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扩张剂的药物治疗
血管扩张剂的生物学作用
![血管扩张剂的生物学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b7507e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4.png)
血管扩张剂的生物学作用血管扩张剂是一种药物,它们可扩张血管,减少血管收缩,并提高血流量。
血管扩张剂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心脏衰竭等疾病。
本文将讨论血管扩张剂的生物学作用。
血管扩张剂的种类血管扩张剂主要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血管扩张素,包括硝酸甘油、硝苯地平、酚妥拉明等;另一类是血管松弛素,包括氨基酸、腺苷酸等。
血管扩张剂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提高血液流量。
这主要通过以下三种生物学作用体现。
1. 放松平滑肌细胞血管扩张剂可作用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上,使其放松。
平滑肌细胞是构成血管壁的一种肌肉细胞,当它收缩时,血管会变窄,血流减少。
而当平滑肌细胞放松时,血管就会扩张,血流增加。
血管扩张剂通过作用于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通道和鉴别受体,使细胞内的钙离子减少,从而使平滑肌细胞放松,血管扩张。
2. 作用于内皮细胞血管扩张剂还可以作用于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是血管内壁上的一种细胞,它们可以释放NO,使得血管扩张。
内皮细胞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NO,它在血管壁间质细胞中活性,促进一系列体内生化反应,最终使得平滑肌细胞放松,血管扩张。
一些血管扩张剂,例如硝酸甘油,可以引起内皮细胞释放NO,从而扩张血管。
3. 促进心脏代谢一些血管扩张剂也能够促进心脏代谢。
心肌细胞需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来维持其正常功能。
血管扩张剂可以扩张冠脉,提高心脏血流量,加速血液循环,从而可以为心肌细胞供应更多的氧气和营养。
这可以改善心肌缺血状况,从而减轻心脏负担。
结论血管扩张剂通过对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心脏代谢的作用,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量,改善心脏功能,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心脏衰竭等疾病。
然而,它们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例如对血压的影响、心动过速等。
在使用时需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避免不合理的使用。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原理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c612e5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6.png)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原理1. 什么是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是一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和高血压。
2. 血管扩张剂的分类血管扩张剂可以按照其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进行分类,常见的血管扩张剂包括:•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阻断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减少血管收缩,放松血管平滑肌。
•β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β受体的激活,减少交感神经的作用,从而使血管扩张。
•α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α受体的激活,减少血管收缩因子的释放,从而使血管扩张。
•一氧化氮(NO)捐体:可以释放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3.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原理血管扩张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原理发挥作用:•放松血管平滑肌:血管扩张剂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多种途径放松肌肉,使血管扩张。
•降低外周阻力:血管扩张剂可以降低血管的阻力,使血液流通更加顺畅,从而降低血压。
•扩张冠状动脉:一些血管扩张剂可以特异性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供血,改善冠心病症状。
•抑制交感神经:一些血管扩张剂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作用,减少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从而使血管扩张。
•增加一氧化氮(NO)浓度:一些血管扩张剂可以增加一氧化氮的浓度,一氧化氮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4.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领域血管扩张剂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高血压治疗:血管扩张剂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常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冠心病治疗:血管扩张剂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供血,常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
•心力衰竭治疗:血管扩张剂可以减轻心脏的负荷,改善心脏功能,常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
•血管痉挛治疗:血管扩张剂可以舒张痉挛的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常用于血管痉挛引起的疾病的治疗。
5. 血管扩张剂的副作用虽然血管扩张剂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低血压:血管扩张剂可以降低血压,但剂量过大或应用不当时,会引起低血压以及相关症状。
•心律不齐:某些血管扩张剂可能会引起心律不齐,特别是使用β受体阻断剂时需格外注意。
寇俊杰血管扩张剂治疗心11
![寇俊杰血管扩张剂治疗心11](https://img.taocdn.com/s3/m/c5704574168884868762d672.png)
硝普钠
④ 注意事项 A. 硝普钠对光很敏感,必须避光使用; B. 每次配制的药液应在12小时内滴完; C. 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到症状和体 征改善后逐渐减量,应特别警惕在应用过程中 突然停药,以免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急性肺水 肿,加重泵功能衰竭或心脏骤停。 D. 停药前可口服的血管扩张剂,如ACEI制剂 及α-受体阻滞剂加以替代。
资料来源: Cataliotti et al.
Circulation.
