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7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鲁教版七上历史知识点
的统治。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四、意义:推翻了 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
,使 观念深入人心。
五、领导阶级:
阶级
派
第 10 课 新文化运动
背景 标志 人物 旗帜
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后改名《
人物、作品及主要贡献
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
促进作用,为中国的
开辟了道路。
第 8 课 戊戌变法
背景:《 兴起:“
》的签订,加深了民族危机。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发
① 创办《
》,宣传变法;后改名《
展
② 组织政治团体——
人物:
、
等(
阶级
派),
高 时间:从 潮 : 百 日
年 6 月 11 日到 9 月 21 日
》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 皇帝
14 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 1. 时间: 2.原因:第
—— 次反围剿的失败。
4. 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
的企图,保存了党
和红军的
,使中国革命
。
5.经过:
1936 年 10 月
红一、红二、
5.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① 时间:
年月
红四三大主力 甘肃会宁会师
A、解决了
、 流域打到
、 流域,声势震动中国。
1927 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
。
⑺ 失败:
、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
运动失败(失败含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任务)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鲁教版初一上册复习提纲
六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1、时间:距今_____万年2、地点:云南省_______3、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三、北京人。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北京西南__________的山洞里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1、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
2、北京人过_______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四、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距今约______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体貌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1、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了______和________技术。
2、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捕鱼为生。
3、用_______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4、山顶洞人生活在按______结合起来的氏族。
列举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异同点:答:相同点:①、生活地区相同②、都使用___________(打制石器就是旧石器)不同点:①、体质特征:北京人保留了_____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取火方式:北京人使用__________,山顶洞人人工取火。
④、观念上: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
⑤、北京人过________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原始居民时间:距今约___________ 地点:长江流域____________生产生活情况:1、种植_________饲养家畜。
2、磨制石器用________耕地。
3、居住_________房屋,挖水井。
4、制造陶器玉器等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时间:距今约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生活情况: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_________耕地,石刀收割庄稼。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及期末试卷
初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知识点1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时间:距今约170万年;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生产生活情况:会制造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知道用火(天然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御寒)。
发现的意义(特点):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知识点2 北京人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使用天然火并能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身体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仍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知识点3 山顶洞人时间:距今约3万年;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人工取火。
生活的集体是按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形体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综合应用剖析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生活在同一地区,比北京人有很多进步之处,主要表现在:(1)在制造工具方面,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而北京人只知道使用打制技术;(2)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只知道使用天然火;(3)在社会形态方面,山顶洞人处于氏族公社阶段,北京人处于原始群居阶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知识点1 河姆渡原始农耕时间:距今约七千年;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代表类型:代表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使用工具: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lei si)耕地;生产活动:种植水稻(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和玉器、原始乐器,挖掘水井。
生活状况: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知识点2 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地点:陕西西安附件的半坡村;代表类型: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原始的农耕生活;使用工具:磨制石器,木制耒耜、箭头、渔叉、鱼钩等骨器;生产活动:种粟(世界上最早),饲养猪狗等,打猎捕鱼,制造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 夏商西周的更迭- 夏朝(约2070-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禹传位给其子启,实行世袭制。
- 商朝(约1600-1046年):因水患和政治动荡,商朝曾多次迁都,最著名的是盘庚迁都至殷。
- 西周(约1046-771年):实行分封制,建立较为完善的行政体系。
1.2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法- 春秋时期(770-476年):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 战国时期(475-221年):七雄并立,各国进行社会改革,最著名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1.3 甲骨文与青铜器- 甲骨文:商朝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 青铜器:商周时期的重要工艺品,用于祭祀和礼仪。
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2.1 秦朝的统一- 秦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2 秦朝的暴政与农民起义- 秦朝实行严酷的法律,加强对人民的压迫。
- 陈胜、吴广起义,标志着秦朝统治的开始动摇。
2.3 汉朝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 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发展。
第三单元:汉武帝推进大一统3.1 汉武帝的改革-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设立郡国,并推行推恩令。
- 实行盐铁官营,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
3.2 开通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3.3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汉武帝时期,卫青和霍去病指挥汉军大破匈奴,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第四单元: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4.1 科学技术的进步- 发明了纸张,改进了印刷术。
-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能检测地震的方向。
4.2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仁”的学说。
