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化历程探索三步曲

中国近代化历程探索三步曲

中国近代化历程探索三步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一些代表人物即开始了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

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提倡“经世致用”,为“向西方学习”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则是中国人最早把对近代化的探索付之于实践。

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则在不同层面上把对近代化的探索从经济上升到了政治、新文化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激进派更是鲜明地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率领中国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从而为在中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建国后,中國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历经曲折,终于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一进程从目的和结果看,主要表现在:一、器物变革——洋务运动1.从目的看,它主要是要增强清政府镇压革命的实力,也为了提高抵御外国侵略的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

2.从倾向性看,它要求改变祖宗之法,反对盲目排外,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但在保卫封建的政治、经济制度这一根本点上它与顽固派又是一致的,因此后期它同顽固派勾结起来,共同攻击维新派。

3.从客观后果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对外国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发展了近代的教育事业。

二、制度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1.戊戌变法: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辛亥革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同盟会这一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辛亥革命用三民主义革命理论作指导,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人民获得政治、思想上的解放,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中国的四次近代化探索

中国的四次近代化探索
中国的四次近代化探索:
派别
主张
学习内容
口号
影响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科学技术(器物)师夷长技或自、求富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变法图强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政治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三民主义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
思想文化
民主、科学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中国四次近代化探索的共同点:
1、结果:都失败(从社会性质角度分析,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失败原因: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
3、共同作用:都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二、中国四次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由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体现出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过程。

中国四次近代化探索的比较

中国四次近代化探索的比较
没有涉及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展。
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文化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增强军事力量。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不同点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感念深入人心相同点背景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结果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戊戌变法法令及评价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经济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
器物(技术)
政治
戊戌变法
变法图强
制度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思想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文化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异同点: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不同点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张
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影响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感念深入人心
相同点
背景
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目的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结果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戊戌变法法令及评价:
类别
颁布的新法

最新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最新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专题解读】中国近代史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即外国列强不断地对中国进行侵略,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同时,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抗外来侵略者,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

这些斗争是要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

二是“近代化探索”,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这主要是解决富强问题。

这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赢得民族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民族独立的任务在新中国成立时解决了,国家富强的任务现在仍在继续。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就是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西方化的过程,同时也给中国的教育体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古老中国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迈向新生的重大转机。

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又是探索强国道路的过程。

其中重大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过程。

从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命题展望】关于中国近代化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

复习时应注意整合近代化探索活动四个事件代表的主张、主要活动、历史作用等,同时要注意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早期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结合。

【考点导学】仔细阅读《掌控中考》PA61—62,圈、点、批、画出重要的知识点并识记。

时间8分钟【梳理点拨】易混知识点: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区别: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开启性事件。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二、归纳总结1.中国近代化的四步探索有何不同?(学习的内容不同)2.以上四步探索的共同点是什么?(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之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以上探索从总体上看呈现了什么特点?4、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联系:世界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三、感悟历史1.以上四步探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勇于探索、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于承担历史重任、忧国忧民等)2.从上述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上述探索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仍然没有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

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

(1)洋务运动(地主阶级)①鸦片战争中抵抗派中国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是林则徐;魏源在他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②洋务派:代表人物:奕讠斤、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作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大,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 .地主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1 )近代前期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

①边疆地区危机时,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整个新疆。

②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战斗,壮烈殉国。

( 2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

①背景:鸦片战争的炮声,使一些封建士大夫开始放眼世界,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了。

②代表:林则徐、魏源。

③思想:放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结果:其理论没能彻底付诸实践,后来的洋务运动实践了他们的主张。

⑤影响: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开启了向西方学习以救国的大门,为中国早期近代化作了思想准备。

☆新思潮的萌发: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张謇提出“实业救国”(2)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想用“上帝”和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来拯救中国社会( l )太平天国运动(1851 一1864 年)①背景: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②主要原因:封建剥削沉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重人民负担,加剧阶级矛盾。

③新特点:①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肩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使命;②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③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失败的原因:①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②领导集团内的分裂,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失败的启示:无论何时何地,不能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领导集团不能争权夺势,甚至发生内讧;生活上不能腐化堕落、脱离群众。

