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12_9-7-15_2003地质通报第2期宋鸿林等

合集下载

海底冷泉在旁扫声纳图像上的识别

海底冷泉在旁扫声纳图像上的识别

第24卷 第3期2010年6月现 代 地 质GE OS C I E NCEVol 124 No 13Jun 12010海底冷泉在旁扫声纳图像上的识别栾锡武1,刘 鸿1,2,岳保静1,2,A Obzhir ov3(1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2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31V 1I 1Il πichev Pacific Oceanol ogical I nstitute of the Far Eastern B ranch of Russian Acade my of Sciences,V ladivost ok 690041,Russia ) 收稿日期:2010205230;改回日期:2010206212;责任编辑:楼亚儿。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 W -21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6032);科技部“973”项目(2007CB411702)。

作者简介:栾锡武,男,责任研究员,1966年出生,海洋地球物理专业,主要从事海洋地球物理调查研究工作。

Email:xluan@m s 1qdi o 1ac 1cn 。

摘要:海底冷泉是指来自海底沉积地层(或更深)的气体以喷涌或渗漏的方式注入海洋中的一种海洋地质现象,它普遍发育于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

海底冷泉研究在天然气水合物、全球气候变化、极端生物群落等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实测的海上资料,通过分析水体声学剖面上的冷泉气柱、旁扫声纳图像上的亮斑异常以及柱状沉积物样品中天然气水合物等的对应关系,指出旁扫声纳图像上出现的亮斑异常是海底冷泉喷逸的指示。

海底冷泉逸出的大量气泡遮蔽海底,从而形成一个强波阻抗界面,这个强波阻抗界面在旁扫声纳图像上形成亮斑异常。

通过亮斑异常,可以判定海底冷泉的存在。

旁扫声纳可以成为海底冷泉探测的有力方法。

关键词:海底冷泉;旁扫声纳;图像识别;气泡群中图分类号:P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27(2010)03-0474-07Character isti cs of Cold Seepage on S ide Scan Sonar SonogramLUAN Xi 2wu 1,L IU Hong1,2,Y UE Bao 2jing 1,2,A Obzhir ov3(11Key L aboratory of M arine Geology and Environm ent,Institute of O ceanology,Chinese Acade m y of Sciences,Q ingdao,Shandong 266071,China;21Graduate U niversity,Chinese A cade m y of Sciences,B eijing 100049,China;31V 1I 1Il πichev Pacific O ceanological Instituteof the Far Eastern B ranch of R ussian A cade m y of Sciences,V ladivostok 690041,R ussia )Abstract:Cold seep s have been widely encounted on both active and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s since 1960s .Due t o its cl ose relati onshi p with gas hydrates for mati on,oil and gas depositi on,gl obal cli m ate changing and non 2phot osynthesis life on deep water seafl oor,cold seep study has attracted more attenti on of both science and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cruise data,consistence a mong bubble p lume in water column recorded on acoustic p r ofile,bright s pot anomaly happened on side scan s onar s onogram ,and gas hydrate sa mp le recovered fr om the gravity core at the sa me site had been analyzed .The paper believed that at the area of cold seep,gas bubbles fr o m venting site shaded the seafl oor for m ing a str ong acoustic i m pedance interface bet w een the bubble covered seafl oor and the water colu mn .This str ong acoustic i m pedance interface f or m a bright s pot anomaly on the side scan s onar s onogra m.So that the bright s pot anomaly on the side scan s onar s onogra m is a right indica 2t or f or the existence of cold seep on the seafl oor .For the detecti on and measure ment of cold seep in a ne w area,the side scan s onar syste m will be the right method .Key words:cold seepage;side scan s onar;characteristics;bubble p lume0 引 言海底冷泉是指来自海底沉积地层(或更深)的气体以喷涌或渗漏的方式注入海洋中的一种海洋地质现象。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开采沉陷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开采沉陷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开采沉陷关键影响因子分析赵晓光;宋世杰;管园园【摘要】根据陕西榆神府矿区15个典型矿点的煤炭地质赋存条件和开采设计方案以及地表岩移观测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地表最大下沉系数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灰色关联度大于或等于0.70的原则,确定覆岩综合普氏硬度、扰动系数、深厚比、采高、覆岩岩层厚度、覆岩土层厚度为榆神府矿区开采沉陷关键影响因子,为该矿区的开采沉陷损害控制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年(卷),期】2010(036)009【总页数】4页(P124-127)【关键词】榆神府矿区;开采沉陷;灰色关联分析;关键因子【作者】赵晓光;宋世杰;管园园【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54;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54;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67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coal occurrence conditions,data of mining p rocess design and data about surface rock disp lacement obtained through observation in 15 typical coalmines in Yu(lin)-Shen(mu)-Fu(gu)coal field,grey correlation degree based analysis is used in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 een the maxim um surface subsidence coefficient and its affecting facto rs.In linew ith the p rincip le of P≥0.70,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Protodyakonov coefficient of the overlyingstrata,disturbance coefficient,dep th-thickness ratio,miningheight,thicknessof overlying strata and thicknessof overlying soil are the key factorsaffecting the surface subsidence caused by mining activity in Yu(lin)-Shen(mu)-Fu(gu)coalmining area.Key wordsYu(lin)-Shen(m u)-Fu(gu)coal mining area,surface subsidence caused by mining,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key factor榆神府矿区作为我国煤炭储量超千亿吨的巨型煤田,在为国民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其开采沉陷问题也日趋严重。

从壳幔地震各向异性初探华北地区壳幔耦合关系

从壳幔地震各向异性初探华北地区壳幔耦合关系

从壳幔地震各向异性初探华北地区壳幔耦合关系高原① 吴晶②易桂喜③石玉涛①①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③四川省地震局,成都610041E-mail: gaoyuan@2010-02-21收稿, 2010-xx-xx接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674021)和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专项(批准号: 2007-13)资助项目摘要根据首都圈地震台网、国家地震台网、IRIS台站资料并比较了流动的华北地震台阵部分台站资料的结果,利用地震各向异性分析,本研究得到减少局部构造影响后的华北地区(至少是华北北部)的地壳背景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95.1º±15.4º,穿透壳幔的SKS分裂的快剪切波偏振平均值为北东110.2º±15.8º。

而台站分析也显示,地壳内近场资料的快剪切波偏振与SKS快剪切波偏振总是相差十几度以上。

不同周期下的Rayleigh面波相速度方位各向异性快波优势方向也同样揭示出随深度增加快波优势方向的变化。

这个特征暗示了,华北地区的壳幔耦合关系可能既不是简单的壳幔解耦型,也不是壳幔强耦合型,可能是两种模式共存的不均匀分布或者是物理性质介于两者之间的渐变模式。

本研究表明,在分析穿透整个岩石圈的SKS分裂和地表的GPS观测的基础上,增加揭示地壳各向异性的近场资料剪切波分裂,结合面波的方位各向异性,可以更准确地多方位刻画壳幔各向异性性质,进而探讨壳幔的耦合关系。

关键词 地震各向异性 壳幔耦合 快剪切波偏振方向 剪切波分裂 地壳主压应力 华北地区1 引言地壳和地幔的耦合关系到深部地球物理过程和深部地质运动,对现今板块运动和地球动力学模式有关键性的影响。

中国大陆的华北地区,从地表看有燕山、太行两个隆起区和华北盆地凹陷区,从地质上被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新构造单元,区内存在着许多全新世及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属于中国大陆构造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1,2],无论从地表地质、还是深部地质构造,都具有丰富而复杂的特征。

%ba%8b件与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的关系

%ba%8b件与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的关系
[ ?E ] 中、 上扬子区三叠纪的沉积序列 也反映出这
种非同步性 ( 图 ?) 。在贵州贞丰地区, 奥伦期亦为 最大海侵期, 最大海侵事件以页岩、 泥灰岩沉积为代 表, 但同下扬子区相比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拉丁期依 然为滨浅海环境, 而下扬子区已是受到海水影响的 近海湖泊环境。这说明中、 上扬子区的海退过程较 下扬子区要缓慢或者滞后。 这种下扬子区三叠纪海侵事件与全球海平面变 化的非同步性反映了在本区中—晚三叠世发生了巨 大的构造变动。
[ %C ] 近 。
段的饥饿沉积, 沉积速率极低。 并有生物 ( & )形成以菊Fra bibliotek为主的化石富集层,
[ %D ] 遗迹发育 。这也代表一种低速 率 的 饥 饿 沉 积。
化石富集层的形成, 一方面是其他沉积物的沉积速 率低, 数量少, 使化石相对富集; 另一方面可能是盆 地底面位于氧化面以下, 生物死亡之后得到保护而 富集。
同样也存在一个长周期变化, 由 ?@ 个 ! 级 ( 控制 ! 级层序) 短周期构成。但是全球级别的最大海侵事
! "!! ! ! ! ! ! ! ! ! ! ! ! ! ! ! ! ! ! ! 海 洋 地 质 与 第 四 纪 地 质
"##$ 年!
山带的形成, 致使下扬子区形成以洪镇%铜陵%南京% 扬州%安丰一线为对冲轴的冲推覆体系
图 "! 最大海侵事件在南京龙潭镇 青龙组沧波门段存在的证据 #$%& "! ’($)*+,* -./ *0$12*+,* .- 340$353 2/4+1%/*11$(* *(*+2 $+ 64+%7.3*+ 1*,2$.+ .- 8$+%9.+% #./342$.+ $+ :.+%24+ ;.<+, =4+>$+%

山东东营车镇凹陷古近系流体异常高压及其对深层碎屑岩储集层的影响

山东东营车镇凹陷古近系流体异常高压及其对深层碎屑岩储集层的影响
鲜本忠
1, 2
吴采西
3
佘源琦
2
1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2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3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摘 要 受流体异常高压影响而发育的异常孔隙 ( 砂) 砾岩储集层成为深层油气储集层和油气勘探研究的
x 河街 组 三 段 下 亚 段 ( E s3 ) 平 均 孔 隙 度 仅 为
abnormal overpressure,sandstone and conglomerate reservoir,deep layer,Paleogene,
4. 56% 。因此,受流体异常高压等因素控制的异常 孔隙发育带的预测成为油气勘探的重要任务 。文中 以车镇凹陷为例,进行了深部储集层物性与异常高 压之间关系的研究,以期深入了解深层储集层发育 规律,有效指导深层 ( 砂) 砾岩油气勘探。
2 Xian Benzhong1,
Wu Caixi3
She Yuanqi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 Beijing) ,Beijing 102249 2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 Beijing) ,Beijing 102249 3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PetroChina Xinjiang Oilfield Company,Karamay 834000 ,Xinjiang

