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造景
1园林植物造景的概念:园林植物造景是按照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应用乔、灌、草来创造各种优美景观的过程,充分发挥植物生物学生态以及美学等功能,配置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2植物的生物特性美(一)视觉设计要素:①线条②树形③叶色34吸收放射性物质④滞尘二.杀菌:某些植物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三.通风防风:1.防风(由植物构成的防风林带可以有效的阻挡冬季寒风或海风的侵袭。
经测定,防风林的防风效果与林带的结构以及防护距离有着直接的关系,疏适度为50%左右的林带防风效果最佳,并非林带越密越好。
)2.通风(风带,以便将清新凉爽的空气引入其中,提高环境的舒适度、园林绿地与道路,水系结合是构成风道的主要形式。
进气通道的设置一般与城市主导风向成一定夹角,并以草坪,低矮植物为主,避免阻挡气流通过,而城市排气通道则应尽量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四.净化水体五.治理土壤污染六.防火七.水土保持八.改善小气候九减弱噪音十环境监测和指示植物5植物空间构筑功能(重中之重)创造空间是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
一空间可以理解为:人从一个视点横扫四周,视线被景物所阻挡构成一定的视觉界面,这些视觉界面所限定的范围,及时人所感受到的空间。
二空间感受:主要通过视觉与在空间行动而获,因此空间感受影响对空间形式的分类。
空间的存在及其特性来自形成形式和组成因素,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会带有组成因素的某些特征,如果各刺激互相联系,并支持三2.4.1.4.6定的变化和差异,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①形式的统一②材料的统一③线条的统一④花木的多样化统一⑤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二、对比与调和: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矛盾状态,体现事物存在的差异性。
“调和”是在事物的差异性中求同,把两个相当的东西并在一起,使人感到融合、协调,在变化中秋的一致。
“对比”是在事物的差异性中求异,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使人感到新鲜醒目,富于层美。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探讨(5篇)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探讨(5篇)目录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探讨(5篇) (1)1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心得 (2)2园林空间景观及园林植物的营造 (8)[关键词]园林空间;景观;园林植物;营造作用 (8)1.园林空间及其构成要素 (8)2.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景观营造中的作用 (9)2.1可丰富园林景观,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9)2.2可协调园林景观环境 (10)2.3可满足园林构图要求 (10)3.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10)3.1开敞空间营造 (10)3.2封闭空间营造 (11)3.3覆盖空间营造 (11)3.4重视植物的毒害性 (11)4.结语 (11)3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13)【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景观;景观评价 (13)一、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 (13)二、研究展望 (15)三、结语 (16)4园林道路交通景观中植物配置 (16)关键词:道路交通景观;绿地;城市交通系统 (17)一、园林道路交通系统的植物配置现状 (17)二、成都市园林道路交通系统景观规划的可用性及建议 (20)5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探讨 (23)1 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原则 (23)1.1 美学原则 (23)1.2 生态性原则 (23)1.3 人性化原则 (24)2 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 (24)2.1 结合几何学、透视学和错误视觉的原理 (24)2.2 植物造景技术的多元化应用 (25)2.3 关注园林植物四季的更移 (25)3 结语 (26)1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心得摘要:简单地说植物配置就是处理好植物与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
植物与道路、植物与建筑、植物与水系,植物本身(乔木不灌木灌木不草花或者三者之间……)那么如何才能有能力做植物配置呢?他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还有一些就是表现和技术问题了,图面表达和后期统计整理等,先说基本要求:首先就是认识他们,只有认识他们你才会知道都有什么可以选择,只有了解他们习性、高度等因素,才会知道用他们谁。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上 的局 促 感 就 消 除 了 。所 谓 “ 墙 隐 于 萝 问 ”使 人 感 到 在 竹 围 。 丛 、 木 之后 还 有 园林 空 间 的延 伸 。 树
种 混 用 , 应 注 意节 奏 与 韵 律 的 变 化 。适 于 宽 大 主 干道 列 植 但 的 有 银 杏 、 钱松 、 阳木 、 患 子 、 金 重 无 榉树 、 白蜡 等 。
、
园 林 植 物在 造 景 中 的应 用
1利用 园 林 植 物 创 造 观 赏 风 景 . 园林 植 物作 为 营造 园林 景 观 的 主要 材 料 , 有独 特 的 自 具
1对植 : 择 树 形 美 观 、 量 相 近 的 同一 树 种 。 . 选 体 对植 于 房 屋 和 建 筑 前 、 场 入 口 、 门 两 侧 , 头 两 旁 、 阶 两侧 等 . 广 大 桥 石 起
不再 仅 仅 是 利 用 植物 来 营 造 视 觉 效 果 的景 观 , 还包 含着 生 它 态 意义 上 的 景 观 、 化 意 义 上 的景 观等 等 。 当前 应 树 立 大 园 文 林观念 , 以生 态 学 为 指 导 , 植 物 为 主体 , 立 一 个 完 善 的 可 以 建 持续发展人 居生存环境 , 也是 对我国传统园林 中“ 及 自 这 妙 然 , 白天 开 ” 自然 山 水 园林 理 论 的新 发展 , 植 物 造景 的 宛 等 使 科学性 、 艺术 性 及 实 用 性 在 生 态 园 林 的建 设 中更 臻 完 美 。
生 态 建 设
e g a ja s e n t ii n h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园林设计是一个综合艺术,其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来创造出更加美丽、舒适和宜人的环境。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两个方面,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运用进行浅析。
一、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可以进行植物功能配置。
公园中需要有草坪、花圃、树木林地等,而居住区的园林则更注重绿化环境和景观效果。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园林的使用功能,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不同的区域和场所,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选择耐阳光的植物,而在阴凉潮湿的地方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
