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动力学计算题 (2)
药动学测试题
![药动学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aeb13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0.png)
药动学测试题1. 药动学基本概念理解题:- 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哪些过程?请列举至少三个主要过程。
2. 药物吸收判断题:-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可多选)A. 药物的脂溶性B. 药物的剂量C. 胃肠道的pH值D. 药物的分子大小3. 药物分布计算题:- 某药物的分布容积(Vd)为1.5 L/kg,体重为70 kg的患者,若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100 mg,求该药物的血浆浓度。
4. 药物代谢理解题:- 药物在肝脏中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进行代谢?5. 药物排泄分析题:- 描述肾脏如何影响药物的排泄过程,并说明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药物的排泄速率。
6. 药物半衰期计算题:- 如果一种药物的半衰期为4小时,患者在首次给药后8小时内再次给药,求此时药物在体内的累积量。
7. 药物相互作用案例分析题:- 假设两种药物A和B,药物A是CYP3A4酶的底物,药物B是CYP3A4酶的抑制剂。
当这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时,药物A的血药浓度会发生什么变化?8. 药物剂量调整判断题:- 一位患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使用一种主要通过肾脏排泄的药物。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应该如何调整药物剂量?9. 药物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绘制题:- 根据以下数据绘制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时间(小时): 0, 1, 2, 3, 4, 5- 血药浓度(mg/L): 0, 5, 10, 15, 10, 510. 药物生物利用度计算题:- 一种药物口服给药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80%,若口服剂量为500 mg,求该药物在体内的实际吸收量。
11. 药物稳态血药浓度计算题:- 假设一种药物的清除率(Cl)为10 L/h,半衰期(t1/2)为2小时,求该药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的时间。
12. 药物动力学参数理解题:- 解释以下药动学参数的含义:清除率(Cl)、表观分布容积(Vd)、生物利用度(F)、半衰期(t1/2)。
13. 药物给药方案设计题:- 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和治疗目标,设计一种合理的给药方案,包括给药剂量、给药间隔和持续时间。
郑州大学药学院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考试题
![郑州大学药学院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6de1bbf111f18582d05a64.png)
C
C0ekt
k0 kV
2
例2 某单室模型药物200mg给某患者静注后,定时收集尿液,测得尿药排 泄累积量Xu如下:试求该药的k,t1/2和ke值。
t(h) 0 1 2
3
6 12 24 36 48 60 72
Xu(mg) 0 4.02 7.77 11.26 20.41 33.88 48.63 55.05 57.84 59.06 59.58
t1/2=0.693/k=0.693/0.0769=9.01(h)
直线的截距为1.8004 lg(keX0/k)=1.8004 keX0/k=63.15 ke=63.15k/X0=0.024(h-1)
7
例3. 某药物IV 200mg后,定时收集尿液,已知平均尿药排
泄速度与中点时间的关系式为,lg
ΔX u Δt
=-0.0299tc+0.6211,
已知该药属单室模型,分布容积30L,求该药的t1/2, ke, Clr,
以及80h的累积尿药量。
lg dX u dt
k 2.303
t
lg
ke
·X
0
ke
I0 X0
Clr = keV
Xu
ke X 0 K
(1-e-kt )
4.2 0.07
(1-e-0.0780 )
59.7(mg)
C ss
k0 kV
9
例6,某患者体重50kg,以每分钟20mg的速度静脉滴注 普鲁卡因,问稳态浓度是多少?滴注经历10小时的血药 浓度是多少?(已知t1/2=3.5h,V=2L/kg)。
C ss
k0 kV
C = k0 (1 - e-kt ) kV
10
例7,某药物生物半衰期为3.0h,表观分布容积为10L,今 以每小时30mg速度给某患者静脉滴注,8h即停止滴注, 问停药后2h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
药物动力学习题
![药物动力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a6e27f168884868762d6c3.png)
药物动力学习题是非题1、若某药物消除半衰期为3h,表示该药消除过程中从任何时间的浓度开始计算,其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均为3h。
2、某药同时用于两个病人,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h和6h,因后者时间较长,故给药剂量应增加。
3、亏量法处理尿排泄数据时对药物消除速度的波动较敏感。
4、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k大,说明该药体内消除慢,半衰期长。
5、静注两种单室模型药物,剂量相同,分布容积大的血药浓度大,分布容积小的血药浓度小。
6、肾清除率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某药清除率值大,说明药物清除快。
7、药物在胃肠道中崩解和吸收快,则达峰时间短,峰浓度高。
8、当药物大部分代谢时,可采用尿药速度法处理尿药排泄数据,求取消除速率常数。
9、达峰时间只与吸收速度常数k a和消除速度常数k有关。
10、静脉滴注给药经过3.32个半衰期,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浓度的90%。
11、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的参数主要指AUC、t max、C max。
药物。
12、生物利用度的试验设计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消除个体差异与试验周期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填空题1、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与药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的过程叫做__过程。
2、药物在体内转运时,在体内瞬间达到分布平衡,且消除过程呈线性消除,则该药物属__模型药物。
3、单室模型静脉注射C ss主要由__决定,因为一般药物的__和__基本上是恒定的。
4、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函数表达式为__。
5、达峰时间是指__;AUC是指__;滞后时间是指__。
6、达到稳态血浓度时,体内药物的消除速度等于__。
7、静脉滴注给药时,要求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95%需要__个t1/2名词解释1、药物动力学2、隔室模型3、单室模型问答题1、药物动力学研究内容有哪些?2、试述口服给药二室模型药物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的特征?3、以静脉注射给药为例,简述残数法求算二室模型动力学参数的原理。
