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 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

合集下载

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 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

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 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reigned for several decades as the dominant normative and descriptive model of decision making under uncertainty, but it has come under serious question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now general agreement that the theory does not provide an adequate description of individual choice: a substantial body of evidence shows that decision makers systematically violate its basic tenets. Many alternative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in response to this empirical challenge (for reviews, see Camerer, 1989; Fishburn, 1988; Machina, 1987). Some time ago we presented a model of choice, called prospect theory, which explained the major violations of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in choices between risky prospects with a small number of outcomes (Kahneman and Tversky, 1979; Tversky and Kahneman, 1986). The key elements of this theory are 1) a value function that is concave for gains, convex for losses, and steeper for losses than for gains,

前景理论及其价值函数与权重函数研究述评

前景理论及其价值函数与权重函数研究述评
风险偏好的分解: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
为叙述方便,本文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pt)和累积前景理论(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cpt)统称为前景理论,只有当区分这两种理论时,才使用pt和cpt。本文对有关学者基于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及其参数估计的有关研究进行简要述评。
2.其它形式的价值函数表达式。rieger(2007)在研究中发现,经典的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不能描述简单抽奖中的非常风险厌恶(very risk-averse)问题。于是其提出了另外一种价值函数表达式,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价值函数表达式如下:(9)
其中,α∈(0,∞),β∈(0,∞)
另外,在本篇文献中,作者还提到了另外一种价值函数的表达式:
gonzalez & wu(1999)指出,可以用两个参数来刻画权重函数:用参数“辨别力”(discriminability)来刻画权重函数曲线的曲率(curvature);用参数“吸引力”(attractiveness)来刻画权重函数曲线的仰角(elevation)。并给出了如下的权重函数表达式:
(17)
其中,p为权重函数曲线与45度线的交叉点处的概率。
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参数估计研究
(一)价值函数参数估计研究
camerer & ho(1994)通过对9名学生的调查,得出了α=0.32。wu & gonzalez(1996)对kahneman & tversky给出的函数进行回归,得出α= 0.52。同时他们对prelec的价值函数形式进行了回归,并得出了α=0.48的结论。gonzalez & wu(2003)分别设计了两结果(two-outcome)和三结果(three-outcome)的抽奖(gamble)。对于两结果的抽奖,他们对kahneman & tversky的价值函数进行回归,结果得出α=0.49(中值);对于三结果的抽奖,结果得出α= 0.23。

前景理论及其应用

前景理论及其应用

前景理论及其应用作者:张迎春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6期[摘要]前景理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揭示了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机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本文介绍了前景理论产生背景,前景理论的三个基本原理、价值函数等,以及前景理论在证券投资、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前景理论效用函数证券投资应用作者简介:张迎春(1971-),女,浙江大学行为与心理系在职硕士,助理研究员。

一、卡尼曼及前景理论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与特韦尔斯基(Amos Tversky)把心理学运用到现代经济学最成功的方面是前景理论(即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

行为经济学代表人物第三十四届诺贝尔获奖者丹尼尔·卡尼曼,卡尼曼教授等人的行为经济学研究从实证出发,从人自身的心理特质、行为特征出发,去揭示影响选择行为的非理性心理因素。

行为经济学强调,人们的行为不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且还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

卡尼曼等人开创了利用实验研究个体决策行为的先河,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似乎取决于结果与设想的差距而不是结果本身。

换言之,人们在决策中,通常会在心里有个参考标准,然后看结果与这个参考标准的差别是多少。

卡尼曼和特维尔斯基发展了“前景理论”,认为它与期望效用理论是互补的。

效用理论(Utility Theory)可用于理性行为;“预期理论”则用于描述实际行为。

风险理论演变经过了三阶段:从最早的期望值理论(Expected Value Theory),到后来的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到最新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其中前景理论是一个最有力的描述性理论。

前景理论有以下三个基本原理:(a)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b)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爱的;(c)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报童模型

