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八上 道德与法治:1.1.2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1.1.2在社会生活中成长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1.1.2在社会生活中成长教案新课标人教
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1.1.2在社会生活中成长教案(新课标人教版)2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社会化,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知道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和途径
2.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加深对本框内容的理解。
3.增进关心社会的感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
三、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青少年服务社会
1、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你的付出与收获
教师总结:社会是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与付出。同样个体在在社会中不断成长。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1.结合课件图片活动:结合课本绘制你的社会关系网并说说他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他们的存
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
的关系
教师总结: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养、与同伴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逐渐养成,我们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阅读图片并结合实际生活探究:
(1)结合上图,说明学习用品、衣服或住房是怎样生产出来的,教师总结: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1、阅读小故事,请你谈一谈,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一课第二框 在社会中成长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认识社会化,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知道哪些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理解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意义,增强自己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设置多种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亲近社会,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包括人的社会化和亲社会行为两个知识点,其中社会化重在理解,亲社会行为是重点,也是难点,而且这一知识点与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也有密切联系,此处可算作是第三单元的铺垫,为第三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重点:知道哪些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理解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意义。
学习难点: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教法与学法:
阅读自学法、活动激趣法、合作探究法等。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课型:新授课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借助课本“运用你的经验”中的情境,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学生发言后小结:你们所说的这些经历,其实就是你们参与社会,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你们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在这些亲社会行为中,你们受益匪浅,这正是在社会中成长的具体体现。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与亲社会有关的这些问题。
二、新课学习
目题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环节一自学感悟
请同学自读课本P7,完成以下任务: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1.2在社会中成长》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1.2在社会中成长》
一. 教材分析
《1.2在社会中成长》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社会
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增强对社会的认识,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社会,对社会现象
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理性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社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社会的情感。
3.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如何融入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实践法: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实践活动方案,便于学生参与。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社会现象,如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社会公益活动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
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
1.知识目标:学会遵守公德和秩序,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力目标: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通过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反思评价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承担起我们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树立关注社会的情感和态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
1.重点:(1)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2)掌握如何为社会做贡献,养成亲社会行为。
2.难点:在生活和学习中为社会做贡献,养成亲社会行为,培养人际交往、合作以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驮在车轱辘上的丰碑——白方礼》。
【内容简介】白方礼,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白贾村人。从1987年开始,白方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2005年9月23日,93岁的白方礼老人安详地离开。蹬三轮车近20年,35万元善款,圆了300多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
视频中这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亲社会行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给予我们太多,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理应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时事,创设情境,亲切自然而有针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活动一:自读课文,完成问题
1.什么是社会化?
2.如何理解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并确定一名发言人,其他人可以补充)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2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1.2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遵守公德和秩序,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
2.认识到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知道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通过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反思评价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承担起我们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
4.初步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5.树立关注社会的情感和态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
学习重点
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学习难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因母亲过早去世,父亲智力低下,而年迈的奶奶又无力照顾,在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玉家河乡贫穷的小山村王家河村,一名“哑童”常年被用绳子拴在树上,在被拴的6年多中与他作伴的是一只山羊。期间,孩子从来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就连“爸爸、妈妈”这些简单的词语也不会说。想一想:为什么6岁的孩子还不会喊爸爸妈妈?
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在社会中成长》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预习新知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
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4.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5.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2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
【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堂设计】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毛里奇·蒙培尔与他的“先锋地下实验室”生活。教师讲述故事,并设置问题:
(1)蒙培尔的“先锋地下实验室”生活有何特点?给他带来了哪些影响?
(2)蒙培尔的这段生活经历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人都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我们应积极走向社会,亲近社会。
二、教学建议
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活动一:图片感悟
思考:结合以上图片,想一想,我们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
教师点拨: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活动二:追根溯源话社会
环节一:名言感悟
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
——列夫·托尔斯泰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
——别林斯基思考: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你对这两句名言的理解。
教师点拨: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环节二:追根溯源
结合上图,师生谈话:
(1)我们的衣食住行来源于哪里?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追根溯源,上述谈话对我们有何启迪?
