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类、生命类医疗设备管理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制度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制度
为确保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对病人的及时抢救,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及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急救和生命支持类设备包括: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电动吸引器、婴儿保暖箱、电动洗胃机等。
二、各设备使用科室应确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使用,每天应对该类设备进行开机检查,使设备处于正常状况,保证设备完好率达100%,并作好记录,在交接班时也要把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状况纳入其中。
三、医学装备部每个月进行巡查一次,查看科室对该类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未执行保养规范的按医院相关奖惩制度执行。
发现问题设备及时处理,如不能及时处理好的,应向上级领导汇报并负责联系厂家工程师进行维修。
四、当临床科室设备使用中出现故障时,按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执行,同时报医学装备部维修。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管理,确保其在急救过程中发挥最大效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全过程管理。
三、管理职责1. 医疗机构应设立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小组,负责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工作的组织实施。
2. 管理小组应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设备安全、有效、及时地应用于急救。
3. 医疗设备科负责设备的采购、验收、维护保养、技术支持等工作。
4. 护理部负责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保养、培训等工作。
四、设备采购1.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采购应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结合国家相关规定,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产品。
2. 采购过程中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设备的采购价格合理。
3. 采购合同应明确设备的质量要求、售后服务等内容,确保医疗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权益得到保障。
五、设备使用1.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
2. 使用前,医护人员应认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3. 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设备参数,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4. 使用后,医护人员应做好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六、设备维护1.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 医疗设备科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医护人员应配合医疗设备科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七、设备报废1.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达到使用年限或性能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时,应按照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2. 报废设备应由医疗设备科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估,确定报废原因。
3. 报废设备处理应遵循环保、节约的原则,确保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确保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范围本制度所指的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主要包括:呼吸机、麻醉机、除颤仪、简易呼吸器、输液泵、注射泵、喉镜等。
二、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管理职责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采购、验收、安装、维修、报废等工作。
2. 使用科室负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保养、记录等工作。
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质量控制、监测、评估等工作。
4. 医务部门负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使用规范、培训、考核等工作。
三、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采购与验收1. 设备采购应根据医院实际需求、科室申请、市场调研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售后服务好的产品。
2.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招标、比选等方式进行。
3. 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确保设备完好、配件齐全、功能正常。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安装与调试1. 设备安装前,由设备供应商提供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
2. 设备安装过程中,使用科室应积极配合,确保安装位置、电源、接地等符合要求。
3. 设备安装完成后,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五、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维护与保养1. 使用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 每日使用前后,应对设备进行检查,包括电源、管道、配件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避免细菌、病毒滋生,确保患者安全。
4. 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进行设备校准、检测,确保设备性能准确可靠。
最新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
