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简介

合集下载

文房四宝的详细介绍

文房四宝的详细介绍

文房四宝的详细介绍
文房四宝,又称文房四宝,是传统中国文人必备的书写用具,包括毛笔、墨、纸和砚。

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意义,代表了文人雅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以下是对文房四宝的详细介绍:
1. 毛笔:毛笔是中国古代的书写工具,用来书写汉字和绘画。

毛笔的笔尖是由羊毛、狼毫等动物的毛制成,通过不同的笔法和用力变化,可以书写出不同的笔画和线条。

毛笔在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每个字、每个画作都可以因为毛笔的运用而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2. 墨:墨是用来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可以通过砚台加水搓磨而成。

中国古代的墨主要有固体墨和水墨两种,水墨是把固体墨磨碎后加水搓磨,调配出不同浓淡的墨汁。

墨在书法和绘画中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用来表达深沉、浓烈的意境。

3. 纸:纸是书写和绘画的载体,中国古代纸张以及制造技术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

早期的纸是由桑树皮和其他植物纤维制成,后来的发明逐渐改良了纸的制作方法。

不同种类的纸有不同的质感和适用范围,如宣纸适合书法和绘画,它能够吸收墨水,展现出独特的笔触效果。

4. 砚:砚是一种用来磨墨的石头,通常为青石、黑石等。

在砚台的一面可以刻出凹凸不平的磨墨面,另一面则是平整的书写面。

文人在书写之前需要将墨汁搓磨在砚台上,这也成为一种雅致的活动。

砚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象征着坚定意志和不拘一格的寓意。

这些文房四宝不仅仅是书写和绘画的工具,更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修身修行和审美追求。

文房四宝是哪四宝

文房四宝是哪四宝

文房四宝是哪四宝文房四宝是指文化用品的四大宝物,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必备的工具。

它们分别是毛笔、墨、纸和砚台。

这四种用品在古代文化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几乎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文房四宝的由来和特点。

首先,我们来看毛笔。

毛笔是一种用动物毛制成的书写工具,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最早的毛笔是用兽毛制成,后来发展到以羊骨、竹子等作为笔杆。

毛笔由于其独特的呈现效果和轻巧的使用感,成为中国文人书画家们常用的工具之一。

毛笔的制作过程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选料、剪毛、点染、修磨等。

不同的毛笔尖形状和毛发质地,能够呈现出不同的笔法和线条效果,使得书写和绘画更加灵活多样。

其次是墨。

墨,又称砚墨,是中国古代书写所必需的一种墨汁。

墨的制作原料是石绿和沉香等植物的树脂,经过多次蒸馏提炼而成。

墨的质地需要细腻、柔滑,使得书写时笔尖能够自如地滑动。

墨汁颜色以黑色为主,但也有一些特殊的墨汁颜色,如青、紫、红等。

墨可根据实际需要的深浅程度来控制,使得作品效果更加立体生动。

墨的制作需要经过有步骤的研磨和调配,才能达到合适的浓度和颜色。

再次是纸。

纸在中国古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发明,也是书写和绘画的载体。

中国古代的纸由植物纤维制成,最早出现于汉朝。

制作纸张的主要原料有桑叶、麻纤维、竹子等。

纸张分为宣纸、宜兴纸、官窑夹白纸等多种类型,每种纸都有不同的用途和特点。

中国古代文人喜欢用纸书写和绘画,因为纸张具有很好的吸墨性和保存性,可以使作品更加持久地保存下来。

最后是砚台。

砚台是用来研磨墨汁的工具,也可以称之为墨砚。

砚台一般由石材制成,如石灰岩、砂岩等。

砚台的形状多样,有方形、圆形、长条形等。

砚台的研磨面称为砚面,砚面上有一处凹陷的部分称为砚洞。

在使用砚台时,需要将适量的墨汁倒入砚洞中,然后用毛笔蘸墨研磨。

砚台不仅是墨的研磨工具,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砚台的质地和外观都很讲究,也是书房中的一种装饰品。

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文房四宝是指什么文房四宝是指什么?文房四宝是指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历史上“文房四宝”还叫做《文房四谱》、《文房四宝谱》、“文房四士”等。

其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文房四宝”的含义有所不同。

例如,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源(原属歙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和歙砚(现安徽歙县)。

话说宣纸一般认为,纸是东汉时期由湖南籍宦官蔡伦发明的,但从西汉的墓中就曾经发现有纸的存在。

西汉的纸,是把纤维都混合在一起,再制成厚纸,蔡伦大概是改进西汉的造纸术,将厚纸改良成较薄的纸。

纸的别称很多,有楮先生、楮如白、楮待制、楮园公、好畴侯、剡溪遗老、不二冤家、文庙、云肪等。

汉代造纸原料主要是嘛和楮,后来发展到桑皮、藤皮,隋唐五代时,竹纸又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出现了一些造纸中心:安徽泾县以产"宣纸"著称,静安哪里培训轻松筹,纸张名目繁多,质地精良,尤以"薛涛笺"名满天下。