-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3 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传入- 道教在民间兴起,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求得长生不老。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提纲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提纲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等)、概念(如历史的时间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较多的,所以要做好提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提纲青铜器与甲骨文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磨制石器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青铜器青铜时代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器的成就:(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2)商周时期:①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②特点: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1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3)代表:○2四羊方尊(造型奇特);○3利簋[guǐ]○2、制作工艺高超:(1)成分:铜锡、铅;(2)方法:泥范铸造法二、甲骨文记事:1.甲骨文的含义: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情况: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4.发现意义:(1)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造字特点: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
2、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动荡的春秋时期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名称春秋时间前770——476年前475——前221年历史特征奴隶制瓦解: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封建制度形成:兼并战争更频繁,规模更大更残酷,有统一的趋势社会特点?战乱与纷争?春秋以争霸为主战国以兼并为主战国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鲁教版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部分)
中国古代史部分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古代人类知识点:(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2)人类进化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
(3)人类进化中重要的一步:学会使用火。
(4)使用火的意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一.元谋人地点:山西省元谋县。
距今:一百七十万年。
技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提纲史 陈诺\编中国古代史二.北京人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
距今: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特征:①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②能够制造可使用工具,可以使用火,并且会保存火种。
③过群居生活,组成早期原始社会。
三.山顶洞人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
距今:三万年。
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技能:①使用打制石器。
②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采集、狩猎、捕鱼。
④用骨针缝制衣服。
⑤死后要埋葬。
⑥过氏族生活。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氏族:距今:七千年。
地域:长江流域。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房屋:干栏式房屋。
粮食:水稻。
能力: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制作简单的玉器和乐器。
二.半坡氏族:距今:五六千年。
地域:黄河流域。
工具:普遍适用磨制石器、木制耒耜、石刀、骨制箭头、渔叉、渔钩。
房屋:半地穴式房屋。
粮食:主食:粟;副食:鱼、肉、蔬菜。
能力:打猎、捕鱼、纺线、织布、制衣、烧制彩陶。
三.大汶口氏族距今:四五千年。
地域:山东大汶口。
主要成就与特色:①磨制石镰、石锄。
②黑陶、白陶。
③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导致原始社会最终解体,奴隶社会开始走进历史舞台。
(贫富分化出现的原因: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3课华夏之祖一.炎黄战蚩尤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地域: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人物:黄帝(轩辕)、炎帝、蚩尤。
战役:涿鹿之战。
族群:华夏族(由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共同组成并经过长期发展)。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学问点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
假如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学习,就算是天才,也是须要不断练习与记忆的。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级历史的学问点,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背学问点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1、我国境内确定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分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4、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确定作用。
P25、北京人运用自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驾驭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P4—5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P5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运用磨制石器P7—8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P7—8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P7—P8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P12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其次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P152、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P21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4、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5、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P246、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觉的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特别的四羊方尊P267、“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8、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旺盛,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绚丽的青铜文明。
P27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10、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知识点一:古代文明的发展
- 世界古代文明的起源
-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 古埃及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 印度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特点
知识点二: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
-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与思想变革
- 秦统一六国与汉朝的统治
- 十六国时期的政治分裂与南北朝的统一
知识点三:古代帝国的兴衰与交往
- 罗马帝国的兴起与衰落
- 希腊城邦的政治格局与文化繁荣
- 拜占庭帝国的崛起与辉煌
- 南亚古代帝国的发展与交往
知识点四: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与政治制度- 从秦朝到隋朝的王朝更替
- 唐朝的盛世与政治制度
- 宋朝的政治改革与经济繁荣
- 元朝的政治特点与文化交流
知识点五:世界各大宗教的形成与影响
- 的传入与影响
- 教的兴起与传播
- 的形成与发展
- 的与传统
知识点六:世界地理与资源分布特点
- 世界五大洲的地理位置与特点
- 世界主要河流与湖泊
- 世界主要山脉与地中海地区
- 世界主要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
知识点七:商品经济和市场化的形成
- 古代商品经济的起源与发展
- 唐宋时期的市场经济与商业繁荣
- 欧洲封建社会的商业革命与市场化
知识点八:世界历史上的科技进步与文化交流
- 古代科技发明与文化传播
- 印刷术的发明与影响
- 远程交通工具的发展与利用
-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文化交流
以上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概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鲁教版初一历史知识重点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明的摇篮2.古代埃及:(1)埃及的国王被称为“法老”,国王的陵墓是金字塔,它是权力的象征。
(2)公元前15世纪时,埃及国力强盛,疆土不断拓展,成为地垮亚非的大帝国。
(3)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3.古代巴比伦(两河文明):(1)新月沃地: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
从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
这里土地肥沃,因此被称为“新月沃地”。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定都巴比伦城。
