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磁兼容技术概述
第1章RFID概论
1.2.4 反向散射耦合方式
• RFID反向散射耦合方式
• 阅读器至应答器的数据传输 阅读器至应答器的命令及数据传输,应根据RFID的有关
标准进行编码和调制,或者按所选用应答器的要求进行设计 ,详见第6章。
27
1.2.4 反向散射耦合方式
• 声表面波应答器
• 声表面波器件 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器件是以压电
效应和与表面弹性相关的低速传播的声波为依据。SAW器件 体积小、重量轻、工作频率高、相对带宽较宽、制造简单。
在RFID应用中,声表面波应答器的工作频率目前主要为 2.45GHz。
28
1.2.4 反向散射耦合方式
• 声表面波应答器
换能器
偶 极 子 天 线
反射带 反射器
压电晶体基片
• 声表面波RFID系统是基于时序方式、采用反向散射耦合 方式的RFID系统
• 扫频法的工作原理
扫频法
19
1.2.3 电感耦合方式的变形
• 扫频法的工作原理
• 阅的回读电路器流由侧产L2和采生C用扫2组扫频成频 的,振 交其荡 变谐器 磁振, 场频电 ,率感 频为率L1是 f从2,扫fLf扫2频在至振fLf荡至H。器fH应之的答间线器。圈的,谐L振1中 • 当应答器接近阅读器,阅读器扫频信号的频率和应答器谐振
阅 解调和解码
读
器
滤波放大
S
VD
存储及 控制电路
L2
C2
C3
R2
应答器
二进制数据编码信号
负载调制
13
1.2.2 电感耦合方式
• 应答器向阅读器的数据传输
• 应答器向阅读器的数据传输采用负载调制的方法。上图中的 负载调制方式称为电阻负载调制,其实质上是一种振幅调制 ,也称为调幅(AM),调节接入电阻R2的大小可改变调制度 的大小。
电磁兼容 class a
电磁兼容class a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是指在一定的电磁环境中,电子设备不受外部电磁干扰,同时也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的能力。
在电子设备日益普及和电磁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电磁兼容性已经成为了电子设备设计和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电磁兼容性中,Class A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Class A是指符合欧洲工业标准EN 55022的设备,其限值适用于在工业环境中运行的设备,并且其电磁辐射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过多干扰。
Class A设备有更严格的要求,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也说明Class A设备在工业环境中运行更为可靠,能够更好地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的电子设备设计和生产中,要想生产一款符合Class A标准的产品,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优化。
首先是对产品的电路设计进行优化,包括合理设计电路结构和布局,减小电磁辐射噪声的传播路径,降低电磁辐射干扰的发生概率。
其次是对产品的的外壳设计进行优化,采用合适的屏蔽材料和结构,减小电磁波在外壳内的传播和辐射,保证产品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过多的电磁辐射干扰。
除了电路设计和外壳设计外,还需要对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
通过电磁兼容性测试,可以验证产品是否符合Class A标准,以及在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测试包括电磁兼容性辐射测试、电磁兼容性传导测试、电磁兼容性敏感性测试等多个方面。
只有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才能保证产品在实际使用中不会受到外部电磁干扰,同时也不会对其他设备和环境产生干扰。
在电磁兼容性方面,Class A标准不仅仅适用于工业设备,也适用于其他环境下的设备。
对于一些对电磁兼容性要求比较高的领域,如军事、航空航天等,Class A标准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
在这些领域中,电子设备往往需要承受更严苛的环境和条件,只有符合Class A 标准的产品才能够满足其对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独立电力系统及其电力电子装置的电磁兼容
独立电力系统及其电力电子装置的电磁兼容内容简介:本书总结了作者十多年来对独立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的研究成果,并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电磁兼容性研究的成果,针对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电力电子装置及由其构成的独立电力系统电磁兼容性的各方面问题作了较全面、系统、深入的描述,重点阐述了传导EMI 的测量、电力电子设备和系统中的传导EMI分析与EMI抑制、系统级电磁兼容性分析与建模及系统级电磁兼容性故障诊断等。
本书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实际干扰的情况及消除办法,特别是系统级电磁兼容分析中关于干扰源的描述和干扰途径的确定等,是涉及独立电力系统及其电力电子装置中电磁兼容性各个方面的一部专著。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电磁兼容和电力电子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及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
前言第1章概述1.1 电磁兼容的定义1.2 电磁兼容的标准化进程1.3 电磁兼容的研究领域1.4 电力电子系统中电磁兼容研究的发展1.5 本书的内容安排第2章电磁干扰描述2.1 常见的电磁干扰源及其特性2.1.1 自然干扰源2.1.2 人为干扰源2.2 电磁干扰的作用途径及分析方法2.2.1 传导干扰2.2.2 辐射干扰2.3 电磁干扰的分类2.3.1 按频率成分进行分类2.3.2 按干扰性质分类2.3.3 按传输方式分类第3章传导电磁干扰的测量3.1 信号的频域和时域特征3.2 EMC标准中常用的基本单位3.3 电磁兼容测试中常用的仪器3.3.1 EMI接收机3.3.2 频谱分析仪3.3.3 信号源和功率放大器3.3.4 测量附属设备3.4 干扰电压测量3.4.1 差模干扰电压测量3.4.2 共模干扰电压测量3.4.3 干扰电压测量时的一些问题3.5 干扰电流测量3.5.1 电流探头3.5.2 退耦电容3.5.3 功率吸收钳3.6 面电流测量方法3.6.1 感应线圈测量方法3.6.2 表面磁场测量方法3.7 脉冲类干扰的测量3.7.1 脉冲类干扰的参数3.7.2 瞬变脉冲强度的测量第4章常见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4.1 电力电子电路中的EMI4.1.1 电力半导体器件产生的EMI4.1.2 电力电子电路中的电磁干扰4.1.3 脉冲类信号的频谱估算4.2 整流电路产生的EMI预测4.2.1 可控整流电路产生的EMI计算4.2.2 高频整流电路产生的EMI4.3 斩波器产生的EMI4.3.1 斩波器电磁干扰模型4.3.2 IGBT开关暂态建模4.4 逆变器产生的EMI分析4.4.1 逆变器干扰源的开关函数描述4.4.2 PWM逆变器干扰计算方法第5章电力电子系统的传导干扰分析5.1 系统电磁干扰的分析方法5.2 多整流器系统中的传导干扰预测5.2.1 多个相控整流器系统的干扰预测5.2.2 多PWM高频整流器系统的干扰预测5.3 电力推进(整流-逆变-电动机)系统的电磁干扰分析5.3.1 系统结构5.3.2 逆变系统干扰源计算5.3.3 差模干扰等效电路5.3.4 共模干扰等效电路5.4 开关电源系统传导干扰分析5.4.1 干扰耦合通道辨识5.4.2 基本干扰耦合模型第6章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6.1 对电磁干扰源采取的抑制措施6.1.1 继电器系统的噪声抑制6.1.2 电力半导体开关的噪声抑制6.1.3 变压器的屏蔽6.1.4 电容滤波6.1.5 其他减小干扰发射的办法6.2 滤波元件和滤波电路6.2.1 滤波元件的选择与设计6.2.2 滤波电路的选择与测量6.3 EMI滤波器的设计6.3.1 按插入损耗设计EMI滤波器6.3.2 最坏情况插入损耗的计算6.3.3 阻抗不匹配时的设计6.3.4 EMI滤波器元件高频特性的影响6.3.5 EMI滤波器的布置第7章电磁敏感度分析7.1 电磁干扰源的等效与EMS测试信号7.1.1 浪涌电压7.1.2 IEC规定的EMS测试信号7.1.3 GJB中规定的EMS测试信号7.2 系统内部的EMI耦合及其抑制技术7.2.1 公共阻抗耦合7.2.2 电磁场耦合7.2.3 电磁耦合抑制方法7.3 瞬变干扰能量计算7.3.1 拉普拉斯变换中根的计算方法7.3.2 脉冲类干扰的能量计算公式7.3.3 能量密度函数的绘制和应用第8章系统电磁兼容性分析与建模8.1 系统电磁兼容性分析概述8.1.1 电磁兼容分析方法8.1.2 电磁兼容模型描述8.2 系统电磁兼容性的仿真分析8.2.1 电磁兼容预测分析的步骤和作用8.2.2 系统电磁兼容性分析原理框图8.3 系统电磁兼容性分析中的建模技术8.3.1 EMI源的建模8.3.2 接地系统建模分析8.3.3 电磁耦合计算模型8.4 系统电磁兼容分析中的简化8.4.1 灵敏度应用于EMI研究8.4.2 干扰灵敏度的概念8.4.3 用灵敏度方法建立EMI模型第9章系统电磁兼容性故障诊断9.1 概述9.2 电磁兼容故障诊断方法9.3 电磁兼容故障诊断实例9.3.1 隐性故障诊断举例9.3.2 显性故障诊断举例参考文献附录附录一主要符号表附录二缩略术语表。
