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唑类离子的含能离子盐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新一代起爆药设计与合成研究进展

新一代起爆药设计与合成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 0 1 1 0 5 0 3 ;修回日期:2 0 1 1 0 7 0 9 作者简介:盛涤伦( 1 9 5 6-) , 男, 研究员, 硕士, 主要从事新 型 起 爆 药 研 究与应用开发工作。 e ma i l :s h d l 1 9 9 8 @s i n a . c o m
1 0 ] 热稳定性较好 [ 。由于氮上的孤对电子使其配位能
力很强, 成盐和形成 配 位 化 合 物 后 可 设 计 成 多 种 起 爆
1 1 ] 药。1 , 5 DT A的合成方法报道较多 [ , 先前合成方法
5 N T用作为合成中间体或配体时, 常常使用含水
7 ] 的钠盐( 5 N a N T ) , 合成产率为 7 1 . 5 %[ ( S c h e me2 )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n e r g e t i c Ma t e r i a l s ,V o l . 2 0 ,No . 3 ,2 0 1 2( 2 6 3- 2 7 2 )
含能材料
w w w . e n e r g e t i c ma t e r i a l s . o r g . c n
C HI N E S EJ OU R N A LOFE N E R GE T I C MA T E R I A L S
含能材料
2 0 1 2年 第 2 0卷 第 3期 ( 2 6 3- 2 7 2 )
櫒櫒櫒櫒毃
2 6 4
盛涤伦,朱雅红,蒲彦利
由于高氮化合物含有大量的 N— N、 N— C高能量 的化学键, 具有很高的正生成焓, 低碳氢含量利于迅速 达到零氧平衡, 可提高分子密度及能量, 且分解产物污 染小。特别是高氮杂 环 配 位 化 合 物 的 结 构, 可以通过 非铅低毒中心金属 离 子 的 选 择 设 计 化 合 物 的 稳 定 性, 高氮杂环配体结构和 数 量 的 选 择 设 计 爆 炸 威 力, 外界 氧化离子的选择或成盐效应设计调节化合物的反应活 性与感度。因此, 高氮 杂 环 化 合 物 是 一 类 很 有 潜 力 和 前途的起爆药。 本文概述了新一代高氮杂环起爆药的合成研究进 展及其在火工药剂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 2 . 2 5 肼基四唑( 5 HT ) 5 HT与 5 NT相比, 是将硝基 N— O 键改为 N— N

基于有机阴离子的含能离子盐研究进展

基于有机阴离子的含能离子盐研究进展
合 物 , 是 二硝酰 胺 负离 子 常 被 用 于制 备 可 用 作无 但 毒 氧化 剂 的 盐口 J 一 胺一 , , 一 唑 含 能 离 子 。4硝 1 2 4三
盐 和 1硝胺一 , ,一 唑 含 能 离 子 盐 的分 解 温 度 为 一 1 2 3三
四唑 含 能离 子 盐 l 该 化合 物 密 度 为 1 7 / m。 1 引, .4 c , g
第 3 5卷 第 3期
20 1 2年 6月
火 炸 药 学 报
Chi s o r lo pl sv s& Pr pel nt ne e J u na fEx o ie o la s
基 于有 机 阴离 子 的含 能 离 子 盐研 究 进展
黄 海丰 周 智 明 ,
( . 京 理 工 大 学 化 工 与 环 境 学 院 , 京 10 8 ; 1北 北 0 0 1
二 硝 酰 胺 负 离 子 发 展 到 以 有 机 阴 离 子 为 主 , 4硝 如 一
代物; 二是 R DX或 HMX替代 物 。
B炸药广 泛 用于填 装 各种 弹 药和 爆破 器 材 。但
B炸 药 的 安 全 性 能 欠 佳 , 在 难 以 克 服 的 渗 油 问 存 题 和装 药底 隙 裂纹[ 两个 缺点 。 目前 , 望代 替 ] 3 有 TNT用 于熔 铸 炸药 的低 熔 点 单 质 炸 药 有 2 4二 硝 ,一
炸药 的新 的 T NT 替代 物 。 近年 来 含 能 离 子 盐 已 取 得 了 大 量 的 研 究 成 果 l , 国 Klp te小 组 和美 国 S ree小 组 走 _ 5 德 a Ok h ev 在含 能离 子 盐 研 究 的 最 前 沿 。含 能 离 子 盐 的 阴 离 子从最 初 的简单 无 机 阴离 子 , 硝 酸根 、 氯 酸根 、 如 高

起爆药研究最新进展

起爆药研究最新进展

起爆药研究最新进展潘鹏阳,王可欣,易镇鑫,张琳,朱顺官(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摘要:叠氮化铅和斯蒂芬酸铅作为最常用的起爆药,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对环境和人体有严重危害。

因此,开发新型绿色起爆药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围绕四唑、呋咱、稠环、配位化合物、叠氮化铜以及纳米铝热剂六类新型起爆药的合成和性能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六类起爆药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四唑类爆轰性能优异但安全性能较低;呋咱类具有较高的密度,同时氧平衡较好;稠环类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高感度低,安全性好;配位化合物通过改变金属离子,配体以及阴离子能够实现感度与能量的调控;叠氮化铜起爆能力很强,但静电感度极高;纳米铝热剂能量密度高,合成简单,绿色环保,但难以实现快速燃烧转爆轰;除叠氮化铜和纳米铝热剂外,其余四类起爆药合成工艺复杂,产率较低。

因此,在确保起爆能力强的前提下,降低感度和简化工艺是起爆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起爆药;四唑类化合物;呋咱类化合物;稠环类化合物;配位化合物;叠氮化铜;纳米铝热剂中图分类号:TJ55;O64文献标志码:ADOI :10.11943/CJEM20202641引言起爆药是一类较为敏感的含能材料,容易受外界的刺激激发。

在外界能量输入下,起爆药快速地由燃烧转为爆轰,起爆猛炸药。

当前,叠氮化铅(LA )与斯蒂芬酸铅(LS )是最常用的起爆药。

但由于铅基起爆药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害,因此开发新型绿色安全起爆药是重要发展趋势。

为此,研究人员对新型绿色起爆药提出了以下要求[1]:(1)不含重金属Hg 、Pb 、Cd 、Cr 等;(2)热稳定性好,分解温度大于200℃;(3)感度适中;(4)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5)工艺简单,产率高,对环境危害小;(6)起爆能力强;(7)在存储期内化学性能稳定。

世界各国纷纷进行了新一代起爆药的研究工作。

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展开了关于替代叠氮化铅的项目,从一百多种设计的备选分子中,筛选出9种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测试以及雷管试验[2]。

基于丙二腈的含能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基于丙二腈的含能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energetic materials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 KEYWORDS] malononitrileꎻ energetic materialꎻ synthesisꎻ reaction mechanismꎻ detonation performance
含能 化 合 物ꎻ 基 于 氰 基 的 反 应 活 性ꎬ 可 以 合 成 四
水环化构成呋咱的核心骨架 3 ̄氨基 ̄4 ̄酰胺肟基呋
可以合成典型的含能结构单元呋咱环 [2] 及呋咱类