报童模型

缺货损失厌恶的报童问题摘要:报童问题是随机存贮管理的基本问题之一。

在预期理论的框架下,我们通过引入损失厌恶参数,基于损失期望最小原则,对经典的报童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给出了缺货损失厌恶的报童的最优定货量的计算公式及订购量与期望损失关系的数学模型.关键词:存贮管理;预期理论;期望损失1、引言不确定性决策一直都是决策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

报童问题是随机存贮理论的基本模型之一,国内外关于报童问题的研究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一些令大家可接受且比较满意的方案和数学模型。

如Tsan rt.al[1]提出报童问题的均值方差模型,并且得出如果报童可能最大化期望利润,使得利润方差受到限制,那么其最佳订购量总是小于经典报童问题的订购量;Schweitzer, Cachon[2] 提出效用最大化的报童问题,且得出基于偏爱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函数,(这些偏爱对报童的决策进程有着重要影响);Eeckhoudt et.al[5]研究了风险及风险厌恶对报童问题的效应;Porteus[5]通过对敏感度的定量分析,研究了带风险效用和风险厌恶的报童问题;文平[6]关于损失厌恶的报童—预期理论下的报童问题新解一文,基于Kahneman 和Tversky[6]于1979年提出的预期理论,也得出了比较理想的模型。

然而他们中的多数都是从获利期望值最大和期望效用理论的角度来考察的。

但是,报童问题也是一种经典的单阶段存贮问题。

对报童而言,他每一天的报纸都有三种结果:报纸卖不完、不够卖、刚好够卖。

这三种结局只有最后一种情况下才能达到报童的最大利润,因为报童的最大利润是订购量刚好和市场需求一致,即刚好够卖,也刚好卖完。

在过去关于报童问题的种种模型中,都很少考虑到报纸不够卖,即脱销的情况,此时大多是以刚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来处理。

其实不然,对于这类薄利多销的报童问题而言,他们都不希望自己是做保本生意,都希望充分利用好市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

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

Letting πi = πi+ if i ≥ 0, and πi = πi− if i ≤ 0, (1) becomes V ( f ) = ∑πiv(xi )
i =−m n
(2)
and
Note that • •
∑π
i =0
n
+ i
=1
i =− m
∑π
0
− i
= 1.
If W is additive and hence a probability measure then πi is simply the probability of Ai. If f = ( xi , Ai ) is given by a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p(Ai) = pi , then it can be viewed as a probabilistic or risky prospect (xi, pi). then the decision weights are defined by:
+ πn = w + ( pn ), − − π− m = w ( p−m )
2
πi+ = w+ ( pi + ......+ pn ) − w+ ( pi+1 + ......+ pn ),0 ≤ i ≤ n −1,
where w+ and w- are strictly increasing functions from [0,1] into [0,1] with w+(0) = w-(0), and w+(1) = w-(1). Ex: Roll a dice. If x is even, you receive $x, if x is odd you pay $x. f= (-5, -3, -1; 2, 4, 6), f + = (0,1/2 ; 2,1/6 ; 4,1/6 ; 6,1/6), f - = (-5,1/6; -3,1/6; -1,1/6; 0,1/2). Then, V ( f ) = V ( f + ) +V ( f − )

cpd 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cpd 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cpd 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CPD(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指标是一种用于衡量个体风险偏好程度的指标,它基于威廉斯的累积待价理论。

CPD指标通过量化个体对风险的态度,为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金融领域,CPD指标被广泛应用于风险管理、投资决策以及资产配置等方面,对于提高投资者的决策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CPD指标的定义、应用及其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洞察。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让读者了解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安排。

以下是可能的内容参考: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介绍CPD指标的概述、文章结构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CPD指标的定义、应用和影响。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CPD 指标可能的发展方向,最终得出结论。

通过这种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整篇文章的逻辑框架和重点内容。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CPD指标的定义、应用和影响,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指标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CPD指标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并且可以为相关行业决策制定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同时,本文也旨在为读者提供对CPD指标有更深入理解和认识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相关领域的挑战和机遇。

