钐与1-苯基-2,3-二甲基-4-酰代吡唑酮-5的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合集下载

含钒氧链阴离子的苯基三联吡啶钴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含钒氧链阴离子的苯基三联吡啶钴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 q目。
第 1期

浩 等 : 钒 氧 链 阴离 子 的 苯 基 三 联 吡 啶钴 配合 物 的 合 成 、 含 晶体 结 构 及 性 质 研 究
6 3
1 实验 部分
11 试 剂 与 仪 器 .
O2 3计 算 值 )H 36 , 90 , . ; 测 值 l , V : . C 4 . N 81 实 2 0 6
4 . 基 . , 6 , 三 联 吡 啶 fh P 4 .h 苯 22: 2. P T Y: p 一
2 2 :’2. ryiie按文 献 [方 法合 成 . 它试 剂 , ,”t p r n ) 6 e d 1 9 3 其 均 为分 析 纯 . 实验 用 水 为 三次 蒸 馏 水 红 外 光谱 在 N c l 7 0 F I 红 外 光 谱 仪 f B 压 片1 h r io t5 0 T R e Kr ( emo T eet n C roai 1上 测 定 .元 素 分 析 用 P ri. lc o op rt n r o ekn Eme2 0 l r4 C型 元 素 分 析 仪 (eknEme oprt n P ri.l rC roai 1 o 测 定 .单 晶数 据 在 B u e S r A e 一 型 C D单 rk r mat px 1 I C
B S 5 6 V()B S 53 ) I ( B ,m : 1 V = . , 3 , V = .2。 R K rc )34 5 3
(ra )30 6w , 0 ( , 5 ()1 6 ( )14 3 bod , 5 ()16 6 S 1 5 w , 4 5 m , 1 ) 5
c a a trz d b l me t la ay i,I a d X— y sn l r s a d f a t n T e c y t lsr cu e o e c mp e h r ce ie y ee n a n l ss R n r i g e cy t l i r c i . h r sa t t r ft o lx a f o u h b l n s t n ci i s se e o g o mo o l c y t m,s a e g o p C / .T e mM t b l y h tl mi e c n e p o e y a d ma n t n p c r u 2c h r sa i t ,p o ou n s e c r p  ̄ n g e i i c s s e t i t f h o lx h v e n iv si ae . DC: 7 1 u c p i l y o e c mp e a e b e e t t d CC b i t n g 73 2 . 1

镝(Ⅲ)-BDPPPD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

镝(Ⅲ)-BDPPPD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

镝(Ⅲ)-BDPPPD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薛卫星;李建宇【期刊名称】《精细化工》【年(卷),期】2002(19)1【摘要】以二氧六环为溶剂 ,在 pH约为 7的条件下 ,分别以n (Dy3+ )∶n (BDPPPD) =2∶3和n (Dy3+ )∶n(BDPPPD)∶n(Phen ) =2∶3∶2的量比 (Phen为邻菲罗啉 ) ,合成了Dy(Ⅲ)的 1,5 双(1′,3′ 二苯基5′ 氧代吡唑4′ 基 ) 1,5 戊二酮(BDPPPD)的二元配合物Dy2 (BDPPPD) 3·6H2 O和三元配合物Dy2(BDPPPD)3(Phen) 2 ·2H2 O ,收率为 91 2 %和 89 6 %。

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和热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 ,通过FT -IR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峰位于 481和 5 76nm附近 ,分别相应于Dy3+ 的 4 F9/2→ 6H15/2 和4 F9/2 → 6H13/2 跃迁 ,说明配合物发射Dy(Ⅲ)的特征荧光。

第二配体Phen具有荧光增强作用 ,三元配合物Dy2 (BDPPPD) 3(Phe n) 2 ·2H2 O最大发射峰 (5 76nm)的荧光强度是二元配合物Dy2 (BDPPPD) 3·6H2 O的 1 6 8倍。

配合物具有较强荧光 ,说明BDPPPD的三重态能级与Dy3+ 最低激发态 (4 F9/2 )能级具有良好匹配 ,且其吸光系数较高 ,BDPPPD是Dy(Ⅲ)【总页数】3页(P22-24)【关键词】1,5-双(1′,3′-二苯基-5′-氧代吡唑-4′-基)-1,5-戊二酮;荧光性质;镝离子;BDPPPD配合物;合成【作者】薛卫星;李建宇【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化工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342【相关文献】1.稀土掺杂镝(Ⅲ)乙酰丙酮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和荧光性质 [J], 吴惠霞;忻驰洋;孙君燕;曹卫丽;王则民2.镝与二甘醇酸的配位聚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J], 张艳斌;鞠艳玲;李艳秋;李夏3.镝(Ⅲ)与酰腙及1,10-菲啰啉多元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J], 杨锐;何水样;武望婷;文振翼;史启祯;王大奇4.稀土配合物研究Ⅱ.1,6-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1,6-己二酮与钐(Ⅲ)、铕(Ⅲ)、铽(Ⅲ)、镝(Ⅲ)固体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J], 完颜辉;刘清云;侯雪荣;杨汝栋5.钐、镝-2-噻吩甲酸-2,2′-联吡啶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Dy^(3+)的荧光性质研究[J], 朱晓伟;布仁;宝金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吡唑并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吡唑并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

吡唑并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陈婷贺红武*(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育部农药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摘要吡唑并吡啶类化合物是近年来研究得颇多的一类稠杂环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药理学研究价值,还具有一定的除草和杀菌活性。

本文就不同结构类型的吡唑并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吡唑并吡啶类化合物合成稠杂环类化合物The Synthesis of PyrazolopyridinesChen Ting, He Hongwu*(Key Laboratory of Pesticide & Chemical Bi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Chemistry,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Abstract Pyrazolopyridines are a kind of fus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recent years. Literatures have reported the pharmaceutical researches of this kind of compounds, together with several herbicidal activities and fungicidal activities.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synthesis of pyrazolopyridines in the latest twenty years are introduced with respect to their different structures.Key words Pyrazolopyridine, Synthesis, Fus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近年来,稠杂环类化合物以其显著的生理活性,引起了广大医药和农药科研工作者们的兴趣。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Zn(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Zn(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属 或稀 土离子形 成 大量 的配合 物 , 金属 和稀 土离子 良好 的萃 取剂 和螯 合剂_ , 是 1 是一 类 优 良的 荧光 材料 中 ] 间体 , 同时表 现 出一定 的抗 菌 、 病毒性 能 , 它 抗 目前 在药 理 、 物活 性 试 剂 、 生 冶金 、 料 、 光材 料 等 领域 得 染 发 到了广 泛的应 用.它与 许多金 属离 子配 位后 , 生物 活 性 明显 增 强 , 显示 了广 谱 的抗 菌 、 病 毒 和抗 肿 瘤等 性 抗 质, 引起 了化学 家对 它与 金属 离子 的配位作 用 以及 配合物 的 晶体结构 研究 的重 视.然 而 , 目前 国内外 有关 以 HP P为配体 的过 渡金 属 配合 物 晶体结 构 的报道 仅有 几例 ] MB .为 进一 步研 究 HP P与其 他过 渡金 属 MB 配合 物 的结 构 、 子 间 相互 作 用 及 其 相关 性 质 的 关 系 , 文作 者 合 成 了 HP P与 Z (I 离 子 的配 合 物 分 本 MB n I)
为 : Ⅱ 1 4 73 2 i ,b 一 1 4 26 2 m ,c一 1 7 53 3 n ,口 : 9 。 = 1 5 5 3 2 。 . 8 ( )r m . 6 ( )n . 1 () m 0, 0 . 7 ( ) ,y = 9 。 0.Z
一 4, 1 3 6Mg m。 一 0 7 4mr~ , ( 0 )一 1 8 .配 合 物 中 的锌 离 子 与 2个 P P D = . 1 / , . 3 r l F 00 8 4 MB 一中 的 4 氧 个 原子 以及 2 醇 分 子 中 的氧 原 子 配 位 , 形 成 六 配 位 的 变形 八 面 体 . 个 而
关键 词 : 配 合 物 ; 二 酮 ; 成 ; 体 结 构 锌 合 晶

