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chapter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世界经济既包括国际经济关系,又包括 构成这种经济整体的各国内部的经济关系。 2.世界经济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经济 概念体系中的一种,是人类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活动的一种方式。 3.世界经济还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人类 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 会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革。
二、世界经济的形成
同二次大战前相比,战后整个世界的政治、经 济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主要有以下 几方面:
1.发达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起 了重大变化。
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战败国 英国、法国——受战争破坏,成了二等国家 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社会主义从苏联一个国家发展成一系 列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世界经济的内涵
(一)世界经济的定义
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 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它是在国际分工和世 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本流 动、外汇交易、国际经济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和渠道, 把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方面联系 在一起的有机整体。
(二)世界经济内涵的几个相关要点(P3)
考虑到当时两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以 及苏联在经互会的主导作用,苏联在世界经济中的 地位和影响明显上升,成为动摇美国经济霸权的重 要力量。
20世纪50年代末由法、德、意、荷、比、卢6 国组成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其联合经济实力已开始 向美国提出挑战。 1960年,相关指标欧洲经济共同体为美国的百 分数是:国内生产总值——37.2%,工业生产—— 41%,出口贸易额——超过45%。


黄金储备由50.5%上升到74.5%。
以上顶峰状态,大体上维持到50年代中后期, 此后即经历了第一次转折,即转入到下一个时期。
(2)第二个时期(从50年代末60年第 初到70年代前期)是苏联经济实力迅速上升, 并成为世界经济中能在相当程度上同美国相 抗衡的力量,再加上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和初步发展,从而导致了美国国际经济地位 从顶峰上下落的时期。
英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扩张
2.产业革命
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以蒸汽动力和机器为中 心的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引起了产业革命的发展, 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业,导致了工业生产和社会 分工的扩大。 “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 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 交换和国际分工。”(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第4卷,第169页)
这意味着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 也摇摇欲坠了。一次新的转折已势所难免。
(3)第三个时期(从70年代前期到80年 代前、中期)是美国国际经济地位显著下降, 美、欧共体和苏联彼此抗衡,日本迅速追赶 的时期。
造成这一转折的关键因素是欧共体的第一次扩 大(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及其发展, 其它因素包括日本对美国经济的追赶。
(二)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
16-18世纪的原始积累是资百度文库主义生产方式
和发展的前期。在这一时期,西欧各国的工场手 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逐 渐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确立。 18世纪 60年代发生的产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空前提 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国际分工体 系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 成标志着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
15世纪郑和下西洋及东方亚洲国家对外贸易发展
3.地理大发现
左图为 1545年制作的 画有麦哲伦探险航线 的地图。
地理大发现是指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在海外 探险中发现美洲大陆以及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的 过程。1519年,由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实现了环球 航行,开辟环球的商业通道,扩大了各国之间的 贸易往来,促进了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萌芽。
(1)第一个时期(从战后初期到50年 代末60年代初)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拥有压 倒优势的年代,这是超级大国美国的国际经 济地位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战后初期,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 重大大超过大战前夕。1937-1948年,美国在资本 主义经济中比重的变化是:

