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作业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同步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后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朱熹针对当时有些儒者“徒知而不行”的学风,批评指出“大抵
今日之弊,务讲学者多阙于践履”,认为“既致知,又须力行。若
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在此,朱熹( )
A.蔑视权威和教条
B.力图唤醒内心的良知
C.捍卫道学家尊严
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2、苏轼认为,“吴生(画圣吴道子)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
(王维的字)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翩谢笼樊”;“味摩诘之诗,诗
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由此可知( )
A.苏轼主张绘画重诗意
B.苏轼被奉为文人画鼻祖
C.苏轼排斥绝对的形似
D.文人画是中国画的精粹
3、北宋理学家张载在《正蒙·西铭》一书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
与也”的观念,后人把它概括为“民胞物与(爱人和一切物
类)”。张载的这一理念( )
A.蕴含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
B.推动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C.继承了荀子人性论的观点
D.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
4、据学者研究,“话本”的称谓,早在唐代就已出现。不过,宋元
话本常常出现“话本说彻,且作散场”之类的套语。这表明话本
( )
A.是比较成熟的小说
B.是经济繁荣的产物
C.已有格式化的趋势
D.与诗词的发展相关
5、下列文字进行汉族拼音化最早的尝试的是( )
A.契丹文
B.金文
C.西夏文
D.蒙古文
6、两宋时期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孔子、孟子、荀子
B.程颢、程颐、朱熹
C.陆九渊、王守仁、李贽
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7、郭守敬用改进了的天文仪器实测之后,又继以精密计算和综合研究,在宋代《统天历》的基础上,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完成了历法改进,制定出新历,元世祖赐名《授时历》。这表明《授时历》( ) A.是实践与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B.标志着中学与西学的融合
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案12答案
参考答案—学案(12)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二、预习自学
三、检测反馈1——5 ACCCC 6——10 CBACB 11—12 DC
1、【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契嵩和尚认为儒教与佛教都是圣人之教,对治世治心都有帮助。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契嵩和尚是看到了当时儒家文化的庞大影响力,想借助于儒家文化来宣扬佛教,这是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的表现,故A项正确;佛教与儒教在宋以前就开始了合流,“开始出现合流”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契嵩和尚虽认为儒教和佛教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儒教仍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其统治地位并未发生动摇,故C、D两项均错误。
2、【答案】C
【解析】“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无法全面体现材料信息,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已经瓦解,B项错误;依据材料“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信息可知,作者强调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可见材料认为教育的功能是完善道德,C项正确;A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D两项没有揭示材料的本质,排除。
4、【答案】C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朱熹和程朱理学。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倡导经世致用实学的是明末清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71张)
出,不强调写实,注重 11 _意__境___和笔墨情趣。花鸟
理学注重内心 —
修养商品经济
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发展
三 科技 1.三大发明:在宋代基本成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1)印刷术:北宋雕版印刷相当普及,工匠 01 _毕__昇___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火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 02 __爆__炸__型___火器和管形射击火器。 (3)指南针: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的指南针,广泛应用于 03 _航__海___。
2.其他科技成就 (1)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 04 __梦__溪__笔__谈____》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 科技成果。 (2) 05 __郭__守__敬___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内的天 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 06 __授__时__历___》,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 于领先地位。 (3)元朝农学家 07 _王__祯___编撰的《 08 _农__书___》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 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3.程朱理学 (1)口号:“为天地立心,为 04 ___生__民__立__命___,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开太平。” (2)理学(道学)代表人 北宋:05 _程__颢___、程颐;南宋:06 _朱__熹___。因此这一学派也被称为“程 朱理学”。 (3)特点:注重抽象思维,具有包括 07 _宇__宙__观____、人生观、认识论、08 __方__法__论___在内的一套理论体系。理学带有 09 ____客__观__唯__心__主__义____倾向。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两宋的文化,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义,政治经济决定思想文化;通过学习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文化建设,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纷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2.时空观念:通过了解各两宋时期文化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3.史料实证:通过展示及读取文物图片等资料信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
4.历史解释:学生通过对辽宋夏金元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两宋的文化科技,了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学习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培养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
儒学的复兴
【教学难点】
儒学的复兴、少数民族文字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
第一步:导入新课
[引入]成书于元朝的《宋史》总结说:儒家思想的精髓“道”在孟子之后就失传了。经过宋朝道学学者的努力,儒家“道”方才“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这种说是对宋朝儒学复兴的高度评价。儒学经历魏晋时期佛道的冲击,在宋朝时期是如何复兴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儒学的复兴。
第二步:讲授新课
[问] 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宋朝为什么要掀起儒学复兴运动?
