生量约 2. 07 万 m3/ d ,由于管网改造落 后 ,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汇入地表径流 ,进入沟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排气管道的截面积,m2; u——废气平均流速,m/s。
含某污染物的废气排放总体积:Vi=Q∙h (m3) 式中:h——废气排放时间,s。 废气中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为:Gi=Vi∙Ci∙10-6 式中:Ci——废气中某污染物的浓度,mg/m3。
(kg)
(2)物料衡算法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 物料量等于产品量和物料流失量的总和。 计算公式为: ΣG=ΣG1+ΣG2 式中:ΣG——投入物料量总和;
讨论这个定义!
污染环境的物质发生源称之为污染源
(source)

污染源的分类 污染物的分类
污染源的分类
按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将污染源分为:自然污染
源和人为污染源, 按环境要素的影响,可分为:大气污染源(高架 点源、线源、面源),水体污染源(地面水污染 源、地下水污染源、海洋污染源),土壤污染源。 按污染源几何形状分可分为:点源、线源、面源。 按污染运动特性分为:固定源、移动源
(4)交通污染源调查
机动车的种类、数 量、年耗油量、燃 油构成、成分、排 气量等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1)实测法(已投产 的污染源) (2)物料衡算法
(3)经验估算法
(1)实测法(已投产的污染源)
工厂和车间外排废水排放量估算:Gi=Q∙Ci∙10-6 (t/a) 计算气体中的某污染物的排放量,先计算废气流量: Q=S∙u 式中:Q——废气流量,m3/s;
Pij
i 1
n
P
式中:P——评价区域内所有污染源的等标污染 负荷之和; Kj——无量纲,它可以确定评价区的主要 污染源及污染源的排序。Kj值最大者为主要污染 源。
1.2.3
主要污染物和污染物的确定
主要污染源的确定
主要污染物的确定
主要污染源的确定
按调查区域内污染源等标污 染负荷比由大到小排队,然后由 大到小计算累计污染负荷比,累 计污染负荷比等于80%左右所包 含的污染源,确定为该区域的主 要污染源。
等标污染负荷
等标污染负荷比 主要污染物和污染物的确定
1.2.1
等标污染负荷
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Pij=Cij/C0i. ∙Qij
式中:Pij——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m3/s; Cij——为第j个污染源第i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水为 mg/l,气为mg/m3; C0I——第i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水为mg/l,气为 mg/m3; Qij——第j个污染源中含有第i种污染物的介质排放流 量,m3/s。
第一部分 污染源调查
确定调查的主要对象
•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 • 选择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因子、评价区已造成 严重污染的污染因子或特殊污染因子
确定调查的范围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
污染源分类及污染物分类
凡是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物质称之为污染物
(pollutant)或污染因子(factor)
农药使用情况(农药品种、方式、时间、 施用年量、年限,有效成分含量(有机氮、 有机磷等)、稳定性等) 化肥使用情况(化肥的品种、方式、时间, 每亩平均用量) 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 农业废物调查 农业机械施用情况调查

(3)生活污染源调查


用水和排水(水量、用水标准、排水量、废水水 质等) 固体垃圾 燃料使用 核技术应用产生的放射情况 污染治理(污水及垃圾处理工艺、设施数量、处 理能力等)
若第j个污染源共有几种污染物参与评价,则该 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
Cij Pj Pij Qij Coj i 1 i 1
若评价区共有m个污染源含有第i种污染物,则 该污染物在评价区内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
n
n
Cij Pi Pij Qij Coj j 1 j 1
ΣG1-—所得产品量总和; ΣG2-—物料或产品流失总和。
物料或产品流失量总和为:
Q=ΣG2=Σ(G∙Mi)-Σ(G1∙Ni) 式中:Q——污染物排放量; MI——投入物料中某污染物的百分含量;