[3]
、异呋咱
[4]
含能结构单元ꎻ基于由丙二腈转化
的典型含能化合物 3 ̄氨基 ̄4 氰基呋咱分子中的氨
基的反应活性ꎬ可以构建偶氮桥 [5] 和醚桥联 [6] 等含

[20]
ꎮ 因此ꎬ设计
和合成 C—C 键连接的三呋咱类化合物是获得具有
优异能量特性的含能化合物的有效方法 [21] ꎮ
如图 3 所示ꎬ3 ̄氨基 ̄4 ̄酰氯肟基呋咱在 2 ~ 4 ℃
下ꎬ与 Na2 CO3 溶液反应得到化合物 12ꎬ再经还原得
到二氨基三呋咱(13)
[22]
ꎮ 周彦水等
[7]
用过氧硫酸
氮含能化合物ꎮ
以丙二腈为原料可以合成 3ꎬ4 ̄二(3 ̄硝基呋咱 ̄
4 ̄基) 氧化呋咱( DNTF)
唑二羟胺盐( HATO)
[9]
[7 ̄8]
、1ꎬ1 ̄二羟基 ̄5ꎬ5 ̄联四
等性能优异的含能材料ꎮ 归
纳总结了基于丙二腈的含能化合物的设计思路和合
成路线ꎬ为今后设计、合成性能优异的新型含能材料

绿色四唑类起爆药研究的最新进展

绿色四唑类起爆药研究的最新进展
限 额 标 准 的 十 倍 。 但 是 , 找 到 爆 炸 性 能 与 叠 氮 化 要

N 。 0
TATNB
N N
N 3
DA iT
T T A



HC
n 』

HN ,
S he e 1 c m
铅相 当 、 轰性 能 与斯蒂 芬酸 铅相 当 、 爆 同时满 足健 康 和

要 :长 期 以 来 , 直 沿 用 叠 氮化 铅 和 斯 蒂 芬 酸 铅 作 起 爆 药 , 一 对炮 场 和 射 击 场 造 成 了铅 污 染 ;因 此 在 军 事 和 民 用 炸 药 中 , 铅 起 含
爆 药 的运 用 对 环 境 和健 康 都 会 造 成危 害 。 因 此 , 来 人 们 一 直 在 寻 找 绿 色 环 保 起 爆 药 , 文 综 述 了 四 唑 类 起 爆 药 的 研 究 进 展 , 现 近 本 发
有 优 良 的 可 燃 性 , 且 二 氧 化 碳 的 存 在 也 不 会 影 响 它 而
物 ( T ) ; 氮 基 二 硝基 苯 酚 ( DNP 暴露 在 阳 B F 重 DA )
光 下 颜 色 会 迅 速 变 深 ;3, 一 叠 氮 基 一 2, 5 四 6二 1, 4, 一
嗪 ( A ) 1 3 5三 叠 氮 基 一 4, 一 嗪 ( A ) 然 DiT 和 , , 一 2, 6 三 TT 虽 能 量 高 , 是 热 稳 定 性 差 , 撞 击 、 擦 和 静 电 火 花 的 但 对 摩
绿 色 四唑 类 起 爆 药 研 究 的最 新 进 展
43 7
文章 编 号 :1 0 —9 ( 0 1) 4 0 3—6 0 69 41 2 1 0 —47 0

相分离强化六碳糖转化合成5-羟甲基糠醛的进展

相分离强化六碳糖转化合成5-羟甲基糠醛的进展

第52卷第10期 辽 宁 化 工 Vol.52,No.10 2023年10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October,2023基金项目: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ZD-0083);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LQ2019001)。

收稿日期: 2022-10-13相分离强化六碳糖转化合成5-羟甲基糠醛的进展崔天一,刘英烨,王颖慧,贾松岩*(沈阳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辽宁省镁钙无机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142)摘 要:5-羟甲基糠醛(5-HMF)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基化工中间体,已经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六碳糖及其聚合物催化脱水转化是获取5-HMF 的典型方法。

常用的催化反应溶剂体系包括水、水-有机溶剂、极性有机溶剂、离子液体以及离子液体-有机溶剂等。

均相体系虽能实现六碳糖的有效转化,但如何有效分离5-HMF 以及体系中逐渐积累的5-HMF 可能发生副反应都是现存问题。

采用相分离的办法可有效分离产物5-HMF,减少产物积累,提高收率。

当前,以双相体系为代表的相分离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六碳糖及其聚合物的催化转化制5-HMF。

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相分离强化六碳糖及其聚合物转化制5-HMF 的机制和性能进行介绍。

关 键 词: 5-羟甲基糠醛(5-HMF);相分离;有机溶剂;生物质中图分类号:O629.1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3)10-1502-04当今,化石资源的快速消耗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推进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是缓解上述问题的有效策略。

生物质资源是地球上储量最为丰富的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碳中和”的属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高效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资源将对能源结构转型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1]。

5-羟甲基糠醛(5-HMF)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利用5-HMF 合成的燃料、高分子、医药中间体等展示了替代石油化学品的优良潜力[2]。

离子液体辅助药物经皮递送的研究进展

离子液体辅助药物经皮递送的研究进展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Jan, 2024, 40(1)离子液体辅助药物经皮递送的研究进展江紫荆1,淦甜甜1,孙勇兵1,张琦2,金一1,奉建芳1,3,涂亮星1(1.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固体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西南昌 330006; 2.江西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 330006, 3.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广西南宁 530200)摘要:经皮给药系统具有患者依从性好、持续且受控给药、较高的局部浓度和避免新陈代谢等优势,是临床用药的有效途径之一。

然而,因为人体皮肤具有多层屏障性质,大多数难溶性和大分子药物的透皮生物利用度较低,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近年来,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 ILs)的不断发展使这些药物透皮给药成为可能。

ILs在室温下呈液态,是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相互组成,但传统ILs的毒性和不稳定性限制了其应用。

本文综述了皮肤结构、适用于经皮递送的ILs阴阳离子种类及其优缺点、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及ILs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机制,分类介绍了影响ILs促进药物皮肤吸收的因素,最后对ILs促进药物透皮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离子液体;透皮递药系统;阴阳离子中图分类号: R9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3653(2024)01⁃0119⁃08DOI: 10.16809/ki.2096⁃3653.2023122304Research progress of ionic liquid⁃assisted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JIANG Zijing1, GAN Tiantian1, SUN Yongbing1, ZHANG Qi2, JIN Yi1, FENG Jianfang1,3*, TU Liangxing1*(1.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Solid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6, China;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Ji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4, China; 3. School of Pharmacy,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2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TULiangxing,Email:*****************;FENGJianfang,Email:********************.comAbstract: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patient compliance, continuous and controlled administration, high local concentration and avoidance of metabolism. Therefore, i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of clinical medication. However, due to the multi⁃layer barrier properties of human skin, the transdermal bioavailability of most poorly soluble and macromolecular drugs is low, resulting in un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effects. In recent year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onic liquids (ILs)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se drugs to be transdermally administered. ILs are generally liquid at room temperature, which are composed of anions and cations, but the toxicity and instability of traditional ILs limit their application.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skin structure, the typ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Ls anions and cations suitable for transdermal delivery, the ways of drug transdermal absorp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promoting drug transdermal absorption by ILs.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motion of drug transdermal absorption by ILs were introduced in categories. Finally, the prospect of promoting drug transdermal absorption by ILs was prospected.Key words: ionic liquid; transdermal delivery; action and anion收稿日期:2023-12-2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60717);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CXTD⁃22004);江西省2022年度研究生创新专项(YC2022⁃s85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412009);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222ZDH04094);江西省赣江新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21007)作者简介:江紫荆,女,硕士研究生,Email:******************通信作者:涂亮星,男,博士,副教授,从事中药新型递药系统研究,Email:*****************;奉建芳,男,博士,教授,从事中药与民族药开发研究,Email:********************.com。

