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教学论文教会学生感恩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校应该要引起重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感恩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感恩教育论文篇一:《小学生感恩教育实施方略探究》摘要: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传统美德。
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
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也将变得更加有意义。
然而学生的感恩心具备现状并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尤其是对于小学生,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就是这个阶段养成的,这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因此,本文从学校教育入手,通过结合学科教学,与家长配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感恩教育。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生和谐一、小学感恩教育的研究意义通过对学生感恩教育与培养的研究,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图报。
树立感恩情怀,怀有感激之心去对待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
学会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自然,爱社会,使学生的感恩情怀内化为良好的品德,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建设和谐社会同样需要感恩教育。
对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只有每个人从小就接受感恩教育,为感恩情感的养成、感恩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个人成为和谐的个人,进而构建和谐家庭。
须知,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人有一个内在的、具备丰富潜能的心灵世界,而感恩教育正是充实学生心灵世界、提升学生人格修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一)家庭方面小学生感恩情感比较丰富,觉得帮助别人与被别人帮助会有发自心底的感动与快乐。
说明也平时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
但感恩父母的行为较缺失也是由于大部分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受到过多的呵护和关爱,造成了孩子依赖心太强和寄生思想,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认为父母的付出都是天经地义的,从不会萌生任何感激之情。
因此,造成了许多青少年身上出现了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如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与理解,缺乏对父母的孝顺,对别人呈现得较为冷漠。
以爱教育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以爱教育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爱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教育理念,它通过爱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培养起感恩之情。
在当今社会,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环境的变化,学生往往忽略了感恩的重要性。
因此,教师们应采用以爱教育为核心的方法,帮助学生重新认识感恩,并将其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首先,爱教育要从树立榜样入手。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学生的关爱,以真心实意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通过自己的行为,向学生展示爱与感恩的力量。
比如,在公益活动中积极参与,关心弱势群体,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爱与关怀的力量。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进行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贡献和帮助,从而激发他们对他人付出的感激之情。
比如,在教授一些历史人物的时候,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些人物为社会、为人民付出的贡献,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心怀感恩之情。
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区服务、义工活动等,使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
此外,爱教育还需要让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培养他们对环境和资源的感恩之心。
我们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进行环保教育,向学生传递环保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实地参观、野外探索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自然资源的珍贵与有限性。
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学生珍惜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在学校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增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
同时,学校和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权益,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感受到来自学校和教师的爱与关怀,从而培养起感恩之心。
总之,以爱教育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通过树立榜样、情感教育、关注环境和资源以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多种途径,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培养感恩之情。
浅谈大学生感恩教育论文(2)
浅谈大学生感恩教育论文(2)浅谈大学生感恩教育论文篇二《试析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摘要:感恩教育应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感恩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与系统性长期性的教育实践活动。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有效实施知恩感恩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该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感恩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感恩,是个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的帮助予以认可并给予回报的一种认识或行为。
