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学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与应用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与应用
环境地质学是一门重要的地质学分支,它研究地球表层环境的
形成、演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环境地质学在人们的生活中
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环保、节能减排、资
源开发等方面提供参考和支撑,下面我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环境地质学的研究范围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地形地貌,
研究各种地貌形成和演化的机制,以及不同地貌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是地下水和地表水,研究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特点,包括地下水类型、水质变化、水文循环等等。然后是岩土工程地质,研究地质构造和岩土力学参数等与土建工程有关的问题,如
地质灾害、地基沉降等。最后是环保方面的研究,包括污染物扩散、生境保护、环境分析等。
二、环境地质学的应用
1. 环境评价
环境评价是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环境地质学在其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通过对环境质量的调查和评估,可以有效地评价环境对
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环境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2. 地下水资源管理
地下水资源在人类生存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地质学
可以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研究和评估,包括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
水质、水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有效的地下水开发和管理
方案。
3. 洪涝灾害防治
由于自然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洪涝灾害经常发生,给人类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生命损失。环境地质学研究洪涝灾害的成因、发展机理及其它与之相关的问题,提供有效的预测和预警,在救
援和抗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 土地资源利用与环保
环境地质学研究土地资源的特征、分布、利用规律和土壤的形成机制,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环境地质学》课程笔记
《环境地质学》课程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地球表层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这些圈层构成了地球的地质环境。环境地质学关注这些圈层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环境地质学的任务主要包括:
1. 揭示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评价地质环境质量,预测地质环境发展趋势,为国土规划和资源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3. 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4. 探讨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提供科学指导。
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质环境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的基本特征、形成演化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
2. 环境地质作用:研究自然地质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以及主要的环境地质作用类型,如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地震作用、火山作用等。
3. 环境地质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全球变化、地球系统科学与各圈层相互作用、陆地水循环与水环境变化、地球关键带物质运移与能量转化、生态环境地质、污染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医学环境地质、地质灾害防治、城市环境地质与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效应、地质环境工程与生态系统修复、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地球表层系统非线性演化等。
三、环境地质学的分支学科
2-环境地质学基础PPT课件
能和自净能力产生影响
-
7
第二节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
构成岩石圈的基本单位是不同类型的岩石,这一圈层的基 本状态决定于主要岩石类型的组合。组成岩石的基本成 分是矿物,即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或单质,它 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岩石的物质组成可以分为化学元素、矿物、岩石三个不同 层次进行研究。
斜长石广泛分布于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碎屑岩中。斜 长石是陶瓷业和玻璃业的主要原料,色泽美丽者可作宝玉石 材料,如日光石。
-
13
云母 (mica)
云母的化学组成是XY2-3[Z4O10](OH)2,晶体属单斜晶系 的一族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的总称。X代表2:1型结构单元 层层间的阳离子,主要为K+,也可为Na+。Y代表层内八面 体片中的阳离子,主要是Al3+、Mg2+、Fe2+、Fe3+或Li+。 Z代表四面体片中的阳离子,基本上是Si4+以及Al3+,Si:Al 为3:1。云母族矿物,按照成分和颜色,可分为白云母、金 云母、黑云母等。云母通常呈假六方或菱形的板状、片状、 柱状晶形。颜色多样,玻璃光泽,解理面上珍珠光泽,透明 或半透明。具一组极完全的平行底面解理,薄片富弹性。摩 氏硬度2-3,比重2.7-3.1。具高度的不导电性和耐火性。
-
15
岩石圈的组成
环境地理学大纲
内容提要:
环境地理学是地理学与环境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以区域人类——环境系统为对象,是研究某一区域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与发展、组织与结构、调节与控制以及发行与利用的科学,具有应用科学与基础科学的双重性,区域性是环境地理学有别于环境科学其他分支的一个突出特征。
