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固环流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高长径比环流反应器中气、固含率的轴向分布研究
煤直 接液 化是 把煤炭 先磨 成煤 粉 与溶剂 配成 油煤 浆 , 在高温 高 压条件 下加 氢裂解 , 化成 油料 转
产 品 。这 一 过 程 属 于 气一 固三 相 强 放 热 反 应 , 液一 因此 对煤 直接 液化 反应 器本 身 的材质 和 内构 件有
化 了颗粒 物 的悬 浮 以及 与 器壁 间 的传 热 ; 强 制 与 循环 悬浮 床反应 器 比 , 去 了循 环 泵 和 复杂 的 内 省 构件 , 减少 了操 作 费 用 和循 环 泵 长 时 间运 行 引 起 的磨 损风 险_ 。煤直 接液化 是气 液 固三相 物 系在 4 ] 高 温高压 下 的反 应 [ , 用 普 通 的 环 流反 应 器 进 5应 ] 行该 类反 应 能有 效 地 防止 反 应 器 飞 温 , 不能 解 但 决 高压操 作所 导致 的反 应器 外径 大 、 壁过 厚 、 器 占
高压 下运 行 的循 环泵 , 这种 泵 价格较 贵 , 操作 条件
相 含率 的研 究 , 目前 研 究 的多 是环 隙 区气 含 率 与 固含率 , 均是平 均值 , 导流筒 内的局部 气含 率 且 而
和局部 固含 率数 据 是 经 过 推算 得 到 的 , 而 对 反 从 应 器 的进一 步研 究带 来较 大误 差 。
地 面积 大 、 易工 业 化 等 问题 。对 于环 流 反应 器 不
严 格要求 。其 中应 用 于煤直 接液 化并 经过 中试 和 小 规模 工业 化 的反 应器 有鼓 泡床 反应 器 和强制 循 环 悬浮 床反 应 器 。鼓 泡 床 反应 器 结 构 简 单 , 液 但 体 循环 速度 偏低 , 固体 颗粒 易沉 积 , 致 生产规 模 导 受 限 。强 制循环 悬 浮床反应 器 必须 配备 能在 高温
气固下行流化床反应器 Ⅲ气、固混合
第12卷第4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V o l 12,N o 41996年12月 Chemica l Reac tio n Enginee ring and Technolog y Dec,1996专题讲座气固下行流化床反应器Ⅲ气、固混合魏 飞(清华大学化工系,北京100084)祝京旭(Departm ent of Chemical and Bioch emical Engineering Univ ersityof W es tern Ontario,London ,N6A5B9,Canada)摘 要 与气固并流上行提升管反应器相比,气固并流下行管反应器的轴向气固返混明显降低,而径向气固混和仍然相当大,因而有利于提高气固快速反应的转化率及选择性。
本文在分析下行流化床反应器内气、固混合机理的基础上,比较了有关气、固混合的研究方法及结果,并比较了提升管和下行管的不同混合现象,旨在促进对这一课题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以适应循环床下行管反应器设计、放大和模型化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下行流化床反应器 气、固混合 返混 停留时间分布1 前 言气固混合行为的研究不仅对于深入认识下行管作为一种通用的化工及物理加工设备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对于它作为反应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气固逆重力场流态化过程一直以良好的气固混合及传热性能而引人瞩目,但同时,它较大的气体及颗粒轴向返混对于反应转化率及选择性的提高都是极为不利的。
对于一个串联反应过程,特别是对于转化率及选择性均要求较高的反应过程,要得到尽可能多的中间产品,最大限度地减少气体返混是十分重要的。
催化裂化工艺从传统流化床过渡到提升管反应器所产生的质的飞跃,就是由于提升管有效地降低了气固返混,减少了反应生成的油气向下返混而过度裂化为气体及焦碳的可能性。
然而,由于颗粒的浓度及速度在提升管中的径向分布不均匀,提升管反应器内的气固返混仍然很严重。
从上一文(讲座Ⅱ)中介绍的下行管流体力学特性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下行管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希望:形成一种新型的流化床反应器,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气固传递特性,而且能使气固轴向返混比现有流化床反应器大大地降低。
新型气固环流反应器内颗粒流动的CFD模拟
Res > 1000
Re s
≤ 1000
(4)
Re s
=
ε
g
ρg
d p
v g
μg
−
v s
(5)
2 参数设置及模型验证
2.1 模拟条件 模拟装置如图 1 所示。反应器总高 3.5 m、筒
体尺寸为φ300 mm×7 mm,导流筒尺寸为φ219 mm×2 mm,高 1 m,在导流筒上对称开有 4 个矩 形槽孔。实验采用空气作为气相,平均粒径为 79 μm, 颗粒密度为 1498 kg·m−3 的 FCC 催化剂作为固相。 环隙区表观气速为 0.05 m·s−1(以环隙横截面积为 基准),导流筒区表观气速为 0.3、0.4 m·s−1 (以导 流 筒 横 截 面 积 为 基 准 ) 。 颗 粒 循 环 流 量 为 100 kg·m−2·s−1(以底端出料口截面为基准)。
中图分类号:TQ 05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38—1157(2016)08—3234—10
CFD simulation of particle flow in new type of gas-solid air loop reactor
MENG Zhenliang1,2, LIU Mengxi1, LI Fei2, WANG Wei2, LU Chunxi1
第 67 卷 第 8 期 2016 年 8 月
化工学报 CIESC Journal
Vol.67 No.8
Aug·us3t223041·6
DOI:10.11949/j.issn.0438-1157.20160388
新型气固环流反应器内颗粒流动的 CFD 模拟
孟振亮 1,2,刘梦溪 1,李飞 2,王维 2,卢春喜 1
气固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
气固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气固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反应器,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气体与固体的良好接触,反应速率快,反应效率高。
在化工、能源、环保、材料等领域,气固流化床反应器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发挥气固流化床反应器的优点并达到最佳的反应效果,需要对其进行设计和优化。
一、气固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气固流化床反应器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反应条件、反应器的结构等。
设计时需要进行如下考虑:1.反应物物理性质: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对反应器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反应物的密度、粒径、流动性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反应器内气体和固体的流动性质。