一种新型多吡啶钴(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DNA的相互作用

一种新型多吡啶钴(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DNA的相互作用

一种新型多吡啶钴(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DNA的相互作用谭年元;蒋燕;肖小明;陈立新;颜炜伟;黄赛金【摘要】合成了一种新的多吡啶钴配合物[Co(bpy)2dpapz](ClO4)3·H2O(bpy=2,2'-联吡啶,dpapz=联吡啶并[3,2-a-2',3'-c]6-氮杂-吩嗪).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应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黏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与DNA的键合常数为1.49 × 105L·mol-1(50 mmol·L-1NaCl).【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年(卷),期】2010(033)004【总页数】4页(P81-84)【关键词】钴(Ⅲ)配合物;dpapz;DNA结合模式【作者】谭年元;蒋燕;肖小明;陈立新;颜炜伟;黄赛金【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湘潭,411104;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长沙,410081;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长沙,410081;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湘潭,411104;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湘潭,411104;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湘潭,4111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近年来,过渡金属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已成为无机生物化学领域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1-6].过渡金属多吡啶配合物广泛地被研究用作DNA结构探针、DNA分子光开关、DNA光裂解试剂以及抗癌药物等[1-4].含配体dppz(dipyrido[3,2-a; 2′,3′-c ]phenazine, 二吡啶吩嗪)的多吡啶钌配合物[RuL2dppz]2+(L=2,2′-bipyridine, 1,10-phenanthroline)在有机溶剂中可产生荧光,而在水溶液中,由于配体与水分子存在氢键作用,从而猝灭了插入配体的激发态.当加入DNA后,配体dppz插入DNA碱基对中,吩嗪N受到保护而脱去缔合水而又有荧光出现,此效应称为“光开关”[3-4].图1 配体dpapz的结构为进一步研究该类配合物与DNA的键合性质,吴宝燕等[7]合成了一种在dppz骨架上引入另一个氮原子的配体联吡啶并[3,2-a: 2′,3′-c ]6-氮杂-吩嗪(dpapz,结构如图1所示)的多吡啶钴配合物,他们发现该配合物与DNA键合作用较强,是一种良好的DNA嵌入键合试剂.本文合成了含该配体的多吡啶钴配合物,并测定了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以及分别采用紫外、荧光和黏度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AVATAR-370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公司)、Vario-EL Ⅲ元素分析仪(德国Elementar公司)、CHI660B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公司)、 Agilent-845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Agilent公司)、F-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日立公司)、pHS-3C型精密酸度计(上海雷磁厂)、乌式黏度计.[Co(bpy)2Cl2]Cl[8], dpapz [7]参照文献方法合成,小牛胸腺DNA(北京华美生化试剂试剂公司),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Tris) (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高氯酸四丁基铵( Fluka公司).其它试剂均为AR级, 所用试剂除特别说明外均没有进一步处理.研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时, 样品均溶解在含5 mmol·L-1 Tris·HCl和50 mmol·L-1 NaCl的二次蒸馏水缓冲溶液(pH=7.2)中,小牛胸腺DNA的浓度以ε260 =6 600 L·mol-1·cm-1来确定[9].1.2 配合物的合成在氮气保护下,将0.33 g(0.7 mmol)[Co(bpy)2Cl2]Cl、0.20 g(0.7 mmol)dpapz 的60 mL乙醇悬浮液回流加热4 h.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不溶物,向滤液加入4倍过量的NaClO4饱和溶液,析出黄色固体,用冰水、无水乙醇洗涤3次,再用乙腈溶解,乙醚扩散法重结晶.真空干燥得到橘黄色固体0.353 g,产率52%.元素分析实测值(%,C37H27N9Co Cl3O13计算值):C, 45.36(45.77);H, 2.86(2.80);N, 12.92(12.98). IR (KBr压片, cm-1):3 400 s (νOH), 1 493m(νC=N), 1 447 m(νC=N), 1 421 m(νC=N), 1 358 m(νC-N), 1 084 723s(δbpy), 6301.3 分析方法1.3.1 电化学测定配合物的电极电位用循环伏安法测定.采用三电极系统,工作电极为玻碳电极,使用前先用0.05 μm的Al2O3糊在抛光垫上抛光,然后依次在丙酮、二次蒸馏水中超声清洗10 min,辅助电极为铂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SCE).溶剂为乙腈,使用前用P2O5重蒸2次,支持电解质为高氯酸四丁基铵(TBAP,0.1 mol·L-1).测试前通高纯氮15 min除氧.1.3.2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在参比池加入2.5 mL Tris缓冲溶液,在样品池中加入相同体积的6 μmol·L-1的配合物溶液,用微量加样器每次往参比池和样品池中加入相同体积的DNA溶液,使DNA与配合物浓度比值不断增加,直至吸收峰不再减色.1.3.3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荧光光谱在样品池中加入2.5 mL 6 μmol·L-1的配合物溶液.用微量加样器每次往样品池中加入相同体积的DNA溶液,使DNA与配合物浓度比值不断增加,以适当波长激发光激发,测定配合物的发射光谱.1.3.4 DNA黏度测定实验温度恒定在(28±0.1)℃,小牛胸腺DNA浓度固定为0.4 mmol·L-1,依次增大配合物浓度.相对黏度按公式η = (t-t0)/t0 [t0为缓冲溶液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t为DNA溶液(含浓度不等的钴配合物)流经毛细管所需的时间]计算[10].以(η/η0)1/3对结合比率r作图(r= [Co]/[DNA]),η0为未加配合物时DNA溶液的相对黏度.2 结果与讨论2.1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配合物在乙腈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0.1~0.7 V电位范围内,配合物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其阳极峰电位和阴极峰电位分别为Ep,a=0.415 V和Ep,c=0.266 V, 对应的电极反应是Co(Ⅲ)/Co(Ⅱ)的氧化还原过程.阳极峰电位和阴极峰的电位差ΔEp=0.149 V,其峰电流对扫描速率(0.02~0.2 V/s)的平方根作图(图2),可得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故认为该氧化还原反应为准可逆单电子过程.2.2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随着DNA浓度增加,配合物在221,274,307和368 nm处的吸收峰均发生明显的减色,减色率分别为24.2%、35.6%、13.2%和37.0%,表明得到的配合物可能以插入方式与DNA键合[11].这是因为插入配体与DNA碱基对发生π电子堆积之后,配体的π*空轨道与碱基的π电子轨道发生偶合,偶合后的π轨道因部分填充电子,使π→π*跃迁几率减小,产生减色效应.配合物与DNA的键合常数Kb可根据下列方程式求得[12]:cDNA/(εf - εa)=cDNA/(εf -εb)+(1/Kb) (εf - εb),其中,cDNA表示DNA的浓度,εa、εb和εf分别表示任意DNA浓度下、键合饱和以及未加DNA时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以cDNA/(εf - εa)对cDNA作图(图3),所得直线的斜率与截距的比值即为配合物与DNA的键合常数Kb=1.49×105 L·mol-1.图2 配合物[Co(bpy)2dpapz]3+在乙腈中的循环伏安曲线,扫描速率为100mV/s 图3 配合物[Co(bpy)2dpapz]3+在不同DNA浓度下的电子吸收光谱2.3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荧光光谱荧光光谱变化幅度的大小也能反映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强度.以240 nm波长的光进行激发,测得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如图4所示.在Tris溶液中,配合物没有荧光,这是由于配体dpapz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作用,从而猝灭了插入配体的激发态[7].加入DNA后,配合物的插入配体dpapz插入DNA碱基对中,吩嗪N受到保护脱去缔合水而产生发射波长为331 nm的荧光,且随DNA浓度的增大,强度明显增大,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较强,与紫外光谱结果一致.2.4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黏度测定黏度测定是确定配合物与DNA键合模式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配合物以静电、沟面结合等非插入方式与DNA作用时,DNA溶液的黏度无明显变化;当配合物通过经典插入方式与DNA作用时,DNA相邻碱基对的距离变大以容纳插入配体,导致DNA双螺旋伸长,DNA溶液的黏度增加;当配合物以部分插入方式与DNA 作用时,则可能使DNA双螺旋发生扭结,使DNA溶液黏度减小[10].从图5可知,随着配合物浓度增加,DNA溶液的相对黏度增大,进一步证实该配合物是以经典插入方式与DNA结合.图4 配合物[Co(bpy)2dpapz]3+随DNA浓度增大的荧光光谱图图5 DNA溶液的相对黏度随配合物[Co(bpy)2dpapz]3+加入量的变化3 结论合成了一种新型多吡啶钴配合物[Co(bpy)2dpapz](ClO4)3·H2O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光学实验和黏度测试研究了该配合物与DNA的互相作用,结果显示该配合物以经典的插入方式与DNA结合,键合常数为1.49×105 L·mol-1.参考文献:[1] 张蓉颖, 庞代文, 蔡汝秀. DNA与其靶向分子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9, 20(8): 1 210-1 217.[2] 刘杰, 计亮年, 梅文杰. 金属钌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理[J].化学进展, 2004,16(6): 969-974.[3] FRIEDMAN A E, CHAMBRON J C, SAUVAGE J P, et al. Molecular “light switch” for DNA: [Ru(bpy)2 (dppz)]2+ [J]. J Am Chem Soc, 1990, 112(12): 4 960-4 962.[4] HIORT C, LINCOLN P, NORDN B. DNA-binding of Δ- and Λ-[Ru(phen)2DPPZ]2+[J]. J Am Chem Soc, 1993, 115(9):3 448-3 454.[5] TAN N Y, XIAO X M, Li Z L, et al. Microwave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DNA-binding p roperties of a new Cobalt(Ⅱ) complex with 2,6-Bis(benzimidazol-2-yl) pyridine[J]. Chin Chem Lett, 2004, 15(6): 687-690. [6] WANG J L, SHUAI L, XIAO X M,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DNA binding studies of a zinc complex with 2,6-bis(benzimidazol-2-y1)pyridine[J]. J Inorg Biochem, 2005, 99(3): 883-885.[7] 吴宝燕, 高丽华, 王科志. 一个新型(Ⅱ)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DNA的键合及溶剂变色性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5, 26 (7): 1 206-1 209.[8] ANTONIM A V. Preparation of (X-= chloride, bromide, iodide, nitrite) by controlled oxidative processes[J]. Inorg Chem, 1967, 6 (7): 1 425-1 427.[9] REICHMANN M E, RICE S A,THOMAS C A, et al. A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 molecular weight and size of desoxy-pentose nucleic acid[J]. J Am Chem Soc, 1954, 76(11):3 047-3 053.[10] SATYANARYANA S, DABROWIAL J C, CHAIRES J B. Neither Δ- nor Λ- Tris(Phenanthroline) Ruthenium(Ⅱ) Binds to DNA by classical intercalation[J]. Biochemistry, 1992, 31(39): 9 319-9 324.[11] LAKOWICZ J R, Weber G. Quenching of fluorescence by oxygen. Probe for structural fluctuations in macromolecules[J]. Biochemistry, 1973, 12(21): 4 161-4 170.[12] WOLFE A, SHIMER G H, MEEHAN T.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hysically intercalate into duplex regions of denatured DNA[J]. Biochemistry, 1987, 26(20): 6 392-6 396.。

钐-丙烯腈-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钐-丙烯腈-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2 结 果 与 讨 论 2 1 配 合 物 的溶 解 性 .
取少量 合成 的二元及 _ 配合物分 别溶 于水 、 二元 乙醇 、 酮 、 、 甲基 亚砜 、 N 二 甲基 甲酰 胺 、 丙 苯 二 N, 四氢 呋喃 、 四氯 化碳 等之 中 , 测试 配合物 的溶解 性能. 结果发 现 : 常温下 可溶 于 N, 一 甲基 甲酰胺 和苯 之 中, N二 加热后 配合 物仍 不溶 于丙 酮 、 四氢 呋喃 、 四氯
* 收 稿 日期 : 0 0 1 — 0 2 1 02
作者简介: 费
菲(94 )女, 1 8 一 , 陕西 省 西 安 市 人 , 读 硕 士 生 , 究方 向 : 土 高 分 子 转 光 材 料 在 研 稀