东昆仑河尔格头地区晚三叠世花岗岩成因:年代学、地球化学及Sr- Nd- Pb同位素约束

东昆仑河尔格头地区晚三叠世花岗岩成因:年代学、地球化学及Sr- Nd- Pb同位素约束
中 细 粒 黑 云 母 花 岗 闪 长 岩 :浅 灰 白 色 ,中 细 粒 花 岗 结 构 ,块 状 构 造 。 矿 物 成 分 主 要 为 斜 长 石 (43% ~ 49% )、钾 长 石 (20% ~28% )、石 英 (20% ~34% )、黑 云 母 (3% ~10% )、少 量 角 闪 石 。 斜 长 石 呈 半 自 形 板 状及粒状晶,晶 体 长 短 轴 平 均 在 0.246~1.76mm, 具细而窄的钠长聚 片 双 晶,测 得 钙 长 石 组 分 的 号 数 An值 为 25~27,为 更 长 石;钾 长 石 为 微 斜 条 纹 长 石 ,呈 它 形 粒 状 ,具 格 子 状 双 晶 ,条 纹 构 造 发 育 ;石 英 它 形 或 不 规 则 粒 状 晶 ,多 聚 在 一 起 呈 堆 状 出 现 ;黑 云 母 色 泽 呈 褐 色 ;角 闪 石 为 普 通 角 闪 石 ,半 自 形 柱 状 。
Guitangetal.,2001)。 对 于 古 特 提 斯 洋 闭 合 时 限 也存 在 很 多 争 议,有 人 认 为 在 早中 二 叠 世 (Ren Jishun,2004;YangJingsuietal.,2009),也 有 人 认 为是晚二叠世(Huang Huietal.,2014),但 多 数 学 者认 为 印 支 晚 期 东 昆 仑 进 入 陆 内 造 山 阶 段 (Luo Zhaohuaetal.,2002;LiuChengdongetal.,2004; JiangChunfa,2004;Chen Hongweietal.,2005;Mo Xuanxueetal.,2007)。
1 地质概况
研究区大地构 造 位 属 东 昆 仑 弧 盆 系 ,北 昆 仑 岩 浆 弧 内 ,属 伯 喀 里 克香 日 德 印 支 期 金 、铅 、锌 、铁 、 石 墨(铜 、稀 有 、稀 土)成 矿 带(图 1),经 历 了 早 古 生 代 至 早 中 生 代 的 多 期 强 烈 的 造 山 运 动 ,伴 有 多 期 构 造 岩 浆 活 动 和 成 矿 作 用 ,矿 床 成 因 类 型 主 要 有 矽 卡 岩 型 、热 液 型 、沉 积 变 质 型 。 区 内 出 露 的 主 要 地 层 为 :奥 陶 系 祁 漫 塔 格 群 台 缘 浅 滩 相 碎 屑 岩 、碳 酸 盐 岩 及 基 性 火 山 岩 ,下 石 炭 统 石 拐 子 组 滨 浅 海 台 缘 浅 滩 相 碎 屑 岩 、碳 酸 岩 ,下 石 炭 统 大 干 沟 组 滨 海 潮 汐 滩 相 碎 屑 岩 、碳 酸 岩 。 岩 浆 侵 入 活 动 强 烈 , 从 加 里 东 期 至 印 支 期 均 有 出 露 ,以 印 支 期 最 为 强 烈 。 岩 体 多 呈 岩 株 状 产 出 ,在 空 间 上 呈 长 条 状、不 规则状,多 沿 北 西南 东 向 展 布。 区 内 断 裂 主 要 呈 NW、NWW 向展布,NE 向次之,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北西向。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初步划分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初步划分

记录了晚古生代 — 中生代弧后扩张、多岛弧盆系发 育、 弧# 弧碰撞、 弧#陆碰撞的地质演化历史。 碰撞之 后该区的大部分地区于晚三叠世转化为陆地,并形 成碰撞后地壳伸展背景下的裂陷或裂谷盆地。 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 — 中生代冈底斯 # 喜马拉 雅构造区:班公湖 # 丁青 # 碧土 # 昌宁 # 孟连对接带 是冈瓦纳与劳亚 # 泛华夏大陆的分界线,亦即冈瓦 纳大陆的北界。伯舒拉岭 # 高黎贡山属于冈瓦纳晚 古生代 — 中生代前锋弧, 聂荣隆起、 嘉玉桥变质地体 等是前锋弧的残块。在前锋弧的后面 (南侧) 是晚古 生代 — 中生代冈底斯 # 喜马拉雅弧后扩张、多岛弧 盆系发育、 弧 #弧碰撞、 弧#陆碰撞的演化结果。 该区 三叠纪和侏罗纪 — 早白垩世的雅鲁藏布江蛇绿岩是 目前青藏高原乃至中国大陆内, 保存最好、 最完整的 蛇绿岩 “三位一体” 组合, 代表了特提斯洋向南俯冲 诱导出的一系列藕断丝连的弧后扩张盆地。
(或晚古 !#*&#奥依塔格 &库地 &苏巴什 &东昆中结合带 生代裂谷带) (含前寒武纪岩块、 海山和洋岛残块) !#*&!南昆仑残余弧
#+&!高喜马拉雅结晶岩带或基底逆冲带 #+&)低喜马拉雅褶冲带 #+&+锡伐利克后造山前陆盆地带
!#*&)麻扎&康西瓦&木孜塔格&西大滩晚古生代结合带 ! 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羌塘 &三江构造区 "#扬子陆块:
青藏高原具有复杂而独特的巨厚地壳和岩石圈 结构, 是一个由北部劳亚大陆、 泛华夏陆块西缘和南 部冈瓦纳大陆北缘不断弧后扩张、裂离,又互相对 接、 镶嵌构成的复杂地区, 经历了漫长的构造变动历 史, 特别是古生代以来的多岛弧盆系的形成演化, 最 终由!"多条规模不等的弧#弧、弧#陆碰撞结合带和 其间的岛弧或陆块拼贴而成。由于后期印度板块向 北强烈顶撞,在其左右犄角处分别形成帕米尔和横 断山构造结及相应的弧形弯折,在东西两端改变了 原来东西向展布的构造面貌,加之华北和扬子刚性 陆块的阻抗和陆内俯冲对原有构造,特别是深部地 幔构造的改造, 造成了青藏高原独特的构造、 地貌景 观, 形成了统一的深部幔拗和地表的隆升。

《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第31卷)总目次

《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第31卷)总目次

氯仿抽 提物有机 地 球 化学 特 征对 比





以 渤 海 湾 盆 地 东 营 凹 陷沙 四 段 为 例
… …



































朱建 辉 沈 忠 民 等 ( 9 2 )

岩样核 磁共振分 析方 法 及 其 在油 田 勘探 中的应 用






















肖秋 生 柬 巨 义 ( 9 7 )

塔 里 木 盆 地 库 车坳 陷烃 源 岩 热 模 拟 实 验 中 甲 烷 碳 同位 素 的 二 阶 分 馏
渤海 湾盆地 东 濮 凹 陷桥










承秋 泉 范

明 黄继 文 等( 1 0 1 )

凝 析气藏 油

气相渗对 比研究





















赵 克斌 ( 7 9 )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7]Thomas A. Wikle.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competency programmes in GI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18]Werner Pillmann, W.Ga.K.V.."Survey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cs inEurope,,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Volume 21.2006
4.选题研究及论文工作计划
论文计划在 个月的时间内完成。
(1)选题
起止时间:2013年 月 日至2013年 月 日
(2)进行文献资料检索和阅读
起止时间:2013年 月 日至 月 日
(3)完成开题报告
起止时间:2013年 月 日至 月 日
(4)论文初稿的撰写
起止时间:2013年 月 日至 月 日
(5)论文的修改和定稿
②如何建立合适的地质环境评价模型
③如何建立地质环境评价系统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
(1)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论文通过对峰峰矿矿区内的现场调研收集相关的地质环境资料,完成数据的采集工作,建立基于GIS基础的信息涂层和空间属性数据库;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现场调查、咨询、书籍查阅等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查阅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典型的地质环境评价理论和方法,选择适合的地质环境评价模型,并将其与GIS技术结合起来;建立合适的地质环境评价系统,对峰峰矿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Carrara A,Cardinali N,Detti R etal. GIS thchniques and statistical models in evaluatinglandslide hazard.Earth Surface Process and Landforms,1991,16:427-445

长江口海域的第四纪断层与新构造活动

长江口海域的第四纪断层与新构造活动

2009年2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 ol.29,No.1第29卷第1期 M ARINE GEOLOGY&QUA TERNA RY GEOLOGY F eb.,2009 D OI:10.3724/SP.J.1140.2009.01053长江口海域的第四纪断层与新构造活动王舒畋,李斌(上海海洋石油局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上海201208)摘要:高分辨率多道地震调查表明,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发现数条第四纪断层。

他们有的切穿第四系底部,有的切入中更新统甚至晚更新统之中。

结合对该区历史地震及近期地震资料的分析,这些第四纪断层可能与地震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其中切穿上更新统底部的F12(N E向)断层,与1996年11月9日的M s6.1级地震震中及1505年10月19日M s63⒌级地震震中的距离都比较近。

该断层与这两次地震的发生极有可能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同时也说明该区域第四纪断层的出现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是地壳新构造活动的反映。

关键词:新构造活动;第四纪断层;长江口海域中图分类号:P7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1492(2009)01-0053-06 长江口海域位于长江出海口南汇嘴———启东嘴一线以东,舟山岛以北,勿南沙以南之海域,其大体范围是30°~32.5°N、122°~124°E。

在地质构造上该区域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南地块的结合带,跨下扬子隆褶带与浙闽隆起区二个次级构造单元(图1)。

整个区域自晚白垩世以来基本上处于相对隆起背景上,历史上虽有地震活动,除个别外一般规模都比较小,多数属小震一类。

但1996年11月9日夜间在该处海域发生的里氏6.1级地震(震中位置31°42′N、123°16′E)震撼了上海市,引起了上海市民的震惊与市政府领导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地质学界的重视。

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长江口海域进一步开展了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工作。