在设计气固流化床反应器时,需要充分考虑反应物的物理性质。
2.反应条件:反应条件也是影响气固流化床反应器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速率等。
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器需要具备不同的结构和设计。
3.反应器结构:反应器的结构是影响其性能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反应器结构决定着气流、固流的流动性质,同时也对反应器的插入和取出作用着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气固流化床反应器包括圆柱形床、锥形床、方形床等,根据不同的需求,需要选取合适的反应器结构。
二、气固流化床反应器的优化气固流化床反应器的优化包括多个方面,比如反应器的运行状态优化、反应器的结构优化等。
以下是气固流化床反应器优化的几个关键点:1.气固流动受限因素的分析:气固流化床反应器中,气体和固体颗粒之间存在着很复杂的相互作用。
在优化过程中需要对气固流动受限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2.反应器结构优化:反应器结构是影响其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反应器结构可以优化其性能,加强其固体和气体之间的接触。
例如改变反应器的高宽比,调节反应器锥度等,都可以对反应器的性能进行优化。
3.气固流动数值模拟:使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对反应器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帮助了解反应器内的流动性质和固体颗粒的分布情况。
对反应器运行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可以有效地指导优化过程。
环流反应器研究进展
环流反应器研究进展戚航铭;赵德智;宋官龙【摘要】Loop reactor research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was reviewed as well as industrial application. Working principle and classifications of the loop reactor were introduced. The parameters to reflect performance of the reactor were described as well as concep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gas holdup, solid holdup and circulating fluid velocity. The limitations of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loop reactor were discussed, and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loop reactor was proposed.%综述了环流反应器在国内和国外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环流反应器的工作原理及不同的分类方法。
详尽介绍了衡量反应器主要性能指标的特性参数,气含率,固含率,循环液速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阐述了环流反应器实际工业应用以及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环流反应器未来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4页(P2171-2174)【关键词】环流反应器;气含率;固含率;循环液速【作者】戚航铭;赵德智;宋官龙【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 1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51环流反应器是一类气-液,气-液-固多相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造价低,能耗低等优点,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流动及传质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clearly underst ood. De partments at all level s shoul d strictly im plement the check i n the Office of party Committee evaluation, sig nificant a ccounta bility a nd rewar d incentive system, pay close attenti on to duty ca sh a nd maki ng unit y, rights, re sponsibil ities, a nd to i ns pire each of ca dres spirit and morale, Super courage. Investee insists, i s a dee p topic, i s a real pr oblem, i s a big issue. Today, I just combi ned t his yea r, the city's Communist Party Committee Office, had some rough talk a nd understanding, w e must strengt hen re search and excha nges i n this regar d in the future. Investee i n the new year, we must hol d high t he ba nner of Deng Xia opi ng theory a nd t he "three re prese nts" theory t he great ba nner of, under the correct lea dership of the CPC, a dhere t o the people-orie nted, i nsist on trut h, adhere first to excell ence, efforts to do Office w ork to a new level. S peech at the Conference on t he system of gover nment offices i n the city a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 ce functi on to create a ne w situation in the work of the Office of the city's system of Gover nment--speech at the Confere nce on the system of governme nt offices in t he cityThis system of government offices worki ng in t he city's main task i s to st udy Governme nt systems