本书以区域人类--环境系统为对象,以环境问题为主线,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框架.本书的内容和体例,与目前出版的众多的环境学原理与概论方面的书籍不同,不是按环境要素划分章节,而是按照研究方法组织内容,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工作实践,介绍相关区域研究实例与研究方法。全书分为八章,分别介绍了环境与环境地理学、地球环境及其演变、农村环境分析、城市环境分析、中国环境问题分析、全球环境问题分析、人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与环境教育等内容。
本书适合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地环境、生态等方面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及有关院校师生阅读。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地理学
第一节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第二节环境科学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三节环境地理学
第二章地球环境及其演变
第一节地球与宇宙
第二节地球环境系统
第三节宇宙环境变化与地球环境系统异常
第四节古地理环境的演变
第五节地球环境系统人类圈的形成及其环境影响
第三章农村环境分析
第一节农村与农业生态环境
第二节农业活动与农业污染
第三节农村区域环境污染与乡镇企业
第四节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五节农村区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第四章城市环境分析
第一节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系统
第二节城市容量与城市环境分析
环境科学概论第七章 环境地学42页PPT
环境地学
但对于某个区域(如城市、山谷、盆地)来说,大气 对人类活动排放于其中的污染物的自净、稀释能力是有限 的。如果超过了其大气环境容量的阈值,环境空气质量将 明显恶化。除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境意识,实行清洁 生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森林面积(图7-2)之外,保护 空气资源,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还须采取法律手段以及经济 手段。
主要内容
环境地学
7.1 环境地学的学科性质、地位与作用 7.2 人类-地球环境复合系统 7.3 人-地环境复合系统的整体性及各圈层间的 影响与响应 7.4 环境地学的发展趋势
环境地学
7.1 环境地学的学科性质、地位与作用
7.1.1 环境地学的学科性质
环境地学
环境地学是以人-地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生、 演变、组成、结构、特性和功能,及其整体行为对人类 (以及生物)的影响和作用以及人类(生物)对系统发展 变化的反应或相应,据此制定合理改造、利用和保护资源 与环境优化控制和调节的途径与措施,使人类与环境相协 调,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的学科。
统偶合成的、远离平衡态的、复杂而有序的开放巨系统。 ➢ 人-地复合系统主要包括哪几部分?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冰冻圈、生物圈和智 慧圈。
环境地学
环境地质学重点[试题]
1、环境地质学定义:环境地质学是应用地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功能和自身演变规律的学科,侧重研究人类工程技术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环境地质学研究对象: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环境地质学任务: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对策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4、地质环境指的是与人类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岩石圈之表层,是人类生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5、地质环境基本要素: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动力作用
6、地质环境的容量:是指区域地质环境或环境要素(如土地、水体等)对资源
开发或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的容许承受量或负荷量。
7、地质环境的相容性: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的某种干扰的适应性。
8地质灾害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9、崩塌定义:是较陡斜坡上的部分岩土体在以重力为主的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
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10、滑坡:斜坡上的岩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
11、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12、水土流失: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13、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14、盐渍化是一种渐变性地质灾害,它是盐分在地表土层当中逐渐富集的结果(含盐量超过0.3%)。
环境地质学相关知识整理
全球地质环境系统: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重叠的部分。在这里,气、水、岩(土)、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是人类居住、生活、从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并与气、水、岩(土)、生发生联系的场所。
8、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潜水埋藏深度小于“临界埋深”时,必定会出现土壤盐渍化。
不一定,临界深度取决于支持毛细水的最大上升高度,通常将临界深度定义为不会引起作物根系活动层产生盐渍化的潜水面所处的最小深度。但潜水含水层的透水性好坏往往决定着地下水交替的快慢,如果潜水含水层的透水性好,包气带的淋洗水进入含水层后,可及时被带走,有利于土壤的脱盐;另外由于径流条件好,地下水交替积极,潜水的矿化度也往往也相对较低。所以,在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区,潜水埋藏深度小于支持毛细水的最大上升高度,但潜水含水层(砂砾石层)透水性极佳,往往见不到盐渍化现象。
7、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广泛损失严重的原因是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我国是世界上受地质灾害困扰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之所以如此,与我国独特的地质环境条件有关,包括特殊的地质背景、气候和人文背景。即:新构造运动活跃、特殊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特殊的气候条件、人口过多,资源不足。所以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只是造成地质灾害的部分因素。
环境地质学第一章