最终,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CPD指标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以推动相关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2.正文2.1 CPD指标的定义CPD指标是指持续专业发展(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指标,是衡量个人或组织专业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标准之一。

CPD指标的定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个人或组织在专业领域内进行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要求;二是对于这种学习和发展成果的评估和量化。

转盘悖论原理解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转盘悖论原理解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转盘悖论原理解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转盘悖论原理解析概述转盘悖论是社会科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它揭示了人类判断和决策的局限性。

这个悖论能够使我们反思我们对概率和统计的理解以及其对我们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转盘悖论的定义、背景、实例以及对该悖论的理解与思考。

转盘悖论启示我们认知和决策过程中的种种偏差和盲点。

在转盘悖论中,参与者通常会以直觉来做出判断,而直觉往往会误导我们。

转盘悖论的核心观点是,在一些看似符合概率统计的情境中,人们的决策往往是错误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转盘悖论,我们将探讨其背景。

转盘悖论的研究起源于对人类决策行为的深入观察和研究。

研究者们在实验中发现,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情况时,容易依赖直觉和已有的经验。

这种倾向导致了一系列决策偏差,其中包括转盘悖论。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通过实例和解析来进一步探讨转盘悖论。

我们将介绍一些典型的转盘悖论实例,并分析参与者在这些情境中的决策思维和推理过程。

通过对实例的深入剖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转盘悖论的本质以及它对我们日常决策的影响。

对于转盘悖论的理解与思考,我们将在结论部分进行探讨。

我们将讨论这个悖论对我们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产生的影响,并探究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局限性。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转盘悖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我们社会的整体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转盘悖论的原理,帮助读者理解这个悖论对我们思考和决策的影响。

通过分析转盘悖论的定义、背景、实例与解析,以及对其的理解与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人类思维的局限性,并为日常生活中的决策提供更加明智的选择。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Article Structure)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转盘悖论的原理解析:1. 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转盘悖论的基本定义和研究背景,说明为什么我们有必要研究和解析这个现象。

同时,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和重点。

2. 正文2.1 转盘悖论的定义在本节中,我们将详细解释转盘悖论的定义,包括它在概率论和决策理论中的相关概念和背景。

基于预期理论的报童模型及敏感性分析_邓天虎 (1)

基于预期理论的报童模型及敏感性分析_邓天虎 (1)
报童模型的市场信息参数由表 3 给出。假设需求 d~U (10.90)。数值计算结果见图 1。图中 α,β 分别是效用函数 的参数。图 1 反映了当这两个参数波动时,预期理论下报
Booij,2006[19] Schunk,2006[17] Etchart-Vincert, 2004[16] Abdellaoui, 2000[15] Abdellaoui, 2007[9]
第(2)步。
基于预期理论报童模型的解对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容易发现预期理论下的参数非常多。正如 Tversky[8]中所述“,If the func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theory are not
constraint, the number of estimated parameters for each subject is too large”。以效用函数参数 v(x)为例,文平[18]及
其部分引用文献假定 α=β=1。表 1 给出了不同研究下由实验给出的 α 和 β,其中每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实验
人员和假设不尽相同。与本文假设最接近的研究是 Abdellaoui [9]。由于目前描述决策者效用函数参数的研究缺
少统一的结论,因此研究报童问题的解对于该参数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意义。如果研究结果表明,报童问题的
的凸凹性,而 λ 则是一个参数,反映决策者厌恶损失的程度,称为厌恶系数。这种幂函数形式的效用函数得到
广泛的应用。目前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几乎覆盖了该领域所有的研究。很多研究也通过实验论证了效用函数的
S 型曲线性质[8,9,14,15,16,17]。本文后面的讨论也采用如上形式的效用函数。
对于[4]中关于主观概率的讨论,Kahneman 提出人们往往不能对概率作出准确的判断。例如人们对小概率