最新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应急预案为有效保障医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正常使用,提高救援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目的本预案旨在规范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在突发事件、设备故障、停电等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应急管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1. 成立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领导担任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 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3. 设立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专家组,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四、职责分工1. 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全院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管理工作。
2. 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包括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培训、演练等。
3. 专家组负责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培训、演练等。
4. 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应急管理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应急预案1. 设备故障应急预案(1)发现设备故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停止使用故障设备。
(2)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3)在设备维修期间,采取替代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 停电应急预案(1)发现停电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停止使用需要电源的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
(2)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抢修,确保电源尽快恢复正常。
(3)在停电期间,采取替代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2)协调相关部门,确保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及时、有效地应用于救援工作。
(3)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替代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管理制度1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是指抢救病人必备的'常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囊)、心脏按压泵、负压吸引器、全自动洗胃机、负压骨折固定装置、中央供气吸引装置、氧气瓶以及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等。
其的完好性关系到抢救病人的及时性与成功性。
完好性虽然未有官方统一标准,但有共同的认识:设备主机及附件齐全、设备性能良好。
据此,医学工程部参考制定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日常使用维护指标,以便临床科室有目标、有计划开展此类设备管理。
一、多功能监护仪日常维护内容包括:(1)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整清洁,有无水迹,电源线,心电导联线,血氧饱和度探头,无创血压袖带有无破损,是否齐全等;(2)接通交流电源,开机后观察机器是否进入正常工作界面,用手背快速触摸监护仪外壳是否有麻手感觉;(3)将心电导联线三极同时接触皮肤观察屏幕有无波形出现,将手指放入氧饱和度探头中观察有无波形和数值出现,按无创血压测量按钮观察血压袖带能否正常充气;(4)断开交流电源,检测电池状态;二、呼吸机日常使用维护内容包括;(1)查看设备外观是否外观清洁完整,电源线有无破损,有无水迹;检查主机过滤网、呼出阀是否安装到位;(2)接入交流电源,及空气,氧气气源,检查管道是否漏气,开机进入检测界面,用手背快速触摸仪器外壳是否有麻手感觉;(3)连接检测管道,运行自检程序;(4)观察湿化罐内水位情况,加热器是否打开;(5)连接呼吸管道,模拟肺,运行呼吸机,观察是否有异常;(6)断开交流电,检测电池维持呼吸机的状态;三、除颤仪日常维护使用维护内容包括;(1)查看设备的外观是否完整清洁,电源线、导联线、电极线有无破损,有无水迹,记录纸是否正常安装;(2)接通交流电源,运行仪器自检程序,打印自检报告;(3)进行能量充电实验,观察仪器充电灯是否点亮;四、电动吸痰器日常使用维护内容包括:(1)查看机器外观是否完整清洁,电源线有无破损,有无水迹,污物瓶、管道连接是否正确,负压表指针是否归零。
医院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调配管理制度
医院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调配管理制度Ⅰ目的为保障临床救治效率,提高面对突发事件或急救设备出现突发故障的应急救治能力。
Ⅱ范围医学装备科人员及临床使用科室。
Ⅲ具体内容一、为保障我院临床救治效率,提高面对突发事件或急救设备出现突发故障的应急救治能力。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该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
二、应急调配的定义:面对突发事件或急救设备出现突发故障无法正常使用时,在院领导统一指挥下,相关职能科室互相配合暂时调用全院范围内或兄弟医院间的专用应急设备。
三、突发事件指因科室设备故障,有急救病号急需使用的情况;因患者病情特殊需从其他科室临时调配设备使用的;因突发公共事件导致医院设备不足的情况。
四、急救设备指注射泵、输液泵、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电动吸引器等可用于病人抢救的设备。
五、设备使用科室职责:各设备使用科室应保持急救设备随时处于待用状态,出现故障时及时报修,并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在有特殊情况发生时无条件供医院紧急调配使用。
六、医学装备科负责统计全院的应急设备清单,并将应急设备一览表发放至各临床使用科室和总值班室进行备案,正常工作时间各科室之间可以互相协调调配,特殊情况下可与医务部、医学装备科联系设备调配,非工作时间及节假日总值班负责协调设备调配。
七、遇重大事故院内无法满足调配需求的情况下,由医学装备科上报院党委会研究。
联系附近兄弟医院进行调配或启用院内紧急采购手续由经销商进行紧急供应。
八、院内调配程序:如科室产生急救设备调用需求,由调用科室负责人优先向邻近科室提出调用请求,调出科室如有闲置设备要及时为兄弟科室提供便利,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调用。
调用科室使用完设备要及时完好归还。
并做好设备使用记录。
如临近科室无闲置设备,或调用科室人员不足的情况,及时上报医学装备科,由医学装备科统一协调院内设备。
九、院外调配程序:发生重大集体性事故的情况下,由院党员联系兄弟医院进行紧急救援,或者启用紧急采购手续,以满足临床需求。
医院经营管理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处置预案