宣纸为书法用纸,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颜真卿、张旭等擅用宣纸。

历史上第一位赞美宣纸的帝王是南唐后主李煜。

明清以后,1967年5月上旬属羊10月份广东26选5手机号码,相继出现了麻纸、皮纸、棉纸、二层纸等,但仍以安徽泾县宣纸在纸坛一枝独秀,独领风骚。

当纸上有了书和画,就担负了文化传播的使命,纯以文房清玩的形式藏至今日的纸并不多,大都是清朝以后的产品。

南唐李后主曾制澄心堂纸。

这种彩色以笺纸传到乾隆时,乾隆十分喜爱,大连当地花呗怎么开通,因而下令仿造了"乾隆仿制澄心堂纸"。

由于乾隆性喜奢华,故清朝产有三公尺以上的描有花纹的纸笺。

所绘内容有山水楼台、云龙、凤凰、鸟兽、花卉等,底色五彩斑斓,极为华丽,可惜现在这种乾隆花纹笺已成稀罕之物。

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

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

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是指毛笔、墨块、宣纸和砚台这四种文房用品。

它们在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文人情怀的象征。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宝的特点和影响。

一、毛笔毛笔是中国独有的书写工具,其独特的笔触和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国书法与绘画的重要工具。

毛笔的制作使用的是动物的兽毛,通常是羊毛或狼毫。

不同材质的兽毛制作出的毛笔有不同的特点,可以适应不同的书写需求。

毛笔的笔画可以柔媚流畅、挥洒自如,也可以刚劲有力、墨痕淋漓,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艺术效果。

二、墨块墨块是中国古代书写的常用墨汁来源。

它由磨墨石和加入水制成,使用时需要加水磨墨。

墨块的颜色丰富多样,有黑水墨、红墨、黄墨等。

墨块的质地坚硬,具有一定的韧性,可以调节墨色的浓淡和墨迹的潮湿度,使得书写更加灵活。

中国文人士大夫经常用墨块进行多种艺术表达,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书法和绘画作品。

三、宣纸宣纸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纸张,是以湖北宣城出产的油麻纸为代表。

宣纸质地轻盈,洁白细腻,具有良好的水气透性和抗酸碱性。

特别适合毛笔书写和颜料绘画。

宣纸因为其独特的质感和优良的性能,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儒士的首选纸张。

正是因为有了宣纸的使用,中国书法和绘画得以繁荣发展,出现了无数名家绝艳之作。

四、砚台砚台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书写时用来磨墨的器具,也是文房四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砚台通常采用石材雕刻而成,如青石、花岗岩等。

砚台的造型多样,常见的有方形、圆形和各种雕花造型。

砚台的使用需要在砚台上倒入适量水分,然后用墨块磨墨。

在使用砚台的过程中,砚台上的水与墨交融,产生独特的墨香,使书写过程更加愉悦。

砚台不仅是墨的存放和加工工具,更是文人雅士思绪飞翔之处。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毛笔、墨块、宣纸和砚台在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相互协作,形成了独特的书写和绘画艺术风格。

这些宝贝不仅是文人士大夫的物质文化产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文化和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文房四宝简介

文房四宝简介

文房四宝简介1. 湖笔简介“治世之功,莫尚于笔,能取万物之形,序自然之情,实天地之伟器也。

”(古今图书集成)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称的湖笔,是毛笔大家族中的佼佼者。

它发源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

因善琏旧属湖州府,故称“湖笔”。

善琏湖笔相传为秦代大将蒙恬所创,迄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至秦以来,善琏人的制笔技艺世代相传,全镇几乎家家出笔工,被世人誉为“笔都”。

史书曾载:湖州出名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湖笔制作工艺复杂,从选料到成笔,一般需要经过笔料、蒲墩、水盆、装套、择笔、刻字等一百二十多道工序。

其品种繁多,主要可分为羊毫、兼毫、硬毫三大类,近三百个品种。

羊毫是选优质山羊毛精制而成,它的性能柔而健。

笔尖有一段透明发亮的锋颖,锋颖越长,质量越好。

这段锋颖在书写时能蘸墨而不滴,抱拢不散不开叉。

兼毫是羊毫与兔毫或狼毫等其他毫料配制的笔,具有刚柔相济的特色。

硬毫有山兔毛为原料制的紫毫笔,用东北优质黄鼠狼尾毛制成的狼毫笔,其他还有猪鬃笔等。

千百年来,经笔工精心研究,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湖笔“尖、齐、圆、健”四大特色,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珍爱,与徽墨、宣纸、端砚并誉为“文房四宝”。

湖笔之所以成为名笔,与历代书画家有着密切的联系。

湖州古代文人荟萃,高士云集。

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杜牧、苏东坡等先后在湖州参政为官;本籍赵松雪、王蒙、吴昌硕、俞樾、沈尹默等均为一代书画大师。

他们雅好湖笔,且常与笔工探求制笔之法,为湖笔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隋朝智永更与湖笔有不解之缘。

