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村初中家校共育初探

合集下载

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策略研究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策略研究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策略研究与实践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在教育领域,互联网也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积极合作、共同育人的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

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实践家校共育策略,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两个角度,对互联网+时代家校共育策略进行探讨。

一、理论研究1. 家校共育理论家校共育理论将家庭和学校看作一个整体,强调了家庭和学校之间合作共育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学校通常被视为学习的唯一场所,家庭则被视为休息和娱乐的场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变革,人们对教育理念逐渐有了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育人,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互联网+时代的家校共育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普及和深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也给家校共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互联网,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便捷,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更加畅通,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

互联网也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平台,使得学校和家庭能够更好地共同育人。

二、实践经验1. 建立家校互联网平台在互联网+时代,建立家校互联网平台是实践家校共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家长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学校的各种信息,包括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资源、学生成绩等。

家长和老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2. 创新家校互动方式在互联网+时代,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互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家长会和家访已经不能满足家校共育的需求,学校需要通过创新的方式和手段与家庭进行互动。

可以利用视频会议技术进行家长会,老师和家长不需要出门,就能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学校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程序与家长进行互动,及时发布学校动态、教育资讯等,便于家长了解学校的情况。

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现状及对策初探

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现状及对策初探

新道德教育课题实验研究论文论文题目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现状及对策初探姓名陈小娟县市区岱岳区单位泰安第十六中学邮箱****************2015 年10月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现状及对策初探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的现状:1.农村学生家庭区域的分布特征造成了家校不易互动2.农村学生家长缺失的德育意识导致了家校没有互动3.农村学生家长错误的德育方法表明了家校需要互动提出了应对策略:1.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通过调查分析,确选有必要互通的信息。

2.遵循“经济、高效”的原则,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师长互访的途径及其适用性。

3.遵循“灵活机动”的原则,在动态的活动中研究、生成家校互助的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互助活动。

通过家校共育,做到了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有效解决了存在农村初中生身上体现出的主要问题。

引言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方式等直接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完善。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

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也就是说学校应主动把家长纳入学校合作伙伴范围之内,从而形成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和谐共育的局面。

毋庸置疑,这是对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巨大的作用的。

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现状分析如今在广大的农村,家庭教育严重缺位或失误造成了5天学校的德育成果还来不及巩固,就在周末的两天中因受外来不良影响而消失殆尽的结果。

这说明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生家庭德育现状,单靠学校的一厢情愿是远远不够的,它更多的是需要家长和学校的互动。

然而,在农村学校实现家校互动必然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约和影响:1.农村学生家庭区域的分布特征造成了家校不易互动下港镇地处偏远的山区,居民居住分散,加上前几年合校并点,这便构成了如下的农村学生家庭区域分布特征:面广、点散、量大。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初中家校合作已成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旨在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业发展。

农村初中学校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庭,开展家校合作,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归属感,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索。

一、加强沟通与交流家校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是家校合作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应该加强互相之间的沟通,及时交流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

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时告知家长学生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学校也应当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让家长进入学校,亲身感受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氛围,使家长更加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情况,并促进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和交流。

二、建立家校联盟农村初中可以通过建立家校联盟,将周边的家庭资源、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学校可以与家长、社区、企业等建立紧密联系,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

学校可以通过这种形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源,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

三、制定家校合作机制制定家校合作机制是家校合作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家校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家校合作的行为。

学校可以建立相关的评估机制,对家校合作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奖惩,激发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保证合作机制的顺利进行。

四、开展家校互动活动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家校互动活动,促进教师和家长的互动和交流。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家庭日、亲子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家庭的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些活动也能够增强家校之间的信任和沟通,促进良好的家校关系的形成。

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家校合作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校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情况,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案和家庭教育方案,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浅谈运用互联网进行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

浅谈运用互联网进行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

浅谈运用互联网进行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doc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家校共育也开始逐渐转向“互联网+”模式,以更高效、便捷、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实现家校共育。

1.线上直播课程
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设线上直播课程,老师和学生可以实时互动,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且可以随时回看,方便学生巩固知识。

2.家校互动平台
学校可以开设家校互动平台,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平台交流与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健康状况。

3.在线教育资源
学校可以购买或下载各种在线教育资源,例如优秀的教学视频、电子书籍等,让学生便捷地获取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

