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物理必修二第3章第4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教科版)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三章第4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完整版分解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三章第4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完整版分解
GM 6.67 10 21 6 10 24 v R 6.4 10 6
Mm v2 GM m v ④由 r2 r r
7.9km / s
二、什么是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7.9千米/秒; (能够使卫星环绕地球运行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怎样求解第一宇宙速度?
b
a
c
【例题3】人造卫星的天线偶然折断,天线
将做( D )
A.自由落体运动
B.平抛运动
C.远离地球飞向太空
D.继续和卫星一起沿轨道运转
【例题 4 】下列关于同步通信卫星的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B )
A.同步通信卫星和地球自转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率 都是确定的。 B.同步通信卫星的角速度虽已被确定,但高度和速 率可以选择.高度增加,速率增大。高度降低, 速率减小,仍同步。
Mm v2 G 2 m R R
GM 6.67 10 21 6 10 24 v R 6.4 10 6
7.9km / s
这样的卫星轨道半径为多少? 轨道半径为地球的半径即r=R地绕地球表面 (表面附近)运行的卫星我们把它称为近地卫星
7.9km/s等于近地卫星的运行速度。 7.9km/s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若小于7.9km/s则地球引力大于卫星所需要 的向心力,卫星将落回地面) 知r越大,v越小,r越小,v越大。 则7.9km/s是卫星最大的运行速度。
三、什么是同步卫星?它有怎样的特点?
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静 止的人造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5个一定)
1、运行方向一定。(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2 、周期和角速度一定。(运行周期与地球自 转周期相同T=24 h)
3、轨道一定 轨道平面一定。(要与地球同步,同步卫星 的轨道平面必须与赤道平面共面,即所有同步 卫星都在赤道的正上方)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3章 4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3章 4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01
自主化知识预习
预习任务一:从幻想到现实——人造卫星 [教材链接]阅读教材第 65~66 页中“从幻想到现实——人造卫 星”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牛顿预言:在地球上将物体抛出,当速度足__够__大__时,物体就 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来,而绕地球运动,成为_人__造__地_球___卫__星_。
B.16.7 km/s
C.2.9×104 km/s
D.5.8×104 km/s
D 解析:中子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即为它表面处卫星的环绕速度, 此时卫星的轨道半径可近似地认为是该中子星的半径,且中子星对 卫星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由 GMr2m=mvr2,得 v= GrM,又 M =ρV=ρ·4π3r3,得 v=2r πG3 ρ≈5.8×107 m/s=5.8×104 km/s,D 正 确。
C 解析:a、b、c 三颗人造地球卫星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都是由地球对它们的万有引力提供的。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GMr2m= mvr2=mr4Tπ22=ma(M 为地球的质量,m 为卫星的质量),所以 v=
GrM∝ 1r,与卫星质量无关,由题图知 rb=rc>ra,则 vb=vc< va,A 错误;
牛顿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设想:如图所示,从高山上水平抛出 一个物体,当抛出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将环绕地球运动,成为人 造地球卫星。
探究 1:当抛出速度较小时,物体做什么运动?当物体刚好不落 回地面时,物体做什么运动?
提示:当抛出速度较小时,物体做平抛运动。当物体刚好不落
回地面时,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探究 2:若地球的质量为 M,物体到地心的距离为 r,引力常量
2.卫星运动: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其向 心力为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其动力学方程为 GMr2m=mvr2=mω2r= m2Tπ2r=m__a。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三章第4节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共11张PPT)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三章第4节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共11张PPT)

(2)从“停泊轨道”的A点进入“转移轨道”是什么运动?
在A点
应采取什么手段(措施)?
( 施3?)从“转移轨道”的B点进入“工A作轨道”
应采取什么措 工



在近地点和远地点
B
通过两次加速
请比较 v1 v2A v2B v3 的大小关系
A
工 作 轨 道
3
1
B
2
3、第三宇宙速度: v3=16.7 km/s 使物体脱离太阳的引力束缚飞离太阳系,从地面发
射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叫第三宇宙速度。
总结: v<7.9 km/s 发射失败 v =7.9 km/s 7.9 km/s<v <11.2 km/s 11.2 km/s≤v <16.7 km/s
v≥ 16.7km/s
三、卫星的发射过程
对于低轨卫星(尤其是 近地卫星),由于发射相 对容易,一般采用多级火 箭直接推入工作轨道。
对于高轨卫星,由于发 射相对困难,一般不是用 多级火箭直接推入工作轨 道。而采用变轨发射方式, 通过多次变轨,逐渐将卫 星送入工作轨道。“工作轨道”的速度大小?
牛顿构想:
速度越大,抛的越远,只要初
v0
速度大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绕地
球飞行——成为一颗卫星
那么到底至少需要多 大的初速度才可以发射 一颗卫星呢?
根据轨道越高发射越 困难,需要的初速度就 越大,因此只有靠近地 球表面的卫星,发射最 容易,发射速度最小。
使卫星能够环绕地球运行所需的 最小发射速度叫做 第一宇宙速度。
mr
4 2
T2
ma
求得:v GM
r
GM
r3
T 4 2r3
GM
GM a r2

【物理课件】2017年物理必修二第3章第4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教科版)

【物理课件】2017年物理必修二第3章第4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教科版)

7.9 km/s≤v<11.2 km/s
.
(3)第三宇宙速度v3
①大小:v3=
.
②意义:使人造卫星脱离太阳的束缚而飞离太阳系,从地面发射所需的
最小发射速度 .
[再判断]
1.第一宇宙速度是能使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发射速度.( √ )
2.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速度.( × )
3.第二宇宙速度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近地点的速度.( × )
线速度.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由G
Mm R+h2

m
v2 R+h
可得v=
GM R+h
.可见卫的高度越高,则公转的线速度越小,所以靠近
地球表面飞行的卫星(h的值可忽略)的线速度最大,故选项B正确;地球同步卫星
在地球的高空运行,所以它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所以选项C错误;行星
图3-4-1
探讨1:卫星定轨高度越高,速度越大还是越小? 【提示】 卫星轨道越高,速度越小. 探讨2:如何比较两颗卫星的周期大小和角速度大小? 【提示】 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角速度越小.
[核心点击]
1.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一般行星或卫星的运动可看作 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都由中心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解析】 同步通信卫星的周期与角速度跟地球自转的周期与角速度相同,
由ω=
GM r3
和h=r-R知卫星高度确定.由v=ωr知速率也确定,A正确,B错
误;由T=2π
r3 GM
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高度比同步通信卫星的低,C正确;
由v= GrM知同步通信卫星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速率小,D正确.故选B.
【答案】 B