of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 n, a dministrative informati on, a dministrative re cepti on a nd i nformation te chnol ogy issues. For the me eting, t he City May or Ma has made importa nt instr ucti ons, the Municipal Gover nment Office fully pre pared brewi ng, combi ned wit h pra ctical w ork to develop the noti ce on furt her strengt heni ng the supervisi on w ork, the XX, Chief Informati on i nterim measures for 2005 a nd t he city's system of Governme nt Administrati on i 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task statement and other docume nts. Before the Ge neral Assembly a nd organizati on of counties (di stricts) of the scene t o observe t he Government Office, a chieve t he purpose of excha nges of w ork, thoug ht. Today, the ang Mayor also attended t he meeting and delivere d an im porta nt spe ech in t he midst, hope g ood grasp of implementati on. Next, I would l ike to make a few remarks. A, and around Center, l ook s at devel opment, strengthe ned service, city gover nment system Office w ork rendering atmosphere in re cent years, city governme nt system Office to华东理工大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反应器分析》课程论文 2013.10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开课学院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论文题目:论文要求:1、内容要求与化学反应过程及化学反应器相关。
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实验报告
非聚并体系 5.67 6.1 6.41 6.64 6.78 6.9 6.98 7.01 7.07 7.08 7.11 7.14 7.15 7.18 7.16 7.17 7.2 7.22 7.21 7.19 7.22 5.67 6.1
三、实验结果及讨论 根据式:
5
实验 7 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实验
dC K La (Cs CL ) dt
ln(Cs-C)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t/s
图 5 非聚并体系气速 2L/min 数据散点
7
实验 7 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实验
ln(Cs-C)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y = -/通用格式x + /通用格式 R² = /通用格式
图 12 聚并体系气速 8L/min 拟合曲线 聚并体系体积传质系数为: K La 0.0183s 1
ln(Cs-C)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通用格式 t/s
图 13 非聚并体系气速 8L/min 数据散点
体系: 时间 t//mg/L 体系: 时间 t/s 溶氧浓度 C/mg/L 时间 t/s 气流量: 环流液速: 气流量: 环流液速:
3
实验 7 气升式环流生物反应器实验
溶氧浓度 C/mg/L 体系: 时间 t/s 溶氧浓度 C/mg/L 时间 t/s 溶氧浓度 C/mg/L 时间 t/s 溶氧浓度 C/mg/L 气流量: 环流液速:
图 2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流程图 4. 实验步骤 通过冷模实验研究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力学性质。具体步骤如下: 1)溶解氧体积传质系数的测定 向塔内注入一定量的水,等待塔内溶氧平衡; 打开通气装置,通入一定流量的空气,记录不同时刻溶氧量的数值; 关闭气体,等待塔内溶氧恢复到通气前的状态; 改变进塔气体流量,重复记录溶氧变化曲线;
化学反应气固两相流传质传热研究进展分析
化学反应气固两相流传质传热研究进展分析气固两相流是一种重要的多相流动状态,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环境保护等领域中。
在这种流动状态下,气体相与固体相之间发生着传质与传热的过程,研究气固两相流的传质传热行为对于实现高效、节能、环保的化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化学反应气固两相流传质传热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在化学反应气固两相流传质传热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传质传热机理、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传质传热特性、传质传热过程的优化与增强。
首先,传质传热机理是研究气固两相流行为的基础。
在气固两相流中,固体颗粒上的次级蒸发、亚细胞内传质、气体颗粒的边界层传质等过程是传质传热机理的关键。
研究者们通过理论分析、模型建立和实验验证等方法,深入探究了这些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传质传热模型。
其次,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是研究气固两相流传质传热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对气固两相流的传质传热行为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优化和设计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与此同时,实验研究可以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并获取实际工艺中的传质传热数据。
这两种方法相互辅助,为气固两相流传质传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第三,传质传热特性是研究气固两相流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模拟手段研究了在不同气体流速、固体颗粒尺寸和形状、气体成分等条件下的传质传热特性。
发现了某些气固体系的传质传热特性与物料性质、流动状态等密切相关的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这种关系。