感恩教育则是指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关于知恩、感恩的人文教育。
它是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两者的结合。
感恩是人类共同具有的一种认识、情感或行为,这是由人的本质,也就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既然感恩是由人的本质属性所派生的,那么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就是合乎人本性的教育,这种教育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他们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关爱他人,关心社会。
如果能够使大学生学会知恩感恩,学会报恩施恩,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才能够取得实际的效果。
而一个知晓感恩、懂得回报的人,一定是道德高尚的人,也一定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感恩虽然根源于人的本质属性,但感恩也并非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意识和行为,它需要一定的教育来加以引导,从而使感恩成为人的一种品德与责任,并且能够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然而,感恩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实际情况仍旧明显不足。
首先,从学校教育的层面来看,虽然早已提倡学生应全面均衡的发展,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实际上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
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倾向于学生的学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培养,而较为忽视高等学府育人功能的发挥。
有关感恩知恩教育的论文
有关感恩知恩教育的论文感恩教育的论文篇一:《浅谈感恩教育》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据历史记载,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古人尚且明白的浅显道理,可是为什么在我们今天看来却是如此的难以施行呢这主要源于感恩情怀的缺失,具体体现在对父母不孝,对师友不敬,对他人不爱。
究其原因有三:首先,学生太自我。
面对同学,你爱自己的父母吗这样的一个问题,可能每个学生都会异口同声地答是。
可事实上却大有出入。
现今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三代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家长的溺爱,学生的欣然接受,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在学校跟同学谈得火热,回家却连跟父母谈谈心的时间都很吝啬,只愿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关爱,却想都没想回报别人。
其次,感恩体验浅。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在家大有除了学习,百事不理之势,他们自主生活能力不强,根本不理解父母培养自己的艰辛,一篇《最让我感动的事》的作文题目竟然难倒了许许多多学生,遗憾的不是学生不会写,而是不知道使自己感动的事。
从父母、老师到同学,老师逐一点拨,有哪些事让自己感动,而很多学生却认为都是应该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值得感动。
最后,教育缺实效。
以往教育方式上的高、大、全,教条式,口号式,往往使学生知道感恩的道理,却不知道该怎么做,该做什么才是感恩。
当今孩子感恩意识的缺失,其影响不容低估,其危害必然导致学生品质的自私自利、导致人情的冷漠、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
而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能好高骛远,而要教育学生从实在小事做起,诸如: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学会自理,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这些看似朴素的事中却蕴藏着深刻的人情味和感恩情怀。
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将感恩教育回归到现实生活中。
关于感恩教育的论文范文
关于感恩教育的论文范文一:中职生感恩教育路径思考从古到今为师之道,以无过错、无缺陷为上。
“师者,人之模范也”。
强调师者的表率作用,而师者身正才能为范。
在教育工作中,学校教职工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对学校管理水平、管理效果影响极其重要。
我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校风示范校。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德育教育周、文明礼仪活动、普法活动等多形式、多内容的活动,不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且对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也起到了很大的鞭策作用。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学校的办学宗旨。
强化教职工服务意识是学校长期不变的主要工作。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是学校坚持的原则。
因此,在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教职员工无论是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还是在生活、交流中都努力做到言传身教,起好表率作用,实施正确引导和有效教育教学管理,形成良好的服务育人氛围。
在管理中我们坚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为主题,以优化教育资源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提升护生形象、培育创新人才”为导向,以特色活动为载体,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不断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努力打造学生培养、教育、管理特色,逐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管理育人模式。
在教学管理中,以其职业特点为导向,特别注重让学生将知识、技能和工作情境相结合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由此提高其认知水平、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能力。
在学生管理中,实施“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教育和管理模式。
通过“四自”管理模式,校园卫生、学生生活、纪律、第二课堂和志愿者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四自”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独特的管理育人模式,赢得了社会和同行的赞誉。
浅谈感恩教育的论文3000字
浅谈感恩教育的论文3000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作为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感恩教育的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浅谈感恩教育的论文3000字篇一《浅谈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是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文化更替不断加快等因素,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却逐渐被一部分大学生忽略甚至遗忘。