工业生产由42%(为英、德、法、日四国总和的 1.3倍)上升到53.4%(为上述四国总和的2.7 倍)。 出口贸易由14.2%上升到32.4%。
1960年,就一系列中还要经济指标而言,苏联 已大大缩小了同美国的差距。 相关指标苏联为美国的百分数是:国民生产总 值——45.1%,工业生产——55%,农业产值—— 70%,对外贸易额——31.5%,钢产量——71%, 石油产量——42%,发电量——33%,粮食产量— —74%,棉花产量——53%。
第一章 绪 论
绪论作为世界经济学科研究的逻辑和历史的起 点,是对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 法和学科的内容体系做出界定和阐述。在这里,我 们从分析世界经济的内涵、形成和发展入手,试图 对世界经济和世界经济学科从逻辑和历史的角度做 一个总体的把握,并为后面各章内容的展开提供铺 垫。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产业革命中的机器:蒸汽机车和纺纱机
产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 界范围内确立起来。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 扩大,把各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际和地区都 卷入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范围,这就初步形成 了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的经济联系。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 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 互依赖所代替了。”(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 集》,第1卷,第255页)
3.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震荡后,帝国主 义的殖民体系即旧的殖民体系崩溃了。
战后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原有 的殖民地纷纷独立,出现了一批又一批新的发展中 国家。它表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4.战后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分工和各国、各地 区间以及经济集团间的经济联系不断扩展,世界 生产与国际贸易大幅度增长,国际资本流动的规 模也迭创新纪录。在经济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进程 中,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建立起来并开展活动, 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成批崛起,它们在世界经济 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的科技革命浪潮和产业 结构传递浪潮逐步推向全球。
在欧洲地区性贸易发展的同时,东方亚洲国 家的对外贸易也迅速发展,形成了东亚贸易区、 东南亚贸易区和南亚贸易区等几个比较重要的贸 易中心。随着这几个贸易区的形成,联系地区间 贸易的商业通道也逐渐固定下来,这些地区性商 业通道与东西方的商路相连接,将东西方贸易的 范围扩展到更关阔的地带。 在欧洲地区性贸易和亚洲地区性贸易发展的 背景下,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交往也随之更加频繁。
战后在世界范围内所发生的上述一系
列重大的经济政治变化,对战后世界经济
格局及其演变起过和正在起着巨大影响,
是认识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出发点。
(二)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及其演变
1.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形成和演变的基础
关于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形成和演变的基础,实 际上是要说明战后按经济制度性质和经济发展水平 划分的不同类型国家并存及其相互关系的客观现实。
世界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阶段后,随着国 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一)世界经济的萌芽
世界经济最初的萌芽,产生于14-15世纪西欧的 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 期,封建社会的工农业生产和商品货币关系有了较大 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手工业、商业与农业的进一步分化
3.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在资本主义对外殖民扩张和产业革命的推动 下,国际贸易在空间上扩展到世界大部分地区,贸 易额快速增长,用于贸易的商品种类也大大地增加 了,并形成了先进国家的工业制成品与落后国家的 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格局。
产业革命后形成的世界市场不同于早期的世界 市场,这一时期的世界市场上用于交换的商品数量 和种类有了大幅度增加,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过程 同世界市场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
2.当代世界经济中拥有显著优势的国家 或国家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及消长变化
在二战后两大体系和三个世界各国即类型各 不相同的国家组成的新基础上,随着世界经济各 个部分发展的不平衡,在世界经济中拥有显著优 势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相继出台,它们之间的力量 对比此升彼降,或者此消彼长,并显示出了阶段 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大体上经历了下述四个时期 和三次大的转折。
第二节
现代世界经济结构及 其发展变化
20世纪上半期,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破坏了 人类的生产力,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了倒退。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工业国由于战后重建的需 要出现过短暂的繁荣,世界经济也因此获得了一 定的发展,但随着1929-1933年大危机的到来,世 界经济再一次出现了倒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经过短暂的战后恢复,世界经济终于迎来了全面 发展时期。
(三)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 1.第二次科技革命
19世纪后期,又发生了以内燃机和电动机为中 心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内燃机和电动机代替了蒸 汽机,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一系 列重工业部门如电力、电器、石油、化学、冶金、 机械等工业的迅速发展。整个工业的发挥又促进 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扩大。
东欧、亚洲和拉美十几个国家先后脱离了资本 主义世界体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 度在世界上的一度迅速扩展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 传播,无疑是战后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性变化。苏联 东欧剧变虽然虚弱了社会主义阵地,但社会主义仍 然是影响当前及今后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个极为重要 的因素。
二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地图(1949)
1.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与对外殖民扩张
从16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先后经历了资本原 始积累时期。对农民土地的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 过程的基础,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法国和德 国也发生了封建地主掠夺农民份地的狂潮。为了 进一步适应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西欧国家开始 了以暴力为基础的对外殖民扩张,纷纷派遣军队 远征海外,大肆进行领土扩张,侵占了大批殖民 地,通过各种手段掠夺所属殖民地的财富,这一 切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源泉。
2.封建社会末期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
中世纪西欧各国商品货币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欧洲各个地区之间的
商品贸易和东西方的商品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并形
成了几个地区性的贸易中心:地中海贸易区、北海 和菠萝的海贸易区、汉萨同盟、罗斯贸易区和不列 颠贸易区,初步形成了遍及欧洲的贸易网络。
汉萨同盟:波罗的海和北海的沿岸城市发起组成的一个自由而松散的商业联盟
14-15世纪,西欧国家开始普遍地将封建地租从 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地租形式的 演变推动了西欧农业生产的进步,促进了手工业、 商业和农业的进一步分化。
城市的兴起和商人的出现

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 心的城市开始兴起, 例如马赛、里昂、伦 敦、科隆等。城市的 兴起和发展,促进了 一个专门从事商品交 换的新的社会阶层— —商人的出现。
一、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定义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经济中各种类型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的 力量对比、组合状态及其相互作用的总的 图景。这个图景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世界 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它不断变 动发展,并且出现了阶段性的突出变化。
(一)战后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经济 政治变化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
2.第二次科技革命引起的生产关系变化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对殖民地的激烈争夺

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关系日 益国际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 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和 国际投资的扩大,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 地之间以及帝国主义之间在经济上日益紧密地 联结在一起。由于这种经济上相互联结和相互 依存,构成了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可以说, 到了20世纪初期,已经形成了资本主义体系的 世界经济。
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了新图景:各国按经济 性质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 度的国家,而按经济发展水平则划分为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家。由此组成的两大体系(社会主义 与资本主义)和“三个世界”(西方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他 们之间的相互依存与相互矛盾和斗争,正是当代 世界经济格局得以形成及演变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