最后,传质传热的优化与增强是研究气固两相流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改变气体流速、固体颗粒尺寸和形状、操作条件等因素,可以提高气固两相流传质传热效率,减少能量消耗和环境污染。
研究者们利用优化理论和方法,通过模拟和实验探索了传质传热过程的优化与增强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气固两相流传质传热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化工过程的高效、节能、环保。
对于气固两相流传质传热机理的研究相信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将会更加精确和可靠,传质传热特性的探索将会更加全面和准确,传质传热的优化与增强将会更加高效和定量。
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内流体力学特性的理论分析
第5卷 9
第 9期
化
工
学
报
( ia Ch n )
Vo【 9 No .5 .9 Se e be l o Ch mia I d s r a d En i e rn o r a f e c l n u ty n gn eig
性 的探 索 。针 对 工 业 化 中气 固 环 流 反 应 器 的 缺 陷 ,提 出 了 一 种 新 型 的 环 隙 气 升 式 气 固 环 流 反 应 器 。并 对 床 层 空 隙 率 、颗 粒 流 动 速 度 进 行 了 实 验 研 究 与 理 论 分 析 。建 立 了 环 隙 区 床 层 空 隙 率 模 型 ,发 现 环 隙 区 床 层 空 隙 率 随 着 环 隙 区 表 观 气 速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环 隙 区 靠 近 导 流 筒 外 壁 一 侧 颗 粒 流 动 速 度 明 显 大 于 靠 近 反 应 器 内壁 一 侧 ,导 流 简 区 颗 粒 流 动 速 度 沿 径 向 的 分 布受 气 体 分 布 器 结 构 影 响 较 大 ;环 隙 区 颗 粒 流 动 速 度 基 本 不 随 轴 向 位 置 的 变 化 而
环 隙气 升 式气 固环 流反 应 器 内流体 力学 特性 的理 论分 析
刘 梦 溪 ,谢 建平 ,卢 春喜 ,王祝 安
( 国石油大学 ( 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 京 124) 中 北 北 02 9
摘 要 :环 流 反 应 器 的 研 究 与 应 用 一 直 局 限 于 气 液 与 气 液 固体 系 ,将 环 流 反 应 器 移 植 到 气 固体 系 是 一 个 具 有 独 创
环流速度随环隙区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 。 关 键 词 :环 流 反 应器 ;气 固体 系 ;空 隙率 ;颗 粒 速 度 ;颗 粒 环 流 速 度 中图 分 类 号 :TQ 0 25 5 .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0 3 — 15 ( 08 0 — 29 —0 48 17 20) 9 18 8
气液固三相滴流床反应器
具有较高的传质效率和反应速率 ,适用于多种化学反应过程,尤 其适用于气液固三相反应。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通过控制滴流床反应器的操作参数, 使气体、液体和固体在反应器内充分 接触混合,实现高效的传质和化学反 应。
操作参数
包括液体流量、气体流量、固体填充 高度、温度和压力等,这些参数对反 应器的性能和化学反应结果具有重要 影响。
相容性原则
确保气、液、固三相在反应器内能够 良好地混合与传递,避免相分离或短 路现象。
传热与传质强化
结构紧凑与操作简便
降低设备体积与重量,简化操作流程, 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
优化反应器设计,强化传热与传质过 程,提高反应效率。
结构设计
01
02
03
滴流床结构设计
采用适宜的滴流床结构, 如多孔分布板或筛网,以 实Βιβλιοθήκη 气、液、固三相的良 好分散与混合。
液位控制
通过调节进料速度和出料阀控 制液位高度,保持液位稳定, 避免溢流或空罐现象。
搅拌控制
通过调节搅拌速度,确保液体 和固体原料充分混合,提高反
应效率。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温度波动
可能是由于加热或冷却系统故障导致,需要检查加热和冷却系统是否 正常工作,及时维修或更换故障部件。
压力波动
可能是由于进料或出料阀故障导致,需要检查阀门是否正常工作,及 时维修或更换故障部件。
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环保等领域,用于实现气液 固三相反应,如烷基化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等。
具体应用
在石油工业中用于烃类转化和裂化反应;在制药工业中用于 合成药物和生物催化剂的生产;在环保领域用于处理废气和 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研究与应用进展
化
・
工
进
展
81 ・ 4
C EMI AL I DUS Y ND NGI E RI G ROG  ̄ H C N TR A E N E N P RF
20 0 2年 第 2 1卷 第 1 期 1
气 升 式 环 流 反 应 器 研 究 与 应 用 进 展
影 响循环时 间。
吕效 平 u 研 究 认 为 除 存 在 临 界 颗 粒 直 径 和 临 J 界 固含 率 ,还 存 在 一 个 临 界 表 观 气 速 ,在此 气 速 以 下 ,气 含 率 随 固含 率 增 加 而增 加 。这 样 就解 释 了王
国胜 等 的 研 究 结 果 与 S ho tlug等 研 究 结 果 有 所 c lee r b 不 同 的 原 因 ,也 说 明气 升 式反 应 器 中 多 相 体 系 流体 力学 的 复 杂 性 。
1 1 1 固相 性 质 .. 随 着 AL 应 用 于 生 物 化 工 的 不 断 深 入 ,研 究 R
注 :£ 气含率 ;KL 为 a为氧体 积传 质系 数 。
系模 拟 生 物 发 酵 系 统 进 行 气 含 率 及 液 体 循 环 速 度 研 究 。认 为 固 含 量 及 颗 粒 粒 径 越 大 ,气 含 率 也 增 大 ;
第 一作者 简 介
人
汤 立新 ( 9 6 ) 1 6 一 ,女 ,在 职 硕 士生 ,讲 师 ;联 系
吕效 平 ,博 士 。教 授 。 电 话 o 5—6 3 2 7 2 6 69 。
维普资讯
第 1 1期
汤 立新 等 : 升式 环 流反应 器 研究 与 应用 进展 气
结 果 是 ,固 相 的存 在 导 致 e略 有 下 降 , 使 K 显 a
科技成果——环流反应技术三氯氧磷清洁生产技术
科技成果——环流反应技术三氯氧磷清洁生产技术所属行业化工适用范围三氯氧磷生产行业行业现状每生产一吨产品排放高含磷、盐废水0.5t,酸性有毒尾气105m3。
废气中含有一定浓度氯化氢,是一种雾霾性气体。
成果简介1、技术原理采用新型高效的环流反应技术合成三氯氧磷,可以实现:反应气体原料在密闭环境中循环利用,完全反应,没有尾气产生和排出,从而实现本质的绿色生产工艺,而不是通过废弃物的治理技术实现三废零排放。
其技术原理是在一个微正压的密闭容器中,设置喷射器、引射器、扩散管以及挡板,实现反应物料往复循环接触,通过外接循环泵提供介质混合动能,通过外置的换热器移除反应产生的热量,安全,清洁,高效。