4.移动学习应用
学校可以开发学生移动学习应用,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例如学习记录、健康管理等功能。

5.在线家长会
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举行在线家长会,让家长与老师之间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学生教育的支持和参与度。

总体来说,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多样化、个性化的途径,优化了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方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进了家校共育的深入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互联网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教育方式。

在这个互联网背景下,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合作更加紧密,家校共育成为了现代教育的新趋势。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的策略和意义。

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家校共育提供了便利。

通过互联网,家长和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沟通和信息交流。

比如,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通知、考试安排和作业要求等信息,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和班级活动。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和问题,并及时进行辅导和引导。

互联网的普及也使得家校之间的合作更加便捷高效,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通。

其次,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由学校一方负责教学,家庭一方负责生活。

而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更加强调学校和家庭的紧密合作。

例如,家长可以在家中结合互联网资源对孩子进行启发式教育,引导孩子在学习之余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兴趣培养。

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家庭可以获取专业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同时,学校也通过与家长的共育,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

第三,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互联网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和学习工具,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和研究感兴趣的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充当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指导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资源,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借助互联网技术,提供开放的学习平台和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创新实践。

最后,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策略还应注重家庭教育的理念和价值观传递。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承载着传统的道德教育和人文关怀。

互联网技术的介入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途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家校共育需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交能力和道德观念,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和安全意识。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启示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的思考和启示

2019第6期下(总第304期)Z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家校共育,依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全面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他综合素养,一方面让家长学会更加合理与孩子沟通,一方面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进而在之后教学中因材施教。

同时,随着网络和通讯设备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也给家校共育带来机遇。

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创设交流平台,促进教学质量的改善;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灵活应用和改进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效率。

一、“互联网+”模式的概述和价值(一)基本概述教育方面的互联网+,简单而言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来搜集、总结教学资源和信息,然后针对所活动的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化管理,最终使得教育途径更加多元、宽广和有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提升,互联网所取得和分析出教育资源也会更加有效和全面,并且互联网+结合教育,也可以帮助教育跟上时代步伐,促进学校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价值在农村初中教学中融入互联网+,可以突破农村教育在地区环境上的不足,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加深入学习、理解和应用新型理念和模式。

互联网+模式融入教育,让许多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有所创新和在应用上也更加灵活和广泛。

尤其是针对农村教学中的家校共育,通过创设各种互联网平台,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自身的知识体系,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在交流方式上的创新和完善,大大加强和改善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进而提升农村初中教学水平,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在教育和家庭中的主体地位,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可以利用学生切实感受和反馈,对教育方式进一步完善,此外,互联网的无界性可以使得教学时间和教学场所有所突破,让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两者间沟通可以更加实时且高效。

二、如何实施互联网+家校共育实践模式(一)优化家访方法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好动性以及好玩性等各方面都比较强,而农村学生由于缺乏家长的陪伴或者家长在教育认知上不完全,其自律性不够,也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上所投入的精力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学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互联网”时代下的家校共育的探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家校共育的探究

教学篇誗教育技术“互联网+”时代下的家校共育的探究焦慧敏(甘肃省景泰县第六中学,甘肃景泰)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阶段,青春期是他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特殊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面临的身心压力相对较大,同时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够妥善处理好他们学习和成长中的烦恼与问题,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基于初中生教育难度大和复杂性高的特征,要积极采用家校共育的方式降低教育难度和保证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发挥学校与家庭的优势作用。

“互联网+”时代下的家校共育可以把互联网平台作为一沟通互动与交流反馈的平台,以便更好地优化家校共育途径,提高合作效果。

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有效撬动家校共育家校共育工作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大工程,为保证家校共育体系的建立,最大化地发挥家校共育在初中生教育中的优势作用,首先就要从改变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理念着手,有效撬动家校共育,扎实合作基础。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家校共育的实践拥有了重要的平台支持,所以在理念转变上更是刻不容缓。

首先,就家校共育的理论进行专门化培训,邀请学生家长和教师主动参与到培训活动当中,全面提高教师与家长的理论素质,让他们认识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推进家长教育培训活动,学校可通过组织家校共育讲座的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方法进行指导,让他们在讲座当中吸取经验、理论以及实践技巧,逐步形成正确的家校共育观念。