第一章 FACTS的概念和传输系统
1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的基本概念1.1 概述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即FACTS(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已在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分配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应用,是电力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大量的电力电子器件不仅提供了高速、可靠和先进的开关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借助于这些基于电力电子器件、且具有革新概念的电力产品所提供的大量机会,电能的生产、传输、和使用的质量得到了有力的提高。
电力电子技术与传统的电力系统控制设备的结合,使电力系统中影响潮流分布的电压、线路阻抗及功角这三个主要电气参数能得到迅速调整。
在不改变网络结构的前提下,FACTS使网络的功率传输能力以及对潮流和电压的可控性大为提高,能对系统运行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产生影响。
根据FACTS作用,它的主要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较大范围地控制潮流,使之按指定路径流动;2) 保证输电线的负荷可以接近热稳定极限,但不会出现过负荷;3) 在控制区域内可传输更多的功率,因而能减少发电机的热备用;4) 在系统短路和设备故障情况下,能够防止出现线路连锁跳闸的“骨牌效应”;5) 阻尼可能会损坏设备,限制输电容量的各种电力系统振荡。
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是输电线路阻抗、送端和受端电压幅值,以及这两个电压之间的相位差的函数,只要控制其中一个或一组潮流变量,就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上的有功和无功潮流进行控制。
在电力系统发展的初期,系统结构比较简单,一般只能满足局部地区的需要,也不存在利用传输线与邻近电力系统发生有功功率的能量交换。
因此,交流输电网络很难及时处理电力系统的快速变化,在解决动态稳定性问题时,一般都要增加稳定裕量,这样可保证在出现误操作时,或故障后系统能自动恢复到稳态。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负荷能力和安全运行能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一般情况下,只要通过并联电容器的方法就能够保证系统电压在规定范围内运行。
《电磁兼容原理与应用教程》课件第一章
我们探讨信息电子设备的电磁泄漏及防护问题时, 面临以下一些新的课题需要研究解决。
(1) 由于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增加(如今已进入 亚微米量级),芯片上的线条更窄,线条更多,层 数增加且间距更小,因而相互串扰也增加。新材 料的应用也给研究工作增加了难度。 (2) 纳米技术将成为新世纪的电子热点,从材料到 元器件甚至到一个组件的运行机理、检测方法都 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对这类元器件的EMC设计需 要重新认识,要寻求新的测试手段。
•
•
•
金融行业 1995年6月,某省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一座33层 高楼遭雷击,导致网络停止工作3天,几亿元资金 无法运行,仅利息损失就达200多万元。2005年5 月18日,南安市工商银行计算机网络设备被雷击 坏,损失10万元。 微波通信系统
某大电网有微波站近百个,其中进口设备站65个。 事故统计表明,造成设备损坏、导致长时间通信 中断的主要原因是雷害。某一线段的15个站有12 个站曾遭受雷击影响正常通信,个别微波站几乎 每年都遭雷击。
•
•
1991年英国劳达航空公司的那次触目惊心的空难 至今令人难忘,有223人死于这次空难。据有关部 门分析,这次空难极有可能是机上有人使用笔记 本电脑、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它释放的 频率信号启动了飞机的反向推动器,致使机毁人 亡。 1998年初,台湾华航一班机坠毁,参与调查的法 国专家怀疑有人在飞机坠毁前打移动电话,导致 通信受到干扰,致使飞机与控制塔失去联络,最 后坠毁。
1.1.2 电磁场慕尼黑大学医学研究所自1994年以来对近 万名长期操作电脑的职业女性进行的跟踪调查表 明,长时间操作电脑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比其他职业妇女的概率高出43%。研究人员用雌 性白鼠在电磁场中进行模拟实验,不久发现白鼠 的乳腺出现肿癌,其成长速度与磁场强度有关。 据美国的一项报告,德伯特公司有12名孕妇在荧 光屏前工作,一年间竟有7名孕妇流产,1名孕妇 早产;国防兵役局有15名孕妇在荧光屏前工作, 有7人流产,3人产下畸形婴儿。
em 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em 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EM标准是一种重要的标准,它涉及电磁学领域中的测量和测试方法。
EM标准的制定意在规范电磁场的测量、辐射和电磁兼容性的评估,以确保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电磁干扰和辐射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电磁场对人体健康和电子设备的正常操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制定EM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EM标准的制定不仅有助于测量和评估电磁场的强度和辐射水平,还包括评估电磁兼容性和电磁辐射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这些标准通过规定测试方法、限制数值和界定安全范围,为制造商、工程师和监管机构提供了参考,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要求和标准。
EM标准的确立和广泛应用对电子设备市场的发展和技术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它促使制造商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以提高产品的抗干扰能力和电磁兼容性,从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可靠性。
同时,EM标准的制定也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指导,使其能够更好地监督电子设备市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EM标准对于电子设备的生产和使用至关重要。
它通过规范电磁场测量与评估方法,保障了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子设备的不断创新,EM标准的重要性将越发凸显。
未来,随着电磁环境的变化和电子设备的发展,EM标准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有望为电子设备市场带来更高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架构和组织方式。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逻辑,使文章的内容更加有条理和易于阅读。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文章的结构,以确保读者能够充分理解本文的内容。
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头,用来引入主题并概述文章的内容。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背景介绍和EM标准的定义和作用等。
结论部分是文章的总结,总结了EM标准的重要性,并展望了EM标准的发展前景。
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共四章 98页)
EMC = EMS + EMI
电磁兼容测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基本特点