医院经营管理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处置预案一、引言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在医院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然而,由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维护不当等原因,可能导致医疗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为提高医院应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目的1. 确保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在突发故障或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设备故障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2. 提高医院应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突发事件的协调和反应速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 规范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效率。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突发故障、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四、组织架构1. 成立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小组成员包括医院领导、设备科、医疗科室、维修部门等相关人员。
五、应急处置流程1. 设备故障或紧急情况发生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设备,并采取措施保护患者安全。
2. 操作人员迅速向医疗科室负责人报告故障或紧急情况,并协助进行患者安全转移。
3. 医疗科室负责人立即向应急处置小组报告故障或紧急情况,并请求支援。
4. 应急处置小组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处置。
5. 维修部门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对设备进行检修,确定故障原因和维修方案。
6. 根据维修部门的建议,决定是否调用备用设备或采取其他替代措施。
7. 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后,操作人员应进行设备性能检查,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8. 对故障设备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9. 总结经验教训,对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提高医院应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六、应急资源配置1. 医院应配备足够的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确保设备数量充足,满足临床需求。
应急及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制度
应急及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1.1 为了规范和加强应急及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保障紧急情况下应急及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供应使用,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2.1 本制度规定了应急及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管理办法。
2.2 本制度适用于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医学装备管理部门和使用科室。
3 内容
3.1 根据各类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置的需要,编制应急及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以下均简称应急设备)储备目录和应急设备配置方案。
3.2 每年底由设备保管员清点储备设备,及时清理过期失效物品,做好应急设备的储备清单的登记工作。
3.3 每年初根据上年度应及设备的储备清单编制当年采购计划,上报有关部门购置。
3.4 对应急设备医疗卫生设备等卫生应急储备实行分类管
理,按保存条件分别存放。
3.5 储备设备需领用时,应填写储备设备领用单,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发放。
3.6 储备设备被领用后,应按照应及设备配置方案的数量及时采购补充。
3.7 设备科负责全院应急及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调配工作。
附加说明
本制度由设备科提出
本制度由设备科负责起草
本制度由设备科负责解释。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
一、目的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发生故障或不够使用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定义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是指抢救病人必备的常用医疗设备,如:呼吸机、心电监护、除颤仪、简易呼吸器、负压吸引器、电动吸引器、中央供氧及吸引装置、氧气瓶等。
三、预防措施
1、医护人员应熟知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操作规程并能熟练操作设备。
2、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相对固定放置,医护人员应知晓放置位置。
3、科室每日检查设备状况,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待用状态,发现故障不能自行解决的,应立即向医疗设备科报修。
4、对配置有蓄电池的设备,科室应定期放电、充电,使蓄电池处于良好的状态。
四、应急处置
当科室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发生故障或不够使用时:需向科间或全院调配。
1、管床护士或值班护士先关闭故障设备,脱机,并使用紧急替代措施,如:中心负压故障使用电动吸痰器、中心吸氧故障使用氧气瓶或氧气枕,简易呼吸器替代呼吸机,除颤仪替代心电监护仪等。
2、管床护士或值班护士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填写《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调配表》,秉承就近调配的原则,依序向外一科、内一科、内二科调配。
3、被调配科室派人将医学装备送往我科。
4、如科间医学装备调配未到位,值班护士应及时联系医学装备科(夜间或节假日联系院总值班)进行全院性调配。
5、调配完成后,双方科室办理交接手续,填写《医学装备调配使用登记表》并备案。
【应急处理流程】。
提升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
提升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完好率一、项目背景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主要包括:呼吸机、除颤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麻醉机、电动吸引器、电动洗胃机、输液泵、注射泵、供氧及负压装置、气管插管装置、简易呼吸器等。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近年来已成为大型综合性医院必备的常规装备。
它们技术要求高,需用时非常紧急,因此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巡查保养,确保随时处于完好待用状态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挽救患者的生命,应急突发事件,提高救援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功能作用。
二、PDCA过程医学装备科牵头成立了PDCA管理小组,并于2016年2月至4月对全院的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进行了3次例行巡查,主要对巡查时间段内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巡查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以达到设备完好率100%。
(一)成立PDCA管理小组组长:成员:小组的主要职责:通过每月定期前往各临床科室巡查保养,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整改方案、督查实施、不断循环总结提高。