本文结合我国当代大学生感恩思想现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对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了唤醒他们的感恩意识,让其学会感恩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一、感恩的起源及含义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作为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
感恩,中国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古今中外,感恩情愫、感恩教育无不显得重要。
“感恩”一词的初步了解源于西方的“感恩节”。
在西方基督教徒都要感恩,吃饭前他们要祷告,感谢上帝赐予食物;有人生病时,他们也要祷告,祈求上帝保健康;有人做了错事,也要向神父忏悔,以求心灵上的慰藉。
在中国,感恩的思想源远流长,“感恩”一词最早出自晋代文豪潘岳《关中》诗“观遂虎奋,感恩输力”亦取“感恩戴德”之意。
我国古代,感恩与感恩教育主要以“孝”和“孝道”的表现形式散见于《四书》《五经》、名人诗词等中,《诗经》里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经典诗句,唐代诗人孟郊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人诗篇。
在中国历史上感恩的例子也很多,民族英雄袁崇焕去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代人为他守墓三百多年。
这些都诠释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
感恩教育德育教学论文范文
感恩教育德育教学论文范文感恩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恩教育对于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塑造完美人格、完善人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感恩教育德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感恩教育德育论文范文篇一:《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摘要】现在在优越的生活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们养成了任性骄气,集体主义荣誉感淡漠,生活自理能力、抗压能力差的弊端。
本文主要从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及感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探讨。
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感恩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有待我们深入研究、探讨的新课题。
【关键词】学生,注重,感恩,教育现在的学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中的“小皇帝”,有很多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在这种优越的生活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们,养成了任性骄气,集体主义荣誉感淡漠,生活自理能力、抗压能力差等弊端。
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
因此,在学生教育中很有必要从小进行感恩教育。
1.进行感恩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着国家未来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关系着优良淳朴的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培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善待人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和谐相处能力,友好交往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排解困难能力,有助于中小学生正确地认知社会,认知师长,认知朋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内容。
现在公民素质,不仅包括较好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科技技能,而且还包括亲近自然,亲近社会,善待他人的观念和能力。
2.注重进行感恩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我国现阶段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如何让学生乐于感恩,善于感恩[论文]
如何让学生乐于感恩,善于感恩初中是青少年德育发展的重要阶段,让学生学会感恩,乐于感恩,善于感恩是初中班主任肩负的重要使命。
感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美德,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有无幼以及人之幼”等关于感恩的古训。
一、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的箴言,感恩算是这个本性中的一个。
父母亲友对你好,你也会自然地心怀感恩并想着回馈。
老师孜孜不倦地对学生进行心灵的教诲,学生也会铭记感恩。
当今社会追求功利,淡化道德品质的培养,特别是青少年,在中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单纯被培养成只会做作业的“机器”,而德育则被不断地忽视,带来了不可想象的社会危害,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的不断涌现就充分证明了这点。
例如清华高材生的伤熊事件,中学生弑父事件为社会的感恩教育缺失敲响了警钟。
中国儒家推崇的著作在历史长河中汗牛充栋,宣扬感恩的也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中国传统文化层面上,感恩是人伦道德与社会和谐的一个启发点。
感恩是推动人际关系和谐的推动剂,感恩是社会的润滑剂,感恩是民族美德的最绚丽的展示。
感恩是真情的流露,感恩推动着社会和谐。
所以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让学生学会感恩成为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头戏。
二、应用文化宣传重视感恩教育学生在学校中所待的时间占一天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学校的人文德育氛围很大程度上会给学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与熏陶。
《初中班主任工作手册》中提到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比如班会上的德育宣传教育,晚自习的班风检查等等。
班会课的教育可以把感恩教育提到相应的高度,所以,可以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先让学生收集关于感恩的海报文章等第一手资料,然后在主题班会上依次分享,相互启发,相互感动。
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让学生知晓感恩的效果,而且在学生主动收集材料与演讲过程中主动地接受了感恩的精神,让学生明白感恩这一中华民族优良美德。
关于感恩教育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感恩教育的论文范文2篇关于感恩教育的论文范文一:教育艺术课堂中的感恩教育摘要:当今社会正处于多元化发展的转型期,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如何将中华传统美德的感恩理念融入德育课堂呢?笔者认为,当代中学生的感恩教育应从身边的生活情境出发,真正唤起学生内心的良知,并与学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行为,实现德育目标。