[学生回答] 为了服务于政治统治,维护封建伦理纲常。
[讲] 同学说的很对,一语道出了问题的本质。在古代封建社会,思想体系是依附于政治体系的。一种思想能够被统治者采用,是因为这种思想可以迎合政治统治需要。比如战国时期秦国采用法家思想,西汉武帝时期采用儒家思想。儒学自汉朝成为主流思想以来,虽然历经冲击,但影响力依旧很大,其经义仍然是维护封建政治伦理的支柱。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世界观:“理”是根本原则 教育:四书集注
人生观:“存天理,灭人欲” 《大学》《中庸》
方法论:“格物致知”
《论语》《孟子》
理学成为 官方思想
宋词: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关汉卿、王实甫
辽
文学艺术
话本:说书底本(早期白话小说)
宋 金
书法: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夏 元
绘画:山水画突出,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②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显人 性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③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强调尊卑等级观念、重义轻利,压制和扼杀 人的自然欲求。
2.P67学思之窗: 元朝是怎样确定科举考试内容和答题标准的?理由何在?
考试内容为儒家经书,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理由:隋唐以来以词赋为科举内容使人们变得“浮华”;用“四
问题思考
材料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朱熹 思考 朱熹认为天理和人欲的关系是什么?在这一方面,他提出了什么思想 主张? 提示 关系: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 思想主张:“存天理,去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达 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4、儒学教育的探索
(1)改造:朱熹将《大》《中》《论》《孟》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 (2)地位: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
人教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 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 剧《窦娥冤》
关汉卿,号已斋,生 活在金末元初。了解 民间疾苦,熟悉民间 语言,杂剧内容具有 强烈的现实性和昂扬 的斗争精神。
关汉卿、马致远、 郑光祖、白朴在 明代以后被誉为 “元曲四大家wk.baidu.com
知识拓展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纪君祥的 《赵氏孤儿》
白朴的 《梧桐雨》
知识梳理
元朝:
科技
郭守敬制作天文观测仪器(如简仪),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
《授时历》
农学家王祯编撰的《农书》,汇集北方和南方农业技术,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
尤为丰富
知识拓展
宋代科技对东西方的影响
角度
内容
(1)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对中国
(2)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的影响
目的: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口号: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代表人物:北宋后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南宋的朱熹,被称为“程朱理学”。
知识梳理
内容:
儒学的复兴:
1 理学比较注重抽象思维,具有包括宇宙观、认识论、人生观在内的一套理论体系。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 12 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后篇稳固提高
合格考专练
1. 宋朝 , 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虑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 从矛盾对峙变换出发
B. 从天人感觉出发
C.从万物来源出发
D. 从人的天性出发
答案 C
分析程朱理学认为 , “公理”是宇宙万物的来源, 而且将“公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天
理”就是以儒学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据此可知, 这个新的角度是从万物来源出发。
2.“未有天地之先 , 毕竟也不过理 , 有此理 , 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 , 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
行, 发育万物。”说这段话的应当是()
A. 朱熹
B. 孟子
C. 董仲舒
D. 荀子
答案 A
分析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 重申“理之源在于公理”, 应选 A 项。
3.汉代的儒学是经学 , 孔子依赖于六经 : 宋此后则是先“四书”后“六经” , 使孔子真实获得了独尊
地位。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由是()
A. 罢黜百家的结果
B. 科举制度的繁华
C.程朱理学的影响
D. 民间书院的兴隆
答案 C
分析依据题干剖析可知, 从汉代到宋朝“孔子真实获得了独尊地位”说明孔子的思想在宋朝影响很
深, 主假如因为程朱理学宣扬“理是三纲五常, 是儒家的伦理道德” , 故孔子获得了独尊地位, 应选 C 项。
4.“自宋以降 , 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 , 论者认为程朱讲学之效。”该资料表示程朱理学对宋朝以
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了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保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迫了人的个性发展
D.重修了人们的价值与崇奉
答案 D
分析由题干资料反应的信息来看, 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 , “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 说明程朱理学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学案-【新教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辽夏金元的文化