2004;109:1680-1685
BNP抑制速尿对RAAS的激活
血浆肾素活性 血浆醛固酮浓度
速尿
速尿+脑利钠肽
血浆cGMP浓度
尿cGMP浓度
BL组:速尿(1mg/kg/h) ,IV 90min Low组:速尿(1mg/kg/h) +脑利钠肽(2pmol/kg/min),IV 45min时 High组:速尿(1mg/kg/h) +脑利钠肽(10pmol/kg/min),IV 45min时 Rec组:上述连续两种剂量脑利钠肽给药后(90min)
脑利钠肽
C型受体
清除受体 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肺、 肾脏
C型利钠肽
B型受体
效应受体 分布于生殖系统 参与生殖细胞增殖、胚胎 发育
利钠肽的生物学效应
抑制交感神经系统 抑制加压素 正抗 性肥 心厚 肌增 松生 弛和 作纤 用维 化
抑制内皮素 血管舒张
抗肌细胞肥厚增生
尿钠排泄
抑制RAAS系统
药代动力学
硝酸酯类
鸟苷酸环化酶 NO NO供体
GTP
c GMP
c GMP蛋白激酶C (PKC)
降低细胞内钙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血栓
肌凝蛋白
血管扩张药、利尿剂、脱水药、镇静药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
![血管扩张药、利尿剂、脱水药、镇静药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1733167783e0912a2162a58.png)
[注意]长期用药有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钠、低血氯)而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口渴、头晕、肌痉挛等;偶有皮疹、瘙痒、视力模糊;有时可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听力障碍、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等。
脱水药
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醇
[药理及应用]在肾小管造成高渗透压而利尿,同时增加血液渗透压,可使组织脱水,而降低颅内压。用于治疗脑水肿及青光眼,亦用于早期肾衰及防止急性少尿症。
[用法]静滴:20%溶液250~500ml/次,滴速10ml/分。
[注意]1.不良反应有水电解质失调。其它尚有头痛、视力模糊、眩晕、大剂量久用可引起肾小管损害。2.心功能不全、脑出血、因脱水而尿少的患者慎用。
镇静药
安定(地西泮)
[药理及应用]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和骨骼肌松弛作用。用于焦虑症及各种神经官能症、失眠和抗癫癎,缓解炎症引起的反射性肌肉痉挛等。
[用法]常用量:10mg/次,以后按需每隔3~4小时加5~10mg。24小时总量以40~50mg为限。
[注意]1.不良反应有嗜睡、眩晕、运动失调等,偶有呼吸抑制和低血压。2.慎用于急性酒精中毒、重症肌无力、青光眼、低蛋白血症、慢阻肺患者。
备选药:苯巴比妥(鲁米那)
血管扩张药
硝酸甘油
[药理及应用]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舒张全身静脉和动脉,对舒张毛细血管后静脉(容量血管)比小动脉明显。对冠状血管也有明显舒张作用,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也可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衰。
[用法]用5%葡萄糖或氯化钠液稀释后静滴,开始剂量为5μg/min,最好用输液泵恒速输入。患者对本药的个体差异很大,静脉滴注无固定适合剂量,应根据个体的血压、心率和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调整用量。
血管扩张剂注意事项
![血管扩张剂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356165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e.png)
血管扩张剂注意事项血管扩张剂是一类能够扩张血管的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和肺动脉高压等疾病。
在使用血管扩张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严格按照医生指导使用:血管扩张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情况,医生会确定适用的剂量和频率。
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否则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影响疗效。
2. 注意药物禁忌:某些人群对血管扩张剂可能存在过敏反应或其他禁忌症,如妊娠期妇女、乳母、严重低血压患者、动脉痉挛患者等。
在使用血管扩张剂之前,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疾病史以及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能够判断是否适合使用。
3. 监测血压和心率:血管扩张剂的作用是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但过度扩张可能引起低血压和心跳过速。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如出现持续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心率过快(>100次/分钟),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4. 避免过快停药:长期使用血管扩张剂的患者,在停药时需要逐渐减量,避免过快停药引起血压波动和反跳现象。
如果需要停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注意监测自身的血压变化。
5. 防止药物相互作用:血管扩张剂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降压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等。
在使用血管扩张剂时,需要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疗效。
6. 饮食调节:饮食对于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患者在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重视饮食调节,减少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糖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的食物摄入,保持正常体重。
7. 定期复查和随访: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血压、心率等指标,以及肝功能、肾功能等相关检查。
随访时,需要向医生反馈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如头痛、面潮红、眩晕、肌肉无力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血管扩张剂是一类重要的药物,能够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防止副作用的发生。
常用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讲解
![常用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c697b3bb52acfc789ebc9ef.png)
常用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虽然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但是药物治疗仍然是基础治疗、最为重要和首选的方法之一。
不仅仅要求医生,患者本人以及家属也要熟悉常用的心血管疾病用药的知识,如药理作用、适应症、禁忌症、毒副作用及应用注意事项等。
一、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是现代心血管病治疗学的基础,该类药物通过各种机制最终导致动脉和/或静脉扩张,降低体、肺循环血管阻力,降低心脏负荷,改善血流动力学效应,不仅广泛用于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也是治疗心力衰竭、休克和改善脏器微循环的重要措施。
不少血管扩张剂能直接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良药。