(二)巡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数据原因分析1、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巡查问题分析(2月份数据)对设备存在问题类型进行分析,发现问题集中在:◆大部分科室监护仪蓄电池无电◆科室检查记录、使用记录不完善◆部分科室急救设备配件缺损◆计量设备未检或检定过期◆少数科室设备日常保养不到位◆氧气瓶未悬挂“有/无氧”标识牌2、问题点鱼骨图分析(四)针对问题点制定整改方案⏹临床使用科室⏹医学装备科⏹设备厂家⏹其他1、临床使用科室:(1)未落实设备三级管理中一级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医院设备三级管理制度,并对全院各科室进行培训,明确各科室设备管理人员职责,使用科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2)对设备管理不重视:加强宣传,明确责任,落实检查问题的反馈与考核,不断强化各科室设备管理意识。
(3)不了解急救设备管理要求:通过全院培训以及在全院护士长例会上针对急救设备的一级保养内容、保障方案的执行、各种检查本、记录本的填写要求等培训,让各科室明确自已应该做哪些工作去保障急救设备的完好率。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的应急调配制度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装备的应急调配制度
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装备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为了保证这些设备在紧急情况下的正常运转,我院制定了应急调配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科室。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设备科管理及维修人员需保证24小时电话联系通畅,以便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其次,各临床医技科室遇有节假日应提前自查医疗设备,若有问题,提前保修,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医疗设备维修人员要重点做好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进行保养维修,如有必要上报设备科进行更换。
第四,全院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心脏起搏除颤仪在应急状态下,设备科有权调配使用,各科不准以任何借口不让调用。
第五,各科室医疗设备遇有不能排除的故障,应及时通知设备科负责人,并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修。
遇有无法排除的故障,设备科负责人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最后,加强对临床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认识和日常维护巡查能力,使他们能够掌握急救生命系统和监护仪器的操作知识,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诊疗水平。
二十四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预案
二十四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预案为提高医院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根据我国医疗卫生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目的1. 确保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地投入使用,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2. 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使用熟练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3. 降低因设备故障、人员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患者伤亡风险。
二、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等。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
2. 领导小组下设急救设备管理组、设备维修组、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等四个工作组。
3. 各工作组职责如下:(1)急救设备管理组:负责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包括设备维护、保养、检查等。
(2)设备维修组:负责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维修、故障排查和处理。
(3)医疗救治组:负责患者急救、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操作使用和救治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的物资供应、人员调配、信息传递等保障工作。
四、应急预案实施流程1. 急救设备管理组定期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 设备维修组对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故障及时处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医疗救治组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操作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4.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的物资供应、人员调配、信息传递等保障工作。
5. 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或紧急事件,各工作组按照应急预案迅速行动,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五、应急预案评估与改进1.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定期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要求与规范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要求与规范在现代医学中,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以下简称急救装备)的保障要求和规范至关重要。
它们是医疗团队救助患者、挽救生命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救治效果、降低病患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论述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保障要求和规范,以保障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急救救治。
1.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分类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呼吸道管理设备、心肺复苏装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缺氧缺血监测设备等。
它们的功能各异,但统一的目标是为患者提供适时、适切的支持,保证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得以生存。