2009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2009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附件2009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一等奖1.西藏当雄—嘉黎一带铜铅锌银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燕长海、杜欣、王亚平、李新法、付少英、刘国印、张哨波、李震、展峰、高明、曹新志、王福全、宋克金、张景超、赵凤勇)2.青藏高原碰撞造山与成矿作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王二七、莫宣学、潘桂棠、丁林、王安建、张中杰、李光明、罗照华、唐菊兴、秦克章、徐义刚、曲晓明、王宗起、杨竹森)3.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调查评价(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家庄经济学院,张兆吉、费宇红、赵宗壮、谢振华、王亚斌、苗晋祥、杨丽芝、张凤娥、杨齐青、崔亚莉、靳孟贵、许广明、雒国忠、刘立军、王强)4.中国石油油砂资源评价与准噶尔盆地风城油砂矿详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王红岩、车长波、刘人和、宁宁、杨虎林、郑德温、拜文华、张道勇、雷怀玉、朱杰、赵群、张晓伟、李玉喜、梁峰、昌燕)5.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陈列布展科学内容研究(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张兴辽、徐莉、李进化、蒲含勇、吴炎华、胡卫勇、高殿松、尚玉华、王西睿、吴艳、丁方、李杰、马德蕻、张逸阳、刘迪)二等奖6.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查宗祥、曾建鹰、范延平、吴洪涛、邓颂平、周桅、孟凡荣、胡容波、穆超、肖伟)7.云南省岩溶水开发示范(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王宇、张贵、王劲、任坚、何绕生、李丽辉、李继洪、张华、柴金龙、康晓波)8.土地宏观调控的理论、政策和指数研究(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甘藏春、张婉丽、孙英辉、杨重光、叶明权、梁本凡、孔维东、张杰、卢静、刘洋)9.国产卫星遥感影像压缩质量评价技术及应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国家测绘局第四地形测量队,唐新明、刘顺喜、甘甫平、翟亮、方洪宾、孙承志、尤淑撑、党福星、陈利奇、周强)10.上海市地下空间资源管理与权籍调查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庄澜、周甬涛、许新苗、王瑞、曹操、王超领、司永峰、孙庆华、顾卫锋、李晓东)11.大陆科学钻探地球物理调查与信息技术应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长安大学,杨文采、苏德辰、程振炎、于常青、孙爱萍、朱光明、何丽娟、刘因、钱辉、李惠民)12.西北地区重要成矿带基础地质综合研究(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徐学义、王洪亮、何世平、陈隽璐、张二朋、冯益民、夏林圻、李向民、马中平、朱宝清)13.西藏当雄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吴珍汉、孟宪刚、胡道功、江万、叶培盛、朱大岗、刘琦胜、杨欣德、邵兆刚、吴中海)14.准噶尔盆地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聚集规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何登发、周路、樊春、丁文龙、樊太亮、唐勇、吴晓智、齐雪峰)15.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研究与应用(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王译萱、宋玉波、陆效平、严长清、王黎明、金平华、魏成、吴飞、孙伟、李炜玮)16.周宁县、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卢清地、黄家龙、张正义、聂童春、周国武、林敏、郑平、陈珍宝、陈宝山、苏福景)17.中国地球化学元素丰度图集编制与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史长义、迟清华、鄢明才、胡树起、张勤、刘崇民、顾铁新、卜维、鄢卫东)18.铝硅矿氮化物(sialon基)复合高性能化及高温冲蚀磨损评价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黄朝晖、刘艳改、房明浩、黄军同、杨景周、吴小贤、钱忠俊、袁家铮、黄赛芳、徐友果)19.土地勘测定界标准完善与推广(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扈传荣、姜栋、李万东、杨祝晖、张燕妮、朱国华)20.潜孔锤反循环钻探技术集成化研究及其在老矿山复杂地层中的应用(吉林大学,殷琨、井石滚、王茂森、彭枧明、李忠、张晓光、周占江、博坤、计胜利、王清岩)21.新疆全区优势金属矿产成矿作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李华芹、陈富文、常海亮、蔡红、吕红、刘姤群、周肃)22.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及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研究(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于军、吴吉春、苏小四、缪卫东、邱祖林、王光亚、吴曙亮、叶淑君、朱琳、宗开红)23.XD系列全液压动力头式岩心钻机(山东省地质探矿机械厂,侯庆国、王玉吉、李庆彬、冯少春)24.西藏自治区羌多幅(I44C003003)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谢国刚、李晓勇、李福良、廖思平、廖六根、刘庆宏、徐银保、曹圣华)25.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研究报告(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颜景生、吴爱民、胡玉禄、刘磊、李长青、徐峰、魏嘉、张晔、何国幸、张景康)26.阿尔金断裂昆仑山推覆体对柴西地区有利ii级油气聚集带的预测(吉林大学、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葛肖虹、党玉琪、胡勇、刘永江、任收麦、马立祥、尹成明、刘传芳、张敏、吴光大)27.山东半岛北部滨海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刘健、周良勇、孔祥淮、王红、戴勤奋、梁源、胡刚、杨子赓、王红霞、刘新波)28.全国重要固体矿产资源潜力分析与勘查规划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陈仁义、王全明、张生辉、江云华、吕志成、叶锦华、连长云、李剑、张家强、王瑞江)29.岩质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及其控制的系统研究(成都理工大学,李天斌、王兰生、赵其华、董孝璧、沈军辉、陈明东、李胜伟、王睿、王芳其、徐进)30.玉水硫铜矿-28水平联接巷新增堵水墙工程(广东金东建设工程公司,邓雄业、邓方旺、张明、谭竞湘、廖锦天、马新军、吴蔚、温水昌、罗志荣、李彩明)31.浙江省建设用地供应动态监管系统(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浙江大学、杭州网新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冯洪山、严政、陈建杰、严庆良、陈习军、张芸、陈雪聪、李子川、黄宇飞、沈钦仙)32.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前景调查与开发利用示范(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王彩会、徐玉琳、陆徐荣、季克其、邱祖林、陈杰、于军、姚炳魁、王素娟)33.铜钼铅锌共生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张裕书、吴萍、陈炳炎、洪秉信、刘亚川、杨强、雍卫华、武强、李华伦、张少翔)34.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城区附近地热资源普查(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王彦俊、刘桂义、朱友强、佟光玉、胡彩萍、张新文、王峰、姚烈卫、胡松涛、张金兰)35.广东罗定盆地周边银多金属矿评价(广东省地质调查院,杜海燕、陈龙清、罗大略、曾环岳、肖光铭、林良庄、李金刚、高亦文、洪文勇、蔡宗毅)36.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研究—以江苏省通州市为例(南通市国土资源局通州分局、南京大学、南通市国土资源局,顾标、黄贤金、陈志刚、刘杨、许红、阎红、顾圣亮、陈逸、钟太洋、赵荣钦)37.黑龙江省环境地质调查(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黑龙江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黑龙江省九○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王逊、杨湘奎、邢开、尹喜霖、郭洪军、张桂芬、张立新、柏玉春、王景路、郭宇)38.西藏申扎—那曲地区固体矿产航空物探勘查(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王德发、范子梁、刘振军、乔广志、王乃东、杨玲羽、罗锦荣)39.紫阳志留纪高分辨率笔石与几丁虫生物地层及生物复苏(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傅力浦、张子福、耿良玉)40.邯邢地区大水铁矿床开发利用研究(河北省矿业协会,常洪述、王中林、陈平、李中念、沙志、王立生、李志勋)41.山东省苍山县王埝沟矿区铁矿详查报告(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唐好生、韩廷宝、李长有、安仰生、宋印胜、徐迎臣、孙茂田、张旭、梁栋彬、陈华国)42.甘肃省正宁县南部煤炭详查地质报告(甘肃煤炭地质勘查院,赵西蓉、刘继东、张成功、马国林、董宗兵、马国哲、张亚玲、曹大文、王德祖、张怀文)43.新疆北天山西段铜多金属矿找矿方向和勘查模型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三队、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张作衡、王志良、左国朝、王龙生、刘敏、甘甫平、王见蓶、张长青)44.矿产资源与中国的工业化——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王安建、王高尚、陈其慎、韩淑琴、周凤英、韩梅、曹殿华、李瑞萍、耿诺、张建华)45.中国地质勘查工作现状分析与发展规划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姚华军、鞠建华、叶锦华、徐勇、张家强、杜子图、杨建锋、王文、李宪海、贺冰清)46.基于大型GIS的地质调查空间数据管理系统(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明华、杨东来、吴信才、蔡纲、王成锡、陈荦、张庆合、郎宝平、连剑波、何凯涛)47.四川盆地中生代恐龙动物群研究(四川省地质调查院、西南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王全伟、梁斌、阚泽忠、李奎、朱兵、纪相田、曾宜君、喻成燕、杨荣)48.云南省新平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陈红旗、田廷山、孟晖、程谦恭、何政伟、王小东、薛群威、和怀忠、张小趁、陈亮)49.甘肃省地下水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研究(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贾贵义、张新虎、赵成、王世宇、黎志恒、章雁、侯燕军、赵玉红、杨俊仓、佟成利)50.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研究(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河海大学,杨维兴、朱成立、沈益锋、向绍荷、姚雪峰、孙卫东、唐士刚、乔俊、徐红华、张展羽)51.高潜水位采煤塌陷地动态预复垦技术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胡振琪、赵艳玲、李晶、王霖琳、田勇、肖武、刘喜韬、曾晖、赵海峰、甘运贤)5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和结构优化研究(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孟旭光、张照志、吴尚昆、杜舰、刘天科、窦淑荷、刘新平、李宪海、曹清华、那春光)53.新疆哈密市大南湖煤田一区详查地质报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一六一煤田地质勘探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综合地质勘查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综合实验室,王宝成、张国庆、穆惠敏、王正华、黄伟、里提甫、李洪波、徐惠远、虞海澎、邵洪文)54.新型工业化下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南京大学,姚丽、黄贤金、王柏源、周建春、唐健、陈志刚、魏西云、卢艳霞、张志宏、吴田)55.中国城镇化发展关键时期的土地利用策略研究(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刘新卫、吴初国、张丽君、李茂、兰月、王威、姜雅)56.地质调查工作部署专题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方一平、陈安蜀、邓昌荣、杨军录、陈建国、崔放、方明理、刘金英、李林、王春娣)57.电磁场概率成像及其在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王绪本、米晓利、何兰芳、毛立峰、高嵩、胡祖志、高永才、阮帅、冯思臣、杨云见)58.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矿产资源规划定量分析关键问题研究及应用(成都理工大学,郭科、周仲礼、王茂芝、陈聆、龚灏、白林、罗德江、魏友华、袁勇、潘峻峰)59.地勘行业《国家职业标准》(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纪树建、叶志斌、李云飞、王东宁、陈崇培、罗爱国、刘纯荣)60.1:25万宣城市幅区域地质调查(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戴圣潜、周存亭、储东如、刘家云、管远才、吴海权、陆小三、李运怀、吴家富、路玉林)61.辽宁省瓦房店市袁家沟制碱石灰岩矿普查(辽宁省矿产勘查院,关玉波、王长青、李东风、刘洪光、杨建伟、丁世春、张林、李月新、邵会文、陈国钧)62.《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研究与制修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南京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王苏明、叶家瑜、王祖荫、周金生、张勤、罗惠芬、田来生、熊及滉、王亚平、夏宁)63.河北省衡水市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河北省地勘局第三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寇秋焕、张素娥、龙高峡、郑喜珍、李立杰、张德忠、李志军、孔繁磊、吴恒富)64.江苏省沿江产业带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南京大学,严长清、黄贤金、陆效平、吕亚生、陈志刚、沈春竹、赖力、朱华燕、章波、于术桐)65.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南京市地产发展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姚俊、赵杰、戴钢、陆守超、张长贵、李玉良、付光辉、徐玲、夏敏、孙雁)66.贵州省务川自治县大竹园铝土矿区普查地质报告(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六地质大队,廖友常、翁申富、黄作明、雷志远、陈永齐、王忠福、潘忠华、樊正烈、陈有能)。

