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化学教材理论知识编写的几点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材研讨
对高中化学教材
理论知识编写的几点建议
岳 波
(北京汇文中学 100061)
摘要 本文从我国现行高中化学教材出发,结合课程编制理论和实际教学经验,并从几套教材演变的角度,评析理论知识的编写。指出现行版本教材中理论框架的优缺点,从克服教学难点、加强知识组块之间内部联系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提出一些改进的尝试和构建教科书理论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课程编制 理论知识
我国的化学课程的编制受布鲁纳(J.Bruner)等人倡导的学科结构理论的影响,基本上属于学科结构模式[1]。化学“学科结构”即指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电离理论、化学平衡、化学变化规律等。我国早些时候使用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学化学教科书元素化合物知识跟基本理论(包括概念)的比例是6∶4,以后理论部分比例有所减小[2]。理论部分比例虽不算太大,但却是教材的主线,显然理论知识的编写对于全套教材的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文拟从几个方面谈谈笔者个人对于现行高中教材理论部分编写特色的认识,并就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 理论体系编排与内容取舍上的矛盾
从全日制十年制教材到现行教材,高中化学内容在不断调整,尤其是理论部分,但在编排顺序及内容的取舍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1.1 化学平衡的观念难以及时树立
“化学平衡”是基本理论中的一大难点,在教学中一向受到重视。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调整,在现行教材中删去了“化学平衡常数”及与其相关的计算,可以说难度降了一大块。但是把“化学平衡”的知识放到高三年级教材中似乎太迟了一些,没有机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化学平衡”的深刻含义及其重要性。笔者认为,“化学平衡”是最能体现化学变化的动态性与辩证性特点的一个规律,是化学学科的一种思维方法,远远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理论知识,应当把它作为一种观念在教材中加以确立,贯穿于教材的始终,也应把它作为一种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牢固地树立起来,帮助其理解复杂多变的化学反应及现象。
例如,对“强酸制弱酸”规律的错误理解。学生对于诸如HCl+N aClO=NaCl+HClO此类反应的解释就是强酸可以制弱酸。可是H2S+CuSO4=CuS↓+H2SO4为什么就能发生了呢(酸性:H2S< H2SO4)?学生就解释不了。究其原因,学生并不了解HCl与NaClO反应的本质,而只死记硬背某些“判据”,头脑中没有平衡移动的观念。其实所谓只能强酸制弱酸是在没有平衡概念的情况下教师总结给学生的经验规律,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释此类反应,自然此“判据”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生在高一已经学习了离子反应的概念,此时倘能渗透平衡移动的观点(不一定非要讲“化学平衡”的概念)来解释该类反应,则必利于学生的正确迁移:因为H+与ClO-结合为HClO(弱电解质),HClO不能完全电离回来,使溶液体系中H+与ClO-的浓度减小而发生了反应。这样学生就好理解了:H2S在水中虽然不易电离,但与Cu2+结合生成的CuS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成为沉淀从溶液体系中脱离,使H2S浓度降低平衡右移,于是发生了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2S+ Cu2+=CuS↓+2H+,反应的原因是生成了CuS沉淀,因此该反应实际上与酸的强弱无关。
再如:学生不理解工业上为什么可用Na来制K(化学方程式为:Na+KCl
高温
NaCl+K↑)在他们看来,K比Na活泼,Na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置换出K!若是有平衡移动的观点,则易理解:K沸点比Na低,控制条件使其为气体(钠仍为液体),从体系中逸出后促使平衡右移,于是反应就发生了。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总之若是能早些在教材中渗透平衡及平衡移动的观点(可以在稍后再系统总结),学生就可以早日掌握化学学科的这种思维方法,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则会更本质、更辩证、更真实,而不会去生搬教条而误入死胡同。