2 ・ 8
陕 西科 技 大学 学 报
第 2 8卷
的丙烯腈溶 于 2 0mI无水 乙醇 中 , 在剧烈搅 拌 的条 件下滴 人j 口烧瓶 中. 续搅拌 3h 滤 继 ,挺出沉淀. 无 水 用
1 1 O O O O O 0
乙 醇 洗 涤 至 无 C1 ,0 ℃烘 干 , 终 得 到 白 色 粉 末 , 于 干 燥 器 中保 存 . 一 8 最 置
1 2 2 三 元 配 合 物 的 合 成 .. 准 确 称 取 S O 3 . 9g于 1 0mI三 口烧 瓶 中 , 搅 拌 的 情 况 下 加 入 过 量 的 浓 盐 酸 , 到 氯 化 钐 溶 m。 3 4 0 在 得 液 , 应 为 放 热 反 应 , 到 常 温后 向 三 口烧 瓶 中加 入 2 水 乙 醇 , 应 生 成 S 1 乙 醇 溶 液 , 三 口 反 等 5mI 无 反 mC 。 向 烧 瓶 中滴 加 入适 量 的丙 烯 腈 , 后 再 将 溶 于 2 水 乙 醇 的邻 菲 哕 啉 加 人 三 口烧 瓶 中 . 续 搅 拌 3h 然 0mI无 继 , 滤 出 沉 淀 . 无 水 乙 醇 洗 涤 至 无 C ,O℃ 烘 干 , 终 得 到 白色 粉 末 , 于 干 燥 器 中保 存 . 用 1 8 最 置

钐、镝-2-噻吩甲酸-2,2′-联吡啶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Dy 3+的荧光性质研究

钐、镝-2-噻吩甲酸-2,2′-联吡啶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Dy 3+的荧光性质研究

配位 的研 究很 少 , 了寻找新 型发 光材料 , 们 以 为 我
2噻 吩 甲酸为第 一配 体 , , ' 吡 啶为 第 二配 体 , . 2 2- 联
合成 了 钐 、 2噻 吩 甲酸. , ' 吡 啶三 元 配 合 镝.. 2 2- 联 物, 研究 了镝 (1 配合 物 的荧 光 性 能。 1) 1
1 实 验 部 分
钐 、 .. 吩 甲酸 ., ' 吡啶三 元 配合物 。 镝 2噻 2 2- 联
2 结果 P. 0 E2 0型元 素分 析仪 ( 土 含量 以 E T 4 稀 D A配
2 1 配合 物 的组成 分析 .
元 素分析 、 土 配 合 滴定 分析 及 摩 尔 电导 数 稀 据见 表 1 。结 果 表 明 , 合 物 的 组 成 为 R IL ・ 配 E 。
浓度 约为 10×1 I o L ;hm duR .3 C型 . 0 3m l ) Si az F5 0 /
荧光 分光 光度计 ( 温下测 定 , 室 激发 狭缝 和发 射狭
缝 均 为 5 m, L3 n 加 -9型滤光 片 ) 。
S 2 3纯 度 9 .5 ; 2 3纯 度 9 .9 ) m0( 9 9 %) B 0 ( Y 99 % ; 2噻 吩 甲酸 ( 度 >9 % ) 2 2- 吡 啶 、 Ⅳ 二 . 纯 9 ; ,' 联 Ⅳ, .
基 金 项 目: 蒙 古 大 学青 年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d 0 10 。 内 n206 )
作者简 介: 晓伟 ( 93) 男 , 朱 17 ., 蒙古 族 , 内蒙古 赤 峰人 , 硕
稀 土光致 发光 配合 物是 一类 具有 独特 性能 的 发 光 材料 , 的荧 光单 色 性好 , 它 发光 强 度 高 , 日益 受 到人们 的重 视 。具有 荧光性 质 的稀 土芳香 羧 酸 配合 物 【2, 其是 稀 土 离 子与 羧 酸 、 1 尤 . J 以吡 啶 环 为

稀土钕-苯甲酰甘氨酸二元、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研究

稀土钕-苯甲酰甘氨酸二元、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研究

6 2
西 南师 范大 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投 稿 网址 ht :/ b jtS . n tp / x gx. WU c
第3 5卷
丙 酮及 其 它试剂 均 为分析 纯.美 国 P E一2 0 4 0元 素 分 析仪 、美 国 Nioe 公 司 Aa tr 6 c lt va3 0红 外 光谱 仪 ( r KB
收稿 日期 :2 0 0 9—0 —2 7 O 基 金 项 目 :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0 7 0 4 B 1 1 ;湖北 民 族学 院 青 年基 金 资 助 项 目( 0 7 B 0 ) 2814/ 01) 2 0 L 0 3 作 者 简 介 :王 艳 ( 9 9一 , 女 ,湖北 恩 施人 ,硕 士 ,讲 师 ,主要 从 事稀 土 配 位 化 学及 稀 土 发 光 材 料 研 究 17 )
光 谱学 性质 和抗 菌活 性.对 了解 稀土 与肽 链羧 基末 端作 用具 有 一 定 的意 义 ,为该 类 配合 物 的抗 菌应 用提 供
了一 定的依 据.
1 实 验 部 分
1 1 试 剂 和 仪 器 .
Nd NO ) Hz ( s 6 O,化学 纯 ; 甲酰甘 氨 酸 ,生 化试 剂 ;咪唑 , 析 纯 ;苯并 咪唑 ,化学 纯 ;乙醇 、乙醚 、 苯 分
配 体 , 且 发 生 了淬 灭 现 象 . 并


词 : 配 合 物 ;苯 甲 酰 甘 氨 酸 ;荧 光 光 谱 ;抑 菌 活 性 钕
文 献 标 识 码 :A
中 图分 类 号 :O6 4 3 1 . 3;O6 1 4 4.
稀 土是 一类 具有 独特 结 构 和 性 质 的元 素 ,其 光 、磁 性 质 是 稀 土 作 为研 究 含 钙 等金 属 蛋 白、金 属 酶 及 D NA, RNA 等结构 探 针 的基 础 口 .氨基 酸是 形 成 生 物 大分 子 蛋 白质 的基 本 单 元 .研 究 发现 氨 基 酸 及 其 衍 ]

对甲基苯甲酰基吡唑酮及其铜、铅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对甲基苯甲酰基吡唑酮及其铜、铅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维普资讯
第 1 卷 第3 2 期
20 年 6 07 月
哈 尔 滨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1 J OURNAL HARBI UNI N V.S I & 1ECH. C.
V0 . 2 No 3 11 .
J n , 可作 为激光 工作物质 并
及核磁位 移试 剂而 受关 注l. 过研 究 这类 配合 _ 通 】 J 物 J发现其具有一定的传递电子作用、 , 光致发光作 用、 磁交换作用 、 载氧 功 能和较 强 的生物 抗菌 活性 , 目
2 实验 部 分
. 前已 广泛应用在药理、 生物活性试剂、 冶金、 染料等方 2 1 试 剂与仪 器 1一苯基 一3一甲基 一吡唑 酮 一5 A ( 津化 ( R) 天 面. 由于苯基杂环酰基配体较强的生物活性和高共轭
NI Gu d U — an’

W NGL- a Y h—a g A iu n , UZ i n ’ j g
( . o eeo hmi l E v om na E gneigHabnU i.S i eh ,H bn10 4 1 C l g f e c & ni n e t nier , ri nv e.T c . a i 5 00,C ia l C a r l n r hn ;
A s atA n w p—dktn e gn :1一p e y 一3一me y 一4一( b t c : e r ie erae t o hnl tl h P—m ty ezy )一przl i e l no1 h b yao r o e一5 ( L n sC H )a d i u(1 ) n b(1 ) o l e a eb e y tei d h e ea fr l o o l e w r t I adP I cmpe sh v en sn s e .T e gn r omua fcmp xs ee x h z l e

吡唑类衍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吡唑类衍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吡唑类衍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吡唑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吡唑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

在药物合成和医药化学领域,吡唑类衍生物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为了提高吡唑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吡唑类衍生物合成方法,以合成更多样化和结构多样化的吡唑类化合物。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吡唑类衍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1.吡唑的环化合成方法吡唑类化合物通常通过吡唑的环化合成方法合成。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氧化环化法。

通过氧化剂如三氧化铬、高锰酸钾等氧化物将氨基甲酸酯氧化得到甲酰氧化酰胺,再通过酸催化剂使其环化生成吡唑环结构。

此外,还有一种氮杂环的环化合成方法,通过氨基化合物与2-羰基化合物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再经过氧化环化生成吡唑环结构。

2.吡唑的串联合成方法为了合成复杂多样的吡唑类衍生物,研究人员还开发了吡唑的串联合成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多组分反应合成吡唑类化合物。

例如,通过氰基甲酰甲酸酯、酰胺和芳香胺进行一锅法反应,生成相应的吡唑类化合物。

此外,还有吡唑的烯丙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3.吡唑的过渡金属催化合成方法过渡金属催化合成方法是近年来吡唑类衍生物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过渡金属催化剂如钯、铜等催化剂的引入,可以实现特殊的反应过程和选择性。

例如,通过铜催化的氧化脱氮反应,可以将吡唑类化合物中的氨基基团转化为氧化胺基团。

通过钯催化的碳-氮偶联反应,可以实现吡唑类化合物与芳基或烯丙基基团的偶联。

4.吡唑的选择性官能团化方法为了引入特定的官能团,提高吡唑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和活性,研究人员还开发了吡唑的选择性官能团化方法。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吡唑环上引入烯丙基基团。

通过烯丙基基团的引入,可以实现进一步的官能团变换,合成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综上所述,吡唑类衍生物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吡唑的环化合成方法、吡唑的串联合成方法、吡唑的过渡金属催化合成方法和吡唑的选择性官能团化方法。

稀土含硫有机配体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稀土含硫有机配体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由于稀土离子含有 f 轨道 , 离子半径大 , 能提 供足够大的配位空间 , 故配合物的配位数通常较 高 , 并且易形成多种配位结构 。最常见的是六配位
和八配位结构 , 配位数和配位构型在很大程度上 受到配体的空间效应 、也就是配体之间排斥能所 支配 。当配体的空间位阻较大时 , 可以形成六配位 结构 ; 当配体的空间位阻较小时 , 六配位结构就不 能使稀土原子周围的配位空间尽可能密堆积 , 通 常就形成八配位 。配位数相同的配位多面体结构 也会有显著不同 , 也与此有关 。目前已合成并表征 的重要的稀土含硫配体配合物如表 1 所示 。据表 1 , 荒氨酸类的配位能力比较强 , 常以单齿基 ( Ⅰ) 或双齿基 ( Ⅱ) 的形式与稀土原子配位 , 如图 1 所 示 。其中双齿螯合的结构形式 ( Ⅱ) 更常见 。二硫代 磷酸类配体的配位能力及配位形式与荒氨酸类相 似 。黄原酸稀土配合物及稀土含硫配体高分子聚 合物多以 M - S ( Ⅱ) 双齿配位 。硫脲类 、硫酮类 、 硫杂冠醚 、一硫代2β2二酮类 、烷基硫醇类配体与稀 土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性较差 , 大多只能得到粉末 状配合物 , 有些甚至只能存在于溶液中 , 对这几类 配合物结构研究的相对较少 。巯基噻唑类可以单 齿基或双齿基配位 , 因反应活性较差 , 研究较少 。 稀土含硫有机配体配合物得到单晶结构的不多 , 其单晶培养非常困难 , 因为 : (1) 大多配合物很难 稳定存在于一般有机溶剂 。(2) 生长环境如 : 溶液 的过饱和度 、p H 值 、杂质等因素的变化对晶体生 长影响很大 。尤其当体系中的杂质进入晶体时 , 常 导致晶体均匀性的破坏 , 造成晶体内部缺陷 , 晶体 外观的完整性遭受破坏 、楔化或寄生生长 , 导致不 适合单晶 X 衍射分析的需要 。(3) 晶体不稳定 , 对 水 、空气敏感 ,不易保存 。