4、隔室模型的确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判断模型?5、重复给药与单剂量给药的药物体内过程有何不同?6、什么是蓄积系数?静脉注射给药与血管外给药蓄积系数求算公式有什么不同?7、用哪些参数描述血药浓度的波动程度?8、何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与线性药物动力学有何区别?9、写出非线性消除过程Michaelis-Menten方程,说明V m、K m 的意义。
药代动力学代表计算题
![药代动力学代表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915b420066f5335a8121b3.png)
计算题(Calculation questions )1.某患者单次静脉注射某单室模型药物2g ,测得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如下: 时间(h) 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血药浓度(mg/ml)0.280.240.210.180.160.140.10.08求k ,Cl ,T 1/2,C 0,V ,AUC 和14h 的血药浓度。
【解】对于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kt 0e C C -=,t 303.2kC log C log 0-=log C 对t 作直线回归(注:以下各题直线回归均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处理),得:a = 0.4954,b = -0.0610,|r | = 0.999(说明相关性很好)将a 、b 代入公式0C log 303.2ktC log +-=得回归方程:4954.0t 061.0C log --=① 1h 1405.0)061.0(303.2b 303.2k-=-⨯-=⨯-=② h 9323.41405.0693.0k 693.0T 2/1===③ mg/ml3196.0)4954.0(log C 10=-=-④ 6.258L ml)(62583196.02000C X V00====⑤ L/h 8792.0258.61405.0kV Cl =⨯== ⑥ )(mg/ml h 2747.21405.03196.0k C AUC 00⋅===∞⑦ 3495.14954.014061.0C log -=-⨯-=g/ml 44.7mg/ml)(0477.0C μ==即14h 的血药浓度为g/ml 44.7μ。
2.某患者单次静脉注射某药1000mg ,定期测得尿药量如下: 时间(h) 1 2 3 6 12 24 36 48 60 72 每次尿药量(mg)4.023.753.499.1513.4714.756.422.791.220.52设此药属一室模型,表观分布容积30L ,用速度法求k ,T 1/2,k e ,Cl r ,并求出80h 的累积药量。
药物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药物动力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4290c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1.png)
药物动力学习题及答案1.某药物的半衰期为1.2h ,给药后有50%的药物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如病人的肾功能降低一半,则药物的半衰期为多少?h t t k k t t k t k t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ee ee e lu bi b e lu bi b e 6.12.13434,34693.0,693.0432141412121,21%50,K 2112121121=⨯=='='=''='==+=+'='=='⇒===+=⋅⋅⋅++++=肾功能降低一半为肺消除速度常数为胆汁排泄速度常数,为生物转化速度常数,为肾排泄速度常数,解:消除速度常数4.患者体重为50kg ,静脉注射某抗生素,剂量为6mg/kg ,给药后测得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试求:(1)值。
、、、、、AUC CL V C t k 021(2)该药物的血药浓度表达式。
(3)静注后10h 的血药浓度。
(4)若药物的60%以原形从尿中排泄,肾清除率为多少?(5)若病人的最低有效治疗浓度(MEC )为2ug/ml ,药物的作用时间可持续多久? (6)如果将药物剂量增加一倍,则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多久?mlg CL X AUC hL kV CL L C X V ml g C hk t h k t kC C t C C /4.5095.5300/95.509.3517.009.3557.8506/57.8101.417.0693.0693.017.0303.20729.0303.2lg lg 0729.09320.0lg t lg 10009320.00110μμ====⨯===⨯========⨯=-=-=-。
对照作线性回归得到:对)由解:(t kt e C e C C 17.0057.82--=⋅=,)由(mlug e e C t t /57.157.857.8)10(,1031017.017.0====⨯--)(hL CL CL CL CL CL r h r /57.395.56.0%604=⨯==+=+=肝清除率)肾清除率(总体清除率)(ht ml g e C MEC t 56.8/257.8517.0min ====-解得:)(μht h t e C C C t 11.456.867.12,67.122257.82617.000=-=∆='=⨯==''-延长时间解得,)剂量增加一倍(6.给体重75kg 的健康男性受试者静脉注射某中药(单体)注射液,剂量为4mg/kg 。
药理学习题二(药物效应动力学)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药理学习题二(药物效应动力学)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f2513627284b73f3425023.png)
第三章受体理论与药物效应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⒈受体激动药是指与受体有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的药物。
部分激动药是指与受体有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___的药物,当两者合用时,部分激动药表现为___________的作用。
亲和力内在活性亲和力微弱的内在活性拮抗⒉药物的安全范围是指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之间的距离,差距越___ ___则越________。
最大有效量最小中毒量大安全⒊药物的不良反应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⒋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防治作用不良反应⒌药物的治疗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对症治疗对因治疗⒍药物的作用方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直接作用间接作用⒎药物在产生________作用的同时,又可出现_________作用,两者可因用药目的的不同而相互转化。
治疗副⒏用青霉素G治疗大叶性肺炎是属于________治疗,用苯巴比妥处理高热惊厥是属于__ ___治疗。