(3)《汉谟拉比法典》:a目的: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意义: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古代印度:种姓制度(1)种姓制度是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而形成的。
(2)实质:它是古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
(3)内容:这种制度共分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婆罗门;第二等级是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第四等级是首陀罗。
(4)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的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和第六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1.古代希腊:(1)爱琴文明:西方(欧洲)文明源于希腊文明,而希腊文明又源于爱琴文明。
公元前2000年左右。
(2)古代希腊城邦的兴衰:公元前8世纪,希腊本土和小亚西亚西海岸开始出现A.雅典:a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b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表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B.斯巴达:崇尚武力(3)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进攻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最后,希腊打败波斯(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
(马拉松跑)(4)希腊的衰败:亚历山大大帝东侵:公元前4世纪后期,希腊北部的马其顿控330年,亚历山大大帝灭掉波斯帝国,建成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即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历史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历史
七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炎黄联盟:阪泉之战中,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涿鹿之战中,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这导致了华夏族的逐渐形成,并使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炎帝(神农氏)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轩辕氏)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其下属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3. 禅让制:在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4. 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随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5. 商朝和西周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商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倒戈,周军攻入商都,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6. 西周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有向天子纳贡、随从作战、定期
朝见的义务。
这有利于开发边远地区、加强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具体全面的信息,建议查阅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材或咨询相关教师。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历史必考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肇始,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后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学生需要了解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如大禹治水、殷墟文化、周公治国等,以及这一时期的制度和文化特点,如宗法制、礼乐制等。
2、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学生需要了解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如孔子、老子、韩非子等思想家,以及这一时期的战争和改革,如晋楚争霸、商鞅变法等。
3、秦汉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时期,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学生需要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意义,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贡献,如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等。
4、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如五胡乱华、北魏孝文帝改革等,以及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如佛教的传播等。
5、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学生需要了解隋唐盛世的形成和主要成就,如大运河的开凿、科举制的完善等,以及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如唐诗宋词的繁荣等。
6、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时期,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学生需要了解这一时期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如后周世宗改革等,以及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特点。
7、宋元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元文化的时期,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
学生需要了解宋元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情况。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如下: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 云南元谋人:这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其存在距今约为170万年。
2.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
他们在北京周口店地区生活,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并吃上熟食。
这种制作粗糙的打制石器被称为旧石器。
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
3. 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他们居住在洞穴中。
第二章原始的农耕生活:1. 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他们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
河姆渡人主要种植水稻,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植地。
2. 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年,位于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半坡人主要种植粟和蔬菜,还会饲养猪、狗等动物。
3. 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在黄河流域,人们开始使用磨制石器,这种石器比旧石器更精细,被称为新石器。
第三章华夏之祖:1. 炎帝和黄帝: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始祖,他们的传说故事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农耕文化。
2. 尧舜禹:他们是中国古代的三位伟大的君主,他们的治理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第四章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由大禹建立。
2.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商朝的文字是甲骨文,这是一种象形文字。
3.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国分布在全国各地。
4.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五位霸主相继崛起,他们通过战争扩大自己的领土,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第五章夏商西周的兴亡:1. 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由大禹建立。
夏朝的建立以及最后的灭亡构成了这一章节的主线,讲述了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崛起和衰亡。
2. 商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商朝的文字是甲骨文,这是一种象形文字。
盘庚迁都后,商超疆域不断扩大以及商纣王的奢靡残暴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等都是本章的重要知识点。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2.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和清朝统治者的无能。
3.掌握沙皇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事实,理解中国主权的进一步丧失。
4.掌握农民起义抗击外国侵略的历史事实。
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X、放肆的根源所在)2.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领会能力。
德育目标1.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
2.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2.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1.复习提问法。