他在蒙公祠旁永欣寺一住三十年,一边与笔工切磋制笔技艺,一边孜孜不倦地临池习书,一生用败坏的笔达一大筐,被埋在镇南的“晓园”,并亲笔题“退笔冢”三字。

湖笔的发展至元代为最盛。

冯应科、陆文宝为当时杰出制笔大师(其中陆专制“御笔”)。

他们所制的笔,“其中绳勾,中勾方圆中规矩,终日握而不败,故曰妙笔。

”冯应科的笔、赵孟兆的书、钱舜举的画当时被誉为“吴兴三绝”。

至明末清初,善琏湖笔的技艺逐渐外传,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地。

文房四宝是指哪四样

文房四宝是指哪四样

文房四宝是指哪四样文房四宝是对纸、墨、笔、砚四种文具的统称,因为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演变而来的,人们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

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

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这四宝: 1、笔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

西周以上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

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

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

其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出土的秦笔,及长沙马王堆、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甘肃省武威市、敦煌市悬泉置和马圈湾、内蒙古自治区古居延地区的汉笔,武威的西晋笔等都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我国的书写用笔起源很早。

根据未经刀刻过的甲骨文字确定,夏商时期就已经有原始的笔了。

如果再从新石器时期彩陶上头的花纹图案来看,笔的产生还能够追溯到五千多年以前。

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已经制作和使用书写用笔了。

那时笔的名称繁多: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楚国叫“幸”,秦国叫“笔”。

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笔”就成了定名,一向沿用至今。

传说,我们此刻所用的毛笔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蒙恬发明的。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括带领兵马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双方打得十分激烈,战争拖了很长时间。

为了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景,蒙恬要定期写战况报告递送秦王。

那时,人们通常是用分签蘸墨,然后再在丝做的绢布上写字的,书写速度很慢。

文房四宝指

文房四宝指

文房四宝指文房四宝是指文人工作和书写所必备的四种文具,它们分别是毛笔、墨、纸和砚台。

自古以来,文房四宝被视为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人们对于学问、文字和艺术的追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房四宝被视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被广泛应用于书法、绘画、文学创作等方面。

毛笔是文房四宝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毛笔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书写工具,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毛笔的头部由数十根细毫组成,能够储存大量的墨水,通过控制笔尖的着力点和力度,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笔画和线条。

毛笔具有独特的笔触和墨香,非常适合书法和绘画的表现。

许多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都以毛笔为工具,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墨是文房四宝的第二个要素。

墨是以檀木、松烟和油烟为主要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的。

墨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研磨、糊化、熟成等多个环节。

好的墨应该具有浓重的色泽、流动性和稳定性。

墨在书法和绘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字迹更加饱满和富有生气。

纸是文房四宝的第三个要素。

古代的纸是由植物纤维经过多次加工熬制而成,其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书写和绘画的需求。

纸的质地、厚度和吸水性是影响它的质量的重要因素。

优质的纸应该有足够的光滑度和透气性,适合用于毛笔的书写和绘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种类的纸,如宣纸、绢纸、宫纸等,每种纸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砚台是文房四宝中的最后一个要素。

砚台是文人常用的墨池,用于储存墨水和研磨墨块。

砚台通常由石材制成,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光滑度。

砚台上方有一个凹陷的部分,用于研磨墨块。

砚台的底部有四个小脚,使其更加稳固。

砚台可以与毛笔和墨一起使用,让文人们更加方便地进行书写和绘画。

文房四宝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不仅仅是文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审美体验。

毛笔、墨、纸和砚台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通过使用文房四宝,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

在现代社会,虽然电子设备和打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但是文房四宝仍然有着它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文房四宝分别是哪四个

文房四宝分别是哪四个

文房四宝分别是哪四个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文房四宝指的就是笔、墨、纸、砚,它是古代文人的必备品,一生都会携带。

尽管很久以前就有笔、砚的存在,但真正将它们列为四宝,还是在南北朝时期。

到了南唐时期,文房四宝有固定产地,它们分别是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到了宋朝,文房四宝又变了样,它们分别是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

文房四宝产地,它就是安徽安徽,被誉为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文房四宝的介绍

文房四宝的介绍

文房四宝的介绍文房四宝,亦称四书五常,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种文房用品,包括笔、墨、纸和砚。

这些文房用品在古代被视为文人雅士的首要工具,不仅用于写作,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分别对这四宝进行介绍。

笔:中国的书法和绘画历史悠久,而笔一直被视为书法家和画家之手的延伸。

古代的笔多为毛笔,用鹿茸、羊毛等动物毛制作而成。

毛笔不仅具有柔软易控制的特点,还能够携带较多的墨水。

现代的笔大多采用毛笔和钢笔两种形式,毛笔用于书法和绘画,而钢笔则广泛应用于日常写作。

墨:墨是中国书法和绘画不可或缺的物品,同时也是古代文人重要的写作工具。

墨可分为墨块和墨汁两种形式。

墨块一般由砚台外圈的墨材磨制而成,墨汁则是将墨块放入墨池中搓墨或加水搅拌得到。

墨汁的色泽鲜明,能够根据需要调节浓度,以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

墨汁在书法和绘画中既有实用功能,又有审美价值。

纸:纸作为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的重要代表,起源于汉朝时期。

古代的纸多由莎草、桑叶等天然植物纤维制成,质地柔软而耐久。

纸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古代文人进行书写和记录的便利性和广泛性。

除了作为书写载体,纸在绘画和绘本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今,纸种类繁多,包括宣纸、宜兴纸等,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书写和绘画需求。

