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调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方法
• 方差/平均数比率, • s2/m=0 均匀分布 • s2/m=1 随机分布 • s2/m>1 成群分布
三、实验方法
(一)实验仪器设备 (二)野外取样方法 (三)数据处理方法 (四)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仪器设备
(1)记录表、铅笔 (2)皮尺、卷尺、海拔表、GPS、计算机
种群分布格局调查记录表
(2)灌木群落可用 5m×5m样地(格子样方 大小1.25m×1.25m );
(3)乔木群落可用 20m×20m (格子样方大 小5m×5m。
The effect of quadrate size
• (a) 实际分布 • (b) 大块的样方,结果呈现是clumped • © 小块的样方,结果呈现的是random
又如当一批植物(种子繁殖)首次入侵裸地上,常形成随机 分布,但要求裸地的环境较为均一。
②均匀分布:
种群内的各个体在空间的分布呈等距离的分布格局。 如人工林。引起均匀分布主要原因:是由于种群内个 体间的竞争。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 和土壤中营养物(根际),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 优势种呈均匀分布而使其伴生植物也呈均匀分布;地 形或土壤物理形状的均匀分布使植物呈均匀分布。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基本知识
1.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定义: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 局 , 称 为 种 群 空 间 格 局 或 内 分 布 型 ( inter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2. 三种类型 ①均匀型(uniform) ②随机型(random) ③成群型(clumped
不显著,推断为随机分布。
(四)结果与分析
①随机分布: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是相等
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随机分布 比较少见,因为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 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才易产生随机分布。
如雨滴下落地面:假如地面平坦有均一,那么当雨滴落地面 但尚未接触地面时,雨滴的分布式随机的
实验三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调查
《生态学实验与实习》 P151-155
一、实验目的
通过检验方法的实际训练,认识群 落中不同种群个体空间分布表现出的 不同类型(随机分布型、集聚分布型、 均匀分布型),并掌握检验植物空间 分布类型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通过野外取样调查,采用方差均值 比率法,判断种群分布格局的类型。
调查地点:
调查时间:
百度文库
调查人:
群落类型:
群落及环境特征:
调查方法:相邻格子样方法 格子样方大小:
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方 编 号
个 体 数
(二)野外取样方法
样地面积:
(1)草本群落可用 1m×1m(格子样方大小 0.25m×0.25m );
③ 成群分布
成群分布:种群内个体在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呈块状或呈簇、成 群分布。
成群分布形成的原因是:①微地形的差异:植物适于某一区域生 长,而不适于另外区域生长;②繁殖特性所致:种子不易移动而 使幼树在母树周围或无性繁殖;③动物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动物成群分布的原因:局部生境差异;气候节律性变化;动物的 社会行为。
(三)数据处理方法
1.样方总数N=
2.方差S2= 3.平均值x= 4.方差/均值= 5.t值=
16
3.05 使用Var函数 4.625 使用Average函数 0.6595 0.93261
由于方差与平均数之比为0.6595,此值小于1,初步判断为 均匀分布;t检验结果为|t|=0.9326,查t值表可知,自由 度为n-1=15时,t0.05=2.131,则t<t0.05,所以P>0.05,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