同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根系、叶型等特点,以便在园林设计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布局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植物的数量、大小、颜色、形状等都需要进行精心的布局设计,以便在整体环境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可以通过对植物的高低错落、植物的颜色搭配等方式来进行植物的布局配置,从而营造出更加美丽的园林景观。
二、植物造景2.1、植物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的布局、搭配和造型都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来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
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来设计出山水、湖泊、小岛等不同的景观,从而打造出美丽的园林风景。
植物园艺造景是园林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植物的修剪、整形、造型等手法,可以将植物打造成各种艺术品,从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园艺景观。
可以通过对灌木修剪成动物形状、对树木修剪成各种艺术造型等方式来进行植物园艺造景,从而为园林景观增添几分艺术气息。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
探究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能够为人们创造一种和谐、舒适、美丽的自然环境,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以下将探究植物造景的作用以及常见的艺术手法。
1. 植物造景的作用(1)美化环境,增加景观效果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的核心之一,也是人们最直观感受到的。
对于一些公共空间、社区、居民小区以及城市公园等场所,通过植物造景能够让原本孤寂、荒凉的环境更加美丽、生机盎然。
植物造景能够扮演“点缀”的角色,让整个空间更加分明、鲜活,起到增加景观效果的作用。
(2)填补空缺,解决不利因素植物造景还可以弥补一些环境的缺陷或者解决不利因素。
比如在城市中,一些高楼大厦或者公路铁路等等建筑设施,容易造成环境噪音、气体污染等不利因素,通过植物造景能够起到缓解、吸收等作用,提高环境的舒适度。
在一些狭窄的胡同小巷、居民楼之间的空地中,通过植物造景能够让这些空地变得更加丰富、美丽,促进当地居民的交流与活动。
(3)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造景能够改善空气、水质,防止自然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和污染。
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重金属等对环境的危害,抑制灰尘的产生。
而且植物造景能够为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营造出更加自然、宜人的环境。
(1)春花秋月,四季鲜花植物的四季变化对于植物造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春季开花的樱花、杏花、海棠等等,在园林中可以用来创建樱花小径、樱花园等等,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而在夏季,洁白的荷花、郁郁葱葱的草坪、花灌木等等,在园林中创造出夏日的富饶与热情。
在秋季,金黄的银杏树、红枫树、紫叶李等等,能够为园林增添丰富的色彩,让人们感受到秋天的柔美。
冬季,雪景、枯草、枯枝等等都可以用来创造寒冷、萧条的冬季景色。
四季的鲜花营造了一个独特、变化无穷的环境氛围,令人沉醉其中。
(2)客观画意,形成意境植物造景要顺应自然,力图在客观形象和人的主观感受之间建立联系,以此形成高尚优美的意境。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有效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环境优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植物造景的应用能够让城市更加绿化,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本文将介绍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有效应用。
一、植物造景的优势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植树、种花、绿化等手段都是植物造景的表现形式。
植物造景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美观:植物能够让园林更加美观,使人们感觉到亲近自然。
2. 空气质量美:植物可以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和有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
3. 减少噪音:植物可以吸收噪音,减少噪音污染。
4. 调节气温:植物可以吸收太阳的辐射,缓解高温,调节气温。
5. 提高生物多样性:植物可以提高园林的生物多样性,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虫。
二、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1. 建筑的绿化设计:将建筑立面、屋顶、阳台等空间进行绿化设计。
通过种植植物,提高建筑物的环境保护能力以及舒适度。
2. 道路绿化:设计绿化带或悬挑花园等,以挂篮、景观树、草坪等为主要绿化营造,形成连续的景观带,减少道路尘土、噪音的污染,使城市环境更加美化。
3. 公园设计:公园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可以在园林景观中形成不同的视觉和喜爱特色,吸引游客参观,提高公园的美观度。
4. 市容设计:将城市中空旷的地方进行绿化,美化城市环境,使人们有时刻感受着自然的生命气息和美感。
总之,植物造景的应用已经成为城市绿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让城市更加舒适和美好。
为了更好地营造城市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植物造景的应用,通过更加有效的园林设计来改善城市的环境。
园林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造景1. 引言园林植物造景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布置和植植各类园林植物,以达到美化环境、提升景观品质的目的。
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打造美丽宜人的园林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方法以及不同植物的应用。
2. 园林植物造景原则2.1 适应性原则园林植物造景应优先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这些植物更容易生根、生长并具备较强的抗逆能力,能够适应当地的气温、湿度和日照等环境条件。
2.2 配套性原则园林植物造景需要将植物与周围环境和其他景观元素进行配套,使其与周围的建筑物、道路、水体等相互协调和谐。
植物的选择应该搭配景观的风格和色彩,达到整体的美观效果。
2.3 节水环保原则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应注重节水环保。
选择水分需求较低的植物,合理利用雨水和灌溉系统,减少用水量。
此外,选择具有气候调节和净化功能的植物,有助于提高环境的质量。
2.4 季节性变化原则园林植物造景需要考虑季节性变化。
选择不同季节表现突出的植物,以确保园林景观四季有花开的景致,给人们带来不同季节的愉悦感受。
3. 园林植物造景方法3.1 色彩搭配方法园林植物造景中,色彩搭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选择植物的叶色、花色和果实色与周围环境进行搭配,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例如,在草坪上搭配不同色彩的花卉,可以增加园林的生机和活力。
3.2 层次布局方法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层次布局是指将不同高度和形态的植物根据其特点合理布置,形成层次感和景深感。
可以利用高大乔木作为主导植物,低矮灌木作为过渡,草坪或地被植物作为底层,打造出立体感强的园林景观。
3.3 空间分隔方法园林植物造景可以利用植物的生长特点将空间进行分隔和划分。
可以通过种植篱笆、绿篱或者以高大树木作为天然的屏障,实现空间的分隔和隐私的保护。