电磁兼容测量是一项综合活动,包含以下几方面 的内容。 试验(Experiment)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运 用必要的手段,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观察事物本 质和规律的一种实践活动。 测试(Test)则更多关心的是某一参数的变化 或响应; 测量(Measurement)是用一定的仪器或工具 测定某一参数或指标。
使用频率
XX电子系统 使用频率 XX系统 使用频率
CAN总线 CPU 系统
16MHz
计算机
100/40/16/12MHz 20M/16M
1.1GHz/667MHz 显控终端
IDE\PCI总线
显示信号 视频信号 液晶显示屏
33.3MHz
25.175MHz 14.318MHz 25MHz
激光测距机
热像仪 角传感器 倾斜传感器 控制组合
电源、变频器 晶振、CPU、数字器件 电机、地环路噪声
在电磁兼容分析中,需要考虑的 5个主要方面是:
频率:问题出现在频谱的哪一部分? 时间:问题是否连续(周期信号),或问题仅在某些操
作循环内出现(例如磁盘驱动装置写入操作)? 振幅:干扰源能级有多强,什么情况会引起严重干扰? 阻抗:什么是干扰源和接收器电路的阻抗,什么是两者 之间传输机构的阻抗? 尺寸:发射装置的物理尺寸是多少?射频电流将产生电 磁场,该电磁场将会通过设备壳体上长度等于波长或 “上升时间距离”有效部分的渗漏处(接缝或开口)漏 泄出去。印制电路板的印制线长度与射频电流的传输途 径有直接关系。
11M/29.97M
58/14.5/6MHz 12MHz 16M/20K 30/16M , 8K/3.5K
PCS-222TU_X_说明书_国内中文_标准版_X_R2.01_(ZL_ZNKZ0201.1208)
我们定期仔细检查本文档中的内容,在后续版本中会有必要的修正。 资料相关,请联系:
但不可避免会有一些错误之处,欢迎提出改进的意见。
电话:025-87178185、传真:025-8718208
我们保留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进行技术改进的权利。
电子信箱:nr_techsupport@
警示!
接地 装置的接地端子必须可靠接地。
运行环境 该装置只允许运行在技术参数所规定的大气环境中,而且运行环境不能存在不正常的震动。
额定置的额定参数。
印刷电路板 在装置带电时,不允许插入或拔出印刷电路板,否则可能导致装置不正确动作。
外部回路 当把装置输出的接点连接到外部回路时,须仔细检查所用的外部电源电压,以防止所连接的回
警告!
电气设备在运行时,这些装置的某些部件可能带有高压。不正确的操作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 害或设备损坏。
只有具备资质的合格专业工作人员才允许对装置或在装置临近工作。工作人员需熟知本手册中 所提到的注意事项和工作流程,以及安全规定。
特别注意,一些通用的工作于高压带电设备的工作规则必须遵守。如果不遵守可能导致严重的 人身伤亡或设备损坏。
警告! 意味着如果安全预防措施被忽视,则可能导致人员死亡,严重的人身伤害, 或严重的设备损坏。
警示! 意味着如果安全预防措施被忽视,则可能导致轻微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本条特别适用于对装置的损坏及可能对被保护设备的损坏。
警告!
为增强或修改现有功能,装置的软硬件均可能升级,请确认此版本使用手册和您购买的产品相 兼容。
1.1 应用范围 ...........................................................................................................................1 1.2 保护配置和功能 ................................................................................................................1 1.3 测控配置 ...........................................................................................................................1 1.4 性能特征 ...........................................................................................................................1 1.5 产品执行标准 ....................................................................................................................2 第 2 章 技术参数 ............................................................................................................................5 2.1 电气参数...........................................................................................................................5 2.2 机械结构 ...........................................................................................................................6 2.3 环境条件参数 ....................................................................................................................6 2.4 通信端口 ...........................................................................................................................6 2.5 型式试验...........................................................................................................................7 2.6 认证 ..................................................................................................................................8 2.7 故障录波和事件记录.........................................................................................................8 2.8 主要技术指标 ....................................................................................................................9 第 3 章 保护原理 .......................................................................................................................... 11 3.1 概述 ................................................................................................................................ 11 3.2 非电量保护原理 ..............................................................................................................12 3.3 RTD 直流测量原理...........................................................................................................14 3.4 直流测量 .........................................................................................................................14 3.5 档位测量 .........................................................................................................................14 3.6 滑档跳闸 .........................................................................................................................15 第 4 章 硬件描述 ..........................................................................................................................17 4.1 概述 ................................................................................................................................17 4.2 装置面板布置 ..................................................................................................................17 4.3 结构与安装......................................................................................................................18