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学校需要利用业务教育培训以及组织教师教研的方式,让他们学习家校共育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让教师明确家校共育的作用,并且积极探究“互联网+”时代下家校共育的推进措施。

其次,构建网络家校共育讲堂,借助网络平台对家长进行网络教育,传播先进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引导家校共育健康进步。

最后,积极构建奖励表彰机制,具体可以每年评选模范家校共育家庭以及在家校共育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二、拓展家校共育路径,开辟家校共育渠道为保证家校共育有序开展,必须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拓展家校共育渠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建立家校共育委员会,并发挥委员会的辐射作用。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等原因,家校合作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探索一些有效的途径来促进农村初中家校合作。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一、加强家校交流与合作1. 家访活动:通过定期的家访活动,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情况,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和支持,并促进家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 家长会议: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家校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3. 教育讲座和培训: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教育讲座和培训,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理念、方法和技能,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二、建立家校沟通平台1. 学校网站或APP:学校可以建立一个网站或者APP,通过这个平台向家长发布学校教育信息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到学校和孩子的情况,并与学校进行交流。

2. 家校微信群: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微信群,通过这个群组织家长交流和讨论,分享教育经验和资源,促进家校合作。

3. 家长信箱:学校可以设立一个家长信箱,家长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向学校反映问题和建议,学校及时回复并解决问题。

三、提供家庭经济支持1. 教育经费补助:学校可以从财政预算中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于提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杂费和教育支持,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确保孩子能够顺利上学。

2. 奖学金设立:学校可以设立一些奖学金,通过评选优秀学生并给予奖励,鼓励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提供一些经济支持,帮助他们继续学业。

四、加强教师家庭访问和支持1. 教师家访: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特殊需求,提供相应的教育和心理支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 教师培训: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家访、家庭支持技能,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互联网在家校共育中的有效应用方法浅谈

互联网在家校共育中的有效应用方法浅谈

互联网在家校共育中的有效应用方法浅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教育领域,互联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中,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在家校共育中的有效应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育教学、家长参与和学生自主学习三个方面,探讨互联网在家校共育中的有效应用方法。

一、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1. 教学资源获取: 互联网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案例、教学课件等。

教师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等工具,快速获取到大量的教学资源,从而更好地支持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学生知识的获取。

2. 教学互动: 互联网平台的教学互动工具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和高效。

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课堂、互动问答等方式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学习管理: 互联网技术使得学习管理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

1. 家校沟通: 互联网平台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及时向家长发布学校相关信息、教育教学动态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平台与家长进行实时互动。

2. 家庭教育资源: 互联网为家长提供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家长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教育平台等途径获取到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料,辅助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3. 家校合作: 互联网平台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

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家长提供教育教学指导,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

1. 学习资源获取: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文档、在线课程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2. 学习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同学们进行学习交流和讨论,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学习方法的交流,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农村初中的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情况和条件的限制,农村初中家校合作需要探索出一些有效的途径。

本文将从加强沟通与交流、搭建平台和共建共享等方面探讨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沟通与交流1.定期家长会议: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通过家长与老师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需求,及时解决问题,加强家校沟通。

2.建立家校互通的渠道:学校可以建立学校内部家校互通的渠道,例如成立家长委员会,家校网站等等,方便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工作的动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3.家访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访活动,让老师亲自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生活的教育服务。

二、搭建平台1.建立学校家庭教育中心:学校可以建立家庭教育中心,为家长提供教育咨询、教育培训和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家长提升育儿和教育水平,促进与学校的合作。

2.开设家长课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课堂,邀请专家学者给家长讲授与教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增加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3.建立家庭学习共同体:学校可以鼓励家长组建家庭学习共同体,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和学习交流,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共建共享1.组织志愿者服务: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的一些活动,如文化展示、体育赛事等,增强家长与学校的互动与合作。

2.共享资源:学校可以将学校教育资源向家长开放,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设施等,让家长和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3.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学校可以与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教育计划和目标,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努力。

通过加强沟通与交流、搭建平台和共建共享等途径,农村初中可以有效地进行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

这需要学校和家长双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共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家校共育的途径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家校共育的途径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家校共育的途径探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农村地区逐渐与城市接轨。