关键词:感恩教育;课堂教育;教育艺术感恩教育源远流长。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常用“感恩图报”一词来教育学生为人处世之道。
中国古代各流派都认为将“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理念育人。
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正统思想的儒家学说则把感恩教育发挥至极致,如“忠为报君恩,孝为报亲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千年,也熏陶和感染人类千年。
而当代社会,西方很多国家都有“感恩节”。
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引入感恩思想迫在眉睫。
一、目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1.学生认知上的缺位如果意识不到别人的付出,如何能产生感恩之心呢?目前,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许多父母过于疼爱孩子,尤其是家中有独生子女者更为甚之。
凡事把孩子摆在第一位,家庭中其他成员和其他事情都必须以孩子的利益为首。
学生在这种长期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获得的只有物质条件的无限满足,而忽视了感恩意识的形成。
以至于很多学生认为,父母为他们提供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无须感恩戴德,反而会变本加厉地索取,导致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产生并且激化。
2.感恩的想法没受到过鼓励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感谢的时候,父母往往回答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等类似的话语。
在学习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很多父母认为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只要取得好成绩,就是对父母付出的全部回报。
长此以往,孩子感受恩德的神经就会麻木,学生头脑中潜移默化地认为父母对他的爱是应当的,无须回报的,教师再开展相关的教育,其影响力会大打折扣。
感恩教育的论文范例
感恩教育的论文范例感恩教育的论文范例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感恩教育是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感恩教育的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感恩教育的论文范例篇1浅论青少年感恩教育摘要: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巨大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青少年的感恩意识更是越发淡薄。
一个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离不开社会责任和感恩意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青少年的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本文针对当前青少年的感恩意识现状,初步提出感恩教育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青少年;感恩;教育;初探感恩教育是一种思想意识和行为的情感,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青少年对给予其恩惠的或对其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人、集体、社会的一种心理活动。
感恩教育由三方面的内容构成:一、认知方面,让青少年认识和了解自己所受到的恩惠是他人非必要给予的馈赠,并发自内心的认可并所受恩惠;二、情感方面,在感恩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幸福情感体验,进而激发感恩、感激和感动意识;三、实践方面,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一种实践行为,以实际行动报答他人和社会给予的恩惠。
一、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等训言。
我国向来十分重视道德文明,一直激励国人不忘知恩图报。
然而,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通讯方式越来越便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发疏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淡漠,感恩意识日益淡薄。
媒体曝光青少年不懂恩,不知感激、忘恩的事件屡见不鲜,青少年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和健全过程中,只索取,不奉献,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更有甚者无视父母的哺育、老师的培养、朋友的关怀、陌生人的帮助等等,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毫无感恩意识。
让感恩教育走进学生心间论文
让感恩教育走进学生心间摘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诗词传承着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感恩是一种责任。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孩子懂得孝顺父母,他一定懂得尊敬长辈,一定能体谅他人的辛苦,一定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果实。
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让孩子懂得感恩是做人的道德和修养。
关键词:德育;感恩;教育;走进;学生;心间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155-01人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懂得付出和回报,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这些孩子的身上,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严重。
因此,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尤为重要。
一、抓住“感恩”节日结合节日教育学生。
利用不同的节日,像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教师节等,教育学生学会帮妈妈做做家务,为爷爷奶奶洗洗脚、梳梳头;学会自己动手制作贺卡,给父母老师写感谢的心里话。
让学生懂得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亲人及社会的关心、教育和培养。
丰富多彩的活动熏陶学生。
我校利用主题班队会,让学生讲出对父母、师长、学友的爱。
通过算时间账、金钱账、感情账,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老师的细心教导之情,亲友的无私帮助之恩;写感恩信。
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班级举办感恩演讲。
认真组织《感谢爸妈养育恩》、《红烛颂》等感恩演讲比赛,在演讲中升华学生思想,激发学生的感恩父母老师教育之情;平时开展感恩活动。
组织学生分班次轮流到银铃福利院帮助老人洗衣、扫地、叠被子等,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学会知恩感恩父母和老人。
利用学校板报、墙报、画展每一个角落资源,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根植在每一位学生心中。
二、营造“感恩”氛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队伍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教育质量。
