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法》述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语言学》第7卷2005年第4期364-371页,北京
《认知语法》述评
J.Tayl or著王寅述评
11认知语法(CG)简述
美国认知语言学家ngacker于1987,1991年出版了两卷本的《认知语法基础》, 2000年出版了《语法和概念化》,确立了认知语法学(下文简称CG)这一门新兴学科,在语言学界引起反响。
Lakoff(1987),Tayl or(1996)等也分别对CG作了重要论述。
2002年Tayl or 出版了《认知语法》,对Langacker的CG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同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的理论在某种意义上说,正成为主流语言理论的一部分(2002:36),已被认知语言学家们广泛接受。
同时,他在书中还增加了很多新内容,并回答了对CG提出的一些质疑。
“语法”这一术语从广义上说,可指全部语言法则的总述,可与“语言学、语言理论”等术语互换,如转换生成语法主要是运用转换生成方法研究语言的一种理论。
该术语从狭义上说,指关于词的形态变化(即词法)和用词造句的规则(句法),因而不包括音系学和语义学,如传统的教学语法等。
认知语言学家对“语法”这一术语似乎作了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理解: (1)大于狭义语法,因为他们始终将语法解释与音系、语义紧密结合进行论述。
Tayl or在《认知语法》一书中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音系学,扩大了CG的研究范围;(2)小于广义语法,因为他们将CG视为认知语言学(下文简称CL)的一种研究方法(Langacker1999:13)或方面,或是一种既与CL基本理论相符,又是一种特殊的CL理论(Tayl or2002:1-3),因此CG是作为CL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不是等同的关系。
CG认为: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其句法构造的内在动因,句法构造的外在形式是由认知和语义因素所促动的。
因此,CG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主要阐述了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种种认知方式(如construal:识解)是如何形成和约束语法构造的;深入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认知方式和心理基础,以及构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仔细描写人脑在使用语言时和形成规则时的心智活动,人们掌握语言单位和构成更大构式的能力。
CG尝试给语法范畴和语法构式作出一个较为系统的、一致的解释,从而为语法解释寻找经验和概念上的理据。
2.Taylor的CG
该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正式出版,全书共28章,分七大部分,621页,广泛涉及到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特别是语义学。
2.1第一部分总标题为“背景介绍”,共含六章。
主要论述了CG的基本情况,在第1章中介绍了CG简史及与CL的关系。
第2-3章对CG作一综述,介绍了Langacker的象征单位理论:语言在本质上具有象征性,语言表达代表463本刊网址:htt p:///chinese/s18yys/dangdai/index.ht m
了概念化,是对概念化的符号化,具有理据性。
关于象征单位(Sy mbolic unit)的理据性问题,笔者近来又专门请教了Langacker本人,他的答复非常明确:A rbitrariness is not part of the definiti on of sy mbolic units.Most sy mbolic relati onshi p s are less than fully arbitrary.这与他曾说过的一段话(1987:12)所表达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CG只设三个单位:音系单位、语义单位、象征单位(是前两者的约定俗成的结合体)。
CG认为:任何语言表达式如词素、词、短语、句子、语篇都是象征单位,CG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分析语言是如何通过象征单位建构起来的。
Langacker提出仅用三种单位来分析语言的各个层面是一个很独特的想法,是对语言研究的一项重要贡献,一方面为CL的目标“统一解释”语言各层面提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另一方面也彻底否定了把句法作为一个独立层面来处理的观点。