糖类物质的衍生化试剂_氘代PMP和类似物的合成及其衍生化性能

糖类物质的衍生化试剂_氘代PMP和类似物的合成及其衍生化性能

·研究论文·糖类物质的衍生化试剂 ———氘代 PMP 和类似物的合成及其衍生化性能萍1,2,王仲孚2 ,黄琳娟2张 ( 1. 咸阳师范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2. 西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9) 摘要: 在冰醋酸催化的无溶剂条件下,于室温合成了氘代 PMP 及其类似物———1-五氘代苯基-3-甲基-5-吡唑啉 酮( d 5 -PMP ) ,1,3-二苯基-5-吡唑啉酮( DPP ) 和 1-( 4-异丙苯基) -3-甲基-5-吡唑啉酮( PPMP ) ,其中 d 5 -PMP 和PPMP 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 UV ,1 H NMR ,13C NMR ,MS 及元素分析表征。

通过 E S I -M S 对 d -PMP ,DPP 及 5PPMP 与乳糖的衍生化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d 5 -PMP 和乳糖的反应活性最高,衍生物以双分子标记 物为主,衍生化性能与 d 0 -PMP 相当; DPP 的反应活性最低,单分子和双分子标记物产率相当,不适用于糖类物 质的衍生化分析; PPMP 的反应活性仅次于 d 5 -PMP 或 d 0 -P M P ,生成稳定性较好的单分子标记物的倾向较大,优 化衍生条件使其定量进行可用于糖类物质分析。

关 键 词: 吡唑啉酮; 酸催化; 乳糖; 合成; 衍生化性能 中图分类号: O 626. 21; O 657. 7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5-1511( 2013) 03-0262-05 AS acc h a ri d e ’s D e ri v a t i za t i o n R e ag e n t ———S yn t h es i s a nd D e ri v a t i za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s of D e u t e ri um PMP and I t s An a l og u esZHANG P i n g 1,2, WANG Zhong-fu 2 , HUANG L i n-j u a n 2( 1. C h e m i stry and C h e m i ca l En g i n ee r i n g Sc h oo l ,X i a n ya n g N o r m a l Un i ve rs i ty ,X i a n ya n g 712000,C h i n a ;2. Co ll e ge of L i fe Sc i e n ce s ,N o rt h we st Un i ve rs i ty ,X i ’a n 710069,C h i n a )Ab s t r ac t : Three 1,3-s ub st i t u t i ve p yrazo l o n es reagents ,1-( p e n ta d e u ter i um ) ph e n y l -3-m et h y l -5-p yrazo l o n e ( d 5 -P M P ) ,1,3-d i ph e n y l -5-p yra zo l o n e ( D PP ) and 1-( 4-i so p ro p y l ) ph e n y l -3-m et h y l -5-p y razo l o n e ( PPMP ) ,were sy n t h es i ze d under the co nd i t i o n s of u s i n g g l ac i a l acet i c ac i d as the cata l yst in so l ve n t -free state at room te mp erat u re . d 5 -PMP and PPMP were new co mp o und s . The structures were charac- ter i ze d by UV ,1H NMR ,13C NMR ,MS and e l e m e n ta l a n a l ys i s . The react i o n act i v i t i es of d -P M P , 5 DPP and PPMP w i t h l actose were i n vest i gate d by E S I -M S . The res u l ts i nd i cate d that d 5 -PMP ex h i b i - ted the h i g h est react i o n act i v i ty and o b ta i n e d m a i n l y d i m o l ec u l ar d er i vat i ves ,D PP e x h i b i te d the l owest react i o n act i v i ty and fa il e d to as sacc h ar i d e ’s d er i vat i zat i o n reagen t ,a nd PPMP ex h i b i te d the second react i o n act i v i ty fo ll o w i n g d 5 -PMP ( or d 0 -PMP ) and trended to generate un i m o l ec u l e d er i vat i ves w i t h better sta b ili ty than d i m o l ec u l ar d er i vat i ves ,n o PPMP l os i n g happened ,and can be used to a n a l yze the sacc h ar i d es if the qu a n t i tat i ve d er i vat i zat i o n co nd i t i o n i s o p t i m i ze d .K e yw o r d s : p yrazo l o n e ; ac i d cata l ys i s ; l actose ; sy n t h es i s ; d er i vat i zat i o n performance *收稿日期: 2012-06-2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1170773) ; 陕西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2J Q 2014 ) ;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 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3J K0670) ; 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11X S YK103)第3 期张萍等: 糖类物质的衍生化试剂———氘代PMP 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及其衍生化性能—263 —糖类物质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