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三章第4节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50张ppt)

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三章第4节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50张ppt)



2、将飞船装入运载火箭
3、飞船从总装 系统移向发射塔
4、飞船进入 发生勤务塔
5、发射升空
神六的发射 视频
梦想成真,展望未来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12日苏联空军少校 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载人飞 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人类进 入太空的梦想。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 号将人类送上了月球。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
谢谢观看
概念: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指与地球自转同步,相对于地 面静止的人造卫星.
①定平面:轨道平面一定在赤道平面内 ②定位置:在赤道正上方相对地面静止 ③定周期:运动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
T=24h=86400s ④定轨道:轨道离地高度h=36000km ⑤定速度:线速度大小v=3.08km/s
想一想:哪一个是同步卫星?
1
R
6.37 10 6
7.9km /s
这就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 圆周运的最大环绕速度,叫做第一宇宙速度。
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
1、发射速度是指被发射物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 装置时的速度,并且一旦发射就再也没有补充能 量,被发射物仅依靠自身的初动能克服地球引力 做功上升一定高度,进入运行轨道.因卫星上升过 程中要克服引力和空气阻力(在大气层中时)做功 消耗动能,所以卫星越高,发射速度越大
• 卫星主要有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 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勘测卫星、科学研究卫星、 预警卫星和测地卫星等种类.
300年前牛顿的猜想

高中物理第三章4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教案2教科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三章4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教案2教科版必修2

