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赏析 (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从留园中、西、东区的图片可以看出,留园作为典型 的江南自然山水园林,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园子中间以水池构景。 2.构图模仿自然,挖湖堆山,以叠石堆山丰富园林 景。 3.建筑、花木曲折自由。
而具体到针对留园本身来说,其布局是 十分独具匠心的。
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 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留园以水池为中 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 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 各处相通。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 有多种门窗,每扇窗户各不相同,可沟通各部景色, 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 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
地形
地形:留园是平地造园,地形并没有提 供优秀的自然资源,所以空间划分都通 过建筑、堆山、置石、水体等造景要素 划分,空间开合变化丰富。
植物
留园基本保持了晚清盛氏园林的格局,中部景区以水池为中心,为全园的精华所 在。池北主假山为典型的石包土假山,所以树木能和叠石相结合,身处山林近观, 树石相依,树以石坚,石以树华,大树见根不见梢,宛如置身山林间;而从池南 的楼榭中远眺,则假山露脚(池岸叠石)不露顶,大树见梢不见根,美自天成,堪 得画理。树种以银杏、南紫薇、榔榆等落叶乔木为主,间杂木瓜、丁香之属,春 英夏荫,秋毛冬骨,与池西假山上的香樟、桂花等常绿树种适成对比。这样常绿 树种便隐去了池西假山的最高点,从而突出了池北假山的主景地位。水池南面则 在高低错落、造型多变的建筑物间留有形状、尺度富有变化的庭院,并布置竹石 花台小品,以与山池相协调。 西部景区是以积土大假山为主景而形成的山林景观,漫山枫林,杂以香樟,点 缀亭榭一二,秋时醉红撼枝,层林尽染,与一墙之隔的中部银杏黄叶相映成趣, 互为借景。山南环以曲水,遍植桃、柳,仿晋人武陵桃源,使人有世外之感。
(3)浣云沼以小衬大:冠云峰前凿池,名日“浣云沼”。峰印水中,更显秀丽; 峰后冠云楼越显高耸。浣云沼的尺度较小,能反射冠云峰的倒影,犹如美人对镜梳 妆,此乃镜借之佳例。其水面尺度比较小,以此衬托冠云峰的窈窕与灵秀
掇山 留园假山处理手法多样。中部假山山体大势布局 具有主山平远、副山高峻之感。主山东西延伸, 山峦横向展开,产生平远意趣,隔水相望,成为 远景山。副山南北走向,沿爬山廊拾级而上,近 观石峰高耸挺拔。山中古木茂盛,浓荫蔽日,仿 佛深山峻岭。在主副山垂直交汇处,做水源出处, 造涧峡状,石梁飞渡。在布局上,主山横向,副 山侧向,小蓬莱岛似山之余脉延至水中。起到平 衡作用,构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的山水意境。西部假山由黄石堆砌,采用土 石相间,小山用石,大山用土的作法。在南北长、 东西狭窄的地域内,山势北陡南缓,有黄石山涧 自山顶向南婉蜒而至溪边,这条旱涧不仅增加了 深远感,而且反衬出山下桃花溪的清幽。整个山 体迂回曲折,四角分设登山道,皆可拾级而上到 “舒啸亭”,极富层次
道路
留园中部多水,所以多用路桥相接的方式,此外也有直设廊桥的 做法。西部多山,因此这里多为崎岖小路。东部多建筑,所以路面较 为平坦。
就如其他古典园林,在留园,道路的装饰作用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留园入口分析
留园的造景手法:
框景 漏景 障景 对景
框景:
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 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 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 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 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 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 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过道尽头是迷 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 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 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三区各不相同,然而造园师运用了以下几种手法将其统一 联系起来。