124-恶二唑类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124-恶二唑类含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构 体—— 1 , 2 , 4 . 嗯 二 唑

最新 研 究 发 现 , 1 , 2, 4 一 嗯二 唑 类 化合 物 的总 体 能
量 水平 略低 于 1 , 2, 5 . 嗯二 唑 类 化合 物 , 但 在 感 度 性 能 方 面则 要 相 对 低 感 , 可 在 侧 链 上 引 入 高 能 化 学 基 团 ( 如 呋 咱基 、 偶 氮基、 硝基 、 硝胺基 及硝仿基等 ) 。 。 可进 一步 提 高 1 , 2, 4 . 嗯 二 唑类 化 合 物 的 能量 密 度 , 因
以其高 密度 、 高氮含 量 、 高 氧平衡 和 高热 稳定 性等 特点
得 到 了广泛 关 注 - , ‘ 。 。
间 。本文 综述 了国 内外 关 于单 一 1 , 2 , 4 一 嗯二 唑 类 、 偶 氮 基- 1 , 2, 4 一 嗯二 唑类 以及联 一 1 , 2, 4 一 嗯 二 唑类 等 三 十 余 种含 能化 合物 的最 新 研究 成 果 , 并对 部 分 化 合 物 的性 能进行 了 阐述 。通 过 与 传 统 硝 胺 类 含 能 材 料 黑 索 今 ( R DX ) 和奥 克 托今 ( HMx) 的综 合 性 能 对 比 , 发现 1 , 2 , 4 一 嗯 二 唑类含 能 化 合 物 具有 高 氧平 衡 、 高 能及 不 敏
到理想 平衡 的方法 。 因 而在 最 近 一 段 时 间 , 国 内 外 一
些 研究 机构 已逐 渐将 关 注 目光 转 移至 另一 种嗯二 唑 异
面提 出了越 来越 高 的要 求 , 而传 统 含 能 材 料 无 论 是 其
性 能 还是 生 产过 程都 已很 难 满 足 以上 要 求 。因 此 各 国科研 工作 者 为获 得 高 性 能 含 能 材 料 , 在 含 能 化 合

唑类含能离子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唑类含能离子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Ab t a t s r c :Th y t e i o n r e i a t c mp ii g i d z l ,t iz l ,t ta o e a d p n a o ea r c r o sa e e s n h ss fe e g tcs l o r n mia o e ra o e e r z l n e t z l sp e u s r r s s r ve d wih 3 e e e c s Th h so h mia r p r is o h s e e e g t a t ,s c s metn o n , e iwe t 6 r f r n e . e p y ic e c lp o e te f t e e n w n r e i s ls u h a l g p i t c i
益 引起 人们 关 注 , 要 是 因为 唑类 化合 物 既可 作 阳 主
引 言
近 年 来 ,富 氮 含能 材 料在 高 能 材料 、 药 和 推 炸 进剂领 域 中的应用显 示 出了 良好 的前景 。与传统 分 子化 合物 相 比 , 类 富氮分 子 化合 物 由于含有 大 量 唑
N—N 和 C —N 键而具 有非 常高 的正 生成焓 , 且密 度
s b t u e g o p o p o e t s r s mma ie .Th a p ia i n o t e e o o n s n x l s v s n u s i t d r u s n r p r i a e u t e rz d e p l to s f h s c mp u d i e p o i e a d c
L U a in , Z I Xio j a HANG ija Hu—u n ,LI Qi— a N u h n ,

常用离子液体研究进展评述

常用离子液体研究进展评述

离 子液体 ( nc iud , i i q i)又称 室温 离子 o l
在 室 温 或 室 温 附近 完 全 由 阴 、 阳离 子 组 成 的 有 机 盐 。 室 温 离 子 液 体 中 可 进 行 在
F id r f 酰基化 反应 , id~Crf 烷 基 re -C at s Fre at s
回收 循 环 使 用 。 的相行为 。
化 反 应 , 可 将 其 作 为 理 想 的 电解 质来 获 也
得铝 合 金镀 层 。 子 液 体作 为 反 应 溶 剂 、 离 模
( ) 用 紫 外 光 谱 法 对 室 温 离 子 液 体 2利
含 氟 离 子 液 体 具 有 很 多有 价 值 的特 性 和 广 阔 的 应 用 前 景 。 现 出 大 量 新 型 含 氟 涌

较 . 易燃 ;2 较宽 的液 态温 度 范 围 、 () 良好 的导 电 态 稳 定 温 度 范 围 , 好 的 化 学 稳 定 性 和 较 1 4 胍盐 离子 液体 的研 究进 展 在 气 胍 基 化 合 物 由 于具 有 较 高 的 热 和 化 学 性 和较 宽 的 电位 窗 口; 3 通过 阴 阳 离 子 的 强 的 选 择 溶 解 能 力 , 化 学 反 应 、 体 分 () 较 较 液 设 计可 调 节 其对 无机 物 、 、 水 有机 物 及 聚 合 离 、 体 分 离 等 过 程 中 表 现 出 良好 的应 用 稳 定 性 、 高 的 催 化 活 性 、 强 的 生 理 活 潜 能 。 关 研 究 在建 立 液 体化 学 结 构 一陛质 性 , 受 到化 学 家 和 药 学 家 的 广泛 关 注 。 相 而 尤 物 的溶 解性 及 离 子液 体 酸 度 ;4 毒 性低 , () 可 胍 关 系 的 模 型 上 进 行 了开 创 性 工 作 , 为芳 香 其 在 生 命 体 系 中 , 基 官 能 团 由 于 具 有 独 特 的分 子识 别 作 用而 使 其 成 为 生 命 科学 的 脂 离 子 液 体 的 性 质 取 决 于 其 正 、 离 子 碳 氢 化 合 物 、 肪 族 碳 氢化 合 物 混 合 体 系 负 此 胍盐 由于 其 阳 离子 电 种 类及 其 取 代 基 的 结 构 , 离 子 液 体 的 纯 的分 离 ( , 而 如 甲苯 、 正庚 烷 的 分 离) 醚 合成 反 研 究重 点之 一 。 外 , 、 热 烯 度对 其 性 质有 着 至 关 重要 的 作用 。 因此 , 在 应 中醇 的分 离 、 烃 中醇 的 萃 取 等 实 际 过 荷 分散 程 度 高 、 稳 定性 和 化 学 稳 定性 高 、