25919837_胶北隆起中生代壳幔岩浆的混合反应是巨量金质来源的关键

25919837_胶北隆起中生代壳幔岩浆的混合反应是巨量金质来源的关键

1000 0569/2022/038(01) 0023 40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1 03胶北隆起中生代壳幔岩浆的混合反应是巨量金质来源的关键田瑞聪1 李大鹏2 张文3 田京祥2 于晓卫3 耿科2 张岩2TIANRuiCong1,LIDaPeng2 ,ZHANGWen3,TIANJingXiang2,YUXiaoWei3,GENGKe2andZHANGYan2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2 自然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济南2500133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济南 2500141 SchoolofEarthSciencesandResource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2 MNRKeyLaboratoryofGoldMineralizationProcessesandResourcesUtilization,ShandongKeyLaboratoryofMetallogenicProcessesandResourceUtilizationofMetallicMinerals,ShandongInstituteofGeologicalSciences,Jinan250013,China3 ShandongInstituteofGeologicalSurvey,Jinan250014,China2021 08 09收稿,2021 11 29改回TianRC,LiDP,ZhangW,TianJX,YuXW,GengKandZhangY 2022 ThemixingofMesozoiccrust mantlemagmaisthekeytothesourceoflargeamountsofgolddepositsintheJiaobeiuplift,China ActaPetrologicaSinica,38(1):23-40,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1 03Abstract ThehugematerialsourceofgolddepositsinJiaodongareahasalwaysbeenthefocusofacademicdebate,anditisdifficulttofindconvincingevidence Intheabsenceofothermoreeffectivedirectproofofthesourceofhugegold,thispaperindirectlydrawstheconclusionthatthehugegoldcomesfromthemixingreactionofMesozoiccrust mantlemagmasbasedonthevariationlawoflargeamountsoftraceelementsgeochemicaldatafromfreshrocksofmaingeologicalbodiesinJiaobeiarea ThemixingreactionandevolutionoftheGuojialingandWeideshancrust mantlemagmatismmaybethemainmechanismfortheformationofhugegoldsource,anditisalsothesourceofheatsupply Linglonggranitemaybeasmallamountofgoldsupplierandthemainore hostinggeologicalbody ThemainmetallogenictimeofgolddepositsinJiaodongarea(130~105Ma)isthesameastheevolutionandcrystallizationtimeofgranitemagmaofGuojialing(130~125Ma)andWeideshan(126~108Ma)granites,whichmeanstheyarecloselyrelated Duringmagmamixingreactionandcondensationperiod,magmatichydrothermalfluidsascending,migration,andprecipitationmineralizationTheMesozoicgeologicalbodiesinheritedgeochemicalenvironmentofEarlyPrecambrianinthisarea TheMesozoiccrustwasmixedwithalargeamountofmantlematerials,andtheAuabundancewashigh,averaging1 31×10-9,whichwasageochemicalhighbackgroundKeywords Jiaobeiarea;Golddeposits;Sourceofore formingmaterials;Granite;Crustalandmantlemagma;Mixingreaction摘 要 胶东地区金矿巨量金质来源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很难找到有说服力的直接证据。

