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诫子书 教案1
《诫子书》的优秀教案(通用5篇)
《诫子书》的优秀教案《诫子书》的优秀教案(通用5篇)《诫子书》的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2)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赏析精彩妙点,背诵全文,积累警句。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殷殷教子之情,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魄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
【教学重点】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主旨,赏析精彩妙点。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由题入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我国古今有著名的家训,家书。
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
今天我们学习诸葛亮著名的《诫子书》,即告儿子的一封家书。
题目表明文章的内容是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这是他自己学习修养经验的结晶,修身治家之道的概括。
诫,告诫、劝勉。
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书,书信。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课件出示: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山东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后世称诸葛武侯。
著有《诸葛亮集》。
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
目的在于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三、朗读课文,感知文意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注意停顿。
2、学生听录音,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扫除文字障碍。
(2)注意词句停顿。
3、找单个学生朗读,要求读准音,把握好朗读节奏。
其余学生认真听,作出点评。
幻灯出示:(1)字的读音夫(fú)淫(yín)慢险躁(zào)遂(suì)穷庐(lú)(2)语句停顿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诫子书》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划分文章层次。
2.比较阅读,品味经典原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
1.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划分文章层次。
2.比较阅读,品味经典原文。
教学过程
任务二 家书——原文鉴赏
有同学发现文章虽然只有一段,但也有层次,为了文字排版有错落的美感,要对原文进行分段。你认为该如何分段排版呢?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还是原文更加经典
(原文的句子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长短交错,骈散结合,其中,双重否定表示更加肯定,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韵味悠长,使语言更加具有灵动美。)
(同时,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原文更加关注正反面论述的优势:正面陈述静、俭、学的重要性,同时也从反面进一步在对比中凸显为了达到“君子”的高度,提出要规避的一些障碍,如放纵懈怠和轻薄浮躁,从而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不静不俭的表现和后果,使得论证劝说更加有理有力)
过渡:仅仅86字,却能有说理文的结构,有观点有论证有建议,语言简洁精妙。同时也有家书的情味,意味深长,深切情怀。
活动一: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活动二:根据文章内容,划分文章层次(把握作者的行文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教案
1.加强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创设更多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诫子书》的基本内容。这是一封诸葛亮给儿子的信,教导他要修身养性,勤学苦练。这篇文章体现了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观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很大的启示。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一些具体例子。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4.提高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诫子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劝诫朋友或家人改正错误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诸葛亮如何教育子女的奥秘。
-课文内容解读:分析诸葛亮提出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观点,引导学生将这些道理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口语交际能力:模拟诸葛亮教育子女的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
-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掌握是一大难点,如通假字、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1.教学重点
-文言文阅读:准确理解《诫子书》的文意,掌握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课文内容解读:领悟诸葛亮的教育观念,提炼出有益于学生成长的道理。
诫子书教案优秀6篇
诫子书教案优秀6篇诫子书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文章内容。
3、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4、赏析精彩妙语,积累名言警句。
5、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后人的谆谆教诲。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夫君子之行(fú)淫慢则不能励精(yín)遂成枯落(suì)2、作者简介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死后被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尊称其“武侯”“诸葛武侯”。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是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文短意长,言简意赅。
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寄予了诸葛亮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一)整体感知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交流点拨】提示:(1)读时要字正腔圆。
“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
(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
(3)把握重读和轻读。
(4)注意语速语调,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教师强化解读文意的方法,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文言字词。
诫子书教案【优秀5篇】
诫子书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诫子书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5 《诫子书》 教案
《诫子书》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②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2、过程与方法: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习,大致了解文意;②在疏通全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诸葛亮对子的殷殷期望;②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够体会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和用心。