第4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说明一、利用图片,创设情景,引出课题二、探究卫星是如何发射和环绕的1.由学生讲述卫星的形成过程.2.观看视频:“嫦娥一号”的发射、变轨和环绕地球运行的模拟演示.卫星的形成过程很复杂,经过简化可以看出有这样几步:发射、转轨、环绕.随着“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嫦娥一号”的发射,各种媒体全方位报道,学生对卫星的了解程度已经很高了,给学生机会回顾和感受.提出问题.三、如何研究卫星的运动1.观看视频:卫星模拟轨道.一部分卫星的轨道是圆的,还有一部分卫星的轨道是椭圆的.我们把椭圆轨道也近似为圆来处理,这样就可以按照圆周运动的规律来研究卫星的运动了.2.神舟五号的椭圆轨道远地点和近地点的距离分别是 350 千米和 200 千米.地球半径是6400 千米,请学生讨论说明能否近似用圆周运动代替椭圆轨道研究卫星问题.3.探究卫星做圆周运动时由什么力提供向心力.地球对卫星的引力和卫星需要的向心力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课件演示各种不同的卫星轨道.教师总是告诉学生用圆周运动规律处理卫星问题,学生会是心存疑虑:“这样的处理有用吗?”用圆周运动处理卫星问题不仅简化了问题,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通过真实数据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这种近似.四、推导卫星的环绕速度、角速度、周期(一)线速度以及线速度的变化1.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运行时 , 仅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作用,这时,这个运动就是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根据由上式可知, r 越大,即卫星离地面越高 ,它环绕地球运动的速度v越小.对于靠近地面运行的卫星,可以认为 r 近似等于地球的半径地球对物体的引力近似等于卫星的重力 mg ,则有:由学生推导并讨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随轨道半径的变化.线速度随着半径的变化而变化.v= 7.9km /s这就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具有的速度,是所有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的最大速度.这个速度也是发射一颗地球人造卫星所具有的最小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2.播放视频:三颗不同轨道卫星的速度不同学生学习卫星最大的难点在于没有空间整体形象,通过视频、课件让学生建立起地球与卫星之间的立体图景是很重要的.(二)角速度以及角速度的变化同步卫星( 1 )同步卫星的高度是确定的: h=36000 km.( 2 )理解同步卫星“同步”的意义.( 3 )探究同步卫星的位置.2.观看视频:同步卫星的轨道以及同步卫星的发射.推导之后由学生讨论:角速度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化而变化.学生对同步卫星这个词很熟悉,对什么是同步、什么位置可以同步不了解.提出问题:是否可以在北京上空固定一颗同步卫星?(三)周期以及周期的变化周期最小的卫星同时也是速度最大的卫星.2.观看视频:离地面不同高度的卫星速度大小不同,周期不同.3.讨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一定四定,一变四变.推导之后由学生讨论:周期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化而变化.视频中三颗不同的卫星,轨道半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都不同,对同一颗卫星来说,这四个物理量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五、卫星的发射速度1.讨论卫星是怎样发射出去的?录像显示发射过程很复杂,我们把复杂的技术过程略去,回到基本原理上来,一个物体如何直接告诉学生宇宙速度是发射速度,学生虽然接受,心成为一颗卫星呢?2.牛顿的设想:观看视频.从四条轨迹看,物体成为一颗地球卫星的条件,就是平行于地面发射的速度要足够大.第一宇宙速度: 7.9km /s.第二宇宙速度: 11.2km /s.第三宇宙速度: 16.7km /s.3.观看视频:以不同的速度发射的物体轨迹不同.中的疑虑是很大的,每个卫星发射前的速度不都是零吗?哪个速度才是发射速度呢?六、简述我国航天发展1.图片:嫦娥奔月的轨迹图.2.回顾卫星的发展,展望我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卫星的发射有时候要从低轨道通过变轨到高轨道,卫星返回时要从高轨道通过变轨回到低轨道,变轨是怎么实现的呢?教学流程图:学习效果评价:(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注意可操作性)教学反思:1.卫星问题涉及到发射、变轨和环绕三个环节.课标要求重点在环绕部分,对发射只要求了解三个宇宙速度.随着“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嫦娥一号”发射过程的全方位报导,学生对卫星的了解已经很丰富了.尤其对点火升空、椭圆轨道、变轨等印象深刻.在教学设计中我试着帮助学生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2.对于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我认为教师的处理应该灵活一些.比如变轨问题,实际是牛顿定律的应用.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三章第4节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三章第4节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第4节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是指卫星在__________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也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____________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也是将卫星发射出去使其绕地球做圆周 运动所需要的________发射速度,其大小为________.2.第二宇宙速度是指人造卫星不再绕地球运行,从地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其大小为________.3.第三宇宙速度是指使发射出去的卫星挣脱太阳________的束缚,飞到________外所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其大小为______.4.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其所受地球对它的______提供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有:G Mmr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v =_____________,ω=____________,T =____________.5.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环绕速度可以是下列的哪些数据( ) A .一定等于7.9 km/s B .等于或小于7.9 km/s C .一定大于7.9 km/sD .介于7.9 km /s ~11.2 km/s6.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B .它是近地圆轨道上人造卫星运行的速度C .它是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D .它是人造卫星发射时的最大速度 7.假如一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加到原来的2倍,且仍做圆周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根据公式v =ωr 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 ②根据公式F =m v 2r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12 ③根据公式F =GMmr2,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14 ④根据上述②和③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22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 第一宇宙速度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 B .第一宇宙速度又叫脱离速度 C .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质量无关 D .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半径无关2.恒星演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成为恒星世界的“侏儒”——中子星.中子星的半径较小,一般在7~20 km ,但它的密度大得惊人.若某中子星的半径为10 km ,密度为 1.2×1017 kg/m 3,那么该中子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 A .7.9 km /s B .16.7 km/s C .2.9×104 km /s D .5.8×104 km/s 知识点二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规律3.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 ,线速度为v ,周期为T ,若使该 卫星的周期变为2T ,可行的办法是( )A .R 不变,线速度变为v2B .v 不变,使轨道半径变为2RC.轨道半径变为34RD.v不变,使轨道半径变为R 24.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1)卫星运动的线速度;(2)卫星运动的周期.知识点三地球同步卫星5.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B.它的周期、高度、速度大小都是一定的C.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D.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必须定点在赤道上空6.据报道,我国的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行速度大于7.9 km/s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方法技巧练】卫星变轨问题的分析方法7.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 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1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1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8.宇宙飞船在轨道上运行,由于地面指挥人员发现某一火箭残体的轨道与飞船轨道有一交点,通知宇航员某一时间飞船有可能与火箭残体相遇.宇航员随即开动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加速,脱离原轨道,关于飞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高度降低B.飞船高度升高C.飞船周期变小D.飞船的向心加速度变大1.在正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系统内,下列仪器还可以使用的有()A.天平B.弹簧测力计C.密度计D.气压计2.可以发射一颗这样的人造地球卫星,使其圆轨道()A.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度线(非赤道)是共面同心圆B.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度线所决定的圆是共面同心圆C.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且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静止的D.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同心圆,但卫星相对于地球表面是运动的3.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A.轨道半径变小B.向心加速度变小C.线速度变小D.角速度变小4.假设地球的质量不变,而地球的半径增大到原来半径的2倍,那么从地球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应为原来的()A.2倍B.1/2倍C.1/2倍D.2倍5.图2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如图2所示,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 km和2 384 km,则()A.