砚:砚作为中国传统文房用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砚分为石砚和陶砚两种。

石砚多为小巧而厚实的方形,表面有墨槽用于搓墨。

陶砚则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平滑而易携带。

古人常常用砚台和笔洗作为文房四宝中的附属品。

砚的出现不仅提供了方便的墨水搓制和保存工具,更成为文人雅士形象的象征。

文房四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实用功能,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们与中国书法、绘画、历史等密不可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艺术和智慧的追求。

如今,虽然电子化和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文房四宝的地位受到冲击,然而其艺术灵魂和传统价值依然被人们所推崇。

在各类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中,人们仍然会使用文房四宝,让它们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文房四宝有哪四宝

文房四宝有哪四宝

文房四宝有哪四宝
俗指笔、墨、纸、砚。

湖笔、徽墨、端砚、宣纸为文房四宝之上品。

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来构成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

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

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420-- 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

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房四宝多为清代名师所作,皇家御用,其用料考究、工艺精美,代表了我国数千年来文房用具的发展水平和能工巧匠们的创造智慧与艺术才能,是文房用具中的瑰宝。

在林林总总的笔类制品中,毛笔可算是中国独有的品类了。

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

不过由于毛笔易损,不好保存,故留传至今的古笔实属凤毛麟角。

文房四宝的文化内涵

文房四宝的文化内涵

文房四宝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

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是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释义】:指毛笔、黑墨、宣纸、砚台。

【结构】:偏正式【用法】:作主语、宾语;指笔、墨、纸、砚。

【示例】:“天子被逼不过,只得命取纸笔。

婢子随即捧过文房四宝。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一回)【典出】:“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玩君与予。

”(宋·梅尧臣《再和潘歙州纸砚》)【扩展】:旧时对纸、墨、笔、砚四种文具的统称。

砚台,别名润色先生,文房四宝中能传世最久的一宝。

文房谓书房。

北宋苏易简著《文房四谱》,一名《文房四宝谱》,叙述这四种文具的品类和故实等。

这些文具,制作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历代都有著名的制品和艺人。

如安徽泾县(原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的宣纸,歙县(原徽州府治)的徽墨,浙江吴兴(原为湖州府治)的湖笔,安徽泾县(原属宁国府,产笔以府治宣城为名)的宣笔,广东高要(原为肇庆府治,古名端州)的端砚,以及与端砚齐名的有甘肃省的洮砚、歙县(原歙州府治)的歙砚。

“文房四宝”指纸、墨、笔、砚四类书画用具,已是今人皆知的常识。

但“文房四宝”一辞源自何者?源起何时?却尚有未尽之解。

比如《辞海》“文房四宝”辞目的说法,便是如此:“旧时对纸、墨、笔、砚四种文具的统称。

文房四宝是哪四宝

文房四宝是哪四宝

文房四宝是哪四宝
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

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扩展资料:
笔、墨、纸、砚在宋代已成为书房中最重要的书写绘画用具,有考古学上发现也可作证。

如在福建省福州市茶园山发现的南宋许峻墓中,就发现了整套“文房四宝”用品被随葬的现象。

再如河北张家口辽代张文藻家族壁画墓的壁画中,也有不止一幅迄今所见最早将笔、墨、纸、砚同绘于一处的“文房四宝”图画。

其中7号墓“童嬉图”壁画中,有四童子藏于后面嬉戏的柜子,发掘者认为是食盒,但有研究者认为,应当是文房用具,可放置纸张、画轴、书札等。

这幅画的墓主人张文藻卒于辽代咸雍十年(1074年),与苏易简、梅尧臣等人生活的年代甚为相近。

这些无不说明,如果笔、墨、纸、砚不是经历时代的积淀,逐步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实用基础,那么“文房四宝”一辞是不会在宋代终成专门用语的。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介绍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介绍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珍宝,虽然我们鉴宝的能力还不够完善,但是我们可以去更接近,认识,未来可以去了解,传播。

这是我们的责任,同时也是一种幸福。

它会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像春天一样,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使我们的生命变的厚重而多趣,这就是所谓的怡情养性。

那今天就给大家带来的是我们中国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那它的来源究竟是什么呢?--文房,起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文房是国家典掌文翰的地方,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档案馆。

