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除法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熊猫遇到了一些困难,想寻求大家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了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 图,大熊猫说:“我想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
个呢?”
提出问题:你们能帮助大熊猫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师:要想帮助大熊猫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什么?
生:是“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
3
三、运用新知,自主学习。
(一)基本练习。
练习 1. 读出下列除法算式,说一说算式的含义。
8 ÷4 =2
读作:

9 ÷3 =3
读作:

6 ÷2 =3
读作:

15 ÷ 5 = 3
读作:

16 ÷ 4 = 4
读作:

分析:记住“÷”这个符号的读法,每个算式都是从左向右读作:几除以几等于几;除法算
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所以只要符合实际情况即可。
分,然后再 2 条 2 条地分……, 只要最后 5 个盘子里鱼的个数一样多即可。 平均分完 后,每个盘子里鱼的个数就是除法算式的得数。 答案: 3 (二)辨析练习。 练习 1. 分一分,填一填。
4
分析: 这种平均分的问题就是用除法算式计算, 分成几份就在除号后边写几, 然后按照要求
分一分,每份是多少,最后的得数就是多少。
(三)语言描述平均分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分竹笋的结果?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放 3 个。
然后图文结合,再让学生说一说。
二、学习新知。
(一)引出除法。
师:刚才我们帮助大熊猫解决了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
答案:五个算式从上到下分别读作: 8 除以 4 等于 2,9 除以 3 等 3,6 除 2 等于 3,15 除 5
等于 3, 16 除以 4 等于 4。每个算式的含义略,只要符合实际即可。
练习 2. 把 15 条鱼平均放在 5 个盘里,每个盘里放(
)条。
பைடு நூலகம்
15 ÷ 5 = 分析: 可以 1 条 1 条地分;也可以 2 条 2 条地分, 最后在 1 条 1 条地分;还可以 3 条 3 条地
知道除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三)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1. 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师:请大家试着将“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放 3 个”这件事用一个除
法算式表示出来。 生: 12÷4=3。 师:说说这样表示的理由。 引导得出:因为÷表示平均分, 所以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就可以用 12÷4, 分得的结果是每盘同样多都是 3 个,所以最后等于 3。 师:这个算式读作 12 除以 4 等于 3。 学生读。 2. 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师:谁 来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 12、 4、3 分别表示什么? 师:这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师:除号表示什么? (四)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列出算式并说一说算式所表 示的含义,分以下三种情况: 1. 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2 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 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3 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3. 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6 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师:“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
生:每个盘子里同样多。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具代替竹笋和盘子,亲自动手分一分。
学生活动。
师:说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怎样?
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
(一个一个地分、两个两 个地分、三个三个地分)
师: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结论:每份同样多,都是每盘放 3 个。
除法
◆ 教材分析
除法是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 中除法的初步认识中的教学内容, 是在学生 学习了何为平均分的基础上,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认识除法。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 而且本课的内容也是学生以后学习的重要基础。 因此孩子们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 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 所以本课的教学至关重要, 本课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了解除法 的意义。我们学习除法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用实例更能让孩子们加深理解, 所以在实例中分析, 融入知识的学习, 并还给孩子们空间, 让孩子们自己说, 是很好的方式。
◆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等分) ,认识除号,会读写除 法算式。懂 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 经历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使学生 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用除法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渗透模型化思想,体会所学知识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2
揭示课题:除法。 师: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放 3 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用除法来计算。 (二)除号的由来。 师:加法、减法、乘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分别是“ +”、 “ - ”、“×”,除法也
有自己的运算符号“÷”,读作除号,板书指导除号的写法。 师:除号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介绍除号的由来。 师: 1695 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你
答案:( 1)2 5
(2)5 2
练习 2.
注:此图片是动画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平均分练习(
3)”。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 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 求能分成多少份, 这
种平均分的问题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 教学反思
略。
5
的价值。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即认识被除数、除数和商。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含义。
◆ 课前准备 ◆
PPT课件、师生平板
◆ 教学过程
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谈话引入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出示大熊猫图片,可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