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感触心灵,感恩父母。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课前准备:全班划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由谜语导入谜面:凿壁偷光。
(猜人名:孔明)诸葛亮借东风 (打一水果:西瓜)2.引入课题。
刚才这两则谜语,都与诸葛亮有关,大家还知道哪些与诸葛亮有关的谜语\谚语或成语?(学生讨论回答)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他的文章《诫子书》。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兄长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
因此在54岁临终前写了这封家书告诫儿子,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4.展示教学目标,学生齐读。
二、进行新课(30分钟)(一)朗读课文,读出文章韵味(10分钟)过渡: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竞答积分的模式,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我们将给予精神鼓励。
把全班划分成6组,每组8人,第一排靠墙角的两位同学记分。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指定朗读,纠正错误。
(举手朗读的同学加2分)3.明确停顿,学生齐读。
(课件展示停顿划分)4.配乐范读,读出感情。
5.学生动情读,读出韵味。
(主动读的同学加2分)(二)译读课文,积累重要词句(12分钟)过渡:学习文言文一定要疏通文意,下面就请大家参考注释,把这篇文章翻译一遍。
1.小组自读讨论,参考注释翻译全文(请小组回答,PPT展示重点字词句子的翻译)2.课堂检测,分组竞赛。
诫子书教学设计6篇
诫子书教学设计6篇诫子书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诫子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诫子书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熟读全文,梳理文章结构思路。
2.通过品析文中词句,了解文章大意,理解“静”的重要性。
3.体会作者对儿子的深切教诲,以及文章中蕴含的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和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批注式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板书标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名家范读,注意节奏停顿和字音。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诸葛亮写《诫子书》用意是什么?明确:告诫儿子要修身养德,培养自己的品性,字里行间透露着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板书:谆谆告诫、修身自学】(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课《诫子书》教案
。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课《诫子书》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文朗读与理解:通过朗读《诫子书》,使学生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亮教育儿子的良苦用心。
2.词语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如:谨慎、恭谦、自省、奢侈等,并掌握其用法。
3.句子分析:分析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理解其意义。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共同学习了《诫子书》这一章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做得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大家在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身养性时,都能够积极参与,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古代家书的文化背景了解不足,导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古代文化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成语运用:对于成语的准确运用,尤其是成语背后的深层意义,学生往往难以把握。
-句子结构:古代汉语的句式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并进行分析存在一定难度。
-文化差异: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古代家书中的某些价值观念。
-思想深度:课文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较为深刻,学生可能难以完全领悟。
-课文主题:明确课文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自省、勤俭、淡泊和立志来培养个人品德和远大志向。
-文化背景:了解诸葛亮及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理解古代家书的教育意义。
举例解释:
-在讲解“淡泊”一词时,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强调其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诫子书》教案
15、《诫子书》教案教案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脉络,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过程。
3、通过品读课文,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教案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案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教案方法:诵读法、资料助读法、品读赏析法、合作交流法教案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疏通文意。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阅读诗歌《蜀相》,猜猜他是谁?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
你知道他有哪些事迹吗?三顾茅庐、隆中对策、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擒孟获、赤壁之战、空城计、挥泪斩马谡二、走近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
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作为一代历史伟人,他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开创蜀国基业,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忠武侯,后世称诸葛武侯。
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发明了木牛流马、孔明灯等。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
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及道德文章,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为后世楷模。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
诸葛亮54岁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
《诫子书》中关于道德、修养、教育方法的至理名言,影响着近二千年来诸葛家后裔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有志青年积极进取。
三、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夫(fú)淡泊(bó)淫(yín)慢遂(suì)庐(l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5诫子书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5诫子书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5诫子书教案与反思第1篇】《诫子书》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文,内容精湛短小,作者诸葛亮通过书信形式的告诫儿子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掌握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重点)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3、熟读成诵,感悟先哲情怀,立志修身笃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杜甫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王湾诗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同学们这两句诗里面的“书”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信——《诫子书》。