2、技术分析三氯化磷氧气氧化合成三氯氧磷为一强放热慢反应,反应机理清楚,原有生产工艺过程中反应时间长、原料利用率低、尾气量大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热量传递和反应设备不能满足要求,经文献及试验证实,三氯化磷氧气氧化合成三氯氧磷反应为对氧自由基的一级反应,反应速度是同时受氧分子的传递和自由基生成两个过程的控制,在操作中主要是受传热速率控制,因此,对于该反应过程的技术改进应该首先考虑提高反应速率,即要强化反应中的质量传递过程,并且需要同时解决反应速度提高后带来的剧烈放热问题。
环流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气液反应器,能够有效的强化气体在液相主体的溶解及传递,并且设置在反应器外部的换热器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将其应用在三氯化磷氧气氧化反应过程一方面可以强化氧分子的传递,另一方面可以实现热量的高效移出,同时金属材质的壁面对氧自由基生成十分有利。
新老工艺技术的技术指标对照3、关键技术及减污技术细节(1)反应过程中气体往复接触利用,除连续进料的氧气外体系完全密闭,氧气可全部利用,反应中无尾气排放;(2)使用特定结构的喷射引射装置可以有效的约束气泡行为,提高反应速度;喷射引射装置使气泡尺寸均匀化,分散于液相反应体系之中,最大限度的增加了气液两相的接触面积,强化了质量传递;(3)换热器设置在反应器外部,不受反应器尺寸和结构型式的限制并以单一的液-液相换热替代气液-液相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4)反应结束后物料即为合格产品,不再需要精制过程;(5)操作简单,操作弹性大,安全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气_汽_液_固三相流研究进展_任欧旭
气(汽)-液-固三相流研究进展*任欧旭** 张少峰 韩莉果(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摘 要 纵观气-液-固三相流研究进展,大体上出现了三种趋势:(1)为实际应用而开发新型的三相循环流化床;(2)对床内的汽泡行为和粒子行为进行基础研究;(3)以计算流体力学和气液、气固以及固固相间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依靠计算机模拟来进行设计优化和放大服务。
关键词 气(汽)-液-固 三相流 流化床 气(汽)泡行为 颗粒行为 数值模拟 多相流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混合流动形式,如石油工业中的油气、油水两相流,化学工业中的流化床反应装置中的气固两相流,以及气液固三相流等。
气-液-固三相流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气-液-固三相流化床由于其具备相间接触面积大、相间混合均匀、传热传质效果好和温度易于控制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三相流过程出现在石油化工、生物化工、食品化工、矿物工程及能源工程中。
所以,对气-液-固三相流的研究也就越来越重要了。
纵观气-液-固三相流研究进展,大体上出现了三种趋势:(1)为实际应用而开发新型的三相循环流化床;(2)对床内的汽泡行为和粒子行为进行基础研究;(3)以计算流体力学和气液、气固以及固固相间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依靠计算机模拟来进行设计优化和放大服务。
1 三相流化床 气-液-固三相流化床由于其具备相间接触面积大、相间混合均匀、传热传质效果好和温度易于控制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生物化工技术的发展,最近又出现了三相循环流化床(cir 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气-液-固三相循环流化床是在传统气-液两相流化床的基础上引入固体颗粒并能够实现固体颗粒的分离和再循环。
三相循环流化床是近30年来流态化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分支。
通过几十年来的深入研究,正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到化工、能源、材料等领域。
与传统的流化床相比有以下优点[1]: (1)床层可以在高气速、高液速情况下操作,提高了可操作容量; (2)可以达到更均匀的气泡分布和相分布,获得更好的相间接触; (3)湍动程度更高,在反应中使局部温度升高的可能性减小; (4)粒子三维循环能不断地带走热量和实现催化剂的再生,有利于反应和操作的稳定。
气固相反应和反应器分析
煤的气化是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通过气化反应将煤中的碳、氢等元素转化为可燃气体,如一 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
硫铁矿烧渣处理
硫铁矿烧渣的生成
硫铁矿烧渣是在硫铁矿的焙烧过程中产 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成分为铁、硫、 二氧化硅等。
VS
硫铁矿烧渣的处理
通过气固相反应可以将硫铁矿烧渣中的有 价元素转化为可利用的物质,如回收铁、 硫等,同时减少废渣对环境的污染。
03
气固相反应器类型与特点
固定床反应器
总结词
固定床反应器是一种常用的气固相反应器,其特点是固体颗粒在反应器内固定不动,气流通过固体颗粒进行反应。
详细描述
固定床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等优点,适用于多种气固相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固体颗 粒作为催化剂或反应物,气流通过催化剂床层进行反应。由于固体颗粒固定不动,因此气流阻力较小,适用于大 规模生产。
应器类型
根据气固相反应的特性和 要求,选择合适的反应器 类型,如固定床、流化床 等。
设计反应器尺寸
根据生产能力和工艺要求, 确定反应器的直径、高度 等尺寸参数。
优化内部构件
合理设计反应器内部的导 流板、分布器、挡板等构 件,以提高气固混合和传 热传质效率。
常见的反应动力学方程有Arrhenius方 程、Eyring方程等,它们可以用来描 述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反应动力学模型
反应动力学模型是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建立起来的,用于描述反应过程和预 测反应结果的数学模型。
常见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有速率控制模型、扩散控制模型等,它们可以用来指导工 业生产过程和优化反应条件。
数值求解
利用数值方法求解数学模型,得到反应过程的模拟结 果。
气固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气固反应的动力学研究气固反应是指气体与固体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它在工业、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催化、燃烧、环境净化、能源开发等。
动力学研究是理解气固反应机理的关键,本文将对气固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进行探讨。
一、气固反应动力学基础气固反应的动力学处理通常基于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在研究气固反应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如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别、活化能等。