1.2 编排分散但缺乏系统整合,难以形成理论体系
的整体观念
因为要降低学生理解及教学难度,教材过于注重“三序”(即教材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结合,将难点分散编排。特别典型的是“物质结构”知识块,教材中把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分散讲解,但又没有在讲完之后及时总结,系统归纳,学生难以对“物质结构”知识的全貌有了解。学生分不清几个层次的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因而在解释某些现象时不知选择何种结构知识而陷于茫然。如:学生刚学完“物质结构”这一章后却不能解释为什么氮气不如白磷化学性质活泼。因为他们觉得根据元素周期律,N 的非金属性比P 强,氮气应比白磷化学性质活泼才对。他们就犯了这样一个错误:只从原子结构上去分析(其实只能得出元素化学性质),却未从N 2与P 4分子结构(键能与分子构型的稳定性上)的差异去认识。从根本上来讲,学生没有用相应层次上的结构来解释相应的性质,不能“对号入座”。学生在分块学习时可能已经明白了,但所缺的就是将几块知识加以系统整合,明确几个知识组块之间的关系。
1.3 理论之间联系不够充分,难以“学以致用”
化学基本理论包括其中许多基本概念之间是有内在的逻辑性的,要充分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先学的理论或概念能够帮助其理解后续的知识,学生才会觉得所学的理论或概念是有用的,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这也正是布鲁纳所强调的“完美的结构使学习者不知疲倦”。否则,学生就会把这些理论或概念当作孤立的知识点而机械地记忆,而不去深究其内在联系。比如
:
这几个概念组成一个能自洽的理论知识,但现行教材(94年版)却将分子极性删掉了,“键角”与“键的极性”2个概念马上就有一种被架空的感觉,没有了落点。学生会问:我们学习这2个概念有什么用?仅仅为了考试?教材调整时删掉“分子极性”难道是为降低难度、减轻负担吗?但精减内容不能破坏
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否则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吃力,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再比如:高一教材中给了金刚石晶体结构示意图,这很好,使学生对于原子晶体的空间网状结构有形象的认识。但遗憾的是,教材几次调整,都未能在高二教材中及时指出金刚石、晶体硅、石英晶体(SiO 2)几种晶体结构上的相似性与内在的必然性,割裂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又错过了一个应用周期律的生动例证。至于高二教材中采用平面图来表示SiO 2晶体的空间结构,则更是南辕北辙了(参阅拙作[3])。这样的编排使一些理论知识点显得孤立,也不利于引导学生养成挖掘教材内涵的良好习惯。1.4 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相脱离
现有的理论体系,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的基本理论只适用于无机化学,而对有机化学则无效。于是,在学生眼里,有机化学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学生将其作为一门新课来学习,甚至有些原本成绩颇佳的同学学到有机化学以后也有点感到困惑。有机化学部分的理论稍显苍白,使得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容易陷于只死记反应事实,总结衍生规律,不利于灵活运用。当然,如何加入适当的理论知识,既能加深对反应规律的理解,又使学生不觉得太艰深,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 理论体系缺乏开放性
2.1 过于注重理论的经典意义
在内容的选材及叙述方式上,现行教材给人的印象是,书上的理论是经典的、完美的,让人觉得是可信赖的,不容置疑。学生容易将其当做万能的教条,认为无需再加以改变。这样的后果是,学生不易形成怀疑的精神,也没有发展的观点。一旦升入大学以后,发现原来奉为金科玉律的一些理论不灵了,有些甚至是错的。即使在中学现阶段,学生把书本上理论全盘接受下来后,而在应用时却每每遇到一些“特例”,于是他们又觉得简直无“法”可依。由于他们未看到任一理论的发展性与一定适用范围,太习惯于按步就班,所以在发觉不能绝对化时却又会认为化学知识毫无定规,说法太随意,简直无法学习(不像
数学定理那样确定)。于是又转向死记硬背化学现象及对反应的解释,而不能辩证地、动态地看待这些问
题。
2.2 轻视理论的形成过程
教材往往在“人们发现……”几个字之后,很自然地给出化学原理,学生逐渐有一种印象,化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