水土质量调查评价与人群健康关系的融合路径研究

水土质量调查评价与人群健康关系的融合路径研究

第42卷 第2期2023年 3月 地质科技通报B u l l e t i n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V o l .42 N o .2M a r . 2023王新峰,龚磊,刘元晴,等.水土质量调查评价与人群健康关系的融合路径研究[J ].地质科技通报,2023,42(2):305-314.W a n g X i n f e n g ,G o n g L e i ,L i u Y u a n q i n g ,e t a l .I n t e g r a t i o n p a t h r e s e a r c h o f w a t e r a n d s o i l q u a l i t y i n v e s t i ga t i o n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h u m a n h e a l t h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J ].B u l l e t i n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2023,42(2):305-314.基金项目: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X T Z X 202106);中国地质调查局典型水化学环境异常区健康地质调查课题(D D 202217540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 D 20221754)作者简介:王新峰(1982 ),男,高级工程师,现正攻读水文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基岩山区水文地质调查及成果集成研究等工作㊂E -m a i l :w a n g x i n f e n g @m a i l .c g s .go v .c n 通信作者:龚 磊(1987 ),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基岩山区水文地质调查与研究等工作㊂E -m a i l :g o n g l e i @m a i l .c g s .go v .c n 水土质量调查评价与人群健康关系的融合路径研究王新峰1,2,3,4,龚 磊1,2,刘元晴1,2,宋 绵1,2,张梦南1,2,吕 琳1,2,魏建朋1,马学军1,2,孟顺祥1,2(1.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保定071051;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下水勘查与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保定071051;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4.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石家庄050031)摘 要:为有效支撑健康中国行动,我国正在探索开展健康地质调查,但受制于对健康地质概念的理解,统一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还未形成,制约了此项工作在全国的推广㊂采用文献研究㊁定性分析及对比分析等方法,综述了国内外水土质量调查评价与地方病防治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关注了在中国分布较广㊁影响较大的氟中毒㊁砷中毒㊁甲状腺肿(包括克汀病)㊁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等地方病的研究思路与最新进展㊂研究认为:健康地质调查与传统地质调查的最大区别是以影响人群健康的水土质量为核心指标,加强水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和地下水流系统的运用,强化分析元素物质在岩-土-水-气-生地球表层圈层的迁移转化及暴露途径,坚持地球系统科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㊁岩水土气生等多要素系统监测与单因素优势观测相结合㊁地质环境与人群健康指标调查监测相结合㊁区域全面调查与典型案列分析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有序推进健康地质调查㊁监测㊁评价㊁区划㊁智慧服务等工作任务,部署开展保障安全供水㊁提供健康饮水㊁开发优质水和圈定劣质地块㊁开发优质耕地㊁规划有益元素产业园等核心内容,按照区域面上控制㊁流域精细刻画㊁村镇监测重点解剖㊁点上工程示范探索4个尺度,系统开展水土质量本底调查㊁资源属性分析和社会价值评估,构建水土质量与人群健康关系概念框架,筛选人群健康关键因素的管控阈值,从而满足人群对安全㊁公平㊁幸福㊁文化㊁可持续等健康需求㊂研究成果明确了当前健康地质调查的核心任务与主要方向,可为这一尚处于探索阶段工作的推广部署提供决策参考㊂关键词:人群健康;水土质量调查;地方病;健康地质调查中图分类号:X 141 文章编号:2096-8523(2023)02-0305-10 收稿日期:2022-06-08d o i :10.19509/j .c n k i .d z k q.2022.026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I n t e g r a t i o n p a t h r e s e a r c h o f w a t e r a n d s o i l q u a l i t y i n v e s t i ga t i o n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h u m a n h e a l t h r e l a t i o n s h i pW a n g X i n f e n g1,2,3,4,G o n g L e i 1,2,L i u Y u a n q i n g 1,2,S o n g M i a n 1,2,Z h a n g M e n g n a n 1,2,L üL i n 1,2,W e i J i a n p e n g 1,M a X u e j u n 1,2,M e n g S h u n x i a n g 1,2(1.C e n t e r f o r H y d r o g e o l o g y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G e o l o g y ,C h i n a 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B a o d i n g H e b e i 071051,C h i n a ;2.C e n t e r f o r G r o u n d w a t e r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R e s e a r c h ,C h i n a 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B a o d i n g He b e i 071051,C h i n a ;3.S c h o o l o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G e o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g ),B e i j i n g 100083,C h i n a ;4.H e b e i P r o v i n c e 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 I n n o v a t i o n C e n t e r f o r S u s t a i n a b l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a n d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 ,H eb e i G E O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31,C h i n a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h t t p s://d z k j q b.c u g.e d u.c n地质科技通报2023年A b s t r a c t:T o e f f e c t i v e l y s u p p o r t t h e H e a l t h y C h i n a I n i t i a t i v e,C h i n a i s e x p l o r i n g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g e o-h e a l t h s u r v e y.H o w e v e r,d u e t o t h e i n s u f f i c i e n t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g e o h e a l t h y,a u n i f i e d w o r k-i n g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t e c h n i c a l a p p r o a c h h a v e n o t y e t b e e n f o r m e d,w h i c h r e s t r i c t s t h e p r o m o t i o n o f t h i s w o r k t h r o u g h o u t t h e c o u n t r y.T h i s p a p e r r e v i e w e d t h e l a t e s t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o n 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e v a l-u a t i o n 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 q u a l i t y a n d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o f e n d e m i c d i s e a s e b y e m p l o y i n g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s e a r c h,q u a l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a n d c o m p a r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S p e c i a l a t t e n t i o n w a s p a i d t o t h e r e s e a r c h i d e a s a n d l a t e s t p r o g r e s s o f e n d e m i c d i s e a s e s s u c h a s f l u o r o s i s,a r s e n i s m,g o i t e r(i n c l u d i n g c r e t i n i s m),K a s h i n-B e c k d i s e a s e a n d K e s h a n d i s e a s e,w h i c h a r e w i d e l y d i s t r i b u t e d a n d h i g h l y i n f l u e n t i a l i n C h i n a.I t w a s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g e o h e a l t h s u r v e y t a k e s t h e w a t e r a n d s o i l q u a l i t y a f f e c t i n g h u m a n h e a l t h a s t h e c o r e i n d e x,w h i c h i s t h e m a j o r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i t a n d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e y s.I n t h e g e o h e a l t h s u r v e y,w e s h o u l d①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w a t e r-r o c k i n t e r a c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m e t h o d s a n d g r o u n d w a t e r f l o w s y s t e m a n a l y-s i s m e t h o d s,②E m p h a s i z e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m i g r a t i o n,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a n d e x p o s u r e p a t h w a y s o f e l e-m e n t s i n t h e e a r t h s u p e r f i c i a l s p h e r e s o f l i t h o s p h e r e-s o i l o s p h e r e-h y d r o s p h e r e-a t m o s p h e r e-b i o s p h e r e,a n d ③I n s i s t o n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c o m b i n i n g e a r t h s y s t e m s c i e n c e a n d l i f e s c i e n c e,c o m b i n i n g s y s t e m i c m o n i t o-r i n g o f m u l t i-f a c t o r s w i t h s i n g l e-f a c t o r d o m i n a n t o b s e r v a t i o n,c o m b i n i n g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a n d m o n i t o r i n g o f g e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h u m a n h e a l t h i n d i c a t o r s,a n d c o m b i n i n g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r e g i o n a l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w i t h t h e t y p i c a l c a s e s t u d y.I t i s s u g g e s t e d t o o r d e r l y p r o m o t e t h e t a s k s o f g e o h e a l t h s u r v e y,m o n i t o r i n g, e v a l u a t i o n,z o n i n g a n d i n t e l l i g e n t s e r v i c e s,a n d d e p l o y k e y w o r k s s u c h a s e n s u r i n g s a f e w a t e r s u p p l y,p r o-v i d i n g h e a l t h y d r i n k i n g w a t e r,d e v e l o p i n g h i g h-q u a l i t y w a t e r,d e l i n e a t i n g i n f e r i o r p l o t s,d e v e l o p i n g h i g h-q u a l i t y a r a b l e l a n d,a n d p l a n n i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p a r k s w i t h b e n e f i c i a l e l e m e n t s.A c r o s s-s c a l e b a c k g r o u n d i n-v e s t i g a t i o n o f w a t e r a n d s o i l q u a l i t y,r e s o u r c e a t t r i b u t e a n a l y s i s a n d s o c i a l v a l u e a s s e s s m e n t w a s p r o p o s e d, w i t h v a r y i n g f o c u s o n d i f f e r e n t s c a l e s:o v e r a l l c o n t r o l a t t h e r e g i o n a l s c a l e,f i n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a t t h e w a-t e r s h e d s c a l e,k e y a n a t o m y m o n i t o r i n g a t t h e v i l l a g e a n d t o w n s c a l e,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m e a s u r e s a t t h e p o i n t.A c o n c e p t u a l f r a m e w o r k o f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w a t e r a n d s o i l q u a l i t y a n d h u m a n h e a l t h w a s c o n s t r u c t e d,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t h r e s h o l d s o f k e y f a c t o r s w e r e s c r e e n e d t o m e e t t h e p o p u l a t i o n's h e a l t h n e e d s f o r s a f e t y,f a i r n e s s,h a p p i n e s s,c u l t u r e,a n d 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T h e r e s u l t s o f t h i s s t u d y c l a r i f y t h e c o r e t a s k s a n d m a i n d i r e c t i o n s o f t h e c u r r e n t g e o h e a l t h s u r v e y,p r o v i d i n g a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d e c i s i o n-m a k i n g i n t h e a d v a n c e m e n t a n d d e p l o y m e n t o f t h i s w o r k,w h i c h i s s t i l l i n t h e e x p l o r a t o r y s t a g e.K e y w o r d s:h u m a n h e a l t h;w a t e r a n d s o i l q u a l i t y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e n d e m i c d i s e a s e s;g e o h e a l t h s u r v e y水㊁土壤㊁岩石等组成的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必需元素的来源,其中对人体有害或有益的各种物质随着水文循环和水的地质循环,在地球圈层间发生分散㊁迁移和富集,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健康㊁成长㊁繁衍及寿命,由此催生了地质学家与公共卫生专家相互合作,采用区域地质调查㊁水土作物与人体样品采集分析㊁多因子套和分析等方法,开展地方病调查与防治研究,比较详细地阐明了流行范围比较大的克山病㊁大骨节病㊁地方性甲状腺肿(包括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氟中毒4种地方性疾病的病情㊁流行特点㊁致病因素的地理分布和地域差异,从空间上揭示了地方病与地质岩性㊁饮水㊁土壤等各种地质环境要素的密切关系[1],发现我国原生高砷地下水呈E W向条带状集中分布于北方干旱-半干旱的主要平原盆地,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秦岭 淮河以北的平原盆地区[2],通过水质指标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其形成机理,刻画了中国饮水型地方病与地下水环境的关系[3-5],极大发展了环境地质学㊁环境地球化学㊁医学地质学等新兴学科[6]㊂在这一阶段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创建了地方病区地下水勘查技术体系(图1)以保障病区饮水安全,初步构建了地方病与地质环境关系概念导图,探讨了地方病区地质环境中的驱动因子[7],提出了水-岩相互作用是近地表环境演化的重要驱动力[8],并指出应加强地下水流系统的应用,揭示地下水的渗流场㊁化学场㊁温度场等对元素在系统中聚集或亏缺的控制作用[9-11]㊂如,林年丰[12]研究认为山西大同盆地土壤地下水中氟与碘在地下水补给区与排泄区分布差异较大,平原区居民饮用高氟的浅层地下水造成了大面积的氟骨病,而山区碘缺乏等导致克汀病等多种地方病发生等㊂综上可以看出,虽然以往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60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2期王新峰等:水土质量调查评价与人群健康关系的融合路径研究图1 中国主要地方病区地下水勘查与安全供水示范技术体系F i g .1 A m o d e l t e c h n i c a l s y s t e m f o r g r o u n d w a t e r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s a f e w a t e r s u p p l y i n m a jo r e n d e m i c a r e a s i n C h i n a 有效支撑了我国地方病防治,但是碘㊁氟㊁砷㊁硒元素丰缺造成的广泛分布的地方病防治依然不可忽视㊂一方面元素丰缺阈值及暴露剂量对人体健康影响机制的科学解释还不全面;另一方面对地方病监测评价还需要持续加强,优化站网尤为急迫㊂此外,当前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技术方法体系中缺乏地质数据的深度融入,需要加强岩-土-水-气-生的系统性监测分析与综合评价㊂因此,有必要在充分吸收已有调查经验与研究成果,融合水土质量调查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加强水岩相互作用㊁地下水流系统等地球系统科学理论运用基础上,探讨如何开展以水土质量为核心指标,融合人群健康指标的健康地质调查㊂1 水土质量调查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现状适宜饮用的水与安全耕植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是医学地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13]㊂总体来看,当前健康地质调查,宜通过水㊁土㊁作物样品采集测试与人体血液㊁尿液㊁人发中元素含量对比分析,结合地方病长系列监控数据,综合采用水质指数(WQ I)[14]和危害指数(H I)[15]等数据分析模型和风险评估方法,并同时考虑有益于人群健康的营养指标,开展病理相关性统计和风险预测㊂1.1硒与人群健康及分布特征硒是重要的生命必需元素,硒摄入不足是克山病㊁大骨节病等的重要病因[16-18]㊂在当今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硒资源短缺的风险正在不断加大[19],开发富硒产品提升中国人体硒摄入水平,是防治克山病㊁大骨节病和保障人群健康的安全有效途径㊂中国土壤硒背景值约0.20m g /k g,远低于世界土壤背景值0.40m g /k g,整体上处于低硒水平[20],硒的分布受地质环境㊁有机质㊁岩石致密性等条件限制[21],富硒岩石主要赋存在湖积㊁冲积形成的含炭地层中[22],通过饮用水和粮食提高低硒地区群众硒摄入量,或可减少大骨节病发病率[23]㊂随着生物病理学对硒及硒蛋白的深入研究,硒不但具有抗氧化㊁调节免疫等功能[17],还具有拮抗毒素等作用,补硒还可以减轻心肌损伤[24]㊂目前,硒在水体中的赋存与迁移机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有待加强㊂1.2碘与人群健康的关系碘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不足或过量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㊂人体中的碘主要来自饮食和水,碘缺乏病病区和水源性高碘地区易造成甲状腺肿大以及克汀病等疾病[25]㊂碘缺乏病在世界上分布广泛,全球大约有20亿人处于碘缺乏的威胁当中[26],先后有120多个国家实施了普及加碘食盐的措施[27]㊂中国整体上以碘缺乏地区为主,同时也有水源性高碘地区的存在[25],2016年中国把水源性高碘地区的饮水碘含量标准调整为>100μg/L [28]㊂中国高碘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内陆盆地区㊁冲洪积平原区和沿海地区,河湖相地层富含有机质㊁黏土矿物和铁铝氧化物的含水层为碘的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29-30]㊂黄淮海平原是中国高碘地下水的主要分布区,抽样调查沈丘7~10岁儿童43人,甲状腺肿大率达2.32%,表明该区域应采取降碘措施[31]㊂研究表明,长期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富含碘的海相淤泥被压密释水,碘随压出液进入相邻含水层[32],而居民长期饮用这种高碘地下水,可能罹患甲状腺疾病,甚至甲状腺癌[33]㊂但同时,过量补碘引起的人体健康问题还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急需开展相关调查监测与评价研究㊂1.3氟与人群健康及南北差异分布特征氟亦是人体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对骨骼和牙齿[34]㊂饮用氟化物质量浓度0.5~1.0m g/L 的水有利于预防龋齿,但研究也表明,长期饮用质量浓度达到1.5m g/L 的高氟地下水,是导致703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h t t p s://d z k j q b.c u g.e d u.c n地质科技通报2023年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原因[35-36]㊂氟中毒对不同年龄段的影响不同,不同地区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存在较大差异,在巴基斯坦纳加尔帕克地区,7~15岁的年轻人患氟中毒的风险大[37],在中国西北地区农村居民中婴儿是最脆弱的群体,其中72%存在患氟中毒风险[38-40],而在伊朗西北部的农村调查研究结果却显示儿童患氟中毒的风险最大,婴儿患氟中毒的风险最小[41]㊂在中国,高氟地下水以秦岭-淮河为界,北部多以面状分布于平原盆地的排泄区,南部一般为散点状,其成因类型可分为蒸发浓缩型㊁溶滤富集型㊁海水入侵型和地热型[4-5]㊂地下水氟含量升高与盐度关系密切,所以高氟地下水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平原盆地分布较为广泛[42],在南方湿润的丘陵山区则以散点状地热型高氟地下水为主[43]㊂1.4砷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地方性砷中毒多分布于北方盆地的贫困农村,是一种环境与机体相互作用的慢性全身性复杂疾病,可造成典型皮肤损害,导致肝脏㊁肾脏和神经系统㊁呼吸系统㊁心脑血管系统等损害[44-45]㊂砷已成为人类健康最大潜在威胁的物质[46],全球100多个国家有2亿多人存在砷中毒风险[47],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饮用水中砷质量浓度限值从50μg/L降至10μg/L[48]㊂冲湖积㊁湖积平原在沉积物堆积过程中,砷元素在湖积地层或地段中含量较丰富,在合适的氧化还原和水动力等条件下,为砷离子向地下水中转移和富集提供了物质来源[49-50],中国的台湾嘉南㊁新疆奎屯㊁内蒙古河套及山西大同等区域,都是饮水型砷中毒的代表性病区[51]㊂目前,新型农艺方法在控制人类通过食用水稻摄取砷的含量上作出了有效探索,未来在食物上降低人体砷暴露风险中将发挥重要作用[52]㊂综上,水土质量健康地质调查作为地质工作拓展的新领域,既有环境地质调查㊁地方病调查及医学地质调查的基础,也有较为丰富的数据资料和研究实例,但同时也存在概念内涵㊁调查内容㊁工作思路等诸多急需厘定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对地方病及流行病区以往成果的梳理与综合集成,深挖其成因㊁分布与水文地质单元等地质背景的关系,进一步论证地质指标与人群健康医学指标的因果关系,尤其是阈值的确定㊂2水土质量健康地质调查的研究思路水土质量健康地质调查,是指在系统收集分析工作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数量㊁质量数据基础上,开展针对性补充调查,查明区域内对人群健康有益或有害地质要素的现状㊁规律㊁成因㊁演化等,评价健康地质条件影响程度,研究健康地质过程作用机制,提出健康地质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和健康地质问题有效预防对策建议的综合性地质调查工作㊂2.1水土质量健康地质调查理论逻辑以水土质量为核心指标的健康地质调查,应突出强调水文地质单元对水土指标的控制作用及水岩相互作用对于元素转化的重要影响,需要注重坚持地球系统科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㊁坚持岩水土气生等多要素系统监测与单因素优势观测相结合㊁坚持地质环境与人群健康指标调查监测相结合㊁坚持区域全面调查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强化以水流带动元素迁移为调查主线,以地下水流系统中水岩相互作用规律为调查评价抓手,充分认识地质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发展健康地学理论㊂宏观思路可分为调查㊁监测㊁评价㊁区划㊁智慧服务五大核心内容,如图2所示㊂2.2水土质量健康地质调查主要内容新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地质工作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健康地质调查研究应充分吸纳大数据㊁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新时代地质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加快形成调查 监测 评价 区划 智慧服务全链条工作能力㊂(1)区分不同区域水土异常指标,开展针对性的补充调查工作通过收集研究区已有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数据,尤其是水土样品分析数据,结合卫健部门提供的人群饮水㊁人尿㊁病理组织长期监测数据资料,初步确定研究区异常元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水平,厘定主查指标和同查指标,通过遥感解译㊁地面调查㊁样品采集测试㊁问卷调查等方法,建立以水土质量调查为主线,以人群健康所需元素迁移转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健康地质调查技术体系㊂应有序部署开展宁蒙河套平原砷氟异常区㊁粤港澳地下水酸化区㊁大同盆地溶解性总固体异常区㊁吉林西部氟异常区㊁成渝红层铁锰异常区㊁坝上高原硒异常区㊁江汉平原砷异常区㊁青海海东碘异常区㊁新疆喀什平原硫酸根异常区㊁黄淮海平原高碘分布区㊁长三角砷氟异常区㊁拉萨林芝氟碘异常区等重点地区水土质量健康地质调查,掌握异常指标的类别㊁分布㊁动态㊁迁移特征及来源途径㊂(2)区分监测类型,开展岩水土气生等多要素健康地质监测健康地质监测根据类型可以划分为长寿村(带)㊁疾病多发村(区)㊁优质水源区(点)等类型,从而确定大气干湿沉降㊁大气质量㊁作物㊁水岩土等不同的监测指标㊂如水土样品中的S e,I,C u,Z n, F e,M o,C d,A s,H g,F,C r,H g,A l,M n,P b,S b,T l 等指标的选取,要根据研究区地质背景值㊁长寿区与非长寿区对比关系等综合确定㊂803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第2期王新峰等:水土质量调查评价与人群健康关系的融合路径研究图2 水土质量健康地质调查工作思路框图F i g .2 B l o c k d i a g r a m o f w a t e r a n d s o i l q u a l i t y a n d h e a l t h g e o l o gi c a l w o r k (3)加强研究区尺度效应分析,构建多源多尺度异构数据健康地质评价体系 筛选水源质量及保障程度㊁土壤质地及养分㊁作物健康元素含量㊁空气质量㊁地质环境条件及人群健康元素含量水平等关键性指标,分析人类居住环境和活动场所中,对人群健康有益及有害元素的分布特征㊁含量水平和影响程度,构建不同气候区㊁不同构造地貌单元及乡村到区域不同尺度的指标体系与评价体系㊂如分析评价南疆长寿带的和田长寿区,水土元素在日常饮食以肉食为主㊁生存环境恶劣等条件下对人群长寿的贡献㊂(4)突出区划应用导向,开展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和人类居住适宜性等健康地质区划 按照区划服务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健康地质发展规划㊁健康地质资源开发建议㊁健康地质问题解决对策等大类,可细化为水土资源总量㊁人均水土资源量㊁水土质量等健康地质条件区划,人类居住地质环境适宜区㊁人类经济活动适度开发区㊁人类农业种植适宜区等健康地质功能区划,以及综合考虑水资源数量㊁质量㊁开发利用程度及存在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等因素,分析健康地质要素开发潜力的健康地质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区划等类型㊂从而形成对潜在非健康区有预判㊁对确定的地方病区有更精准的地质与医学综合防治方案㊁对有益元素富集区有开发利用建议的综合区划成果㊂(5)突出健康地质调查的成果应用,开展智慧服务的探索与能力建设 加快推动编制健康地质调查工作指南和技术要求,搭建健康地质调查数据分析模块与共享平台,构建健康地质区划评估与智慧决策模型,形成可供地方政府直接使用的决策建议,健全科学普及体系,促进健康地质学科建设㊂图3 水土质量与人群健康关系概念框架图F i g .3 C o n c e p t u a l f r a m e w o r k o f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e t w e e n w a t e r a n d s o i l q u a l i t y an d h u m a n h e a l t h 3 水土质量健康地质调查的路径分析综合考虑中国气候分区㊁水文地质单元和地貌类型等,以安全供水㊁健康饮水㊁优质水开发和劣质地块与优质耕地圈定㊁有益元素产业园建设为核心内容,从区域面上控制㊁流域精细刻画㊁村镇监测重点解剖㊁点上工程示范探索4个尺度,系统开展水土质量本底调查㊁资源属性分析和社会价值评估,初步构建水土质量与人群健康关系概念框架(图3),初903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h t t p s ://d z k j q b .c u g.e d u .c n 地质科技通报2023年筛关键因素的管控阈值(表1),为人群健康提供地学保障和持续向好的动力㊂3.1水土质量健康地质调查的整体路径水土质量与人群健康关系概念框架,指示了健康地质工作理念有别于其他地质学科,不是由定性认识定量化再精确表达,而是先有定量数据客观获取质量本底,清晰指示健康地质问题和健康地质资源,再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精准防控措施或科学资源开发规划,从而满足人群对安全㊁公平㊁幸福㊁文化㊁可持续等方面的需求㊂表1 水土质量与人群(成人)健康关系部分关键指标阈值统计表(据文献[53])T a b l e 1 S t a t i s t i c a l v a l u e o f t h r e s h o l d s f o r s e l e c t e d k e y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 q u a l i t y r e l a t i o n t o p o p u l a t i o n (a d u l t )h e a l t h 元素健康功能参考摄入量超量K 人体电化学㊁酸碱平衡调节以及水分配渗透控制2000m g/d F在人体中,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口腔内保持一定的低氟水平,能有效防治龋齿1.5m g/d 3.5m g/d I促进体内物质的分解,促进儿童骨骼㊁肌肉㊁性功能的生长,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120μg/d 600μg/d C a 参与骨骼形成㊁肌肉收缩㊁心脏跳动㊁神经以及大脑的思维活动㊁人体的生长发育㊁消除疲劳㊁健脑益智和延缓衰老等800m g /d 2000m g /d S e 酶催化,抗氧化,氧化还原调节,抗肿瘤,清楚肝炎病毒60μg/d 400μg/d Z n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人体正常食欲,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和创伤愈合,影响维生素代谢和正常视觉等12.5m g/d 40m g/d (1)质量本底调查是基础 地下水质的调查,通过已有资料掌握异常元素的分布与含量水平,加强水岩相互作用研究,剖析地下水补给㊁径流与排泄过程中元素迁移特征与形态变化规律等;土壤本底调查,通过健康地质访问获取的长寿区带㊁特色林果业分布区和异常元素斑块,着重加强对土壤层㊁半风化层和基岩层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分析元素在土壤-农作物系统中的迁移富集等㊂如地氟病重病区以东北和西北最多,与北方干旱-半干旱富钠型苏打水地区是一致的[2],就需要加强水土质量的统一调查与综合分析㊂在阜平县对80个乡政村健康地质访问发现,现有百岁老人生活的6个村庄,均位于地下水氟质量浓度0.3m g/L 的区带㊂(2)资源属性分析是成果集成的关键 根据质量本底调查获取的水土异常元素的含量与分布,依据矿泉等行业标准,评价资源量,圈定矿田或划定产业园区,形成培育健康产业的资源保障基础㊂普遍认为,饮用水中的有益和有害物质比食品中的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54]㊂如在阜平县金龙洞发现的富锶岩溶矿泉水田,通过连续两年水量与水质监测,发现锶含量随着雨季泉水量增加而减少,但始终稳定在矿泉水标准之上,且通过调查发现长期饮用此水源的人群,长寿比例(80岁以上老年人占60岁以上的占比)高达20.58%,远超10%的长寿村标准㊂(3)社会价值判断是成果输出的目标 地质工作可以源源不断提供健康㊁安全㊁稳定㊁可持续的资源保障㊂如严重缺水区和地方病区找水保障用水安全,开发优质矿泉水提高健康饮水保障率,规划利用富硒土地提升农产品经济价值,增加农民收入㊂3.2水质调查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质调查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安全供水㊁提供健康饮水㊁开发医疗饮用矿泉水㊂根据地下水质量的差异,按照三类地区开展工作㊂①在饮水型地方病(高砷㊁高氟㊁高碘㊁低碘地下水)分布区,以典型地下水系统为单元,调查研究砷㊁氟㊁碘等水化学异常元素在不同介质间的迁移转化,锁定地下水安全供水区域,圈定劣质水分布区并提出预防措施,切断地下水中影响人群健康组分的传播链㊂有许多地方病和公害病都与地质环境㊁饮水直接有关[55-56]㊂如在阜平县需要确定变质岩区取水井适宜深度,确保集中供水井氟含量不超标㊂尿石症的产生和分布,与所饮用的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碳酸盐岩㊁磷矿和气候等地质因素也有关[57-58]㊂②在依靠地表水源,特别是地表水为唯一饮用水源的城镇,开展地下水后备水源地勘查与需求论证,评估在置换农业灌溉用水情况下,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的质量与数量保障程度,为分质分级用水提供依据,为人群健康所需的矿物质提供天然补给㊂③在花岗岩区㊁玄武岩区等矿泉水发育潜力区,开展天然优质矿泉水勘查与评价,满足人民对优质水日益增长的需求㊂地下水㊁土壤中许多微量元素对人群健康有极大益处[59],如在中国广东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长寿地区饮用水和大米中硒㊁钼㊁镍㊁钾和锌的含量以及土壤中硒的含量显著高于非长寿地区,对人类寿命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对于寿命超过90岁的人[60]㊂3.3土地质量调查与优质耕园地开发利用土地质量直接维系人类粮食安全㊂土地质量调13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济阳坳陷喜马拉雅运动Ⅱ幕地层剥蚀厚度恢复