卫星在M点的速度小于N点的速度B.卫星在M点的角速度大于N点的角速度C.卫星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N点的加速度D.卫星在N点的速度大于7.9 km/s6.如图3所示,图3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卫星.a、b质量相同,且小于c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B.b、c的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C.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D.b所需的向心力最小7.由于通信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A.质量可以不同B.轨道半径可以不同C.轨道平面可以不同D.速率可以不同8.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2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A.0.19 B.0.44 C.2.3 D.5.29.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 km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B.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图410.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4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速度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吴健雄星,其直径为32 km.如果该小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相同,求该小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已知地球半径R0=6 400 km,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0取8 km/s.)图512.如图5所示,A 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B 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 面高度为h .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自转角速度为ω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O 为地球中心.(1)求卫星B 的运行周期.(2)如卫星B 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A 、B 两卫星相距最近(O 、B 、A 在 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他们再一次相距最近?第4节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课前预习练1.近地轨道 最大环绕 最小 7.9 km/s 2.11.2 km/s3.引力 太阳系 16.7 km/s4.引力 m v 2r mω2r m (2πT )2r GM r GMr 32πr 3GM5.B6.BC [第一宇宙速度是指卫星围绕天体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满足关系G Mm R 2=m v 2R ,即v =GMR,由该式知,它是最大的环绕速度;卫星发射得越高,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故第一宇宙速度等于最小发射速度的数值,因此B 、C 正确.]7.D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由F =G Mm r 2知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变为原来的14,②错误,③正确;由G Mmr 2=m v 2r 得v =GM r ,知r 增加到原来的2倍时,速度变为原来的22,①错误,④正确,故选D.]课堂探究练1.A [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A 对,B 错.根据G MmR 2=m v 2R可知环绕速度与地球的质量和半径有关,C 、D 错.]2.D [中子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即为它表面处的卫星的环绕速度,此时卫星的轨道半径近似地认为是该中子星的半径,且中子星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由G Mmr 2=m v 2r,得v = GM r ,又M =ρV =ρ4πr 33,得v =r 4πGρ3=1×104×4×3.14×6.67×10-11×1.2×10173 m /s =5.8×107 m/s.]点评 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紧贴星球表面运行时的环绕速度,由卫星所受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G Mm r 2=m v 2r 便可求得v =GMr.3.C [由GMm R 2=mR 4π2T 2得,T =4π2R 3GM =2πR 3GM ,因为T ′=2T =2πR ′3GM ,解得R ′=34R ,故选C.]4.(1)gR 2 (2)4π2Rg解析 (1)人造地球卫星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则 GMm (2R )2=m v 22R在地面,物体所受重力等于万有引力,GMmR2=mg两式联立解得v =gR2.(2)T =2πr v =2π·2R gR2=4π2R g .5.ABD6.BC [由题意知,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是同步卫星,即T =24 h .由GMmr2=m v 2r =mω2r =m 4π2T 2r =ma ,得:v =GM r ,运行速度应小于第一宇宙速度,A 错误.r =3GMT 24π2,由于T 一定,故r 一定,所以离地高度一定,B 正确.由ω=2πT,T 同<T 月,ω同>ω月,C 正确.a =rω2=r (2πT)2.赤道上物体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故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D 错误.]7.BD [本题主要考查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尤其是考查了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过程,对考生理解物理模型有很高的要求.由G Mm r 2=m v 2r 得,v = GM r .因为r 3>r 1,所以v 3<v 1.由G Mm r 2=mω2r 得,ω=GMr 3.因为r 3>r 1,所以ω3<ω1.卫星在轨道1上经Q 点时的加速度为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而在轨道2上经过Q 点时,也只有地球引力产生加速度,故应相等.同理,卫星在轨道2上经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8.B [当宇宙飞船加速时,它所需向心力增大,因此飞船做离心运动,轨道半径增大,由此知A 错误,B 正确;由式子T =2πr 3GM 可知,r 增大,T 增大,故C 错误;由于a =GMr2,r 增大,a 变小,D 错误.]课后巩固练1.B [绕地球飞行的人造卫星及其内所有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在卫星内部,一切由重力引起的物理现象不再发生或由重力平衡原理制成的仪器不能再使用.故天平、密度计、气压计不能再用,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胡克定律,它可以正常使用,B 项正确.]2.CD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必须使卫星受到的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不可能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线(非赤道)是共面同心圆,因为此时卫星受的万有引力与轨道半径有一非零度的夹角,所以A 错.由于地球自转与卫星轨道面重合的经线不断变化,所以B 错.C 项是可以的,D 项也是可以的,只是卫星不再是地球同步卫星.]3.A [由G Mm r 2=m 4π2r T 2知T =2πr 3GM,变轨后T 减小,则r 减小,故选项A 正确;由G Mm r 2=ma ,知r 减小,a 变大,故选项B 错误;由G Mm r 2=m v 2r 知v =GMr,r 减小,v变大,故选项C 错误;由ω=2πT知T 减小,ω变大,故选项D 错误.]4.B [因第一宇宙速度即为地球的近地卫星的线速度,此时卫星的轨道半径近似的认为是地球的半径,且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故公式G Mm R 2=m v 2R成立,解得v= GM R ,因此,当M 不变,R 增加为2R 时,v 减小为原来的12倍,即选项B 正确.]5.BC [根据GMmr 2=ma =m v 2r,得在M 点速度大于在N 点速度,A 错误,C 正确;根据GMm r 2=mω2r 得ω=GM r 3,知B 正确;7.9 km /s 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故D 错误.]6.BD [由v =GM r 可知:v a >v b =v c ,所以A 错.由G Mm r 2=mr (2πT)2可知半径r 越大,周期越长,B 正确.由a =G Mr 2可知C 错.由F =m v 2r可知:b 所需的向心力最小,D 正确.]7.A [同步卫星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 r 2=m 4π2T 2r =m v 2r ,故有r 3T 2=GM4π2,v=GM r,由于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故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大小是确定的,速度v 也是确定的,同步卫星的质量可以不同.要想使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轨道平面一定是赤道平面.故只有选项A 正确.]8.B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G Mm r 2=m v 2r ,可得v = GMr,所以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之比v 1v 2= r 2r 1=0.44,B 正确.]9.D [甲的速率大,由v =GMr可知,甲碎片的轨道半径小,故B 错;由公式T =2πr 3GM可知甲的周期小,故A 错;由于未知两碎片的质量,无法判断向心力的大小,故C错;碎片的加速度是指万有引力加速度,由GMm r 2=ma 得GMr2=a ,可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故D 对.]10.ABC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A 正确.由Ⅰ轨道变到Ⅱ轨道要减速,所以B 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2=k ,r Ⅱ<r Ⅰ,所以T Ⅱ<T Ⅰ,C》》》》》》》》》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马鸣风萧萧 正确.根据G Mm r 2=ma 得:a =GM r 2,故在轨道Ⅰ和Ⅱ上经过A 点时的加速度相等,D 错误.] 11.20 m/s解析 由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得对小行星:GM 1m 1R 21=m 1v 21R 1① ρ1=M 143πR 31② 对地球:GM 2m 2R 22=m 2v 22R 2③ ρ2=M 243πR 32④ 由①/③得M 1R 1·R 2M 2=v 21v 22⑤ 而②/④可得M 1∶M 2=R 31∶R 32⑥ 同理⑤/⑥得v 1∶v 2=R 1∶R 2因R 2=R 0=6 400 km ,v 2=v 0=8 km/s ,R 1=16 km.所以v 1=R 1R 2·v 2=166 400×8 000 m /s =20 m/s. 12.(1)2π (R +h )3gR 2 (2)2πgR 2(R +h )3-ω0 解析 (1)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得 GMm (R +h )2=m 4π2T 2B (R +h ) ① 又在地球表面有GMm 0R2=m 0g ② 联立①②解得T B =2π (R +h )3gR 2. (2)依题意有(ωB -ω0)t =2π ③又ωB =2πT B = gR 2(R +h )3④ 联立③④解得t =2πgR 2(R +h )3-ω0.。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三章第4课时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课件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三章第4课时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课件