到了唐宋以后,文房就是泛指文人的书房。

而笔、墨、纸、砚则是文房中必备的工具。

随着能工巧匠的精心制作,文人墨客的诗文传颂,它们还具有了鉴赏,传唱,收藏的价值。

在南宋初,翰林学士叶梦得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世言徽州有文房四宝。

从此这文房四宝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了一席之地。

时至今日,文房四宝虽然不是我们每个人书房中必备的东西,但是书法中的传承还在,中国古人寄托在文房四宝中高远而幽深的哲学思考还在。

例如,古人认为墨为阴,纸为阳,而笔则是链接彼此的媒介,砚便是调和阴阳的所在。

纸是世界上的伟大发明,世界上纸的品种虽数以万计,但“宣纸”仍然是供毛笔书画用的独特的手工纸,在国际上有着“纸寿千年”的美誉。

墨是书写,绘画的色料,唐代制墨名将奚超。

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李煜的赏识,全家赐名姓李从此李墨便民满天下。

毛笔是用羽毛制成的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

自元代以来,浙江湖州生产的具有“尖,圆,健”特色的“湖笔”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毛笔品种,砚俗称砚台,是研磨色料的工具,古代中国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去世后还用之殉葬。

这文房四宝也只是其中的一种,中华民族泱泱大国,数之不尽的文化瑰宝都在渊源传承,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也等着我们去挖掘,去守护。

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文房四宝是指什么我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也是非常的浓厚。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文房四宝的介绍,欢迎大家阅读!笔、墨、纸、砚统称为“文房四宝”。

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笔、墨、纸、砚亦然。

在使用之余,文人雅士还给它们取了人性化的名字(见韩愈《毛颖传》):笔:中山人毛颖。

中山是古代诸侯国名,在今天的河北省定州一带,战国时为赵国所灭。

据王羲之《笔经》记载,汉朝时天下诸侯郡国争献兔毛笔以书写洛阳鸿都门上的匾额,结果只有赵国兔毛笔入选。

中山属赵,所以称毛颖为中山人,颖是指毛笔呈锥状的笔头。

另有人因宣城多产笔,也称之为宣城毛元锐,字文锋的。

墨:绛人陈玄。

古时绛州在今天山西省新绛县,所产之墨较为有名,为朝廷贡品,而墨又以陈年、浓黑者为上品,故称之为绛人陈玄。

又:南唐时燕人李廷圭以松烟造墨,光泽可鉴最负盛名,后渡易水而居江南,故也有人称墨为燕人易玄光,字处晦的。

纸:会稽褚知白。

古时会稽在现在的浙江绍兴,出产贡纸。

楮树之皮是造纸的上等原料,而褚与楮音同形近,故有人从人的姓氏中取“褚”为纸的姓氏,称之为会稽褚知白。

另外也有人因河南华阴多产纸,称褚知白为华阴人士,字守玄。

砚:弘家陶泓。

隋唐时期,天下陶砚盛行,而其中又以虢州,即汉时弘家郡(今河南灵宝)所产最负盛名,砚中间下凹以存墨汁,故称之为弘家陶泓。

也有人称以石料所制之砚为石虚中,字守默(墨)的。

古人不仅给笔、墨、纸、砚取了名字,而且还给它们封了官职。

笔:书写用品,因笔杆以竹管作成,使用时要饱蘸墨水,故封之为中书君、管城侯、墨曹都统、墨水郡王、毛椎刺史;墨:多以松烟制成,品质上乘的还要添加香料,故封之为松滋侯、黑松使者、玄香太守、毫州楮郡平章事;纸:性柔韧,可随意裁剪,且以洁白者为佳,故封纸为好畦(侍)侯、文馆书史、白州刺史、统领万字军略道中郞将;砚储墨之器,质地坚硬,帮封之为即墨侯、离石侯、铁面尚书、即墨军事长。

唐代才女薛涛曾作诗《四友赞》:“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煤而黯黯,入文亩而休休。

文房四宝类似文学常识

文房四宝类似文学常识

一、文房四宝之名
“文房”一词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南北朝时期,当时是用来专指文人书房。

而最早将笔、墨、纸、砚称之为“文房四宝”的是北宋时期的苏易简。

其实“文房四宝”除了笔、墨、纸、砚这四宝之外,还有书房中其他的必备之品,如笔筒、笔架、笔洗、墨床、墨盒、臂搁、镇纸、水丞等等。

二、文房四宝-笔
毛笔是中国各式笔类中最为独特的一种。

我国最早的毛笔,大约产生于二千多年前。

例如,我国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春秋时期的毛笔,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代毛笔,尤其是湖笔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和推崇颇多。

三、文房四宝-墨
墨是古代书写、绘画时不可缺少的一种文房用品。

当时的条件下,古人利用天然墨作为书写材料,史前就已经有用墨的痕迹,而人工墨是汉代才逐渐开始出现的。

汉代之后,制墨业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徽墨,简直是制墨中的精华杰作。

四、文房四宝-纸
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据考古资料显示,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了纸的制作,而到了东汉时期,蔡伦的造纸术发展更为成熟。