【单元课标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认识两宋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梳理】
一、儒学的复兴:
1、背景:①从三国到五代,,儒家的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不及佛教和道教;②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2、目的:①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②特别是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3、代表及学派:程颐程颢、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程朱理学
4、理学思想:①理论体系:理学比较注重抽象思维,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②“理”的内涵: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体现在社会上即儒家道德观念和封建等级秩序。③人生目标:“存天理,灭人欲”④方法论:格物致知。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
5、理学教育:①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②朱熹对四书加以注释(《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先于五经的入学基础读物,从而实现了理学的生活化、世俗化。
6、影响:①地位: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学思想的成熟,它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②消极影响:强调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久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③积极影响: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人教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知识点总结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内容提要】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承隋唐之后,继续有所发展。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随着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族同汉族文化的进一步交融,他们的文化在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各有特色。
【知识体系】
一.宋元时期文化发展的概况
(一)儒学的复兴
1.背景
①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
②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为现实服务。
2.代表人物
北宋后期的程颢(hao)、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
3.主要思想
①宇宙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②认识论:“格物致知”。
③道德观:“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④人生观:“存天理,去人欲”,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4.理学的影响
①“四书”,先于“五经”的作为儒学基础读物。
②1313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③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文学艺术
1.宋词
(1)背景:
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
(2)特点: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2023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学考达标练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儒学的复兴
1.宋朝理学家都积极从政立业,史载他们为治的政绩,是体恤民情,明尊卑长幼之类的风化等。不能做官时,理学家大多不再执着于仕途以达个人功名利禄,而是“退而聚学化民”。这体现出理学的价值取向是( )
A.致力于革新教育体制
B.努力推动政治清明
C.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D.积极倡导功利主义
2.朱熹编撰《小学》以切合蒙童年龄需要,要求儿童以“志于道”为己任,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这表明程朱理学( ) A.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B.融合佛教道教理论
C.开始关注百姓生活 D.适应世俗化的需要
3.宋代理学家周敦颐、邵雍当时被看作是道教化的人物,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一派又被后人视为禅学;程颐说其兄程颖的学术是“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这一现象表明( )
A.理学官方哲学地位得以确立
B.民众对儒学的认同感增强
C.儒学积极吸收佛教道教理论
D.理学适应了现实政治需要
知识点二文学艺术
4.宋元话本,是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如《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它就是《西游记》的雏形,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早期故事底本,后来被说书艺人不断阐发,形成小说。这主要说明当时( )
A.城市娱乐活动丰富 B.文学呈现世俗化趋势
C.通俗文化成为主导 D.工商业市民阶层兴起
5.宋词为我们描绘了喧嚣热闹的宋朝市井生活画面,展现了江南经济发达的局面,表
现了江南生活的繁荣生机,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如吴中健儿驾舞龙舟竞技、姑娘们打秋千、妇女拾翠的场景均出现在宋词中。这说明,宋词( )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统编版中外历史刚要必修上册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材分析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统编新教材,由专题史体例回归通史体例,体现了历史教学的务实求真。同时在历史教学功能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教材内容的编写等方面呈现出新变化、新体系、新内容,必然对教师教学提出新要求。如何解决新的教学情境中面临的新问题,是每位中学历史教师无可回避的新挑战。