因此从党支部到校长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营造感恩的大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搭桥铺路。
例如:党支部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仁爱之师”宣讲和评选活动,在教师中树立师德典型;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和学生一道为白血病学生张璞捐款两万多元奉献自己的爱心。
感恩教育浅谈论文(2)
感恩教育浅谈论文(2)感恩教育浅谈论文篇二《加强感恩教育,培育感恩之心》【摘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要加强感恩教育。
这样才能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真正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幸福、快乐,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感恩教育的氛围;以主题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感恩教育;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适时进行感恩渗透;家校联动,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
【关键词】感恩营造氛围主题教育课堂渗透家校联动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当下,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也大多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
父母不想让孩子的童年过得艰辛,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
久而久之,孩子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父母和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是理所应当的,心中稍有不如意,便觉得所有人都在和自己作对。
结果,这些孩子时常不能为父母着想,更不会理解和体谅他人,缺乏感恩之心,内心自私冷漠。
针对这种道德的缺失,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应加强感恩教育,唤醒学生稚嫩而又冷漠的心,引导学生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
要从小培植感恩的情感,塑造健全的人格。
作为一名乡镇初级中学的德育教师,笔者认为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是德育工作中越来越受重视的一项内容。
加强感恩教育,培育学生的感恩之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感恩的教育氛围校园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和成长的乐土。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会说话的石头”已成为缺乏感恩之心的代名词,因地制宜地设计一些感恩石,让学生感恩学校、感恩教师、感恩同学,是切实可行的。
为让享受营养餐的学生在惠民政策中感恩党和祖国如沐春风般的关怀,我校的橱窗专栏,发挥了有效的宣传教育作用。
与橱窗相望不远处食宿区的柳树下,竖立着嵌有感恩字样的石头,让享受伙食补助住宿生的心中充满对国家和学校的感恩之情。
而学校文心亭旁草坪上摆放的巨大石头上的“和谐”二字,让人感受到校园里洋溢着爱,有师爱,有学生之间的友爱。
尊师重道的高中议论文6篇
尊师重道的高中议论文6篇尊师重道的高中议论文篇1尊师重教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俗话说得好:“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为学莫重于尊师。
君子隆师而亲友。
”这一句句名言都在告诫着我们要尊师重道。
我们又岂能违背?于是,在这个感恩的九月,我们学校举办了敬拜圣贤活动。
同学们胸前带着鲜艳的红领巾,颈挂金黄色的束带,排着整齐的队伍,神情激昂的唱着行文教育理念之歌开始了活动。
首先全体师生恭拜圣贤,同学们再拜老师,倾听老师的谆谆教诲。
接着张永玉同学为我们讲解了师周问礼的故事。
陈雨涵同学带领我们庄严宣誓。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学校黄主任的演讲。
黄老师说:同学们,你们上课时说老师好,下课时对老师说再见,作业认真,回答问题积极,这些都是尊师的表现。
可是我突然想到,每当老师布置作业时,我内心总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心里只想快点儿草草的完成了事。
老师上课问问题时,好像就算我知道答案也从不说,因为总是怕错了……想想过去的种种,我仿佛从未做到真正的尊师。
真是羞愧呀!接着黄主任还为我们讲了杨时等名人的故事。
听了他们的故事,更让我懂得,不管多贵重的礼物,都比不上一句温暖的话,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更能打动人。
同学们,就让我们将心底的那份对老师、对学校的挚爱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让我们以尊师爱校为动力,以理想信心为针,以勤奋拼搏为线,去编制自己彩色的梦!尊师重道的高中议论文篇2今日,我们班举办了敬拜圣贤活动,开始我们唱了校歌,对圣贤雕塑和老师行三鞠躬礼,了解了适周问礼的精神内涵,听了黄主任和马雪梅老师的讲话。
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适周问礼的内涵,在同学的讲解中提到一句话“严师出高徒”,其实“严师”不是指严厉的师父,说的其实是学生,尊敬老师的学生,从这句话中就说明古人多么尊敬老师。
古时候的尊师还体现在一些名人身上,比如程门立雪的杨时,还有前面提过的适周问礼的主人公孔子,无一不是尊师的典范。
尊师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有时一件小事也能体现出尊师。
尊师,尊师,尊敬的是老师,不论从哪方面尊师,都要从小事开始,就算是上课认真听讲,课下主动完成作业,这也叫尊师。
关于感恩教育教学的论文范文
关于感恩教育教学的论文范文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重视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感恩教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感恩教育的论文篇一:《试谈教育艺术课堂中的感恩教育》摘要:当今社会正处于多元化发展的转型期,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如何将中华传统美德的感恩理念融入德育课堂呢?笔者认为,当代中学生的感恩教育应从身边的生活情境出发,真正唤起学生内心的良知,并与学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行为,实现德育目标。
关键词:感恩教育;课堂教育;教育艺术感恩教育源远流长。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常用“感恩图报”一词来教育学生为人处世之道。
中国古代各流派都认为将“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理念育人。
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正统思想的儒家学说则把感恩教育发挥至极致,如“忠为报君恩,孝为报亲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千年,也熏陶和感染人类千年。
而当代社会,西方很多国家都有“感恩节”。
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引入感恩思想迫在眉睫。
一、目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1.学生认知上的缺位如果意识不到别人的付出,如何能产生感恩之心呢?目前,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许多父母过于疼爱孩子,尤其是家中有独生子女者更为甚之。
凡事把孩子摆在第一位,家庭中其他成员和其他事情都必须以孩子的利益为首。
学生在这种长期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获得的只有物质条件的无限满足,而忽视了感恩意识的形成。