当然,这并不是说CG 否认句法的存在,而是意在强调CG把传统上被视为词法和句法的内容都当作象征单位来统一处理。
一个词素是一个象征单位,两个或数个词素并置后,经过整合加工(只具有部分组合性,主要是整合)就形成了一个语法构式(Gra mmatical Constructi on,或叫:复合表达式、象征复合体),它也是象征单位,而且是在音位串和语义串两个层面上同时进行整合运作。
这样,象征单位就分布于语言各个层面,这可将分析词法和句法的方法统一起来。
分析词项结构的认知方式同样适用于分析语法构式,包括:短语、分句、句子,乃至语篇,因此Tayl or(2002:22)认为:象征单位理论才是语言理论中真正的最简方案。
第4章则是在上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象征单位理论,并回答了对该理论提出的一些问题。
Tayl or指出概念归根结底来源于人们通过身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语言中所有的词和词素都是这种体验和心智加工的结果,是表征概念的符号,而且所有的词和词素都是象征单位。
象征单位的两面不一定总是心智实体,从而对索氏的“音响形象-概念”符号观作出了有意义的修正。
Tayl or还强调指出:音系单位和语义单位可通过“图式-例示”(sche ma2instance)来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有这样的误解,认为CL主要是研究语义的,而Tayl or在书中对这种情况作出了重要更正,第5章论述了象征单位中的音系单位,他认为要称得上语言理论,就不能排除语音研究。
音系和语义有各自的组织原则,具有一定的自治性。
音系单位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它基于人们的感知、范畴化识别、心智表征等能力。
这就为“认知音系学”奠定了基础(见下文)。
第6章论述了象征单位中的语义单位,批判了语义组合观,强调整合观,这也是CL的核心观点之一。
例如语言中有大量的惯用语(如kick the bucket),自相矛盾的表达(如your dead uncle is still alive.),隐喻说法(如you are a p ig),多义结构(如the ball under the table),还有很多语言表达要靠语用因素来理解(如it is hot in here!)。
2.2第二部分的总标题为“基本概念”,包含七章。
第7章重点论述了“图式-例示”分析法,这是对原型范畴理论的一种新发展。
图式是对一组例示所具有的共性进行概括与抽象的产品,相当于图式性的原型;例示是通过增加细节信息来体现图式,不同的例示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图式。
这一关系可不断向上和向下扩展成一
563 2005年第4期
个复杂的、垂直的等级结构。
在同一图式-例示等级中,常有一个突显的基本层次,处于该层次上的例示最容易形成心智意象,常为儿童最早习得,也最早被命名,这就相当于Rosch 所论述的基本层次范畴(basic level categ ory)。
这对概念有点像上-下义词关系,但因上下义词只限于词汇语义层面上,Tayl or主张用“图式-例示”取而代之,以便适用于分析音系单位、象征单位,乃至语言的各个层面。
第8章运用上述分析法分析了音系,如元音和辅音的分类,音系中的基本层次为实际的音位。
第9章运用这种分析法论述了象征单位,特别是词类的划分,而且还介绍了英语中词类与音系的关系。
第10章论述了Langacker提出的术语:侧面(p r ofile)、基体(base)和语义域(domain)。
第11章论述了名词性和关系性侧面,以及词类划分。
第12章论述了结合关系(将语义单位结合起来就形成水平关系,垂直关系是图式-实例),以及概念是如何自下而上一步步地结合起来的,同时还论述了三种句法构式的结合情况:中心词-补语,中心词-修饰语,中心词-同位语,作者通过这些论述进一步批判了语义组合观。
第13章论述了音系学中的组合关系,指出上述分析语义结合的方法同样适用于音系分析。
本章还相对于句法构式提出了音系构式,用CG分析方法论述了传统音系学中的音位结合情况。
2.3第三部分的总标题为“词法”,共含四章。
第14章论述词的内部结构,用Langacker的“射体和界标”、“自治与依存”等方法来分析英语构词。
第15章指出可分析性和生成性两者之间密切相关,而且它们在音系极和语义极这两个层面上的情况各不相同,这也说明了上文提及的音系和语义具有部分自治性的观点。
CG认为词缀的边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如:2ive,2tive,2p tive,2ative。
本章还提出可对生成性进行量化分析的观点,如最初的1000个词中有多少个词类型(type),每增加1000个词,会增加多少个词类型。
可用同样的方法求得词缀生成性的量化数据。
第16章论述了图式竞用问题,Tayl or指出:当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容的图式都可用来范畴化并形成一个语言单位时就会出现图式竞用现象,他以名词复数为例作出了具体说明。
英语的复数有多种图式,构成复数时就需作出必要的选择,这就导致了图式竞用现象。