1. 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而反应速率常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之积的比值。
在反应的初期,反应物浓度较高,反应速率主要受到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
该常数与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催化剂等因素有关。
2. 反应级别反应级别指反应物浓度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
一般来说,反应级别为正整数,表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n次方成正比。
例如,如果反应级别为2,则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成正比。
3. 活化能活化能是指化学反应在开始前需要克服的能量障碍。
活化能越高,反应速率越慢。
一般来说,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二、气固反应动力学模型在研究气固反应的动力学时,通常使用数学模型或方程式来描述反应过程与反应速率。
这些模型包括全局动力学模型、半微观模型、微观模型等。
1. 全局动力学模型全局动力学模型是指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别是常数的简单模型。
该模型适用于反应物浓度变化不大的反应。
全局动力学模型将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别作为两个独立变量,可以用实验数据拟合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别的值。
2. 半微观模型半微观模型是比全局动力学模型更复杂的反应模型。
该模型考虑到反应物浓度变化,并将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别作为浓度的函数。
半微观模型可以用来模拟气固反应的复杂动力学。
3. 微观模型微观模型是指以分子为基础的模型,可以描述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等方面。
微观模型可以模拟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它的模拟和计算较为复杂,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气固反应的研究与应用
气固反应的研究与应用气固反应是指气体与固体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它在材料科学、工程领域以及能源、环境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在气固反应中,反应物通过分子扩散、表面反应等方式在固体表面进行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
这种反应方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因此在工业上广泛应用。
一、气固反应的基本原理在气固反应中,固体表面会吸附一层气体分子,并与其发生反应。
反应可以发生在固体表面或者内部空隙中,而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气-固相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
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被吸附后,可以通过吸附层上的反应位点与固体表面反应,也可以在吸附层内扩散到其他反应位点与固体表面反应。
固体表面反应的速率通常比吸附层内扩散速率慢得多。
二、气固反应的应用1. 燃烧反应燃烧反应是气固反应应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产生的氧化热可以用于发电和工业加热领域。
例如,在燃煤锅炉中,固体燃料中的碳和氢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能。
2. 催化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水分解、氮气还原等催化反应中,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氨的工业制备中,通过硝酸钠和钙铁矿等催化剂的配合,可以显著提高氨的产量和选择性。
3. 材料合成气固反应在新材料的制备和改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氮化硅晶体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需要通过氮化硅和硅片表面的氮化反应来合成。
此外,金属和半导体材料的气相沉积和气相淀积是新材料制备中常用的方法。
三、气固反应技术的发展随着材料科学和工业技术的发展,气固反应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涌现出一系列挑战。
例如,在气相淀积过程中,固体表面的晶面定向和晶体质量会对薄膜的性能产生影响,其中的一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此外,在催化剂合成和反应过程中,催化作用机理仍存在争议。
为此,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气固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机制,以便更好地应用它们。
综上所述,气固反应的研究和应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意义。
气固相反应和反应器分析
下面分别就气相主体温度和催化剂外表面温度相等 (气相和催化剂之间的温差可 以不计)和不相等的情况,探讨对不同类型的反应,外部传递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一、等温外部效率因子 相间质量传递和表面反应是一串联过程,在定态条件下,两者的速率必然相 等,对于简单反应A→B有:
式中,kg为气相传质系数,a为单位体积催化剂的外表面积,k为反应速率常数。 由于存在传质阻力,cAs< cAb,导致表面反应速率下降。只有当kga足够大,(cAscAb)趋近于零,即cAs=cAb时,表面速率达到最大值 kcnAb,相际传质的影响才可忽略 。 对一级反应,式(4.5)中的n=1,于是可解得:
对于 n=-1 的异常情况,需要作些进一步的说明。 这时 ηe 随着 Da 的增加而增加,但 ηe 最大值为 2 ,这时 Da=1/4,当Da>1/4,由式(4.16)可知效率因子无解。出 现这种限制的原因是:根据负一级反应的 定义 可知,当cAs=0时上述定义无意义;又对n= -1有:
Da<l/4的限止,实际上表明负一级反应只可能在一定浓度条件(cAb>√4k/kga)下存在。 一氧化碳在贵金属上的氧化反应常被作为负一级反应的例子。由第一章第三节知道 ,该反应只有在浓度较高时才表现为负一级,而当浓度很低时则为正一级。 根据上面所述,外部效率因子ηe是Da的函数;而在Da中包含了本征反应速率常数k。 因此,只有当k已知时,才能计算Da和ηe ,对外部传质的影响作出判断。 但更常遇到的是通过实验测定一定气相主体浓度 cAb下的表观反应速率 (-rA),并将它 们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式中ka称为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在这种情况下,本征速率常数是是未知的,因而无法通过 上述途径估计外部传质对反应的影响。而若将ηe表示为ηeDa的函数,这一困难将可避免。 利用外部效率因子ηe ,表观反应速率与气相主体浓度的关系可表示为 又有: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项目成果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情况介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前身是1958 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
50 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
2001 年更为现名。
过程工程所面向国家过程工业战略需求,面向世界过程工程科技前沿,针对制约过程工业发展的共性科技问题,提出了“过程工业绿色化与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一个核心、四个层次”的科研布局,即以时空多尺度结构为核心,突破关键性科学难题;在共性问题和方法学、数据信息和实验计算平台、工艺和过程调控、工程应用四个层次,系统研究与发展过程工程科学,形成资源高效清洁转化和产品高值化制备的过程工程平台。
“一个核心”与“四个层次”是有机、开放的整体,旨在落实战略目标,突破科研—开发—设计—工程/分离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实验室成果产业化,输出高效清洁的物质转化新工艺、新过程/新设备和集成技术,带动过程工业的技术升级换代和生产模式根本变革。
2011 年过程工程所被科技部确认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全年共签订有效合同199 份,服务企业320 余家,合同金额为17839 万元,已经实际到款8331 万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35.9%,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举办 3 期“行业需求与过程工业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进行行业领域发展动态、战略方向、最新政策、市场需求及重大共性技术等研讨;与政企新建平台13 个,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为实现核心技术的快速孵化推广奠定基础;2011 年新加入芦笋产业等5 大技术创新联盟,是我所加入的产业联盟总数达到27 个,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以促进行业领域进行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及转移转化;新增发明专利申请332 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7 项,PCT 申请8 项;新增发明专利授权97 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 项,国际专利授权3 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 项,进一步丰富和保障了原始创新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4卷 第1期 化 工 学 报 Vol.64 No.1 2013年1月 CIESC Journal January 2013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檭殐殐殐殐综述与专论气固环流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刘梦溪,卢春喜,时铭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摘要:气固环流反应器是将气液环流理论与稠密气固流态化理论进行合理移植、耦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气固流化床反应器。
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参考了内循环流化床的一些研究结果,对操作条件、几何结构对气固环流反应器内两相流体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流态化;气固流化床;环流反应器;流体力学;热量传递DOI:10.3969/j.issn.0438-1157.2013.01.014中图分类号:TQ 052.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438-1157(2013)01-0116-08Advances in gas-solids airlift loop reactorLIU Mengxi,LU Chunxi,SHI Mingxia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eavy Oil Process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102249,China)Abstract:Gas-solids airlift loop reactor(GSALR)is a novel gas-solids fluidized bed reactor byappropriately coupling gas-liquid airlift loop reactor and dense-phase gas-solids fluidization theory.Therecent advances in GSALR are reviewed,referring to researches on internall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and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and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on gas-solids hydrodynamicbehavior.Based on the discussion,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is also given.Key words:fluidization;gas-solids fluidized bed;airlift loop reactor;hydrodynamics;heat transfer 2012-06-28收到初稿,2012-08-06收到修改稿。
联系人:卢春喜。
第一作者:刘梦溪(1973—),男,博士,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215000)。
引 言环流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气液反应器,被广泛应用在石油化工、冶金、制药等领域中[1]。
自1955年被提出至今,对环流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气液、气液固体系[1],涉及气固体系的研究较少[2-4]。