最新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最新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专题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专题解读】中国近代史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即外国列强不断地对中国进行侵略,企图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同时,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抗外来侵略者,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

这些斗争是要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

二是“近代化探索”,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这主要是解决富强问题。

这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就必须赢得民族独立,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民族独立的任务在新中国成立时解决了,国家富强的任务现在仍在继续。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就是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西方化的过程,同时也给中国的教育体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古老中国在付出沉重代价之后迈向新生的重大转机。

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又是探索强国道路的过程。

其中重大事件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过程。

从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结果来看,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命题展望】关于中国近代化问题是近几年中考热点。

复习时应注意整合近代化探索活动四个事件代表的主张、主要活动、历史作用等,同时要注意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与早期的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结合。

【考点导学】仔细阅读《掌控中考》PA61—62,圈、点、批、画出重要的知识点并识记。

时间8分钟【梳理点拨】易混知识点: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区别: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开启性事件。

辛亥革命:中国近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二、归纳总结1.中国近代化的四步探索有何不同?(学习的内容不同)2.以上四步探索的共同点是什么?(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之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以上探索从总体上看呈现了什么特点?4、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联系:世界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三、感悟历史1.以上四步探索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勇于探索、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于承担历史重任、忧国忧民等)2.从上述探索中得到什么启示?上述探索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仍然没有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胡适
《文学改良刍 议》 提倡白话文
鲁迅
《狂人日记》 第一篇白话文 小说
李大钊
《孔子与宪法》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 胜利》
知识再现 评价
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没 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社会上起了思 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启发人 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作为青年学生,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来报效祖国。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 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洋 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 制度问题又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 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 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中说到的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分别指中国近代化起 步阶段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4分)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请归纳这几个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共同影响。(1分) 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假如你是这一时期的爱国志士,请你为当时的中国指出一条 光明进行的道路。(1分) 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彻底革命,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李鸿章: 创办江南制 造总局、北 洋水师、轮 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等。

中国近代化探索

中国近代化探索

• • •

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 府内外交困。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 治 3、代表人物:中央以奕忻为代表, 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张之洞等为代表
• 4、时间:19世纪60——90年代,掀起 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 5、内容 •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 业。 • 如: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 造总局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 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
• D、结果:失败。 • (1)失败的标志: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 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废除新政诏令。 (2)失败原因:①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只采用改良的办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 皇帝。②在顽固势力的进攻面前,寄希望 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广大人民群 众。 • ③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 小(根本原因)
• • •

2、辛亥革命1911年 A、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①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 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这是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为汇集革命力量,孙中山联合华兴会、 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1905年在日本东 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总理”, 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 •
• •
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1、戊戌变法(维新变法) A、兴起:公车上书(时间:1895 年春) (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定 (2)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3)作用: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 序幕
• B、发展: 严复。康有为称他为“中 国西学第一”,著有《天演论》把西 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他是中国近 代的启蒙思想家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1、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P28~29目的:维护清朝统治(师夷长技)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内容:前期: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后期:在“求富”口号下创办一批民用工业;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2、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座工业,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

江南制造总局——洋务派最大的军事工业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远东第一大船厂京师同文馆——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3、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4、对洋务运动的评价:P30第7课戊戌变法1、维新变法运动: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P32图2、序幕: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直接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3、运动性质:具有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4、政治团体:强学会机关报:《中外纪闻》P335、变法名称:戊戌变法——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百日维新——历时103天(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6、内容:7、变法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8、变法失败最主要原因: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第8课辛亥革命1、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P362、中国同盟会(1905年):P36~37创立者:孙中山地点:日本东京性质: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纲领:P37材料被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机关报:《民报》3、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5、辛亥革命:(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P38(3)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4)辛亥革命的意义:第9课新文化运动1、前期:P40(1)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2)主陈地:《新青年》P41(3)口号、旗帜:民主、科学(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5)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中考备考: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中考备考: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中考备考: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国近代化的含义及探索历程1.含义:是指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上的近代化。