对因对症二、单项选择:A型题:⒈药物效价:( C )A值越小则强度越小 B与药物的最大效能相平行C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剂量 D反映药物与受体的解离度E越大则疗效越好⒉药物副作用:( B )A常在较大剂量时发生 B治疗量时发生 C与剂量无关D因为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 E并非药物效应⒊药效学是研究:( C )A药物的临床疗效 B药物在体内的变化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D药物的转运 E药物的毒性⒋长期应用降压药普萘洛尔,停药后血压激烈回升,这种反应为:( E )A后遗效应 B毒性反应 C特异质反应 D变态反应 E停药反应⒌肺炎病人应用镇咳药是:( B )A对因治疗 B对症治疗 C补充治疗 D安慰治疗 E以上都不对⒍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 B )A ED50/LD50B LD50/ ED50C LD5/ ED95D ED95/ LD5E ED99/LD1⒎药物产生副作用的药理学基础是:( D )A药物的剂量太大 B药物代谢慢 C用药时间过久D药理效应的选择性低 E病人对药物反应敏感⒏用苯巴比妥治疗失眠症,醒后嗜睡、乏力,这是药物的:( B )A副作用 B后遗效应 C继发反应 D治疗作用的延续 E选择性低所引起的作用⒐有关变态反应的错误叙述是:( C )A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 B与剂量无关 C与剂量有关D停药后逐渐消失 E再用药时可再发生⒑药物作用是指:( D )A药理效应 B药物具有的特异性作用 C对不同脏器的选择性作用D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 E对机体器官兴奋或抑制作用⒒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 B )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B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度 C药物水溶性大小D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高低 E药物脂溶性强弱⒓半数致死量用以表示:( C )A药物的安全度 B药物的治疗指数 C药物的急性毒性D药物的极量 E评价新药是否优于老药的指标13.在下表中,安全性最大的药物是:( D )药物 LD50(mg/kg) ED50(mg/kg)A 100 5B 200 20C 300 20D 300 10E 300 4014. 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D )A 副作用B 毒性反应C 过敏反应D 局部作用E 特异质反应15. 某药的量效曲线因受某种因素的影响平行右移时,表明:( E )A 作用点改变B 作用机理改变C 作用性质改变D 效能改变E 效价强度改变16. 量反应与质反应量效关系的主要区别是:( C )A 药物剂量大小不同B 药物作用时间长短不同C 药物效应性质不同D 量效曲线图形不同E 药物效能不同三、多项选择:⒈部分激动药:( CDE )A与受体亲和力小 B内在活性较大 C具有激动药与拮抗药两重特性D与激动药共存时,其效应与激动药拮抗 E单独用药时为激动作用⒉难以预料的不良反应有:( BD )A后遗效应 B变态反应 C停药反应 D特异质反应 E药源性疾病⒊可作为药物安全性指标的有:( ACE )A LD50/ ED50 B极量 C LC50/ EC50 D 常用剂量范围 E ED95 /LD5之间的距离⒋竞争性拮抗药具有以下特点:( BE )A使量效曲线平行左移 B Emax不变 C与受体呈不可逆性结合D与受体无亲和性 E与受体有亲和性,但缺乏内在活性⒌部分激动药的特点是:( BCDE )A与受体的亲和力很弱 B内在活性较弱 C单独应用时可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D与激动药合用后,有可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生理效应 E与受体的亲和力不弱6.药物作用包括:( ABCDE )A 引起机体功能或形态改变B 引起机体体液成分改变C 抑制或杀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D 改变机体的反应性E 补充体内营养物质或激素的不足7.药物与受体结合的特性有:( ABCD )A 高度特异性B 高度亲和力C 可逆性D 饱和性E 高度效应力8.下列正确的描述是:( AE )A 药物可通过受体发挥效应B 药物激动受体即表现为兴奋效应C 安慰剂不会产生治疗作用D 药物化学结构相似,则作用相似E 药效与被占领的受体数目成正比9.下列有关亲和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C )A 亲和力是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B 亲和力是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引起效应的能力C 亲和力越大,则药物效价越强D 亲和力越大,则药物效能越强E 亲和力越大,则药物作用维持时间越长10.药效学的内容包括:( AC )A 药物的作用与临床疗效B 给药方法和用量C 药物的剂量与量效关系D 药物的作用机制E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四、名词解释:1.量效关系:是指药物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剂量增加(变化)而加强(变化),这种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量效关系。
药物动力学计算题
![药物动力学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10097da5e9856a5612608c.png)
1.计算题:一个病人用一种新药,以2mg/h的速度滴注,6小时即终止滴注,问终止后2小时体血药浓度是多少?(已知k=0.01h-1,V=10L)2.计算题:已知某单室模型药物,单次口服剂量0.25g,F=1,K=0.07h-1,AUC=700μg/ml·h,求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生物半衰期(假定以一级过程消除)。
3.某药静注剂量0.5g,4小时测得血药浓度为4.532μg/ml,12小时测得血药浓度为2.266μg/ml,求表观分布容积Vd为多少?4.某人静注某药,静注2h、6h血药浓度分别为1.2μg/ml和0.3μg/ml(一级动力学),求该药消除速度常数?如果该药最小有效剂量为0.2μg/ml,问第二次静注时间最好不迟于第一次给药后几小时?5.病人静注复方银花注射剂2m/ml后,立即测定血药浓度为1.2μg/ml,3h为0.3μg/ml,该药在体呈单室一级速度模型,试求t1/2。
6.某病人一次用四环素100mg,血药初浓度为10μg/ml,4h后为7.5μg/ml,试求t1/2。
7.静脉快速注射某药100mg,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为:C=7.14e-0.173t,其中浓度C的单位是mg/L,时间t的单位是h。
请计算:(1)分布容积;(2)消除半衰期;(3)AUC。
8.计算题:某药物具有单室模型特征,体药物按一级速度过程清除。
其生物半衰期为2h,表观分布容积为20L。
现以静脉注射给药,每4小时一次,每次剂量为500mg。
求:该药的蓄积因子第2次静脉注射后第3小时时的血药浓度稳态最大血药浓度稳态最小血药浓度9.给病人一次快速静注四环素100mg,立即测得血清药物浓度为10μg/ml,4小时后血清浓度为7.5μg/ml。
求四环素的表观分布体积以及这个病人的四环素半衰期(假定以一级速度过程消除)。
10.计算题:病人体重60kg,静脉注射某抗菌素剂量600mg,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为:C=61.82e-0.5262t,其中的浓度单位是μg/ml,t的单位是h,试求病人体的初始血药浓度、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半衰期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药动试卷2
![药动试卷2](https://img.taocdn.com/s3/m/9f45c1c149649b6648d747d4.png)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2012年级药学(中药学)专业本科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期终考试试卷(B 卷)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一、 A 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并填在答题框里(每小题1分,共20分)。