教师点拨: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养成亲社会行为
活动三:感动中国
播放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人物事迹视频:
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联合发起人。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秦玥飞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事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三篇
【导语】写教案不能千篇⼀律,要发挥每⼀个⽼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在社会中成长》
【教学⽬标】
知识⽬标
社会不仅为⼈类⽣存提供各种资料,同时社会也能促进个⼈进步。学⽣通过学习在理解了个⼈离不开社会的基础上,也应懂得作为社会的成员,在社会⽣活中要严格要求⾃⼰,因为社会这⾯⼤镜⼦既可以照出每个⼈的长处、优点,也可以照出每个⼈的短处、缺点,为今后形成良好的⾃我意识、学会正确认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能⼒⽬标
通过分析社会为⼈类⽣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说明每个⼈都⽣活在社会中,同时也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群体,每个⼈都⽣活在⼀定的群体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与认识⾃⼰是社会中的⼀员,知道个⼈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社会⽣活,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到⽣活之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个⼈的⽣活与社会的关系。
难点
社会与个⼈发展的关系。
【教学⽅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
⼋年级学⽣⼩东和伙伴们利⽤暑假组织了“墨缘·⼤⼿拉⼩⼿”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在社区活动室教⼩学⽣书法和国画。⼀个暑假下来,⼩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姐姐”“墨哥哥”。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好,⼩学⽣们进步更快,他们还钻研起⼉童⼼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东感觉⾃⼰的表达能⼒、交往能⼒和组织能⼒⼤⼤提升。
你是否有和⼩东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交流你的付出与收获!
分享同龄⼈的故事:
1.⼩林参加城市⽂明交通志愿岗活动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
第1课《丰富的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
一、教材分析
《在社会中成长》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的第二框内容,本框在第一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经验探究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支持和帮助,认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养成亲社会行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努力践行。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但在生活态度和思想发展上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中学生已经形成对社会的正向认识,愿意参加社会生活,能够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乐于服务和奉献社会,其行为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性。部分学生存在畏惧情绪,这种情绪表现在方方面面,其亲社会行为有待加强。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可以帮助未成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个人成长,应该积极养成和践行,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获得个人价值的提升,从而建构起积极丰满的自我认识。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了解、关心、融入、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和愿望。
2.能力目标
提高参与社会能力,运用已有的经验分析问题,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学习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锻炼自己,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准备。
3.知识目标
理解社会化的含义,懂得社会是个人成长的训练场,应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实现个人成长;知道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优秀教案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
1.知识目标:学会遵守公德和秩序,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力目标: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通过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反思评价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承担起我们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树立关注社会的情感和态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
1.重点:(1)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2)掌握如何为社会做贡献,养成亲社会行为。
2.难点:在生活和学习中为社会做贡献,养成亲社会行为,培养人际交往、合作以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驮在车轱辘上的丰碑——白方礼》。
【内容简介】白方礼,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白贾村人。从1987年开始,白方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2005年9月23日,93岁的白方礼老人安详地离开。蹬三轮车近20年,35万元善款,圆了300多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
视频中这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亲社会行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给予我们太多,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理应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时事,创设情境,亲切自然而有针对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活动一:自读课文,完成问题
1.什么是社会化?
2.如何理解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并确定一名发言人,其他人可以补充)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在社会中成长》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的作用,以及在社会中如何成长。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社会、适应社会的情感和态度。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对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对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社会中成长的认识还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培养学生热爱社会、适应社会的情感和态度。
3.引导学生学会在社会中成长的方法和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
1.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如何在社会中成长。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社会环境对个
人成长的影响。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社会中成长。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社会中的成长经验。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案例和情境。
2.制作PPT,展示案例和情境。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PPT展示一些社会场景,让学生初步感受社会环境。提问:你们觉得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有影响吗?为什么?
2.呈现(10分钟)
展示一个典型案例,讲述一个人在社会中成长的故事。提问: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有哪些影响?