Mark VIe控制系统中文版第1册
GE EnergyMark VIe®控制系统指南 第一册 系统手册目录第1章综述1-1 介绍…………………………………………………………………………………….1-1 应用…………………………………………………………………………………….1-2 控制器………………………………………………………………………………….1-3 I/O网络(IONet)…………………………………………………………………….1-3 I/O模块…………………………………………………………………………………1-4 相关文献………………………………………………………………………………..1-5 如何获取帮助…………………………………………………………………………..1-5 缩写词和缩略语………………………………………………………………………..1-6第2章系统体系结构2-1 介绍……………………………………………………………………………………..2-1 系统部件………………………………………………………………………………..2-1 控制器……………………………………………………………………………..2-2控制器外罩………………………………………………………………………..2-4电源………………………………………………………………………………..2-4I/O包………………………………………………………………………………2-5终端块……………………………………………………………………………..2-6I/O类型……………………………………………………………………………2-7功率源……………………………………………………………………………..2-9 通信……………………………………………………………………………………..2-11 设备数据公路(UDH)……………………………………………………….....2-11工厂数据公路(PDH)…………………………………………………………..2-11IONet………………………………………………………………………………2-12人机接口(HMI)………………………………………………………………..2-12服务器……………………………………………………………………………..2-13计算机操作者接口(COI)………………………………………………………2-13与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连接……………………………………………….2-14EX2100励磁器……………………………………………………………………2-15发电机保护………………………………………………………………………..2-15LS2100静态启动器……………………………………………………………….2-15 控制和保护……………………………………………………………………………..2-16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2-16平均强制断电间隔时间(MTBFO)…………………………………………….2-17故障检测…………………………………………………………………………..2-18联机维修…………………………………………………………………………..2-19指定的控制器……………………………………………………………………..2-20UDH通信器……………………………………………………………………….2-21输出处理…………………………………………………………………………..2-22输入处理…………………………………………………………………………..2-24状态交换…………………………………………………………………………..2-29表决………………………………………………………………………………..2-29强制赋值…………………………………………………………………………..2-30对等I/O……………………………………………………………………………2-30命令操作…………………………………………………………………………..2-30响应速度…………………………………………………………………………..2-31涡轮保护…………………………………………………………………………..2-32 冗余选项………………………………………………………………………………..2-33 单工控制器………………………………………………………………………..2-34第3章网络3-1 介绍……………………………………………………………………………………...3-1 网络综述…………………………………………………………………………………3-1 网络层次……………………………………………………………………………3-2 数据公路…………………………………………………………………………………3-5 工厂数据公路(PDH)………………………………………………………….…3-5设备数据公路(UDH)……………………………………………………………3-7数据公路以太网交换机……………………………………………………………3-8为UDH和PDH选择IP地址…………………………………………………….3-9IONet………………………………………………………………………………3-10寻址……………………………………………………………………………….3-10以太网全局数据(EGD)……………………………………………………….3-12 光纤电缆……………………………………………………………………………….3-14 部件……………………………………………………………………………….3-14 单模光纤连线………………………………………………………………………….3-18 IONet部件………………………………………………………………………..3-19UDH/PDH部件…………………………………………………………………..3-20拓扑结构实例…………………………………………………………………….3-21以太网交换机故障检修………………………………………………………….3-21部件来源………………………………………………………………………….3-22 第4章法规、标准和环境4-1 介绍………………………………………………………………………………………4-1 安全标准…………………………………………………………………………………4-1 电气………………………………………………………………………………………4-1 印刷电路板部件……………………………………………………………………4-1电磁兼容性(EMC)………………………………………………………………4-2低压电指令…………………………………………………………………………4-2ATEX指令94/9/EC………………………………………………………………..4-2电源电压……………………………………………………………………………4-2 环境………………………………………………………………………………………4-4 温度…………………………………………………………………………………4-4运输和存储温度……………………………………………………………………4-6湿度…………………………………………………………………………………4-6海拔高度……………………………………………………………………………4-6污染物………………………………………………………………………………4-7振动…………………………………………………………………………………4-7 第5章安装和配置5-1 介绍………………………………………………………………………………………5-1 安装支持…………………………………………………………………………………5-1 前期规划……………………………………………………………………………5-1GE安装文献……………………………………………………………………….5-2技术咨询选项………………………………………………………………………5-2 设备接收和处理…………………………………………………………………………5-4 存储…………………………………………………………………………………5-5操作环境……………………………………………………………………………5-6 电源要求…………………………………………………………………………………5-7 安装支持图纸……………………………………………………………………………5-8 接地……………………………………………………………………………………..5-13设备接地…………………………………………………………………………..5-13电缆分级和排布………………………………………………………………………5-21 信号和电源等级的定义…………………………………………………………5-21电缆通道间距准则………………………………………………………………5-23布线准则…………………………………………………………………………5-26 电缆技术规格…………………………………………………………………………5-27 电缆的尺寸………………………………………………………………………5-27常规技术规格……………………………………………………………………5-28低压电屏蔽电缆…………………………………………………………………5-29 连接系统………………………………………………………………………………5-31 I/O布线………………………………………………………………………….5-31终端块特征………………………………………………………………………5-32电源系统…………………………………………………………………………5-33安装以太网………………………………………………………………………5-33 