一般来说,概括图式与具体例示之间的距离越短,该图式就越可能被优先选用。
Pinker和Prince 曾将规则性用法与不规则用法说成是:前者是一种基于符号的运作(不需要考虑意义),后者是一种基于记忆的运作。
而Tayl or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分,这两种情况都是基于“图式”的运作,只是它们的生成性不同罢了。
第17章从六个方面(即六对参数)对象征单位作出了更为详尽的论述:
(1)图式性与内容性:象征单位中音系极和语义极的图式抽象程度是不同的,词都有具体的发音,有语义内容的图式概括程度更是大不相同。
(2)自主性与依存性:音系极和语义极的自主性和依存性的程度是不同的。
(3)挑剔性与随和性:与“依存性”密切相关的是“价”(valence),即音系单位和语义单位与其他成分结合使用的情况,结合的情形多种多样,也就是说有不同的挑剔性和随和性的程度。
可根据挑剔性和随和性这对参数来区分词、缀和附着词素(clitic)。
663当代语言学
(4)影响力和粘合力:音系单位和语义单位影响邻近单位和受邻近单位影响的程度也不同,一旦这种影响力发生作用,结果所形成的复杂形式便倾向于显示出不同的粘合力特征。
如复数词素2s会受到词干发音的影响,in2会受后面首字母发音的影响。
很多动词短语的意义受到后面名词的影响,其意义会有不同,如在l ook up a chi m ney和l ook up a word in the dicti onary这两个词组中的动词词组l ook up就有不同的意义。
(5)复杂性与简单性:音系单位和语义单位的内部结构复杂性不同,而且还呈现出不平衡性,象征单位的一面其内部结构可能是复杂的,而另一面就可能是简单的、不可分解的。
往往是越常用,就越容易凝固化,其内部结构就越可能不清楚。
(6)既定表达与新创表达:音系单位和语义单位的稳定性(entrench ment)程度也各不相同,有些是成规说法。
2.4第四部分的总标题为“名词、动词和小句”,共有四章。
根据Langacker的“侧面-基体”分析法,名词突显事体性(thingness),动词突显了时间关系或过程。
小句则是通过对出现于动词语义结构中的实体进行详述,并取得一定程度的概念自主性,表明一种时间关系。
名词和动词概念都有gr ounding和有界/无界(bounded vs unbounded)问题。
前者指例示在言语行为情景中的定位,似可将gr ounding译为“背景定位”,将the gr ounded译为“背景确定”。
本书第18章和20章就专门讨论了这一问题。
第19章用这一概念论述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范畴;第20章用它来论述动词的完成与非完成范畴。
第18章首先运用“图式-例示”法区分名词和名词短语,前者属于一种图式或类型(如house),后者是这种类型中的一个例示(如the house,an old house)。
随后Tayl or论述了名词短语能够被背景定位的具体方式。
第19章论述了可数与不可数名词。
物质名词不是因为它们本身不能被复数化,而是因为它们不能显示出单数-复数的对立,具有内部同质性、可分性、复制性、边界性。
可数的个体名词占有明确的三维空间,有其明确的边界,独特的内部结构和组织方式,如car,有明确的边界,占有一定的空间,它是不可切分的,因为当它被拆卸之后就不再是一辆car了。
与此相反,如果是meat,不管怎么切分得到的仍旧是一块meat,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这就是物质名词具有可分性、复制性。
可见CG认为名词的可数性不仅是由事物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它更取决于人们如何体验和识解事物,而且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识解方法。
Lakoff(1987:428)也从“视点”这一角度对这种现象作出了解释,他说:当我们向一大群牛靠近时,就可识别出一头头牛,它就是可数的。
如果后退,就分不清个别的牛,见到的只是一个群体,这时候就自然会用一个物质名词称之。
当我们退到不能识别个体而只能将其视为一个群体之时,这就是可数名词和物质名词在认知上的临界处。
这是以人们的体验和识解为基础来解释名词的可数性。
第20章主要运用“背景定位”来分析“时和体”。
限定分句是一种背景确定的表述,而背景确定又受到时体屈折变化、情态助动词等的影响。
一个动词(如walk)标示一个类别,其屈折变化形式(如walked)则标示这个类别中的一个实例;一个小句表示一个过程,而一个
763 2005年第4期
背景确定的小句则是这个类别中的一个例示。
同样,动作的完成和未完成也取决于人的体验和识解。
世界中事件具有连续性,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界限。
如果将一个事件视为完成,则必然要突显时间上的边界,它往往要靠时间短语来标示。
第21章论述了小句结构,从小句所指述的情景类型来论述小句、情景中参与者的角色和句法表达、以及小句能够被结合的方式。
小句是标示过程的,是一种经过时间通道的关系。
既然是“关系”就不可能是独立的,必然要涉及到数个项目。
由动词标示的关系在概念上不可能独立,有动词就应有过程的参与者、参与者的语义角色、时间、地点等,这就构成了小句的内部结构,它与小句所表达的情景密切相关。