济阳坳陷喜马拉雅运动Ⅱ幕地层剥蚀厚度恢复

济阳坳陷喜马拉雅运动Ⅱ幕地层剥蚀厚度恢复刘士林;林舸;郑和荣;王毅;云金表;高山林;许雷【摘要】采用声波时差、裂变径迹以及地层对比等技术对济阳坳陷喜马拉雅运动Ⅱ幕的剥蚀厚度进行恢复,并对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从隆起到斜坡再到凹陷沉降中心部位,地层剥蚀厚度依次减小.南部的东营凹陷和惠民凹陷相对于北部的车镇、沾化凹陷具有较强烈的地层剥蚀.地层剥蚀厚度的横向差异反映了古近纪末期济阳坳陷内凸凹相间、西南高东北低的构造特征.【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0(031)004【总页数】3页(P358-360)【关键词】济阳坳陷;喜马拉雅运动;地层剥蚀;不整合;地层对比【作者】刘士林;林舸;郑和荣;王毅;云金表;高山林;许雷【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3喜马拉雅运动对中国东部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沉降、构造发育、沉积充填以及油气成藏等都有重要的影响[1]。

尤其是处于盆地由断陷向坳陷过渡时期的喜马拉雅运动Ⅱ幕(在渤海湾地区又称“东营运动”)对诸如渤海湾盆地的幕式生烃、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至关重要,该次运动造成可全区对比追踪的新近系与古近系不整合面、众多次级断层以及局部地区的反转构造[2-4]。