启动检查………………………………………………………………………………5-34 布线和电路检查…………………………………………………………………5-34 第6章工具和系统接口6-1 介绍………………………………………………………………………………………6-1 ToolboxST………………………………………………………………………………..6-1 人机接口(HMI)………………………………………………………………………6-2 基本说明……………………………………………………………………………6-2产品功能……………………………………………………………………………6-2 涡轮历史分析程序………………………………………………………………………6-4 系统配置……………………………………………………………………………6-4系统性能……………………………………………………………………………6-5数据流………………………………………………………………………………6-5涡轮历史分析程序工具……………………………………………………………6-6 uOSM…………………………………………………………………………………….6-8 OPC服务器……………………………………………………………………………..6-9 Modbus…………………………………………………………………………………6-10 以太网Modbus从机……………………………………………………………..6-11串行Modbus………………………………………………………………………6-12 以太网GSM……………………………………………………………………………6-16 时间同步化…………………………………………………………………………….6-17 冗余时间源……………………………………………………………………….6-17时间源的选择…………………………………………………………………….6-18 第7章维护和诊断7-1 介绍………………………………………………………………………………………7-1 维护………………………………………………………………………………………7-1 以太网交换机……………………………………………………………………………7-2 警告综述…………………………………………………………………………………7-3 进程警报…………………………………………………………………………………7-4 进程和保持警报数据流……………………………………………………………7-4 诊断警报…………………………………………………………………………………7-5 通过ToolboxST来浏览控制器诊断………………………………………………7-5针对表决器给出相异情况的诊断…………………………………………………7-6 总额计算器………………………………………………………………………………7-7 发光二极管快速参考……………………………………………………………………7-8 I/O包状态………………………………………………………………………….7-9IONet状态…………………………………………………………………………7-9第1章综述应用 ……………………………………………………..1-2控制器 ……………………………………………………..1-3I/O网络(IONet) ……………………………………..1-3I/O模块………………………………………………………1-4相关文献……………………………………………………..1-5如何获取帮助………………………………………………..1-5缩写词和缩略语……………………………………………..1-6介绍Mark VIe控制设备适用于多种控制和保护的应用场合,其中包括蒸汽和燃气涡轮以及电厂配套设施(BOP)等。
3601010055 SL200B通讯控制器用户手册_V1.0(DP)
用户手册
中 国·济 南 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14 年 8 月-
目录
第 1 章 概 述............................................................................................................... 1
1.3
系统组成..........................................................................................................1
1.4
性能指标..........................................................................................................1
CPU1 CPU2 CPU3 CPU4 CPU5 POEWR1
12
MB 板 前
LED 板 图 2.1 装置结构示意图
POWER 板、CPU 板、DIO 板、COM 板均可通过机箱背面与之固定的小面板拔插。 拔出方法:分别逆时针拧动小面板的两个固定螺钉,使小面板与机箱横梁脱离(注意不要将固定螺钉完全 拧下来,使小面板与机箱横梁脱离即可),然后向外拉动两个固定螺钉,将小面板和与之相连的板卡拔出。 插入方法:将小面板和与之相连的板卡沿着导轨插入,然后拧紧小面板的上下两个固定螺钉。
COM 板
3
提供 8 路串口(后接线)
(串口板)
其 中 4 路 232 , 4 路 232/485。
MB 板
4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Power System Automation课程编号:130201021学时:32 学分:2.0适用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四号黑体加粗,描述文字用四号小宋体(下同))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学科方向类必修课程。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的综合性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运行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发电厂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等,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电气工程类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之一。
该课程可以支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4(研究)的达成。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相关问题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2、使学生掌握发电机自动励磁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入了解发电机同步并列的条件与过程,以及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满足并列条件对电网产生何种影响,为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3、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及电压调整的基本问题,掌握电力系统功频特性、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措施,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电力系统运行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4、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工作原理、装置的调试方法以及装置的设计方法,并且学习自动装置对电力系统运行影响的分析方法,为设计、研发电力系统自动控制装置和解决电力系统复杂运行工程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知识,熟悉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的相关问题,训练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电力系统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发电机同步并列的条件,以及自动准同期装置的工作原理。
IGBT模块的EMC设计
L (200nH) i
16MHz
C (500pF)
图 10-11 寄生电感和寄生电容间的谐振现象
若 IGBT 开通/关断时回路中有 16MHz 的谐振电流, 则会产生传导干扰及辐射干扰噪声。 上图中频率为 16MHz 的共模噪声电流通过 IGBT 模块的绝缘基板流至接地线,然后传播至输入电源线,并表现为传导干扰的峰值。 若谐振频率达 30MHz 或更高,则会表现为辐射干扰。 电路各部件的寄生电容和电感如表 10-1 所示。 表 10-1 电路部分 IGBT 模块 P 极与 N 极间 IGBT 芯片 缓冲电容 绝缘基板 电解电容 铁芯电抗器 压敏电阻 电机 4芯屏蔽线 直流母排 500~1,000pF 100pF 50~200pF 100~200pF 13,000pF 几百 pF - 主电路部件的寄生电感和电容 寄生电感 20~40nH - 20~40nH - - - - - 几百 nH~几 µH 几百 nH 内部电极与金属带之间 频率为数 MHz 或更高时, 电抗 器特性会转化为电容特性 耐压越高,寄生电容越低 以 3 相 15kW 感应电动机为例 每米 每 10 ㎝约为 100nH 取决于模块电压等级 备注