2.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保障要求(1)设备品质要求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需要具备出色的品质,以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备应通过相关的认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同时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设备的易用性和可操作性急救时刻迫在眉睫,医护人员需要迅速熟练地操作急救装备。
因此,装备的易用性和可操作性是至关重要的要求。
设备的按钮、控制面板、指示灯等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提供直观的操作界面和清晰的指示,以便医护人员迅速反应和作出正确的决策。
(3)设备的功能适配性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能够满足各种急救场景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自动体外除颤、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
设备的功能应具备适配性,能够应对不同患者的生理特点和病情变化。
3.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规范应用(1)培训和教育要求医疗团队在接触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前,应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这包括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设备使用方法的学习,以及操作技巧的实践训练。
只有当医疗团队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正确、高效地运用急救装备。
(2)规范操作和流程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配备明确的操作指南和流程,以保证医疗团队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操作指南应详细介绍设备的使用步骤、操作技巧、常见问题处理等,医疗团队应熟悉并按照要求执行。
大型医疗设备支持生命类急救类医疗设备预防性保养计划
大型医疗设备支持生命类急救类医疗设备预防性保养计划大型医疗设备、支持生命类、急救类医疗设备预防性保养计划紧急生命支持医疗设备是指用于抢救病人和维持生命体征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除颤器、心肺复苏仪、暂时起搏器、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电动吸引器、洗胃机、喉镜、注射泵、,合理配置应急生命支持设备,规范设备临床使用,设备日常维护,切实落实设备质量保证和应急管理,确保急救生命支持设备 100%的完整性是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1 合理配置设备、规范安装验收流程急救生命支持设备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是规范急救设备的配置标准,合理配置设备。
医院各科室需根据专业建设指南,结合实际床位/诊疗单位和床位/诊疗利用率,合理配置急救生命支持设备。
在明确设备的需求和用途后,确定仪器的技术参数、性能要求和配置清单也是一个关键步骤。
设备部需要组织本部门技术骨干进行论证和分析。
为了确保急救生命支持设备能够安全有效地投入临床使用,医院需要建立医疗器械安装验收管理制度。
设备到货后,由设备部、使用部门和具有相关服务资质的创造厂或者其授权单位共同参加安装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到货验收、绩效验收和培训验收。
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用于临床。
2 加强使用人员培训急救生命支持设备的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使用和操作培训,并经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仪器[1]。
设备使用培训包括新人员培训、新设备培训和再培训。
2.1 新进人员培训本部门新员工使用仪器前,本部门应安排熟悉仪器的人员组织培训。
通过考试后,他们可以独立工作。
2.2 新进设备培训新设备的现场安装、调试、维护和应用技术培训,由用户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加,掌握设备的结构原理、风险因素、维护方法和操作要点。
相关操作人员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作为安装验收、操作和使用培训的一部份,设备部应根据设备操作的难度和用户的反馈,催促供应商安排不确定时间的操作和使用培训。
2.2.1 再培训考核(1) 使用部门应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组织再培训,不断提高使用效果。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及特种医疗设备应急保障及调配细则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及特种医疗设备应急保障及调配细则前言在突发的自然灾害、公共事件或重大事故中,急救、生命支持类和特种医疗设备的调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保障机制及调配细则,对增强医疗保障体系的应急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应急保障在突发事件中,急救及生命支持设备是保护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
应急保障机制应当根据当地资源和情况灵活调整。
应急保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急设备准备在日常工作中,医疗机构需要根据当地情况,统一规划和储备应急设备,确保闲置器械和设备随时能够拿来使用。
应急设备的储备应包括急救用品、轻型医疗设备、中型医疗设备等。
同时,还需要开展器械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状态良好,保证能随时投入使用。
应急队伍准备急救队伍的建设是应急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应急情况需要统一的急救队伍,人数和比例应根据当地受灾情况有所调整。
建议区域内的急救机构,应提前建立医护人员志愿者库,实行强制附加任务制度。
每个志愿者应当参加培训,强化应急知识及技能,做好急救设备装备掌握。
调度方式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需立即启用应急保障,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和实际需求,启用不同等级的出诊车或调派应急队伍应对救护任务。
对于更大规模的突发事件,还需要通过公共卫生部门调度或传媒宣传,协调多部门资源,共同开展抢救和救援工作。
特种医疗设备的应急保障特种医疗设备是来自于专业类别的特定医疗设备,如心肺复苏机、人工呼吸机、血透机、术中监护仪等。
这些设备是救治重症病人的必备工具,在突发事件中,其调配和使用更加重要。
应急设备准备在日常工作中,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应适当规划储备特殊医疗设备,保障设备的可靠性、完好度和存放安全。
设备的储备实际上需要生产厂家提供支持,设立地方应急物资库和设立特种设备应急保障库可以进一步完善储备情况。
应急队伍准备特殊医疗设备的应急队伍由专业人员和维修人员组成。
这些人员应当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相应培训和技术考核,熟悉设备的功能和使用。
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保障制度
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应急保障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管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包括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及其它抢救设备和抢救物品等。
