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教育研究》2008年第4期(总第20期)

德育基本理论研究Study on Moral Education Theory “知而获智”观:一种经典的中式智慧观汪凤炎

探访普通高中学生的道德活力辛治洋

德育课程研究Study on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历史变迁胡金木

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黄建军

品格教育研究Study on Character Education

多学科视野中的品德结构问题研究赵志毅

感恩教育:道德情感培养的有效路径王艳

“知而获智”观:一种经典的中式智慧观

汪凤炎郑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摘要:“知而获智”的含义是:一个人只要不断地积累知识,并将之作恰当的转换,就能通过“变知识为智慧”的途径而逐渐获得智慧。之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知而获智”的经典智慧观,主要是基于“来自文字学上的证据”与“出自先哲相关言论的证据”等两方面证据。用现代心理学的眼光看,“知而获智”观具有两大显著优点:一是,定义“智慧”的视角恰当;另一是,蕴含有“转识成智”的思想。“知而获智”观存在三点不足:(1)易使人产生“将智慧与渊博知识相等同”的误解;(2)未看到在解决简单问题和复杂问题时个体内在心智加工过程的本质区别;(3)易让人将“智慧”误解为是一种纯粹的认知概念。

关键词:智慧;知识;知而获智;转识成智

“只教给学生一些小智,却让学生丢了大慧”,是时下人们批评当代中国教育的一句常用语。为了应对这类批评,当下一些高校和中小学——像山东的鲁东大学、武汉的情智学校、南京的北京东路小学等——都在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或“情智教育”,这本是一件好事情。不过,一些学校往往先未弄清“智慧”的科学内涵,而是多从不太缜密的“智慧”概念出发,这就使得实际操作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造成这一境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因是,中外学术界至今都没有给出一个有关“智慧”的权威定义。于是,2007年9月,2007年9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宣布正式开展为期3年又5个月(2007.9-2011.1)的跨学科研究程序——阿瑞特倡议(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s,Arete Initiative),专门探讨“智慧”这一主题。他们现已投入2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专攻“智慧的定义”("Defining Wisdom"——A Project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并向全世界招标关于“智慧”的研究课题,内容涉及哲学、历史学、宗教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1从心理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对“智慧”的一种重要而有价值见解,是主张“知而获智”的智慧观,这可说是一种极其经典的中式智慧观,系统、准确地把握它的内涵,对于今人正确培育个体的智慧极有价值。不过,遍查现有相关中西心理学文献,发现至今尚未有学人对它进行详细的梳理与点评。有鉴于此,本文就对“知而获智”的智慧观作一细致的梳理与客观的评价。

一、“知而获智”观的核心内容及相关证据

“知而获智”中的“知”指“知识”或“认识”,并且是广义的,即与无知相对,以便将常识与科学知识[1](p.412)或明确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与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2](pp.1-130)等都包括在内;“智”指智慧。相应地,“知而获智”的含义是:一个人只要不断地积累知识,并将之作恰当的创造性转换,就能通过“变知识为智慧”的途径而逐渐获得智慧。之所以说中国先哲提出了“知而获智”的智慧观,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证据。

(一)来自文字学上的证据

从文字学角度看,在古汉语里,当“知”读作“zhī”时,本有“晓得;知道”、“知1/topics.html

识或认识能力”、“知觉”之义。[3](p.2184)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知,词也,从口矢。”段玉裁的注是:“白部曰:‘ ,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按此,‘词也’之上亦当有‘识’字。知 义同,故 作知。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4](p.227)徐锴《系传》:“凡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会意。”[5](p.1079)一个人若要做到‘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显然不是一朝之功,这表明“知”里本有“个体通过日积月累、已非常熟练地掌握了某种知识,从而能熟练运用之”的含义,而这恰恰是有智慧的一种重要表现。正由于此,清人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矢部》里才明确地说:“知,智慧即知识之引申,故古只作知。”[5](p.1079)由此可见,在中国先哲心里,“知”与“智”有内在的一致性与相通性,这样,当“知”读作“zhì”时,与“智”(即智慧)是相通的。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 ,识词也,从白亏知。”段玉裁的注是:“此与矢部‘知’音义皆同,故二字多通用。锴(指徐锴,引者注)曰:‘亏亦气也。’按:从知会意,知亦声。”[4](p.137)《说文解字》又说:“ ,古文智。”《集韵·置韵》说:“智,或作知。”[5](p.1079)事实上,在古汉语里的确有许多“知”通“智”的用法。如《周易·蹇》说:“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论语·里仁》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陆德明释文:“知,音智。”《礼记·中庸》说:“好学近乎知。”等等,这些引文里的“知”均通“智”。

而《汉语大字典》对“智”字字义的解释是:①智慧;聪明;②机智;谋略;③指聪明、有智慧的人;④知识;⑤通“知”。知道。⑥春秋时晋国地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北;⑦姓。在解释“智”的字形时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徐灏笺:‘知 本一字, ,隶省作智。’”

[5](p.638)《汉语大字典》对“ ”字的解释是:同“智”。《说文·白部》:“ ,识词也。”《正字通·矢部》:“ ,古文智。”[5](p.1081)1999年版《辞海》则说,“智”有聪明与智慧、智谋之义。如《孟子·公孙丑下》:“王自以与周公孰仁且智?”此处一般“智”作“聪明”解。《淮南子·主术训》:“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史记·项羽本纪》:“吾宁斗智,不能斗力。”这两处的“智”一般作“智慧、智谋”解。[3](p.2202)综上所引可知:一是,“ ”字本是“智”的古体字。依徐灏的解释,“智”字是从“ ”字的隶书字体里演化出来的,这表明,在汉字史上,是先有“ ”字,后有“智”字。另一是,知与智二字在古汉语里常通用,正如朱珔所说:“经典多用知为 ,间用智字以别之。”[5](p.1081)由“知”通“智”的事实可以看出,“知”与“智”二字的字义里潜藏有“知而获智”的思想。

从文化心理学角度看,一文字之创造,必因有此种需要而起。正如陶德怡所说:“文字之发生,在当时乃代表普遍的或重要的事实。原人类之创造一事一物必有其创造之背景与原因;而此背景与原因,尤为众人之所急务,然后所创造之事物,方能传播广远,为大多数所采取。……文字者,乃补助语言之不足,代表思想之工具,为人类之一最重要发明,其为一般社会之需要,自属尤甚。”[6](pp.226-227)同时,新创造的某一文字之所以会被众人所运用,并能够做到经久不衰,必有人们需要运用它的理由。正如陶德怡所说:“凡文字之历久不灭者,必其所代表之事物,在形体上尚未消灭,或在精神上尚可通用,盖文字之创造,既因需要而起,则其为人所应用,必有需要之所在,否则人人将弃之而不顾,无形中自归消灭。‘凡物用则发达,不用则废,’乃宇宙之公例,天演之通则,无有能越此范围者。故凡文字已经过多数年代而尚存在者,其字必有存在之价值及实用的需要。即或其所代表之事物,因进化之故,变其形体,然其意义必尚大概相似,或可引伸得之。”[6](p.227)所以,后来汉语之所以普遍使用“智”字而不是“ ”字,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使得“智”字书写起来更加方便、简洁(因“智”字较之“ ”字笔划要少),既显得更为实用,又吻合汉字一向是朝着实用、简化和规范方向发展的规律;另一是,将“ ”字内蕴含的“转识成智、且是日积月累式进行的”的思想更加清晰地表露出来。因为“智”字之字形,其上为“知”,其下为“日”。由于中国先哲在论学时普遍信奉《荀子》所讲的下述道理:“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