1.同一元素的应用。如大量使用太湖石堆叠假山,以及以天 然太湖石铺成的道路。 2.色调的统一。园中建筑多为白墙灰瓦与园路假山的灰色调 十分协调,植物本身的绿色则带给人们清新自然的感觉。 3.天然材质的使用。园中使用的材料多为石材,木材,水和 植物点缀其间,这些都 是自然山水的仿照重现。 4.道路,廊桥将各个部分串联起来,使整个园子成为一个整 体。
园林艺术——留园
留园是中国著名 古典 园林,位于江 南古城苏州,以园 内建筑布置精巧、 奇石众多而知名。 留园是平地造园, 空间通过建筑、 堆 山、 置石、水体等 造景要素划分,空 间开合变化丰富。 园中处处体现了中 国古典园林的建筑 之美、叠山立峰之 美、意境之美, “处处邻虚,方方 侧影”造园艺术、 景观设计、空间艺 术之美、植物配置 之美等都得到了很 好地体现。
2.对比与调和
鸳鸯厅 留园的鸳鸯厅,为一屋两翻轩,由南北两厅组 成,南北两厅装修不同。北为方梁有雕花,是 男主人会客的地方;南为圆梁,无雕花,北厅 地砖也比南厅大,南厅是女主人会客和男主人 听音乐的地方。一南一北,一个朴实,一个华 丽,相互对立,也相互融合。
3.节奏与韵律
五峰仙馆十几扇一模一样的隔扇门, 简单的重复让人觉得整齐统一;游 廊上各式各样的漏窗,增添出许多 趣味;闻木樨香轩处渐渐升高的建 筑,引领者人们的视线,让人不禁 好奇,前方到底还有什么样的惊喜。
2.赏石。留园以赏石为胜,历史上既有园主生性爱石,聚奇石为十二峰之盛事,又有联姻以石陪嫁 之佳话,故留园赏石亦为一景。其中山石之奇特以冠云、岫云、瑞云三峰为最,尤以冠云峰为首。 峰高6.5米,以瘦皱见长。纹理纵横,形态奇伟,峰顶似雄鹰飞扑,峰底若灵龟仰首。瑞云峰和岫 云峰配衬左右,构成江南园林峰石最为集中的一景。峰前凿池,名日“浣云沼”。峰印水中,更显 秀丽;峰后配楼越显高耸。以石而筑的小院还有“石林小院”,这是留园建筑群庭园造型的经典空 间,更是品石佳处。小院虽地方不大,约长15米、宽29米,以“揖峰轩”前湖石峰为主景,环峰 回廊。用围墙和廊、轩分割成大小、形状各异又相互贯通的小院,或置湖石,或立石笋,配芭蕉、 翠竹,形成各式赏石框景,室内外空间穿插,层次丰富,仿佛一幅幅以石为卉的画面,令人玩味不 尽。
留园布局手法
.主景配景明确 2.对比调和使用较多 3.节奏与韵律兼备 4.比例尺度精妙
1.主景与配景
涵碧山房与明瑟楼 从图片里我们可以看到,涵碧 山房 与明瑟楼邻水而建,前方没有 遮挡 物体,四周也只是点缀了一些 植物, 作为配景,这样主次分明的处 理使 得整个画面看起来很是清晰协 调。
漏景:
园内漏窗达200余孔,每个漏窗或华丽或朴 素,巧妙地将室外景物与室内氛围相联系, 从漏窗望去,园外景色若隐若现,产生一种 移步换景的距离美。
障景:
留园的入口巧妙地利用建筑空间的 收放开合、光线的明暗变化、心理 的由闹到静、漏窗透景等手法,达 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留 园借用建筑空间变化以使游人心理 上产生“障景”效果的手法,独步 天下。现留园入口原为园林的沿街 侧门,也是来客进入园林的通道, 此处实际是建筑之间的过道,长约 五十多米,设计者通过精心处理, 辅之以漏窗等手段,使之成为留园 游客心理上的“障景”,游人心理 先后经历了三放、两收的过程方可 欣赏到园林美景,达到欲扬先抑、 引人入胜的效果。
4.比例与尺度
冠云峰、冠云楼、冠云亭都是为观赏冠云峰所建,而冠云峰 高5.7米,底高0.8米,总高6.5米。冠云楼距离冠云峰的距离 约为15米,冠云亭距离冠云峰的距离约为10米。这样近的距 离很方便欣赏冠云峰的,而以图片的角度来看三者之间的高 度也是十分的协调。
山水构建
理水 掇山
建筑位置经营
理水 留园的山水格局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将中部和西部的空间进行对比,形成疏密相同 的空间景观。中部形成以水体为主、四周假山的开敞景观,而西部形成以山体为主、 水体为辅的山林景观。东部则多采用象征的手法,用特置石峰来形成山景意境。留 园中理水所创造的景观,截然不同。手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1)景观与空间对比:利用理水形成不同的景观,西部形成溪流的景观,取陶渊 明《桃花源记》中“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意,暗含了此溪的桃花源意境;中部形成较大的池面, 池中设小蓬莱岛,为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之一,以小岛喻神仙,以小池喻大海。 也因此形成了强烈的空间对比,中部旷而阔,西部奥而幽。 (2)疏水若为无尽:中部池山西南角设置水涧,池水仿佛有源头,涧口设对景石 矶,以便游人观赏水涧,但尺度略大。涧上结合道路设置石梁,使水涧的景观层次 较为丰富。“活泼泼地”水阁下也作凹入处理,仿佛没有尽头。
建筑小品