3.4 主题选择方法根据园林植物造景的用途和主题,在选择植物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植物的选择和布局。
例如,选择具有浓郁南方特色的热带植物,打造热带花园;选择盆栽植物和草坪,打造现代简约花园。
浅析园林植物造景的手法
浅析园林植物造景的手法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的使用不仅可以为园林景观提供美丽的绿色画卷,还可以为人们带来健康和愉悦的心境。
而如何使用园林植物去创造出优美、形态各异的园林景观也成为了许多园林设计师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造景手法的角度,浅析园林植物的造景手法。
第一,形势造景手法。
形势造景手法指的是利用地形、水体与建筑等园林环境要素为园林植物的生长与分布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可以利用坡地、河堤或者水边等地形条件,借助自然的升降、流动或者反射等特点,创造出众多具有动态美感的园林景观。
这种手法对于山地和水系的园林设计非常重要,同时,也能够起到保护生态、节约使用水资源等功能。
第二,色彩造景手法。
色彩造景手法指的是利用园林植物色彩之间的搭配与相互衬托,营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园林景观效果。
例如,在园林中使用红、黄、蓝等鲜艳的颜色,可以创造出热情、欢快、明亮的视觉效果;而在园林中使用绿色来装点,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清新、自然的感觉,还可以减轻人们的视觉疲劳,从而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
第三,结构造景手法。
结构造景手法指的是利用园林植物的生长方式、形态和适应性等特点,创建出不同形式、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作品。
例如,可以利用园林植物的生长方式,将其培育为条形、球形、锥形、带棱角等不同形态的造型,或者根据园林植物的适应性,将其作为独立艺术形式来利用。
第四,文化造景手法。
文化造景手法指的是利用园林植物来表达文化人文、历史风貌的手法,同时融合景观设计原理,为人们创造出新的文化场所。
例如,在园林中利用中式园林特色的小桥、流水、琉璃瓦等元素,营造出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景观效果;或者在园林中营造出热带雨林、荒漠、高原冰川等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让人们深刻领略自然环境对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精湛的造景手法往往可以带来更为出色的园林景观。
相信随着园林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园林植物的应用也会变得更加多样化、创意化。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植物作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调节气息,还能提高空气质量等。
本文将从植物选择、种植、配置等方面进行植物造景分析,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一、植物选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根据园林设计的整体构思和环境特点进行植物选择。
植物的品种、高度、颜色等都需要考虑周全。
比如在露天、明亮的广场或者公园内,可以选择大面积盛开的草花、树木和灌木,来达到鲜明的视觉效果;而在密闭的小公园或花园可选择高度不同、各有特色的常绿植物、灌木植物,组成密集的植被,打造出一个人工的绿洲。
二、种植方式植物的种植方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展和园林景观的效果。
常见的种植方式有直接种植、盆栽、垂直种植等。
1. 直接种植直接种植就是将植物的根系直接与土壤接触,根据适宜的浇水和肥料管理,让植物自然生长。
直接种植适用于树木、草花和灌木等种类,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植物,同时也可以使景观效果更加自然真实。
2. 盆栽盆栽是将植物放在盆中进行种植,适用于需要移动性、整理性强的地方,比如室内场所。
盆栽植物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控制温度等,同时还需要定期更换盆土,营养不良的植株则必须补充适量的肥料和矿物质。
3. 垂直种植垂直种植是将植物根系按照一定的规格分层串联,在墙面或空旷的场所就可以种植出美丽的覆盖墙面和垂直绿植景观。
垂直式种植需要均匀的光线、空气和水分流动,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三、植物配置在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可以点缀出自然的美景,还可以为人们创造不同的空间体验。
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创造出自然的景观,提高人们的身心愉悦感。
1. 多层次配置多层次的植物配置可以营造出立体感,为园林带来更丰富的造景效果。
比如,将高大的树木和灌木植物与矮小的草本植物相互配合,既可以保持视野的开阔,同时也营造出大自然的景致。
2. 色彩配置植物的颜色也是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造景是一个古老的课题,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植物
造景”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以植物为主体,运用艺术手法,塑造良好的园林环境。
园林中的植物,其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风景。
在城市建设中,植物不仅具有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改造过程中,植物往往成为主要的要素。
现代植物造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以植物为主体;
2.以造景为目的;
3.以植物造景为特色。
一是从造景的目的上来看:它是以植物为主体,以创造优美的环境为目的。
二是从造景的对象上来看:它是以园林中的各种景物和树木花草为主,并借助园林艺术手法对其进行创造和美化。
三是从造景者上来看:它是由园林工作者或设计师根据园林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和各种要求,将自然界各种植物加以选择和配置,通过艺术手法创造出优美的园林空间。
四是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它包括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
—— 1 —1 —。
园林景观——园林植物造景理念浅析(3篇)
园林植物造景理念浅析(3篇)目录园林植物造景理念浅析(3篇) (1)1传统植物造景理念对现代城市绿化的启示 (1)2城市植物造景特色探讨 (6)1 引言 (6)2 徐州市新城区概况 (6)3 徐州市新城区植物造景的影响因素 (7)4 徐州市新城区植物造景的原则 (9)5 徐州市新城区植物造景特色的探讨 (11)6 结语 (13)3城市中央徽派建筑园林植物造景浅析 (14)1 以往城市中央模式的小区园林造景出现的问题 (14)2 园林造景遵循原则 (15)3 城市中央小区园林重点元素的组合 (16)4 追求“以人为本”“生态平衡”的理念 (19)5 美好愿望 (19)1传统植物造景理念对现代城市绿化的启示[摘要]21世纪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很多学者在关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关注了物质文明与环境的共存,实现环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本文从植物造景观念的思想根源着手,介绍了我国园林的特征,阐述了传统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希望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植物造景理念对现代城市的绿化。
[关键词]植物造景城市绿化城市绿化我国古典园林的建设种类比较繁多,形式也多种多样。
在现今,传统的植物造景观念对于现代化城市绿化有很重要的影响,人们不仅要求在审美观念上得到提高,还要求将我国的文化、艺术等方面应用到绿化中去,以反映我国园林的整体美感和艺术感,在这个建设的过程中,受到古代传统园林建造观念的影响,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离不开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一、“天人合一”自然观在我国古时期,人们依靠天时、地理和人文生活,他们都认为在这个地球的系统之中,人、自然和社会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存在的,它们都有共同的“根”。