两宋时期,又发明了印刷术,使得造纸业更得到了迅猛发展。

明清时期,造纸业比较兴旺发达,美轮美奂,各种精美的笺纸也逐渐开始兴盛起来。

五、文房四宝-砚
砚,又称之为砚台。

我国古代早期的砚台,一般形制相对简单。

唐宋时期,产于广东肇庆和江西婺源的砚台逐渐占据了砚坛界的主导地位,并使之进入了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明清时期,砚台的材质更加表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而且砚台由实用性逐步转向玩赏性,许多工艺砚台也在此时产生,非常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文房四宝是什么-百科常识视频在线看

文房四宝是什么-百科常识视频在线看

文房四宝是什么-百科常识视频在线看
小朋友们,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文房四宝是哪四个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

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源(原属歙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和歙砚(现安徽歙县)。

关于文房四宝的介绍

关于文房四宝的介绍

关于文房四宝的介绍
文房四宝是指中国古代文化中必备的书写用品,其包括笔、墨、纸、砚。

这些物品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被视为文化遗产之一。

笔是书写的工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除了常见的毛笔外,还有羊毫笔、兔毫笔等多种类型。

毛笔是最常用的一种笔,其使用寿命较短,但书写效果较好。

羊毫笔则使用寿命较长,书写效果也不错,但价格较高。

墨是书写的颜料,其主要成分是烟熏或煮制而成的黑色颜料。

墨的品质也有较高和较低之分,较高品质的墨色泽鲜明,线条流畅,不易褪色。

纸是书写的载体,其种类也非常丰富。

传统的纸张有宣纸、毛纸、竹纸等,现代则有各种品种的复印纸、卡纸等。

砚是书写时所需要的墨水容器,其主要材料是石灰岩、石墨等,有着不同的形状和款式。

砚台除了用于装墨水外,还可以作为文化艺术品收藏。

文房四宝不仅是书写的必备用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珍贵。

- 1 -。

文房四宝(组章)

文房四宝(组章)

文房四宝(组章)
文房四宝是指中国传统的书法文化中必备的四种文具,包括毛笔、墨、纸、砚。

毛笔是书法家必备的工具,毛笔按照笔头的大小、形态、材料等不同而分类。

其材质
主要有羊毫、鼠毫、兔毫、狼毫等,但最为常见的还是羊毫。

毛笔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
通常需要经过削、修“三七”、润笔等多道工序,方可考究。

墨是毛笔所使用的油墨。

中国古代的墨主要分为生墨和熟墨两类,生墨是以松烟、漆
和蝉衣为原料制成的,熟墨则是将生墨放入石灰水中进行加工制成,这样的墨汁比生墨更
易于保存和使用。

纸是毛笔所书写的基础材料。

中国古代用于书写的纸主要有宣纸、琉璃纸、雁皮纸、
文竹纸等多种。

其中宣纸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质地细腻、白净、光泽并且透气性好,因此深受书画爱好者的喜爱。

砚是用于磨墨的器具。

中国传统砚台材质主要有石砚、青砖砚、陶瓷砚等,而其使用
也有一定的讲究,譬如“有墨不磨,磨墨不浪费”,为了保存砚台,不必把所有的墨都磨
在上面。

除此之外,为达到更好的书写效果,还有所谓“节砚节毫”,即用一种砚台只磨
一种颜色的墨汁,并只用同样的笔头。

文房四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
的智慧与创造力。

如今,虽然科技发展迅猛,但许多书画爱好者依旧使用文房四宝进行创作,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房四宝简介1. 湖笔简介“治世之功,莫尚于笔,能取万物之形,序自然之情,实天地之伟器也。

”(古今图书集成)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称的湖笔,是毛笔大家族中的佼佼者。

它发源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

因善琏旧属湖州府,故称“湖笔”。

善琏湖笔相传为秦代大将蒙恬所创,迄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至秦以来,善琏人的制笔技艺世代相传,全镇几乎家家出笔工,被世人誉为“笔都”。

史书曾载:湖州出名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湖笔制作工艺复杂,从选料到成笔,一般需要经过笔料、蒲墩、水盆、装套、择笔、刻字等一百二十多道工序。

其品种繁多,主要可分为羊毫、兼毫、硬毫三大类,近三百个品种。

羊毫是选优质山羊毛精制而成,它的性能柔而健。

笔尖有一段透明发亮的锋颖,锋颖越长,质量越好。

这段锋颖在书写时能蘸墨而不滴,抱拢不散不开叉。

兼毫是羊毫与兔毫或狼毫等其他毫料配制的笔,具有刚柔相济的特色。

硬毫有山兔毛为原料制的紫毫笔,用东北优质黄鼠狼尾毛制成的狼毫笔,其他还有猪鬃笔等。

千百年来,经笔工精心研究,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湖笔“尖、齐、圆、健”四大特色,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珍爱,与徽墨、宣纸、端砚并誉为“文房四宝”。

湖笔之所以成为名笔,与历代书画家有着密切的联系。

湖州古代文人荟萃,高士云集。

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杜牧、苏东坡等先后在湖州参政为官;本籍赵松雪、王蒙、吴昌硕、俞樾、沈尹默等均为一代书画大师。