导入新课可用此法,使学习的内容前后相衔接。
2.说、看、议结合法。
像“火烧圆明园”的内容,就可以把教师的解说、学生观看影像资料、发表议论等形式结合起来,加强教学效果。
3.分析归纳法。
对沙俄的割地行径可采用此法。
4.连环提问法。
对“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一目可采用此法。
●教具准备1.投影仪、相关图表。
2.影像资料及相关设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请看导入框中的内容,框中的插图是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在西郊。
这里青山绿水,风景幽美。
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经了150年时间,在这里建起了这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
如今的圆明园,只有远瀛观的几根石柱等还屹立在那里。
它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那么,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它们是如何组成的?来中国为了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又是怎么回事?学完这一课,你就会明白的。
鲁教版7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鲁教版7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注意打“★”为中考说明要求掌握的重点。
第1课鸦片战争一、知识结构:1、时间:1840.6—1842.82、侵略者:英国3、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4、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5、结果:签订《南京条约》6、影响:见“重点内容提要2”二、重点内容提要:1、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⑴时间:1842年⑵签订国:英国侵略者和中国★⑶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知识结构:1、时间:1856.10—1860.102、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3、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4、主要罪行: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⑵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5、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二、重点内容提要:★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
★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详见第8页表格。
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⑴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汗。
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妄图分裂新疆。
⑵左宗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经过:⑴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
⑵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争战”策略。
⑶先收复乌鲁木齐附近地区,然后进攻吐鲁番,挺进南疆。
3、结果:⑴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知识梳理
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工企业。
);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建立海军;培养人才,创办新式学校,派人出国留学深造。
(2)、影响: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历史意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由于资产阶级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但是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
4、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里,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湖南省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 初一历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复习课件(PPT55张)
【创新促进发展】 材料二 如下图
(2)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 的出现有何作用? 提示:信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作用: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社会经 济的发展。
【思想点燃智慧】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 的社会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 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 政治、文化利益,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 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探究研析】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社会转型期往往表现 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与更新。
【改革助力腾飞】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②内容:
诸侯
③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 盛的国家。
五、春秋战国的纷争 1.东周:_公__元__前__7_7_0_年,_周__平__王__东迁洛,史称东周。分 为_春__秋__和_战__国__两个时期。 2.春秋争霸: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2)概况。
六、商鞅变法 1.背景:
铁农具、牛耕
2.目的:_地__主__阶__级__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3.开始:_公__元__前__3_5_6_年,在_秦__孝__公__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4.内容: (1)国家承认_土__地__私__有__,允许自由买卖。 (2)_奖__励__耕__战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 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 特权。 (3)建立_县__制__。加强了中央集权。 5.作用:_秦__国__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 来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7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注意打“★”为中考说明要求掌握的重点。
第1课鸦片战争一、知识结构:1、时间:1840.6—1842.82、侵略者:英国3、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4、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5、结果:签订《南京条约》6、影响:见“重点内容提要2”二、重点内容提要:1、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⑴时间:1842年⑵签订国:英国侵略者和中国★⑶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知识结构:1、时间:1856.10—1860.102、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3、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4、主要罪行: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⑵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5、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二、重点内容提要:★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
★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详见第8页表格。
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1、背景:⑴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汗。
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妄图分裂新疆。
⑵左宗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经过:⑴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
⑵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争战”策略。
⑶先收复乌鲁木齐附近地区,然后进攻吐鲁番,挺进南疆。
3、结果:⑴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⑵19世纪80年代,通过外交努力,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是损失了中国西部的一块土地和大量赔款。
⑶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4、历史意义:巩固了祖国的西北塞防,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一、知识结构:1、时间:1894—18952、侵略者:日本3、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4、重大战役:黄海大战爱国将领:邓世昌5、结果:签订《马关条约》6、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二、重点内容提要:《马关条约》签订:⑴时间:1895年。
⑵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⑶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③增辟通商口岸等。