在教育领域,农村家校共育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而农村地区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产区,农民的素质和技能也成为了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推进农村家校共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农村家长学校为了提高农村家长的素质,建立农村家长学校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农村家长学校可以开设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科技知识、法律咨询等课程,让家长们了解教育理念和方法,做好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此外,开设技能培训课程也可以帮助农民提高技能水平,提高竞争力。

二、借助信息技术推进家校共育在“互联网+”时代,借助信息技术推进家校共育是一种新的方式。

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流,学校可以发布班级动态和教育教学方法,家长可以在线进行教育咨询和家庭教育互动。

同时,通过线上学习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扩展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三、加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教师应该肩负起与家长合作的责任。

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重视家校合作,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和需求,积极与家长沟通,建立正面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家庭和学校形成良好的共同育人合力,让孩子在优秀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建立农村家长学校、借助信息技术推进家校共育、加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等途径,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也可以使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时代中学家校共育的探索与实践路径探究

“互联网+”时代中学家校共育的探索与实践路径探究

“互联网+”时代中学家校共育的探索与实践路径探究聂淑丽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相继与互联网相结合进行发展,教育行业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便利,开展“互联网+”教育活动。

这一转变不仅丰富了教育环境,而且改善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方便。

家校共育是一种联合教育模式,通过加强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帮助学校老师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情况,以期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同时学生家长也能够通过学校提供的平台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帮助学生更加健康积极的发展。

1 前言素质教育理念下,强调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参与教学,对学生学习进行规划管理,而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参与很少,导致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的联合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能够使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帮助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状态,便于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通力合作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疏导工作。

同时也能够帮助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下面对当今互联网时代的背景,家校共育的必要性、如何构建家校共育,以及在家校共育中应当避免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2 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医疗,通讯等各行业通过与互联网结合发展,得到了很大的进步,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互联网+”是教育行业的新兴教学方式,在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上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拉近了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

“互联网+”为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另辟了一条蹊径,不仅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的在学校的公共平台上发布实时消息,而且能大面积的发布信息,让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以及学生本人进行讨论,通过结合各方的意见,研究出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规划。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农村初中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农村地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互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育水平。

本文将探索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是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的基础。

学校和家庭之间应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并及时传递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情况,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也应该积极关注学校的通知和家校联系册,及时反馈和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

加强家庭教育力量是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的重要途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培训,帮助家长了解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学校还可以组织家长与教师互动交流的活动,让家长了解教育教学的最新情况,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建立家校共育平台是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网上教育平台,为家长提供学习资源和教育信息。

家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并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

学校还可以开展线下的家校共育活动,如亲子游戏、志愿者活动等,促进家校之间的交流和共同成长。

加强学校与社区合作是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的重要手段。

农村地区的学校往往与社区联系密切,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活动机会。

学校可以组织社区志愿者进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讲座、文艺演出等。

学校还可以利用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经验。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家庭教育力量,建立家校共育平台,加强学校与社区合作,这些都是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农村初中的家校合作逐渐受到重视。

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积极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和学生家庭背景的多样性,家校合作显得更加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为农村初中的家校合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有效的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基础和前提。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常常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

建立起一套高效便捷的沟通机制对于促进家校合作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现代化的沟通渠道来与家长进行沟通。

并且,学校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学校可以利用家访、家长会等形式,深入家庭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二、培养家长的教育意识在农村地区,由于长期以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很多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意识较弱。

学校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家长的教育意识。

学校可以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家长教育培训班等活动,向家长普及教育知识,提高其教育意识。

学校还可以利用学生的作业、学习成绩等情况向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引导家长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

三、建立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家校合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合作的持续和稳定。

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合作委员会,由学校领导、老师和家长代表组成,共同商讨家校合作的具体措施和计划,制定长期的合作目标和计划。

家校合作委员会可以定期开会,及时了解家校合作的实际情况,评估合作效果,并对合作计划进行调整和完善。

四、加强学校的家庭教育工作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观学校,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

学校还可以开设家长学校,向家长普及教育知识和育儿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育儿能力。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家校合作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而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以及家庭背景的差异,家校合作更加显得尤为重要。

探索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途径展开探讨。

一、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的现状1. 教育资源不均衡。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

学校和家庭之间存在一定的教育资源差距。

2. 家长教育观念相对滞后。

由于农村家庭的文化水平和教育背景普遍较低,部分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容易忽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3. 家校合作机制不健全。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学校和家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导致家校合作效果不佳。