1_芳基_2_苯基_3_甲基_3_异丙基__省略__2_二氮磷杂环戊_5_酮的合

1_芳基_2_苯基_3_甲基_3_异丙基__省略__2_二氮磷杂环戊_5_酮的合

1_芳基_2_苯基_3_甲基_3_异丙基__省略__2_二氮磷杂环戊_5_酮的合1-芳基-2-苯基-3-甲基-3-异丙基-2-氧代-1,4,2-二氮磷杂环戊-5-酮的合成及除草活性3周嘉邱永革冯克胜陈茹玉(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摘要利用取代苯基脲与苯基二氯化膦和32甲基222丁酮进行的类Mannich反应合成了15种新的1,4,22二氮磷杂环戊252酮类化合物(2a_2o),其结构经1HNMR,IR,MS和元素分析证实.根据NMR谱分析,反应主要生成顺式几何异构体.除草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阔叶杂草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除草活性,并对其结构与除草活性关系进行了讨论.关键词1,4,22二氮磷杂环戊252酮,合成,除草活性,结构与活性关系分类号O621.3收稿日期:1998208220.联系人及第一作者:周嘉,男,30岁,博士,副教授.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9572053)资助课题.陈茹玉等[1~3]对1,4,22二氮磷杂环戊252(硫)酮的合成及除草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类磷杂环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除草活性.结构与活性关系研究表明,3位为甲基和异丙基取代时除草活性最好,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一种新型除草剂灭阔膦(DUS)[4].为了深入系统地研究这类磷杂环化合物的1位苯基上取代基的变化对生物活性的影响,我们保留3位为甲基和异丙基的最佳取代模式,利用取代苯基脲(1)与苯基二氯化膦和32甲基222丁酮进行的类Mannich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2a_2o.合成路线如下:RNH2+NaOCN+HOAcH2ORNHCNH2(1)1+PhPCl2+CH3CCH(CH3)2 OBenzeneONHCCH(CH3)2CH3NRPO(2a_2o)化合物2a_2o的结构经元素分析、NMR、IR及MS等证实.初步除草活性测试表明,这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除草活性,且部分化合物的除草活性优于1位苯基上不带取代基(R=H)的化合物.1实验部分1.1试剂和仪器所用溶剂为分析纯,用前经纯化干燥处理.试剂为化学纯或分析纯,并经重蒸.JEOLVol.20高等学校化学学报No.71999年7月CHEMICALJOURNALOFCHINESEUNIVERSITIES1058~1062FX290Q和BrukerAC2P200核磁共振仪,TMS为内标,31PNMR 以85%H3PO4为外标.HP25988A型四极质谱仪,离子源温度200℃,70eV,直接进样.YanacoCHNCorderMT23元素自动分析仪.Shimadzu2IR435红外光谱仪,KBr压片法.Yanaco显微熔点仪.1.2中间体的制备取代苯基脲(1)按文献[5]方法合成.R=22CH3,收率94.0%,m.p.182~183℃;R=32CH3,收率84.0%,m.p.136~137℃;R=42CH3,收率76.7%,m.p.168~170℃;R=22Cl,收率95.6%,m.p.193~194℃;R=32Cl,收率90.5%,m.p.139~140℃;R=42Cl,收率93.8%,m.p.205~207℃;R=22Br,收率97.7%,m.p.179~181℃;R=32Br,收率82.7%,m.p.162~164℃;R=42Br,收率93.0%,m.p.>300℃;R=32NO2,收率96.1%,m.p.165~167℃;R=42NO2,收率97.2%,m.p.168~170℃;R=22OCH3,收率72.3%,m.p.145~147℃;R=2,42Me2,收率97.6%,m.p.214~216℃;R=2,32Cl2,收率7510%,m.p.205~207℃;R=3,42Cl2,收率95.1%,m.p.152~154℃.1.31-芳基-2-苯基-3-甲基-3-异丙基-2-氧代-1,4,2-二氮磷杂环戊-5-酮(2a_2o)的合成在装有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和氯化钙干燥管的50mL四口瓶中,加入0.01mol的取代苯基脲(1)、1.79g(0.01mol)的苯基二氯化膦和20mL无水苯,室温搅拌下缓慢滴加0.86g(0.01mol)32甲基222丁酮,放出微热,搅拌0.5h后加热至80℃回流8h.放置,冷却后析出白色固体,抽滤,白色固体从丙酮2苯中重结晶得产物2a_2o.化合物2的理化实验数据见表1,NMR数据见表2.Table1Physicalandchemicaldataofcompounds2a_2oCompd.Rm.p.℃Yield(%)Ratiosofcis∶transMwElementaryanalysis(%,Calcd.)CHN2a22CH3239~24058.5cisonly34266.78(66.67)7.09(6.73)8.10(8.19)2b32CH3198~20043.9cisonly34266.82(66.67)7.02(6.73)8.29(8.19)2c42CH3207~20936.3cisonly34266.43(66.67)6.86(6.73)8.01(8.19)2d22Cl235~23749.7cisonly362.559.62(59.59)5.54(5.52)7.60(7.72)2e32Cl244~24541.479∶21362.559.29(59.59)5.50(5.52)7.62(7.72)2f42Cl211~21233.280∶20362.559.54(59.59)5.30(5.52)7.74(7.72)2g22Br238~23955.775∶2540753.06(53.07)5.08(4.91)6.66(6.88)2h32Br230~23134.3cisonly40752.96(53.07)5.10(4.91)6.86(6.88)2i42Br221~22329.5cisonly40753.02(53.07)4.91(4.91)7.01(6.88)2j32NO2240~24137.583∶1737358.23(57.91)5.60(5.36)11.16(11.26)2k42NO2217~21845.7cisonly37357.50(57.91)5.72(5.36)11.24(11.26)2l22OMe198~20047.5cisonly35863.75(63.69)6.08(6.42)7.75(7.82)2m2,42Me2233~23428.1cisonly35667.15(67.42)7.16(7.02)7.81(7.87)2n2,32Cl2276~27850.4cisonly39754.68(54.42)4.96(4.82)7.19(7.05)2o3,42Cl2227~22925.2cisonly39754.56(54.42)4.80(4.82)6.87(7.05)Table21HNMR(solvent:CDCl3)dataofcompounds2a_2oCompd.1HNMR,D(JHz)2a1106~1116(m,9H,3CH3),216~218(m,1H,CH),2135(d,3H,CH3),5160(d,1H,NH,3JPCNH=2110),6190~7195(m,9H,C6H5+C6H4).31PNMR:41189(s),40186(s)(ratio=1165∶1)2b0198~1115(m,9H,3CH3),216~218(m,1H,CH),2126(s,3H,CH3),5145(d,1H,NH,3JPCNH=2110),7100~7182(m,9H,C6H5+C6H4)2c0190~1117(m,9H,3CH3),216~218(m,1H,CH),2122(s,3H,CH3),6112(d,1H,NH,3JPCNH=2017),7103~7196(m,9H,C6H5+C6H4)9501No.7周嘉等:12芳基222苯基232甲基232异丙基222氧代21,4,22二氮磷杂环戊252酮的合成……ContinuedCompd.1HNMR,D(JHz)2d1.08~ 1.26(m,9H,3CH3),2.5~2.7(m,1H,CH),6.56(d,1H,NH,3JPCNH=21.0),7.16~8.12(m,9H,C6H5+C6H4).31PNMR:40.52(s)2ecis:0.98~1.16(m,9H,3CH3),2.6~2.7(m,1H,CH);trans:0.70~0.90(q,6H,2CH3),1.6~1.8(m,4H,CH3+CH);5.60(dd,1H,NH,3JPCNH=20.0),7.10~7.69(m,9H,C6H5+C6H4)2fcis:0.99~1.15(m,9H,3CH3),2.6~2.7(m,1H,CH);trans:0.70~0.90(q,6H,2CH3),1.6~1.8(m,4H,CH3+CH);5.62(dd,1H,NH,3JPCNH=20.0),7.21~7.78(m,9H,C6H5+C6H4)2gcis:1.02~1.22(m,9H,3CH3),2.6~2.8(m,1H,CH);trans:0.75~0.95(q,6H,2CH3),1.7~2.0(m,4H,CH3+CH);5.93(dd,1H,NH,3JPCNH=21.6),7.08~8.05(m,9H,C6H5+C6H4)2h1.05(d,3H,CH3,3JPCCH=17.7),1.13~1.18(q,6H,2CH3),2.6~2.8(m,1H,CH),5.85(d,1H,NH,3JPCNH=21.0),7.13~7.77(m,9H,C6H5+C6H4)2i0.99~ 1.15(m,9H,3CH3),2.6~2.8(m,1H,CH),5.51(d,1H,NH,3JPCNH=25.3),7.24~7.78(m,9H,C6H5+C6H4)2jcis:1.02~1.16(m,9H,3CH3),2.6~2.8(m,1H,CH);trans:0.69~0.97(q,6H,2CH3),1.63(d,3H,CH3),1.7~1.9(m,1H,CH);6.30(dd,1H,NH,3JPCNH=24.5),7.24~8.40(m,9H,C6H5+C6H4)2k1.02~ 1.16(m,9H,3CH3),2.6~2.8(m,1H,CH),6.05(d,1H,NH,3JPCNH=20.0),7.34~8.15(m,9H,C6H5+C6H4)2l1.06~ 1.22(m,9H,3CH3),2.6~2.8(m,1H,CH),3.92(s,3H,OMe),5.55(d,1H,NH,3JPCNH=20.0),7.28~8.09(m,9H,C6H5+C6H4)2m1.05~ 1.14(m,9H,3CH3),2.6~2.8(m,1H,CH),2.20(s,3H,CH3),2.31(d,3H,CH3),5.60(d,1H,NH,3JPCNH=20.0),6.77~7.87(m,8H,C6H5+C6H3).31PNMR:41.69(s),40.70(s)(ratio=2∶1)2n1.04~ 1.20(m,9H,3CH3),2.6~2.8(m,1H,CH),5.65(d,1H,NH,3JPCNH=22.0),7.11~7.98(m,8H,C6H5+C6H3)2o0.98~ 1.24(m,9H,3CH3),2.44~2.86(m,1H,CH),6.38(d,1H,NH,3JPCNH=25.2),7.32~7.96(m,8H,C6H5+C6H3)2结果与讨论2.1波谱性质与分子结构化合物2a_2o的3位碳上分别为甲基和异丙基所取代,分子中存在碳手性中心和磷手性中心,因此这类化合物一般存在顺、反式几何异构体.当2位氧原子与3位较大取代基异丙基同侧时为顺式体,位于异侧时为反式体.另外,异构体的构型可以通过比较3位取代基的化学位移来判断.但从每个化合物的NMR谱图可以看出,除少数几个化合物如2e_2g和2j有少量反式体生成外,大多数化合物只存在顺式体产物.这是由于反式体中异丙基与2位苯基存在较强的空间位阻效应所致.在1HNMR谱图中,顺式产物的32甲基与2位的苯环处于同侧,受其屏蔽作用而向高场位移,所以尽管它与杂环上的叔碳原子相连,其化学位移仍小于异丙基上的两个甲基,同时,屏蔽作用也使3JPCCH增大.在反式产物中,与苯环同侧的异丙基上的两个甲基为磁不等价质子,其中一个甲基较好地处在苯环的屏蔽区内,这就使两者的化学位移存在较大差异(D=~0.2).波谱性质中还存在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化合物2a和2m的12位苯基的邻位甲基的1HNMR裂分成双峰,这两个化合物的31PNMR存在双峰,且邻甲基的双峰积分比例与磷谱双峰的高度比例相近.但从1HNMR 谱图分析可以看出,2a和2m只存在一种几何异构体,即顺式体.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1位邻甲苯基与2位苯基的空间位阻作用使Ar—N键旋转受阻引起的,使邻位甲基与2位苯环处于两种不同的化学环060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Vol.20境而表现出来的空间立体异构体.当邻位甲基处于靠近2位苯环一侧时(如结构式A)受苯环的屏蔽作用而化学位移处于高场,且由于位阻作用较大,这种构象的异构体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当邻位甲基处于远离2位苯环一侧时(如结构式B)则化学位移处于较低场,且为优势构象,所占比例相对较多.2.2除草活性及结构与活性关系对化合物2a_2o采用盆栽法对阔叶杂草(油菜)进行了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这类化合物均表出很好的除草活性,部分化合物如2b—2c,2i,2m和2o的除草活性均优于1位苯基上不带取代基的化合物DUS(R=H).Table3Herbicidalactivityofcompounds2No.RED50(g·ha-1)pI50ED90(g·ha-1)pI90No.RED50(g·ha-1)pI50ED90(g·ha-1)pI902a22CH3283.10.082161222.0-0.55312i42Br180.30.3536597.0-0.16642b32CH3159.60.3310525.0-0.18612j32NO2237.20.19671476.0-0.59742c42CH3124.50.4389488.7-0.15502k42NO2271.70.13771534.5-0.61432d22Cl205.50.2465669.9-0.26672l22OMe314.10.05682879.2-0.39022e32Cl184.50.2933920.7-0.40472m2,42Me2149.30.37756877.2-0.39162f42Cl250.50.16051137.8-0.49672n2,32Cl2192.80.3138931.2-0.37032g22Br271.10.17651256.3-0.48952o3,42Cl2112.50.5476513.0-0.11132h32Br268.50.1807929.1-0.3585DUSH165.90.2960708.0-0.33423pI50=-lg[(ED50)Mw];pI90=-lg[(ED90)Mw].Table4Comparisonofherbicidalactivitiesforthesamesubstitue ntatdifferentpositionsSubstituentCH3ClBrNO2HpI50p>m>om>o>pp>m>om>p0.2960pI90p>m>oo>m>pp>m>om>p-0.3342Table5Comparisonofherbicidalactivitiesfordifferentsubstitue ntsatthesamepositionPositionomppI50H>Cl>Br>Me>OMeMe>H>Cl>NO2>BrMe>Br>H>Cl> NO2pI90Cl>H>OMe>Br>MeMe>H>Br>Cl>NO2Me>Br>H>Cl> NO2我们比较了同一取代基(单取代)在不同取代位置的除草活性(见表4)和同一取代位置上不同取代基的除草活性(见表5).两组数据(pI50和pI90)有较好的平行关系.从表4可以看出,当R为Me或Br时,对位是最佳取代位置,间位和邻位依次变差;当R为吸电性较强的Cl或NO2时,对位取代效果最差.从表5可以看出,对于间位或对位,给电子的甲基为最好的取代基,而NO2和Cl取代的效果最差;对于邻位,吸电子的Cl或不带取代基比给电子的Me或OMe活性好.因此,对于单取代化合物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邻位上的吸电子基团和间、对位上的给电子基团取代可提高这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对于双取代化合物,2o的除草活性最好,而2m和2n则次之.1601No.7周嘉等:12芳基222苯基232甲基232异丙基222氧代21,4,22二氮磷杂环戊252酮的合成……参考文献1CHENRu2Yu(陈茹玉),FENGKe2Sheng(冯克胜),LIUXiao2Lan(刘小兰)etal..ScienceinChina,SeriesB(中国科学,B辑),1992,22(8):7862FENGKe2Sheng(冯克胜),CHENRu2Yu(陈茹玉),WANGHong2Gen(王宏根)etal..Chem.J.ChineseUniversi2ties(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14(9):12443WANGHui2Lin,ZHOUJia,QIUYong2Geetal..Phosphorus,Sulf urandSilicon,1995,104:1354CHENRu2Yu,FENGKe2Sheng,,1063494,1 992:CA,118:147785y.SynthesesColl.Vol.4,NewYork:JohnWiley&Sons ,1963:49SynthesisandHerbicidalActivityof1-Aryl-2-phenyl-3-methyl-3-isopropyl-1,4,2-diazaphospholidin-5-one-2-oxidesZHOUJia3,QIUYong2Ge,FENGKe2Sheng,CHENRu2Yu(InstituteofElemento2OrganicChemistry,StateKeyLaboratory ofElemento2OrganicChemistry,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AbstractAseriesof12aryl222phenyl232methyl232isopropyl21 ,4,22diazaphospholidin252one222oxides(2a_2o)havebeensynthesizedbytheMannich2typere actionofsubstitutedphenylureas,phenyldichlorophosphineand32methyl222butanone,a ndtheirstructureswerecon2firmedbyelementalanalysis,NMR,IRandMS.OnthebasisofNM Ranalyses,wefoundthatthecis2isomers,inwhichthebiggergroupisopropylandthe phenylgrouplinkedwiththephosphorusatomareattheoppositeside,aregeneratedpref erablyinthereaction.Theresultsofpreliminarybioassayshowthatcompounds2possessa nexcellentherbicidalactivi2tyselectivelyagainstrape.Thestructure2herbicidalactivityrelati onship(SAR)hasalsobeendiscussed.Theirherbicidalactivitiesforthesamesubstituentatd ifferentpositionsandthosefordifferentsubstituentsatthesamepositionarecompared.Keywords1,4,22Diazaphospholidin252one222oxides,Synthes is,Herbicidalactivity,Struc2ture2herbicidalactivityrelationship(Ed.:J,L)260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Vol.20。