基于4-氨基-1,2,4-三唑的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能

基于4-氨基-1,2,4-三唑的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能

基于4-氨基-1,2,4-三唑的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能陆垠全;李洪雪;兰安琦;许辉;袁彦凯;刘忠义;杨恩翠【摘要】采用常温挥发方法制备了1个新颖的基于4-氨基-1,2,4三唑(atr)配体的铜(Ⅱ)配合物[Cu(atr)(H2O)(pytcH)]n(pytcH为2,4,6-吡啶三甲酸负二价阴离子),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失重和变温磁化率对其结构和磁学性能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结晶于正交的Pbca空间群,a=1.13668 (3)nm,b=0.665 855 (17) nm,c=3.363 83(7) nm,V=2.545 95(10) nm3,Z=8.配合物中相邻的Cu(Ⅱ)离子通过中性的μ-N1,Namino-atr配体拓展形成非线性的一维链状结构,且相邻的自旋载体之间存在弱反铁磁相互作用.【期刊名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6)002【总页数】5页(P54-58)【关键词】配合物;晶体结构;4-氨基-1,2,4三唑;磁学性能;反铁磁相互作用【作者】陆垠全;李洪雪;兰安琦;许辉;袁彦凯;刘忠义;杨恩翠【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师范大学无机-有机杂化功能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功能分子结构与性能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由多齿有机配体和顺磁的过渡金属离子通过配位自组装形成的金属配合物,因其具有结构可裁剪、热稳定性高和磁学性能优良等优点,成为配位化学和材料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1].这些结构多样的顺磁金属配合物在高密度信息储存器件、量子运算、分子自旋电子学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2].在这类配合物中,顺磁的无机金属离子的磁属性(如单离子各向异性、未成对电子数、离子的价态等)、数目以及磁拓扑学结构等是决定磁交换耦合类型和强度的关键因素.而有机桥联配体则凭借其多变的键合模式、灵活的构象和键合参数(如键长、键角和桥联角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磁耦合的大小甚至是改变磁相互作用的种类[3].环状唑基和非线性羧基具有多种可变的配位模式和丰富的磁传递类型,因此近年来成为混合磁桥体系的研究热点之一[4-5].环状唑基和非线性的三原子羧基磁桥可以聚集离散的顺磁离子,形成致密的、具有丰富空间排列的多核金属簇的子结构,如线性或三角形的CuⅡ3、蝴蝶状的CuⅡ4、沙漏状的CuⅡ5、圆盘状的CoⅡ7,以及纳米尺寸CuⅡ30的金属-配体环等[6-9].这些结构多变的子单元又可以被苯基多羧基配体拓展,进而呈现出不同拓扑结构的二维或三维的配位聚合物.其中,羧基数目、空间取向和非键合取代基的存在,对配位聚合物的拓扑结构和堆积结构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更为有趣的是,多羧酸类配体在不同的酸性条件下呈现可变的去质子化程度[10],因而可以选择性地制备零维的多核金属簇单分子磁体或一维的单链磁体.磁-构关系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多金属簇子单元内顺铁磁相互作用的强度不仅与混合磁桥的协同作用相关,也与自旋载体的空间排列或自旋拓扑学紧密关联[5-6].为了深入诠释环状唑基与非线性羧基混桥体系中的磁-构关系,本研究选取各向同性的无机铜(Ⅱ)离子作为自旋载体,与环状的4-氨基-1,2,4-三唑和2,4,6-吡啶三甲酸进行配位自组装.一方面,期望得到新的混合配体铜(Ⅱ)配合物并研究其构效关系;另一方面,希望能够揭示2,4,6-吡啶三甲酸配体中吡啶氮原子所带来的额外键合位点对于磁-构关系的导向作用.1.1 仪器与试剂仪器:SuperNova微焦斑双光源单晶衍射仪,由牛津衍射有限公司生产;Bruker D8 ADVANCE粉末衍射仪,由德国Bruker公司生产;FT-IR型红外光谱仪(KBr 压片法),由美国Varian公司生产;MPMS-XL-7磁性测量仪,由美国量子公司生产;CE-440元素分析仪,由美国Leeman Labs公司生产;DTG-60A差热-热重同步分析仪,由日本岛津公司生产.试剂: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级.三水合硝酸铜,由天津化学试剂三厂生产;4-氨基-1,2,4-三唑,由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2,4,6-吡啶三甲酸,按照参考文献[11]的方法合成.1.2 配合物的合成Cu(NO3)2·3H2O(24.1 mg,0.1 mmol)、2,4,6-吡啶三甲酸(21.1 mg,0.1 mmol)、4-氨基-1,2,4-三唑(12.6 mg,0.15 mmol)溶解在10.0 mL的甲醇-水混合溶剂(体积比为6∶4)中.在不断搅拌下,向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三乙胺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为7,继续搅拌约1 h后过滤,滤液在室温下静置.大约7 d后,滤液中析出适于X-线单晶衍射分析的蓝色块状晶体,过滤,洗涤,在空气中干燥,产率为66.7%.对C10H9CuN5O7做元素分析,理论值:C,32.05%;H,2.42%;N,18.69%.实际值:C,32.06%;H,2.40%;N,18.71%.FT-IR (KBr,cm-1):3 306(br),3 147(w),3 109(w),1 724(m),1 669(s),1 622(s),1 573(s),1 388(m),1 267(s),1 191(m),1 093(w),1 063(m),932(w),865(w),809(w),740(w),676(w),567(w),516(w).1.3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在显微镜下选取0.22mm×0.20mm×0.18mm的配合物单晶体进行单晶X-线结构测定.在SuperNova微焦斑双光源单晶衍射仪上,173 K下采用高强度、低能耗的微焦斑Cu靶X-线光源(λ=1.541 84 nm),以φ-ω方式收集衍射数据.所有衍射数据通过SCALE3 ABSPACK软件用multi-scan方法进行半经验吸收校正.晶胞参数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数据还原、结构解析和精修分别使用CrysAlisPro、ShelXT和ShelXL程序包完成.所有非氢原子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进行各向异性精修.配合物的CCDC编号为1444041,其晶体学数据和精修参数如表1所示,选定的键长和键角数据如表2所示,氢键参数如表3所示.2.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由表1可知,配合物结晶于正交的Pbca空间群,由中性的μ-N1,Namino-atr 配体桥联相邻的Cu(Ⅱ)离子形成弯曲的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的不对称单元中含有1个晶体学独立的Cu(Ⅱ)离子、1个端基配位的水分子、1个中性的4-氨基-1,2,4-三唑配体和1个双去质子的2,4,6-吡啶三甲酸二价阴离子.唯一的1个晶体学独立的Cu(Ⅱ)离子在配合物中呈现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如图1所示.八面体的赤道平面被2,4,6-吡啶三甲酸二价阴离子中的2个羧基氧原子、1个吡啶氮原子和1个4-氨基-1,2,4三唑配体中的三唑基氮原子占据;2个轴向位置分别被配位水分子和4-氨基-1,2,4-三唑配体中的环外氨基氮原子所占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轴向的Cu—N和Cu—O键长比相应的赤道方向的键长长0.05~0.07 nm,如表2所示.2,4,6-吡啶三甲酸配体在配合物中以双去质子的二价阴离子形式存在,该配体提供2个去质子的羧基氧与吡啶基氮原子,以三齿螯合配位模式与金属离子键合.中性的4-氨基-1,2,4-三唑配体则提供三唑基氮和环外氨基氮原子,以μ-N1,Namino-双齿桥联模式拓展相邻的Cu(Ⅱ)离子. 配合物中相邻的Cu(Ⅱ)中心通过4-氨基-1,2,4-三唑配体的μ-N1,Namino-键合模式桥联,沿着晶体学b-轴的方向拓展形成一维弯曲链,如图2所示.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链内最近的Cu(Ⅱ)…Cu(Ⅱ)距离为0.687 19(1)nm,由四原子磁桥间隔且处在自旋载体八面体构型的轴向和赤道向位置,相邻的3个Cu(Ⅱ)中心的角度为57.956(0)°.配合物中相邻的一维链间通过O—H…O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配体中,O—H…O氢键的给体为2,4,6-吡啶三甲酸二价阴离子中质子化的羧基和配位水分子的羟基,受体为2,4,6-吡啶三甲酸二价阴离子中去质子的羧基中未参与配位的氧原子,氢键参数如表3所示.在配合物的三维超分子结构中,链间最近的Cu(Ⅱ)…Cu(Ⅱ)距离为0.725 2 nm,比链内最近的Cu(Ⅱ)离子间的距离长0.04 nm,显示配合物中链间的磁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2.2 配合物的粉末衍射和热重分析在5°≤2θ≤50°的范围内测定了配合物的X-线的粉末衍射图,结果如图4所示.通过比对可知,配合物的粉末衍射结果与理论模拟的图谱相一致,表明宏量制备的配合物具有可靠的相纯度,且与单晶X-线衍射测定的晶体结构相同.