地层剥蚀厚度反映了构造作用的强度,是正确认识和恢复盆地埋藏史、研究含油气系统和成烃演化过程的关键[5],但是目前对喜马拉雅运动Ⅱ幕剥蚀厚度的研究相对缺乏系统的资料。

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井-震结合的原则,以地层对比为主线,辅助以声波时差、磷灰石裂变径迹等方法,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喜马拉雅运动Ⅱ幕的剥蚀地层进行恢复研究,以期对油气勘探有所裨益。

胶西北寺庄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胶西北寺庄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胶西北寺庄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刘向东;邓军;张良;林少一;周明岭;宋宇宙;徐晓磊;连琛芹【摘要】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其中“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寺庄金矿床位于胶东金矿集区焦家金矿田南部,是典型的“焦家式”金矿,沿NE向焦家断裂发育大规模的热液蚀变带,金矿体均产于这些蚀变带内.热液蚀变空间分带明显,距离焦家断裂由近到远向下盘依次发育黄铁绢英岩化、绢英岩化、钾长石化蚀变带.时间上,钾长石化为成矿前蚀变,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叠加在钾长石化蚀变之上,为成矿期蚀变,伴随金矿化.质量平衡计算表明:钾长石化过程,主量元素SiO2、Al2 O3、Fe2 O3、FeO、MgO、CaO、Na2O、P2O5,成矿元素Au、Ag,亲铜元素As、Hg、Sb、Bi和稀土元素均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中迁出;而K2O、MnO和Cu从流体中迁入玲珑黑云母花岗岩.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过程元素迁移行为高度相似,主量元素SiO2、Fe2O3、FeO、MgO、CaO、K2O、MnO,成矿元素Au、Ag,亲铜元素As、Hg、Cu、Sb、Bi和轻稀土元素均从流体中迁入钾长石化花岗岩,而主量元素Al2O3、Na2O和重稀土元素均从钾长石化花岗岩中迁出.二长石温度计估算钾长石化蚀变形成的温度约为392 ~449℃.玲珑黑云母花岗岩(δEu=1.45)和钾长石化花岗岩(δEu=1.38)具有明显的Eu 正异常,绢英岩(δEu=0.97)和黄铁绢英岩(δEu =0.93)具有轻微的Eu负异常,指示钾长石化发生于相对氧化环境下,而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发生于相对还原环境下.综合分析表明,成矿前高温、氧化、碱性流体作用于玲珑黑云母花岗岩形成大范围面状钾长石化蚀变;成矿期中低温、还原、弱酸性的流体与钾长石化花岗岩发生水岩反应,形成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在此过程中硫化作用引起金硫络合物分解,导致金沉淀富集成矿.【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9(035)005【总页数】15页(P1551-1565)【关键词】热液蚀变作用;质量平衡;二长石温度计;寺庄金矿床;胶东【作者】刘向东;邓军;张良;林少一;周明岭;宋宇宙;徐晓磊;连琛芹【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威海264209;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威海264209;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威海264209;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焦家金矿,莱州261441;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焦家金矿,莱州26144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Deng et al., 2003b),已探明金资源储量>4500吨(宋明春, 2015; Deng et al., 2019)。

青海果洛龙洼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青海果洛龙洼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青海果洛龙洼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窦光源;刘世宝;祁昌炜;赵伟;谈艳【摘要】果洛龙洼金矿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是以石英脉型为主的大型金矿床.果洛龙洼金矿的形成划分为两个阶段,对两个成矿阶段的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测试和H-O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果洛龙洼金矿石英脉主要发育两类包裹体,分别为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水溶液-CO2包裹体.其中,第Ⅰ成矿阶段主要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8 ~382℃,盐度为14.3%~23.6% NaCleq.第Ⅱ成矿阶段为果洛龙洼金矿床的主成矿阶段,发育水溶液-CO2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76 ~310℃,盐度为3.1%~19.7%NaCleq,成矿流体总体上属于H2O-CO2-NaCl体系,成矿流体具有富CO2的特征.H-O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含金石英脉矿物中的δ18OV-SMOW为15.4‰~16.5‰,δ18OH2O值为4.3‰~5.4‰,δDV-SMOW为-80‰ ~-104‰.综上认为,果洛龙洼金矿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深部岩浆水,后期大气降水混入,金快速沉淀形成石英脉型矿.【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6(007)004【总页数】6页(P569-574)【关键词】流体包裹体测温;H-O同位素;东昆仑成矿带;果洛龙洼金矿床;青海【作者】窦光源;刘世宝;祁昌炜;赵伟;谈艳【作者单位】青海省地质调查局,西宁810001;青海省地质调查局,西宁810001;青海省地质调查局,西宁810001;青海省地质调查局,西宁810001;青海省地质调查局,西宁8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果洛龙洼矿区位于东昆仑中部隆起带东段,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多金属成矿带新发现的一个以石英脉型为主的大型金矿床[1]。

通过近年来的勘查,矿床规模不断扩大,已列为可供规模开发的矿产地之一,显示了该区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巨大的成矿潜力。

自2001年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八队发现至今,前人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成矿规律[2-14]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取得了较多的理论研究成果,极大提高了矿区的找矿效果。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4]Alberto Refice,Domenico Capolpngo.Probabilistic modeling of uncertainties in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hazard assessment.Computers and geosciences,2002,28(3):735-749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法。了解GIS技术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峰峰矿地质环境有关历史资料
2实地调研法。现场调查峰峰矿地质情况,询问当地相关机构峰峰矿的地质灾害情况
3经验总结法。笔者根据自身积累的技术经验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从大量的研究信息中总结规律,形成假设。并通过研究成果对假设进行验证和提升。
GIS community .1997-01-01
[14]Agnes Voisard Heinz Schweppe. Abstraction and decomposition in interoperableG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48]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22(4):84-84.
[49]杜维鲁.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电厂主要大气污染物产排污系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
[8] 黄润秋,向喜琼.基于 GIS 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地质灾害性区划中的应用.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11(3):23-26
[9] 殷坤龙.滑坡灾害空间区划及 GIS 应用研究.地学前缘,2001,8(2):279-284
[10] 黄润秋,阮沈勇.基于 GIS 的信息量法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28(1):89-92

京西房山岩体南侧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构造片岩中红柱石的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京西房山岩体南侧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构造片岩中红柱石的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FG! * 雾迷山组 +FG" * 洪水庄组 +FG# * 铁岭组 +HI$* 下马岭组 +HI%" * 长龙山组 +K112 和 K11" 为标本号
万方数据
!"!
地 质 通 报
!"#$#!%&’$ ()$$"*%+ #, &-%+.
!""# 年
近于平行$%!&’! 面理上矿物生长线理发育 " 何斌等$#(在 岩体南侧太平山北麓热动力变质带内测得线理走 向为)*向 ! 在北侧南观地区测得线理走向为 +, 向 ! 认为岩体周缘线理总体呈穹状分布 " 笔者对研究区 面理 )-上发育的红柱石矿物进行统计发现 ! 其倾伏 向 具 有 明 显 的 优 选 方 位 ! 基 本 落 在 -."/-&"0 之 间 #图% $! 即房山岩体侵入过程中 % 气球式 & 膨胀所产生 的动热变质作用对围岩构造置换的剪切方向 ’
第 /0 卷第 / 期




456789 !+57/ ,:;7 !8112
/112 年 3 月
!"#$#!%&’$ ()$$"*%+ #, &-%+.
京西房山岩体南侧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构造片岩中 红柱石的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万永平 !王根厚 !郭春影 !于海亮 !张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CCCEX
红柱石是一种低压高温变质矿物它在应力作用下发生递进变形形成共轭微裂隙等构造表明研究区早期的热接触变质作用被晚期的动热变质作用所叠加和改造2122构造片岩中热接触变质矿物的形成与距离岩体的远近密切相关下马岭组岩石从底部向顶部石榴子石含量逐渐减少而红柱石含量逐渐增加同时红柱石中气相包裹体的数量向上减少图4反映了岩体热量随远离岩体而逐渐降低的趋势23根据矿物组合特征认为下马岭组构造片岩可达蓝晶石十字石带变质相达角闪岩相形成温度为550660测得包裹体热爆温度为604685热爆温度代表变质温度的上限

胶西北焦家断裂带深部成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胶西北焦家断裂带深部成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胶西北焦家断裂带深部成矿流体包裹体特征舒磊;沈昆;于学峰;单伟;杨德平;宋英昕;迟乃杰;王秀凤【期刊名称】《地质通报》【年(卷),期】2022(41)6【摘要】焦家断裂带是胶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断裂带之一,很多大中型金矿床沿此带分布。

依托莱州市吴一村地区焦家断裂带深部的“中国岩金第一见矿深钻”钻孔岩心,挑选了不同蚀变阶段及主断裂带上下盘不同深度的花岗岩、黄铁绢英岩和金矿石开展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及激光拉曼分析研究,识别出3个成矿阶段、5个世代富含流体包裹体的石英和两大类型流体包裹体;焦家断裂带深部金成矿流体性质为中-低盐度H_(2)O-NaCl-CO_(2)±CH_(4)流体;成矿流体来源为地幔富含成矿金属的流体与浅部下渗大气降水混合成因,并可能有壳源变质流体的参与;成矿流体中金主要以一价金的硫氢络合物(AuHS^(o))形式迁移。

岩相学观察及显微测温结果表明,主成矿阶段发生了H_(2)O-CO_(2)流体不混溶作用,并导致金矿化,发生流体不混溶的温度压力条件分别为210~260℃和150~210 MPa。

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北西向俯冲,引起胶东地区强烈的挤压变形和岩浆活动(形成玲珑花岗岩体)。

随后,在早白垩世,构造体制从挤压向伸展转换,导致郭家岭花岗岩的侵位、郯庐断裂带的左型走滑运动,以及一系列NE—NNE向次级断裂形成,为深部岩浆-热液流体的上升提供了通道。

在岩浆-热液流体上升过程中与地壳中-上部循环的变质水和大气水发生混合,最终形成金矿床。

【总页数】13页(P1068-1080)【作者】舒磊;沈昆;于学峰;单伟;杨德平;宋英昕;迟乃杰;王秀凤【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金属矿产成矿地质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相关文献】1.焦家式金矿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特征--以胶西北金城金矿床为例2.流体包裹体爆裂法在山东焦家金矿深部找矿中的潜在应用3.胶西北焦家金矿深部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作用4.胶西北焦家断裂带深部载金黄铁矿标型特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5.胶西北焦家断裂带成矿后断裂活动对焦家式金矿破坏作用及找矿方向探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损失和退化的自然因素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损失和退化的自然因素

2011年2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ol.31,No.1第31卷第1期 MARINE GEOLOGY &QUATERNARY GEOLOGY Feb.,2011DOI:10.3724/SP.J.1140.2011.01043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损失和退化的自然因素姚长新1,2,袁红明1,2,孟祥君1,2,李绍全1,2(1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试验室,青岛2660711;2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摘要: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损失和功能退化是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主要受自然因素控制。