冷却フィン 散热器
图 10-10
考虑寄生电感、电容时的等效电路
10-6
第 10 章
IGBT 模块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例如,假设线路的寄生电感为 200nH,基板的寄生电容为 500pF,寄生电感和电容构成一个环路,则环路 的谐振频率 fo 计算公式如下,
fo
1 1 ≒16MHz 2 π LC 2 π 200nH 500pF
寄生电容 - 100~200pF
在实际的系统中,这些部件的连接非常复杂,可能会形成 LC 谐振。由于 IGBT 的开关,在 LC 电路中会 产生谐振电流,产生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的峰值。
射频基础知识
射频基础知识第⼀部分射频基本概念第⼀章常⽤概念⼀、特性阻抗特征阻抗是微波传输线的固有特性,它等于模式电压与模式电流之⽐。
对于TEM波传输线,特征阻抗⼜等于单位长度分布电抗与导纳之⽐。
⽆耗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为实数,有耗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为复数。
在做射频PCB板设计时,⼀定要考虑匹配问题,考虑信号线的特征阻抗是否等于所连接前后级部件的阻抗。
当不相等时则会产⽣反射,造成失真和功率损失。
反射系数(此处指电压反射系数)可以由下式计算得出:z1⼆、驻波系数驻波系数式衡量负载匹配程度的⼀个指标,它在数值上等于:由反射系数的定义我们知道,反射系数的取值范围是0~1,⽽驻波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正⽆穷⼤。
射频很多接⼝的驻波系数指标规定⼩于1.5。
三、信号的峰值功率解释:很多信号从时域观测并不是恒定包络,⽽是如下⾯图形所⽰。
峰值功率即是指以某种概率出现的尖峰的瞬态功率。
通常概率取为0.1%。
四、功率的dB表⽰射频信号的功率常⽤dBm、dBW表⽰,它与mW、W的换算关系如下:dBm=10logmWdBW=10logW例如信号功率为x W,利⽤dBm表⽰时其⼤⼩为五、噪声噪声是指在信号处理过程中遇到的⽆法确切预测的⼲扰信号(各类点频⼲扰不是算噪声)。
常见的噪声有来⾃外部的天电噪声,汽车的点⽕噪声,来⾃系统内部的热噪声,晶体管等在⼯作时产⽣的散粒噪声,信号与噪声的互调产物。
六、相位噪声相位噪声是⽤来衡量本振等单⾳信号频谱纯度的⼀个指标,在时域表现为信号过零点的抖动。
理想的单⾳信号,在频域应为⼀脉冲,⽽实际的单⾳总有⼀定的频谱宽度,如下页所⽰。
⼀般的本振信号可以认为是随机过程对单⾳调相的过程,因此信号所具有的边带信号被称为相位噪声。
相位噪声在频域的可以这样定量描述:偏离中⼼频率多少Hz处,单位带宽内的功率与总信号功率相⽐。
例如晶体的相位噪声可以这样描述:七、噪声系数噪声系数是⽤来衡量射频部件对⼩信号的处理能⼒,通常这样定义:单元输⼊信噪⽐除输出信噪⽐,如下图:对于线性单元,不会产⽣信号与噪声的互调产物及信号的失真,这时噪声系数可以⽤下式表⽰:Pno 表⽰输出噪声功率,Pni 表⽰输⼊噪声功率,G 为单元增益。
ABB变频器ACS1000中文说明书
ACS 1000中压交流传动315 - 5000 kW技术样本ACS1000中压交流传动315 - 5000 kW 鼠笼式感应电动机的精确速度和转矩控制技术样本目录第一章 - 概述51.1简介 51.2标准解决方案 51.3关键技术 51.4技术优势 61.5ACS 1000 产品类型 6第二章 - 标准特性 72.1IGCT 功率半导体器件 72.2无熔断器设计 72.3直接转矩控制 72.4输入电路82.5输出电路 92.6系统原理图 9第三章 - 硬件说明 113.1电磁兼容性 113.2ACS1000 柜体设计 113.2.1风冷型 113.2.2水冷型 123.2.3主电路接线端子 133.3控制单元 133.4门锁 143.5防护等级 153.6吊装装置 153.7柜体颜色 153.8附加柜体 15第四章 - 用户接口174.1概述 174.2CDP 312 控制板 174.3标准输入/输出接口板 184.4现场总线适配器模块 214.5PC 工具 21第五章 - 参数和应用宏 235.1概述 235.2不同应用宏的适用场合 23 ACS 1000 技术样本15.3应用宏的输入/输出接口 24第六章 - 标准功能 276.1概述 276.2标准控制功能 276.2.1总体功能 276.2.2主回路断路器控制 296.2.3本地和远程控制 296.2.4故障诊断 306.2.5可编程数字和模拟输出 316.2.6可编程模拟输入 316.2.7输入信号源选择和信号处理 316.3标准保护功能 326.3.1可编程故障保护功能 326.3.2已编程的保护功能336.3.3其它保护功能 356.4其它功能 356.4.1用户特定的可选件 36第七章 - 可选件 377.1环境条件 377.2柜体设计 377.3输入侧 387.4输出侧 397.5变频器冷却系统 417.6变频器隔离开关和旁路 437.7辅助控制接口457.8PC 工具45第八章 - 传动系统选型 478.1概述 478.2主回路断路器 478.2.1主回路断路器控制 478.2.2跳闸回路 478.2.3主回路断路器特性 498.3输入变压器选型 518.4ACS1000 变频器选型 528.4.1输出滤波器 528.4.2非平方负载应用 528.4.3ACS1000 选型表 538.5电机选型 568.5.1负载曲线 568.5.2选型标准 578.5.3更新改造应用 578.5.4转矩冲击 57 2ACS 1000 技术样本附录 A - 安装指南 59环境条件 59安装 59功率设备安装 62概述 62变压器一次侧电缆 62变压器二次侧电缆 62电机电缆 63功率电缆选型 63辅助电源电缆 63控制电缆 63电缆布线 63ACS1000 电缆进线方式和接线端子 6412脉波ACS1000 变频器的变压器接线图 6524脉波ACS1000 变频器的变压器接线图 6512/24脉波变频器的电机接线图66附录 B - 技术数据 67变压器连接/变频器输入 67变频器输出/电机连接 68辅助电源69环境条件 69传动降容70风冷型变频器 70水冷型变频器 71运输和储存71冷却72风冷型变频器 72水冷型变频器 72保护功能 73模拟输入 74模拟输出74数字输入75数字输出 76辅助电源输出 76参考电压输出77DDCS光缆链路 77柜体封装77附录 C - 外形尺寸及重量79附录 D - 适用的规范和标准 83CE 标志 83低压标准 83机械标准 83 ACS 1000 技术样本3电磁兼容性(EMC) 标准 83电磁辐射 84电磁防护 84UL 标志 84适用的规范和标准 84附录 E - ACS 1000 产品型号 87 4ACS 1000 技术样本 第一章-概述1.1简介ACS 1000 系列变频器是ABB公司 为中满足中压变频器市场要求而专门设计生产的产品。
TH2816A型LCR数字电桥操作说明书
TH2816A/TH2817A 使用说明书
1.3 体积与重量
体积(W*H*D): 350mm*110mm*340mm 重量: 约 4kg
第一章 概述
1.4 安全要求
本仪器为 I 类安全仪器 1.4.1 绝缘电阻
在参比工作条件下,电源端子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 50MΩ; 在湿热运输条件下,电源端子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 2MΩ;
1.2.3 预热 开机后预热时间:≥ 20 分钟
1.2.4 几点注意问题 ! ⑴ 请不要在多尘、震动、日光直射、有腐蚀气体等不良环境下使用。 ⑵ 仪器长期不使用,请将其放在原始包装箱或相似箱子中储存在温度为 5℃~40℃, 相对湿度不大于 85%RH 的通风室内,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测量仪的有害杂质,且 应避免日光直射。 ⑶ 本仪器已经经过仔细设计以减少因 AC 电源端输入带来的杂波干扰,然而仍应尽量 使其在低杂讯的环境下使用,如果无法避免,请安装电源滤波器。 ⑷ 本仪器后有散热风扇,左右有散热通风孔,以避免内部温度升高影响精度,请确 保仪器处于良好通风状态下。 ⑸ 请勿频繁开关仪器,以免造成存储数据的丢失。
1.4.2 绝缘强度 在参比工作条件下,电源端子与外壳之间能承受额定电压为 1.5kV,频率为 50Hz 的交
流电压 1 分钟,无击穿及飞弧现象。
1.4.3 泄漏电流 泄漏电流不大于 3.5mA。
1.5 电磁兼容性
1.5.1 电源瞬态敏感度按 GB6833.4 的要求。 1.5.2 传导敏感度按 GB6833.6 的要求。 1.5.3 辐射干扰按 GB6833.10 的要求。
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编程。
z HANDLE 接口: 该接口可使仪器与元件的机械处理设备相同步并检测分选元件,将分档
EMC第二章EMI及其耦合途径
第2章 电磁干扰(EMI)及其耦合途径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2.1 电磁干扰及其相关基础概念 2.2 电磁骚扰源 2.3 电磁骚扰