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直接作用的血管扩张剂;②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③影响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的药物。
④其他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的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β-阻滞剂等。
●直接作用的血管扩张剂常用制剂有以下几种:1.硝酸甘油(nitrog1ycerin):治疗心绞痛可立即舌下含服0.3—0.6mg,若无效,隔5—10min可重复剂量;治疗心肌梗死为5—25mg加于5%葡萄糖液250—500m1内缓慢静滴,一般滴速为10—30ug/min。
预防心绞痛可用缓释剂和药膜胸前贴敷,如硝酸甘油缓释片2.5mg,每日2次;硝酸甘油贴敷5-10mg贴胸,每日1次。
其他尚有硝酸甘油喷雾剂、2%硝酸甘油软膏等多种剂型供临床不同情况使用。
不良反应:常见有眩晕、头晕、昏厥、面颊和颈部潮红;严重时可出现持续的头痛、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烦躁;而皮疹、视力模糊、口干则少。
过量时口唇指甲青紫。
眩晕欲倒,高度乏力,心跳快而弱,发热甚至抽搐。
下列情况应慎用或禁用:①脑出血或头颅外伤,因本品可升高颅内压;②严重贫血患者;③青光眼,因本品可升高眼内压;④梗阻性心肌病时可加重心绞痛;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
服本品时要防止体位性降压。
硝酸甘油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硝酸甘油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cc8371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d.png)
硝酸甘油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简介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血管扩张剂,其化学名为1,2,3-三硝基甘油,通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等。
硝酸甘油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来扩张血管,从而增加血液供应,缓解心绞痛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硝酸甘油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作用硝酸甘油具有以下作用:1.血管扩张:硝酸甘油通过放松血管平滑肌,特别是冠状动脉的平滑肌,使血管扩张,增加血液供应,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
2.降低心脏负荷:硝酸甘油也可以通过扩张静脉来降低心脏的前负荷,减轻心脏的工作。
这种作用可以减少心脏对氧气的需求,改善心脏功能。
3.抑制血小板聚集:硝酸甘油可以影响血小板的功能,抑制其聚集,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4.改善微循环:硝酸甘油可以扩张微小血管,改善组织的血液供应,促进新陈代谢和废物的排除。
功能主治硝酸甘油的功能主治包括以下方面:1.缓解心绞痛: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一线药物。
心绞痛是由于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种胸痛症状,硝酸甘油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液供应,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
2.急性心肌梗死:硝酸甘油可以在心肌梗死的早期使用,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血液供应,减少心肌损伤。
3.高血压:硝酸甘油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辅助治疗药物,通过降低血压,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4.冠心病:硝酸甘油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缓解心绞痛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
5.心力衰竭:硝酸甘油可以降低心脏负荷,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等。
6.休克:硝酸甘油可以用于治疗休克,通过扩张血管,提高血液供应,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注意事项在使用硝酸甘油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剂量和使用方法:硝酸甘油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使用频率。
•药物相互作用:硝酸甘油与某些药物(如磷酸酰胺、五氟化硼)会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硝酸甘油时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e9d5764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a.png)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的治疗困难度较高,常规治疗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硝普钠和多巴胺作为常用的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物,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备受关注。
硝普钠是一种短效、强效的血管扩张剂,能迅速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轻心力衰竭的症状。
硝普钠具有快速和短暂的作用,适用于疾病严重而急剧恶化的老年患者。
硝普钠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释放一氧化氮,增加环磷酸鸟苷(cGMP)的浓度,从而导致血管和心肌的舒张。
硝普钠还能减少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的释放,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
这些作用使得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的充盈压力降低,心血管功能改善,从而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
多巴胺是一种多效性药物,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和血管扩张作用。
多巴胺能够通过与心肌的多个受体结合,增加正性肌力,改善心肌的收缩力。
同时它也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减少心脏前后负荷,从而降低心肌的氧耗。
多巴胺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肺混合静脉氧压(PA-aO2)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多巴胺的应用对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来说,能够有效增加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一项研究显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对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另外一项研究也发现,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能够降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长期预后。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限制。
硝普钠的副作用包括低血压、头晕、呕吐等,特别是当剂量较高时,副作用更为明显。