二、医学装备科应协助使用科室制订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操作规程,指导使用科室做好日常保养,并监督执行落实情况。
要确保使用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和操作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要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和考核。
三、使用科室应对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交接班管理,交接班内容应包括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完好状态和使用情况。
医学装备科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查,确保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完好率为100%且时刻处于待用状态。
四、积极开展预防性维修,针对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的特点,科学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和程序,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
五、医学装备科和使用科室要定期进行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使用和调配演练,对演练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总结、改进和落实。
六、维修调度中心设24小时值班电话,确保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维修和调配。
七、医疗设备发生故障时应通知主管工程师进行维修,故障不能及时排查时,应由医学装备科调配进行紧急调配,院内调配不能满足需要时,应联系其它兄弟医院紧急借用或紧急采购。
八、医学装备科应与急救类和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供应商签订优先应急供应协议或承诺书,确保在应急事件发生时的应急供应和调配。
九、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装备设专职工程师负责巡查、保养、维护和维修等保障工作。
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和科室管理人员为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实时监控人员。
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紧急维修、调配预案和紧急替代流程图设备调配流程图:设备故障维修人员到达现场紧急维修通知医学装备科调拨全院暂不能使用设备联系厂家临时借用设备或紧急采购保证临床有效使用维护医疗设备、更换消耗用品,作好记录借用科室医学装备科、行政总值班通知借用科室到调配科室借用归还调配科室联系医学装备科进行维修后,归还调配科室说明情况确认设备名称和数量借用后完好借用后故障。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监测与报告制度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监测与报告制度依据《医院评价管理指南》《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一、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用于抢救危重病人,与其他装备相比必须全面加强管理。
二、医学装备科必须掌握全院急救设备的分布情况,能基本保障使用。
三、加强保管,保证设备质量,每月都要检查一次质量和数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临床科室都要存有一定基数的设备,保证抢救工作及时进行。
五、在购置程序上,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优先采购供应,没有特殊情况,不准缺货。
六、遇大的节假日和放长假,提前对全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进行检查。
七、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使用科室专人负责。
发现可疑安全隐患立即通知医学装备科,医学装备科到现场处理并做可疑风险记录,医学装备科确认设备安全后方可使用。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制度和应急预案
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制度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是现代医疗救援、急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有效保障危急重症患者得到全面、及时、安全、有效的抢救,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特制定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障制度。
一、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主要包括:呼吸机、麻醉机、除颤起搏监护仪、心电监护仪、便携式监护仪、注射泵、输液泵、心肺复苏仪、心脏按压泵、血滤机、血液透析机、喉镜、支气管镜、供氧装置、简易呼吸器、洗胃机、电动吸引器等。
二、使用科室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1.需做到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期检查消毒,保证设备始终处在待用状态。
2.应加强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使用人员的操作应用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保证急救工作的效率。
三、设备科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1.开展院内各科室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情况调查,摸清装备分布情况、装备状态、装备数量等,统计制作全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分布表,遇突发事件时能做到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紧急调配。
2.医学工程人员按计划对重点科室、重点设备展开巡检监测,进行风险分析评估、整合信息资源,建立预测预警系统。
3.制定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定期巡检计划(每月一次),填写巡检表,实时掌握医学装备状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保证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保持待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
4.维修保障技术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医学装备应急维修能力,及时维修处理,保障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处于待用状态。
5.应合理储备应急备用的医学装备,仓库管理人员应每月一次对储备的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和耗材进行巡查、检测,确保储备医学装备物质处于完好待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并做好定期巡查检测记录。
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预案为有效保障医院急救、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正常使用,提高救援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保障广大患者和装备操作者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装备的应急管理医学装备的应急管理与规范—、总则(一)、工作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资源整合。