气固环流反应器将气液环流的理论合理地移植、耦合到气固体系,实现了可控的平推流与有限全混流的有机结合,具有高效的气固接触效率,有序的颗粒流动,可控的颗粒停留时间,优秀的传热、传质性能,结构简单等诸多优点。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使其在石油炼制领域实现了工业化应用。
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在气固环流这一新领域内的研究结果、进展和工业应用情况,借鉴相近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Received date:2012-06-28.Corresponding author:Prof.LU Chunxi,lcx725@sina.comFoundation item: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2012CB215000). 1 气固环流反应器基本结构及操作区域 气固环流反应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常规流图1 气固环流反应器和内循环床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gas-solid air loop reactor and internall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化床中部插入一个同心布置的圆筒即导流筒(draft tube),导流筒将流化床分为导流筒区(draft tube region)和环隙区(annulus region),导流筒以上的密相床层称为气固分离区(gas-solidseparator),导流筒下沿到导流筒分布器[中心气升式,图1(a)]或环隙分布器[环隙气升式,图1(b)]之间的区域为底部区域(bottom region)。
在导流筒区和环隙区的底部各设置有一个气体分布器,分别控制通入的气体量,在导流筒区和环隙区形成两个床层密度不同的流化床,并在底部区域产生一个压力差,推动颗粒在导流筒区和环隙区间循环流动。
如图1所示,若通入导流筒区的气体量大于通入环隙区的气体量,颗粒在导流筒(上升区)内向上流动,在环隙区向下流动,则称为中心气升式环流反应器(draft tube-lifted gas-solid air loopreactor)[2],若通入环隙的气体量大于通入导流筒内的气体量,颗粒在环隙区(上升区)内向上流动,在导流筒内向下流动,则被称为环隙气升式环流反应器(annulus-lifted gas-solid air loop reac-tor)[3]。
内循环流化床(internally circulating fluidizedbed)[5-7]是一种结构与环流反应器相似的气固流化床,主要处理Geldart B类颗粒,是一种改良的喷动床,其结构如图1(c)所示。
内循环流化床的导流筒直径一般很小,横截面积远远小于环隙面积。
导流筒内气固流动为稀相输送,环隙区则为移动床。
内循环流化床与气固环流反应器在操作床型、流体力学行为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3],但二者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因此内循环流化床的研究成果对气固环流反应器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 气固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力学行为2.1 环流反应器的启动问题(start-up problem)环流反应器内颗粒环流流动的推动力来自导流筒区和环隙区底部的压力差,当这一压力差大于颗粒环流流动产生的阻力时,就可以实现颗粒的环流。
谢建平[8]、Liu等[3]在环隙气升式环流反应器中发现只有当环隙区表观气速为导流筒区表观气速的2~2.5倍时才可以实现环流,这是因为底部空间内存在由环隙区到导流筒区的窜气行为(gasbypassing),窜气的方向与颗粒环流的方向相反,降低了颗粒环流的推动力。
Kim等[5-7]、Yang等[9]在内循环床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Lee等[5]的实验显示只有当内环流床导流筒区表观气速大于环隙区表观气速7倍以上才可以实现稳定的环流,这一气速比远大于环流反应器启动时的比例,主要是由于二者的流体力学行为和实验采用的颗粒物性不同所引起的。
2.2 气固环流反应器内的气体交换环流反应器内不同区域间的气体交换(窜气行为)对反应器的启动、颗粒环流具有显著的影响,当窜气方向与底部区域内颗粒环流方向一致时,窜气有助于颗粒的环流,反之则阻碍颗粒的环流。
图2给出了环隙气升式气固环流反应器底部区域床层密度沿径向的分布[8],其中环隙气体分布器开孔位置为r/R=0.82。
可以看出,随着环隙表观气速的增加,床层密度的最低点逐渐向反应器中心移动并最终进入导流筒投影区,说明由环隙气体分布板出·711· 第1期 刘梦溪等:气固环流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图2 底部区域内床层密度沿径向的分布Fig.2 Radial distribution of bed density in bottomregion of annulus-lifted gas-solid fluidized bed(uGD=0.05m·s-1)来的气泡趋向于向导流筒内流动,当环隙表观气速大于0.5m·s-1时,有大量的气泡窜入了导流筒内。
有关研究表明,内循环流化床中同时存在由环隙底部向导流筒区和导流筒底部向环隙区双方向的窜气行为(Byung等[10],Jeon等[11]Ahn等[12]),其中环隙区向导流筒区的窜气量远大于导流筒区向环隙区的窜气量(Jeon等[11]),Ahn等[12]发现窜气量最高可达40%左右。
几何结构是窜气现象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谢建平[8]将环隙气体分布器开孔由沿截面均匀布置改为单排开孔(r/R=0.83),并将底部间隙减小,发现图2中的密度分布得到了极大改善,窜气现象基本消失。
Jeon等[11]在内循环床中发现环隙区采用环式气体分布器能显著减小窜气量,其次为锥面板分布器,平板风帽式分布器窜气量最大。
Yang等[9]在内循环床中设置了多个气体分布器,发现从不同的分布器给气,窜气量发生了很大变化。
Claflin等[13]发现增加环隙面积可以降低窜气量,筛孔式导流筒底部区域的窜气量小于不开孔的导流筒。
操作条件对窜气量也有影响。
Jeon等[11]发现在环隙区表观气速很小的情况下(1.1<uGD/umf<1.6),由环隙区窜至导流筒的气量随着导流筒区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环隙区表观气速的增加而降低,通入环隙区的气体中最高有60%窜入导流筒区。
Ahn等[12]发现当uGD/umf由7增加到10时,由环隙区窜至导流筒区的气体量由35%增加到40%左右,而反方向的窜气则由3.5%降低到1%。
Jeon等[11]将测得的实验数据与Song等[14]、Ahn等[12]和Shih等[15]的数据比较发现,导流筒区和环隙区出口的气量比始终维持在入口气量比的2.5倍左右。
藏量对窜气量也有影响,但目前得到的结果并不一致,如Chandel等[16]发现无论对于细颗粒(dp=0.425~0.6mm,ρp=2606kg·m-3)还是粗颗粒(dp=1.4~1.7mm,ρp=2623kg·m-3),窜气量都随着藏量的增加而减少。
但Ahn等[12]却发现静床层高度的增加对窜气量几乎没有影响。
此外,Jeon等[11]还根据实验数据提出了一个计算窜气比例的经验公式。
2.3 床层密度分布文献中对环流反应器内床层密度的报道较少,只有卢春喜等[2-3,17-18]对气固环流反应器内的床层密度分布展开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