通史体例必然要求教师从更广阔的视角把握历史进程,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明确阶段性的特征,然后再具体到历史史实中。
本单元的内容,讲述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十二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主要内容是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承隋唐之后,继续有所发展。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随着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族同汉族文化的进一步交融,他们的文化在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各有特色。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高一学生在初中时部分接触过本课内容,但对于他们而言,大部分内容还是比较陌生的。同时高一学生历史思维还没有充分建立,历史的基础知识比较欠缺,历史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没有很好掌握,因此课堂上由浅入深,通过增加趣味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
1、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时代背景,了解在时代背景下催生出灿烂辉煌,民族性与多样性共存的文化。(唯物史观)
2、从儒学发展,宋词元曲、科技、少数民族文字各子目的学习过程中,梳理其时空发展的变化及时代特点。(时空观念)
高一历史部编版 必修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第十二课同步课时训练
1、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众多风雅名士常聚集在一起, 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或无情等形而上的问题的讨论,一时蔚成风气。这反映了( )
A.儒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繁荣
C.“三教合一”的局面开始出现
D.理学形成拥有深厚民间基础
2、宋代儒学大师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注重人文、法理的结合
B.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注重研究社会现实,强调人的社会责任
3、程颢、程颐兄弟认为,不是物喜己悲之乐,而是悟本达源之乐、超凡脱俗之乐,这种至善圆满之乐是建立在觉悟“自心”基础上的。这反映出( )
A.理学对修身养性较为注重
B.理学有教人消极处世之意
C.佛道文化对理学影响至深
D.二程彻底改造了传统儒学
4、朱熹认为穷理离不开格物,他要格的物主要是天理、人伦、圣言等。朱熹的着眼点是()
A.注重实学、经世致用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通过教育宣扬“三纲五常”
D.加强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
5、宋代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北宋苏轼笔下尚有“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的描述,而到了南宋“妇女裹脚”“贞洁牌坊”等现象却比比皆是了。
造成宋代女性地位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传统宗法观念的发酵
C.小农生产的客观需要
D.城市商业发展的影响
6、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璋主编《全宋词》及孔凡礼编《全宋词补辑》录存作品达2万余首,可考作者1430多人。词在宋代文坛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辉映。宋词的繁荣( ) A.得益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B.导致诗歌走向了衰落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作业)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时过关
一、单选题
1.有学者认为:五代之"词",其主旨多"嘲风弄月,怀土伤离",内容简短却又充满忧思;至宋代,"词"之主旨不再局限于个人情思,语言不再追求绮丽辞藻,它"上之可寻圣贤之名理,大之可发忠爱之热忱"。"词"的这一演变主要源于两宋
A.理学成为了正统B.积贫积弱的压力
C.商品经济的繁荣D.儒家思想的复兴
2.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下列思想所包含的哲学观点与朱熹的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A.“天地合气,万物自生”B.“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C.“万物与我为一”D.“我思故我在”
3.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的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造成这一变化的技术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文化教育的兴盛
C.重文轻武的政策D.活字印刷的出现
4.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如下资料“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出现了沈括和郭守敬两位大科学家”等,从中可以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宋元思想文化高度繁荣B.戏曲的发展达到顶峰
C.天文学据世界领先地位D.宋朝科技水平高
5.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这说明南宋()
A.社会动荡人心败坏B.书院教育非常发达
C.商业发达影响农业D.儒家伦理的普及化
6.将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这描述的是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同步练习)
1.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始印五经,后世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