热失重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出,在85~160℃的温度区间内,配合物中的键合水分子缓慢失去(失重实验值:5.7%,理论值:4.8%),伴随着小的放热效应.配合物的一维骨架从290℃开始坍塌,热量线上2个明显的吸热峰分别对应于2个不同的有机配体的连续分解.当温度高于410℃后,配合物的分解结束,剩余物质为无定形的CuO粉末(剩余质量实验值:18.7%,理论值:21.2%). 2.3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结果显示,3 306 cm-1处的宽吸收峰归属于水分子中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证实配合物中存在水分子.3 147 cm-1和3 109 cm-1处的弱吸收峰分别对应于N—H和C—H的伸缩振动峰,表明4-氨基-1,2,4-三唑配体环外氨基和配体中存在芳香环.在1 724 cm-1处中等强度的吸收峰表明2,4,6-吡啶三甲酸为部分去质子[12].去质子羧基的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分别出现在1 669、1 622、1 573、1 388和1 267 cm-1处.由此可知,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测试结果与单晶X-线衍射结构测定一致.2.4 配合物的磁学性质在外加1 000 Oe的直流磁场下,2~300 K范围内测量晶态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数据,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以看出,在300 K时,配合物中每个Cu(Ⅱ)离子的χMT值为0.439 cm3·K/mol,这与独立的Cu(Ⅱ)离子(S=1/2和g=2.15)的理论值(0.433 cm3·K/mol)一致.随着温度不断下降,配合物的χMT值缓慢降低,表明配合物中相邻的Cu(Ⅱ)离子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当温度达到2 K时,配合物的χMT值为0.384 cm3·K/mol.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曲线在全部测量范围内符合居里-外斯(Curie-Weiss)定律,对其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后得到居里常数C=0.43 cm3·K/mol,外斯常数θ=-3.19 K.为了定量获得相邻自旋载体的磁耦合强度,配合物的摩尔磁化率数据可以通过一维各向同性磁链模型进行处理[13],其自旋哈密顿方程和摩尔磁化率的拟合公式为方程(1)和(2):其中:T为热力学温度;k为玻尔兹曼常数;N为加德罗常数;β为玻尔磁子.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g=2.16,J=-0.42 cm-1,R=4.2×10-4.R为一致性因子,R=∑ [(χMT)obsd-(χMT)calcd]2/∑ [(χMT)obsd]2.小且负的J值表明4-氨基-1,2,4-三唑传递的磁相互作用为弱反铁磁耦合,其强度远远小于三唑环的—N=N—磁桥[7].从磁-构关系角度分析可知,相邻的自旋载体通过轴向氨基氮原子和赤道方向三唑基氮原子连接形成了这种弱反铁磁耦合.自旋载体Cu (Ⅱ)离子的单电子主要分布在赤道面上,在轴向上的分布可以很小,因而导致了弱的磁交换作用.在2 K处测定配合物的变场磁化强度(M-H曲线),结果如图7所示.随着外加磁场的不断增加,配合物的磁化强度也逐渐增加.外加磁场强度达到70 kOe时,配合物的磁化强度为1.06 Nβ,这与一个Cu(Ⅱ)离子的饱和磁化强度值(1.00Nβ)一致.此外,通过Brillouin函数对配合物的M-H曲线进行拟合得到S=1/2,g= 2.16,表明配合物在低温时呈现S=1/2的顺磁基态,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相邻的Cu (Ⅱ)离子间存在弱磁交换耦合作用.在室温下,4-氨基-1,2,4三唑、2,4,6-吡啶三甲酸和无机铜盐自组装得到了1个新的含有混合配体的磁性配合物.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中性的μ-N1,Namino-4-氨基-1,2,4-三唑配体桥联相邻的自旋载体,形成弯曲的一维链状结构,且相邻的Cu(Ⅱ)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相关文献】[1]VERDAGUER M.Molecular magnetism:a three-headed Janus material[J].Nature Chem,2012,11(4):871-872.[2]TROIANI F,AFFRONTE M.Molecular spins for quantum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J].Chem Soc Rev,2011,40(6):3119-3129.[3]WANG X Y,WANG Z M,GAO S.Constructing magnetic molecular solids by employing three-atom ligands as bridges[J].Chem Commun,2008,3(3):281-294. [4]JONES S,OUELLETTE W,ZUBIETA J.Solid state coordination chemistry of metal-1,2,4-triazolates and the related metal-4-pyridyltetrazolates[J].Cryst Eng Comm,2011,13(14):4457-4485.[5]杨恩翠,刘茜,赵小军,等.唑基-羧基-过渡金属离子三元体系的结构和磁性能研究进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1):54-64.YANG E C,LIU Q,ZHAO X J,et al.Progress in the structure and magnetism of ternary azolate-carboxylate-transition metal ion systems[J].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5,35(1):54-64(in Chinese).[6]刘忠义,刘婧,杨娜,等.三唑-芳香多羧酸类混配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与磁性能研究[J].中国科学:化学,2013,43(10):1251-1261.LIU Z Y,LIU J,YANG N,et al.Structur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ixed triazolyl-aromatic polycarboxylate-based metal complexes [J].Scientia Sinica Chemica,2013,43(10):1251-1261(in Chinese).[7]YANG E C,LIU Z Y,ZHAO X J,et al.Two 3D triazolate-tricarboxylate-bridgedCuⅡ/Ⅰframeworks by one-pot hydrothermal synthesis exhibiting spin-canted antiferromagnetism and strong antiferromagnetic couplings[J].Inorg Chem,2010,49(17):7969-7975.[8]MENG Z S,YUN L,ZHANG W X,et al.Reactivity of 4-amino-3,5-bis(pyridine-2-yl)-1,2,4-triazole,structur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polynuclear and polymeric Mn(Ⅱ),Cu(Ⅱ)and Cd(Ⅱ)complexes[J].Dalton Trans,2009,46:10284-10295. [9]陈鹰鹏,陈蒙恩,余佳纹,等.基于2-羟基-3-硝基苯甲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磁性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4):90-93.CHEN Y P,CHEN M E,YU J W,et al.Synthesis,structure and magnetism of a new 2-hydroxy-3-nitrobenzoate-based Cu(Ⅱ)complex[J].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5,35(4):90-93(in Chinese).[10]YANG E C,ZHANG C H,LIU Z Y,et al.Three copper(Ⅱ)4-amino-1,2,4-triazole complexes containing differently deprotonated forms of 1,3,5-benzenetricarboxylicacid:synthesis,structuresandmagnetism[J].Polyhedron,2012,40(1):65-71.[11]SYPER L,KLOC K,MLOCHOWSKI J.Synthesis of ubiquinone and menaquinone analogues by oxidative demethylation of alkenylhydroquinone ethers with argentic oxide or ceric ammonium nitrate in the presence of 2,4,6-pyridine-tricarboxylic acid[J].Tetrahedron,1980,36(1):123-129.[12]BELLAMY L J.The Infra-Red Spectra of Complex Molecules[M].New York:Springer,2013.[13]KAHN O.Molecular Magnetism[M].Weinheim:Wiley-VCH,1993.。