1-(2-苯并噻唑基)-3-苯基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1-(2-苯并噻唑基)-3-苯基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1-(2-苯并噻唑基)-3-苯基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李东风
【期刊名称】《《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年(卷),期】1990(11)2
【摘要】有机荧光化合物有多种结构类型,其中含氮唑系杂环类化合物可作为一些合成纤维和塑料制品的增白剂。

据此,我们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苯并噻唑基吡唑啉化合物,并观察了其荧光性质。

其合成反应式如下所示:
【总页数】1页(P205)
【作者】李东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3-甲基-1-苯基-4-{4-([5-甲基-2-(4-取代芳基)-噁唑-4-基]甲氧基)-芳亚甲(苄)基}-2-吡唑啉-5-酮的设计、合成与降血糖活性 [J], 刘星;王亚楼;巫冠中;李江川;吴晓燕
2.1-(4-甲氧基苯-2-噻唑基)-3-苯基-5-(2-苯硫基-3-喹啉基)-2-吡唑啉的合成与表征 [J], 曾永明;刘方明
3.5-(1-苯基-3-取代苯基-吡唑基)-1-苯并噻唑基吡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J], 王俊岭;汪小伟;冯书晓;吴峰敏;马军营
4.1-(2-苯并噻唑基)-5-(2-苯基-1,2,3-三唑基)-3-芳基-2-吡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J], 冯书晓; 汪小伟; 王俊岭; 谷广娜; 马军营
5.1-苯基-3-(3'-吲哚基)-5-取代苯基-2-吡唑啉的合成及~1H NMR和MS中的取代基效应 [J], 刘志杰;张建恒;姜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苯基—3—甲基—4—二氯乙酰基吡唑酮—5和三正辛基氧化膦协同萃取镧系离子...

1—苯基—3—甲基—4—二氯乙酰基吡唑酮—5和三正辛基氧化膦协同萃取镧系离子...

1—苯基—3—甲基—4—二氯乙酰基吡唑酮—5和三正辛基氧化膦协同萃取镧系离子...钱博;赵忠顺【期刊名称】《应用化学》【年(卷),期】1989(6)4【摘要】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吡唑酮-5(PMTFP)与磷酸三丁酯(TBP)或三正辛基氧化膦(TOPO)对三价稀土的协同萃取已有报道。

本文研究了1-苯基-3-甲基-4-二氯乙酰基吡唑酮-5(PMDCP)和TOPO的氯仿溶液从硝酸介质中对La^(3+)、Nd^(3+)、Dy^(3+)和Yb^(3+)的协同萃取。

试验时将有机相与含硝酸稀土的水溶液共置于分液漏斗中,在一定温度下萃取30分钟。

【总页数】3页(P75-77)【作者】钱博;赵忠顺【作者单位】不详;不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33【相关文献】1.1-苯基-3-甲基-4-乙酰基吡唑酮-5与1,10菲绕啉对镧(Ⅲ)、钐(Ⅲ)、铒(Ⅲ)的协同萃取 [J], 李聚源2.1,10-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癸二酮-[1,10]与三苯基氧化膦对钐(Ⅲ)的协同萃取行为研究 [J], 谢新辉;张天发;张红;刘松愈3.1,9-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壬二酮-[1,9]与三辛基氧膦对镧(Ⅲ)、镝(Ⅲ)的协同萃取 [J], 谢新辉;张天发;刘松愈;张红;田应朝4.镧系离子(Nd^(3+),Ho^(3+),Er^(3+))同1-苯基-3-甲基-4-二氯乙酰基吡唑酮-5和二安替吡啉甲烷三元配合物的制备和超灵敏跃迁的研究 [J], 钱博;张进胜;赵忠顺;李聚源5.1,9-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壬二酮-〔1,9〕与三辛基氧膦,三苯基氧膦对铕(Ⅲ)的协同萃取 [J], 谢新辉;张红;高云发;张天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铽_樟脑酸_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铽_樟脑酸_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s Na as Tb Tb - 1
配体 , 联吡啶在 756 cm 处出现 -N = C 伸 缩振 动 强 吸 收 峰, 这 个 峰 在 配 合 物 中 移 至 811 cm - 1 。吸收峰移向高 频可能是由于联吡啶中两个 氮原子与稀土离 子配位后 , 吡啶环振动受 阻所致。 这表明 , 联吡 啶中 氮原 子 也与 稀 土离 子 配位 了[ 5 ] 。 2. 3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图 1 是以 544 nm 监测波长测得的 T b 2 ( CA) 3 ( dipy) 2 三元配合物荧光激发光谱图, 从图中可看到 在 250~ 360 nm 范围之间产生一个宽峰 , 其最强峰 出现在 313 nm 处 , 不同比例合成的异核三元配合 物的荧光激发光谱图都类似于图 1, 不同的只有在 峰强方面有些差异。 图 2 为以 313 nm 光为激发光源测得的配合物 T b2 ( CA) 3 ( dipy) 2 和掺杂钇的不同比例三元配合物 荧光发射光谱图。在 544. 0, 584. 0, 620. 0 nm 处产
658




2008 年
发光性能好, 成本低廉, 具有使用价值的荧光配合物 具有重要意义。铽离子能与多种有机物配位, 形成 具有特殊发光性质的稀土有机发光材料, 这些发光 材料在制备有机 - 无机复合功能发光材料方面应用 [ 2, 3] 十分广泛 。本文以立体结构的樟脑酸 ( 1, 2, 2,三甲基 - 1, 3 - 环戊烷二羧酸 ) 为第一配体, 以 , 联 吡啶为第二配体合成了铽的单核三元配合物, 在这 基础上又合成了铽、 钇不同比例混配异核三元稀土 配合物, 确定了它们结构并研究了荧光性能。 1 实验部分 1. 1 仪器和试剂 T b 4 O 7 , Y 2 O 3 ( 含量大于 99. 9% , 包头稀土研究

稀土_2_6_吡啶二甲酸_氧化三苯基膦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

稀土_2_6_吡啶二甲酸_氧化三苯基膦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

第19卷第8期2007年8月化学研究与应用Chem ica lR esea rch and A pp licati on V o.l 19,N o .8A ug .,2007收稿日期:2007 01 16;修回日期:2007 03 10基金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511022000)联系人简介:张秀英(1948 ),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稀土配合物。

Em ai:l w ang2002y@l 126.co m文章编号:1004 1656(2007)08 0919 05稀土 2,6 吡啶二甲酸 氧化三苯基膦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汪应灵1,谢友海2,张秀英2,李书静3(1.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河南 新乡 453003;2.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 新乡 453007;3.周口师范学院化学系,河南 周口 466000)关键词:稀土;配合物;2,6 吡啶二甲酸;氧化三苯基膦;荧光中国分类号:O 641.4 文献标识码:A稀土离子尤其是Sm,Eu,Tb ,Dy 因为其良好的荧光性能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1,2]。

吡啶二甲酸和氧化三苯基膦这两种配体有较大范围的共轭 键,在近紫外区又都有较宽的吸收带和较强的吸收峰,与稀土离子配位后可以构成有效的能量传递体系,将它们在近紫外区吸收的能量有效地传递给稀土离子,使之发出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其发光强度和寿命可能比自由稀土离子有明显增加[3]。

本文选用稀土高氯酸盐、2,6 吡啶二甲酸和氧化三苯基膦为原料,合成了四种稀土 2,6 吡啶二甲酸 氧化三苯基膦混合配体固体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美国PE 240C HN 元素分析仪;美国B io Rad FTS 40型红外光谱仪;美国Perk i n E l m er La m bda 17型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仪;日本DT 40型热分析仪;上海大普仪器有限公司DDS 12A 型数显电导率仪;日本岛津RF 540荧光分光光度计。