明确学习目标:(白板显示)关于作者的一些文学(白板显示以下内容)诸葛亮字(),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在八年级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南宋诗人陆游曾在诗歌《书愤》中这样赞颂他:,。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停顿。
(师提问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读,指出优缺点)2、师明确读音及停顿。
夫(fú)澹泊(dàn)(bó)淫(yín)慢遂(suì)庐(l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白板显示《诫子书》楷书书法,学生看书法原文大声朗读。
(书法作品无句读,既能考查学生的停顿及朗读水平,又能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书法)4、利用课下注解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学生自主翻译课文,找出疑难问题,并力求在小范围内合作解决。
学生学习时,教师巡回,及时给予指导。
)(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由学生自由提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放手给他们。
解决不了的,教师给予点拨。
注意结合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古文方法的指导。
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教案【三篇】
【导语】《诫⼦书》是修⾝⽴志的名篇,其⽂短意长、⾔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勤学⽴志,修⾝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焦躁。
整理了七年级上册语⽂诫⼦书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诫⼦书⼀教学⽬的1.背诵课⽂,积累诫、夫、修⾝、澹泊、励、遂等词语。
2.理解⽂章⼤意,并进⾏现代审视。
3.了解阅读⽂⾔的基本⽅法。
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积累诫、夫、修⾝、澹泊、励、遂等词语。
2.理解⽂章⼤意,并进⾏现代审视。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东临沂市沂南县)⼈,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家。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沥⾎,其“鞠躬尽瘁,死⽽后已”的精神受到历代的赞扬。
其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忠⾂楷模,智慧化⾝。
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诸葛亮在民间与官⽅的影响都甚⼤,后世流传着⼤量与他相关的歇后语、俗语、成语等,如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还,三个臭⽪匠--抵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后已、七擒孟获、既⽣瑜,何⽣亮等。
本⽂写于蜀汉建兴⼗⼆年(元234年),当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器”。
⼜在临终前作《诫⼦书》与诸葛瞻。
⽂章阐述修⾝养性、治学做⼈的深刻道理,不仅让他的⼦孙从中获益颇多,后来诸葛瞻战死绵⽵,为国尽忠,就是明证,也给其他⼈提供了修⾝⽴志的借鉴,其中的名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影响了⼀代⼜⼀代的⼈。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本⽂,看看我们能够从中受到怎样的启⽰?⼆、探究⽣趣第⼀步,泛读课⽂,理解⽂意。
指导学⽣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相关位置处。
⽤序号标出情节结构。
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列词语:诫:警告,劝⼈警惕。
夫(fú):段⾸或句⾸发语词,引出下⽂的议论,⽆实在的意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5课《诫子书》教案
-文言文句式: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如倒装、省略等,提高阅读能力。
-文化背景:了解诸葛亮及其时代背景,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文内涵:把握课文的深层内涵,如如何修身养性、立志成才等。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教诲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举例解释:
-如在教学难点中,教师应针对文言文句式进行详细讲解,如“非……无以……”的句式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其表达的含义和用法。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较为吃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句式解析,通过举例和对比,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将课文中的教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参与度不高,我需要在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词语: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并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名句解析:分析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内涵,理解其哲理。
-诸葛亮教诲:领悟诸葛亮教诲儿子的良苦用心,认识修身齐家、勤学励志的重要性。
举例解释: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讲解“淡泊”一词,引导学生理解其在文中的意义,即远离名利,专心向学。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淡泊”、“明志”、“宁静”和“致远”这四个重点词语。对于难点部分,如文言文句式,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修身齐家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模拟诸葛亮与儿子的对话,体验古人的教诲方式。
第15课《诫子书》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诫子书》的基本内容、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道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在生活中践行。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诫子书》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古代家书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也遇到了一些挑战。首先,文言文的句式和词汇对于他们来说是个难点,需要我在教学中更加细致地解释和引导。通过对比古今语言,我发现学生们更容易理解课文的实际意义。
在讲授重点内容时,我注意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一观念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将这一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然而,如何内化这些价值观,使之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仍是一个需要我继续探索的问题。
举例:
-在解释古代家书文化时,可以通过对比现代通讯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家书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文言文句式的难点,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解释古今异义词,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
-在价值观内化方面,教师可以设计实际案例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课文中的价值观。
-在写作技巧方面,教师可以提供示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水平。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诫子书》的基本内容。这是一封诸葛亮给儿子的家书,强调了修身养性、勤俭节约的重要性。这些观念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一些具体例子。比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节俭来培养品德。