因此,无论是人类,还是飞禽走兽,都要服从宇宙这个大系统的发展而发展。
“天人合一”自然观就要求我们用整体的眼光去看世界,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古时期的人们在对待人和自然时,一直在注重追求一种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获取了最大程度的美感。
浅谈植物造景
浅谈植物造景植物造景是20世纪70年代有关专家针对当时园林建设中较多硬质景观现象提出的园林建设方向,要求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
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涉及到美学、植物学等众多学科。
既是诸多学科的应用,又是综合性的创造,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效果,同时还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
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街道—植物等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植物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
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的,就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
本书论述了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外貌、季相,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种间的关系等。
这些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设计的科学性理论基础。
植物造景,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息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还为人们创造游览、观赏的艺术空间。
它给人以现实生活美的享受,是自然风景的再现和空间艺术的展示。
园林植物除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气候和防风、庇荫的基本功能外,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中还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
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在自然界中已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
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
“静”是指植物的固定生长位置和相对稳定的静态形象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
“动”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植物受到风、雨外力时,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
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气候给人以统一的同步感受。
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在《绿柳》一诗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栽去,二月春风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拂柳如剪刀栽出条条绿丝的自然景象。
又如高骈的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自然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的自然美的感受。
园林植物造景
园林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植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合理的植物搭配和布局,可以打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园林景观。
植物选择在园林植物造景过程中,植物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适应环境能力以及景观效果等因素。
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可以根据景观风格的要求和季节性变化进行精心搭配,以实现视觉层次感和动态变化的效果。
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可以选择一些常绿植物作为基础种植,以保持一定的绿色覆盖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具有季节性特点的植物,如春季绽放的花卉、秋季变色的叶子等,来增强园林景观的变化和趣味性。
另外,在植物选择上还需要考虑植物的高低错落搭配以及色彩搭配,以实现整体的和谐统一。
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和搭配,可以打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
植物布局除了植物选择之外,植物的布局也是园林植物造景的关键之一。
在植物的布局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场地的规划布局、景观要素的设置以及视线引导等因素。
在植物布局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造多样化的空间形式和层次感,来增强园林景观的立体感和丰富性。
可以设置一些绿篱、花境、绿地等元素,以实现景观的分隔和过渡。
另外,在植物的布局中还需要考虑到植物之间的空间距离和生长空间,避免过于密集或者过于稀疏,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观赏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植物的高低错落布局和透视效果,来丰富园林景观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植物养护在园林植物造景完成后,植物的养护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只有经过精心的养护和管理,才能保证园林植物在长期发展中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观赏效果。
在植物的养护过程中,需要定期修剪、浇水、施肥等,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健康。
同时还需要及时处理病虫害等问题,防止对植物造成危害。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季节性的养护工作,如防寒保暖、遮阴避阳等,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护工作,可以延长园林植物的寿命,保持园林景观的美丽和完整。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分析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们能够为园林增添生机与美感,同时也能够发挥遮荫、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作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是设计师们经常使用的手段之一,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植物布局和植物组合,来打造不同风格的园林景观。
本文将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并探讨其在不同场景下的设计原则和技巧。