同期两篇《Science》堪比“核弹”的超高能全氮阴离子盐再起风云,引发科学争论

同期两篇《Science》堪比“核弹”的超高能全氮阴离子盐再起风云,引发科学争论

同期两篇《Science》堪⽐“核弹”的超⾼能全氮阴离⼦盐再起风云,引发科学争论导读此前,化学加相继报道过南京理⼯⼤学化⼯学院的胡炳成、陆明团队含能材料基础研究的⼀些进展。

近⽇,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 同期刊登两篇中国⾼校关于这⽅⾯研究的⽂章。

安庆师范⼤学化学化⼯学院黄荣谊教授与徐衡教授等⼈在Science 上发表评论性研究,对胡教授等⼈此前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不同的看法(DOI:10.1126 / science.aao3672),胡教授等⼈随后在Science做出了回应(DOI: 10.1126/science.aas8953)。

Scheme 1. (N5)6(H3O)3(NH4)4Cl的晶体结构2017年1⽉,南京理⼯⼤学化⼯学院的胡炳成、陆明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平⽂章,报道了⾸例全氮阴离⼦盐的合成(Scheme 1,⽂章链接:南京理⼯⼤学Science,报道⾸例五氮唑阴离⼦盐的合成)。

该⽂章是我国在Science上发表的第⼀篇含能材料领域研究论⽂,具有很⾼的学术价值。

全氮阴离⼦盐更是充满着诱⼈的应⽤前景,它的威⼒是TNT炸药的10~100倍,有望⽤于制造不需核裂变起爆的“⼲净”氢弹。

2017年8⽉南京理⼯⼤学化⼯学院陆明课题相继⼜在《Nature》上发表⽂章报道了系列⽔合五唑⾦属盐含能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章链接:南京理⼯⼤学 Nature 报道系列⽔合五唑⾦属盐含能化合物的合成)全氮阴离⼦盐的成功制备,是全氮类物质研究领域的⼀个历史性突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同时,由于该领域的重要性,⾸例五氮唑阴离⼦盐的合成也引起了很多学者和专家的讨论,争议也是层出不穷。

最近,安庆师范⼤学化学化⼯学院黄荣谊教授与徐衡教授等⼈在Science上发表评论性研究,对胡教授等⼈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黄教授等⼈通过理论计算,发现(N5)6(H3O)3(NH4)4Cl中形成的更有可能是通过质⼦转移形成的HN5,⽽⾮全氮阴离⼦。

含能盐和含能离子液体

含能盐和含能离子液体
含能离子盐是一类独特的高含氮量含能材料 , 其能量来自于非常高的正生成焓 ,它们之所以具有 高的生成焓是由于其含有大量 N —N 和 C —N 键 ,而 且密度和氧平衡均较高 。含有硝基 、氨基和叠氮基 的杂环同硝酸根 、高氯酸根 、二硝酰胺离子 、硝基唑 和苦味酸离子均能形成含能盐 。这些含能离子盐 (除高氯酸盐外) 分解产物中含有更多的四氧化二 氮 ,因而对环境更加友好 ,且蒸气压低 、密度高[3] 。
图 1 未取代的 1 ,2 ,42三唑和 1 ,2 ,32三唑盐的合成[4] Fig. 1 Synthesis of 1 , 2 , 42triazolium and 1 , 2 , 32triazolium salts with no substitution[4]
研究表明在杂环上引入氨基是提高热稳定性的 最简单方法[5] ,氨基在这些杂环化合物中是一个吸 电子基团而不是一个供电子基团 ,这些杂环化合物 可与硝酸 、高氯酸或二硝酰胺反应形成含能盐[4] 。 12氨基21 ,2 ,42三唑与浓 HNO3 或 HClO4 反应生成相 应的盐( 4a) 或( 4b) ,而且产率都很高[6] 。12氨基21 , 2 ,42三 唑 与 CH3 I 反 应 生 成 季 铵 盐 , 该 季 胺 盐 与 AgNO3 或 AgClO4 发生置换反应以极高的产率分别 生成相应的硝酸盐( 6a) 和高氯酸盐( 6b) 。同样地 , 当 12甲 基242氨 基21 , 2 , 42三 唑 碘 ( 7) 与 AgNO3 或 AgClO4 发生置换反应则生成硝酸盐( 8a ) 和高氯酸
Drake 等[7] 合成了 12氨基232烷基21 ,2 ,32三唑硝 酸盐 ,这里的烷基有甲基 、乙基 、n2丙基和 n2丁基 。 它的合成方法如图 3 所示 。

二硝基脲含能离子盐的合成及表征

二硝基脲含能离子盐的合成及表征

机 盐可 以克服 它对 热 的不 稳 定 性 , 低撞 击 感 度 和摩 降
擦 感 度 , 服 其 在 储 存 及 使 用 过 程 中 存 在 的 不 安 全 因 克
收 稿 日期 : 0 - 3 2 ;修 回 日期 : 0 0 0 — 3 2 1 0 —2 0 2 1 — 52 基 金 项 目 :国防 9 3项 目资助 ( 1 7 0 0 ) 7 6 4 2 2 3 作 者 简 介 : 亚 妮 ( 8 李 1 2一) 女 , 理 工 程 师 , 9 , 助 主要 从 事 催 化 合 成 研 究 。