GM (1)a= r2 ,r越大,a越 小 .
GM (2)v= r ,r越大,v越 小 .
GM (3)ω= r3 ,r越大,ω越 小 .
2π (4)T=
r3 GM ,r越大,T越 大 .
二、同步卫星
问题设计
同步卫星也叫通信卫星,它相对于地面静止,和地球自转周 期相同,即T=24 h.已知地球的质量M=6×1024 kg,地球半 径R=6 400 km,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请根据 以上信息以及所学知识探究: (1)同步卫星所处的轨道平面.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11时21分21.11.2123:21November 21, 2021
•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 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年11月21日星期日11时21分1秒23: 21:0121 November 2021
三、宇宙速度
问题设计
牛顿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想实验:如图2所示, 从高山上水平抛出一个物体,当抛出的速度足够 大时,物体将环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 图2 据此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当抛出速度较小时,物体做什么运动?当物体刚好不落回 地面时,物体做什么运动?
答案 当抛出速度较小时,物体做平抛运动.当物体 刚好不落回地面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2)若地球的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试推导
物体刚好不落回地面时的运行速度,并求此速度的大小.
(已知地球半径R=6 400 km,地球质量M=5.98×1024 kg)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件 3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课件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件 3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课件

1969年7月16日,美国宇航员阿姆 斯特朗、奥尔德林、科林斯乘“阿 波罗11号”飞船第一次登上月球。
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月 球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我国发射的人造卫星类型
影响卫星发射速度的因素极多:
燃料能量
星球自转公转
地球自转
天气变化
燃料燃烧消耗质量的变化
星箭分离的影响
发射点纬度 火箭的发射方向 大气阻力 ...........
意义:物体刚好能克服地球的引力作用,离开地球而绕太阳运动的速度。
2.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大小:v3=16.7km/s
意义:物体刚好能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而飞到太阳系以外的速度。
1.我们在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公式v= gR时,需要做一些假设和选
择一些理论依据,下列必要的假设和理论依据有( B ). A.卫星做半径等于2倍地球半径的匀速圆周运动 B.卫星所受的重力全部作为其所需的向心力 C.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仅有一部分作为其所需的向心力 D.卫星的运转周期必须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由以上结论判断:哪种卫星是运行速度最大的卫星?
近地卫星,其他更高的卫星运行速度更小。 所以: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是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
典例、2012年4月3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中圆轨道卫 星,其轨道半径为2.8×107m。它与另一颗同质量的同步 轨道卫星(轨道半径为4.2×107m)相比( B )
把v1=7.9km/s叫第一宇宙速度,它是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它等于近地卫
星的环绕速度,所以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绕速度。
若想把卫星送到更高的轨道,则需要的发射速度就越大。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使卫星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地球运行,从地球表面发射需要的最 小发射速度叫做第二宇宙速度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3.4《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ppt课件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3.4《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ppt课件

【特别提醒】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运行速度, 也是最小发射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当发射速 度7.9 km/s<v<11.2 km/s时,卫星绕地球运 转的轨道是椭圆,地球位于椭圆的一个焦 点上;当11.2 km/s≤v<16.7 km/s时,卫星将 脱离地球的束缚成为太阳系的一颗“小行 星”;当v≥16.7 km/s时,卫星将脱离太阳 引力的束缚跑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去.所 以第二宇宙速度指在地面上发射物体,使 之能够脱离地球的引力作用,成为太阳系 的“小行星”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其值 为v=11.2 km/s.第三宇宙速度指在地面上发 射物体,使之脱离太阳的引力束缚的最小 发射速度,其值为v=16.7 km/s.
不同星体上的宇宙速度是不同的,以上给出的是地球上 宇宙速度的值,但在计算各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时,公 式 v= GM 同样适用,只需将M、R改成该星球的质量 R
和半径即可.
二、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卫星的运行速率 Mm mv 由G 2 = 得 v= r r
2
GM ,即为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 r
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说明轨道半径越大,卫星做圆 周运动的线速度就越小;当r=R时,卫星绕地面运行,v = GM R = gR =7.9 km/s,这是第一宇宙速度,也是
一、第一宇宙速度的理解和计算 宇宙速度是在地球上满足不同要求的发射 速度,不能理解成卫星的运行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指人造卫星在近地环绕速度, 它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 具有的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v=7.9 km/s. 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 r,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v,根据万有引力定 v2 Mm 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G 2 =m r ,v= r GM r .

高中物理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4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教案2 教科版必修2

高中物理 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 4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教案2 教科版必修2

第4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根据
教学流程图:
学习效果评价:
(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注意可操作性)
教学反思:
1.卫星问题涉及到发射、变轨和环绕三个环节.课标要求重点在环绕部分,对发射只要求了解三个宇宙速度.随着“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嫦娥一号”发射过程的全方位报导,学生对卫星的了解已经很丰富了.尤其对点火升空、椭圆轨道、变轨等印象深刻.在教学设计中我试着帮助学生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
2.对于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我认为教师的处理应该灵活一些.比如变轨问题,实际是牛顿定律的应用.。

高中物理第三章4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教案2教科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三章4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教案2教科版必修2

第4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说明一、利用图片,创设情景,引出课题二、探究卫星是如何发射和环绕的1.由学生讲述卫星的形成过程.2.观看视频:“嫦娥一号”的发射、变轨和环绕地球运行的模拟演示.卫星的形成过程很复杂,经过简化可以看出有这样几步:发射、转轨、环绕.随着“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嫦娥一号”的发射,各种媒体全方位报道,学生对卫星的了解程度已经很高了,给学生机会回顾和感受.提出问题.三、如何研究卫星的运动1.观看视频:卫星模拟轨道.一部分卫星的轨道是圆的,还有一部分卫星的轨道是椭圆的.我们把椭圆轨道也近似为圆来处理,这样就可以按照圆周运动的规律来研究卫星的运动了.2.神舟五号的椭圆轨道远地点和近地点的距离分别是 350 千米和 200 千米.地球半径是6400 千米,请学生讨论说明能否近似用圆周运动代替椭圆轨道研究卫星问题.3.探究卫星做圆周运动时由什么力提供向心力.地球对卫星的引力和卫星需要的向心力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课件演示各种不同的卫星轨道.教师总是告诉学生用圆周运动规律处理卫星问题,学生会是心存疑虑:“这样的处理有用吗?”用圆周运动处理卫星问题不仅简化了问题,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通过真实数据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这种近似.四、推导卫星的环绕速度、角速度、周期(一)线速度以及线速度的变化1.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运行时 , 仅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作用,这时,这个运动就是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根据由上式可知, r 越大,即卫星离地面越高 ,它环绕地球运动的速度v越小.对于靠近地面运行的卫星,可以认为 r 近似等于地球的半径地球对物体的引力近似等于卫星的重力 mg ,则有:由学生推导并讨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随轨道半径的变化.线速度随着半径的变化而变化.v= 7.9km /s这就是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具有的速度,是所有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的最大速度.这个速度也是发射一颗地球人造卫星所具有的最小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2.播放视频:三颗不同轨道卫星的速度不同学生学习卫星最大的难点在于没有空间整体形象,通过视频、课件让学生建立起地球与卫星之间的立体图景是很重要的.(二)角速度以及角速度的变化同步卫星( 1 )同步卫星的高度是确定的: h=36000 km.( 2 )理解同步卫星“同步”的意义.( 3 )探究同步卫星的位置.2.观看视频:同步卫星的轨道以及同步卫星的发射.推导之后由学生讨论:角速度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化而变化.学生对同步卫星这个词很熟悉,对什么是同步、什么位置可以同步不了解.提出问题:是否可以在北京上空固定一颗同步卫星?(三)周期以及周期的变化周期最小的卫星同时也是速度最大的卫星.2.观看视频:离地面不同高度的卫星速度大小不同,周期不同.3.讨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一定四定,一变四变.推导之后由学生讨论:周期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化而变化.视频中三颗不同的卫星,轨道半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都不同,对同一颗卫星来说,这四个物理量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五、卫星的发射速度1.讨论卫星是怎样发射出去的?录像显示发射过程很复杂,我们把复杂的技术过程略去,回到基本原理上来,一个物体如何直接告诉学生宇宙速度是发射速度,学生虽然接受,心成为一颗卫星呢?2.牛顿的设想:观看视频.从四条轨迹看,物体成为一颗地球卫星的条件,就是平行于地面发射的速度要足够大.第一宇宙速度: 7.9km /s.第二宇宙速度: 11.2km /s.第三宇宙速度: 16.7km /s.3.观看视频:以不同的速度发射的物体轨迹不同.中的疑虑是很大的,每个卫星发射前的速度不都是零吗?哪个速度才是发射速度呢?六、简述我国航天发展1.图片:嫦娥奔月的轨迹图.2.回顾卫星的发展,展望我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卫星的发射有时候要从低轨道通过变轨到高轨道,卫星返回时要从高轨道通过变轨回到低轨道,变轨是怎么实现的呢?教学流程图:学习效果评价:(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注意可操作性)教学反思:1.卫星问题涉及到发射、变轨和环绕三个环节.课标要求重点在环绕部分,对发射只要求了解三个宇宙速度.随着“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和“嫦娥一号”发射过程的全方位报导,学生对卫星的了解已经很丰富了.尤其对点火升空、椭圆轨道、变轨等印象深刻.在教学设计中我试着帮助学生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2.对于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我认为教师的处理应该灵活一些.比如变轨问题,实际是牛顿定律的应用.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物理教科版必修2 第三章4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课件