两种1,2,3-三唑衍生物的配合物合成策略:晶体结构和表面分析

两种1,2,3-三唑衍生物的配合物合成策略:晶体结构和表面分析

两种1,2,3-三唑衍生物的配合物合成策略:晶体结构和表面分析冯超;张舵;周士艳;陈金梅;左泽浩;赵红【期刊名称】《无机化学学报》【年(卷),期】2016(032)007【摘要】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反应得到了两种1,2,3-三唑衍生物的配合物[Co(H2O)6][Co(L1)3]2·4H2O(1)和Cu(L2)2(2)(HL1=5-methyl-1-phenyl-1H-1,2,3-triazole-4-carboxylic acid;HL2=1-(4-iodophenyl)-5-methyl-1H-1,2,3-triazole-4-carboxylic acid).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和红外光谱确定了晶体结构,同时对配合物1和2进行了表面作用分析(Hirshfeld surface analysis),在二维指纹图谱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配合物中的主要分子间作用.【总页数】8页(P1215-1222)【作者】冯超;张舵;周士艳;陈金梅;左泽浩;赵红【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京211189;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京211189;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京211189;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京211189;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京211189;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京2111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81+2;O614.121【相关文献】1.利用氧化反应合成3-羟基-4-芳基-5-(1-苯基-5-甲基-1,2,3-三唑-4-基)-1,2,4-三唑衍生物的新方法 [J], 褚长虎;张自义;李之春;廖仁安2.以1-(3-羧苯基)-5-甲基-1氢-1,2,3-三唑-4-羧酸为配体构筑的两个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J], 洪金龙;孙莉娜;瞿志荣;赵红3.基于2-(4-苯基-1,2,3-三唑)亚甲基吡啶(PTMP)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J], 傅杨;刘炎;钟成;李桦;陈兴国;秦金贵4.1,2,3-三唑羧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性质 [J], 曹玉记;李艳军;高大帅;丛野;张江;董志军;袁观明;崔正威;李轩科5.基于2-(4-苯基-1,2,3-三唑)亚甲基吡啶(PTMP)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个新型的含二苯醚和三氟甲基的吡咯类化合物合成-有机化学论文-化学论文

6个新型的含二苯醚和三氟甲基的吡咯类化合物合成-有机化学论文-化学论文

6个新型的含二苯醚和三氟甲基的吡咯类化合物合成-有机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吡唑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如杀菌[1 - 5]、除草[6]、杀虫[7 - 8]、植物生长调节[9]及抗癌[10]等。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苯醚类化合物对植物有较好的生长调节活性[11].根据活性基团叠加效应,笔者拟将二苯醚结构引入吡唑类化合物中,设计并合成了 6 个新型的含二苯醚和三氟甲基的吡咯类化合物---5-(4-基氧基苯基)-1-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a ~5e)。

以溴苯和酚(4a ~ 4f)为原料,经Friedel - Crafts、缩合、环化和醚化等反应合成了5a ~5e(Scheme 1),其结构经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

并初步测定了5a ~ 5e 对小麦和油菜的生长调节活性,以期从中发现高效、低毒的农药先导化合物。

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试剂XT-4 型双目显微熔点仪(温度未校正);dpx400 Han-sun NMR 型核磁共振仪(CDCl3为溶剂,TMS 为内标);AB SCIEX Triple 5600 型液质联用仪;Yanaco-CHN CORDER MT-3 型自动元素分析仪;GXZ 型智能光照培养箱。

对溴苯乙酮(1)按文献[12]方法合成;其余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 2 合成(1)2 的合成在反应瓶中加入1 3. 1 g(15. 57 mmol),三氟乙酸乙酯2. 9 mL(24. 3 mmol),甲醇15 mL 和20% 甲醇钠甲醇溶液8. 1 mL,搅拌下回流反应1h.反应液滴入含有盐酸的冰水中,抽滤,滤饼用水洗涤,干燥得白色固体2,收率%,m. p. 59. 5℃ ~ 60. 5 ℃ .(2)3 的合成。

在三口瓶中加入2 4. 0 g(13. 56 mmol),苯肼1. 5 mL(15. 3 mmol),浓盐酸1. 4 mL,水15 mL 和乙酸乙酯15 mL,搅拌下回流反应2 h.反应液加入冰水中,于0 ℃搅拌1 h.抽滤,滤饼用水洗涤,干燥后用甲苯重结晶得白色固体3,收率82%,m. p. 109.5 ℃ ~ 110. 5 ℃;1H NMR :6. 75(s,1H,a-H),7. 08 (d,J = 8. 4 Hz,2H,ArH ),7. 28 ~ 7. 31(m,2H,PhH),7. 37 ~ 7. 39(m,3H,PhH),7. 46(d,J = 8. 8 Hz,2H,ArH);ESI-MSm / z:369. 004 3{[M + H]+}.(3)5a ~ 5f 的合成(以5a 为例)氩气保护下,在反应瓶中加入3 0. 75 g(2. 0mmol),六次甲基四胺30 mg(0. 2 mmol),氯化亚铜10 mg(0. 1 mmol),磷酸钾0. 9 g (4. 0 mmol),DMF 5 mL 和对氯苯酚(4a)0. 50 mL(5. 0 mmol),搅拌下于130 ℃反应24 h.过滤,滤液蒸除溶剂,残余物经硅胶柱层析[洗脱剂:V(乙酸乙酯)℃ V (石油醚)=1 ℃ 30]纯化得5a.用类似的方法合成5b ~5f.5-(4-对氯苯氧基苯基)-1-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a): 淡黄色液体,收率55% ;1H NMR:6. 71(s,1H,a-H),6. 88(d,J = 8. 8 Hz,2H,ArH),6. 93(d,J = 8. 4 Hz,2H,ArH),7. 12 ~7. 15(m,2H,ArH),7. 21 ~ 7. 24(m,2H,ArH),7. 31 ~7. 38(m,5H,ArH);ESI-MS m / z: 415. 084 4{[M + H]+};Anal. calcd for C22H14N2OF3Cl:C63. 70,H 3. 40,N 6. 75;found C 63. 71,H 3. 39,N 6. 76.5-(4-邻甲基苯氧基苯基)-1-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b):淡黄色液体,收率65%;1H NMR :2. 19(s,3H,CH3),6. 71(s,1H,a-H),6. 81(d,J = 8. 4 Hz,2H,ArH),7. 14 ~7. 17(m,2H,ArH),7. 19 ~ 7. 21(m,2H,ArH),7. 25 ~ 7. 27(m,2H,ArH),7. 31 ~ 7. 38(m,5H,ArH);ESI-MS m / z:395. 137 0{[M + H]+};Anal. calcd for C23H17N2OF3: C 70. 04,H 4. 34,N7. 10;found C 70. 01,H 4. 33,N 7. 11.5-(4-对甲基苯氧基苯基)-1-苯基-3-三氟甲基-1 H-吡唑(5c):无色油状液体,收率60% ;1H NMR:2. 34(s,3H,CH3),6. 71(s,1H,a-H),6. 88(d,J = 8. 8 Hz,2H,ArH),6. 93(d,J = 8. 4 Hz,2H,ArH),7. 12 ~ 7. 17(m,4H,ArH),7. 31 ~7. 38(m,5H,ArH);ESI-MS m / z:395. 137 6{[M +H]+}; Anal. calcd for C23H17N2OF3: C 70.04,H 4. 34,N 7.10; found C 70.03,H 4.31,N 7.09.5-(4-邻甲氧基苯氧基苯基)-1-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d):无色油状液体,收率66%;1H NMR : 3. 81(s,3H,OCH3),6. 70(s,1H,a-H),6. 85(d,2H,J = 8. 8 Hz,ArH),6. 91 ~6. 97(m,1H,ArH),7. 00 ~ 7. 05(m,2H,ArH),7. 12(d,2H,J = 8. 8 Hz,ArH),7. 15 ~ 7. 19(m,1H,ArH),7. 31 ~ 7. 37 (m,5H,ArH);ESI-MSm / z: 411. 133 1{[M + H]+}; Anal. calcd for C23H17N2O2F3: C 67. 31,H 4. 18,N 6. 83; found C67. 30,H 4. 17,N 6. 84.5-(4-对甲氧基苯氧基苯基)-1-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e):无色油状液体,收率55%;1H NMR : 3. 81(s,3H,CH3),6. 70(s,1H,a-H),6. 85(d,J = 8. 8 Hz,2H,ArH),6. 90(d,J =9. 2 Hz,2H,ArH),6. 99(d,J = 9. 2 Hz,2H,ArH),7. 13(d,J =8. 8 Hz,2H,ArH),7. 31 ~7. 38(m,5H,ArH);ESI-MS m / z:411. 132 5{[M +H]+}; Anal. calcd for C23H17N2O2F3: C 67. 31,H4. 18,N 6. 83; found C 67. 32,H 4. 19,N 6. 82.5-(4-萘基--氧基苯基)-1-苯基-3-三氟甲基-1H-吡唑(5f):淡黄色液体,收率51% ;1H NMR: 6. 74(s,1H,a-H),6. 97(d,J =8. 8 Hz,2H,ArH),7. 19(d,J = 8. 8 Hz,2H,ArH),7. 23 ~7. 26(m,1H,ArH),7. 33 ~ 7. 39(m,6H,ArH),7. 44 ~ 7. 50(m,2H,ArH),7. 72 ~ 7. 74(d,J =8. 0 Hz,1H,ArH),7. 83 ~ 7. 87(m,2H,ArH);ESI-MS m / z:431. 137 8{[M + H]+}; Anal. calcdfor C23H17N2O2F3: C 72. 55,H 3. 98,N 6. 51;found C 72. 58,H 4. 00,N 6. 51.1. 3 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参照文献[13]方法测试5a ~ 5e 分别在100mgL- 1和10 mgL- 1下对单子叶植物(小麦)和双子叶植物(油菜)的发芽率、根长及径长的影响。