多巴胺的副作用主要是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
在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耐受性来调整剂量,避免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是一种有效治疗老年顽固性心衰的方法。
扩张血管药最强的药物
![扩张血管药最强的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bf05e7506bd97f192279e95d.png)
扩张血管药最强的药物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这和平时人们饮食改变有一定的关系,加之平时不喜欢运动,很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时候,往往使用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这一类的扩张血管的药物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说环扁桃酯,钙通道阻滞剂等等,都属于这一类的扩张血管的药。
扩张血管药最强的药物(1)盐酸*对平滑肌有舒张作用,尤其是对脑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
亦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氧供应。
常用量30~60毫克,每日3次口服,或60~90毫克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
(2)环扁桃酯(抗栓丸)作用类似*,能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脑、肾、冠状动脉和四肢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
其作用较温和、持久。
常用量100~200毫克,每日3次,口服。
(3)烟酸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血流量,促进神经细胞代谢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常用量50~100毫克,1日3次口服,或200~300毫克加入5%葡萄糖500毫升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
(4)钙通道阻滞剂如脑益嗪、氟桂嗪、尼莫地平等,能作用于细胞膜上的钙通道,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而起到扩张血管作用。
并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部微循环。
常用量:脑益嗪25~50毫克,每日3次口服;氟桂嗪8~12毫克,每晚服1次;尼莫地平20~40毫克,每日3次,口服。
(5)培他定有较强的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液循环,提高脑血流量的作用。
尤其对椎基底动脉系统扩张作用更强。
常用量4~8毫克,每日3次,口服。
哪些中草药可以扩张血管经典药方复方丹参丸作为首选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成有丹参、冰片、三七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效果。
临床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此药对心脏具有:1、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①强心,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正性肌力药及血管扩张药血管活性药在心血管术中的应用-V1
![正性肌力药及血管扩张药血管活性药在心血管术中的应用-V1](https://img.taocdn.com/s3/m/6126b15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5.png)
正性肌力药及血管扩张药血管活性药在心血管术中的应用-V1心血管手术是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常见方法。
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协助手术过程。
其中,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药的应用尤为重要。
一、正性肌力药的应用正性肌力药是一类用于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在心血管手术中,正性肌力药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 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能够刺激心肌收缩的药物。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加心肌细胞内的儿茶酚胺含量,从而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和心输出量。
在心血管手术中,多巴胺可以帮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手术风险。
2. 厄贝沙坦厄贝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受体的作用,减少血管收缩,从而扩张血管,降低术中心脏负担。
在心血管手术中,厄贝沙坦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二、血管活性药的应用血管活性药指的是那些能够扩张血管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和钙通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调节血管张力,从而减少心肌损害和其他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1. 硝酸酯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是一类能够扩张静脉和动脉的药物。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释放一氧化氮,从而松弛平滑肌细胞,扩张血管。
在心血管手术中,硝酸酯类药物可以降低血流阻力,减少心肌缺血,从而保护心肌功能。
2.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的药物。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内的离子通道,从而减少钙离子的进入,降低心肌细胞内的钙浓度,从而减少心肌的供氧需求。
在心血管手术中,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有效降低心肌缺血和心肌损害的风险。
综上所述,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活性药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可以有效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
扩张血管药最强的药物
![扩张血管药最强的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63fdd0d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0.png)
扩张血管药最强的药物关于《扩张血管药最强的药物》,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血管疾病近些年患病率是较为高的,这和平常大家饮食搭配改变有一定的关联,加上平常讨厌健身运动,非常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产生,出現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下,通常应用一些软化血管的药品,这一类的软化血管的药品也是比较多的,例如环扁桃酯,钙通道阻滞剂这些,都归属于这一类的软化血管的药。
软化血管药最強的药品(1)盐酸*对平滑肌有左室功效,尤其是对心脑血管有立即扩大功效。
也可以减少外周血管摩擦阻力和心脑血管摩擦阻力,提升脑血容量,改进脑氧浓度供应。
日用量30~60mg,每天3次内服,或60~90mg添加5%葡萄糖500ml内静脉滴注,每天1次,7~10天为1治疗过程。
(2)环扁桃酯(抗栓丸)功效相近*,能松驰血管平滑肌,扩大脑、肾、冠脉和四肢血管,提升血容量,促进血液循环。