报童模型

报童模型

缺货损失厌恶的报童问题摘要:报童问题是随机存贮管理的基本问题之一。

在预期理论的框架下,我们通过引入损失厌恶参数,基于损失期望最小原则,对经典的报童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给出了缺货损失厌恶的报童的最优定货量的计算公式及订购量与期望损失关系的数学模型.关键词:存贮管理;预期理论;期望损失1、引言不确定性决策一直都是决策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

报童问题是随机存贮理论的基本模型之一,国内外关于报童问题的研究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一些令大家可接受且比较满意的方案和数学模型。

如Tsan rt.al[1]提出报童问题的均值方差模型,并且得出如果报童可能最大化期望利润,使得利润方差受到限制,那么其最佳订购量总是小于经典报童问题的订购量;Schweitzer, Cachon[2] 提出效用最大化的报童问题,且得出基于偏爱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函数,(这些偏爱对报童的决策进程有着重要影响);Eeckhoudt et.al[5]研究了风险及风险厌恶对报童问题的效应;Porteus[5]通过对敏感度的定量分析,研究了带风险效用和风险厌恶的报童问题;文平[6]关于损失厌恶的报童—预期理论下的报童问题新解一文,基于Kahneman 和Tversky[6]于1979年提出的预期理论,也得出了比较理想的模型。

然而他们中的多数都是从获利期望值最大和期望效用理论的角度来考察的。

但是,报童问题也是一种经典的单阶段存贮问题。

对报童而言,他每一天的报纸都有三种结果:报纸卖不完、不够卖、刚好够卖。

这三种结局只有最后一种情况下才能达到报童的最大利润,因为报童的最大利润是订购量刚好和市场需求一致,即刚好够卖,也刚好卖完。

在过去关于报童问题的种种模型中,都很少考虑到报纸不够卖,即脱销的情况,此时大多是以刚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来处理。

其实不然,对于这类薄利多销的报童问题而言,他们都不希望自己是做保本生意,都希望充分利用好市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CumulativeProspectTheory累积前景理论

CumulativeProspectTheory累积前景理论
as above, where G (A1) = .1, G (A2) = .89 and G (A3) = .01.
◮ Using (0.1) and the capacity F + described above, p p′ implies v (500) > F + (A1) v (1000)+ F + (A1 ∪ A2) − F + (A1) v (500)
◮ the utility value of this lottery as a prospect is
π ({$1000, A1}) v ($1000)+π ({$500, A2}) v ($500)+π ({0, A3})
◮ an aside - suppose we want to compare this prospect with a lottery that always pays $500 as in Allais. There would seem to be two ways to represent such a lottery. We could describe it as a prospect p∗ = {$500, S} (in other words a prospect describe by a single partition element - the set itself), or as p∗∗ = {{$500, A1} , {$500, A2} , {$500, A3}} where A1, A2 and A3 are the partition elements described in the previous slide.
and

累积前景理论

累积前景理论

累积前景理论累积前景理论(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由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和Amos Tversky于1979年提出,是一种描述人类决策行为的模型。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面临风险决策时,并非简单地根据预期价值来做出决策,而是基于概率权重和消费方式对潜在收益和损失进行评估。

累积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面临风险时会将可能的结果分为两类:收益感和损失感。

人们对于潜在收益的感知是非线性的,即对于收益程度的敏感度会随着收益的增加而降低。

相反,对于损失的感知却是线性增加的,即损失越大,对损失的敏感度越高。

因此,同样的收益和损失对于人们而言具有不同的价值。

在累积前景理论中,风险价值函数被分为两个阶段:增长阶段和平台阶段。

在增长阶段,风险价值随着潜在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率逐渐下降。

在平台阶段,风险价值保持稳定,不再随着潜在收益的增加而增加。

此外,累积前景理论还考虑到了概率的影响。

在风险决策中,人们并非单纯根据潜在收益和损失的价值来做出决策,而是根据概率权重对不同结果进行评估。

一般来说,人们更倾向于高概率事件,而对于低概率事件的评估则可能存在偏差。

累积前景理论对人们的决策行为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人们在面临风险决策时更关注损失而非收益,即损失厌恶效应。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更愿意承担一定风险,以避免面临不确定的损失。