A.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北宋时期活版印刷取代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
D.印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
2.有学者认为,宋代理学家的儒佛争论集中于人性论,长于“内圣”而短于“外王”。其负面影响在于理学家们对孔孟之学或中华文化特殊性的固执坚持、对异己思想流派的坚决抵制,不仅使儒学失去了“见贤思齐”的优秀品质,也一定程度上使国人在文化上走向狭隘和故步自封。据此可知,理学的问题在于()
A.缺少富有哲理的思辨性B.未能摆脱传统儒学的桎梏
C.丧失改造社会的使命感D.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
3.宋代,乡约以定礼仪教化的条规为核心;明代中后期,以王守仁《南赣乡约》为转折点,理学家以道德宣讲为中心传播乡约,以改变民众的价值观为主要目的,促使乡约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宋明乡约发展的内在原因是()
A.儒学学术的革新B.政治环境的改变
C.教化方式的改进D.民众素质的提高
4.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有大量身着时尚轻薄鲜丽春衫、骑马出行的女性;而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中女性屈指可数,衣着色彩淡雅恬静且大多是和孩童在一起,或在轿子里。这反映了宋代()
A.儒家正统思想的强化B.女性扮演经理家事角色
C.佛道思想的影响扩大D.受市民文化的影响较大
5.辽宋夏金时期,主要少数民族都模仿汉字自行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如下图)。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含解析)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时作业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使用日期: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此题考察学生理解能力)北宋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思想( )
A.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B.确立了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C.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主张D.明确了获得万物之“理”的方法
2.(此题考察学生理解能力)“宋儒若程若朱,皆深通佛教者,既喜其义理之高明详尽,而又忧其用夷变夏也。乃求得两全之法,避其名而居其实,取其珠尔还其椟。”陈寅恪这段话认为宋儒()
A.吸收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儒学B.为创新佛学而重新阐释儒学
C.名为阐明古学实是吸收异教D.出于爱国心理倡导“存天理,灭人欲”
3.(此题考察学生学生阅读能力)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歙县志人物志》记载的歙县各朝代受旌表的“节烈女”的数量变化情况。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
A.明清时期社会矛盾不断激化B.理学对妇女的影响不断加深
C.宋代以后社会风气每况愈下D.元代后妇女的思想日益开放
4.(此题考察学生重点掌握)宋代理学家们承唐代书院整理典籍、辩彰学术之绪,以书院为基地,各自集合大批学者,努力经营自己的学派,总合古今学说,集成学术成就,再造民族精神,将学术与书院的发展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宋代书院的繁荣( )
A.推动了理学的传播和发展B.促使各派思想趋于合流
C.源于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D.体现儒学陷入矛盾困境
5.(此题考察学生重点掌握)欧阳修、苏询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范仲淹创有范氏义庄赡养族人,各地士绅纷纷效仿,办有“义仓”“义学”“义冢”等。这一风气逐渐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
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第12课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 [练案12]
一、素养达标
1.王八蛋是“忘八端”的谐音。古时八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忘记了这八端即忘了做人的根本。后来,“忘八端”被讹传为“王八蛋”。从材料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C )
A.儒家思想的法制化B.儒家思想的宗教化
C.儒家思想的道德化D.儒家思想的哲学化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忘记了这八端即忘了做人的根本”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核心内容与儒家思想的法制化、宗教化、哲学化无关,从而直接排除A、B、D三项。“八端”体现了儒家思想的道德化,C项符合题意。
2.(2020·北京昌平)北宋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思想( A )
A.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B.确立了儒学主流意识形态地位
C.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D.明确了获得万物之“理”的方法
[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体现出理学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答案为A项;B项是汉武帝时期确立的,排除;C项是朱熹的观点,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2020·泰安)西方学者在描述中国古代某学说时认为:“它是一种融儒家、佛教和道教等诸因素于一体的哲学,提供了一套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形而上学体系。”该“学说”是指( D )
A.孔孟儒学B.黄老之学
C.董仲舒的新儒学D.程朱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20版练B1历史人教版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考点1儒学的复兴
1.(2019·福建宁德高一调考)唐朝中期,韩愈仿照佛教的法统编造了道统说,宣称古圣贤尧、舜、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之间存在一个承接的道统,只是到了孟子就中断了,现在要由他来传承。这反映出当时( )。
A.儒学逐步趋于宗教化
B.儒学正统地位的重新确立
C.儒学复兴的客观需要
D.佛教地位凌驾于儒学之上