1、弱酸性药物水杨酸的p K a 为3.0,在肠道pH=7.0的环境下,解离型和非解离型的比例为( A )A 、10000:1B 、4:1C 、1:10000D 、1:4 2、下列成分不是细胞膜组成成分的是(A )A 、脂肪B 、蛋白质C 、磷脂D 、糖类3、以下哪条不是被动转运特点( B )A 、不需要消耗机体能量B 、有部位特异性C 、不需要载体D 、顺浓度梯度转运4、减小粒径增加药物吸收的方法适用于( D ) 药物A 、水溶性B 、弱酸性C 、弱碱性D 、难溶性E 、胃液中易分解5、只有 的药物才能从肾小球滤过,经肾小球滤过的原尿中主要含 的原形药物和代谢物( C )A 、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B 、与血浆蛋白结合,结合C 、未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D 、未与血浆蛋白结合,结合6、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将药物分成四大类,溶解度高、渗透性低的类型是( C )A、Ⅰ型B、Ⅱ型C、Ⅲ型D、Ⅳ型7、对于同一药物,吸收最快的剂型是( C )A、片剂B、软膏剂C、溶液剂D、混悬剂E、颗粒剂8、某有机酸类药物在小肠中吸收良好,主要因为:( D )A、该药在肠道中的非解离型比例大B、药物的脂溶性增加C、肠蠕动快D、小肠的有效面积大E、该药在胃中不稳定9、以下哪组黏膜给药方式能够完全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A )A、口腔,鼻腔,肺部B、口腔,肺部,直肠C、肺部,阴道,直肠D、鼻腔、肺部、眼部10、I期临床药物动力学试验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D)A、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动态变化过程B、受试者原则上应男性和女性兼有C、年龄以18~45岁为宜D、一般应选择目标适应症患者进行11、缓控释制剂药物动力学参数中HVD是指(C)A、延迟商B、波动系数C、半峰浓度维持时间D、峰谷摆动率12、某药物对组织亲和力很高,因此该药物( A )A、表观分布容积大B、表观分布容积小C、半衰期长D、半衰期短E、吸收速率常数Ka大13、药物作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B )A、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B、药物在靶器官的浓度C、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D、药物排泄的速率14、药物从血液向淋巴液转运的机制是( B )A、主动转运B、被动转运C、促进扩散D、膜动转运15、酸化尿液可能对下列哪种药物肾排泄不利( A )A、水杨酸B、葡萄糖C、四环素D、麻黄碱16、药物代谢酶的类型包括( D )A、氧化酶,水解酶,结合酶,转移酶B、还原酶,水解酶,结合酶,转移酶C、氧化酶,还原酶,水解酶,结合酶D、氧化酶,还原酶,水解酶,转移酶17、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某药,那么药物在体内消除93.75%所需要的半衰期个数为( A )A、4个B、5个C、6个D、7个18、实验研究表明某药物与食物同服会减少其吸收,当同一受试者空腹口服和与食物同服两种情况下,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B )A、AUC将增大、C max将增大、t max不变B、AUC将减小、C max将减小、t max不变C、AUC将增大、C max将增大、t max将变小D、AUC将减小、C max将减小、t max将变小19、下图为三种药的AUC与剂量间关系,请问哪种药的体内过程符合线性动力学?(B )A、AB、BC、CD、以上都不是20、应用统计矩原理分析,静脉恒速滴注平均滞留时间为MRT iv+T/2(T为静脉滴注时间),请问药物在输液器中的平均时间为(B)A、TB、T/2C、T/3D、无法计算二、X 型题(多选题)答题说明:下列试题,先给出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然后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本科药学第二学期《药物代谢动力学》1-4
![本科药学第二学期《药物代谢动力学》1-4](https://img.taocdn.com/s3/m/cc8f576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e.png)
XX 大学网络教育药物动力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生物等效性2. 生物半衰期3. 达坪分数4. 单室模型5. 临床最佳给药方案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1.)1(1010100t t c e k e k k V k C βαβααβαβ--------= 2.∞∞+-=-u u u X t k X X lg 303.2)lg( 3. kt k ss e e V X C --⋅-=)1(0τ 4.)2(00V X k V V X AUC m m +=5. 00)1)(1(1x e e x a k k ⋅--=--*ττ 三、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 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几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测定有何基本要求?有何意义?2. 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3.影响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因素有哪些?4.临床药师最基本的任务是什么?5.如何判别药物在体内存在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四、计算题(共25分)1.一种抗生素,其消除半衰期为3h ,表观分布容积为体重的20%。
治疗窗为1~10μg/mL ,该药以静脉注射给药时,(1)计算68岁体重为80kg 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以每8小时给药一次,达稳态时其最高血药浓度不超过10μg/mL ,每次注射剂量应为多少? (2)按上方案给药达稳定时最低血药浓度为多少?〔7分〕2.地西泮治疗癫痫发作所需血药浓度为0.5~2.5μg/mL ,已知V=60L ,t 1/2=55h 。
今对一患者先静脉注射15mg ,半小时后以每小时10mg 速度滴注,试问经2.5小时滴注是否达到治疗所需浓度?3.某药物常规制剂每天给药4次,每次20mg ,现研制每天给药2次的控释制剂,试设计含速、缓两部分控释制剂的剂量。
〔已知k=0.3h -1;k a =2.0h -1;V=10L ;F=80%〕药物动力学试卷一〔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 生物等效性: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药物动力学练习题
![药物动力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56f767b3c1ec5da50e27097.png)
计算题
1. 一个病人静脉注射某药10mg,半小时后血药浓度 是多少(已知t1/2= 4h,V=60L)? (0.153μg/ml) 2. 某药物静脉注射给药80mg,立即测得血药浓度为 10mg/ml,4h后血药浓度为7.5mg/ml。 求该药物的半衰期? (9.6h)
3. 某药半衰期8h,Vd=0.4L/kg,W=60kg的 患者iv.600mg,注射24h,消除的药量占 给药剂量的百分比是多少?给药后24h的血 药浓度为多少? (12.5% 3.13μg/ml) 4. 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至0.5h内尿中排出量为37.5mg,在 0.25h血浆内药物浓度测定为10μg/ml,求 CLr。 (125ml/min)
函数表达式为__。
5、达峰时间是指__;AUC是指__;滞后
时间是指__。
6、达到稳态血浓度时,体内药物的消除速度 等于__。 7、静脉滴注给药时,要求血药浓度达到稳态 血药浓度的95%需要__个t1/2
名词解释
1、药物动力学 2、隔室模型 3、单室模型 4、外周室 5、二室模型 6、三室模型 7、AIC判据 8、混杂参数
9、什么是蓄积系数?有哪些公式计算?
10、用哪些参数描述血药浓度的波动程度?
11、何为非线性药物动力学?非线性药物动
力学与线性药物动力学有何区别?
12. 写出非线性消除过程Michaelis-Menten
方程,说明Vm、Km的意义。
13. 药物在体内哪些过程易出现非线性药物
动力学?