其功效较柔和、长久。
日用量100~200mg,每天3次,内服。
(3)维生素b3具备扩大心脑血管,提升血容量,推动神经元细胞新陈代谢和减少胆固醇的功效。
日用量50~100mg,1日3次内服,或200~300mg添加5%葡萄糖500ml内静脉滴注,每天1次,7~10天为1治疗过程。
(4)钙通道阻滞剂如脑益嗪、氟桂嗪、尼莫地平等,能功效于细胞质上的钙通道,阻拦钠离子进到体细胞内,消除血管平滑肌痉挛而具有软化血管功效。
并替代性地功效于心脑血管,提升脑血容量,改进头部血循环。
日用量:脑益嗪25~50mg,每天3次内服;氟桂嗪8~12mg,每天晚上服1次;尼莫地平20~40mg,每天3次,内服。
(5)培他定有极强的扩大心脑血管,改进脑血液循环系统,提升脑血容量的功效。
特别是在对椎基底动脉系统扩大功效更强。
日用量4~8mg,每天3次,内服。
什么中草药材能够软化血管經典方子复方丹参丸做为优选的医治心脑血管病症的药品,构成有紫丹参、樟脑、三七成份,具备活血化淤,理气止痛实际效果。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急救药物之血管扩张药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急救药物之血管扩张药](https://img.taocdn.com/s3/m/5a70a8b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e.png)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急救药物之血管扩张药急救相关知识在近年来年医招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所占比率也越来越大,在这里把医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急救药品中血管扩张药以做一个整理归纳,以帮助考生记忆。
急救药品之血管扩张药1、多巴胺:有兴奋心脏-受体、血管a-受体的作用,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对血管的效应因剂量而异:(1)小剂量5~10ug/kg/min,扩张内脏及肾血管,降低外周阻力;(2)中剂量10~20ug/kg/min,除扩张血管外尚有正性肌力作用;(3)大剂量20ug/kg/min,可以使肺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所以综上所述多巴胺在用于扩血管时该选择中小剂量。
2、多巴酚丁胺:主要用于心脏1-受体,有较强的正性肌力作用,可提高心排出量及降低毛细血管阻力,对伴心功不全患者有显著疗效,与多巴胺合用(二药合用剂量各减半)利于治疗肺水肿。
多巴酚丁胺常用剂量为2.5~10ug/kg/min。
3、异丙肾上腺素:1-受体兴奋剂,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但会增加心率及心肌耗氧量,降低冠脉血流,易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紊乱。
使用剂量为0.05~0.5ug/kg/min。
因其副作用较大,不做更好的选择。
对心率较慢伴传导阻滞而无异位节律者,在其他扩血管药药无效时可选用。
4、酚妥拉明为a-受体阻滞剂,对抗5-羟鱼胺和组织胺的作用,能扩张肺血管,解除血管痉挛及循环瘀滞,对休克肺有一定作用。
剂量每次0.1~0.2㎎/kg加入到葡萄糖溶液当中,按照1~20ug/kg/min,静脉滴注,有导致心动过速的作用,但持续时间短(20 40min)。
当低排低阻心源性休克时,可与多巴酚丁胺联合用药。
取其强心扩血管作用效果较佳。
常见药物对空心病的治疗效果评估
![常见药物对空心病的治疗效果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7f11b0f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9.png)
常见药物对空心病的治疗效果评估空心病是一种心脏疾病,它通常由心脏肌肉的退化和心脏腔室的扩大引起。
空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受损,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
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医生常常会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来治疗空心病。
本文将对常见的药物进行评估,以评估它们在空心病治疗中的效果。
1. 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是一类药物,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和减轻心脏负担。
硝酸酯类药物是最常用的血管扩张剂之一。
它们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来放松血管壁,从而增加血管的直径,改善血液流动。
硝酸酯类药物对空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减轻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
2. 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类可以增加尿液产生量的药物,通过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来减轻心脏负担。
利尿剂可以降低体内液体的负荷,减少心脏腔室的压力,从而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
噻嗪类利尿剂是最常用的利尿剂之一,它们通过抑制肾脏对钠的重吸收来增加尿液的排出。
利尿剂在空心病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可以减轻水肿症状,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
3.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可以阻断心脏β受体的药物,从而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心脏的负荷,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
此外,β受体阻滞剂还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减少心脏的兴奋性和自主性,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β受体阻滞剂在空心病治疗中的效果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可以减轻心绞痛症状,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
4. 血栓抑制剂血栓抑制剂是一类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液凝固的药物。
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血栓抑制剂之一,它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血小板聚集因子来防止血栓的形成。
血栓抑制剂在空心病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是预防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它们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
5. 心血管活性药物心血管活性药物是一类可以增加心脏收缩力和改善心脏泵血功能的药物。
洋地黄类药物是最常用的心血管活性药物之一,它们可以增加心肌细胞的收缩力,提高心脏的泵血效率。
使用血管扩张剂的原则
![使用血管扩张剂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befc3e5aeaad1f346933f42.png)
使用血管扩张剂的原则
发表者:方正(访问人次:2242)
摘要:血管扩张剂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若能适时应用多能取得较好疗效,相反,如果应用不适当,不但无益,反而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血管扩张剂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若能适时应用多能取得较好疗效,相反,如果应用不适当,不但无益,反而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那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应用血管扩张血管剂的原则是什么呢?