情景类型可分为:动态过程、静态过程、认知过程、复杂过程等。
参与者的数量可有1个(不及物)、2个(及物)、3个(双及物),有些动词可能会涉及到4个参与者,如:sell,buy等。
另外,地点、方式、状态等场景要素也可作为参与者,还可作主语,这就出现了非施动者作句子主语的情况,英语还进一步抽象出there和it作主语的句型,它们属于边缘性用法。
2.5第五部分的总标题为“再论意义”,共两章。
第22章论述了语义域(domain),将其定义为:提供对语义单位进行概念化的知识构架。
为了解释简单语义单位如何结合成更大的构式就必然要涉及到“语义域”问题,本章进一步论述了语义域的作用、基于语义域的知识等。
相关的一组语义域就构成了一个域阵,基于此便可描写一个概念(或词)。
并不是所有的域都具有相同的地位,对于一个概念(或词)来说有些域处于更为重要的位置。
而且一个词使用于不同场合时,所涉及到的域并不完全相同,这就是说激活了基于语义域知识的不同方面。
这一论述更进一步证明了词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特定用法的语境中被建构出来的(constructed),或是浮现出来的(e merging)。
第23章论述了语义网络和复杂范畴。
一个词有许多不同的发音,其意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一个象征单位不能被视为单一的语义单位与单一的音系单位的结合体,而是语义表征网络和音系表征网络的结合体。
如“吃牛排”和“吃冰淇淋”是不同的“吃”,发明电视、修理电视、搬运电视、看电视、为电视写作等表达中的“电视”有不同含义,这都印证了上述结论:语义是在不同用法语境中被建构出来的。
正是由于概念或词具有这种变化的语义网络,才构成了复杂范畴。
范畴中的成员是通过各种关系和联想不断向外扩展的,最引人注目的例子就是1987年Lakoff出版的《女人、火与危险事物》一书的书名:在澳大利亚的Dyirbal 语言中,女人、火和危险事物这三个概念同属一个范畴balan,尽管这在其他语言中很少见,这足以证明范畴化不是基于实体的共同特征,而是“惟人参之”的结果。
2.6第六部分的总标题为“隐喻研究方法”,共有三章。
我们知道,隐喻研究是CL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24章在介绍Lakoff的概念隐喻基础上对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Lakoff和Johns on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日常思维和语言之中,它不仅是语言修辞问题,而是人们的思维方法。
抽象概念自己不能被概念化,只有通过隐喻才能实现,因此隐喻不是语言性的,而是思维性的。
他们后来又不断修改自己的隐喻理论,向概念融合方向发展。
可很多学者,如Langacker和Tal m y在他们的研究中就很少谈及隐喻问
863当代语言学
题;W ierzbicka,Jackendoff,Tayl or等都批判了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解决不了认知科学和CL的许多问题。
Tayl or对概念隐喻理论作出了如下批评性评介:
(1)要使目标域能被映射,必须有一种先于目标域的概念,它是什么?始源域中的什么成分可以被映射到目标域,这本身就预设了存在某种先隐喻结构。
我们并不否认隐喻可使目标域的概念化更为丰富,可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但值得怀疑的是隐喻是否真能创造我们的推理、时间、道德等概念。
通过具体谈抽象,就好像是在通过客观谈主观一样,是否太绝对、太强调“客观性”了?
(2)能在两域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两者之间必须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而Lakoff和Johns on只强调了隐喻可以创造相似性。
(3)对于死隐喻来说,很难再说目标域是根据隐喻映射来认识的。
(4)有些隐喻表达是跨域映射理论所解释不了的,如:The surgeon is a butcher.究竟有哪些成分可以映射过来,哪些不行?人们究竟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隐喻义,似乎还须进一步研究。
Tayl or提出可用“图式-例示”法来说明Lakoff的概念隐喻,它就相当于一个概括性图式,而具体的隐喻表达就相当于例示。
而且在概念隐喻这个图式中还具有层级性,即同一类的概念隐喻具有不同的概括性。
如I D EAS ARE LOCATI O NS这一隐喻就是(1)A PRE M I SE I S A ST ARTI N G P O I N T和(2)A CONCLUSI O N I S A DESTI N ATI O N这两个隐喻的上位图式,后两者的例示有:
(1)W e started out fr om these p re m ises.
I can see where youπre com ing fr om.
(2)W e ca me t o these conclusi ons.
W here are you heading?