1. 赏景植物的应用赏景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的植物种类,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花卉、园林树木等。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合理搭配不同季节的赏景植物,能够使园林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增加园林景观的变化性和丰富性。
3. 花境的应用花境是指在园林中特别设计用于布置花卉的景观区域,它们通常是一些花园、花坛或者花墙等。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花境的设计能够为园林增添色彩、魅力和活力,同时也能够吸引蝴蝶、蜜蜂等昆虫,促进生态平衡。
二、植物造景在不同场景下的设计原则和技巧1. 公共空间中的植物造景在公共空间中的植物造景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人流量的大小和行走的路径,采用合适的植物布局和组合,不仅能够增加景观的美感,还能够提升公共空间的舒适度和活力。
对于公共空间来说,植物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维护成本,通常会选择一些对环境要求不高、易养护的植物进行设计。
2. 庭院景观中的植物造景在庭院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通常能够通过绿植、花卉、树木等元素为庭院增添生机和美感。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庭院的大小、光照、风向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布局,同时也需要根据庭院的风格和主题进行植物的搭配,以达到整体协调和统一的效果。
3. 商业空间中的植物造景在商业空间中的植物造景设计中,植物往往除了具有观赏价值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商业功能。
比如选择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受的植物进行装饰,加强商业空间的品牌形象和氛围营造。
商业空间中的植物造景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选择那些具有空气净化作用的植物进行搭配。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增加园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还可以改善环境,增加生态效益。
植物在园林景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植物搭配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一、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目的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的组合、植物的立体造型和植物的色彩搭配等手段,营造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园林景观。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可以通过丰富的形态、色彩和质地,产生出多种多样的景观效果,从而增加园区的景观价值和艺术魅力。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也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特性、抗逆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以确保园林景观的长期美观和健康生长。
二、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原则1. 适应环境: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时,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以确保植物能够顺利生长和繁衍,同时减少后期的管理成本和风险。
2. 注重变化: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应该追求多样性和变化性,通过不同季节植物的生长变化,使园区的景观呈现出多种面貌,增加观赏性和趣味性。
3. 考虑结构:在植物配置中,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高度、形态和结构,以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变化,同时保持景观的整体稳定和协调。
4. 色彩搭配:植物的色彩是园林景观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要通过植物的色彩搭配,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使园区的景观更加美丽和生动。
三、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植物配置1. 角落绿植在园区的角落或庇荫处,可以种植一些耐阴的绿植,如吊兰、常青藤等,它们不仅可以利用庇荫空间,还可以美化角落环境,增加绿意。
2. 花境植物花境植物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元素,通过不同季节的花卉搭配,可以打造出绚丽多彩的花境景观,增加园区的观赏性和氛围。
3. 果树种植在园区中布置一些果树,如柿子树、樱桃树等,不仅可以产生果实,还可以为园区增添一份自然的气息和乐趣。
4. 林荫植被在园区的主要通道或活动场所,可以种植一些树木或灌木,形成阴凉的林荫带,提供给游人休息的场所,同时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园林绿化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物造景则是园林绿化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植物不仅是园林中的主要景观元素,更是打造园林景观艺术的主要载体之一。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和艺术手法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为园林景观增添生机和美感,更能够通过合理的搭配和运用,使整体景观效果得以提升。
一、植物造景的作用1. 增添园林景观的美感和艺术性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元素之一,它们的色彩、形态和纹理可以为园林景观增添丰富多彩的层次和表现力,使整体景观更加具有美感和艺术性。
通过合理的植物布局和组合,可以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从而吸引人们的目光,使其陶醉其中。
2. 塑造园林景观的氛围和风格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特点,可以为园林景观带来不同的氛围和风格。
高大的乔木和繁茂的灌木可以营造出浓厚的森林氛围,而盆栽植物和草本植物则更适合营造宁静和清新的庭院氛围。
通过巧妙地运用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特性,可以为园林景观注入独特的个性和魅力,使其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3. 赋予园林景观丰富的生态功能植物是园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保持土壤稳定等多种生态功能。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选择,可以为园林景观赋予丰富的生态功能,使其成为人们休闲娱乐、身心放松的理想场所。
二、植物造景的艺术手法1. 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和特点,需要根据园林景观的整体风格和要求进行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可以选择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植物进行组合,打造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也可以选择生长习性相似、形成层次分明的植物进行配置,打造统一规整的景观效果。
