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水准测量手簿

合集下载

四等水准测量手簿

四等水准测量手簿

3、测高差(1)按四等水准方法,测量由已知水准点 BM和导线点(B、D、E、F、G、H、I)组成闭合水准路线,经误差分配后,计算出导线点的高程。

要求:1)观测顺序按“后后前前”(黑红黑红)进行;2)每站前、后视线长不超过 100m ,前后视距差不超过 3m ,前后视距累计差不超过 10m 。

3)红黑面读数差不大于 3mm ;红黑面高差之差不大于 5mm 。

测站记录和计算根据观测程序,将读数依次记入观测手簿,见表二、四等水准测量手簿相应的栏⑪~⑱内;随即进行计算,填入表中①~⑨栏;计算值如果符合限差要求,可以迁站继续观测;否则应重新观测,直至所测数据符合要求。

1.视距部分后视距:①=[(1)-(2)]×100;前视距:②=[(5)-(6)]×100;上两式中100为视距乘常数;前后视距差:③=①-②;前后视距累积差:④=本站的③+前站的④。

2.高差部分后视尺红黑面读数差:⑤=K后+(3)-(4);前视尺红黑面读数差:⑥=K前+(7)-(8);上两式中的K后及K前分别为后前水准尺黑、红面的起点读数差,亦称为尺常数。

其值分别为4.6874787和.,主要是检核黑、红面读数是否正确。

黑面高差:⑧=(3)-(7);红面高差:⑨=(4)-(8);红黑面高差之差:⑦=⑧-(⑨±0.100)=⑤-⑥;注:⑦=⑤-⑥由于两水准尺的红面起始读数相差0.100m,即4.6874787和.之差,因此,红面测得的实际高差应为⑨±0.100。

取“+”或“-”应根据后、前尺的K值来确定。

例如表5-8中第一测站,后视尺 4.787K=后,前视尺 4.687K=前,因此,红面高差为⑨-0.100,到第二测站因两水准尺交替,红面高差为⑨+0.100。

高差中数:⑩=[⑧+(⑨±0.100)]∕2 ,作为该测站的高差值。

注:⑩=[⑧+⑨]∕2成果整理和高程计算1.各段长度和高差的计算与校核当整个水准路线测量完毕,应逐页校核计算有无错误,校核的内容是:累积视距差校核:∑①-∑②=末站的④;黑红面高差校核:∑(3)-∑(7)=∑⑧;∑(4)-∑(8)=∑⑨;高差中数校核:测站数为奇数时 [∑⑧+(∑⑨±0.100)]∕2=∑⑩;测站数为偶数时 [∑⑧+∑⑨]∕2=∑⑩;校核完成后计算相应的测段长度:L=后视距总长+前视距总长;i相应的测段高差:h=各站的高差中数之和。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方向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
K+黑-红
高差
中数
后尺上丝
前尺上丝
后距
前距
黑面
红面
后前距差d
累积差∑d

K1=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测站编号


后尺下丝
前尺下+黑-红
高差
中数
后尺上丝
前尺上丝
后距
前距
黑面
红面
后前距差d
累积差∑d

K1=
K2=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后-前




水平角观测记录手簿(测回法)
日期天气仪器观测者记录者检查者
测站
竖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备注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日期仪器组别组长
观测者记录者计算者
测站编号
后尺上丝
前尺上丝
方向及
尺号
水准尺读数
K+黑-红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通常我们工地上使用的导线是四等水准导线,对于四等水准测量的相关技术要求如下:当然有些规范上的要求对视距有些不同,好像有一种规定是视距不大于80m,这里我们取100m,依照老规范。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一般采用一对双面尺和DS3级水准仪。

这里介绍一下DS3级水准仪的技术参数:即为每一公里水准测量的中误差为±3mm,物镜有效孔径不小于28mm,放大倍数不小于38倍,水准管划分值:20″/2mm,由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视距不大于100m,所以视线长度一般为30m—50m左右。

最为适宜。

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

另外对四等水准的要求如下:视线高度>0.2m,前后视视距差≤3m, 前后视视距累计差≤10m,红黑面读数差≤3mm,红黑面高差之差≤5mm.1、三等水准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后-前-前-后,即为黑-黑-红-红(1)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1)、(2)、(3)。

(2)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4)、(5)、(6)。

(3)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7)(4)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8)这四步观测,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黑一黑一红一红)”,这样的观测步骤可消除或减弱仪器或尺垫下沉误差的影响。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允许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黑一红一黑一红)”的观测步骤,即可以忽略仪器下沉而造成的对数据精度的影响。

2、测站数据的计算与检核:这里我们把前后视读数记作以m为单位:后视距(9)=[(1)—(2)] ×100m前视距(10)=[(4)—(5)]×l00m对于视距的要求,四等视距S≤100m前、后视距差(11)=(9)—(10)对于视距差的要求,四等视距差S≤±3m前、后视距差累积(12)=本站(11) 上站(12)对于视距差累计的要求,按照表中,四等视距差∑S≤±10m同一根水准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前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13)=(6)十K—(7)后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14)=(3)十K—(8)四等水准要求红黑上下丝读数之差误差≤3mm(上式中的K为红面尺的起点数,为4.687m或4.787m)黑面测得的高差(15)=(3)—(6)红面测得的高差(16)=(8)—(7)校核:黑、红面高差之差(17)=(15)—[(16)±0.100]或(17)=(14)—(13)四等水准要求红黑面尺高差之差≤5mm高差的平均值(18)= [(15) (16)±0.100]/2=(15)- (17)÷500在测站上,当后尺红面起点为4.687m,前尺红面起点为4.787m时,取十0.100,反之,取-0.100。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薄