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

2.探索历程: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洋务运动侧重学习西方技术;第二阶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侧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3.特点: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线索梳理】线索1:冲击与反应线索2:近代化转型1.政治民主化2.经济工业化3.思想科学化线索3:近代化转型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缩影——城市1.北京北京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主要扮演着政治.文化中心的角色,见证了中国从民主革命到新中国的诞生再到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走向富强的历程。

2.上海上海的变迁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缩影。

上海不仅是引领中国近代革命的一面旗帜,而且顺应了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潮流,是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并最终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3.南京南京长期是中国近现代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民主法治的伟大探索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终结,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

4.广州广州是近代中国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之一,中国国民革命的大本营,对外开放起步较早的地区,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化进程。

5.重庆重庆是近代中国开放的第一批内地商埠之一,是抗战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中心,也是现代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内地开放较早的地区,是中国从近代衰败到现代崛起的缩影.线索4:不同国家近代化路径的比较【拓展延伸】1.中国近代化进程具有什么特点?对此你有何感悟?特点:(1)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在西方侵略的刺激下被迫进行的,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2)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从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

(完整word版)中国近代化历程

(完整word版)中国近代化历程

“所谓近代化就是走出封建的中世纪,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即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健全民主政治,实现国家文明、民主、繁荣、富强。

"[1],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在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层面探索中国近代化之路.面对实现近代化的历史主题,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或投身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献身于政治制度的改革,或致力于近代思想的启蒙,对中国的近代化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与实践。

一、经济近代化的探索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各阶层开始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林则徐、魏源关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利用外国先进技术以强国御侮,启迪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放眼看世界,追求近代化。

19世纪 60年代初,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风暴的扫荡,清朝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部分成员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的第一场实践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了。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企业,如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这个过程不仅仿照西方的技术生产了枪炮、轮船等现代武器,而且“使外国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而入中国,中国社会因之出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 [3].此外,洋务派还创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海军,并且兴办近代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

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改善了清朝军队武装落后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清朝的国防力量,推进了中国国防的近代化;新式学堂的开办,近代化人才的培养则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之门。

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漠河金矿、上海机器织布局、湖北织布官局等,并在1880年修筑了唐山—胥各庄铁路。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所谓“近代化”是指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过程。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一.洋务运动二.戊戌变法三.辛亥革命四.新文化运动中考要求: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索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洋务运动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领导阶级:地主阶级(中央:地方:)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建立海军;创办新式学堂, 培养人才。

性质:地主阶级自救运动评价:P30二、戊戌变法早期的维新活动: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

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基本形成。

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加深时间:1898年6月—9月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影响: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三.辛亥革命革命党的创建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间:1905年成立地点:日本东京创建者:孙中山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内容:“民族”、“民权”、“民生”地位: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背景: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时间:1911年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高潮: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结果:失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中国近代化探索

中国近代化探索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近代化的探索1.阶段特征:在1919年以前,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侧重于在经济上学习西方的技术,如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阶段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如新文化运动。

从整体上看,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2、主要内容:奕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比较同:背景:都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目的:都是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方法:都主张学习西方;艰难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影响:都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经验教训:只有争取民族独立,才能实现国家富强;要寻找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要依靠人民群众;要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文明;要坚持思想解放,更新观念。

4、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外国的侵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5、近代化过程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二是争取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6、近代化探索的启示: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历史感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只依靠朝廷本身改革社会不过是幻想;我们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吸收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先进的外国文明和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国策;我们只有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才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国近代以来,对近代化的探索一直源源不绝,这一探求也融入了我国社会发展及文化建设历史中。

●从外国引入不落后于时代的知识中国近代以前,国家头脑严重受到传统价值观的绑架,新的思想无法传播,新的技术无法引进,使得中国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