在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中还可以考虑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和生长周期,从而实现四季景观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2. 植物的组合和搭配不同植物之间的组合和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
园林景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目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1)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 (2)2 植物造景与其他设计元素的关系 (4)3 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8)4 结语 (10)2浅析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设计 (11)1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设计的根本 (11)2物种多样性是生态设计的基础 (11)3因地制宜是生态设计的保证 (12)4中间关系是生态设计的关键 (12)5植物群落的稳定是生态设计的核心 (13)6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设计不可缺少的前提 (14)7文化和游憩是生态设计的承载品位 (14)8小结 (15)3浅析植物造景中的五感设计 (16)1.形体 (17)2.色彩 (18)3.肌理 (19)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造景不仅可以达到美观的效果,对城市的水土、空气环境等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介绍了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分析了植物造景在城市景观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植物造景;城市景观设计;应用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1.1 适地适树只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条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并保持其稳定性。
所以,在植物造景中,首先要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或通过引种驯化、改变立地生长条件来达到适地适树的目的。
其次,要合理配置。
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配置密度,使植物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从而形成稳定的群体结构。
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直径的大小来确定种植点距离,但为了在短期内达到配置效果,可适当加大密度。
1.2 功能要求人们对不同的园林绿地有着不同的功能要求,植物配置应考虑其功能要求,以起到强化和衬托作用。
如:行道树要求选择树冠高大、叶密荫浓、生长健壮、抗性强的树种,以达到遮阳、吸尘、隔音、美化的目的;儿童乐园、小游园性质的绿地,可选用姿态优美、花繁叶茂、无毒刺的花灌木。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度,还可以起到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
而植物配置则是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核心内容之一,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和要求,选择植物种类,形成美观、合理的植物组合,达到最佳的园林绿化效果。
一、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重要性1.提升景观美观度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可以利用植物的形态、颜色、花期等特点,进行巧妙的组合,创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增加人们的观赏乐趣。
2.调节气候环境植物的叶子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树木的遮阴作用可以减少太阳直射地面,降低气温,改善气候环境。
3.改善生态环境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可以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有利于各类动物的生存,同时也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
1.根据场景特点选择植物在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中,应根据场地的地形、气候、土壤、光照等特点,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创造出符合自然的园林景观效果。
2.根据功能需求配置植物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中,植物的功能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需要遮荫的地方可以选择乔木类植物;需要覆盖地面的地方可以选择草本、灌木类植物等。
1.乔木类植物乔木类植物是园林绿化造景中常见的植物类型,它们的树冠形态各异,有的葱郁茂密,有的婆娑多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植物配置,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2.灌木类植物灌木类植物通常矮小且密集,可以起到遮挡和固定土壤的作用,是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中重要的景观点缀材料。
3.草本类植物草本类植物生长迅速,可塑性强,适合用于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中的地被覆盖,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花海效果。
4.藤类植物藤类植物可以垂直生长,有很强的攀援能力,适合用于架空绿化、立体造景等场景的植物配置。
1.城市中的街头小品绿化在城市的街头,通常会使用一些乔木类、灌木类和草本类植物进行小品绿化,使得城市街道变得更加绿意盎然。
对植物造景的理解
对植物造景的理解
植物造景是指利用植物和园艺技术在室内外环境中创造出令人愉悦和美观的景观,并营造出与自然相似或独特的氛围。
植物造景不仅仅是简单地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而是通过植物的品种选择、搭配和布局,结合地形、水景、石材、照明等要素,形成整体的景观效果。
植物造景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平静,带给人们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植物造景不仅能提供绿色和氧气,还可以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调节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功能。
同时,植物造景还能够提供视觉上的美感和享受,使人们在欣赏花草树木的美丽形态和丰富色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和活力。
在植物造景中,设计师需要考虑植物的形态、颜色、高度、生长习性等因素,以及搭配其他景观要素,使其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和谐。
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季节变化、植物的生长周期、光照和水分等因素,以实现植物造景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植物造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和科学,通过合理选用植物品种和布局设计,可以创造出与自然相融合的美丽景观,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放松和愉悦的环境。