以至于很多学生认为,父母为他们提供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无须感恩戴德,反而会变本加厉地索取,导致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产生并且激化。
2.感恩的想法没受到过鼓励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感谢的时候,父母往往回答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等类似的话语。
在学习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很多父母认为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只要取得好成绩,就是对父母付出的全部回报。
感恩教育实践活动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感恩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通过对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的探讨,分析了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感恩教育;青少年;成长;实施策略一、引言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培养人的感恩意识、感恩行为和感恩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在我国,感恩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二、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性1.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感恩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引导青少年认识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关爱与帮助,使他们在内心深处产生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激之情。
这种感激之情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有助于青少年增强社会责任感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使青少年明白,自己的成长与国家、社会息息相关。
通过参与感恩实践活动,青少年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有助于青少年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强调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使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这种关爱与尊重有助于青少年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等。
4.有助于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
这种心态有助于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三、感恩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1.家庭感恩教育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家长在家庭中开展感恩教育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家庭感恩教育:(1)树立榜样:家长要以身作则,关爱他人,关心社会,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
(2)亲子互动:家长可以与子女共同参与感恩实践活动,如帮助他人、参加公益活动等。
(3)情感交流:家长要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关注子女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学会感恩。
2.学校感恩教育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将感恩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系,开展以下感恩教育活动:(1)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掌握感恩的方法。
感恩教育浅述论文(2)
感恩教育浅述论文(2)感恩教育浅述论文篇二《浅谈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今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正悄然地影响着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应引起广泛的关注。
如何对学校学生展开感恩教育,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亟须解决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学校学生;感恩教育感恩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
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
然而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感恩已经被不少麻木而浮躁的现代人所疏远和淡漠了,他们总以“理所当然”来搪塞父母、亲戚、朋友、他人的关爱……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悄然地影响着学校的学生。
当今很多学生每天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每天接受着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却对之视而不见,甚至有的学生还对父母和老师恶语相向。
事实上,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又怎么可能将来爱事业、爱国家?因此,“感恩教育”这一课不能小看,而且必须从小抓起!一、如何理解“感恩”了解感恩教育的内涵,这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什么是感恩教育?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简单地讲,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培养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
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地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而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
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为社会的主导,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
有关感恩教育的研究论文(2)
有关感恩教育的研究论文(2)有关感恩教育的研究论文篇二《高校学生感恩教育研究》[摘要]当前部分高校感恩教育存在教育环境缺失、教育形式陈旧、创新性及实效性不够、缺乏对大学生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等诸多问题。
高校投入众多人力财力,花费较多精力,但最终感恩并未内化为大学生行为处事的基本原则与行为习惯。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创新感恩教育载体,依托“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在校生感恩意识熏陶,开展别开生面的感恩教育,实现了感恩教育从特定情境到日常生活的过渡。