环境质量 :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 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 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 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大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 《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 《水法》 、 《水土保持法》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因自然过程突变或人类活动引 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 给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是人为活动改变地质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对自然的作用改变了环境或超过了环境 承载能力所带来的问题。
水污染,资源枯竭、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废物处 置不当使地表分布更不均匀,大型水利工程引起的环 境问题,矿产资源的保护利用与开采过程中引起的环 境地质问题和城市化引起的环境问题等。
2.环境破坏 环境破坏(或称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破坏)即生态平衡 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 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主要是人为 原因,也有自然因素。
四、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 • 环境科学:研究人类周围空气、土地、水、能 源、矿物资源和生物等等所有环境因素及其与 人类的关系以及环境质量和环保保护的科学。
• 环境地质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 科,研究地质环境与人类关系以及地质作用与 人类环境关系的、由许多地质学分支与环境科 学综合而成的、服务于社会的实际应用学科。
地理学中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学中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的科学,它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主要分支。而自然地理则着重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地球的壮丽景色和多样性。本文将探讨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些重要特征和影响。
首先,地形地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
状和特征,包括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湖泊等。地形地貌的形成是由于地球的内外力作用,如地壳运动、风化侵蚀等。不同的地形地貌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例如,山脉和高原地区常常具有较为严酷的气候条件和较少的耕地,因此往往人口稀少,而平原地区则适合农业和人类居住。
其次,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期的天
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气候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公转、地形地貌、大气环流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的气候条件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动物种类以及人类的生活方式。例如,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热带雨林的生长,而寒带地区则气候寒冷干燥,适合针叶林的生长。
水文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研究地球上的水资源及其分布、
运动和利用等问题。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和海洋等。水文的研究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例如,河流是人类生活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水源,湖泊则是重要的水利资源和生态系统。地下水则是人类饮水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水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问题。
环境地质学权威复习资料
第一章
1、环境地质学是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第二章
1、地质环境:狭义上是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与大气、生物、水相互作用最直接,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这部分岩石圈称为地质环境。广义上是由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下部组成的体系。包含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三种基本要素。
2、地质环境的上限是地表或岩石圈的表层;
3、对地质环境下限位置的确定,目前有多种意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衡量,把下限定为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活动的能力所能达到的地壳深部;另一类则是从环境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适宜性来衡量,其下限达到与区域地壳稳定程度有关的地壳深部甚至地幔。
4、地质作用:地质环境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及宇宙环境进行着密切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这种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关系常称为“地质作用”。
5、地质环境的作用: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场所;②提供地质资源;③接纳人类排放的废物。
6、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7、地质资源,指地质环境系统内可供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取决于贮藏量和更新速度)。在现阶段,至少有下列几个方面:①矿物资源;②能源资源;③建筑材料资源;④土地资源;⑤地下水资源;⑥地质景观资源;⑦地质空间资源等。
8、地质环境对人类排放的有害废弃物的容纳能力,取决于地下水、土壤和岩石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
环境地质学考试复习资料
1.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所组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即客观物质世界或自然界。