3.操练(10分钟)
设定一个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社会中成长。讨论后,每组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人教版上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1.1.2《在社会中成长》教案设计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1.1.2《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社会化的含义,懂得社会是个人成长的训练场,
2.知道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实现个人成长;
3.知道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
能力目标:学习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锻炼自己,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准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奉献社会的意识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社会是个人成长的训练场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这是一幅我校学生参与交通管理的照片,学生参与交通管理,你的看法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1.2《在社会中成长》
新课讲授
(一)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小组合作探究: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情景探究《狼孩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人是环境的产物。孩子出生后所处的环境,决定着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这说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地成长和发展起来。
人的社会化过程,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离不开父母抚育子女,教子女学习知识;老师的教学,教会知识和技能;也离不开同学在一起玩乐,感受集体的温暖;以及主动参与社会,锻炼我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二)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小组合作探究:社会生活
人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已经学习、娱乐等,从社会中我们可以获取粮食;书籍;购买服装;乘坐公交车;观看电影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教案设计
1.2在社会中成长
一、教课剖析:
1.教材剖析:本课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丰富的社会
生活》的第二框。主要目标是要指引学生踊跃参加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
爱其余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结婚社会行为。教材图文并茂,
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整体设计主要抓住社会生活中的关爱
别人、与人为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主题,环绕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
的关系这条主线睁开。
2.学情剖析:在身心发展方面,八年级学生比七年级学生更为成熟、稳固;
在知识累积方面,比七年级学生更为丰富、多元。渐渐长大的他们,拥有更多
走出校门、走出家门,走进社会的时机。所以,他们的生活半径逐渐扩展,生
活视角日趋宽阔,他们与社会的联络愈来愈多,也愈发密切。但受各样主观、
客观要素的影响,他们在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还需要方法的指导与
经验的累积,这也是成长必经的一个过程。
二、教课过程: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社会化,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知道培育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和
门路 , 经过典型的事例剖析、情形模拟,加深对本框内容的理解。
2.养结婚社会的习惯;认识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
3.培育亲密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自觉性。
学习要点: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意义和养成。
学习难点: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自学检测】
1.在社会讲堂中成长
( 1)人的成长是不停的过程。经过、、和等 , 我们的不停丰富 ,不停提高,
不停加强,日渐养成 , 我们逐渐成长为一名的社会成
员。
(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头万绪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 在社会中成长 教案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 在社会中成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习惯,做社会的好公民。
3.法治观念:在参与社会活动中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理念,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4.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会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锻炼自己,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准备。
5.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政治知识要点,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通过对政治理论的深入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国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以及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担当。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培养积极健康的人格,同时将政治、法律等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政治理论知识,系统地阐述国家政治制度、法律体系、道德规范等内容,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法律、道德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2《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
《在社会中成长》
本课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的第二框。主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教材图文并茂,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总体设计主要抓住社会生活中的关爱他人、与人为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主题,围绕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条主线展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2、掌握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3、养成亲社会的习惯;
4、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情景探究与案例解读,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并参与社会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社会行为的意识;
2、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我为社会作贡献。
【教学难点】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搜集社会化的有关事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
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
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快乐,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
学生回答:都是在社会交往中的亲社会行为,都是参与社会生活,积极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的行为,都是文明的行为。
教师过渡:那么我们今天就要探讨我们在社会中成长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一)人是不断社会化的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部编】1.1.2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1.1.2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1.了解什么社会化,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知道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和途径。
2.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加深对本框内容的理解。
3.增进关心社会的感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理解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知道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的途径。了解什么社会化,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知道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和途径。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加深对本框内容的理解。增进关心社会的感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三、预习问题