其次,人们对于收益的感知是非线性的,这意味着人们趋向于追求小概率大收益的机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时会做出冒险的决策。

累积前景理论在经济学、金融学和市场行为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人们对风险的认知和评估,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的决策行为,并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风险管理和投资策略。

此外,累积前景理论也对消费者行为和市场竞争有一定的解释力,为企业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总之,累积前景理论是描述人类决策行为的一种模型。

它认为人们在面临风险决策时会将可能的结果分为收益感和损失感,并基于非线性的风险价值函数和概率权重进行评估。

简述基数效用的主要观点

简述基数效用的主要观点

基数效用的主要观点1. 概述基数效用理论是由谢尔登·杜伯来创立的一种心理经济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并不是根据实际效用的大小来选择,而是根据所得到的结果与一个参照点相比较。

基数效用理论主要关注于人们如何对待收益、损失和风险,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方式。

杜伯来认为,人们对待收益和损失的方式是不同的。

当面临盈利情况时,人们倾向于追求安全,而当面临损失时,人们倾向于追求风险。

此外,基数效用理论还提出了风险规避和风险偏好的概念,说明了人们在面临不同的风险时的不同反应。

2. 主要观点2.1 参照点理论参照点理论是基数效用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参照点是指个体选择行动的基准点。

基数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对待收益和损失的方式与参照点的关系密切相关。

当个体的结果超过参照点时,感觉到的满足感较低;而当个体的结果低于参照点时,感觉到的失望感较大。

这种对待收益和损失的方式称为基数效用。

2.2 风险规避和风险偏好基数效用理论提出了风险规避和风险偏好的概念。

根据基数效用理论,人们对待收益和损失的方式是不对等的。

具体来说,人们对待损失更加敏感,更倾向于追求安全。

这就是风险规避的概念。

然而,在面对盈利情况时,人们却更倾向于追求风险,这就是风险偏好的概念。

2.3 无法逆转的决策基数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对待盈利和损失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这导致了人们在做决策时有时会犯下错误,尤其是当损失已经发生时。

基数效用理论称之为“锚定效应”,即人们过度依赖参照点,并无法充分考虑新的信息和更好的选择。

2.4 预期效用和体验效用基数效用理论进一步提出了预期效用和体验效用的概念。

预期效用是指人们在做决策前对结果的主观估值,而体验效用是指人们在实际经历结果后的主观感受。

基数效用理论认为这两种效用是相互独立的,人们在决策时会根据预期效用做出选择,但实际体验结果可能会和预期效用有所偏差。

3. 总结基数效用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方式来理解人们的决策行为。

《[风险偏好的理论与量化] 风险偏好理论》

《[风险偏好的理论与量化] 风险偏好理论》

《[风险偏好的理论与量化] 风险偏好理论》摘要:本文通过对金融专业学生的风险偏好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前景理论对学生的风险偏好进行了量化研究,让学生更贴切地了解自己的风险态度和理解风险偏好理论,提高其风险意识。

关键词:风险偏好;前景理论;预期效用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金融专业学生风险意识培养与职业伦理教育研究,编号:xjk013qgd005。

金融市场是一个充斥着巨大风险的市场,作为金融行业的后备军,金融专业的学生要着重于风险教育。

进行风险教育的前提是学生对风险偏好态度的掌握。

本文以金融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的风险偏好进行了量化研究,让学生更贴切地理解自己的风险态度和风险偏好理论,提高风险意识。

一、风险偏好的理论风险偏好是资产选择、资产评估、合约与保险等标准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danielbernoulli,1738;kenharrow,1965)。