2.社会环境:人们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的环境条件,如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相应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和机构等社会环境。
3. 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地质作用(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体现了自然对人类的作用。如火山爆发、地震、洪水、滑坡及地质环境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引起的生物效应问题(地方病等);二是人为活动改变地质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是人类对自然的作用改变了环境或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所带来的问题。如水污染、资源枯竭、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废物处置不当使地表元素分布更为不均等。
4. 1962 年国外首次提出了“环境地质学”的概念;我国70 年代末“环境十年” ,80 年代末“减灾十年” ,90 年代末“能源十年” 。
5.环境地质学研究方法首先要以地质环境的研究为基础,其次要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最后环境地质学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综合性学科。
6.生态学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意义: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能流物复、负载定额、协调稳定、时空有宜。(P7)
7.地质环境:是指与大气、生物、水相互作用最直接,又是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那部分岩石圈。地质环境是有空间概念的。
环境地质:是研究人类技术—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环境地质则无空间概念。(P9)8. 自然系统具有典型的复杂性:
(1)在自然界某一行为过程中,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环境地质学试卷
环境地质学试卷
环境地质学试卷
余顶杰20104814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地质学:环境地质学是应用地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
基本特征、功能和自身演变规律的学科,侧重研究人类工程技术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地质环境的相容性: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的某种干扰的适应性。
3、泥石流: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
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4、水土流失: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
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5、崩塌与滑坡: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部分岩土体在以重力为主的力作用下突
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
6、荒漠化与盐渍化: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
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盐渍化是一种渐变性地质灾害,它是盐分在地表土层当中逐渐富集的结果(含盐量超过0.3%)。
7、元素丰度:地壳中元素的平均含量,即克拉克值。
8、水土流失: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
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9、地质环境的容量:是指区域地质环境或环境要素(如土地、水体等)对资
源开发或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的容许承受量或负荷量。
10、矿井瓦斯: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从煤层煤岩围岩,采空区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第八章 环境地理学研究方法
(2)社会经济环境背景的调查内容 ①人口情况包括调查区域居民分布情况及特点、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以及人的素质。 ②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 ③政治文化背景
1.地理环境摄影 1)照相机的选择 2)胶卷的选择 彩色好
自动或半自动曝光式、装有变焦镜头的135相机
3)专业地理环境摄影
(1)水文主要拍摄河流、湖泊、沼泽、海洋、冰川、地下水等各种水体,尤其要 注意拍摄各种水体水位涨落及污染的动态变化。 (2)土壤主要拍摄土壤剖面,要选择未受破坏的剖面,以宽0. 5m,高lm的剖面为 宜,注意拍摄成土母质以上土壤各个层次的完整性。最好用彩色胶卷拍摄出各层 的颜色。要注意拍摄土壤表层的植被覆盖层,以便说明植被与土壤的关系。还要 注意拍摄土壤剖面周围的地貌、水文、植被等环境条件。 (3)生物主要拍摄植物群落和植物个体的照片。拍摄植物群落要选择典型的植被 地段,并注意植被的生态环境和植被的层次结构;拍摄动物,主要拍摄动物及其 生态环境。 (4)气象主要拍摄一些特殊的天气现象。 (5)地貌主要拍摄近远距离的地貌形态,如山地、河谷、沙漠、台地等。 (6)人文主要有工业、农业、交通和居民区等。城镇的拍摄要注意其自然条件, 并能反映城镇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特征。 2.地理环境素描
(2)各波段图像的解像力 在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上,同一地物具有不同的色调或色彩,甚至其影像图形特 征也有明显的差别。在应用多波段图像解译时,应熟悉各波段遥感图像的解像能 力。 MSS6 健康的植被和有病害的植物
环境地质学
1环境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核心问题是研究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
2环境地质作用:主要指人类与地质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各种自然地质因素、自然地质现象对人类的作用,即自然地质作用;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即认为地质作用及上述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