★⑷影响: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②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结合《马关条约》内容说明《马关条约》签订对中国产生的影响A、《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大量领土,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B、2亿两白银的赔款,加重了祖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加剧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D、增辟通商口岸,便利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
总结:《马关条约》后,日本轻易从中国捞到这么多好处,则直接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朝,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知识结构:1、时间:1900年—1901年2、侵略者:八国联军3、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4、结果:签订:《辛丑条约》5、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重点内容提要:《辛丑条约》1、时间:1901年2、双方:清政府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3、主要内容:①赔款白银4.5两。
②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拆毁大沽炮台派兵驻扎要地。
④划定使馆界。
★4、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6课洋务运动1、背景: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政府的统治是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90 年代3、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
★4、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口号: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6、洋务运动主要活动:★⑴前期“自强”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
主要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⑵后期“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主要企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⑶筹划海防,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⑷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科技人才。
(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中近第一所新式学校。
)7、洋务运动的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8、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9、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派没有认识到,不触动封建制度,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随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
因此,洋务运动没能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第7课戊戌变法1、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维新派政治团体:强学会。
机关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2、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3、时间:1898年6月到9月★4、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A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官吏,打击封建官僚,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B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文化:兴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传播维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D军事: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第8课辛亥革命1.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⑴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
⑵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
2、中国同盟会⑴成立时间:1905年⑵成立地点:日本东京⑶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⑷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创办《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⑸成立意义: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⑹机关刊物《民报》3、三民主义⑴创立者:孙中山⑵三民主义内容:民族、民权、民生⑶意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4、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⑴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标志着辛亥革命开始,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清朝的统治名存实亡。
⑵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5、辛亥革命历史意义:⑴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
⑵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辛亥革命结果:(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第9课新文化运动1、背景:⑴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
⑵袁世凯定“孔教”为国教,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
⑶要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2、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见书第41页照片。
4、旗帜:“民主”与“科学”★5、内容:⑴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⑵后期,宣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来颂扬十月革命,为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6、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⑴新文化运动是进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发动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⑵它批判封建专制思想,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⑶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⑴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⑵经过:①爆发: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北京大学生。
②高潮:上海等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来支援北京学生的斗争。
工人阶段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
⑶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⑷结果:取得三大初步胜利a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b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⑸五四爱国运动意义: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⑹“五四”精神内容: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精神。
⑺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的关系: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③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起了重要作用,不久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①时间:1921年7月。
②地点:上海(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③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共产国际代表。
④内容:A、通过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共产主义。
B、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⑤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⑵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①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段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②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③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北洋政府仍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
中国仍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仍然很弱。
所以,即便是战胜国,中国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3.1922年中共二大,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11课北伐战争1、黄埔军校:⑴建立时间:1924.5⑵地点:广州黄埔⑶名称:中国国民党陆民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将。
⑷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