黄河入海水沙是形成滨海湿地的物质基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水沙减少,新生湿地的形成速率变小;波浪、潮汐、风暴潮、地面下沉和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导致了滨海湿地的损失,湿地的面积呈减小趋势。

由于淡水资源的短缺导致滨海湿地土壤严重的盐碱化和干旱灾害,限制了湿地植被的发育,湿地功能退化。

黄河冲淡水的减弱甚至消失,导致滨海湿地海水的盐度升高,温度降低,物理环境平衡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

关键词:滨海湿地;损失;退化;自然因素;黄河三角洲中图分类号:P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1492(2011)01-0043-08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是我国暖温带面积最大的新生湿地,面积3 014.81km2,占黄河三角洲湿地总面积的48.3%[1]。

位于海陆交互地带,在黄河径流、泥沙和海洋动力的共同作用下,新生湿地不断形成的同时,已形成的湿地的损失和退化也在其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按照其本身的规律时快时慢地进行着。

湿地的损失和退化是环境变化的响应,同时,又对环境构成威胁。

海岸后退导致湿地的损失也对沿岸工程带来破坏;湿地功能的退化直接降低了环境和物种的多样性。

近年来,湿地的损失和退化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许学工等(2001)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风险因素进行了分级和评价[2-3];李培英等(2007)在中国海岸带灾害地质特征及评价一书中,深入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形成及演化[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属无疑。拗陷带两侧 “板溪群” 中均见有出露上古生 界的构造窗, 在拗陷带中间有由 “板溪群” 浅变质岩 构成的飞来峰,说明萍乐拗陷曾经完全被板溪群覆 盖,现在上古生界至三叠系出露的范围仅仅是上覆 “板溪群” 外来系统被大面积剥蚀后而出露的原地系 统的范围。 到南昌西山附近, 这套上古生界地层出露 范围已经变小, 多在 “板溪群” 中的构造窗中有零星 出露,出露地层的时代和展布方向与萍乡等地的是 协调一致的。再往东至乐平附近,在大面积出露的 “板溪群” 中间零星出露上古生界灰岩, 把这些零星 出露的地层联系起来分析, 它们的时代、 展布方向、 褶皱样式与西段也是协调一致的。 所以有理由推断, 在乐平以东零星出露的上古生界,其现在出露的范 围之小不是因为原来的沉积范围小,也不是因为剥 蚀程度深而残留的小块岩层,而是仍然被外来系统 “板溪群” 覆盖着的统一的原地系统的零星出露。 所以,乐平构造窗是一个巨型推覆构造中局部 出露的构造窗。这个巨型推覆构造的运动方向也是 问题的焦点之一。 由于露头条件的限制, 野外还未找
[#$]

和武功山一侧的变质岩中都发现了多个构造窗

图#
萍乐拗陷展布略图 (据地质部地质研究所 #%!$$ 万地质图, 简化) #+(* ,
,-./ # 012345 678 95:;-<. 352 =:473-:< :> 352 ?-<.=2 @28A299-:<
B —第四系; ?C!"D—上古生界 "三叠系; E"0 —震旦系 "志留系; ?3"?C!—新元古代 "晚古生代混杂岩
&’() D =2-:20’.1 (1272(’/+7 01/.’23 +/,200 .51 810. :+,. 24 .51 B’3(71 G1:,100’23
B.—元古宇; @ —震旦系; BC!>? —上古生界 >三叠系; ;%—下侏罗统; H —白垩系; H>I—白垩系 >古近系
图$
赣东北地区逆冲推覆构造格局示意剖面 (剖面位置见图 % )
第 ’’ 卷第 ’ 期




>?@)’’ , ;?)’ <AB), ’&&#
’&&# 年 ’ 月
23454267,5 89553:6; 4< 7=6;,
・ 学术讨论 ・
赣北萍乐拗陷是对冲构造还是巨型构造窗?
宋鸿林!, 朱
’ 忠!, , 颜丹平!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 江西 赣州 #$!&&&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摘要: 对 “板溪群” 构造属性的认识存在多种观点, 各家观点都有证据支持, 但相互之间又有矛盾。综合分析多家研 究成果, 多方面证据显示江西境内的萍乐拗陷很可能是一个巨型构造窗, 沿萍乡至乐平一带出露的晚古生代至早 三叠纪地层是原地系统, 附近的 “板 溪 群 ” 是 外 来 系 统 , 上古生界中的对冲构造可能是另一期的构造。这一带的 “板溪群” 既包含有前震旦纪变质岩系, 同时更可能包含有中生代的构造混杂岩的成分。 关 键 词: 板溪群; 萍乐拗陷; 构造窗; 江西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中图分类号: +($
[#()#*] 朱志澄等 在萍乐拗陷西段的九岭隆起一侧
!
对萍乐拗陷构造的新认识
萍 乐 拗 陷 原 意 是 指 沿 萍 乡 —乐 平 一 带 呈 北 东
向出露上古生界和三叠系的狭长地带, 是一个发育 在扬子地台上的晚古生代至中三叠世的上叠拗陷。 其南北边界均为断层。南界萍乡 " 广丰断裂的西段 被认为是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的分界断裂 在该拗陷带两侧均有变质岩系出露 (图#) 。 与原 “板 溪 群 ” 直接接触的地层大致可分成两
$!F
地 质 通 报 !"#$#!%&’ $ ()$$"*%+ #, &-%+’
!""# 年
图!
乐平附近地质构造简图 (据江西省地质矿产局江西省 $%&" 万地质图, 略加修改) $’() ,
*+,- ! ./012/1034 567/28 93: ;< /87 =7:+>, 3073
(即 “板溪群” ) ; ?/—中元古界 ?@!AB —上古生界至三叠系; C$—下侏罗统; D —白垩系; E —第四系; $ —断层; ! —推测构造窗
[$"%]
群—登山群剖面中发现了骨针、蠕虫管和古蛋类化 石;在漆工镇樟树墩一带的蛇绿混杂岩带中的凝灰 质细粉砂岩中发现瓶形化石、 口盖类、 放射虫、 古蛋 类和疑源类化石。经鉴定上述微古化石群产出地层 应是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由此得出板溪群中至少 有一部分应解体划分到下古生界的结论。
[!(] 曾勇等 则认为在江西境内扬子板块与华南板
“板溪群” ; 9*— 9*<= —元古宇 <震旦系; 9>!<? —上古生界 <三叠系;
# —逆冲断层; ! —构造窗; @ —飞来峰; " —区域构造线; A —对接带
%!K
地 质 通 报 !"#$#!%&’ $ ()$$"*%+ #, &-%+’
!""# 年
图D
萍乐拗陷西段综合地质剖面 (据朱志澄, 略改) %EE! , (剖面位置见图 F )
!
问题的提出
在湘赣一带, 扬子地台与华夏古陆 (或 华 夏 褶
重要进展。 “板溪群”在江西北部被划分为双桥山 群、 落可栋群、 张村群、 登山群、 上墅群、 诸家群等
!!] 地层单位[!&, 。 !#] 何科昭等[!’, 在德兴以南的樟树墩一带 (原 赣
皱带) 以及 “江南古陆” 的性质问题是近年来地质界 争论的焦点之一。 许靖华等
(图 )) 。首次报道了南昌西山构造窗的存在, “ 板溪 群” 推覆在石炭系灰岩之上。这个构造窗因其现象 十分清楚, 被所有前来观察的地质学家所认同。另 外在萍乐拗陷中间的晚古生代地层之上发现了多 个由 “板溪群” 变质岩构成的飞来峰。在对各级构造 特征和运动学标志观察研究之后,他们认为南昌 A 宜丰逆冲推覆系是由北北西向南南东逆冲的, 武功 山前逆冲推覆系由南向北逆冲, 二者在萍乐拗陷带 中间对接, 得出萍乐拗陷是对冲构造的结论。同时 也指出对接带进入西段向北偏移, 于上栗市以东潜 没于九岭元古宇之下。但是他们没有解释, 既然是 对接, 为什么还会出现其中的一个逆冲推覆系压盖 在下伏上古生界中的对接带之上, 拗陷带中的飞来 峰超越对接带出现 (图 &) , 是否说明即使在该区 (上 古生界中) 存在对冲构造, 也应该与逆冲推覆构造 不是同时的产物?那么存在于拗陷带里外的构造窗 和飞来峰所代表的逆冲推覆是否为与 “对冲构造” 不同时期的更大规模的构造? 萍乐拗陷西段存在一个巨大的逆冲推覆系已
第 !! 卷 第 ! 期
宋鸿林等: 赣北萍乐拗陷是对冲构造还是巨型构造窗?
#!E
图@
对乐平地区综合性概略剖面的几种解释 (剖面的位置见图 ! , 说明见正文)
%&’( @ B&772+2:* &:*2+5+2*.*&6:0 67 *32 -64560&*2 0*+,-*,+./ -+600<02-*&6: 67 *32 C25&:’ .+2.
。反对意见的主要依据是, 有一套从震
旦 纪 到 早 三 叠 世 的 沉 积 盖 层 角 度 不 整 合 于 “板 溪 群” 之上, 所以 “板溪群” 的时代是前震旦纪, 不可能 是中生代蛇绿混杂岩体。 近年来对 “板 溪 群 ” 的研究在江西省境内取得
块之间存在一条赣中碰撞混杂岩带,带内元古宇—
收稿日期: 修订日期: ’&&’/&./’% ;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 资助。 作者简介: 宋鸿林 0!%#-/ 1,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从事构造地质学教学和研究。
[!"#]
东北断裂带) 蛇绿混杂岩内的双桥山群岩块中, 首次 发现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的硅质岩,在该混杂岩带多 处双桥山群岩块中和原定为下震旦统志棠组的地层 中找到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的硅质岩,还首次在登山 群拔竹坑组中发现了几丁石化石。 并由此得出结论: “板溪群” 不是前寒武纪的一个变质地层单位, 而是 一个复杂的构造带;华南从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曾 经历过一次洋盆演化过程,现在的构造格局是印支 运动奠定的。
第 !! 卷 第 ! 期
宋鸿林等: 赣北萍乐拗陷是对冲构造还是巨型构造窗?
#!&
下古生界变质地层的组成、 结构、 性质与两侧明显 不同,还在其中划分出多个地体和构造混杂岩带, 这些成分原来也都划归 “板溪群” ( 值得指出的是, 他们也强调了其中有下古生界的存在) ,并认为是 在加里东运动时陆陆碰撞而成的碰撞混杂岩带。 上述各家观点都有其确凿之证据, 但又互相矛 盾, 问题的关键何在?矛盾的统一点在于能否找到 一个合理 的 解 释 , 既能说明 “认 为 ‘板 溪 群 ’ 是前震 旦纪的岩石地层单位” 的现象, 而又与 ‘其中包含了 古生代的洋壳和深海沉积’ 的证据不相矛盾。一种 能双赢的解释可能是: “ 板溪群” 是一套包含了部分 中、 新元古界的中生代的构造混杂岩体, 这一混杂 岩带不是成直立带状分布而是呈缓倾的面状分布。 江西西北部萍乐拗陷的构造为这种解释提供了很 好的检验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