14. 为什么在药动学中应用统计矩。
问答题
1、药物动力学研究内容有哪些? 2、某一药物在体内符合单室模型,生物半衰 期为4h,以下各项陈述是否正确? ⅰ. 该药物 k= 0.173h-1 ⅱ. i.v.给药,16h后87.5%的药物被消除 ⅲ. 给药0.5g消除0.375g所需要的时间是给药 1.0g消除0.5g所需时间的两倍
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
![药物代谢动力学--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7b90a9f376baf1ffd4fad18.png)
第2章药物代动力学(一)名词解释:1. 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2. 吸收Absorption;3.首关消除(首过效应)First pass elimination;4. 分布Distribution;5.半衰期Half time;6.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7.零级消除动力学zero-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8.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9.代Metabolism;(二)选择题【A1型题】1.促进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是()A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B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C 单胺氧化酶D 辅酶IIE 水解酶2.pKa值是指()A 药物90%解离时的pH值B 药物99%解离时的pH值C 药物50%解离时的pH值D 药物不解离时的pH值E 药物全部解离时的pH值3.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可使()A 药物作用增强B 药物代加快C 药物转运加快D 药物排泄加快E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4.使肝药酶活性增加的药物是()A 氯霉素B 利福平C 异烟肼D 奎尼丁E 西咪替丁5.某药半衰期为10小时,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基本消除时间为()A 10小时左右B 20小时左右C 1天左右D 2天左右E 5天左右6.口服多次给药,如何能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浓度? ()A 每隔两个半衰期给一个剂量B 首剂加倍C 每隔一个半衰期给一个剂量D 增加给药剂量E 每隔半个半衰期给一个剂量7.药物在体开始作用的快慢取决于()A 吸收B分布 C 转化D 消除E 排泄8.有关生物利用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量B 达到峰浓度时体的总药量C 达到稳态浓度时体的总药量D 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量和速度E 药物通过胃肠道进入肝门静脉的量9.对药物生物利用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 给药间隔B 给药剂量C 给药途径D 给药时间E 给药速度10.t1/2的长短取决于()A 吸收速度B 消除速度C 转化速度D 转运速度E 表现分布容积11.某药物与肝药酶抑制剂合用后其效应()A 减弱B 增强C 不变D 消失E 以上都不是12.反映药物体消除特点的药物代动力学参数是()A Ka、TpeakB VdC K、CL、t1/2D CmaxE AUC、F 13.多次给药方案中,缩短给药间隔可()A 使达到Css的时间缩短B 提高Css的水平C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D延长半衰期E 提高生物利用度14.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速度决定其()A 副作用的多少B 最大效应的高低C 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D 起效的快慢E 后遗效应的大小15.大多数药物是按下列哪种机制进入体()A 易化扩散B 简单扩散C 主动转运D 过滤E 吞噬16.测定某种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时,其半衰期()A 随药物剂型而变化B 随给药次数而变化C 随给药剂量而变化D 随血浆浓度而变化E 固定不变17.用时-量曲线下面积反映()A 消除半衰期B 消除速度C 吸收速度D 生物利用度E 药物剂量18.有首过消除的给药途径是()A 直肠给药B 舌下给药C 静脉给药D 喷雾给药E 口服给药19.舌下给药的优点是()A 经济方便B 不被胃液破坏C 吸收规则D 避免首关消除E 副作用少20.在时-量曲线上,曲线在峰值浓度时表明()A 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B 药物的吸收过程已经完成C 药物在体的分布已达到平衡D 药物的消除过程才开始E 药物的疗效最好21.某药剂量相等的两种制剂口服后曲线下面积相等,但达峰时间不同,是因为()A 肝脏代速度不同B 肾脏排泄速度不同C 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D 分布部位不同E 吸收速度不同22.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A 血浆蛋白结合率B 吸收速度C 消除速度D 作用强弱E 起效快慢23.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是()A 口服给药B 静脉给药C 肌肉给药D 经皮给药E 舌下给药24.苯巴比妥可使氯丙嗪血药浓度明显降低,这是因为苯巴比妥()A 减少氯丙嗪的吸收B 增加氯丙嗪与血浆蛋白的吸收C 诱导肝药酶使氯丙嗪代增加D 降低氯丙嗪的生物利用度E 增加氯丙嗪的分布25.相对生物利用度等于()A (受试药物AUC/标准药物AUC)×100%B (标准药物AUC/受试药物AUC)×100%C (口服等量药物后AUC/静脉注射等量药物后AUC)×100%D (静脉注射等量药物后AUC/口服等量药物后AUC)×100%E (受试药物AUC/标准药物AUC)×100%2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按一定时间间隔连续给予一定剂量,达到稳态浓度时间的长短决定于()A 剂量大小B 给药次数C 半衰期D 表观分布容积E 生物利用度27.药物吸收达到稳态浓度时说明()A 药物作用最强B 药物的吸收过程已经完成C 药物的消除过程正开始D 药物的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E 药物在体分布达到平衡28.肝药酶的特点是()A 专一性高,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B 专一性高,活性很强,个体差异大C 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小,D 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E 专一性高,活性很高,个体差异小29.某药在体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在其吸收达高峰后抽血两次,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分别为150μg/ml及18.75μg/ml,两次抽血间隔9h,该药血浆半衰期是()A 1hB 1.5hC 2hD 3hE 4h30.每次剂量加倍,要达到新的稳态浓度需经几个t1/2 ()A 立即B 2个C 3个D 6个E 11个31.稳态血药浓度的水平取决于()A 给药剂量B 给药间隔C t1/2的长短D 给药途径E 给药时间32.保泰松可使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明显升高,这是因为保泰松()A 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B 减少苯妥英钠与血浆蛋白结合C 减少苯妥英钠的分布D 增加苯妥英钠的吸收E 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减少33.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消除时()A 单位时间以不定的量消除B 单位时间以恒定的比例消除C 单位时间以恒定的速度消除D 单位时间以不恒定比例消除E 单位时间以不定恒定的速度消除(三)填空题1.药物体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及____。
药物动力学计算题
![药物动力学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686583603186bceb18e8bb53.png)