[关键词]高校感恩教育毕业生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蕴涵着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贴近生活的感恩教育作为大学生德育的新突破口,这对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情怀、社会责任感,助推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和完善的人格,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如何有效地拓宽高校感恩教育载体,实现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成为高校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立足当前部分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剖析感恩教育的不足之处,同时结合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的调研,探讨二级学院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方式,以期对高校感恩教育提供相关借鉴。
一、当前部分高校感恩教育现状分析高校感恩教育具有特殊性[1],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教育者寻找到新的切入点开展相关教育,这样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然而,从实施效果来看,当前部分高校感恩教育不容乐观。
高校虽然投入了众多人力、财力,花费了较大精力,但感恩并未内化为大学生行为处事的基本原则与行为习惯。
相反,文化的多元化和社会价值观的泛滥,冲击着当代青年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大学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
大学生道德观缺失,特别是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感恩教育环境缺位,内容匮乏良好德育氛围的营造能够使感恩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们不断提倡依托人际互动、社会生活等现实情景教育,启迪和感染学生内在心灵的目的所在。
谈学生的感恩教育论文(2)
谈学生的感恩教育论文(2)谈学生的感恩教育论文篇二《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摘要:感恩是社会的美德,是做人的道德底线。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如何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本文从教育学生基本的感恩、培养学生的几种意识两上方面去探究。
关键词:教育学生;感恩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该怎么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什么”,不知“要我什么”;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
现代教育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本,容易使孩子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
很多孩子在大把大把的浪费时,早已经忘却了“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价格却不知父母的疾苦。
目前,应试教育使学校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品德、修养等的引导和教育。
所谓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德育为首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评价学生时,往往只注重学习成绩,情感教育变得微不足道,这些都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影响。
教育出来的孩子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这样的教育真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教育学生基本的感恩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我们的孩子如何学习,怎样学习,更要教孩子如何做人,怎样学会感恩。
我们的感恩教育不要好高务远,要从诸如教育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等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吃水不忘掘井人”,永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
(一)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因为父母不仅赐予自己生命,更把自己养育成人。
父母起早摸黑挣钱供养自己读书,把自己养大成人,非常不容易。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消费观,适当消费。
小学教育中的感恩教育论文
小学教育中的感恩教育论文篇一《谈小学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摘要】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内容。
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所以,学校要利用学科教学内容,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场所开展感恩教育。
让孩子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学校、老师、同学,感恩社会,感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
【关键词】小学教育;感恩;帮助在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已达到较高水平的今天,我们学校的教育对象感恩意识淡薄、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随处可见,这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
剖析一下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不难看出:一是家长对孩子百般娇惯,唯孩子的欲望是从,他们使出一切本领来满足孩子的要求,只顾默默付出而完全忽略了对他们的感恩教育,致使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目无他人,只懂接受别人的爱,却不愿尊重人,不愿施爱予人的习惯;二是社会上经济利益至上、家庭环境及亲友环境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使童稚的美好情感逐渐利益化,感恩缺失是一种社会痼疾。
它腐蚀良心,伤害爱心,赶走孝心,学校如果任其蔓延,将成为感情的荒漠,学校教育也必将失去坚固的根基。
因此,感恩教育成为目前学校德育最为迫切的一项任务,我认为,学校特别是小学,更应该在加强德育的同时,着重强化感恩教育。
那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一、教育学生感谢父母具体做法是:(1)常问好,让父母舒心,回家多些微笑,多说些谢谢。
(2)多帮忙.让父母省心,回家做点家务,减轻父母的劳动负担。
(3)勤学习,让父母放心,主动完成作业,获得真才实学。
(4)能宽容,让父母顺心,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苦心。
二、教育学生感谢学校教育学生感谢同学的帮助和友谊,感谢老师的培养、尊重与关爱。
可通过面对面交流,写感恩日记,举办征文比赛等活动,促使师生相互理解,使教师在学生心中成为感恩对象,而每位教师更应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理解和宽容学生,使学生在被尊重和关爱中,体验到幸福感,形成超越自我的学习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摘要】现在在优越的生活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们养成了任性骄气,集体主义荣誉感淡漠,生活自理能力、抗压能力差的弊端。
