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公路养护科学决策的指导意见(V6 送审稿) 2016080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公路养护科学决策的指导意见

(讨论稿20160801)

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是公路管理者按照检测评定、管理目标确定、养护需求分析、养护方案比选、养护规划与计划编制、科学组织实施以及实施效果评估的决策程序,对路网级养护投资、项目级养护方案和日常养护任务安排三个层级的养护管理工作做出科学合理决策的管理过程。近年来,我国公路养护决策管理工作不断加强,自动化检测技术应用快速推广,公路技术状况评定实现标准化,养护费用纳入预算管理,资金测算与使用更加规范,正逐步由传统经验判断向科学决策管理模式发展转变。但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有管理模式也暴露出决策流程不规范,投资决策支撑不足,养护方案选择不严谨,养护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推动公路养护管理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公路养护管理体系,现就加强公路养护决策管理,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理念,以新形势下构建现代养护管理体系为引领,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管理制度,规范

决策行为,强化决策监督,逐步建立与现代财政制度相适应的公路养护科学决策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保障体系,推动“四个交通”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遵循公路技术状况发展客观规律,以公路技术状况客观检测结果为决策基础。

必要性原则。坚持目标导向,全面评估设施现状,量化测算养护需求。

科学性原则。坚持优化分配,根据优先排序择优选择。坚持预防优先,贯彻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理念。

可行性原则。坚持多方案比选,以实施效果预测和投资效益分析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发展目标。

围绕“夯实一个基础”、“抓好两个关键”、“建设一个平台”等主要任务,建立以提高公路养护投资效益为最终目标的公路养护科学决策体系。具体目标分两步:

到2018年,全国高速公路、东部地区国省道率先建成公路养护科学决策体系。

到2020年,建成全国国省道养护科学决策体系,初步建立全国农村公路养护科学决策体系,主要发展指标如下:——全面建立以技术状况为依据的国省道养护预算申请和决策机制;

——国省道公路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采集覆盖率100%,县道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采集覆盖率不低于50%,乡道、村道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覆盖率不低于20%;

——高速公路总体技术状况(MQI)大于92,MQI优等路率达到90%以上;平均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大于92。普通国省道总体技术状况(MQI)达到80以上,其中东、中、西部分别达到85、80、75以上;MQI优良路率达到80%以上,其中东、中、西部分别达到90%、80%、70%以上;PQI达到80以上,其中东、中、西部分别达到82、80、78以上。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不低于75%;

——国省道一、二类桥梁比例90%以上,现有四、五类桥梁(隧道)改造加固率100%,新发现四、五类桥梁(隧道)当年处治率100%;

——国省道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技术应用里程普及率达80%;

——决策分析建议计划与实际执行年度计划的重合度不低于70%;

——建成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平台,实现部、省联网;

——基本建立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技术标准体系。

二、夯实数据采集与评定工作基础

数据采集与技术状况评定是公路养护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公路管理机构应组织专业人员或委托专业机构,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规定的频率和要求,定期对路

面、桥梁、隧道、路基、沿线设施进行技术状况检测与评定,及时开展桥隧专项特殊调查。完善提升路况自动化检测技术,加快桥梁、隧道、沿线设施自动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提高检测专业化水平。

加强日常养护巡查,动态排查公路安全隐患;重视收集交通量、轴重、运行车速、气温、降水、交通事故等公路运营与环境监测数据;发挥社会群众监督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完善公路资产状况评估体系。

加快推进重大桥梁、隧道、高边坡长期健康监测技术应用,通过实时监测,自动跟踪分析评估设施安全状况,针对异常状况提前自动预警。

三、强化公路网养护决策分析

基于公路技术状况检测结果的公路网养护决策分析,是科学制定公路网养护规划、合理编报年度预算的关键。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应考虑资金约束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本辖区公路养护管理目标,在公路网养护需求与投资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中长期养护规划。

(一)合理确定养护决策目标。

公路养护决策目标应与本地区公路技术状况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养护管理能力相适应,以公路技术状况指标为主,兼顾公路网运行状况指标。公路技术状况指标宜针对路面、桥梁、隧道等不同设施分别采用分项技术状况评定指标或统计结果,如:一、

二类桥(隧)比例,四、五类桥(隧)比例等。特征差异明显的地区,应分别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标。

(二)分类测算公路网养护资金需求。

资金测算应准确把握重点,分类测算。对于日常养护、路面大中修、预防性养护、桥隧加固改造等养护工程费用,应结合现有技术状况分析,定量测算需求。对于行政管理、路政管理、应急管理、交通调查、人员培训、科研等无法定量测算的其他费用,可结合历年支出情况,按基数法来测算。

日常养护费用可采用养护路段包干法,折算公里定额标准应考虑行政等级、技术等级、路面类型、地形地貌、交通量、路面宽度等影响因素。小修养护可根据检测病害数据进行定量估算。

路面大中修、预防性养护等工程费用,应基于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结果,根据设定养护标准阈值,详细测算公路网的客观养护需求。养护标准既可采用路面技术状况评定指标,也可采用裂缝率等路面病害诊断指标,具体可结合本地区病害特点、养护经验等实际情况确定。

桥梁(隧道)养护工程费用应单独列支,根据桥梁(隧道)技术状况评定结果按分类处置原则测算养护需求。

(三)定量评估养护投资效益。

公路养护投资效益评估以养护实施效果分析为主,兼顾经济效益评估分析。实施效果主要指技术状况的改善,应根据长期性能使用预测模型,预测分析期内公路技术状况的变化趋势,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