(二八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院各科室。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突发设备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由医院统一领导应急管理工作。
在突发设备事件发生时,按照“谁分管,谁负责”有原则,承担相应工作;协助医院做好突发设备事件的处置工作。
医院医学装备应急小组是科室医学装备应急小组领导机构,负责医院医学装备应急工作;科室医学装备应急小组负责本科室医学装备应急工作的执行。
医院医学装备应急小组负责人为院长,组成人员为医务科、医疗设备科相关人员。
科室医学装备应急小组负责人为科主任,组成人员为科室相关人员。
三、处理流程(一)、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发生故障时,参照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设备管理应急预案处理。
(二八大型医学装备发生故障时,由使用科室报修。
对无法短时间修好的,由科室医学装备应急小组决定将病人转到本院其它装备治疗、检查,或请示医院医学装备应急小组将病人转到兄弟医院治疗、检查。
(三)一般医学装备发生故障时,先本科室内调配。
再科室间调配。
科室间调配要通报医务科备案。
科室间协调不好的,由科室医学装备应急小组报医科处,由医务科协调调配。
医学装备的应急管理程序流程图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管理应急预案一、目的为建立健全我院医疗器械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及时控制重大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建立健全对重大医疗器械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医疗器械安全事故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地质灾害,制定本预案。
二、依据依据《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大型设备使用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应对各类医疗设备、器械、发生故障时的处置工作。
四、危险性分析我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数量有限,在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出现故障或在本科室的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无法满足临床需要时,有可能造成病人死亡事故,所以必须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调配。
五、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1、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调配领导小组:组长:院长副组长:成员:下设保障中心应急调配小组、科室应急小组。
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调配领导小组职责:1)监督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日常保养工作,落实使用责任制。
2)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调配时,及时做好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调配工作。
3)根据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调配情况,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
4)及时向上级报告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调配情况并向各临床科室通报。
5)必要时请求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供应商支援。
6)领导小组组长是履行本预案规定的第一责任人。
成员单位应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做好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调配工作。
2、保障中心应急调配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1)24小时值班,保证临床科室随时可以得到支援.2)掌握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分布情况,熟悉急救、生命类医学装备的调配原则。
3)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调配时,组织人员实施行动;向医院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调配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急救设备供应商发出求援请求,事后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4)清楚应急仓库库存。
5)保证应急仓库库存设备完好。
3、科室应急小组:各科室主任担任小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科室应急小组职责:1)做好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日常保养工作,落实使用责任制2)定期上报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使用情况和设备状态。
3)熟悉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调配原则,积极配合保障中心应急调配小组工作。
4、应急程序:1)需要调配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科室向医务科(节假日、下班时间向院总值班)提出调配要求。
2)医务科或院总值班联系调配科室。
3)由应急调配小组和需调配科室人员到调配科室搬运设备。
4)院总值班及时向医务科通报节假日、下班时间的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调配情况。
5)设备使用完成后,由应急调配小组、需调配科室人员将设备归还调配科室。
5、各科室应急程序1)各科室接到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调配通知后,应该在允许情况下准备好调配设备。
2)积极配合调配人员搬运设备,做好设备交接工作。
6、保障措施1)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使用人员平时要掌握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操作规范,注意操作安全。
2)平时对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附件定期检查,保持完好状态。
3)组织进行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演练,每年1- 2 次,通过演练,使大家熟悉掌握急救类、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应急调配程序,确保病人安全。
急救、生命类医学装备管理应急预案流程图注: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分布一览表在内网医疗设备科文件夹中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分布一览表急救、生命类医学装备日检查内容一、急救、生命类医学装备每天需开机自检,检查机器显示是否正常,各功能键是否正常。
二、检查机器的附件是否齐全。