他们雅好湖笔,且常与笔工探求制笔之法,为湖笔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隋朝智永更与湖笔有不解之缘。

他在蒙公祠旁永欣寺一住三十年,一边与笔工切磋制笔技艺,一边孜孜不倦地临池习书,一生用败坏的笔达一大筐,被埋在镇南的“晓园”,并亲笔题“退笔冢”三字。

湖笔的发展至元代为最盛。

冯应科、陆文宝为当时杰出制笔大师(其中陆专制“御笔”)。

他们所制的笔,“其中绳勾,中勾方圆中规矩,终日握而不败,故曰妙笔。

”冯应科的笔、赵孟兆的书、钱舜举的画当时被誉为“吴兴三绝”。

至明末清初,善琏湖笔的技艺逐渐外传,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地。

善琏人在各地开的著名笔店有:北京“戴月轩”、“贺连清”、“李玉田”、上海“杨振华”、“李鼎和”、“周虎城”、“茅春堂”,苏州“贝松泉”等。

2. 徽墨徽墨的生产始于南唐。

创制人是奚超、奚廷父子。

唐中叶至唐未,由于藩镇之乱,连年征战,大量的人口和经济重心南移,奚氏一家由河北易水(今易县)南迁,为黄山白岳之奇和练溪、新安之妙所吸引,遂定居歙州。

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工,此时得皖南的古松为原料,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创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

南唐后主李煜,雅爱书法绘事,将召奚廷担任墨务官,井赐给“国姓”的奖励。

于是,奚氏全家一变而为李氏。

李廷成为古今墨家的宗师。

宋宣和年间,就出现了“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局面。

宋时,随着制里亚的繁荣,形成了“徽人家传户习”以及“新安人例工制墨”的盛况。

黟县的张遇、黄山的沈桂、歙州的潘谷、新安的吴滋,等等,都是十到十一世纪制墨业的著名人物。

张遇是油烟墨的创始人,以制“供御墨”闻名于世,其“龙香剂”为历代收藏家追来的瑰宝;沈以占松煤用脂、漆滓烧之,得烟极黑,名为漆烟,人称其墨“十年如石,一点如漆”;吴磁所造之墨的妙处在于“滓不留砚”,曾得宋孝宗犒赏缗线二万的奖励。

风靡一时的制墨高手潘谷,被世人誉为“墨仙”。

他制的“松丸”、“狻猊”等墨品,具有“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的优点,被称为“墨中神品”,他晚年不幸落水溺死后,苏东坡写下“一如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的诗句悼念他。

宋善和三年(公元一一二一年)歙州更名为徽州,李墨及其他各家之墨,遂统一定称为徽墨。

“徽墨”之名逐渐形成,相沿至今。

到明代,经受万元朝贵族严重摧残的制墨业重新复苏;制墨工人激增,文人兼作制墨成为一时的风气。

特别是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刺激,引起了制墨业的剧烈竞争;并随着徽州商业的繁荣,使徽墨传遍全国,乃至海外。

据明末麻三衡的《墨志》记载明代徽州墨工竟达一百二十多家。

嘉靖年间的方正、邵格之、罗小华以及万历中期的程君房、方于鲁、汪春元、叶立卿等,都是在激烈竞争中相继兴起、各树一帜的代表人物。

这时期的制墨特点是“桐油烟”、“漆烟”被广泛采用,并加入麝香、冰片、金箔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不仅质量精良,而巨墨谱的图式、墨模的雕刻,也各尽其美,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

如激派送君房制的“玄元灵气”墨,董其昌赞赏说:“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

”与程君房同时驰名墨坛的当推方于各。

方氏精制了一种“九玄三极墨”,被誉为“前无古人”的佳品,声誉已经“传九士,达两都,列东壁,陈尚方”。

在此期间,富有装饰性的成套丛墨——集锦里,也开始出现,就连装墨的漆盒也非常精致。

至清初,制墨倾向于实用美观,集锦墨和另锭墨进一步盛行。

歙县的曹素功、绩溪的汪近圣、歙县的任节庵以及稍后崛起的胡开文,被称为清代四大造墨名家。

相传康熙皇帝南巡时,曹素功献墨,颇得赏识,遂赐“紫玉光”三字,于是名声益震。

汪近圣以制集锦墨著称,“其雕镂之工,装式之巧,无不备美”,他的砍子汪惟高曾应召人清内府教习制墨。

咸丰年间,鸦片战争之后,整个制墨业陷入赖帐不振的境地,胡开文的墨店却由于徒孙众多,分布大江南北,故其墨行销国内外,独里一时之秀。

胡氏的“地球墨”,于一九一五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和南京南洋劝业会忧等奖状。

时至今天,年淹代迁,人们仍能看到胡氏早期的“织耕图墨”、“四阁藏书墨”以及“苍佩宝墨”等珍品。

解放前夕,徽墨业已处于“风前残烛,瓦上晨霜”的衰微阶段。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积极支持各地墨厂墨店的恢复和发展。