本文主要从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和实施素质教育的
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及感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探讨。
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感恩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有待我们深入研究、探讨的新课题。
【关键词】学生,注重,感恩,教育
现在的学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中的“小皇帝”,有很多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在这种优越的生活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们,养成了任性骄气,集体主义荣誉感淡漠,生活自理能力、抗压能力差等弊端。
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
因此,在学生教育中很有必要从小进行感恩教育。
1.进行感恩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着国家未来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关系着优良淳朴的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培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理解人、帮助人、团结人、善待人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和谐相处能力,友好交往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排解困难能力,有助于中小学生正确地认知社会,认知师长,认知朋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内容。
现在公民素质,不仅包括较好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科技技能,而且还包括亲近自然,亲近社会,善待他人的观念和能力。
2.注重进行感恩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我国现阶段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不仅要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和思想文化水平,建设完善的民主和健全的法制,培育淳朴优良、充满活力的民风,形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社会风气。
当前社会上产生的恶性事件无不与公民素质密切相关,诚信缺失,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大行其道,如“三鹿奶粉”事件,法制观念的淡薄和对自然的冷漠,导致人民肆意损坏自然生态,滥捕珍贵野生动物;极端利己主义助推着某些利欲熏心的矿老板,不顾矿工死活,因违章违规开采而造成矿难事件;用黑心棉加工被褥,在食品中添加苏丹红等。
这些现象严重伤害着老百姓的身心健康,造成市场经济秩序混乱。
此情此景,何谈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经济健康发展需要纯正的社会风气,经济有序发展呼唤社会良知和诚信。
在学生中进行感恩教育:感恩社会、感恩师长、感恩自然、感恩朋友,倡导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形成健康向上,文明活力的社会风尚,营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经济环境,这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原动力。
3.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近几年频频报出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残杀同学案、残杀教师案,用浓硫酸泼伤黑熊案;中学生杀师、杀母案;小同学勒索小同学案,这些令人发指的案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折射出了思德教育的苍白导致学生人格缺陷的产生。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份子,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反过来公民的文明素质又促进了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在学生中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了解到国家的和平来之不易,党和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应知党恩、报国情,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
社会中还有很多好心人在默默无私地帮助着别人,如为我校捐资助学的已知台胞——王永庆先生,心系“朝阳行动”的好心人,我们要懂得对他们感恩。
引导学生认识自私与贪婪相伴,偏极蕴藏危险,利己必定损人,玩物必定丧志的种种危害。
学会感恩,就能摒弃这些不良行为,懂得感恩,就能宽容与善待,就会珍惜与尊重,学生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也就有利于形成了。
4.注重感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感恩教育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总体要求相适应,既要吸取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道德文明的有益成分,又要与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观、价值观、荣辱观的根本要求相适应。
在学生中进行感恩教育,应当与他们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在学校学生对老师感恩,尊敬他们,尊重他们的劳动;对同学感恩,感谢他们的帮助、团结协作和乐于助人;在家里对父母长辈
感恩,懂得他们生养教育的辛劳,理解他们的期盼和感情,尊重他们的劳动;对社会上的朋友及好心人感恩,感谢他们的理解、友谊和无私帮助;对农民伯伯感恩,体谅他们劳动的艰苦,爱惜粮食;对自然感恩,从爱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山水文物,到感受太阳是温暖的源泉,土地是人的生存之本,花草树木赐给我们新鲜的空气,活泼可爱的小松鼠,憨态可拘的熊猫,给人们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启迪了人类的灵感和智慧,是人类和谐相处的朋友。
感恩教育的形式丰富多彩。
教师可利用周末,给学生布置为父母乘一碗饭,倒一杯茶,洗一次脚,交一次心的家庭作业。
在节假日里,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附近的旅游景点做一名小小志愿者,为旅客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进一步感受秀丽的自然风光给人们的乐趣和美的享受,旅游给我县社会大发展带来的机遇。
以“一碗米饭包含着农民伯伯和餐厅师傅的多少劳动?”为主题的讨论会;还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我会做的农活”等短小活泼的小剧目;组织学生观看“五·一二”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捐赠现场晚会,感受社会的大爱无边;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提示性标语牌,在小草旁写道“我也是生命!,我虽小,但我能美化您的生活”;在花坛的小树旁写道“我们共同沐浴阳光,让我们一同健康成长”;在垃圾桶旁写着“文明只差一步”,营造充满人性化的“感恩文化”。
感恩是学生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和最朴实的情感。
感恩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能够唤醒人的良知,培养健全的性格,塑造高尚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