三、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疗设备科进行维修,保证设备时刻处于待用状态。
附:急救、生命类医学装备包括:呼吸机、除颤仪、麻醉机、监护仪、洗胃机、气管插管、麻醉喉镜、简易呼吸器常用医疗器械故障应急处理预案呼吸机故障应急处理预案一、目的:本预案是为呼吸机发生故障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制订的应急处理方案。
二、应急预案:1、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使用的呼吸机及使用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随时观察呼吸机的动态变化,保持管道畅通,氧气充足。
如遇呼吸机出现紧急情况,如意外停电、设备故障、氧气压力不足、气管切开套管或气管插管脱出等,医护人员应米取补救措施,以保护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安全。
3、医疗设备科定期检查呼吸机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护、维修登记。
带有蓄电池的呼吸机,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应急情况能够正常运行。
4、呼吸机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止应用呼吸机,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迅速将简易呼吸囊与患者人工气道相连,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调整患者的呼吸,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如果患者自主呼吸良好,给予氧气吸入。
5、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6、主管护师协助更换呼吸机,如没有备用呼吸机请通知应急调配小组协调解决。
7、故障的呼吸机挂上“仪器故障牌”,做好交接班,及时通知医疗设备科维修,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三、处理程序:呼吸机故障-评估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更换备用呼吸机- 医疗设备科组织维修监护仪故障应急处理预案一、目的:本预案是为监护仪发生故障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制订的应急处理方案。
二、应急预案:1、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使用的监护仪及使用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在使用监护仪过程中,随时观察监护仪的动态变化,确保体征参数正常。
如遇监护仪出现紧急情况,如意外停电、参数报警、设备故障等时,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护患者使用监护仪的安全。
3、医疗设备科定期检查监护仪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护、维修登记。
4、监护仪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止应用监护仪,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5、故障的监护仪挂上“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资装办维修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如需更换备用监护仪,应及时与医疗设备科进行协调。
6、医疗设备科配置2-3台备用监护仪,并定期检查,保证备用机的完好。
三、处理程序:监护仪故障-更换备用监护仪-医疗设备科组织维修输液泵、注射泵故障应急处理预案一、目的:本预案是为输液泵、注射泵发生故障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制订的应急处理方案。
二、应急预案:1、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使用的输液泵、注射泵及使用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在使用输液泵、注射泵过程中,随时观察输液泵、注射泵的动态变化,确保设备设置参数与实际运行参数相符合。
如遇输液泵、注射泵出现紧急情况,如意外停电、空气报警、管路阻塞、速度失控等设备故障时,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护患者使用输液泵、注射泵的安全。
3、医疗设备科定期检查输液泵、注射泵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
4、输液泵、注射泵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用该设备,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应恢复常规输注方法,条件允许时应及时更换备用设备。
5、故障的输液泵、注射泵挂上“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医疗设备科维修,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三、处理程序:输液泵、注射泵故障—采用常规输注方式或更换备用输液泵、注射泵-医疗设备科组织维修急诊科室设备故障应急处理预案一、目的:本预案是为急诊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制订的应急处理方案。
二、应急预案:1、操作人员应熟知相关急诊设备使用性能及严守安全操作规范。
2、对急诊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仪)、除颤仪、心肺复苏机、洗胃机、心电图机、微量注射泵、气管插管包等医学装备定期检查,发现故障立即停用并报医疗设备科或联系厂家进行维修。
3、对需进行国家强制检定的设备,必须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4、在急诊过程中如遇设备故障,应立即更换备用设备,医疗设备科须在接到报修电话后10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理,如现场无法处理的应在手术室进行故障设备登记,并尽快组织人员维修或联系厂家维修。
5、在急诊室准备电动吸引器、应急备用电源系统,以应对紧急情况。
放射设备故障应急处理一、目的:本预案是为放射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制订的应急处理方案。
二、应急预案:1、故障处理原则1)及时分析故障原因,医疗设备科维修工程师进行必要的操作和调整。
无法及时消除障碍应立即向上级或相关职能部门汇报,并通知科室应急小组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2)遇到威胁人身、设备安全,且无法消除故障时,应立即停用设备,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科室汇报3)如医院自身无法解决的故障,应及时上报设备科主任,并与厂家联系维修,维修过程及结果需存档备案。
2、分类处理预案1)DR故障(1)患者信息无法下载、图像信息无法上传处理方式:A检查网线接口B重置程序C通知系统维护员(2)球管不曝光处理方式:A检查操作界面状态B检查控制面板状态C查看球管位置D 重置电源E通知工程师(3)图相信丢失处理方式:A重置电源B通知工程师2)CT故障(1)患者信息无法下载、图像信息无法上传处理方式:A检查网线接口B重置程序C通知系统维护员(2)移动检查床卡死处理方式:A重置检查床电源B通知工程师(3)组合机头不曝光处理方式:A检查操作界面状态B检查控制面板状态C检查组合机头状态是否过热D通知工程师(4)图像信息丢失处理方式:A重置电源B通知工程师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及管理制度为做好我院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应急抢救,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事故、排除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不良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