第15课《诫子书》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体会诸葛亮为人父的关爱之情,理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5.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诫子书》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诫子书》的内容和内涵。我注意到,文言文的阅读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词汇理解和断句方面。在讲授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首先,对于重点词汇的讲解,我尽量结合上下文进行解释,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词汇的意义。但我也意识到,如果能更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他们熟悉的事物举例,可能会更有助于他们理解和记忆。
其次,在分析文章结构和主旨时,我尝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我发现,这样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但在讨论环节,我注意到部分学生还不够大胆,可能需要我进一步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写作练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学生在文言文写作方面的不足,例如句子结构、用词等。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文言文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诫子书》的背景、内容及其深刻的教诲。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文言文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将古人的智慧应用到现代生活中。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第15课《诫子书》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诫子书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
2、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翻译全文。
3、引导学生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
4、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俭以养德”与“静”的关系。
教法、学法设想:1、探究式学习方法。
设计问题,分组讨论。
2、置换法。
针对文章的精彩之处,用换句的方法品味咀嚼。
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
——文天祥师:这几句诗都提到同一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明确:诸葛亮)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诸葛亮,27岁前,隐居隆中,淡泊名利,志在修身;27岁后,出世为宦,志在兼济天下,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显拳拳爱国之心。
他是儒家文化中君子的典范。
然而,作为父亲,他和普天之下所有的父亲一样,有一颗深沉的爱子之心。
他将自己多年来的生活感悟和人生经验凝聚到86个字中,写就了《诫子书》。
我们来看看他说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写诸葛亮的诗词入手,引出对诸葛亮事迹和精神的介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轻松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名家范读,注意节奏停顿和字音。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3.诸葛亮写《诫子书》用意是什么?明确:告诫儿子要修身养德,培养自己的品性,字里行间透露着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板书:谆谆告诫、修身自学】三、精读课文,准确翻译1.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新课标语文《诫子书》教案1
《诫子书》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词句。
2.把握文章主旨,积累名言警句。
3.熟读成诵,聆听先哲教导,立志成才。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词句,理解主旨,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赏析名言警句,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二、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播放【课文朗读】《诫子书》,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扫除文字障碍。
(2)注意词句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
有自己解决不了的要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有在自己读的过程中觉得需要大家特别注意的也要提出来,引起大家的关注。
4.找学生个别朗读,要求读准音,把握好朗读节奏。
其余学生认真听,作出点评。
5.学生齐读全文。
6.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串释课文,不必逐字逐句的翻译,能译出大意即可。
遇到困难可与同学们交流探讨,然后找同学来说,教师注意指正错误或强调重点难点句的翻译。
教师要提醒学生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BCD的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A的简洁精警),如:【精品课件】展示A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5诫子书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5诫子书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5诫子书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诵读课文,掌握词句意思。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以朗读法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汲取精神养料,体会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教法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置换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
二、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三、朗读感知放声朗读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用心解读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哪些词语、句子不理解的?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
1、自译与质疑想结合。
2、补充注释:以:用来;广才:使……广博成学:成就励精:振奋年与时驰:年华意与日去:意志;岁月遂成枯落:最终;枯败,凋零。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诫子书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诵读课文,掌握词句意思。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以朗读法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汲取精神养料,体会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法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置换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介绍诸葛亮你知道他有哪些事迹吗?走进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
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蜀汉建立,拜为丞相。
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
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