一九五六年,分别在屯溪、歙县成立了徽州墨厂和歙县徽墨厂;绩溪县成立了徽墨生产合作社;泾县文化用品厂稍后也恢复生产,久负盛名的徽墨获得新生。

广大制墨工人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不断加以革新,工艺精益求精,品种日新月异。

徽墨按质分高、中、低三档;按取料不同分超激烟、桐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数种。

其中以超漆、桐油两种烟墨尤为著称。

目前,我省的四家墨厂不仅大量生产书画用墨,还继承明清两代的优秀传统,制作了成套的集锦墨。

如“苍云珍品”、“延造法”、“萧湘八景”、“八宝奇珍”、“十二生肖”、“宝剑”、“金龟”,“蝉墨”、“罗汉墨”等,都是足以称道的精品,既畅销国内,又远销日本、东南亚及港澳等地。

特别是屯溪徽州墨厂的超漆烟墨,系用桐油油烟、麝香、黄金等珍贵材料制成,堪称特种工艺精品,一九七九年国庆前夕。

国务院向这个厂颁发了全国优质产品银质奖章。

徽墨徽墨 , 中国“文房四宝”之一。

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

今黄山市屯溪区、歙县两地为徽墨制造中心。

徽墨品种繁多,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

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名贵材料制成的。

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是书画家的必备用品。

墨模上由能工巧匠雕刻出名人的书画,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

在工业制图、装潢美术、印刷、医药、描瓷等许多方面,徽墨也有广泛应用。

徽墨制作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3.宣纸宣纸---原产地为中国安徽省泾县境内的丘陵山区(泾县古时属于宣州府,现属于宣州市管辖,因此称为“宣纸”)。

这里山清水秀,溪水潺潺。

为手工制造宣纸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檀皮、草料、调料、溪水等等。

这里的人们世代相传制造宣纸,以为生计。

从古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历代王朝都把泾县宣纸列为“贡品”,安徽泾县宣纸在国际博览会上多次获得金奖,畅销国内各省市及日本、东南亚、欧美各国。

宣纸--品质纯白细密,柔软均匀,棉韧而坚,光而不滑,透而弥光,色泽不变,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损,耐老化,防虫防蛀,故有“千年寿纸“的美称。

历代文人墨客书画名家无不珍爱喜用。

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浑,淡而不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飞目生辉。

产生出特殊丰满的艺术效果。

用宣纸制成的册页、信笺、印谱、对联等工艺文化用品,是企业、团体、个人的上等书写佳品,可以久不变色、不虫蛀。

具有很高的历史性、艺术性、观赏性。

中国画用纸主要是宣纸、皮纸和绢。

宣纸又分为生宣纸、熟宣纸,半生熟宣纸三种。

好的宣纸具有绵、白、细,匀的特点,而且要具有“发墨定笔”的特点。

(发墨指墨色在纸上生润有色;定笔指笔痕清晰。

)生宣纸又按纸的厚薄分为单宣、夹宣。

三层夹宣等几种。

一般情况是薄纸渗化速度比厚纸快。

熟宣纸是将生宣纸用适当的胶矾水刷制而成,不吸收水份。

半生熟宣纸则是指渗化能力介于生宣纸与熟宣纸之间。

宣纸规格有四尺、五尺、六尺、八尺.丈二等尺寸之分。

皮纸性能与生宣纸相似,纸质坚,经得起拖,但不易留笔痕,色易灰暗。

绢为丝制品,有生绢和熟绢两种。

熟绢上过胶矾,保存时要密封好,防止漏水与虫蛀。

其它如:元书纸、玉扣纸、高丽纸、土纸均可用来作画。

性能近似生宣,但不“发墨”也不易“定笔”。

至于用棉布、无纺布、化纤布等来作画的,当今画家中多有尝试。

4. 端砚介绍端砚,由来就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极品。

它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

在唐代初期广东肇庆(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

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直奔南海。

夹岸丛山峻岭,气势磅礴,重岩叠翠。

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错落的分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

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

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

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石质特别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密,制成的端砚具有呵气可研墨、发墨不损毫、冬天不结冰的特色外。

还与其开采、制作的艰辛有关。

一方端砚的闻世,要经过从探测、开凿、运输、选料、整璞、设计、雕刻、打磨、洗涤、配装等十多种艰辛而精细的工序。

采砚石无法用机械化操作,只能以手工为主。

历代采石工人都是按石脉走向,顺其自然向深层采掘,从接缝处下凿。

采出来的砚石如能有三、四成可用,已属难得。

坑道向下倾斜、曲折蜿蜒,工人进出要下蹲弯腰,有些地段仅能容一人裸体匍匐爬行。

古人云:“老坑匍匐仔坑斜,采石人同隔世赊。

刈取紫云烦镂削,千金一砍未为奢。

”加上历代制砚艺人的精雕细作,使其造型式样多姿多彩,由初唐的实用型逐渐提高到明清时期的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高度,步入了民族工艺美术的行列。

现在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闻名遐迩。

使来肇庆观光的中外游客无不以拥有一方工艺精湛、多姿多彩的端砚为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