要 : 用 三 唑 类 、 唑类 化合 物 以 及 乙 二胺 与二 硝 基 脲 反 应 , 成 了 一 系 列 二 硝 基 脲 含 能 离 子盐 , 用 l 、 H N 利 咪 合 采 R 。 MR、 C NMR 、
元 素 分 析 等 手 段 对 这 些盐 的结 构进 行 了表 征 。结 果 表 明 , 二胺 与 二 硝基 脲 形 成 二 价盐 , 它 几 种 化 合 物 形 成 二 硝 基 脲 的 一 价 盐 。 乙 其 热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 硝 基 脲 成 盐 有 效 提 高 了其 热 稳 定 性 , 热 重 曲线 可 以看 出 , 二 胺 二 硝 基 脲 盐 的起 始 失 重 温 度 为 1 5 q 比二 二 从 乙 C( 2 硝 基 脲 高 5 ℃ ) 最 大 失 重 温 度 为 1 5 ℃ 。 探讨 了溶 剂 、 度 及 反 应 时 间对 4 氨 基 三 唑 与 二 硝 基 脲 成 盐 反 应 的影 响 , 乙腈 为 溶 5 , 6 温 一 以
盐 的合 成 及 性 能 时 发 现 , 二 硝 基 脲 转 化 为 相 应 的 有 将
试剂 : 0 发烟硫酸 , 京 市李 遂化工 厂 , 学 纯 ; 2% 北 化

咪唑类碱性离子液体的合成与应用进展

咪唑类碱性离子液体的合成与应用进展

咪唑类碱性离子液体的合成与应用进展何小丽【摘要】The synthesis of alkaline ionic liquids alkaline ionic liquids of imidazolium was simply introduced with N-methyl imidazole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and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alkaline ionic liquids of imidazolium was summarized. It mainly included the soluble performance of cellulose in 1-butyl-3-methylacetate, catalyzing claisen-schmidt condensation, michael addition and so on, 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recycling of alkaline ionic liquid of imidazolium. It expected to synthesize more alkaline ionic liquid and extend application scope of alkaline ionic liquids.%简单介绍了以N-甲基咪唑为主要原料合成咪唑类碱性离子液体的过程,综述了咪唑类碱性离子液体的应用进展。

主要包括:纤维素在碱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中的溶解性能,咪唑类碱性离子液体催化Claisen-Schmidt 缩合反应、Michael加成反应等,以及咪唑类碱性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和重复使用能力。

期盼合成更多具有碱性功能的离子液体以及扩展碱性离子液体的应用范围。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3页(P23-24,62)【关键词】离子液体;咪唑类;碱性离子液体【作者】何小丽【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26.21离子液体是指在室温或接近室温下呈液态的、完全由阴阳离子组成的盐,也称低温熔融盐。

咪唑类含能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咪唑类含能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2第 17卷 第 3期 2009年 6月含 能 材 料CH IN ESE JOURNAL OF EN ERGET IC MATER IAL SVo l . 17, No. 3 June, 2009文章编号 : 100629941 ( 2009) 0320374206咪唑类含能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杨 利 , 高福磊 , 凡庆涛 , 张同来(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北京 100081)摘要 :主要介绍了咪唑类含能化合物 1, 42二硝基咪唑 、2, 42二硝基咪唑 、4, 52二硝基咪唑 、2, 4, 52三硝基咪唑 、叠 氮咪唑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并对咪唑类含能化合物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有机化学 ; 咪唑 ; 硝基咪唑 ; 叠氮咪唑 ; 含能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 : TJ55; O623. 73 文献标识码 : ADO I: 10. 3969 / j. issn. 100629941. 2009. 03. 0291 引 言含能材料中多氮杂环化合物含氮量高 ,分子中含有 大量的 N —N 和 C —N 高能量的化学键 ,因而具有很高 的生成焓 。

同时由于杂环的稳定性而使以环为基础的 修饰和改性成为可能 ,这包括增加多个含氮量很高的杂 作用下于 85~90 ℃反应可制得 ( Schem e 1) 。

Schem e 1( 2) 甲酰胺和乙二胺固相催化脱氢 ,催化剂为以 环 ,或者是叠氮基团 ,或者是环上的硝基化改性等 [ 1 ]。

近几十年来 ,唑系含能材料一直是火炸药领域比较活跃的课题 ,一系列新的化合物相继被合成出来 [ 2 - 4 ]。

然而 对于咪唑类含能化合物的研究比较少 ,更多的是对于咪三氧化二铝为载体的铂 ( Schem e 2) 。

唑在医药方面的开发与研究 [ 5 - 7 ]。

20 世纪 70 年代以 来 ,国外在叠氮基取代咪唑方面做了不少研究 [ 8 - 9 ],并发现多硝基咪唑在含能材料方面具有许多优点 [ 10 - 12 ]。

激光敏感的配位化合物起爆药的研究进展

激光敏感的配位化合物起爆药的研究进展

亚国家实验室研制开发的 C 、 N P P B C 等先后应用到激
光起爆点火系统 中的起爆药均 为配位化合物起爆 药。
1 新型 激 光敏 感 配位 化 合物 起 爆 药 的 设 计研 制
11 BC 类 同系物 的研 究 . N P BC N P药剂在激光起爆点火系统 中有着广泛 良好 的应用 , 而对 激光敏感药剂的研究大多是从对其 同系 物 的研究开始 的。
合成研究新型起爆药具有指导意义 。 关键词 :配位化合物 ;起爆药 ;激光起爆 ;构效关系
中图 分 类 号 :T 5 3 文献 标 识 码 :A Q 6
S u y o s rS n i v o d n t n Co p u d P i a y Ex l s v t d n La e e s t e Co r i a i m o n r m r p o i e i o
Ab t a t : t i p p r t es d f e ls r e s v o r i a o o o n r r x l sv n h ed p t u e s r c : I h s a e , h t yo n w a e n i ec o d n t nc mp u dp i ye p o i ea dt n u s i t i ma o a s sd n i ae niv o o io nl rs s ec mp s nweei t d c d a dt erlt n hpb t e t c uea dp o et swa n ay e . ev e o s e t i i t r n r u e , n h ea o s i ewe n s u tr n o i r r p ri e sa l z d T h iw f
王燕 兰,盛 涤伦,朱雅红, 陈利魁

全氮五唑化合物研究进展

全氮五唑化合物研究进展

全氮五唑化合物研究进展李珏成;靳云鹤;邓沐聪;张文全;张庆华【期刊名称】《含能材料》【年(卷),期】2018(026)011【摘要】早期的五唑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芳基五唑的取代基效应和化合物稳定性等方面,但均未能成功制备出在室温下稳定存在的cyclo-N5-化合物.2017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在低温条件下经过氧化切断的方法制备出稳定的cyclo-N5-,通过阳离子交换等方法得到不同结构的五唑含能离子盐,引起了含能材料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全氮五唑材料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已成功制备出室温稳定的全氮五唑离子盐(cyclo-N5-),五唑类离子盐分解温度大多在100℃以上,且五唑阴离子能与富氮阳离子成盐,为开发新型五唑含能材料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梳理了五唑阴离子cyclo-N5-的理论研究、合成探索、结构表征、以及对五唑化合物未来发展的展望,从而为从事全氮材料合成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总页数】8页(P991-998)【作者】李珏成;靳云鹤;邓沐聪;张文全;张庆华【作者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四川绵阳 621999;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四川绵阳 621999;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四川绵阳 621999;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四川绵阳 621999;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四川绵阳 6219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55;O62【相关文献】1.四氮唑类化合物在抗结核领域的研究进展 [J], 任青成;张姝;高川;徐志;丁俊威;黄林;冯连顺2.五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J], 李冠琼3.四氮唑类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J], 杨锦飞;刘高生4.氨基四氮唑类化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J], 王文慧;郭冬艳;蒋筱莹;谢媛媛5.含有1,2,4-三氮唑环抗癫痫化合物研究进展 [J], 崔丽京;卞明;包宏;于丽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菌药和抗真菌药测试题