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薄

仪器记录表重要问题记载表页数问题摘要处理结果或意见处理者编号记载由某号水准点至某号水准点或与路线页数联测之三角点其它点的往测或反侧(标出图幅分幅线、水准路线、点位号数及路线联测之三角点或其它点)水准观测说明与规范(一)观测方法1、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测。

当使用有光学测微器的水准仪和线条式铟瓦水准标尺观测时,也可进行单程双转点观测。

2、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单程观测。

支线必须往返测或单程双转点观测。

(二)设置测站要求三、四等水准测量采用尺台作转点尺承。

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若成像欠佳,应酌情缩短视线长度。

测站的视线长度、视线高度等按表1规定执行。

表1 (单位:m)(三)测站观测程序和方法1、三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a. 后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b. 前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c. 前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d. 后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

2、四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照准标尺分划顺序为:a. 后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b. 后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c. 前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d. 前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

3、一测站的操作程序:a. 首先整置仪器竖轴至垂直位置(望远镜绕竖轴旋转时,水准气泡两端分离不大于1cm);b. 将望远镜对准后视尺黑面,用倾斜螺旋导水准气泡准确居中,按视距丝和中丝精确读定标尺读数(四等观测可不读上、下丝读数,直接读距离);c. 照准前视尺黑面,按b款操作;d. 照准前视尺红面,按b款操作,此时只读中丝读数;e. 照准后视尺红面,按d款操作。

使用单排分划的铟瓦标尺观测时,对单排分划进行两次照准读数,代替基辅分划读数。

4、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操作程序与气泡式水准仪相同。

每测站观测前,首先将概略整平水准气泡导至中央,然后按规定顺序照准标尺进行读数。

转镜水准仪的操作程序,应按规定顺序照准标尺,而将黑面和红面分划的观测分别在两个镜位(或摆位)进行。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951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2786 333 2453 2789 654 2135 1786 1234 552 1299 1218 81 371 2758 -2387 2707 622 2085 1045 1651 -606 2335 2677 -342 2577 486 2091 2624 426 2198 1787 2359 -572 644 2407 -1763 625 1609 -984 317 2760 -2443 1430 1671 -241 1323 1735 -412
1 1 0 1 1 0 -1 -1 0 -1 -1 0 -2 -2 0 -1 1 -2 -1 1 -2 0 -1 1 -1 -2 1 -1 -1 0 -1 -1 0 0 -2 2 0 0 0 -1 -1 0 -1 -1 0 1 1 0
2453
2135
552
81
-2387
2086
-605
-342.5
2090.5
8
-366
9
-2163
10
2168
11
-2332
12
-1341
13
2447
2716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856 14 1.8 2719 2859 14 -2 1493 2079 58.6 2 1157 1441 28.4 -0.8 126 616 49 -2.2 2426 2988 56.2 2.2 801 1289 48.8 -2.6 2078 2592 51.4 -1.2 2321 2833 51.2 1.4 2374 2874 50 -1 1548 2026 47.8 1.8 504 784 28 0.8 413 837 42.4 -1.4 127 507 38 -2 1275 1585 31 -1.6 1179 1467 28.8 -0.2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包含示例数据)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包含示例数据)

(14) (13) (17)
(18)
1289 6073
+3
1221 5910
-2
+0.068 +0.163
+5
0.066
备注
后视 K1 前视 K2
高差
后视 K2 前视 K1
高差
已知水准点高 程:
未知水准点高 程:
后视 K1 前视 K2
高差
后视 K2 前视 K1
高差—1.4
上丝 前尺
下丝 前视距
∑d(m)
(4) (5) (10) (12) 1343
1100
24.3 —1.4
方向及 尺号
后视 前视 高差
后视 K1 前视 K2
高差
后视 K2 前视 K1
高差
水准尺读数 黑面 红面
平均高差 K﹢黑﹣红
(m)
(3) (6) (15)
(8) (7) (16)
测站编号点号后尺上丝前尺上丝方向及尺号水准尺读数k黑红平均高差m备注下丝下丝后视距前视距黑面红面视距差dmdm14后视3814已知水准点高程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组别:
测量员:
记录员:
天气:
测站 编号
1

点号
BM1 I
TP1
上丝 后尺
下丝 后视距 视距差 d(m) (1) (2) (9) (11)
1402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图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图
-1 0 -0.8695 -1
1 1 -0.521 0
0 -2 1.248 2
1 -2 1.4355 3
0 1 -0.9745 -1
后尺1# 1.778 前尺2# 0.341 后-前 1.437
6.464 5.13 1.334
后尺2# 0.853 前尺1# 1.828 后-前 -0.975
5.64 6.514 -0.874
2 1 -2.0905 1
0 -1 -1.2285 1
-3 -1 -1.899 -2
0 0 -1.914 0
|
2.508 34
0.62 35.2
前尺1# 0.797 后-前 1.881
5.481 1.981
-1.2
0
1.735
1.111 后尺1# 1.621 6.309
|
1.509 22.6
0.902 20.9
前尺2# 1.005 后-前 0.616
5.794 0.515
1.7
2.103
1.959 后尺2# 2.014 6.8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载收藏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表
日期: 观测者:
天气: 记录者:
仪器型号: 司尺者:
组号:
上丝
测 后 (m)
点 尺 下丝

(m)
号 后距(m)
上丝 前 (m) 尺 下丝
(m) 前距
方向 及 尺号
中丝读数
黑面 (m)
红面 (m)
视距差(m) 累加差(m)
后尺2# 0.519 前尺1# 2.609 后-前 -2.09
5.304 7.295 -1.99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