答案:C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道统说是儒家传道系统的一种说法,韩愈仿照佛教的法统编造了道统说体现了儒学复兴的客观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学的宗教化,故A项排除;从汉武帝开始,儒学就一直占据正统地位,故B、D两项错误。
2.(2019·河北辛集中学高三月考)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修齐治平的道德自觉
C.呼应了“存天理,去人欲”的主张
D.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引文可知,朱熹认为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设立,而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民既然为国家的根本,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从而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了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并非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故A项错误;修齐治平指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材料没有体现提高自身修为,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安抚天下百姓的内容,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存天理,去人欲”旨在强调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与题干中的民本思想不合,故C项错误。
考点2文学艺术
3.(2019·贵州航天高中高二期中)宋词数量巨大,近人唐圭璋主编《全宋词》及孔凡礼编《全宋词补辑》录存作品达2万余首,可考作者1 430多人。词在宋代文坛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辉映。宋词的繁荣( )。
A.迎合了市民生活需要
B.导致诗歌走向了衰落
C.是时人素质提高的反映
D.得益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答案:A
解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宋词之所以如此繁荣,正是由于宋词的世俗化风格迎合了市民生活需要,故A项正确;宋词没有导致诗歌走向衰落,故B项错误;宋词的繁荣与时人素质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两宋时期面临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骚扰,社会政治并不稳定,故D项错误。
4.(2019·浙江温州高一期中)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当时,词坛群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其中属于“婉约细腻”代表人物,其词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的是( )。
A.李清照
B.辛弃疾
C.柳永
D.关汉卿
答案:C
解析:柳永的词作婉约细腻,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故答案为C项。李清照的词作也属于婉约派,但不符合题干中“流播最广”,排除A项;辛弃疾的词作属于豪放派,排除B项;关汉卿是元朝时期的剧作家,排除D项。
5.(2019·四川成都高三冲刺卷)唐传奇里的蛇女故事赋予了蛇女恶毒、凶残的形象;南宋话本里的蛇女故事则将蛇女塑造成了善良多情的白娘子,并广为人们传诵。这表明南宋时( )。
A.通俗文学兴起
B.话本的创作主体变化
C.理学影响扩大
D.女性的抗争意识强化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唐传奇”中“蛇女恶毒、凶残的形象”演变为“宋代”“蛇女”“善良多情”的形象,反映出故事创作者自身价值取向变化,即更加凸显儒家的道德品质,故答案为C项。A项,一般认为通俗文学兴起于“诗经”时代,宋代是通俗文学发展时期,排除;B项,宋代话本大多是民间艺人创作,士人群体少有参与,而且材料也不能反映话本创作者的身份情况,排除;D项,受儒家礼教思想的影响,女性的抗争意识受到压抑,排除。
6.(2019·四川遂宁高二期末考试)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
A.小说和文人画
B.话本和宋词
C.元曲和小说
D.汉赋和唐诗
答案:A
解析:小说体现了商品经济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而文人画体现着文化专制下的高雅文化倾向,故A项正确;话本是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话本和小说、宋词、元曲和杂剧都体现的是文化世俗化倾向,不能体现“二元性”,故B、C两项错误;汉赋和唐诗不符合题干中“宋元以后”的时间描述,故D项错误。
考点3科技
7.(2019·江西南昌高二选考)被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人物”的北宋科学全才沈括,在其《梦溪笔谈》自序表示,书中所记录的只是山水之间,纵情谈笑,不关系他人利益得失的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沈括缺乏近代科技实验意识
B.当时政治制度和人文环境制约
C.北宋时期盛行做官本位思想
D.外国学者未把握宋代科技全局
答案:B
解析:材料所述现象和当时的政治制度、人文环境是密切相关,即受当时政治制度和人文环境制约,B项符合题意,正确。沈括并不缺乏近代科技实验意识,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所述现象和官本位思想毫无关联,C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只是外部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
8.(2019·四川绵阳高二选考)韩国学者徐有榘(1764—1845)在《活版缘起》中说:“(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胶泥刻字法,斯乃活版之权舆(起源)也……或用铜造——我东(朝鲜自称)尤尚之。”该材料印证了印刷术( )。
A.向东传播的历史
B.是由沈括发明的
C.起源国是在朝鲜
D.开始出现于宋朝
答案:A
解析:材料谈到,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胶泥活字印刷的方法,这是活字印刷的起源,可以看出朝鲜不是起源国;后来朝鲜受到影响创造了金属活字,反映了印刷术向东传播到朝鲜的史实;但这并不能表明印刷术是沈括发明的,他只是记录了活字印刷术;材料提到的是活字印刷术,不能证明印刷术开始出现于宋朝。故答案为A项。
9.(2019·江苏盐城高一学考)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在科技方面的卓越贡献主要体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