抗菌药和抗真菌药测试题

SO2NH N H 2N 抗菌药和抗真菌药测试题一、 A 型选择题1.最先发觉的磺胺类抗菌药为 A.百浪多息 B. 可溶性百浪多息C.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D. 对氨基苯磺酰胺E. 苯磺酰胺 2. 复方新诺明是由A. 磺胺醋酰与甲氧苄啶组成B. 磺胺嘧啶与甲氧苄啶组成C. 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组成D. 磺胺噻唑与甲氧苄啶组成E. 对氨基苯磺酰胺与甲氧苄啶组成 3. 能进入脑脊液的磺胺类药物是A. 磺胺醋酰B. 磺胺嘧啶C. 磺胺甲噁唑D. 磺胺噻唑嘧啶E. 对氨基苯磺酰胺4. 磺胺嘧啶的那种碱金属盐可用于医治绿脓杆菌 A. 钠盐 B. 钙盐C. 钾盐D. 铜盐E. 银盐5. 甲氧苄啶的化学名为A. 5-[[3,4,5- trimethoxyphenyl]methyl]-2,6-pyrimidinediamineB. 5-[[3,4,5- trimethoxyphenyl]methyl]-4,6-pyrimidinediamineC. 5-[[3,4,5- trimethoxyphenyl]methyl]-2,4-pyrimidinediamineD. 5-[[3,4,5- trimethoxyphenyl] ethyl]-2,4-pyrimidinediamineE. 5-[[3,4,5- trimethyphenyl]methyl]-2,4-pyrimidinediamine 6. 磺胺嘧啶的化学名为B. 4-Amino-N-4-pyrimidinylbenzenesulfonamideC. 3-Amino-N-2-pyrimidinylbenzenesulfonamideD. 4-Amino-N-2-pyrimidinylbenzenesulfonamideE. 4-Amino-N-2-pyridinylbenzenesulfonamide 7. 的名称为A. SulfadiazineB. SulfsmethoxazoleSO 2NHN H 2N SO 2NHNH 2N N OMeSO 2NH N H 2N NCH 2CH 3OSO 2NHN H 2NOCH 3SO 2NHN H 2NS NNH NO COOH FNNNOCOOH FCH 33CH 3NNH N O COOH FNH 2CH 3F CH 3NN OCOOH FNH 23OMeNNH 3N NOMe OMeSMeNH 2NH 2N NOMe OMeOMeNH 2NH 2N NOMeOMeBrNH 2NH 2N NOMeOMeCH 2CH 2OCH 3NH 2NH 2C. Sulfathiazole D. Sulfacetamide E. sulfamethoxypyridazine8. 磺胺甲噁唑的化学结构为A. B. C. D.E.9. 环丙沙星的化学结构为A. B.C. D. E.10.. 甲氧苄啶的化学结构为A. B.C. D.NNH3NNH 3NNH N O COOH FNH 2CH 3F CH 3NNOCOOH FNH 23OMeNN NOCOOH FCH 3CH 3CH 3N N OMeOCH 2CH 2OCH 3NH 2NH 2E.11. 下列有关磺胺类抗菌药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 氨基与磺酰氨基在苯环上必需互为对位,邻位及间位异构体均无抑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a z o l e .I n t hi s p a pe r,ba s e d o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r e s ul t s a t h om e a nd a br o a d i n ne a r l y f i v e y e a r s ,t he r e —
唑类含能盐的研究重点将基于量化计算 , 使 用 简 化 的合 成 路 线 , 合成出等效安全的新型含能离子盐 。
关键词 : 唑类含能盐 ; 含能材料 ; 生成焓 ; 爆 轰 性 能
d o i :1 0 . 1 1 8 6 8 / j . i s s n . 1 0 0 1 — 4 3 8 1 . 2 0 1 5 . 1 1 . 0 1 6
富氮化合 物是 近年 来 发展起 来 的一 种新 型含 能 材
基 于 唑 类 离 子 的 含 能 离 子 盐 的 研 究 进 展
Re s e a r c h Pr o gr e s s i n Az o l e — b a s e d Ene r g e t i c I o ni c Sa l t s
王双 洁 , 管 萍, 胡小 玲 , 田 甜
摘要 : 近 年 来 唑类 含 能 盐 已成 为 新 型 含 能 材 料 的研 究 热 点 , 以咪唑 、 1 , 2 , 3 - 三唑 、 1 , 2 , 4 一 三 唑 以 及 四 唑 含 能 离 子 盐 为 代 表 的唑类含能盐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猛。根据近五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 综 述 了各 类 唑类 含 能 盐 的 研 究 成 果 。
中图分类号 : O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1 - 4 3 8 1 ( 2 0 1 5 ) 1 1 - 0 0 9 8 — 0 8
Ab s t r a c t :Az o l e — b a s e d e ne r ge t i c s a l t s h a v e be c ome o ne o f t h e h ot t op i c s i n t he f i e l d of ne w e ne r ge t i c ma t e r i a l s i n r e c e n t ye a r s,e s pe c i a l l y c onc e n t r a t e d i n i mi d a z o l e,1, 2, 3 - t r i a z o l e,1, 2, 4 一t r i a z o l e a nd t e t -
( 西北 工业 大学 理学 院 教 育部 空 间应用物 理 与 化 学 重点实 验室 , 西安 7 1 0 1 2 9 )
w ANG S h u a n g — j i e , GUAN Pi n g, HU Xi a o — l i n g , TI AN Ti a n
( Th e Ke y La bo r a t o r y o f Spa c e A pp l i e d Phy s i c s a nd Ch e mi s t r y
第4 3卷
第 1 1 期
材 料 工 程
J o u r n M o f Ma t e r i a l s En g i n e OV . 2O1 5
N O. 11 P P. 98— 10 5
2 0 1 5年 l 1月 第 9 8 —1 0 5页
s e a r c h o n v a r i o us e ne r ge t i c i o ni c s a l t s b a s e d on a z o l e s wa s r e v i e we d. I n t h e f u t ur e。t he r e s e a r c h e m— p ha s i s o f a z ol e — b a s e d e n e r g e t i c s a l t s wi l l be b a s e d o n t he q ua nt i t a t i v e c a l c u l a t i o n,a nd u s e s i mpl e s yn — t he s i s r ou t e t o s y nt he s i z e t h e n e w t y pe o f hi g h e f f i c i e nc y a n d s e c ur e e ne r g e t i c i on i c s a l t s . Ke y wo r ds : a z o l e — ba s e d e n e r ge t i c s a l t ; e ne r g e t i c ma t e r i a l ; e nt h a l py o f f or ma t i on; d e t on a t i o n p e r f or ma nc e
( Mi n i s t r y o f Ed u c a t i o n ) , S c h o o l o f S c i e n c e , No r t h we s t e r n
Pol y t e c hn i c a l Uni v e r s i t y. Xi ’ a n 7 1 O 12 9. Chi n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