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杜甫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三、明确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四、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课文朗读我投入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夫 fú淡泊dàn bó淫慢 yín 险躁 zào遂 suì穷庐l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用心解读组内翻译读一读,议一议,读懂了什么,哪些词语、句子不理解的?【注释】⑴夫(f ú):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⑵君子:有才德的人。
⑶行:行为操守。
⑷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⑸明志: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⑹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⑺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
⑻广才:增长才干。
⑼淫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
⑽励精:振奋精神。
励,振奋。
⑾险躁:轻薄浮躁。
险,轻薄。
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⑿治性:修养性情。
⒀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⒁日:时间,岁月。
⒂遂:最终。
⒃枯落:凋落,衰残。
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⒄接世:接触社会, 指对社会有贡献。
⒅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⒆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译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是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第二课时五、合作探究诸葛亮给儿子书信中的告诫,让我们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是怎么给儿子上课的: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诸葛亮忠告孩子,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
不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
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安宁的环境。
现代人多数终日忙碌,您是否应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一下人生的方向?第二课:节俭的力量。
“俭以养德”他告知孩子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德行。
审慎理财,量入为出,不但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更可以过着有规律的俭朴生活,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
在鼓励消费的文明社会,您有否想过节俭的好处呢?第三课:计划的力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告诉孩子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
要静下来,才能够把将来细心计划妥当。
面对未来,您有理想吗?您有使命感吗?您有自己的价值观吗?第四课:学习的力量。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告诉孩子宁静的环境对学习大有助益,当然配合专注的平静心境,就更加事半功倍。
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
您有否全心全力的学习?您是否相信努力才有成就?第五课:增值的力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他忠告孩子,人生的投资要想增值先要立志,不愿意努力学习,就不能够增加自己的才干。
但学习的过程中,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就会半途而废。
您是否想过,一鼓作气的人多,坚持到底的人少的道理?第六课:速度的力量。
“淫慢则不能励精”他警告孩子凡事拖延就不能够快速的掌握要点。
电脑的普及代表速度时代的来临,想不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能,也一样与今天不谋而合。
快人一步,不但容易达到理想,而且有更多的时间去修正与改善!第七课:性格的力量。
“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忠告孩子,太过急躁就不能够陶冶性情。
心理学家说:“思想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
”诸葛亮明白生命中要做出种种平衡取舍,要“励精”,也要“治性”。
您要提升自己性格的品质吗?第八课:时间的力量。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他警告孩子时光飞逝如梭,意志力又会被时间消磨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时间管理”是个现代人的观念,细心想一想,时间无法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也不少,唯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才是最佳方式。
请您想一想,您有蹉跎岁月吗?问题设置与探究: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什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关键句是哪一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吗(道理或事实均可)?A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B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学讴,自足而归,知不足而得返。
就是“躁”的最好的例证。
乐羊子学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动,复返求学,终有所成。
也是“躁”的最好的例证。
你怎样理解文中的”静”字?“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
“静”是学习的前提。
要做到“静”,自然要摒弃名利的束缚和干扰,这就是“淡泊”。
只有做到“淡泊”和“宁静”,才能使志向坚定、明确,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
诸葛亮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A、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学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三者的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
探究文章的结构提出论点——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戒惜时,有所为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找出你喜欢的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示。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六、自然成诵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弛,(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七、课外拓展又诫子书夫酒之设,合理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
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宴席上的酒的设置,在于合符礼节、表达情意,适应身体和性格的需要,礼节尽到了就该退席,这就达到和谐的顶点了。
主人的情意还未尽,客人也还有余量,可以饮到酒醉,但也不能醉到丧失理智而胡行乱来。
谈的是饮酒应尽兴而不乱性。
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
一个人应当有高尚远大的志向,仰慕先贤,戒绝情欲,抛弃阻碍前进的因素,使先贤的志向,在自己身上显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内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丢弃琐碎,广泛地向人请教咨询,除去埋怨和悔恨,这样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滞留,也不会损伤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担心达不到目的。
倘若志向不刚强坚毅,意气不慷慨激昂,那就会碌碌无为地沉湎于流俗,默默无闻地被情欲束缚,势必永远沦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了成为庸俗的低微没有出息之辈。
八、课后作业《诫子书》作业本板书设计诫子书正(静)提出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反(躁)治学(静)(正)修身(躁)(反)两方面论证劝戒惜时,有所为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