物理教科版必修2 第三章4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课件

特别提醒:(1)在处理卫星的v、ω、T与半径r的关系问题时,
常用公式“gR2=GM ”来替换出地球的质量M,会使问题解 决起来更方便. (2)卫星从低轨道升至高轨道时需要加速,万有引力小于向心 力,做离心运动.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空中 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卫星由地 面发射后 ,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 , 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 道 ,再次调速后进入工作轨道.已知卫 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的运行半径分 别为 R 和 R1,地球半径为 r,月球半径为 r1,地球表面重力 g 加速度为 g,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求: 6 (1)卫星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2)卫星在工作轨道上运行的周期.
对宇宙速度的理解 学案导引 1.在地面上发射卫星至少需多大的速度? 2.在越高的轨道所需的发射速度和运行速度变化是否一致?
1.第一宇宙速度的两种推导方法 2 v Mm (1)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G 2 = m ,所以卫星的线速度 r r GM v= ,第一宇宙速度是指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 r GM 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则当 r= R 时得第一宇宙速度 v= R = 7.9 km/s(M 为地球质量, R 为地球半径). mv2 (2)对于近地卫星,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mg= 得 v= R gR= 7.9 km/s, g 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圆轨道,只要圆心在地心,就可能是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圆轨
道.如图所示.
2.人造卫星的超重与失重 (1)人造卫星在发射升空时,有一段加速运动;在返回地面时, 有一段减速运动.这两个过程中加速度方向都向上,因而 都 是超重状态. (2)人造卫星在沿圆轨道运行时,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
以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凡是与重力有关的 力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2 3.4 教学课件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教科版)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2 3.4 教学课件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教科版)

(1)由G
Mm r2

m v2 r
v

GM v 1
r
r
(2)由G
Mm r2

mr 2



GM r3

1 r3
(3)由G
Mm r2

m
4 2
T2
r
T

2
r3 T GM
r3
(4)由G
Mm r2
ma向
a向

GM r2
a向

1 r2
总结:离地面越高的卫星,线速度v越小,角速度ω 越小,周期T越大,向心
教育科学出版社 高一 | 必修2
二、卫星的运行 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由于万有引力 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所以卫星圆周运动的轨道圆心一定在地球球心处。
注意:绝不可能有轨道圆心在地轴上(非地心)的卫星
教科学出版社 高一 | 必修2
教育科学出版社 高一 | 必修2
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1.我们在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公式v= gR时,需要做一些假设和选
择一些理论依据,下列必要的假设和理论依据有( B ). A.卫星做半径等于2倍地球半径的匀速圆周运动 B.卫星所受的重力全部作为其所需的向心力 C.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仅有一部分作为其所需的向心力 D.卫星的运转周期必须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教育科学出版社 高一 | 必修2
牛顿的手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一、卫星的发射
教育科学出版社 高一 | 必修2
在地球上抛出的物体,当它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永远不会落回地 面上,它将围地球旋转,成为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2教学案:第三章第4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2教学案:第三章第4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含解析

第4节人造卫星__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为7。

9 km/s,其意义为最小发射速度或最大环绕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为11。

2 km/s,其意义表示物体脱离地球的束缚所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为16.7 km/s,其意义为物体脱离太阳引力的束缚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4.同步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轨道、向心加速度均是一定的。

一、人造卫星1.卫星:一些自然的或人工的在太空绕行星运动的物体。

2.原理:一般情况下可认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即G错误!=m错误!,则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v=错误!。

二、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使卫星能环绕地球运行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其大小为v1=7.9_km/s,又称环绕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使人造卫星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地球运行,从地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其大小为v2=11.2_km/s,又称脱离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使物体脱离太阳的束缚而飞离太阳系,从地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其大小为v3=16。

7_km/s,也叫逃逸速度。

1.自主思考——判一判(1)在地面上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是7。

9 km/s。

(√)(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速度可以是10 km/s。

(×)(3)无论从哪个星球上发射卫星,发射速度都要大于7。

9 km/s.(×)(4)当发射速度v〉7。

9 km/s时,卫星将脱离地球的吸引,不再绕地球运动。

(×)(5)如果在地面发射卫星的速度大于11。

2 km/s,卫星会永远离开地球。

(√)(6)要发射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6.7 km/s。

(×)2.合作探究——议一议(1)人造卫星能够绕地球转动而不落回地面,是否是由于卫星不再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图3.4。