解决风险决策问题的一个著名理论模型是“预期效用理论”。

该模型由vonneumann(1944)和savage(1954)等人,在继18世纪数学家d.bernoulli对“圣彼得堡”(st.petersburgparadox)的解答基础上并进行严格的公理化阐述而形成的。

该模型的基础内涵是,在风险情境下最终结果的效用水平是通过决策主体对各种可能出现结果的加权估价后获得的,决策者谋求的是加权估价后所形成的预期效用的最大化。

假设一个人面对一个有两种可能结果的资产:p(0 u(p・x+(1-p)・y)=p・u(x)+(1-p)・u(y)这个模型建立在效用u对应着不同财富的假设基础上,通过一些实证调查发现人们的效用函数是凹形的,即是风险规避行为。

风险规避者需要得到很大的回报才愿意参与赌博。

另外,也存在对风险中性或更偏好风险的人。

为了使预期效用模型能够应用于真实的决策研究,决策制定者一般需要满足四条公理:完整性、传递性、独立性、连续性。

然而,一些实验及实证表明,存在着对这些公理的背离。

个体风险态度及度量

个体风险态度及度量

个体风险态度及度量1. 引言在金融投资和决策领域,个体风险态度及度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个体的风险态度是指个人对风险的认知、感知和行为偏好的一种心理态度。

风险度量则是对个体面临的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的过程。

准确度量个体的风险态度对于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和金融产品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 个体风险态度的类型2.1 风险厌恶型风险厌恶型是指个体对风险持有一种消极的态度,宁愿放弃高回报也不愿承担较高的风险。

这种态度的个体通常更倾向于选择稳定的、风险较低的投资组合,并关注保值和风险规避。

2.2 风险中性型风险中性型是指个体对风险持有一种相对中立的态度,能够在高回报和高风险之间做出相对均衡的权衡。

这种态度的个体通常更关注投资回报率,愿意承担适度的风险。

2.3 风险偏好型风险偏好型是指个体对风险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更愿意承担较高的风险以获取更高的回报。

这种态度的个体通常更倾向于选择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组合,并愿意接受较大的波动和不确定性。

3. 个体风险态度的度量方法个体风险态度的度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个体风险态度度量方法。

3.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个体风险态度度量方法。

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询问个体对风险的态度、偏好和行为,从而间接推断个体的风险态度类型。

常用的问卷调查包括风险厌恶倾向问卷、风险偏好倾向问卷等。

3.2 心理实验心理实验是一种直接观察个体行为并推断其风险态度的方法。

通过设计特定的实验场景,观察个体对不同风险情境的反应和行为选择,从而推断其风险态度。

常用的心理实验包括期望效用实验和风险偏好实验等。

3.3 金融市场数据分析金融市场数据分析是一种从市场角度来推断个体风险态度的方法。

通过分析个体的投资组合、交易行为以及投资决策,揭示个体在实际投资中所表现出的风险态度特征。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资产配置分析、交易行为分析等。

4. 个体风险态度与投资决策的关系个体的风险态度对其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基于前景理论的广东省内河岸电使用模式分析

基于前景理论的广东省内河岸电使用模式分析

基于前景理论的广东省内河岸电使用模式分析◎ 赵祯宇 蔡文学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系摘 要:广东省内河岸电设施已经实现全覆盖,但实际岸电使用效果仍然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岸电使用模式是影响岸电使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基于前景理论对广东省内河岸电现行的“按照用电量计费”和“包干制”两种使用模式分析得出:“包干制”的岸电使用模式可以更大程度的激励船舶使用岸电,提升岸电当前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岸电;船舶;前景理论1.引言建设绿色港口是港口发展的一直坚持的理念和目标。

交通运输部为实现绿色低碳港口发展,综合运用了政策法规、补贴激励等手段推广岸电技术,2015年《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1]对船舶和码头使用和提供岸电做出要求。

2017年《港口岸电布局方案》[2]明确提出在全国主要港口岸电布局建设问题。

2018年《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3]提出码头需逐步实施岸基供电设施改造。

2019年联合六部推出《关于进一步共同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工作的通知》[4]完善岸电供售电机制等问题。