基于以上现状的分析,农村初中家校合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沟通不畅。

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双方信息不对称,难以形成合力。

3. 缺乏专业指导。

家长在子女教育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指导,导致教育方式不合理,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积极寻求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1. 建立健全的家校沟通机制。

学校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建立健全的家校沟通机制,加强信息的互通,做到及时沟通,及时反馈。

2. 加强家校合作的互信基础。

学校应当通过举办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互信基础,增强家校之间的合作意愿,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3. 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等形式,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了解科学的教育方式,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

4. 建立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

学校应当与家长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形成长效的家校合作机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的探索,对于改善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

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发展,家校合作已成为教育领域中关键的一环。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不足,教学条件落后,尤其需要家校协力共同推进教育发展。

本文从实际出发,探索了一些针对农村初中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一、家访工作家访工作是家校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家访可以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和要求,加强家校的沟通联系,促进家庭教育的有效进行。

同时,家访也可以让学校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环境、家庭经济情况、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态度等。

这些信息可以为学校调整教学策略和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提供参考。

二、家校沟通平台建设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基础,而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是必要的。

农村初中家长大多没有高科技设备,凭借微信相较于传统工具来说仍然有不少的局限性。

学校应该设立家长QQ 群、微信群或者建立学校官方网站等,加强和家长的衔接。

通过这些平台,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反馈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满足家长的需求,增强家长的信任感。

三、家长学校联合教育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作业,对提高教育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学校可以安排家长参与到某些课程的策划中去,在实践中对课程的改进提供建设性意见;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家长进入课堂进行观察,并可安排家长代表向学校反馈意见,并参与教学主题的讨论。

通过这种方式,家长和学校的联系不仅是简单的信息交流,更是能够深入地了解彼此的需求,促进家校关系的发展。

四、主题家长会主题家长会可以更好地把握和解决家长关注的问题,如班级学科教学、成长心理等。

家长会可由班主任发起,主题由家长和教师共同制定,可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家长会可以是定期召开的,可以是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的,前期应优先考虑充实家长会内容,到了一定阶段后,家长会可逐渐转移重点,考虑家长之间的对话交流。

家长会的内容除了牵涉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外,还可以是社区的小事情,可以使家长之间更加融洽,为更好地共同作育下一代奠定基础。

互联网在家校共育中的有效应用方法浅谈

互联网在家校共育中的有效应用方法浅谈

互联网在家校共育中的有效应用方法浅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互联网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进行教育。

本文将从使用网络做家庭作业、使用网络上传教育资源、使用网络参与家校互动、使用网络借助教育游戏等方面,探讨互联网在家校共育中的有效应用方法。

使用网络做家庭作业互联网的普及为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平台。

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查询教材、下载试题、参加网络课程等,这些资源为学生们做作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同时,老师们也可以将作业布置在网络上,并设置截止日期,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提交作业,老师们可以更及时地批改、反馈,改正学生的错误,这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使用网络上传教育资源老师们可以将精心制作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上,供学生们随时使用。

这些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课件、试题库、教学视频、练习题等,可以帮助学生们进行巩固和复习。

此外,教育机构和公益组织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上传更多的教育资源,供学生和家长们免费使用。

这些资源覆盖面广,学习形式多样,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和方式。

使用网络参与家校互动互联网也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互动,这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线上会议、在线交流、留言互动等,让双方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学习动态等,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保证孩子们的学习进展。

使用网络借助教育游戏互联网上有很多优秀的教育游戏,这些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智力和体能,也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世界,提高孩子们的思维可塑性。

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乐学乐用。

在使用互联网进行家校共育时,我们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要注意保护孩子们的隐私,注意网络安全等。

通过对互联网的有效应用,可以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农村初中家校共育初探作者:罗子春来源:《新教育·综合版》 2020年第9期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罗子春“互联网+”农村初中家校共育即为一种新的家校共育模式或方式,是互联网技术在农村家校共育上的应用与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家校沟通与互动上,改变了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大大提升了家校沟通的效率。

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不断改进与优化。

一、“互联网+”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现状为了摸清“互联网+”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的开展情况,课题组编制了问卷并对我校及周边12所农村学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展开网上问卷调查。