1.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课本7页)
2.什么是社会化?(课本7页)
3.亲社会行为的意义?(课本8页)
4.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课本9页)
四、预习检测
1.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谦逊,礼貌待人是优良品质。下列行为中不能算作亲社会行为的是()
A.同学弄坏了我的自行车,我没怪他B.班长小明把优秀班干部的名额给了副班长小强
C.马路上非常拥挤,小丽停下来等等D.足球比赛中,小亮故意跑慢输了球2.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日。学校为响应上级号召,提高同学们的防护知识和认知能力,决定采取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活动。你觉得自己可以参加的是()
①制作预防爱滋病的宣传画,公益广告词②举行“预防爱滋,关注健康”的征文比赛③走进爱滋病村,参加长期扶助④为爱滋孤儿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3.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出一幅出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应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在社会中成长》教案、教学设计
7.家校共育: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四、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及时给予反馈。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社会实践报告等形式,评价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社会中的成长过程,提高自我认识。
五、教学建议
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难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社会现象,提高法治素养。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是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在社会中成长》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构成和功能,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1.了解什么社会化,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知道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和途径
2.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加深对本框内容的理解。
3.增进关心社会的感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二、预习要点
重点、难点:理解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知道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的途径。
三、预习问题
1.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课本7页)
2.什么是社会化?(课本7页)
3.亲社会行为的意义?(课本8页)
4.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课本9页)
四、预习检测
1.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谦逊,礼貌待人是优良品质。下列行为中不能算作亲社会行为的是()
A.同学弄坏了我的自行车,我没怪他B.班长小明把优秀班干部的名额给了副班长小强
C.马路上非常拥挤,小丽停下来等等D.足球比赛中,小亮故意跑慢输了球2.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日。学校为响应上级号召,提高同学们的防护知识和认知能力,决定采取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活动。你觉得自己可以参加的是()
①制作预防爱滋病的宣传画,公益广告词②举行“预防爱滋,关注健康”的征文比赛③走进爱滋病村,参加长期扶助④为爱滋孤儿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3.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出一幅出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应该()
A.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B.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亲C.我们应该只做大事,才能对国家有贡献D.学会倾听他人,学会关心他人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思考:
阅读材料:青少年服务社会
思考问题: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你的付出与收获。
探究活动一:
观察教材P7探究与分享图片,并结合实际生活探究:说明学习用品、衣服或住房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探究活动二:
阅读蒙培尔的小故事,请你谈一谈,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迪?
探究活动三:
观看课件上的两幅图,回答:
(1)这两种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吗?为什么?
(2)我们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二、随堂检测
1、社会对个人成功的影响有:
A、社会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
B、社会越发展,个人发展的机会越多
C、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与社会无关
D、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2、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难免出现贫困、不公等社会问题。面对这此问题,正确的认识是:
A、这是很正常的,这些问题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得以解决
B、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的社会变得很阴暗,让人们看不到光明
C、不能接受这些现象的存在
D、我们的社会正是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现她的美好
3、生活中,不只是阳光坦途,也有风雨坎坷。当身处困境时,你应该
A、悲观失望
B、心理极不平稳,总想着自己倒霉
C、顺其自然,听凭命运的安排
D、积极努力,求助社会
4、亲近社会,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A、公共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
B、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C、随地吐痰
D、爱护公共设施
5、亲近社会,可以使我们①乐观上向;②创造美好生活③展现生命之美④将人生与社会紧密相连⑤赢得人们的敬重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关注社会
6、早在2004年,青岛一位神秘女士多次使用“微尘”的名字进行捐款,当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微尘”时,一个又一个的“微尘”出现了。青岛市红十字会收到的上千笔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尘”。“微尘”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无私捐助公益事业的群体,成为一个爱心符号。
作为未来的建设者,你打算怎样向“微尘”学习?
7、公共汽车内,非常拥挤,一片嘴杂之声。“喂,你挤着我了!”一个女孩在尖叫。“怎么,来劲是吧!”一听就是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看来,一场争斗不可避免。“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时传来一位老人的声音。顿时,车内一片沉寂。
(1)你是如何理解老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句话的?(6分)
(2)结合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你认为青少年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4分
参考答案
一、预习检测:DDA
二、随堂检测答案:1-5 DDDCA
三、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6、(1)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回报社会的优秀思想品质
(2)自觉培养亲社会行为
(3)学会谦让、学会分享、学会帮助他人
(4)积极投身以社会主义实践,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
(5)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奉献社会
7、(1)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矛盾、摩擦和冲突是难免的。我们要学会宽容与谦让,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谦让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③对于生活中人们之间发生的误会和矛盾,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不妨主动谦让,做出适当的妥协和让步,以化解不必要的纠纷
(2))①积极宣传基本道德规范,倡导社会新风。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如爱心捐款、无偿献血、参加志愿者活动等。③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维护祖国荣誉利益。④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扶危助困,学会谦让、分享、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