(1)血管扩张剂适用于未出现脑水肿之前和脑水肿消退之后。
近年来有人研究指出,缺血性脑血管病后24小时以内及病后2周,使用血管扩张剂较适宜。
这是因为发病24小时以内尚未出现脑水肿,2周后脑水肿已消退。
此时使用血管扩张剂,可使血管扩张并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由于病变部位供血减少,组织缺血缺氧,糖的有氧氧化作用减弱,无氧酵解增加,组织内酸性代谢产物堆积,抑制了血管平滑肌收缩,致使血管扩张处于麻痹状态,若此时应用血管扩张剂,仅能使病变组织周围的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甚至把病变区域内的血液引出,发生“盗血”现象,使病变部位的脑组织更加缺血缺氧。
同时,还可导致病变组织内出血,即
所谓梗塞性出血。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及时应用血管扩张剂。
而大面积脑梗塞伴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时,则不宜使用血管扩张剂。
因为血管扩张剂可使脑血液循环加快,血流量增加,血管渗透性增高,加重脑水肿,甚至发生脑疝,而危及生命。
(3)缺血性脑血管病当出现血压下降时,应慎重使用血管扩张剂,以防血压继续下降,加重
脑供血不足和缺氧,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血管扩容药的原理和作用
![血管扩容药的原理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9eed1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1.png)
血管扩容药的原理和作用血管扩容药是一类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和舒张性,以达到改善血液循环和缓解症状的效果。
血管扩容药有多种机制和途径,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血管扩容药的原理和作用。
1. 阿托品:阿托品属于抗胆碱药,它通过拮抗乙酰胆碱与M2或M3胆碱能受体的结合,抑制迷走神经的冲动传导,从而产生血管扩容的效果。
阿托品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量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和心肌缺血。
2. 硝酸酯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主要通过释放一氧化氮(NO)来扩张血管。
它们被吸收后,在体内被还原为亚硝基酯,再进一步代谢为NO。
NO可以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环磷酸腺苷(cGMP),进而促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降低血液循环阻力。
硝酸酯类药物广泛应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并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
3. 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胞浆内的游离钙离子浓度,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从而扩张血管。
钙离子拮抗剂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
4.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肾上腺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减少或阻断肾上腺素的效应,从而扩张血管。
这类药物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5. 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如醛固酮、AT-II受体拮抗剂等,通过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内源性脂肪酸等血管活性物质的生成和作用,降低血管阻力,扩张血管。
这类药物可用于治疗高血压、血管痉挛等疾病。
总结起来,血管扩容药通过不同的机制和途径,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和舒张性,进而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液流动等效果。
这些药物可以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血管扩容药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调整和监测。
同时,患者在使用血管扩容药的期间应时刻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如低血压、头晕、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避免药物滥用和滥用。
血管扩张剂对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善机制解析
![血管扩张剂对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善机制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e7fe5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e.png)
血管扩张剂对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善机制解析血管扩张剂是一类常用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它可以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本文将分析血管扩张剂对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善的机制,并探讨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血管扩张剂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血管的容积和直径,从而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具体而言,血管扩张剂有以下几种作用机制:1. 平滑肌舒张作用:血管扩张剂能够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促使其舒张,从而扩张血管。
平滑肌舒张的机制主要包括改变肌细胞膜的电位和自身内钙离子浓度,使平滑肌松弛,进而扩张血管。
2. 一氧化氮释放:血管扩张剂还能够促使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进而调节血管张力。
一氧化氮通过活化鸟苷酸环化酶,使内皮细胞产生环磷酸鸟苷(cGMP),从而引起平滑肌舒张,促进血管扩张。
3. 抑制交感神经:血管扩张剂还能够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
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有促进收缩和增加心率的作用,而血管扩张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降低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从而使血管扩张。
4. 降低血浆胆固醇:部分血管扩张剂还能够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这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高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而血管扩张剂通过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血管扩张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血管扩张剂。