1. 计算题:一个病人用一种新药,以2mg∕h的速度滴注,6小时即终止滴注,问终止后2小时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已知k=0.01h~1, V = 10L)2. 计算题:已知某单室模型药物,单次口服剂量0.25g, F=1, K=0.07h-1,AUC=700 μ g/ml ∙ h,求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生物半衰期(假定以一级过程消除)。
3. 某药静注剂量 0.5g, 4小时测得血药浓度为4.532μ g/ml, 12小时测得血药浓度为2.266 μ g/ml ,求表观分布容积Vd为多少?4. 某人静注某药,静注2h、6h血药浓度分别为1.2μ g/ml和0.3 μ g/ml (一级动力学),求该药消除速度常数?如果该药最小有效剂量为 0.2 μ g/ml ,问第二次静注时间最好不迟于第一次给药后几小时?5. 病人静注复方银花注射剂 2m/ml 后,立即测定血药浓度为 1.2μ g/ml, 3h 为0.3 μ g/ml ,该药在体内呈单室一级速度模型,试求 t i/2。
6. 某病人一次用四环素100mg,血药初浓度为10 μ g/ml, 4h后为7.5 μ g/ml, 试求 t1/2。
7. 静脉快速注射某药100mg,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为:C=7.14e-°173t, 其中浓度C的单位是mg∕L,时间t的单位是h。
请计算:(1)分布容积;(2)消除半衰期;(3) AUC。
8. 计算题:某药物具有单室模型特征,体内药物按一级速度过程清除。
其生物半衰期为2h,表观分布容积为20L。
现以静脉注射给药,每4小时一次,每次剂量为500mg。
求:该药的蓄积因子第2次静脉注射后第3小时时的血药浓度稳态最大血药浓度稳态最小血药浓度9. 给病人一次快速静注四环素100mg,立即测得血清药物浓度为 10 μ g/ml,4 小时后血清浓度为7.5 μ g/ml。
求四环素的表观分布体积以及这个病人的四环素半衰期(假定以一级速度过程消除)。
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二)模拟题
![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二)模拟题](https://img.taocdn.com/s3/m/2745bd836f1aff00bed51eaa.png)
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二)一、名词解释(总题数:7,分数:14.00)1.受体拮抗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与受体结合,但是没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2.受体激动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与受体结合,并且具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3.受体部分激动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分激动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α<1)。
部分激动药只引起较弱的效应,有时还可以对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即表现部分阻断作用,如喷他佐辛。
)4.竞争性拮抗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够与激动药相互竞争与受体的结合,降低其亲和力,而不降低内在活性,故可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应不变。
)5.非竞争性拮抗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它能引起受体构型的改变,从而干扰激动药与受体的正常结合,而激动药不能竞争性对抗这种干扰,因此,增大激动药的剂量也不能使量效曲线的最大作用强度达到原来的水平。
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移。
药代动力学代表计算题
![药代动力学代表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55a5add4d8d15abe234e81.png)
计算题(Calculation questions )1.某患者单次静脉注射某单室模型药物2g ,测得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如下: 时间(h) 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血药浓度(mg/ml)0.280.240.210.180.160.140.10.08求k ,Cl ,T 1/2,C 0,V ,AUC 和14h 的血药浓度。
【解】对于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kt 0e C C -=,t 303.2kC log C log 0-=log C 对t 作直线回归(注:以下各题直线回归均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处理),得:a = 0.4954,b = -0.0610,|r | = 0.999(说明相关性很好)将a 、b 代入公式0C log 303.2ktC log +-=得回归方程:4954.0t 061.0C log --=① 1h 1405.0)061.0(303.2b 303.2k-=-⨯-=⨯-=② h 9323.41405.0693.0k 693.0T 2/1===③ mg/ml 3196.0)4954.0(log C 10=-=- ④ 6.258L ml)(62583196.02000C X V 00====⑤ L/h 8792.0258.61405.0kV Cl=⨯==⑥ )(mg/ml h 2747.21405.03196.0k C AUC 00⋅===∞⑦ 3495.14954.014061.0C log -=-⨯-=g/ml 44.7mg/ml)(0477.0C μ==即14h 的血药浓度为g/m l 44.7μ。
2.某患者单次静脉注射某药1000mg ,定期测得尿药量如下: 时间(h) 1 2 3 6 12 24 36 48 60 72 每次尿药量(mg)4.023.753.499.1513.4714.756.422.791.220.52设此药属一室模型,表观分布容积30L ,用速度法求k ,T 1/2,k e ,Cl r ,并求出80h 的累积药量。
药物效应动力学(二)
![药物效应动力学(二)](https://img.taocdn.com/s3/m/fe6d65d2844769eae109ed98.png)
药物效应动力学(二)一、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后遗反应B.停药反应C.特异质反应D.变态反应E.副反应1. 苯巴比妥引起的宿醉现象是:答案:A2. 长期应用可乐定后突然停药可引起:答案:B3. 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可导致:答案:C4. 青霉素可产生:答案:DA.药物引起的反应与个体体质有关,与用药剂量无关B.等量药物引起和一般患者相似但强度更高的药理效应或毒性C.用药一段时间后,患者对药物产生精神上依赖,中断用药,出现主观不适D.长期用药,需逐渐增加剂量,才可能保持药效不减E.长期用药,产生生理上依赖,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1. 高敏性是指:2. 习惯性是指:答案:C3. 过敏反应是指:答案:A4. 成瘾性是指:答案:E5. 耐受性是指:答案:DA.治疗作用B.药物作用的选择性C.副作用D.毒性反应E.继发反应1. 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是:答案:A2. 治疗剂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是:答案:C3. 药物过量出现的对机体损害的是:答案:D4. 抗感染治疗先呈现病情好转,随后发生腹泻的不良反应:答案:EC.部分激动药D.竞争性拮抗药E.非竞争性拮抗药1. 与激动药竞争同一受体使激动剂量效曲线右移,且使最大效应也降低:答案:E2. 与受体亲和力及内在活性都强:答案:A3. 与激动药竞争同一受体使激动剂量效曲线右移,但最大效应并不改变:答案:D4. 与受体亲和力不弱,内在活性小:答案:CA.LD50较大的药物B.LD50较小的药物C.ED50较大的药物D.ED50较小的药物E.LD50/ED50比值较大的药物1. 毒性较高是:答案:B2. 疗效较强是:答案:D3. 安全性较大是:答案:EC.效价强度D.治疗量E.ED501. 引起一群动物中一半阳性反应的量是:答案:E2. 药物刚刚引起效应的量是:答案:A3. 最大有效剂量产生的最大效应是:答案:B4. 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是:答案:C。
药代动力学代表计算题