1提示:不是,卫星仍然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但地球引力全部用来提供向心力.(2)通常情况下,人造卫星总是向东发射的,为什么?提示:由于地球的自转由西向东,如果我们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即向东发射卫星,就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发射所需要的能量。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3.4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4-教科版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3.4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4-教科版

授课地点“多功能录播室”课题宇宙航行教学目的1.了解发射人造卫星的原理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和数值,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3.了解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重点、难点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理解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射速度也是最大的运行速度教学模式、程序【引入】--【视频或动画演示】--【分析讨论】--【解决问题】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利用微信启动页面引入人造卫星体验思考使课堂教学在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中开始。

讲授新课1.简介中国的航天发展史的重大节点2.通过牛顿的设想介绍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3.讲解地球的三大宇宙速度①让学生亲自计算第一宇宙速度②以火星对比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天体宇宙速度是不一样的③简单介绍第二第三宇宙速度④介绍实际生活中如何发射人造卫星了解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民族自豪感,也进一步引出下一个如何发射一颗人造卫星让学生了解牛顿300多年前关于人造卫星的设想,体会猜想、外推的科学方法,感受科学家的思想之伟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第一宇宙速度是重点内容,让学生理解第一宇宙速度,以及掌握它的计算定性了解第二、第三宇宙速度及其物理意义。

理论联系实际⑤分析讨论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射速度也是最大的运行速度4.介绍人造卫星①介绍人造卫星的轨迹并总结人造卫星的共同点②了解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 1)ω、T 与地球自转相同 2)轨道一定在赤道上空3)高度4h=3.610km ⨯4)r 、ω、T 、v 、a n 数值确定板书:一、发射人造卫星 1.原理2.地球的三大宇宙速度 ①第一宇宙速度:7.9km/s最小的发射速度,最大的运行速度 ②第二宇宙速度:11.2km/s ③第三宇宙速度:16.7km/s 二、人造卫星1.共同点:轨道以地心为圆心2.地球同步卫星①ω、T 与地球自转相同 ②轨道一定在赤道上空 ③高度4h=3.610km ⨯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推导及合理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各种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状况的正确图景。

高中物理教科版:第3章 第4节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高中物理教科版:第3章 第4节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第4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阅读教材第52页“人造卫星”部分,了解人类迈向太空的重大历史事件。

1、1895年,俄国宇航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在《天地幻想和天球引力效应》论文中,领先提出制造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

2、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思维拓展宇航员在太空中离开飞船后而不落回地面,是否是由于宇航员不再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答案不是。

宇航员在太空中离开飞船后,依然绕地球运动,受到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

二、宇宙速度阅读教材第52~53页“宇宙速度”部分,初步了解人造卫星的动力学原理。

(1)不同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否相同?第一宇宙速度的决定因素是什么?(2)把卫星发射到更高的轨道上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依然越小?答案(1)不同。

由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式v=错误!能够看出,第一宇宙速度的值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M和半径R,与卫星无关。

(2)越大。

向高轨道发射卫星比向低轨道发射卫星困难,因为发射卫星要克服地球对它的引力。

预习完成后,请把您疑惑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要点归纳]1。

人造卫星的轨道: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因此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必与地心重合,而如此的轨道有多种,其中比较特别的有与赤道共面的赤道轨道和通过两极点上空的极地轨道、当然也存在着与赤道平面呈某一角度的圆轨道。

人造地球卫星的三种轨道2。

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1)概念:相关于地面静止且与地球自转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叫做地球同步卫星。

(2)特点:①确定的转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②确定的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T=24 h;③确定的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④确定的轨道平面:所有的同步卫星都在赤道的正上方,其轨道平面必须与赤道平面重合;⑤确定的高度:离地面高度固定不变(3、6×104 km);⑥确定的环绕速率:线速度大小一定(3、1×103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以为,我已经把您藏好了,藏在那样深,那样蜿蜒的,曾经的心底。我以为,只要绝口不提,只要让日子静静地过去,那样我就不会悲伤,所以我努力地告诉自己,这个六月,我微笑着面对天国--您生活的地方:我很好,您好吗? 鬓角的白发,脸上的皱纹,山样的身影,仿若昨天。我知道,那不单单的是一道背影,而是一种恒久的爱。窗台上,滴落的雨滴,轻轻敲击着我的心,可以不再有雨吗?
图3-4-1
探讨1:卫星定轨高度越高,速度越大还是越小? 【提示】 卫星轨道越高,速度越小. 探讨2:如何比较两颗卫星的周期大小和角速度大小? 【提示】 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角速度越小.
[核心点击]
1.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一般行星或卫星的运动可看作 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都由中心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阳光满天时,母亲喜欢看云,喜欢看落在阳台上的麻雀,喜欢看楼下忙碌的人影;下雨天,阳台上的母亲叨唠更多了,我想母亲此时更落寞,一定在回想着她青春的往事。 每次上班,当我落锁的那一刻,母亲便走向了阳台,她会准时地守候在阳台边。她目送着我的离去,搜寻着我渐行渐远的轨迹。 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眼,静静地站一会,我轻轻地说: “母亲,我会很快回来的” 有一种记忆可以很久,有一种思念可以很长,有一双手那手心的舒适和温暖,让我一生无法忘怀。 --题记
的质量和半径不同,使得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值也不相同,所以选项D错误. 【答案】 B
3.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
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 )
A.轨道半径变小
B.向心加速度变小
C.线速度变小
D.角速度变小
【解析】
探测器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G
2.宇宙速度 (1)第一宇宙速度v1 ①大小:v1= 7.9 km/s . ②意义:从地球表面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使它能围绕地球运行所需的 最小发射速度 .
(2)第二宇宙速度v2
①大小:v2= 11.2 km/s
.
②意义:如果要使人造卫星脱离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从地面发射
所需的 最小发射速度 .
【解析】 同步通信卫星的周期与角速度跟地球自转的周期与角速度相同,
由ω=
GM r3
和h=r-R知卫星高度确定.由v=ωr知速率也确定,A正确,B错
误;由T=2π
r3 GM
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高度比同步通信卫星的低,C正确;
由v= GrM知同步通信卫星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速率小,D正确.故选B.
【答案】 B
4.地球同步卫星及特点:同步卫星就是与地球同步运转,相对地球静止的 卫星,因此可用来作为通讯卫星.同步卫星有以下几个特点:
(1)周期一定:同步卫星在赤道正上方相对地球静止,它绕地球的运动与地球 自转同步,它的运动周期就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T=24 h.
(2)角速度一定: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Mm r2