为了和时代一起发展,诞生了由洋务运动和开放两大行动元素构成的“中国近代化”的探求。

洋务运动的一大特色就是引进海外的先进技术和思潮。

洋务运动的首先是科举制度的废除,开放洋务学堂,开始学习外国知识,吸收外国新思想,发展文化和科学。

1850年,我国接受美国圣路易斯投资银行的投资,开始接触海外金融知识,并宣布了洋务运动。

从此,我国从外国引进不落后于时代的科技、文化及知识,为吸收外国新思想打开了窗口,鼓励和开放国外专家到我国来,为中国发展科技服务,开始把中国的发展融入到国际的发展中来。

●改革开放,双重进步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将发展从外国知识吸纳改进,以科学、技术、管理及其他各个领域进行双向开放,带动了中国发展步入正轨,中国从“数百年落后”的困境中解脱,开始了快速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先后建立了经济特区、科技特区,将高科技、高层次的人才引入中国,为中国的高科技发展建立了牢固的基础,大大的提升了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

●中国科技发展迅猛改革开放以来,吸收了大量外国技术和知识,中国科技发展飞速,这也正是中国近代发展走在同龄国家前列的原因。

今天,中国同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诸如飞机、高铁、高速公路及悬索桥等等。

中国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发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科技创新方面主要把精力放在实用性天文、量子计算机及无人机等技术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中国科技引领了社会的改变,加快了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

综上所述,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就在不同时代不断地探索近代化的发展道路,正是这一探索实践化的历史过程,才使得中国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中国社会近代化历程中国社会近代化问题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上:工业化——富强;政治上:反侵略——民族独立,反封建1.资本主义近代化探索(1840——1949年)(1)起步阶段(1840——1895年):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正式开始。

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领域渗透。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①经济近代化(工业化)有了长足的进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实现重大突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革命派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921年中共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③思想文化的近代化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向西方学习,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采取了加强对金融业的控制,制订工业发展计划,开展经济建设,是中国近代化事业有所发展的十年。

抗战爆发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被打断。

2.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时期(1949——20世纪90年代)(1)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时期(1949——1978年)特点:探索中曲折前进(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特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主要表现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③明确提出富强(经济现代化)、民主(政治现代化)、文明(文化现代化)的目标现,中国经济开始呈现出半殖民地特征。

2.从19世纪60年代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形成了以封建经济为主体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论述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

论述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

论述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国近代化是一个历程,它不仅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更是中国人民摆脱封建社会、追求自由、繁荣昌盛的精神奋斗之路,更是中华民族发展新时期的发端。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包括:一、启蒙运动这是打破封建社会秩序的起点,大踏步走向现代化的开端。

它最早始于19世纪初洋务运动,同时也受到传播英法文化、思想的影响,更替了中国封建时代传统的社会思想,标志着中国发展的新起点。

二、改良派运动主要是以改革现实制度,开拓时代,创造新生活为目的的,内容十分丰富,从事衣食住行到学术思想,从反抗宋元政治腐敗到义务教育普及,从文学创作到新闻自由宣传,都有改良派运动体现。

三、开明时代是从1840年的洋务运动的瓶颈产生,到1860年“太平天国”的灭亡,在“坚守尊严”与“顺应国情”政策中形成的一个阶段,使得中国山河拨乱,一切返老还童,国家财力严重恶化,却井然也,是现代化转折点之前的一段重要时期。

四、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转折点,它象征着中国从共和政体走向帝制君主主义政体的变革,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变化,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奠定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五、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人民革命的政治力量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中国近代以来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发展,更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格局,为中国近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六、实行改革开放实行改革开放是沿本中国近代化发展最完结的一步。

它是中国社会制度上的根本性变革,是中国从共和主义向资本主义发展的转抩,使中国进入到市场经济,从而把中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总之,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是一段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历史进程,在洋务动派的开明、改革派的改良、辛亥革命的转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实施等历史使命的任务完成下,中国从“旧中国”走向“新中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现代化社会的跨越,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始于19世纪,当时中国正处在封闭和思想上的僵局之中。

一位英国传教士马克思·毛斯说:“中国人以前没有任何概念,也没有对自己和外界的认识,而是一种被动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文明的强势扩张成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一种动力。

