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我生活的社区 2教案 鄂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社区是我们的大家庭
1.我生活的社区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生活的社区》。
学情分析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的孩子都生活在社区里,社区就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地方。城市社区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农村社区则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孩子们对社区有一定的感知,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使他们并没有真正的融入社区,很多孩子都缺乏参加社区公益、娱乐活动的机会。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够初步感知自己生活环境的整体风貌和特点,但对“社区”这一概念还比较模糊,对社区的经济、文化、自然特点更是没有深入的了解,实践活动参与少。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的环境、特点及变化。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参与社区调查的实践活动,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的发展与变化,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激发学生对社区的热爱之情。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社区”这个概念的理解很抽象,对社区里的常用公用设施见过,但了解的还不深入,更不谈使用的方法了。很多城市的孩子父母是双职工,孩子课业负担重,经常是回到家整理完一天的生活和学业后便休息了,周末即使有时间也更多的面向社区之外的公园等游乐景点,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参加社区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由于城乡差异和城市的改建,一部分孩子还生活在老的社区里,对社区的关注和了解就更单薄了。本课知识点的内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所以如何有效地教给学生探寻社区变化的方法(访问居委会委员、查找资料相片、拟定调查提纲等)也是教师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设计思路
1.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对社区这一概念有比
较形象的理解。引导学生探究社区里的公用设施,深入了解自己的社区,提高其认知水平。
2.在学生走进社区的同时,亲身去感受、去体验,拉近社区与孩子的距离,
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3.为学生构建开放的课堂,提供自主选择、合作的机会,在互动的基础上
完成初步的社会实践。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认识和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的生活环境、公用设施以及发展变化,激发对社区的热爱之情。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增进邻里间的感情。
能力:了解公用设施的作用,正确利用它们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难题。积极参与社区调查的实践活动,培养社会生活能力。
知识:正确使用社区的公用设施,学会探寻社区变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的环境、特点及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参与社区调查的实践活动,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的发展与变化,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社会生活能力,激发学生对社区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全面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
学生准备:照片、绘画、记录的形式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P7页内容,话题为“我家在这里”。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8-P9页内容,话题为“我喜欢社区里的······”。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10-P11页内容,话题为“社区的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我家在社区
1.家是爱的港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想看看老师的家吗?(出示自己居住的社区的图片,
对社区做简短的介绍,要介绍清楚社区的名称以及社区的整体印象。)
2.你们的家住在哪里呢?赶紧向你的小伙伴介绍介绍吧!(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用照片、绘画、文字等多种形式介绍自己的社区)
4.所有社区都一样吗?农村社区又是什么样的,说说你的了解?(考虑有的孩子在农村)
5.通过学生收集的资料,认识农村社区,了解异同。
小结: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中。不论城市社区还是农村社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社会经验出发,以介绍自己的家为话题,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具体形象的理解“社区”这一概念,知道社区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活动二、社区的设施
1.你们生活在社区里,那么你们熟悉社区里的一切吗?社区里有那些公用设施呢?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社区的设施和机构给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3.是呀,你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社区里有很多的设施和机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并介
绍消防栓、配电房、社区居委会等,具体介绍专业作用)
4.小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在卡片上写上你知道的公用设施,然后一起分分类,比比看谁分的又快又
准。
5.全班交流(大概分为健身器材、安全设施、服务机构等)
小结:社区里有许多的公用设施和服务机构,只要你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发现,你们一定会有不少的收获,一定会成为社区的小主人。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深入社区的所得、所感,了解社区的公用设施。
通过分类小游戏使学生熟悉社区设施的用途以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提高其思维能力。活动三、我自己的社区
1.我们每个人的社区都不一样,你的社区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在社区的特色,如示范小区、保安队24小时巡查、楼房是新型智
能式等)
3.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
小结:我们生活的社区各有不同,社区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希望你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继续关注自己的社区,走进自己的社区。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发现自己社区的特点,使学生为自己生活在自己的社区里而感到骄傲,从而激发学生对自己社区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1.我生活的社区——我家在这里
社区
城市农村
公用设施服务机构
爱
第二课时
活动一、社区活动我知道
1. 每逢节假日,我们的社区里都要开展很多的活动,你所在的社区都开展过哪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呢?和小组内的同学说说吧!
2.全班交流。
3.这些活动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哪里呢?(用照片、绘画、文字等多种形式介绍丰富多彩的社区
活动)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5.从同学们介绍的这么多社区活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社区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增进了邻里间的感情,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设计意图:让孩子介绍社区的各种人文活动,通过交流拉近了社区与孩子的距离。学生能充分发挥自主主动性,更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活动二、社区活动我参与
1.你喜欢社区里的哪些亲身经历的活动呢?想把这些活动介绍给其他同学吗?赶紧在小组内说说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