NI——产品中某污染物的百分含量。
如果物料流失量的一部分由烟囱或排水排放,其它 部分进入渣中,则排放量应由物料流失量乘以修正 系数得到,即:
Q=a∑G2 式中:a——修正系数,由排污口排放的物料量与物料流 失量的比值
不同的生产过程,上述的物料平衡方程式有不同的形
式。下面以燃煤为例,给出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公式。
燃煤工业锅炉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估算公式为: Q=B∙S∙80%∙2∙(1-η) 式中:Q——二氧化硫排放量,t/h; B——燃煤量,t/h; S——煤的全硫分百分数; 80%——可燃硫占全硫分的估计百分比; 2——二氧化硫分子量与硫分子量的比值; η——脱硫措施效率,无脱硫措施时,η=0;
第二节 工程分析
1.1 工程分析的作用
1.2 工程分析的方法 1.3 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
工程分析的定义
工程分析是环境影响评价 中分析项目建设环境内在因素 的重要环节.由于建设项目对环 境影响的表现不同,可以分为以 污染影响为主的污染型建设项 目的工程分析和以生态破坏为 主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的工 程分析.
(1)工业污染源调查
工业企业生产和管理(概况、生产工艺、 能源、原材料、水源、生产布局等) 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种类、数量、成分、浓度、污染治理等) 污染危划(发展方向、规模、布局、 污染物排放及治理等 )


(2)农业污染源调查
1.2.2 物料衡算法
物料衡算法是用于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和最 基本的方法.在具体建设项目产品方案、工艺路线、 生产规模、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治理措施确定的 情况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核算污染物排放量,即 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品 数量和物料流失量之和. 其计算通式如下: ∑G投入=∑G产品+∑G流失 式中, ∑G投入---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 ∑G产品---产出产品总量 ∑G流失---物料流失总量
1.2.1类比法
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
A=AD*M AD=BD-(aD+bD+cD+dD) 式中,A---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AD---单位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额; M---产品总产量; BD---单位产品投入或生产的某污染物量; aD ---单位产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bD---单位产品所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品中某污染物的 量; cD---单位产品分解转化掉的污染物量; dD---单位产品被净化处理掉的污染物量.
解:根据上述公式,求解各个工厂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结果 如下:
工厂 编号 等标污 染负荷 1 等标 污染 比 2 等标 污染 比 等标 污染 负荷 3 等标 污染 比 4 等标 污染 比 总污 染负 荷比 污染 物污 染顺 序
项目
等标污 染负荷
等标污 染负荷
废 气 排 放 量 , m3/h SO2 NOx TS P CO 合计 污 染 源 污 染 顺 序 3 2 4 1 58800 10500 96600 8400 174300 0.07 0.01 0.11 0.01 0.20 179200 11200 103600 9520 303520 0.21 0.01 0.12 0.01 0.35 34560 480 47040 1152 83232 0.04 0 0.05 0 0.09 144000 28800 122400 14400 309600 0.17 0.03 0.14 0.02 0.36 0.49 0.05 0.42 0.04 1 3 2 4 4200 5600 480 7200
做好调查准备
搞好调查试点 生产管理调查 污染物治理调查
种类 物料衡算法 调查阶段 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 排放量 排放方式 排放规律 污染物危害调查 生产发展调查 数据处理 总结阶段 建立档案 评价 文字报告 污染源分布图 排放系数法 现场监测法(实测法)
调查内容
(1)工业污染源调查
(2)农业污染源调查 (3)生活污染源调查 (4)交通污染源调查
类比法也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 染物排放量.但是采用此法必须注意: 1、一定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和生产管理 以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 2、必须对生产工艺、化学反应、副反应和管理 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原料、辅助材料、燃料 的成分和消耗定额. 3、一些项目计算结果可能与实际存在一定的误 差,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结果的一致性.
1.2.1 类比法
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 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采用此法时,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 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如: ⑴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⑵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⑶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1.2.1 类比法
1.2.2 物料衡算法
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按下 列总量法公式进行衡算: ⑴总物料衡算公式
∑G排放=∑G投入-∑G回收-∑G处理-∑G转化-∑G产品 式中, ∑G投入 ---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G产品---进入产品结构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G回收---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G处理---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 ∑G转化---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 ∑G排放---某污染物的排放量
污染物浓度 1 SO2 NOX TSP CO 废气量 M 3/h Mg/m3 35 5 230 100 4200 2 80 4 185 85 5600
工厂编号 3 180 2 980 120 480 4 50 8 170 100 7200
排放标准
污染物名称 排放标准 SO2 2.50 NOX 2.0 TSP 10.0 CO 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