1.建筑.留园建筑的华美亦为人称道。“明瑟楼”和“涵碧山房” 虽建在陆地,却紧临水面,造型和布置得当,神似面舫,与对 面山上“可亭”相呼应。“五峰仙馆”又称掐木厅,是苏州园 林中规模最大的一幢建筑。“林泉耆硕之馆”为面阔五间的鸳 鸯厅,建筑内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精细雅致,是古典厅堂 建筑的精品。上述两馆堪称双绝。
雨过天晴图
留园的五峰仙馆内保存有一件号称“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雨过天晴 图”。只见一面大理石立屏立于墙边,石表面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壁重 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飞悬,上部流云婀娜,正中上方,一轮白白的圆斑,就像 一轮太阳或者一轮明月,这是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这块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 出产于云南点苍山山中,厚度也仅有15毫米,真奇怪这么大尺寸的一块大理石是如 何完好无损从相距千里之外的云南运到这个江南苏州的,真是一个谜。
留园总体布局
留园总体布局是园林紧邻于宅邸后,呈前宅后院式。它分为西、 东、中三区。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以山、水兼长。东区以建筑取胜。
从留园的总平面图我们可以 看出,留园为非对称结构, 中间是水池,四周围绕以建 筑,并且建筑在西部最为稀 疏。
留园总平面图
留园西区:山石疏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留园东区:建筑为精
留园中区:山水相依
对景: 涵碧山房与可亭相对而望,彼 此之间仿佛在默默地述说着什 么。
留园特色之留园三绝 冠云峰 留园内的 冠云峰乃 太湖石中 绝品,齐 集太湖石 “瘦、皱、 漏、透” 四奇于一 身,相传 这块奇石 还是宋末 年花石纲 中的遗物。
1.冠云峰
楠木殿
楠木殿厅堂面阔五间,中间用纱隔屏风隔出前后两厅。其中前厅约占了整个建筑的三 分之二的面积。正厅中间朝南设供桌、天然几、太师椅等家具,左右两边分设几、椅。众 多家具将正厅空间分隔成为明间、次间和梢间等空间系列,这样的空间分布较一般的江南 厅堂更加错综复杂,典雅繁美。仙馆东西墙上分别设了一列开合非常大,但是装饰却简洁 精雅的窗户。这样的做法是要把窗户外的两个小庭院的风景借鉴进来,拓展厅堂的视觉空 间,保证建筑中有充分的光线。所以我们走进五峰仙馆没有像以往走进其他老房子那样, 感觉阴暗、压抑甚至还有点阴森森,相反感觉这个厅堂宽敞明亮,宏丽而大气。五峰仙馆 的建筑用材非常奢华,梁柱全部采用楠木,中间也全部采用红木银杏纱隔屏风。
建筑位置经营 清风池馆 由西楼北行即到清风池馆,这是一 座朝西开敞临池的卷棚歇山顶小轩,临池而观 景色开畅爽朗,近览濠濮亭、小蓬莱,远眺山 林可亭、闻木樨香轩和明瑟楼,山池景色历历 在目。馆旁古树峰石交相掩映衬托,使位于水 池一隅的池馆更显得幽雅清静。
造园要素分析:
地形 植物 建筑小品 道路
游廊
全园游廊长达700米,在中部爬山廊与云墙结合, 沿山脊线明暗变化,高低曲直,透违延伸;在东部 游廊迂回于厅堂轩斋之间,穿珠引线,将建筑与峰 石、树木分割成大小变化、特色分明的园林小空间, 成为留园特色。
空间结构分析
留园以其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而享有盛名。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 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 止。 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 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 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 窗200余孔。 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 高墙之间是长达50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 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 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 抑的艺术效果。 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 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 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 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 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