3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现阶段人类社会状况和科技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持续性包含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可持续发展除反映在时间维度上,还具有空间维度的含义,即在水平方向上从全球到区域的变化,在垂直方向上从自然圈层到人类活动各部的变换,这些空间即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优化人地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为仁弟关系研究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4土地:具有一定面积的确定边界的地理单位,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微生物、温热状况等自然要素、具有两个基本属性,面积、质量‘
土壤:是位于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的疏松土壤。具有两个功能:具有肥力,具有同化和代谢外界输入物质的能力。
土地土壤的区别与联系:土壤组成疏松,强调的是成分如PH值,土地可用于耕种建筑。土壤是土地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除个别土地类型外,绝大多数土地表层发育有厚薄不一、组成各异、肥沃程度不同的土壤层。
环境地质学研究与应用
环境地质学研究与应用
环境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研究地球的生存
环境和地球系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它关注的不仅
是地球自然的环境变化,还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
研究环境问题解决方案,提供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支持。本文将介绍环境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
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一、环境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
1. 环境地质学的发展历程
环境地质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是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
关注和环境问题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若干年来,
环境地质学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
一方面是对自然环境系统及其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
研究,这既包括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学,也包括生态学、气象学和海洋学;另一方面,还通过探究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的
影响及其演化过程,提供了大量重要的环境问题解决方案。
2. 环境地质学的基础理论
环境地质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环境科学理论、地质学理论和系统分析理论。其中环境科学理论主要研究环境问题的本质和特点,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地质学理论研究地球的结构、性质、演化和资源等基础问题;系统分析理论则研究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等基础理论方法,为环境地质学提供了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等方法学基础。
3.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很广的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地球化学
环境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和地下水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来源、形态、迁移和转化等过程,以及这些物质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环境科学概论第七章 环境地学
环境地学
7.3 人类-地球环境复合系统的整体性 及各圈层间的影响与响应
环境地学
7.3.1 人-地环境复合系统的整体性
人类-地球环境复合系统的整体行为涉及地球各圈层的 相互作用,其中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交织 在一起,表现出复合系统有机统一的整体特性,使全球与 地区、宏观与微观、地球环境与生命过程紧密结合。
下垫面状况决定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配, 并影响气候系统。湿地、 森林、城市等的地表变化是温室气体CO2、CH4、N2O等的重要源。 植被可增加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减少地表向下传输的热通量, 降低地面有效辐射。 土地覆被一旦发生变化,便可影响气候系统的水分交换、侵蚀与堆 积、生物循环和作物生产等土壤主要生态过程和养分的迁移;造成 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因而,城市建成区面积所占比例过大,必然会导致局地环境质量下降。
环境地学
2019年欧洲一些城市的建成区面积
7.4 环境地学的发展趋势
环境地学
• 全球性环境变化 • 探索地质环境演化的特点和地质环境灾变预报的可能性 • 环境变化的时空尺度效应 • 现代新技术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水-岩相互作用
环境地学
7.2.3 其他圈层的地位与作用
环境地学
(1)岩石圈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岩石圈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固体地球最外层,其垂直结 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橄榄岩层。它是土壤和生命所 必需的大量矿产资源和多种燃料的源地,与人类的生存、 发展密切相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人类社会所需的80% 以上的原材料和90%的能源均将取自岩石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生存环境是指以人群为中心和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层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换句话说,以人类为中心,人以外的充满着各种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质、空间、条件和状况即为人类环境。
地球环境生态系统分解为①生态子系统
②自然资源子系统
③社会经济子系统
环境问题按其发生机理可分为①原生环境问题
②次生环境问题
③第三环境问题
环境地学属于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以人-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地系统的组成、结构、发展及变化规律,并运用地球科学一系列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人-地系统的科学。
环境地学的研究方法①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研究法
②实验分析与实验模拟研究法
③数理统计与E-GIS
④遥感技术