2019年《港口和船舶岸电管理办法》[5]对适用船舶和码头的管理细则提出明确规定。

广东省也积极落实交通运输部推广岸电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细化本省岸电建设方案,截至2019年10月底,广东省内河港口岸电实现全覆盖[6]。

然而,广东省内河岸电使用率不高,岸电使用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是何种原因阻碍当前岸电的发展使用,如何进一步推动岸电发展,为此本文对广东省内河岸电使用进行进一步探索。

2.广东省内河岸电发展现状广东省积极落实交通运输部推广岸电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细化本省岸电建设方案。

2019年《广东省全面推进港口岸电建设和使用工作方案(2019-2021年)》对内河岸电设备遵循外观统一、标示统一、系统界面统一、操作流程统一的“四统一”原则做出规定,营造良好岸电使用环境。

广东省内河码头岸电设备建设模式为三种,政府全额出资、码头全额出资以及码头与政府共同出资建设。

累积前景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相对立还是相融合

累积前景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相对立还是相融合

摘要:累积前景理论模型和期望效用理论模型本质上都是对各或有状态回报效用的加权平均,文章将两种理论的或有状态回报的效用函数与权重函数部分进行剖析比较,发现累积前景理论在数学模型上能较好地兼容期望效用理论,前者更好地将多重风险态度融入到模型中,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一个理论特例。

关键词:累积前景理论;期望效用理论;权重函数行为金融理论是对经典数理金融的假设前提提出修正,探究在有限理性和非完全有效市场下的投资者真实决策行为。

前者基于理想,后者基于现实;前者探究的是理想情况下应该怎么样,后者探究的是真实情况背后的原因;前者是一种数学推理的逻辑,后者是一种逆向发现的逻辑,后者比前者更切合实践,从而对现实世界具有更强的实践指导作用[1]。

因而行为金融越来越受到主流学术界的重视与接纳。

而传统观点认为两个学派出发点不同,一个研究非理性世界,一个研究理性世界,从而两方是相矛盾或相对立的。

本文将两学派的代表性理论——累积前景理 论[2]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和期望效用理论[3] (Expected Utility Theory)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在理论模型上的兼容性问题。

期望效用理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石,投资组合理论及资产组合有效边界等重要金融学术问题的数学推导完全是基于期望理论效用函数,而这些内容依然是主流金融学教材的重点。

期望效用理论作为经典规范理论,有着简洁的模型表示,完整的公理基础,良好的数学性质,长久以来在金融研究领域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而累计前景理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的代表理论,他作为一名心理学家,通过一系列行为实验,总结出人类面对风险选择时的普遍规律,随后在数学模型方面不断完善理论推导。

国内外围绕前景理论的实证及理论研究十分丰富,其中以实证研究居多,绝大部分文献都认为前景理论可以解释许多经典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在这方面Barberis(2013)做了较完善的国际研究文献回顾[4]。