第25章的题目为Jackendoff and Langacker on‘go’,Tayl or首先列述了Jackendoff和Langacker对动词go的分析:go的非空间用法不一定是隐喻性的,这说明研究隐喻可用其他方法。
第26章的标题为A lternatives t o Metaphor,主要在上文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隐喻的其他方法,如用“跨域相似性、图式概念化、意象图式、概念整合”等理论来代替概念隐喻的跨域映射理论。
“跨域相似性”理论认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并不是像Lakoff和Johns on所说的那样是通过隐喻创造出来的,而是两者之间本来就有的,隐喻就是基于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才形成的。
“图式概念化”理论认为:一个语言表达同时包括抽象用法和具体用法,不一定就是跨域映射的结果,而是两者在图式概念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将两个域中共同成分抽象出来的结果。
Langacker的抽象运动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存在一个抽象的图式,然后从这个图式形成了具体例示。
Johns on和Tal m y的“意象图式”理论,以及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都可用来解释隐喻。
2.7第七部分的总标题为“成语和构式”,共有两章。
963 2005年第4期
第27章论述了成语、套语和固定表达。
第28章论述了“构式”(constructi on),限于篇幅本文从略。
3.述评
Tayl or对“CG”的论述是置于当前语言理论研究中关于语言知识本质争论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体现出CL的基本思想。
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1)论述全面。
从其篇幅和上文的介绍与解读来看,本书是对CG的一个全面论证,其中涉及到CL的许多方面,包括:语义学、句法学、词法学、音系学、语用学等领域。
各章后面所列出的阅读书目几乎已经穷尽CL的全部书目,乃至其他学派的大部分书目。
(2)条理清新。
每个大部分前都有总论,而且每章开头都有提纲和主要内容介绍,这就为我们阅读这样一本内容十分丰富、理论非常全面、篇幅较为庞大的巨著提供了一个清楚的线路。
(3)统一解释。
对CG的研究依旧遵循着CL所追求的“统一解释”的模式,尝试用几种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来解释全部的语言现象,这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尝试,例如Tayl or在书中尝试用“识解”和原型范畴理论(他将其解释为:图式-实例、类型-实例)来为语言的各个层面作出统一解释,如:词类划分、语法构式、基本句型、所有格、隐喻、主语-宾语/主题-述题、前指、时体等现象。
他还接受了Langacker的观点,语言是一个由象征单位构成的总库,可只用3种单位(音系单位、语义单位和象征单位)来解释语言各层面,并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最简方案,这也是全书的一条主线。
(4)奠定了认知音系学的基础。
本书用较多的篇幅在CG理论中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音系学,这样就将音系学纳入到CG中来,改变了传统上认为CL仅研究语义,而忽视语音、音系的看法。
(5)评述兼有发展。
本书既有作者对其他学者观点的述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新见解。
本书尽管是作为教材出版的(封面下印着:Oxf ord Textbooks in L inguistics),但也是一本CL 的优秀专著。
(6)理论结合实践。
本书各章后面都有思考题,有利于学生学习。
(7)文字简易流畅。
作者行文时尽量避免使用艰深的专业术语,解释深入浅出,例句丰富,涉及面广。
参考文献
Lakoff,G.1987.W o m en,Fire,and D angerous Things:W 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 ind.Chicago,I 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G.and M.Johns on.1980.M etaphors W e L ive B y.Chicago,I L: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9.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 bodied M 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 estern Thought.Ne w York:Basic Books.
Langacker,R.W.1982.Space grammar,analysability,and the English passive.L anguage59:22-80.
.1987.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 ar V 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Stanf ord,C A:Stanford 073当代语言学
University Press.
.1991.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 ar V ol.II:D escriptive A pplication.Stanf ord,C 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A ssessing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enter p rise.I n T.Jassen and G.Redeker,eds.,Cognitive L inguistics:Foundation,Scope,and M ethodology.Berlin:Mout on de Gruyter.Pp.13-59.
Reed,S.K.1972.Psychological Processes in Pattern R ecognition.New York:Acade m ic Press.
R ice,Sally.1996.Pr opositi onal p r ot otypes.I n M.Pütz and R.D irven,eds.,The Construal of Space in L anguage and Thought.Berlin:Mout on de Gruyter.Pp.135-65.
Tayl or,John.1996.Possessives in English:A n Exploration in Cognitive Gramm ar.Oxf ord:Oxf 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L 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 inguistic Theory.Oxf ord:Oxf 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Cognitive Gramm ar.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ngerer,F.and H.J.Sch m id.1996.A 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 inguistics.London:Long man.
沈家煊,1994,ngacker的“认知语法”。
《国外语言学》第1期,12-20页。
王寅,1993,《简明语义学辞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a,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对比。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3期,135-40页。
,2003b,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对句法成因的解释。
《外语学刊》第1期,20-5页。
,2004a,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词汇和词成因的解释。
《外语学刊》第1期,1-6页。
,2004b,认知语言学之我见。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5期,1-5页。
作者通讯地址:400031重庆四川外语学院 语文研究中心
173 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