地球自转的意义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表面不同区域都能周期性的接受太阳辐射,从而极大地缓和了地球表面环境变化的时空梯度,为生物生存创造了适宜的气压、温度、湿度等。同时,地球自转对沿海地区的潮汐涨落具有重要的阻尼和缓和作用。另外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偏向力(科里奥利力)对地球环境系统中的物质运动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将会离开其原来的方向逐渐向右偏转;在南半球会向左偏转。
地球公转的意义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运动决定了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纬度分布规律、地表的四季变化。地球公转也影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由于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同时进行,在任何一个时刻,都可以按照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的状况将地球划分为夜半球和昼半球。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壳(莫霍洛维奇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外核(利曼界面)地内核
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可划归为人类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两种方式。前者是指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利用和改造区域环境的活动,如植物的采集和动物的驯化、狩猎与捕鱼、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农田开垦等,以及文明社会的资源开发、城乡聚落的发展、兴修道路和水利设施等。后者主要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所引起的环境恶化现象。人类活动以4种主要方式改变环境,即改变区域环境系统的物质组成、改变区域环境系统的结构、改变区域环境系统中的物质能量过程、人为释放能量。
地球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地球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可以归结为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质量3个方面。自然资源是指那些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能被人类利用的自然要素,它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原料和燃料的来源,或是社会生产力布局的必要条件和产所。可见,自然资源是联系人类社会活动与地球环境物质能量交换过程的纽带。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并给人类社会带来重大损失与危害的各种自然变异过程和事件。一般将自然灾害划分为突发性灾害和非突发性灾害,前者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后者包括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灾害。环境质量是指区域地球环境系统对人群生产和生活的适宜程度,故环境质量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全方位、持续性的影响。
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固态、液态及水汽之外的全部混合气体成为干洁空气,其中N2占78.09%,O2占20.94%,Ar占0.93%,它们三者攻击占99.9%以上,其他气体仅占0.03%(氦氖氩氪氙)
大气能见度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出目标的最大水平距离,单位是m或km。
大气圈的层结①对流层
②平流层
③中间层
④热层
⑤逸散层
主要温室气体分析
CO2 化石燃料燃烧;砍伐森林
CH4 湿地、稻田中的细菌;反刍动物活动;化石燃料燃烧
N2O 化石燃料燃烧;化肥释放物及砍伐森林
CFCs(氟氯烃类)制冷剂、泡沫剂、溶剂、气溶胶释放物
大气污染的天然污染源
①火山喷发:向大气中排放SO2、H2S、CO2、CO、HF及火山灰颗粒物等
②森林火灾:向大气环境中排放CO、CO2、SO2、NO2、HC等
③自然风尘:风沙、风沙暴、地表起尘等
④沼泽地区:向大气环境排放CH4、CO、H2S
⑤海洋飞沫:海洋在大风的作用下可向近地层大气排放一些颗粒物,其化学成分主要有NaCl、硫酸盐和亚硫酸盐
人为大气污染源
①工业企业排放源——点源:种类多样、排放量大、排放集中
②家庭炉灶与取暖设备排放源——面源:种类较少,排放量较小,排放点多而广泛,且季节性变化大
③交通运输污染源——线源:属于移动污染源,种类少,影响大,小型分散,数量大,排放总量可观
④农业污染源——面源:施肥。使用农药,土壤表层作物表层农药蒸发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进入大气的各种气体、蒸汽和各种颗粒物(固体的物质或液体的物质)。
二次污染物:是指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与大气中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或者在太阳辐射参与下所进行的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与一次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化学组成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颗粒物是指大气中除气体之外的所有物质(包括各种固体或液体气溶胶)。
降尘是指粒径大于10μm的粉尘,它们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地表降落。
飘尘是指粒径小于10μm的煤烟、烟气和烟雾在内的颗粒物质。
水中物质可归纳为
①微溶气体:N2、O2、CH4、CO2、H2、H2S、NH3
②主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铵根离子、钾离子
③微量元素:F、Br、I、B、Fe、Cu、Ni、Pb、Mn、Zn、Ti
④生物营养物:N、P、S等
⑤胶体:有机胶体(腐殖质)和无机胶体(二氧化硅和氧化铝胶体)
⑥固体悬浮物和生物体等
流域是指河流或湖泊的集水区域,包括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
产流过程是指流域中各种径流成分的形成过程,也是流域下垫面对降水的再分配过程,是流域发生降水后,水在具有不同的阻水、吸水、持水和输水特性的下垫面土层中垂直运动时,供水与下渗相互作用的产物。
地壳中已发现90多种化学元素,以O、Si、Al、Fe、Ca、Na、K、Mg、H、Ti等为主
主要岩石类型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构造运动主要是指地球内力所引起的岩石圈的变形、变位以及洋底的增生和消亡的地质作用。表现为急剧运动(地震)和缓慢运动(海陆变迁)
岩石的运动方式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岩石的产状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方位成为岩石的产状。
①水平岩层②倾斜岩层③直立岩层私倒转岩层
褶皱①背斜:核心为较老的岩层向两侧依次渐新的褶皱
②向斜:核心为较新的岩层并向两侧依次渐老的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