1、电磁骚扰 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EMI “任何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对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 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 2、电磁干扰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 “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传输通道、系统性能的下降。” 电磁骚扰仅仅是电磁现象,既客观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它可能引 起降级或损害,但不一定已经形成后果。而电磁干扰则是由电磁骚扰引 起的后果。 虽然电磁骚扰与电磁干扰有一定区别,但是工程上往往不加明确划 分,并统一缩写为:EMI。 3、电磁干扰三要素
2.1 电磁干扰及其相关基础概念
2.1. 2 电磁干扰相关常用术语及其概念
21、骚扰抑制 disturbance suppression “削弱或消除电磁骚扰的措施。” 22、干扰抑制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削弱或消除电磁干扰的措施。” 23、基带 Baseband “信号在用调制载波频率构成传输信号或射频信号之前所占有的频带。” 24、宽带发射 broadband emission “频谱能量分布相当均匀而且连续,以至于当测量仪器或接收机在几倍 接收机带宽的频率范围内调谐时都无明显变化的一种发射。” 25、窄带发射 narrowband emission “比测量仪器或接收机的带宽窄的一种发射。” 26、乱真发射 spurious emission “在需要的带宽以内或以外,与被传输信息无关的一个或多个频率上的 发射。”
L 1 10
联想 启天电脑 说明书
联想启天电脑用户手册 V1.0通告本手册提及的其他产品的注册商标归其相应公司所有。
版权所有©200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本手册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手册的全部或任何部分进行复制、影印、删减、编译为机读格式。
在本用户手册中描述的随机软件,是基于最终用户许可协议的条款和条件提供的,只能按照该最终用户许可协议的规定使用和复制。
是英特尔公司注册商标是微软公司注册商标是微软公司Windows XP 注册商标是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商标是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商标“开天”“扬天”是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的商标“启天”“补天”“慧眼”“慧翼”是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的商标“慧盾”声明欢迎您使用联想电脑。
在第一次安装和使用电脑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随机配送的所有资料,这会有助于您更好地使用电脑。
如果您未按本手册的要求操作电脑而由此引起的任何损失(包括对本手册误读而引起的误操作),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将不承担责任,但由联想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安装或操作的除外。
我们已经对本手册进行了严格仔细的校对,但我们不能保证本手册完全没有错误和疏漏。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对本手册中的印刷错误及用户对本手册可能造成的误解不作任何保证。
所购电脑配备的随机软硬件以该电脑实际配备为准。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保留对本手册中描述的产品和软件程序以及本手册的内容随时进行改进或修改的权利,恕不另行通知。
使用电脑过程中,如遇什么问题,请拨阳光咨询电话:010-********阳光报修电话:800-810-888824小时E-mail技术支持: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工程师会在24小时内予以回复。
表示您在使用电脑时的重要信息。
表示有可能会损坏电脑内部组件或造成数据信息丢失的提示信息。
表示可能会导致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的提示信息。
标志解释联想启天电脑用户手册目 录第一章概述 (1)1.1本手册所包含的内容 (1)1.2安全信息 (1)1.3产品信息 (3)第二章 系统使用说明 (4)2.1安装计算机 (4)2.1.1选择工作环境 (4)2.1.2连接计算机线缆 (6)2.1.3启动计算机 (7)2.1.4关闭计算机 (7)2.1.5光驱启动BIOS设置说明 (8)2.1.6使用SATA硬盘注意事项 (9)2.2驱动安装注意事项 (9)第三章 获取服务信息和帮助 (10)第四章 各组件功能介绍 (12)4.1BIOS写保护开关使用说明 (12)4.2显卡设置说明 (13)4.2.1nVidia显卡设置说明 (13)4.2.2 ATI显卡设置说明 (16)4.2.3 其它注意事项 (20)联想启天电脑用户手册第五章 软件功能介绍 (21)5.1驱动程序智能安装使用说明 (21)5.2安装导航使用说明 (24)5.2.1流动用户 (25)5.2.2固定用户 (26)5.3联想硬盘保护系统使用说明 (26)5.3.1安装前的准备 (26)5.3.2安装发射端 (27)5.3.3网络复制 (36)5.3.4排程功能 (40)5.3.5系统设定 (42)5.4联想网络控制系统(网络服务端)/(网络客户端)使用方法 (44)5.4.1系统安装要求 (44)5.4.2软件安装 (45)5.4.3网络服务端说明 (46)5.4.4软件分发功能 (52)5.5自动分配IP操作流程 (58)5.6个人数据专家 (61)5.6.1概述 (62)5.6.2安装与卸载 (63)5.6.3个人数据专家的设置 (64)5.7一键恢复说明 (69)5.7.1一键恢复功能介绍 (69)5.7.2如何运行一键恢复 (69)5.8远程协助 (70)第六章 问题诊断与检修参考 (73)6.1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启动 (73)6.1.1 主机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73)6.1.2显示器不能正常工作 (73)6.2系统内部组件不能正常工作 (74)6.2.1 FAX/MODEM不能正常工作 (74)6.2.2声卡安装后无声音输出或单声道 (74)6.2.3 网络连接不能正常联机通讯 (74)6.3外插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75)6.3.1 键盘不能正常工作 (75)6.3.2鼠标不能正常工作 (75)6.3.3 连接于系统串、并口上的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75)6.4不能格式化软盘、不能访问软盘或硬盘 (76)6.4.1 不能格式化软盘 (76)6.4.2不能访问软盘内的信息 (76)6.4.3 不能访问硬盘 (76)6.5注意事项 (77)附录一 鼠标使用注意事项 (78)附录二 LINUX系统安装说明 (80)附录三 名词解释 (83)第一章概述感谢您购买了联想电脑,为了您能尽快熟悉本产品,请您详细阅读本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兼容
1
课件邮箱
tongxin64884700@ ******:64884700
电磁兼容
2
第1章 电磁兼容技术概述
电磁兼容
3
第一章
电磁兼容技术概述
兼
容
硬件兼容——信号、时序逻辑 软件兼容——程序、文件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4
电磁兼容——电子设备、器件在同一个电磁环境中互不干扰
电磁兼容 6
2 电磁干扰(骚扰)源的分类 分类方法有许多种: 传播途径: 传导干扰——电耦合、磁耦合、电磁耦合 辐射干扰——近场区感应耦合、远场区辐射耦合 带宽:窄带干扰 宽带干扰 频率:高频 低频
按实施干扰的主观意向:有意干扰源 无意干扰源 按干扰源性质:自然干扰 人为干扰
电磁兼容 7
3 电磁干扰的三要素
电磁兼容
12
(3)频率特性
按照干扰能量的频率分布特性可以确定干扰的频谱宽度
在电磁兼容学科领域内,带宽是相对与接收机的带宽而言,根据 国家军用标准GJB72-85的定义: 窄带干扰-能量频谱落在测量接收机通带之内
宽带干扰-能量相当宽
电磁兼容
13
7.电磁干扰的危害
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危害
电磁干扰破坏或降低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 电磁干扰造成的灾害性后果 设备灾害 电磁信息泄密
1823年 安培提出了电流产生磁力的基本定律
1831年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 1840年 美国人亨利成功地获得高频电磁振荡 1864年 麦克斯韦总结出麦克斯韦方程
电和磁的相互作用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881年 英国人希维赛德发表了‘干扰论’,标志着研究干扰问题的开端 1888年 德国人赫兹首创了天线,第一次把电磁波辐射到自由空 间,同时又成功地接收到电磁波
6.电磁干扰(骚扰)源的时、空、频谱特性
(1) 空间分布 对于有意辐射干扰源,其辐射干扰的空间分布是比较容易计算 的, 主要取决于发射天线的方向性及传输路径损耗 对于无意辐射源,无法从理论上严格计算,经统计测量课得到 一些无意辐射源干扰场分布的有关数学模型及经验数据 对于随机干扰,由于不能确定其未来值,其干扰电平不能用确 定的值来表示,用概率体现 (2)时间分布 周期性干扰 非周期性干扰 随机干扰