以下是血管扩张剂在不同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1. 高血压治疗:血管扩张剂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血管扩张剂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常用的血管扩张剂包括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等。
2. 冠心病治疗:血管扩张剂也常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冠心病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种疾病,血管扩张剂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脏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纳洛酮、硝酸甘油等是常用的血管扩张剂。
休克应用血管扩张剂的原理
![休克应用血管扩张剂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73d25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2.png)
休克应用血管扩张剂的原理1. 引言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循环系统紊乱,其特征是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细胞器官无法得到足够的氧和营养。
休克的常见原因包括失血、感染、心力衰竭等。
血管扩张剂在休克的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提高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
本文将介绍休克应用血管扩张剂的原理。
2. 血管扩张剂的分类血管扩张剂可分为药物性血管扩张剂和物理性血管扩张剂两类。
2.1 药物性血管扩张剂药物性血管扩张剂是指通过药物作用扩张血管的化合物。
常见的药物性血管扩张剂包括硝酸酯类药物、钠硝酸甘油、萘普生、酚妥拉明等。
2.2 物理性血管扩张剂物理性血管扩张剂是指通过物理方法扩张血管的器械或装置。
常见的物理性血管扩张剂包括气囊扩张器、导管、血管支架等。
3. 血管扩张剂的原理血管扩张剂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从而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
3.1 血管内皮放松因子的介导某些血管扩张剂,如硝酸酯类药物和钠硝酸甘油,能够促使内皮细胞释放一种叫做一氧化氮(NO)的血管内皮放松因子。
一氧化氮能够扩张血管平滑肌,使其放松,从而增加血管的直径,增加血流量。
3.2 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剂能够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使其松弛。
平滑肌松弛能够减少血管的阻力,增加血流量。
3.3 抗血小板聚集某些血管扩张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使血小板不能黏附在血管壁上,从而减少血管阻塞,增加血流量。
3.4 血管弹性增加血管扩张剂能够增加血管的弹性,改善血管的功能。
增加血管的弹性有助于改善血液的流动性,增加血流量。
4. 适应症和注意事项4.1 适应症血管扩张剂主要用于休克的治疗。
休克是一种紧急的病情,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来改善循环系统的功能,使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
4.2 注意事项•使用血管扩张剂需要注意剂量和给药途径。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剂量和途径。
•在使用血管扩张剂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以及其他循环系统相关指标。
硝酸通络的功能主治
![硝酸通络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da2f6c2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8.png)
硝酸通络的功能主治硝酸通络简介硝酸通络,又被称为硝酸毛细血管扩张剂,是一种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硝酸通络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血管功能,从而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
硝酸通络的功能主治硝酸通络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主要的功能和主治:1.降低血压:硝酸通络通过扩张血管,减轻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这对于高血压患者非常重要,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病症状,降低心脏负荷,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缓解狭心症:硝酸通络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供血,减少心脏缺血,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
它是狭心症患者的常见药物之一,能够显著改善心绞痛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预防心肌梗死:硝酸通络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的血液供应,减少心肌缺血,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它是心肌梗死患者常用的药物之一,能够保护心肌细胞,减少病情的恶化。
4.改善心力衰竭:硝酸通络可以扩张静脉血管,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力衰竭的风险。
它能够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增加心脏排泄量,减少肺部水肿,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解除肺动脉高压:硝酸通络可以扩张肺动脉,减轻肺部血管收缩,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肺动脉高压症状。
它是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重要药物之一,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浮肿等症状。
如何正确使用硝酸通络在使用硝酸通络之前,应该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正确的使用。
以下是一些使用硝酸通络的注意事项:•按时按量使用:应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使用,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避免自行增减剂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疗效。
•避免突然停药:在使用硝酸通络的过程中,应避免突然停药,以免引起突然的血压升高或心脏症状加重。
若需停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小剂量。
•合理饮食:在使用硝酸通络期间,应注意合理饮食,限制高盐高脂的食物,多摄取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血管健康。
•监测副作用:使用硝酸通络期间,应定期就诊医生,进行血压监测和身体状况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扩张剂的药物治疗