浅析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物造景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环保意识的增强,城乡园林绿化建设越来越得到人民的重视,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各地园林绿化的建设也逐步加快步伐,各个地方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的进行植物造景能够较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恰当地把握植物之间的选择和配置,深刻体现历史文化的内涵。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不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给人们提供一个文明、健康、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人们的身心在紧张的工作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予以调整、舒缓。
还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改善局部小气候、环保抗灾的生态作用。
一、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概念及其重要性1、概念植物造景是在园林造景艺术的指导下,在满足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园林植物如乔木、灌木、草坪等植物材料,再配合建筑、山石、水体等其他点缀,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仔细选材和合理配置,建造出符合规划要求的自然景观,以达到发挥其不同功能,形成多样化景观的作用。
2.意义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园林建设的根本,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绿化的景观效果和综合效益的发挥,而且与城市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密不可分。
吸收中外造园艺术的精华和生态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科学地进行园林植物造景,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是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重要性随着现代化工业、商业贸易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社會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景观的创造已成为一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因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在城市环境中,要创造生命之绿,植树造林、栽花种草是唯一的途径。
植物作为园林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应用最广泛,最不可缺的材料,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植物造景已成为园林建设的主流。
植物造景在其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沉淀着人类社会中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无数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发表时间:2017-04-17T14:45:51.8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作者:杨文静
[导读] 园林绿化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园林绿化设计的水平,本文从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意义、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植物造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这三个方面对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进行阐述。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
1、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作用
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一:主要通过阳光在光合作用下吸收大量的CO2并释放出O2,从而达到净化空气及提高空气质量的目的。
还有部分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如夹竹桃、大叶黄杨等具有抗SO2的作用;刺槐、桧柏等能够有效吸收HF;冬青、沙枣、紫衫等具有抗Cl2性;柳杉具有抗O3的功效;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可吸收水体中的细菌和有毒物质,具备净化水源的功能。
第二: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减少污染等作用,特别是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化和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极重要作用。
第三:为人们提供休闲场所;从艺术上是创造美好的自然景观,缓解人们紧张、疲劳感,让人们远离城市喧嚣、回归大自然怀抱的美好享受。
2、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以当地的地理环境为基础,尊重当地的文化气息,遵循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当地的气候、土质有效结合起来,在科学的依据下,根据季节变化,设计出色彩多样性的具有当地特色的作品。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1遵循科学性原则
要以适地适树和尽量选用乡土植物为基础。
在植物造景中不仅要了解植物的生态习性,掌握其对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的要求,还要对所需设计的地域环境和性质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让两者更好的融会贯通,才能设计出完美的植物造景,形成可持续的景观效果。
植物造景在植物配置上还应与建筑、道路、山体、水体、园林小品等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给人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感受。
2.2遵循文化性原则
中国文化自古博大精深,多彩多姿。
对不同的景观类型也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
因此,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要根据景区的类型,了解其文化背景,再结合植物本身的特定含义进行植物造景,以求将植物和景区的文化内涵融会贯通。
如:在寺庙中宜栽种菩提树、沙椤树、忘忧树、罗汉松、南天竹等,禁忌栽植桃树,因为桃树代表女性,也不宜栽种葱、姜、蒜等,因为它们代表荤腥。
2.3遵循季节性原则
在植物造景中要注重生态景观多元化。
因此园林绿化设计在植物造景上要随四季的更替而有所变化,使之在不同的季节里都能突出一个应季的植物景观主题。
力求在景观设计中,让游客一年四季兼有景可赏,确保游客流量增而不减。
2.4遵循色彩多样性原则
色彩单调,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增加色彩的多样性,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使人心情愉悦。
在植物造景中除了可以利用观叶植物的叶相变化,还可以利用花卉进行各种造形来点缀绿地,以此增加绿地的色彩层次,而且花卉盛开的时候,能够散发出芬芳的香气,使人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如世纪广场主要以各种草花为主,草花量占了绿地总面积的1/3,使用了大量的串红、万寿菊、矮牵牛、金山绣线菊、美女樱等,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还给人们带来了嗅觉上的享受,使人眼前一亮,精神愉悦!