电磁兼容
20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通信、自动化、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电磁兼容学已成为十分活跃的学科,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 在电磁兼容标准与规范、系统预测、设计、测量及管理等方面均 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有高精度的EMI及电磁敏感度(EMS)自动测量 系统,可进行各种系统间的EMC试验,研制出系统内及系统间的各 种EMC计算机分析程序,形成一套完整的EMC设计体系 IEC 在1933 年成立了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后来又成立了 电磁兼容技术委员会(TC77)和电磁兼容咨询委员会(ACEC)在 电磁兼容方面的研究和国际标准化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出版 了大量的电磁兼容方面的标准、指南和技术规范等 国际电信联盟(ITU)是另外一个涉及电磁兼容技术研究和标准化的重 要国际组织,它由三大部门组成:电信标准部(ITU-T),无线电部 (ITU-R)和电信发展部(ITU-D)先后制定并出版了大量的电磁兼容 方面的建议、导则和手册等。这些都大大地促进了电磁兼容技术 的发展。
包括电阻热噪声、气体放电噪声、有源器件的散弹噪声
电磁兼容
——电子器件的自身噪声源
10
5 人为干扰(噪声)
(1)有意发射干扰源——专用于辐射电磁能的设备, 例如广播、电视、通信、雷达、导航等发射设备。 是电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干扰源的特点
(2)无意发射干扰源 许多电子设备均无意发射电磁能量
电磁兼容
11
电磁兼容 9
4 自然干扰(噪声)
(1)宇宙干扰——来自太阳系、银河系及河外星系的电磁干扰 包括:太空背景噪声和太阳、月亮、木星等的无线电噪声
(2)雷电干扰——雷电放电产生的。
地球上平均每秒发生 100 次雷击放电,雷电干扰的频谱在 5 0 MHz 以 下 都 有 分 布 , 主 要 能 量 分 布 在 1 0 0 KHz 左 右 ( 以 下 ) 对20MHz以下的无线电通信影响较大 (3)大气干扰——指除雷电放电以外的尘埃、雨点、雪花、冰雹等微粒 在高速通过飞机、飞船表面时,由于相对摩擦运动而产生电荷迁移从 而积累静电,当电势升高到1MV时,发生火花放电、电晕放电。产生的 宽带射频噪声频谱分布在xHz-xxMHz的范围内 严重影响高频、甚高频 频段的无线电通信和导航 (4)热噪声——处于一定热力学状态下的导体所出现的无规则电起伏, 是由导体自由电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电磁兼容 17
电磁兼容性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在设备和系统 设计、研制、生产、使用与维护的各个阶段均充分予 以考虑和实施才可能有效。
科学而先进的电磁兼容工程管理是有效控制技术的 重要组成部分
。
电磁兼容
18
1.1.4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 1 电磁兼容技术发展简史 电磁兼容是通过控制电磁干扰来实现的,因此电磁兼容学是在认识电磁 干扰、研究电磁干扰、对抗电磁干扰和管理电磁干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 的 电磁兼容技术EMC由‘电磁干扰’演变发展起来的 电磁干扰――电磁现象――电磁效应
电磁兼容 22
1.2电磁兼容技术术语(与本课程相关的术语简介) 1.2.1一般术语 设备 (equipment)——作为一个独立单元进行工作,并完成单一 功能的任何电气、电子或机电装置分系统(subsystem) 从电磁兼容性要求的角度看 作为单独整体起作用的许多装置或设备的组合,但并不 要求其中的装置或设备独立起作用; 作为在一个系统内起主要作用并完成单项或多项功能的 许多设备或分系统的组合 在实际工作时可以分开安装在几个固定或移动的位置或 系统中 系统 (system)—— 若干设备、分系统、专职人员及可以执行或保 障工作任务的技术组合 一个完整的系统,除包括有关的设施、设备、分系统、器材 和辅助设备外,还包括在工作和保障环境中能胜任工作的操作人 员
所有的电磁干扰都是由3个基本要素组合而产生的
电磁干扰源; 对该干扰能量敏感的设备; 将电磁干扰源传输到敏感设备的媒介,即传输通道或合 途径。
电磁兼容
8
(1)电磁干扰源: 指产生电磁干扰的任何元件、器件、设备、系统 或自然现象 (2)耦合途径(传输通道): 将电磁干扰能量传输到受干扰设备的通道或媒介 (3)敏感设备: 受到电磁干扰影响,或者说对电磁干扰发生影响的 设备 抑制所有电磁干扰的方法从这三要素着手解决: 1、抑制干扰的产生 2、切断传输通道4
1.1.2电磁兼容的含义 电磁兼容 (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一般指电气及电 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执行各自的功能的共存状态 中国大陆军标GJB73-85《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性名词术语》中的定 义:设备(分系统、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一起执行各自 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该设备不会受到处于同一电磁环境中其它 设备的电磁发射而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性能降级,它也不会使处 于同一电磁环境中其它设备(分系统、系统)因受到电磁发射而 导致或遭受不允许的性能降级
电磁兼容 21
2 中国大陆电磁兼容技术的发展 研究起步较晚,与国际间的差距较大 第一个干扰标准是 1966 年由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制定的部级标准 JB854-66《船用电气设备工业无线电干扰端子电压测量方法与允许值》。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有组织、系统地研究并制定国家级和行业 级地电磁兼容标准和规范,1983年发布第一个国家电磁兼容标准 (GB/T3907-1983)《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 1986年成立‘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无干委),并先后 对应IEC/CISPR成立了A、B、C、D、E、F、G、S共8各分技术委员会 1997年,委全面规划和推进EMC标准地制定和修订工作,促进电磁兼 容技术发展和保护电磁环境,成立了‘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联合工作 组’,其主要目的:促进 EMC 标准地制定和修订工作,协调国内各相关 EMC标准化组织,进而更好地适应电工、电子产品的EMC认证和市场需要 2001年12月,国家发布了《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英文名称为: ‘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简称‘CCC’,简称为 ‘3C’认证,对这些产品地安全性、电磁兼容性、防电磁辐射等都作了详 细规定
电磁兼容
从此开始了对电磁干扰问题的试验研究
19
1889年 英国邮电部门研究了通信中的干扰问题,使干扰问题的研究 开始走向工程化和产业化 20世纪40年代,人们提出了电磁兼容性的概念。1944年,德国电气 工程师协会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电磁兼容性规范VDE-0878。1945 年,美国颁布了最早的军用规范JAN-I-225 20世纪60 年代以后,电气与电子工程技术迅速发展,其中包括数字 计算机、信息技术、测试技术、电信、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电磁 噪声和克服电磁干扰产生的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促进了世界范 围内电磁兼容技术的研究 干扰与抗干扰问题贯穿于无线电技术发展的始终。电磁干扰问题由 来已久,但电磁兼容却是近代才形成的新的学科。 70年代,电磁兼容技术逐渐成为非常活跃的学科领域之一 美国学者B.E.凯瑟撰写了系统性的论著《电磁兼容原理》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认为:电磁兼容是一种能力的表现,IEC给 出的电磁兼容性定义:电磁兼容性是设备的一种能力,它在其电 磁环境中能完成自身的功能,而不至于在其环境中产生不允许的 干扰
电磁兼容 15
总之,电磁兼容学是研究在有限的空间、
有限的时间、有限的频谱资源条件下,各种用
电设备或系统(广义的还包括生物体 )可以共存, 不致引起性能降级的一门学科 理论基础涉及:数学、电磁场理论、电路 基础、信号分析等学科与技术应用范围几乎涉 及到所有用电领域
——电子设备、器件的抗外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