![药代动力学代表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55a5add4d8d15abe234e81.png)
计算题(Calculation questions )1.某患者单次静脉注射某单室模型药物2g ,测得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如下: 时间(h) 1.0 2.0 3.0 4.0 5.0 6.0 8.0 10.0 血药浓度(mg/ml)0.280.240.210.180.160.140.10.08求k ,Cl ,T 1/2,C 0,V ,AUC 和14h 的血药浓度。
【解】对于单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kt 0e C C -=,t 303.2kC log C log 0-=log C 对t 作直线回归(注:以下各题直线回归均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处理),得:a = 0.4954,b = -0.0610,|r | = 0.999(说明相关性很好)将a 、b 代入公式0C log 303.2ktC log +-=得回归方程:4954.0t 061.0C log --=① 1h 1405.0)061.0(303.2b 303.2k-=-⨯-=⨯-=② h 9323.41405.0693.0k 693.0T 2/1===③ mg/ml 3196.0)4954.0(log C 10=-=- ④ 6.258L ml)(62583196.02000C X V 00====⑤ L/h 8792.0258.61405.0kV Cl=⨯==⑥ )(mg/ml h 2747.21405.03196.0k C AUC 00⋅===∞⑦ 3495.14954.014061.0C log -=-⨯-=g/ml 44.7mg/ml)(0477.0C μ==即14h 的血药浓度为g/m l 44.7μ。
2.某患者单次静脉注射某药1000mg ,定期测得尿药量如下: 时间(h) 1 2 3 6 12 24 36 48 60 72 每次尿药量(mg)4.023.753.499.1513.4714.756.422.791.220.52设此药属一室模型,表观分布容积30L ,用速度法求k ,T 1/2,k e ,Cl r ,并求出80h 的累积药量。
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计算题
![生物药剂学及药物动力学计算题](https://img.taocdn.com/s3/m/3eb8db3eba1aa8114431d9a5.png)
第八章 单室模型例1给某患者静脉注射一单室模型药物,剂量 1050 mg ,测得不同时刻血药浓度数据如下:试求该药的 k ,t1/2,V ,CL ,AUC 以及 12 h 的血药浓度。
解:(1)作图法根据 ,以 lg C 对 t 作图,得一条直线(2)线性回归法采用最小二乘法将有关数据列表计算如下:计算得回归方程: 其他参数求算与作图法相同0lg 303.2lg C t kC +-=176.21355.0lg +-=t C例2某单室模型药物静注 20 mg ,其消除半衰期为 3.5 h ,表观分布容积为 50 L ,问消除该药物注射剂量的 95% 需要多少时间?10 h 时的血药浓度为多少?例3静注某单室模型药物 200 mg ,测得血药初浓度为 20 mg/ml ,6 h 后再次测定血药浓度为 12 mg/ml ,试求该药的消除半衰期? 解:例4 某单室模型药物100mg 给患者静脉注射后,定时收集尿液,测得累积尿药排泄量X u 如下,试求例6 某一单室模型药物,生物半衰期为 5 h ,静脉滴注达稳态血药浓度的 95%,需要多少时间? 解:例5 某药物静脉注射 1000 mg 后,定时收集尿液,已知平均尿药排泄速度与中点时间的关系为 ,已知该药属单室模型,分布容积 30 L ,求该药的t 1/2,k e ,CL r 以及 80 h 的累积尿药量。
解:6211.00299.0lg c u +-=∆∆t tX例7 某患者体重 50 kg ,以每分钟 20 mg 的速度静脉滴注普鲁卡因,问稳态血药浓度是多少?滴注经历 10 h 的血药浓度是多少?(已知 t 1/2 = 3.5 h ,V = 2 L/kg )解题思路及步骤:① 分析都给了哪些参数? ② 求哪些参数,对应哪些公式? , ③ 哪些参数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求算,对应哪些公式?例8 对某患者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已知 t 1/2 = 1.9 h ,V = 100 L ,若要使稳态血药浓度达到 3 mg/ml ,应取 k 0 值为多少?解题思路及步骤: ① 分析都给了哪些参数?② 求哪些参数,对应哪些公式?③ 哪些参数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求算,对应哪些公式?例9 某药物生物半衰期为 3.0 h ,表观分布容积为 10 L ,今以每小时 30 mg 速度给某患者静脉滴注,8 h 即停止滴注,问停药后 2 h 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解题思路及步骤:① 分析都给了哪些参数?② 求哪些参数,对应哪些公式? C=C 0 + e -kt③ 哪些参数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求算,对应哪些公式?例10 给患者静脉注射某药 20 mg ,同时以 20 mg/h 速度静脉滴注该药,问经过 4 h 体内血 药浓度多少?(已知V = 50 L ,t 1/2 = 40 h ) 解:kV k C ss 0=)1(0kt e kV k C --=1/200.693L 100250h /mg 12006020t k V k ==⨯==⨯=)()(kV k C ss 0=kVC k ss 0=1/20.693t k =1/20.693t k =)1(0kt e kV k C --=例11 地西泮治疗癫痫发作所需血药浓度为 0.5-2.5 mg/ml ,已知 V = 60 L ,t 1/2 = 55 h 。
药动学单室模型计算例题
![药动学单室模型计算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4957f483d049649b6658cc.png)
药动学单室模型部分计算题练习例1(书上的例题)某患者静脉注射一单室模型药物,剂量1050mg,测得不同时刻血药浓度数据如下:求该药的动力学参数k、t1/2、V值。
例2:某人静脉注射某药300mg后,呈单室模型一级动力学分布,其血药浓度(μg/ml)与时间(小时)的关系为C=60e-0.693t,试求:(1)该药的生物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2)4小时后的血药浓度及血药浓度下降至2μg/ml的时间。
例3:(书上176页例2)某单室模型药物100mg给患者静注后,定时收集尿液,测得尿排泄数据如下:要求求算试求出k、t1/2及ke值。
例4:某药生物半衰期为3.0h,表观分布容积为10L,今以每小时30mg速度给某患者静脉滴注4h ,间隔8h后,又滴注4h,问再过2h后体内药物浓度是多少?例5:给某患者静脉注射某药20mg,同时以20mg/h速度静脉滴注给药,问经过4h后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已知:V=60L,t1/2=50h)(跟书上略有不一样,即书上v=50L, t1/2=30h)例6:(书上192页例13)口服某药100mg的溶液剂后,测出各时间的血药浓度数据如下:假定该药在体内的表观分布容积为30L,试求该药的k,ka,t1/2,t1/2(a)及F值例7:普鲁卡因胺(t1/2=3.5h,V=2L/kg)治疗所需血药浓度为4~8ug/ml,一位体重为50kg 的病人,先以每分钟20mg速度滴注,请问何时达到最低有效治疗浓度?滴注多久后达到最大治疗浓度?欲维持此浓度,应再以怎样的速度滴注?例8:某一受试者口服500mg某药后,测得各时间的血药浓度数据如下,假定F=0.8,V=125 L,求k,ka,t1/2,Cm,tm,AUC。
参考答案:例1:书上采用了作图法和线性回归法,我们先从常规线性回归法来解答:先根据已知然后将logC和t做线性回归,得到曲线:logC=-0.1358t+2.1782,R2=1,因此,我们可以得到:-k/2.303=-0.1358,logC0=2.1782,即:k=0.313,t1/2=0.693/k=2.22h,C0=150.7μg/ml,再根据已知数据:X0=1050 mg,V=X0/C0=1050000/150.7=6967.5 ml=6.9675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计算题:一个病人用一种新药,以2mg/h的速度滴注,6小时即终止滴注,问终止后2小时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已知k=0。
01h-1,V=10L)
2.计算题:已知某单室模型药物,单次口服剂量0。
25g,F=1,K=0.07h-1,AUC=700μg/ml·h,求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生物半衰期(假定以一级过程消除)。
3.某药静注剂量0。
5g,4小时测得血药浓度为4。
532μg/ml,12小时测得血药浓度为2。
266μg/ml,求表观分布容积Vd为多少?