3,4,5-三取代-2,6-吡啶二酮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3,4,5-三取代-2,6-吡啶二酮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3,4,5-三取代-2,6-吡啶二酮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张蕾
【期刊名称】《长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31)002
【摘要】吡啶酮类衍生物以其显著的生物活性成为当今化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利用多取代的共轭三烯类化合物作为底物,通过分子内关环反应,合成了9个3,4,5-三取代-2,6-吡啶二酮类衍生物,并对它们进行了MS,1HNMR和13CNMR 表征.
【总页数】4页(P37-40)
【作者】张蕾
【作者单位】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阳泉0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21.3
【相关文献】
1.丙烯酸酯基桥联γ -取代的β -二酮吡唑及异噁唑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J], 郭辉;韩杰;庞美丽;马玉新;孟继本
2.新的2,6-二乙酰吡啶缩取代苯胺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J], 李素悦;夏东升;夏军;张波兰;任化伟
3.5-取代氧化呋咱并[3,4-b]吡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J], 马丛明;刘祖亮;姚其正
4.席夫碱-取代水杨醛缩氨基吡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J], 柳翠英;董科云;于爱华
5.取代-2-芳基取代-5-(3,4,5-三烷氧基苯基)-1,3,4-噁二唑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第d 期
冷 卫 南 等 :钐 与 1苯 基 2 3二 甲 基 d 酰 代 吡 唑 酮 一 的 三 元 配 台 物 的台 成 与 表 征 ・5 9 ・ 一 , 5 1
解 于 H MA PD P的 乙 醇溶 液 中 再 用 少 量 水 溶 解 1 5mmo Na . l OH, 转 移 到 上 述 混 合 配 体 溶 液 并 中 , 成 配 体 的 钠 盐 , 用 0 1to・m N O 调 节 p - . , 搅 拌 的 同 时 , 配 体 溶 液 慢 慢 形 再 . ld o aH hi- 5 在 6 把
1 2 3 S P MAP a pe ( ) 合 成 . . m( D ) ・h n A2的
方 法 同 】 2 2 计 算 值 C.9 9 ; 49 ; J. 7 S l. 3 实 测 值 ; 6 . 3 H. .. ( 5 , 5 H,. 0 N, 9 ;m, 7 ; 0 4 C. 0 0
Pri—l e 2 0 C元 素 分析 仪 ( 国 ) U 一 4 紫 外一 见分 光 光 度 计 ( e nE m r 4 k e 美 ; V 20 可 日本 岛津 ) ;
Ni l一 4 红 外 光 谱 仪 ( 国 )KB 压 片 ; F 5 0 C荧 光 分 光 光 度 计 ( l 岛津 ) c e 70 ot 美 , r R 一 3 1P E本 。 i 2 配 合 物 的 合成 . 1 2 1 HP MAP的 合 成 . . D




自从 Jnen使 4酰代 毗唑酮一化合物 的合成 标准 化以来 , osn 一 5 人们相继进行 了多种4酰 代吡 一 唑 酮 一 萃 取 金 属 离 子 的 研 究 。、 价 和 变 价 固 态 化 合 物 的 研 究 l、 5 ]常 d 以及 涉 及 4 _ ,电子 能 层 的
p 弓 /
钐 与 l苯 基 一 ,- 甲基 一 一 代 吡 唑 酮 一 一 2 3二 4酰 5
的 三 元 配 合 物 的 合 成 与 表 征
冷 卫南 杨 慧芳 / 陈 忠
H 甲
关 键词 分 娄号
( 州 大 学理 学院 化 学化 I 糸 , 州 2 5 0 ) 扬 扬 2 0 2
wa eett n ( xicin ∞ e c啪 L L・ l ・m 一‘ ) v lr h/ m e t t g n o f j /( mo一 c )
一 “
——
而— —— _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表2 配 合物 及配 体的 主要红 外光 谱特 征振 动额率
T b e 2  ̄h o e k R p c a 叽 dⅡ a l |rP a si I S e订 n 把 A锚 唧 蜘 缸 0 h mpe  ̄ a lt e Co lx ndⅡ U g n 皇 ( ) 把 -d 哪
l 实 验部 分
1 1 试 剂 与仪 器 . 氧 化 钐 ( 9 9 ) b y pe 、 5 乙 醇 及 其 它 试 剂 均 为 A R S NO )溶 液 由 S O 用 9 . ;i 、hn 9 p . . m( s mz a A R 的硝 酸 溶 液 溶 解 制 得 .H一 4 其 中 S .. p , m” 的浓 度 用 E A定 量 法 标 定 。 DT
加 入 到 0 5mmo 硝 酸 钐 的 乙 醇一 溶 液 中 , 成 白色 沉 淀 。 续 搅 拌 3 n, 后 微 热 搅 拌 使反 . l 水 形 继 0mi 然 应 溶 液 浓 缩 到 大 约 4fI 冷 却 、 滤 , 品 分 别 用 水 、 量 冰 冷 的 无水 乙 醇 洗 涤 , 物 在 真 空 下 n| 。 抽 产 少 产
4 8 N , . 7 S , 4 7 ) . 7; 1 9 ; m 1 . 3 。 0
1 2 4 HP MC . . D P的台 成 参 照 文 献 ] 7 1 2 5 S P MC ) ・iy B ) 台 成 . . m( D P sbp ( 】的
先 将 0 6 . 0mmo 的 氢 氧 化 钠 用 少 量 水 溶 解 , 加 入 5m 乙 醇 , 后 在 此 碱 液 中 加 0 6 l 再 L 然 .0 mmo HP l DMC , 溶 解 后 , 将 0 2 P待 再 . 0mmo , l 2联 吡 啶 (iy 溶 于 该 溶 液 中 , 成 配 体 的钠 盐 2 bp ) 形 在 搅 拌 的 同 时 , 配 体 溶 液 慢 慢 加 入 到 硝 酸 钐 的 乙 醇 溶 液 中 , 成 白色 沉 淀 。 续 搅 拌 lh 然 把 形 继 , 后 微 热 搅 拌 使 反 应 溶 液 浓 缩 到 大 约 3mL。 却 、 滤 , 品 分 别 用 水 、 量 冰 冷 的 无 水 乙醇 洗 冷 抽 产 少 涤 , 物 在 真 空 下 用 Po5 燥 ( 算 值 : 4 . 2 H'. ; 8 5 ;i, 1 5 实 测 值 : 产 干 计 C,5 0 ; 3 1 N,. 8 S 1. ; 4 n C,
4 . l H , . 1 N , . 9; m , 1 5 ) 5 0 ; 3 1 ; 85 S 1 . 7 。
1 2 6 S P MC ) ・hn B ) . . m( D P 3p e ( 2 的合 成 方 法 同 1 2 5 计 算 值 : 4 . 0 H. . 8 N, . 2 S 1 . 0 实 测 值 : 4 . 2 .. ( C, O : 3 0 ; 8 t ; m, 1 3 ; 6 C, 6 0 ;H,
3 1 ;N , . 9;S , 1 . 2 . 1 8 3 m 1 3 )
2 结 果 与讨论
2 1 紫 外 光 谱 . 配体 HP MAP和 H D P在 乙 醇 溶 液 中均 表 现 出 两 个 强 的 宽 峰 , 峰 值 见 表 l 分 别 对 D P MC 其 。 应 于 配体 苯 环 和 羰 基上 的 一 ’ 电子 跃 迁 峰 , P MAP与 H DMC 的 H D P P相 比 , 者 第 二 峰 位 蓝 前 移 了 1 m。 4n 当它 们 与 钐 (1) 成 配 台 物 后 , 种 差 别 消 失 。 自由 配体 相 比 ,4 l 处 的 吸 收 1形 这 与 2 2/ m 峰 位 置 不 变 , 摩 尔 消光 系 数 均 有 所 增 加 , 后 者 则均 蓝 移 至 2 9n 处 。 因 于 光 谱 学 上 羰 基 其 而 5 m 起 上 成 键 轨 道 电子 向反 键 轨 道 跃 迁 , 生成 配 台 物 后 蓝 移 。 于 自 由配 体 bp ]对 ly和 pe hn在 形 成 配 合物 后, C=N 键 的 一 。 电子跃 迁 吸收 峰 消 失 , 因 是 N 原 子 参 与 了成 键 , C=C键 的 的 原 而
参 照 文 献 E] 6 122 S P . . m( DMA ) ・i At的 合 成 P sbp y( )
取 1 5mmo HP . l DMA P溶 于 5mL9 的 乙 醇 中 , 时 称 取 0 5mmo 2 2联 毗 啶 (iy 溶 5 同 . l ,- b ) p
15 m 的 强 振 动峰 , 别 对应 于 HP MA 5 8c 分 D P上 吡唑 环 J 和 乙 酰 基 上 两 个 不 同 羰 基 , 配合 物 在 A A: , 二 个 峰 均 消 失 , 在 14 m 与 15 m 之 间 出 现 了一 个 新 的 强 羰 基 伸 缩 振 动 、 中 这 而 2c 6 5 8c 峰 , 是 由 于 HP MAP以烯 醇 负 离 子 与 钐 离 子 配 位 后 , 个 羰 基 得 到 了 均 一 化 的 结 果 。 这 D 两 另 外 ,hn的 特 征 振 动 吸 收 峰 在 形 成 配 台 物 A 、 均 消 失 , 明 pe pe B 后 说 hn中 的 两 个 N原 子 也 参 与
表 l 配 体 及配 合 物 的主要 紫外吸 收峰
T be 1 I o tn a l mp r tUV s r to e t r 0 h ia d n h o lx s( n E h n l tRo m mp r t r 】 a Ab o p i n F a l 髑 lt e L g n s a d t e C mpe e i t a 0 o Te e a u e l n
超 灵 敏 跃 迁 的 研 究 , 明 4酰 代 吡 唑酮 一是 一 优 良的 二 酮 类 螫 合剂 本 文 报 道 合 成 了 钐分 ]表 一 5 别 与 l苯 基… 一 2 3二 甲基 一一 4 乙酰 基 毗唑 酮一 ( D P 和 l苯 基 一 ,- 甲基 一一 氯 乙 酰 基 吡 5HP MA ) 一 2 3二 4三 唑酮一( P 5 H DMC ) 三 元 配 合 物 , 现 这 二 种 配 合 物 均 有 较 弱 的 荧 光 , H DMC P的 发 且 P P配 合 物 的 荧 光 强度 高 于 HP MA D P的 配 合 物 , 同时 讨 论 了 4 取 代 酰 基 对 S I) 合 物 荧 光 强 度 的 影 响 , 位 m( 配 对 有 目的 地 设 计 合 成 强 荧 光 S m(Ⅱ) 合 物 具 有 积极 的 意 义 。 配
用 P0 干 燥 ( 算 值 : 5 .9 H, . 2 N, 12 ;m . . 8 实 测 值 : 5 . 7 H, . 6 2s 计 C,8 9 ; 5 0 ; 1 . 4 S 1 0 i 5 C, 8 8 : 5 0 ;
N , 1 3 S , . 2 1 . 3; m 1 0 ) 5
收 藕 日期 :9 80 2 收 修 改 稿 日 期 :9 80 。 19 62 。 19 81 7 教育 部 山东 大学砬 体与界 面化学 开放 实验 室基金 资助 项 目。 *通 讯 联 系 人 。 第 一 作 者 : 卫 南 . 、{ , 士 研 究 生 I 究 方 向 : 台 物 的 光 物 理 和 光 化 学 。 玲 男 2岁 硬 研 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