发表时间:2010-02-05T09:06:50.1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4期供稿作者:尹宏伟[导读] 血管扩张剂是一类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外周阻力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尹宏伟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人民医院 156300)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4-0085-01
血管扩张剂是一类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外周阻力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3大类:①扩张动脉为主的,如肼屈嗪等,常用于高血压病或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发的心力衰竭(详见有关章节);
②以扩张静脉为主的,如硝酸酯类,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扩血管良药,尤其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功能不全;③使动、静脉均扩张的,如硝普钠,可迅速扩张小动、静脉而被用于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及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急性左心衰。
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又可将血管扩张剂分为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剂、a受体阻滞剂、神经节阻滞剂、非强心苷正性肌力扩血管剂(如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等,详见非强心昔类强心药)、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
另外,根据血管扩张剂作用的细胞学机制分为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后者如硝酸酯类)两大类。
前者发挥作用需依赖内皮的完整,后者无论内皮是否完整均可发挥其扩血管效应。
一临床应用
1.防治心绞痛无论稳定型还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硝酸酯类药物均为首选药物之一,心绞痛发作时不通过舌下含服,而以口腔喷雾、皮肤敷贴、口颊粘贴等方式缓解心绞痛。
如胸痛仍不缓解,可重复给药并加大剂量,也可静脉给药。
预防心绞痛常口服长效制剂,它可以直接扩张冠状动脉,包括因病变而狭窄的冠状动脉节段,促进侧支循环,使心内膜下/心外膜血流比例正常化,以改善缺血区心肌的供血;还可预防冠状动脉痉挛。
2.急性心肌梗死研究发现,硝酸酯可减轻梗死性疼痛,缩小梗死面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早期静脉滴注硝酸酯与溶栓治疗结合可取得更好疗效。
硝酸酯与ACEI合用对调整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建有良好作用。
3.心力衰竭硝酸酯虽主要扩张小静脉,但大剂量或静脉滴注时亦有扩张小动脉作用,因此减轻了心脏前后负荷,可用于急、慢性心力衰竭及无症状左室功能异常的病人;急性肺水肿时可给予静脉滴注,常能较好地改善症状。
但硝酸酯尚未被证实可延长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4.其他作用如肺动脉高压、主动脉瓣反流及外周血管病变等的作用,参见有关章节。
二不良反应
1.头痛是此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疼痛为搏动性,系血管扩张之故。
部分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头痛可逐渐缓解,头痛严重者可服用镇痛剂或停药。
2.低血压常发生于初始用药时,与心脏前后负荷有关,已有低容量或同时使用其他血管扩张剂时更易发生。
一旦发生低血压,应停药,取平卧位,补给生理盐水并抬高下肢,一般不必使用升压药。
3.撤药综合征长期用药者可产生药物依赖性,一旦停药可致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可表现为头痛、剧烈胸痛、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多发生于停药后数天内。
故长期用药者不宜突然停药。
4.耐药性多发生于用药后数小时或数天,是目前限制硝酸酯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些办法可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如提供巯基供体即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或合用卡托普利等。
5.其他少数病人可有恶心、呕吐、头昏、耳鸣、听力减退、口干、多梦,舌下含药物可有口臭,经皮制剂可致皮肤过敏反应;偶有舌下含硝酸甘油后出现严重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血管迷走反射);长期大剂量静脉滴注有时可致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及血浆酒精浓度过高。
三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1.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常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治疗心绞痛,两者均可降低心肌耗氧量。
β受体阻滞剂还可消除硝酸酯的致心动过速作用。
但用β受体阻滞剂,特别是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故不宜用于变异型心绞痛。
硝酸酯亦不宜与具有内源性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合用,因后者有使心率加快的潜在危险。
2.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主要减轻前负荷,钙离子拮抗剂则降低心脏后负荷,二者均可扩张冠状动脉。
合用时可减轻心脏对氧的需求,增加氧的供给,从而增强对心绞痛的疗效。
3.地高辛硝酸酯主要扩张容量血管,减轻心脏前负荷,与地高辛合用治疗心力衰竭有协同作用。
4.非洋地黄类强心剂硝酸酯与多巴酚丁胺合用治疗心力衰竭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前者可引起血压下降,后者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和防止血压下降。
5.利尿剂常合用于治疗心力衰竭、肺水肿。
长期使用硝酸酯因静脉扩张、血浆容量转移而疗效降低,同时使用利尿剂可恢复硝酸酯的敏感性。
6.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可抑制交感活性,通过负性变时性作用减慢心率,而硝酸酯则可加快心率,二者合用可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并调整心率。
此外,开搏通等可提供巯基,从而减少硝酸酯耐药性的产生。
7.盐酸肼屈嗪硝酸酯与盐酸肼屈嗪合用对治疗心力衰竭有协同作用,但应注意低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
8.溶栓剂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使用硝酸酯和溶栓剂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硝酸酯还可防止溶栓过程中出现的冠状动脉再阻塞。
9.其他静脉使用硝酸酯可部分抑制肝素的抗凝作用。
阿司匹林可增加硝酸酯类的血浆浓度。
乙酞半胱氨酸可作为巯基供体,减低硝酸酯类的耐药性,从而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