其中,有12名相关学校负责人,共195名班主任教师,1236名学生家长,4311名初中学生参与问卷填写。

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总结“互联网+”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的现状。

1.家校共育途径。

在“学校通过哪些途径携手家长共同教育孩子”的调查中,12所学校有1所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家委会”和“家长会”开展家校共育,约占8%;2所学校通过“学校网站”和“校讯通”及“家长会”“家访活动”实施家校共育,约占16%;9所学校仅通过“校讯通”手机短信平台开展家校共育。

在“您是通过哪些途径携手家长共同教育班级孩子的?”调查中,来自不同学校195名班主任老师中,有2所学校的30名班主任教师通过“电话”“微信”和“家长会”及“家访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10所学校165名班主任教师通过“电话”和“微信”与家长共同教育学生。

在“您是通过哪些途径参与学校共同教育子女的?”调查中,2所学校的189名家长通过“电话”“微信”和“家长会”与学校共同教育孩子;10所学校的1047名家长通过“电话”和“微信”参与学校共同教育孩子。

2.家校共育内容。

从学校层面来说,农村地区99%的学校建立“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召开家长会,主要目的是宣传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

仅有不到1%的学校除了宣传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外,还涉及学生的学习指导、心理健康、成绩分析、家长学堂等内容。

而这仅有的一所学校也是联合办学的学校。

从对班主任的调查来看,98%以上的班主任老师在“家长微信群”中仅向家长传递学校的通知和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情况;46%的班主任老师会通过发“微信”或者打电话与家长沟通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及行为态度等情况。

在对家长的调查中,所有家长在“微信”或者电话里与老师沟通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及孩子的请假事宜。

有很多“家长委员会”的家长也仅是对学校校服、食堂等收费情况向其他家长传达。

3.家校共育认知。

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的合力,这一观点已经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

当然,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学生在学校教育的主要责任在教师,而一旦学生放学或放假回家后,教育孩子的责任就在于父母,孩子在家出了事情便与学校和老师无任何关系。

90%以上的家长同样认为孩子在学校有任何问题都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

在家长与班主任老师沟通频次调查中,8%的家长表示每学期有3~4次主动与班主任沟通孩子的情况;一学期与学校联系1~2次的家长占12%;“从不主动沟通”的占了80%。

在教育方法方面,96%的家长表示“欠缺教育孩子的方法”。

在对班主任老师的调查中,关于“您是否愿意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25%的教师表示“不太愿意”,65%的教师表示“不愿意”,10%的教师表示“愿意”。

关于“是否愿意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中来”的调查中,52%的学生表示“不太愿意”,23%的学生表示“愿意”,还有2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

二、农村初中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1.家校共育意识不强。

从家庭方面看,农村大部分家长没有认识到参与学校教育是作为学生家长的权利和义务,反而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事;从教师的角度看,部分教师认为家长不懂教育规律,让他们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反而会给教师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带来麻烦和干扰,甚至会使自己的职业权威和形象受到威胁和挑战,由此对家校共育活动产生抵触情绪;从学校方面看,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家校共育的内容及渠道单一。

以上各方认识的偏差,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村学校家校共育的开展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2.家长参与能力较低。

一方面,农村地区的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有很大欠缺,在参与学校共育孩子的渠道和方法方面认识不多;另一方面,农村的很多家长为了生计而常年在外务工,根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教自己的孩子。

由于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能力的缺乏和时间、精力的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校共育的实效。

3.共育地位不平等。

在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学生周末才能回家,很多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而大部分班主任老师都不可能做到把每一个学生的详细情况随时与每一位家长沟通。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最多的往往是班级的“后进生”。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与班主任老师之间未能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的话,家长便很难及时掌握孩子在校的各种情况。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家长参与共育处于被动的地位。

另外,很多学校的家校共育往往是家长配合教师,教师只是向家长通报孩子在校的成绩及行为表现,对于有问题的学生教师则对家长提出给予协助配合的要求,家长往往则是被动接受。

这种共育地位的不平等,也使得家校共育的层次降低。

4.学生主观愿望不强。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

他们似乎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事事依赖父母,不愿意父母过多干预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如果让家长参与其中,他们便会感到在家校平台中没有自己的空间,也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所以对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很多学生表示不太愿意。