3、植物造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3.1植物造景与其他园林要素的融合
3.1.1与建筑的融合
园林植物与建筑的融合体现的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
植物柔和的线条和优美的姿态,建筑硬直的线条,若两者处理得当,进行合理的搭配,能有效的弥补建筑的不足之处,使之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美的景观组合。
3.1.2与园路的融合
园路相当于整个园林的骨架和脉络,也参与园林的造景,和园林植物、建筑、地形、园林小品共同构成园林景观的统一体。
根据园路的不同性质合理的配置园林植物,可使整个园林形成一个在时间上和空间的上艺术整体。
3.1.3与山水的融合
“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媚”,在中国古代基本形成了“无山水不成园”的理念。
因此,依山傍水是我国园林设计的一个永恒主题。
山刚水柔,这就需要植物造景从中协调,使“山”、“水”形成一个更好的有机整体,更好的融入到园林景观中。
3.1.4与园林小品的融合
园林小品造型丰富,类型各异,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要素。
单独的一个园林小品,会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若能与园林植物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可以给人一种自然贴切的感觉。
3.2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效果
3.2.1利用园林植物造景展现地域性特色。
根据园林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和各地气候的差异进行配置,使之呈现出地域性的景观。
3.2.2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创造。
中国园林善于应用植物题材,表达造园意境。
如在纪念性陵园种植松柏,表示革命烈士的精神长青永存。
3.2.3作为主景,体现植物的个体美和观赏价值,如孤植树景观。
3.2.4作为其他园林要素的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以此突出主景,如用作石雕的背景。
3.2.5用来阻挡视线,分隔空间,起到组织空间结构的作用。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
植物在空间上的变化,可以运用借景、障景等手法来表现,也可以通过人们的视线的改变产生效果。
3.2.6柔化建筑生硬的线条,使之体现刚柔相济的美感。
3.3植物造景的方法
植物造景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式种植、规则式种植、篱植、草本花卉配植等形式。
自然式种植主要体现景观的自然美,多选择外形优美、自然的树种,无固定的株距和行距,不需要对称排列,但是讲究搭配自然,发挥树木自由生长的姿态,不强求造型。
一般运用孤植、丛植、群植等配置方式:
3.3.1孤植
孤植是利用形态优美的树种,单独种植的景物配置形式,有时候为了增强构图效果,也用2-3株同一树种紧密地种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单元,给人一种繁茂雄伟的感觉。
适合孤植的树木要求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能突出个体美。
3.3.2丛植
丛植体现的是组合美。
它是由两株至十余株的树木构成的一个组合。
丛植的配植形式有:二株丛植、三株丛植、四株丛植、五株丛植等形式,一般采取不等边形形式进行栽植。
3.3.3群植
群植一般是由几十株乔、灌木混合栽植而成,体现的是群体美。
群植不需要精细的挑选各种植物的单株,只求能够恰到好处地组合成一个整体,表现出群体美。
另外,乔木作为群植的第一层,要选择阳性的,第二层应选择半阴性的亚乔木,而种植在乔木下的灌木,则要选择半阴性或阴性的植物。
群植过程中还要注重高低起伏的变化和季相变化。
群植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相当于一个小气候、小环境。
规则式种植人为痕迹明显,具有较强的几何性。
一般在纪念性区域,广场入口,建筑物前、道路两旁等地方适用规则式布置,以衬托雄伟、庄严、肃穆的景观氛围,主要有对植、行(列)植、林植等形式:
①对植
两株相同规格的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作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
依主体景物的中轴线作对称布置,两树的连线与轴线垂直并被轴线等分。
②行(列)植
乔灌木按照固定的行(列)距成排成列的种植,多用于行道树。
此种栽植方式凸显园林景观整齐划一的气势。
③林植
按照固定的行距和列距成片的栽植树木。
有纯种林和混交林两种形式。
纯种林整齐、壮观,但色彩单调,缺少季相变化;混交林由多树种组成,有明显的季相变化,较纯种林的景观要丰富一些。
城市园林中林植一般出现在大的公园、林荫道旁、小型山体、较大的水面边缘等。
多选取具秋色叶、树干光滑、无病虫害的种类,如银杏、马褂木、栾树、杨树等。
篱植可以用来分隔空间,多以绿篱和绿墙的形式表达。
将不同的功能区域,运用绿篱或绿墙的形式使其分隔出来,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还可以将道路两旁设置成绿篱的形式,起到指引游览路线的作用,使游客沿着满载绿篱的小径不知不觉的漫步到一个个景点。
对于不希望游客看到或穿过的地方,可以用刺篱、绿墙等形式起到屏蔽视线和防范边界的作用。
草本花卉在植物造景中应根据园林规划布局和风格而定,以花坛、花池、花丛、花镜、花地、花群、花带等形式提升园林景观的色彩美。
4、结束语
园林绿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植物造景是绿化设计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植物造景利用各种植物的不同形态和色彩,通过设计形成各种自然景观,创造各种引人入胜的美景,产生各种不同的观赏效果、生态效能和经济效益。
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应从客观实际出发,科学的设计生态园林景观,使城市真正成为适宜人们居住的优美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文玲.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10期
[2]李莉.浅析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16期
[3]农明双.浅谈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J]《现代园艺》-2012年16期
[4]黄波,王磊.园林绿化理论在可持续性城市绿化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