19世纪初,随着外国企业的进入,西方文明开始侵入中国,并把外来文明带入中国,中国近代化探索就此开始。

同时,西方宗教和政治思想也开始影响中国社会,使得许多中国人意识到西方文明的优势,并开始学习借鉴西方的文化、科学和技术。

19世纪中叶,洋务运动及大清政府的改革给中国近代化探索增添了新的力量。

1860年,洋务运动正式启动,目的是通过改革和创新的政策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改革。

随着新的政策的实施,西方文明的影响加深了,中国开始尝试现代化,并开始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加强科技教育,开展现代农业,实施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建立行政机构,改善道路交通,建设火车等。

继洋务运动后,清朝末期的改革也为中国近代化探索提供了机会。

1911年,清朝宣告灭亡,民族解放运动也开始了,革命党人开始推行民主政治,尊重人权,改善民
生,推进社会进步,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现代化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进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从而确立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基本框架。

从18世纪到21世纪,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最根本的特征没有改变。

中国始终坚持将西方文明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和拓展,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

这一历程,也让中国探索出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八上(一)近代化探索历程四件事

八上(一)近代化探索历程四件事

近代化探索历程四件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4课洋务运动﹙近代化的开端)近代化-------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9世纪60年代--90年代)1.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的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背景﹕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两次鸦片战争﹚※3.领导阶级﹕封建地主阶级※4.洋务运动目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5.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6.洋务运动代表:①中央:奕䜣。

②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7.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8.口号:“自强”(前期);“求富”(后期)※二、洋务运动的内容/措施:※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记忆口诀:福、安、江南求自强)19世纪60年代起前期口号:“自强”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2.开办近代民用企业(记忆口诀:湖、汉、开、船为求富)19世纪70年代起后期口号:“求富”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张之洞)※3.兴办新式学校(1)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2年﹚(2)设立翻译錧,翻译外国科技书籍;(3)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如﹕詹天佑)※4.建立新式海陆军。

(1)陆军-----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左宗棠(钦差大臣)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2)海军-----19世纪80年代,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初步建成,(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同年在台湾建立行省)※三、洋务运动的影响/评价1 洋务运动的性质/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中国近代史近代化探索

中国近代史近代化探索

中国近代史综合复习二中国近代化探索总说:1、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通过什么事件完成的?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2、特点是什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发展3、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向西方学习、探索近代化道路、挽救民族危亡。

4、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

一、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洋务运动1、思想来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2、过程:(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时间:。

(3)根本目的:(4)主张::。

口号:前期以“”为口号;后期以“”为口号。

(5)代表人物:中央:;地方:、、、;派派别:(6)洋务派的主要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创办民用工业,3、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新式学堂。

(7)创办的军事工业有: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军事工业是和在创办的。

(8)民用工业主要有:在上海创办的;张之洞创办的、。

(9)洋务派兴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1862年成立的作用:(10)、结果:失败。

失败的标志: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

(1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因而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评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12)、历史地位: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区别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二、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戊戌变法)。

1、派别:;代表人物2、背景: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3、序幕:年,《》签订,、上书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这次上书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列举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兴办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能够正确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事迹,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4)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认识其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

(2)以表格形式为主,教师讲授,学生回答。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使学生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有更深刻的认识,由此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难点:近代化的探索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授课过程
导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战败。

随后,列强纷至沓来,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为了使中国独立富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积极探索救国方案,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了。

一、知识梳理:
学生朗读本部分内容,知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本节内容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

过程设计如下:1.
学生快速浏览本节知识,并结合教材完成表格内容;2.教师抽查、补充及疏导。

(一)洋务运动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洋务运动》,完成本内容的知识梳理表格。

记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然后抽查学生速记情况。

(二)戊戌变法
1、据表格提示,学生采用口述方式,自主完成。

然后学生阅读,巩
(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器物技术(洋务运动)------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三、归纳总结
学生先自我归纳,然后教师加以完善,共同总结出中国近代化探索
的特点:
1、方法上:向西方学习
2、学习层面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反映了先进人物为挽救民族危机前仆后继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