如果学生在主观意愿上不愿意家长参与学校教育,那么,班主任教师和家长反馈的内容或者家长和班主任老师的沟通交流就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甚至抵触情绪。

而一旦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老师和家长无论做什么都会徒劳无功。

三、“互联网+”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策略近年来,我国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农村家长开始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农村家庭对外交流和联系的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广大农村学校家校共育工作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搭建家校共育网络平台。

学校应该与相关网站合作,创建“校园网站”,建立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

创建校园网站后,要不断完善其功能,其中应包括学生成绩查询和分析、学生生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学堂、家校互联、学涯指导、校园风采等栏目。

功能齐全、内容丰富,才能吸引学生和家长的热情参与。

有条件的农村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创建“智慧校园”系统并配套相应的硬件设施。

将学生的活动轨迹、消费情况等通过系统实时发送给学生家长,以便家长能及时掌握到孩子的各种动向,及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班主任教师要建立班级“家长微信群”或者“QQ交流群”,为家长和班主任老师之间实现信息互通提供网络平台。

除了通过“QQ”“微信”渠道外,班主任教师还可以精心挑选功能较齐全、内容丰富、操作简便、易学的家校沟通软件,为班级家校共育提供平台支持。

通过网络软件平台,以保证家长、老师能够实时在线交流、互动。

2.凝聚家校共育意识。

学生、学生家长乃至很多教师在家校共育意识上不太强烈的原因有很多,学生有自己的顾虑,家长可能是有时间精力以及方法、能力上的限制,而教师也有时间和精力上的原因。

针对这些共同的原因,学校或教师应该运用互联网技术,与家长达成认识上的契合点。

首先,学校或班主任教师可以就家校共育相关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对家长进行线下培训,解决家长技术难题,让每位家长掌握学会家校共育网络平台的操作;其次,学校或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家校互动平台不定期推送家校共育成功案例,或者家校教育的反面案例,让学生和家长乃至教师充分认识到家校共同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大家对家校共同教育的高度重视;第三,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要建立约定。

三方要认识到各方的行为都是本着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所以,各方要彼此全力配合,不能漠视和无视对方的信息。

另外,约定在网络共育平台上不发与教育无关的话题,不发不利于家校和谐的信息。

3.提供线上家庭教育支持。

在农村,很多孩子的家长不是不愿意参与学校共同教育孩子,而是由于自身素养和能力的限制,使得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方法欠缺,态度简单、粗暴。

他们也因此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寄托在学校老师的身上,有的家长甚至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向学校和老师。

对于这样的家长,学校或者班主任教师应当给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线上支持,比如在“家长微信群”或者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校园网站等,推送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以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

另外,学校或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问卷或网站留言栏,调查、收集学生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针对家长的困惑网上推送可借鉴的解决措施或者开展相应的家庭教育讲堂,为家长提供专业辅导。

还可以就大部分家长的困惑专门召开“主题家长会”。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对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给予充分支持,让家长在学校和班主任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提升参与学校共同教育孩子的能力。

4.信息化管理学生信息。

很多班主任教师以及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存在滞后情况,往往是在学生出现大问题后才想办法进行补救。

为了让教师和家长及时关注到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动态,需要班主任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做一个详细的台账,将每一个学生的日常表现通过一个比较方便的应用软件记录下来。

可以是一周一记录,也可以是一月一记录。

将记录的详细信息随时单独发给学生家长。

同样,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个应用软件记录孩子的情况。

这样,班主任教师和家长便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学生信息的实时跟踪与互动。

当然,班主任不可能随时跟踪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这就需要发挥任课教师及班干部的集体力量。

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教师及班干部就班级同学的日常表现进行沟通和了解。

还要在班级安插“眼线”,以协助班主任老师观察班级每位同学的情况。

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班主任,班主任将问题记录在应用软件上,以便实时跟进与反馈。

这样就能够避免教师关注“两头”、忽略“中间”的现象,也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互通,转变家长信息滞后、在家校共育中信息不对等的情况。

总之,运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将农村家校共育深度融合起来是家校共育的一种新方式、新平台。

尤其是在农村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更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优势,转变以往家校共育信息滞后的情况。

家校之间信息互通,才能使家校共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才能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开展家校共育的途径与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314-2020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