4.某人静注某药,静注2h、6h血药浓度分别为1.2μg/ml和0.3μg/ml(一级动力学),求该药消除速度常数?如果该药最小有效剂量为0。
2μg/ml,问第二次静注时间最好不迟于第一次给药后几小时?
5.病人静注复方银花注射剂2m/ml后,立即测定血药浓度为1.2μg/ml,3h为0。
3μg/ml,该药在体内呈单室一级速度模型,试求t1/2。
6.某病人一次用四环素100mg,血药初浓度为10μg/ml,4h后为
7.5μg/ml,。
试求t1
/2
7.静脉快速注射某药100mg,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为:C=7。
14e—0。
173t,其中浓度C的单位是mg/L,时间t的单位是h.请计算:(1)分布容积;(2)消除半衰期;(3)AUC。
8.计算题:某药物具有单室模型特征,体内药物按一级速度过程清除。
其生物半衰期为2h,表观分布容积为20L。
现以静脉注射给药,每4小时一次,每次剂量为500mg.
求:该药的蓄积因子
第2次静脉注射后第3小时时的血药浓度
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9.给病人一次快速静注四环素100mg,立即测得血清药物浓度为10μg/ml,4小时后血清浓度为7。
5μg/ml。
求四环素的表观分布体积以及这个病人的四环素半衰期(假定以一级速度过程消除)。
10.计算题:病人体重60kg,静脉注射某抗菌素剂量600mg,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方程为:C=61。
82e-0.5262t,其中的浓度单位是μg/ml,t的单位是h,试求病人体内的初始血药浓度、表观分布容积、生物半衰期和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11.计算题:已知某药物具有单室模型特征,体内药物按一级速度方程清除,其t
=3h,V=40L,若每6h静脉注射1次,每次剂量为200mg,达稳态血药浓度. 1/2
求:该药的(1)ss
C
m ax
(2)ss
C
m in
(3)ss
C
(4)第2次给药后第1小时的血药浓度
12.计算题:某药静脉注射300mg后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为:C=78e—0。
46t,式中C的单位是μg/m l,t为小时。
求t1/2 、V、4小时的血药浓度。
13.计算题:某人静脉注射某药300mg后,其血药浓度(μg/ml)与时间(小时)的关系为C=60e—0。
693t,试求:
(1)该药的生物半衰期;
(2)表观分布容积;
(3)4小时后的血药浓度。
14.计算题:某药口服后符合单室模型特征,已知:F=0.85,K=0。
1h-1,Ka=1。
0h —1,V=10L,口服剂量为250mg,求:t max、Cmax、AUC。
15.计算题:给某患者静脉注射某药20mg,同时以20mg/h速度静脉滴注给药,问经过4h后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已知:V=60L,t1/2=50h)
16.氨苄西林的半衰期为1。
2小时,给药后有50%的剂量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如病人的肾功能降低一半,则氨苄西林的半衰期是多少?
17.某药的半衰期为1。
2h,给药后有50%的剂量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如病人的肾功能降低50%,则该药的半衰期是多少?
18.某人用消炎药,静注后2小时及5小时测定血药浓度分别为1。
2μg/ml及0。
3μg/ml,试求出其半衰期(假设该药在体内按表观一级动力学消除)
19.口服某药100mg的溶液剂后,测出各时间的血药浓度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h) 0。
20。
4 0.6 0.8 1.01.5 2。
5 4.0 5.0
血药浓度(µg /ml) 1。
65 2。
33
2.5
5
2。
51
2.40 2。
00 1。
27 0.66 0.39
假定该药在体内的表观分布容积为30L,试求该药的k,ka值。
20.某单室模型药物作快速静脉注射,剂量为500mg,并立即测知其血药浓度为32µg/ml,已知该药的t
1/2
=8h,试求出V值及静注后12h的血药浓度,并计算出何时血药浓度达到8µg/ml?
21.某药物在体内呈单室一级动力学消除,静注后1小时、3小时的血药浓度分别为8ug/ml和4ug/ml。
问:(1)求K、t1/2
(2)在6个半衰期时,体内残余药量在(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C—t曲线下,约有多大面积?(提示:e-∞=0)
(3)要维持最低有效浓度2ug/ml,首次给药后几小时需第二次给药?
(提示:e -xln2= 1/2x)
22.某药物生物半衰期为3。
0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10L,今以每小时30mg速度给某患者静脉滴注,8小时即停止滴注,问停药后2小时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
药物动力学计算题 22. 某单室模型的药物溶液,以500m g的剂量口服,测出t 1、t 2、t 3……,各时间
的血药浓度为C1、C 2、C3……,以血药浓度对时间在半对数坐标中绘图如下。
求该药的K 值、Ka 值及F 值?(已知V=10升)
某单室模型药物口服后的“血药浓度-时间”的半对数图
⎪⎪⎭⎫ ⎝⎛==-=⎪⎪⎭⎫ ⎝⎛=-=⎪⎪⎭⎫ ⎝⎛=⎪⎪⎭⎫ ⎝⎛=-==∑∑∑∑∑∑∑n 1i t b n 1
i Y n 1a n 1i t n 1n 1i t n 1i Y n 1i t n 1n
1i Y t b i i 2i 2i i i 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