m
4π2 T2
r,整理得T=2π
r3 GM
,可知周期T较小的轨道,其半径r也小,A正确;由
G
Mm r2
=man=m
v2 r
=mω2r,整理得:an=G
M r2
,v=
GMr ,ω=
GM r3
,可知半径
变小,向心加速度变大,线速度变大,角速度变大,故B、C、D错误.
【答案】 A
4.(2013·广东高考)如图3-4-2所示,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 绕质量为M和2M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都是3.08 km/s,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1.下面关于同步通信卫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各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率都是相等的 B.同步通信卫星的角速度虽已被确定,但高度和速率可以选择,高度增 加,速率增大;高度降低,速率减小,仍同步 C.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是114 min,比同步通信卫星的周期 短,所以第一颗人造卫星离地面的高度比同步通信卫星的低 D.同步通信卫星的速率比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速率小
[后思考] 若要发射火星探测器,试问这个探测器应大约以多大的速度从地球上发射?
【提示】 火星探测器绕火星运动,脱离了地球的束缚,但没有挣脱太阳的 束缚,因此它的发射速度应在第二宇宙速度与第三宇宙速度之间,即11.2 km/s<v <16.7 km/s.
[合作探讨] 2014年3月31日“长征二号丙”运载卫星发射“实践十一号06星”成功; 2014年8月9日,“长征四号丙”发射“遥感卫星二十号”成功(如图3-4-1所 示).若两颗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请思考:
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谁叫你出来的?再摔一次怎么办?碰着车了怎么办?走丢了怎么办?” 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唉,再不出来了。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到哪里。”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母亲是那么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儿。 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天体运动问题解答技巧 (1)比较围绕同一个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或卫星的v、ω、T、an等 物理量的大小时,可考虑口诀“越远越慢”(v、ω、T)、“越远越小”(an). (2)涉及绕同一个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行星或卫星的计算问题时,若已 知量或待求量中涉及重力加速度g,则应考虑黄金代换式gR2=GM mg=GMRm2 的 应用. (3)若已知量或待求量中涉及v或ω或T,则应考虑从GMr2m=mvr2=mω2r=m4Tπ22r 中选择相应公式应用.
(3)轨道一定. ①因提供向心力的万有引力指向圆心,所有同步卫星的轨道必在赤道平面 内.
3 ②由于所有同步卫星的周期相同,由r=
GMT2 4π2
知,所有同步卫星的轨道半
径都相同,即在同一轨道上运动,其确定的高度约为3.6×104 km.
(4)运行速度大小一定:所有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是一定的,
所以研究天体时可建立基本关系式:G
Mm R2
=ma,式中a是向心加速
度.
2.常用的关系式:
(1)G
Mm r2
=m
v2 r
=mω2r=m
4π2 T2
r,万有引力全部用来提供行星或卫星做圆周运
动的向心力.
(2)mg=G
Mm R2
即gR2=GM,物体在天体表面时受到的引力等于物体的重
力.该公式通常被称为黄金代换式.
2.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67120053】
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行的最小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行的最大速度 C.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环绕运行的速度 D.不同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都是相同的
【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等于靠近地面附近飞行的卫星绕地球公转的

知 识
4.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业 分




学习目标
1.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 导第一宇宙速度.
2.理解掌握人造卫星的线速度、 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3.了解人造卫星的相关知识及我 国卫星发射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 国热情.
知识脉络
人造卫星与 宇宙速度
[先填空] 1.人造卫星 卫星是太空中绕 行星 运动的物体.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围绕地球运行轨 道的国家是 前苏联 .
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最让母亲不堪的,这座灰旧的小楼还不是我的家。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母亲常独自诉说。那时的母亲是孤独而忧郁的,她的叨唠里,最大的心结是走不回月下的故乡了。
这是我工作的学校,现在也是母亲没有预计的旅店了。母亲常说,无事莫如三堂。三堂,就是学堂、庙堂、祠堂。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萧索了。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杖走上了暮年。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一次,母亲居然一个人走下了四楼。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
A.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 B.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 C.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 D.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大
图3-4-2
【解析】
根据G
Mm r2
=ma得a=
GM r2
.故甲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选项A正
确;根据GMr2m=m2Tπ2r,得T=2π GrM3 ,故甲的运行周期大,选项B错误;根据
G
锁着母亲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烫着了,更怕她年迈的孤独了。有次,我出门,母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楼道,偶一回头,母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不动的看着我。这种情形,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学、迎我回家是常见的,可这时候她的目光里多了一份依赖和不舍。 母亲是听不见我的脚步声的,她一定在心里默数着我的步履,数着我走下四楼、三楼,再看我走出一楼的那一刻。我想母亲是老了,她能看见我一定是她最大的心安了。母亲眼睛不好,她的目光抵达不了远方,但她浑浊的目光总能锁住儿子的背影。即使人来人往,亲情这个坐标,母亲说什么也不会丢失的。
有些时间,总让你阵痛一生;有些画面,总让你影像一生;有些记忆,总让你温暖一生;有些离别,总让你寂静一生。其实,我们都不能要求明天怎么样,但明天一定会来,这或许就是人生。 时间,带来了一切,又悄然地带走了一切,有如那一片云,轻轻地飘过你的头顶,有不留痕迹的去向远方。云,只是自然的一分子,而人却是红尘的精灵,有血有肉,有魂有灵,会高于自然界的任何物种。花开有悦,花落低迷,我们人为地给花儿的一生粘贴了悲喜的标签。岂不知,即便是洒向大地的天使—雪花,可以清晰地感知,扑向大地的一瞬间,就注定了它的死亡,不管它是圣洁的,还是唯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