前景理论研究综述_李睿

前景理论研究综述_李睿

差和违背。其次随着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 此如何建立理论模型成为了前景理论发
展,作为期望效用理论的基石之一的理性 展的重要课题。
人假设已经与需要分析的现实生活脱节。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
在现实分析中,由于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差 了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 1979 年提出的原
异性、复杂性以及个体在经济生活中所无 始前景理论,从理论模型、数据论证、理论
赔 钱 状 况 时,大 部 分 经 济 个 体 则 成 为 了 效应(Reflection Effect)。人们在面临负前 215
社会科学论坛 2014/2 学界观察
景时,表现出风险偏好;而在面临正前景 很好地解释了人们选择行为反映出来的
时,表现出风险规避。两者之间呈镜像反 确定性效应、孤立效应和反射效应。人在
型,即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后经Savage、 条件下风险决策的修正。1979 年,卡尼曼
Arrow 等人的改进和发展后,期望效用理 和特沃斯基在《Econometric 》杂志上发表
论具备了数学化模型,成为理性人决策的 了 前 景 理 论 的 论 文,正 式 提 出 了 风 险 决
首要理论。
策 理 论 的 修 正 。从 理 论 发 展 的 角 度 来 看 ,
与人民币国际化。
20 世纪 50 年代,Von Neumann 和Mor 于经济生活的认知是不完全的,因此也无
genstern 根据传统的理性人假设及理性 法得出准确的结果。
人 所 具 备 的 完 全 的 认 知 和 计 算 能 力,建
由于该理论存在的无力解释现实的
立和发展了不确定条件下理性人决策模 缺 陷,因 此 众 多 学 者 致 力 于 在 不 确 定 性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做决策的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aming effects. The rational theory of choice assumes description invariance: equivalent formulations of a choice problem should give rise to the same preference order (Arrow, 1982). Contrary to this assumption, there is much evidence that variations in the framing of options (e.g., in terms of gains or losses) yield systesky and Kahneman, 1986). Nonlinear preferences. According to the expectation principle, the utility of a risky prospect is linear in outcome probabilities. Allais's (1953) famous example challenged this principle by showing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obabilities of .99 and 1.00 has more impact on preferences tha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0.10 and 0.11. More recent studies observed nonlinear preferences in choices that do not involve sure things (Camerer and Ho, 1991). Source dependence. People's willingness to bet on an uncertain event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degree of uncertainty but also on its source. Ellsberg (1961) observed that people prefer to bet on an urn containing equal numbers of red and green balls, rather than on an urn that contains red and green balls in unknown proportions. More recent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people often prefer a bet on an event in their area of competence over a bet on a matched chance event, although the former probability is vague and the latter is clear (Heath and Tversky, 1991). Risk seeking. Risk aversion is generally assumed in economic analyses of decision under uncertainty. However, risk-seeking choices are consistently observed in two classes of decision problems. First, people often prefer a small probability of winning a large prize over the expected value of that prospect. Second, risk seeking is prevalent when people must choose between a sure loss and a substantial probability of a larger loss. Loss' aversion. One of the basic phenomena of choice under both risk and uncertainty is that losses loom larger than gains (Kahneman and Tversky, 1984; Tversky and Kahneman, 1991). The observed asymmetry between gains and losses is far too extreme to be explained by income effects or by decreasing risk aversion.
298
AMOS TVERSKY/DANIEL KAHNEMAN
and 2) a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obability scale, which overweights small probabilities and underweights moderate and high probabilities. In an important later development, several authors (Quiggin, 1982; Schmeidler, 1989; Yaari, 1987; Weymark, 1981) have advanced a new representation, called the rank-dependent or the cumulative functional, that transforms cumulative rather than individual probabiliti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ew version of prospect theory that incorporates the cumulative functional and extends the theory to uncertain as well to risky prospects with any number of outcomes. The resulting model, called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combines some of the attractive features of both developments (see also Luce and Fishburn, 1991). It gives rise to different evaluations of gains and losses, which are not distinguished in the standard cumulative model, and it provides a unified treatment of both risk and uncertainty. To set the stage for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we first list five major phenomena of choice, which violate the standard model and set a minimal challenge that must be met by any adequate descriptive theory of choice. All these findings have been confirmed in a number of experiments, with both real and hypothetical payoffs.
Key words: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Abstract
We develop a new version of prospect theory that employs cumulative rather than separable decision weights and extends the theory in several respects. This version, called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applies to uncertain as well as to risky prospects with any number of outcomes, and it allows different weighting functions for gains and for losses. Two principles, diminishing sensitivity and loss aversion, are invoked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 curvature of the value function and the weighting functions. A review of the experimental evidence and the results of a new experiment confirm a distinctive fourfold pattern of risk attitudes: risk aversion for gains and risk seeking for losses of high probability; risk seeking for gains and risk aversion for losses of low probability.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5:297-323 (1992) © 1992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