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关联图的判读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关联图的判读分析

一.考点分析

关联图通常是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

机制、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之要素等联网成图。它一方面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来建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更反映了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前赡性特征。通过关联图的判读分析也有助于抓住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

中的主要矛盾及主要的矛盾方面,以便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从全局性、主导性的角度深入理解地理事物的因果联系、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用关联图考查地理知识与能力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某种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如四季的产生、所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池塘中富营养化的过程与结果、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水循环过程、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等。

2.某一国家、大洲或区域突出地理特征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如青藏地区高寒气候的成因与结果,西北内陆地区干旱气候的成因及对农牧业的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与典型性,南极洲寒冷气候的成因及表现。

3.某一企业,公司的原材料来源,生产流程,市场销售网络图等。如某一钢铁、汽车、化工、服装公司甚至跨国公司的生产、销售网络结构图、要求考生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

生产与布局。这种关联图突出了个别性。

4.某一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具体治理措施、如黄河中下游泥沙的治理、长江中下游水灾的防治,渤海海域中赤潮的防治,北京市大气污染的防治等。这种关联图突出了区域性。

5.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演变过程、发展趋势及治理措施,如温室效应、炙氧层空洞、水土流失、沙漠化、酸雨等,这种关联图突出了全球性。

6.用关联图来表现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粮食问题,贫困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城市化等相关的社会问题。

二.考题举要

1.内地某大型铁矿区附近有焦煤、石灰石、粘土矿、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地区接近河流和铁路干线,周围是盛产小麦、棉花的农业地区。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要求:(1)随着大型铁矿的开发,该地将建焦化厂、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请把这四个工厂的名称填入右图的工业联系空白框中。

(2)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是工业。

(3)下面四种工厂中,在该地建厂条件较好并与主导工业联系密切的是:

A、重型机械厂

B、精密仪表厂

C、造船厂

D、纯碱厂

(4)从当地农业需要和综合利用资源方面考虑,该地还将建氮肥厂,其原料供应的有利条件是:。

(5)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该地区可能建立的轻工业工厂有(写出两个)、

[试题剖析] 本题以某大型铁矿区为主要因素,综合考虑地区工业、农业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地理学的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工农业生产与布局应体现因地制宜、接近原材料产地,发挥聚集效应的原则。因此,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是钢铁工业为核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正确答案是:(1)从上至下依次是:焦化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2)钢铁工业(3)A、重型机械厂(4)焦化厂回收焦炉煤所中的氨,生产氮肥(5)面粉加工厂,棉纺织厂。

2.下面是吉林省西部改造沙荒地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景观图和简化的系统框图。该系统的目的取得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图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

A.增加粮食产量B.喂养牛、羊C.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

D.提高经济效益E.粪肥

(2)该系统的建立,减轻了当地受气团控制时的等灾害。

2)以该系统的农业产品为原料,可以发展、、、、等加工业。

[试题剖析] 本题要求考生明确农业发展中应遵循“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三统一”的观点,同时要理解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区域特征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的前提。吉林西部改造沙漠地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就是比较典型

治理环境与发展生产为一体的成功范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提高耕地的数量与质量”这一栏目的前因与后果正确答案是:(1)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是C、A、D、B、E。(2)极地大陆。寒潮风沙。(3)畜产品加工、面粉加工、造纸。

3.读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五个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分子式和元素符号。

(2)生物出现后,使自然界中的的原有迁移方式发生了变化,加快了

的风化,促进了的形成。

(3)生物对环境发生作用,主要是因为植物通过作用,把环境中

的合成,同时把转化为,并贮藏在

中。有机物在过程中,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于环境。

[试题剖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左邻右舍,全面整

体地分析思考问题。因为有时某空栏填上某一答案,从单个、孤立的角度看似乎没错,但是从整体、前后联系的角度一看你就会发现回答不够准确。先看一下本题的答案。(1)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是:CO2,O2

N2和N 、P 、K。(2)化学元素,岩石,土壤。(3)绿色、光合、无机物、有机物、太阳能、化学能、有机体、分解。请注意如果没有注意箭头方向,有些考生将CO2和O2的位置对调了。第三问将物质流动与能量循环的填空位置错位的考生也不少。

4.下图表示发生在某些地区的相互关联现象。下列各项是其中的一些中间环节,按因果关系将图中表示这些现象的有关字母分别填入各项前的括号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生存条件恶化。

()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土地生产力下降

()人均资源减少

()当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

()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人均收入减少

()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