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48 数列中常见的求和问题
数列求和方法和经典例题
来源:网络转载数列求和方法和经典例题 求数列的前n 项和,一般有下列几种方法:一、公式法1、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2、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二、拆项分组求和法某些数列,通过适当分组可得出两个或几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进而利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和,从而得出原数列的和。
三、裂项相消求和法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分拆成几项的和、差的形式,使一些项相互拆消,只剩下有限的几项,裂项时可直接从通项入手,且要判断清楚消项后余下哪些项。
四、重新组合数列求和法将原数列的各项重新组合,使它成为一个或n 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后再求和五、错位相减求和法适用于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相乘构成的数列求和典型例题一、拆项分组求和法 例1、求数列1111123,2482n n ⎛⎫+ ⎪⎝⎭,,,,的前n 项和例2、求和:222221111n n x x x x x ⎛⎫⎛⎫⎛⎫++++++ ⎪ ⎪ ⎪⎝⎭⎝⎭⎝⎭ 例3、求数列2211,12,122,,1222,n -+++++++的前n 项和 例4、求数列5,55,555,5555,的前n 项和 二、裂项相消求和法例5、求和:()()11113352121n S n n =+++⨯⨯-+ 例6、求数列1111,,,,,12123123n +++++++的前n 项和 例7、求和:()11113242n S n n =+++⨯⨯+ 例8、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11n a n n =++,求数列的前n 项和三、重新组合数列求和法例9、求2222222212345699100-+-+-++-四、错位相减求和法来源:网络转载例10、求数列123,,,,,2482n n 的前n 项和例11、求和:()23230n n S x x x nx x =++++≠。
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
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数列求和是数学中非常常见的问题,它的解法有很多种。
下面我将介绍8种常用的方法来求解数列的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_n=a_1+(n-1)d$,其中$a_n$表示第n个数,$a_1$表示第一个数,d表示公差,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解:$S = \frac{n}{2}(a_1 + a_n) = \frac{n}{2}(2a_1 + (n-1)d)$其中S表示数列的和,n表示数列的项数。
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_n = a_1 \cdot q^{(n-1)}$,其中$a_n$表示第n个数,$a_1$表示第一个数,q表示公比,我们可以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求解:$S = \frac{a_1(q^n - 1)}{q - 1}$,其中q≠1或者当q=1时,$S=a_1n$其中S表示数列的和,n表示数列的项数。
三、几何级数求和公式对于几何级数$s_n = a_1 + a_2 + \dots + a_n$,其中$a_1$表示第一个数,q表示公比,我们可以利用几何级数求和公式求解:$S = \frac{a_1(q^n - 1)}{q - 1}$,其中q≠1四、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混合求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混合数列$s_n = a_1 + a_2 + \dots + a_n$,其中$a_n = a_1 + (n-1)d$,$a_1$表示第一个数,d表示公差,我们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混合求和公式求解:$S = \frac{a_1(q^n - 1)}{q - 1} + \frac{n(n-1)d}{2}q^{(n-2)}$,其中q≠1五、反比例数列求和公式对于反比例数列$s_n = \frac{1}{a_1} + \frac{1}{a_2} + \dots + \frac{1}{a_n}$,其中$a_1$表示第一个数,我们可以利用反比例数列求和公式求解:$S = \frac{n}{a_1}$六、算术-几何级数求和公式对于算术-几何级数$s_n = a_1 + a_2 + \dots + a_n$,其中$a_n = a_1 + (n-1)d$,$a_1$表示第一个数,d表示公差$S = \frac{a_1}{1-q} + \frac{d}{(1-q)^2}$,其中q≠1七、差分数列求和公式对于差分数列$s_n = a_1 + a_2 + \dots + a_n$,其中$a_n = a_1+ (n-1)d$,$a_1$表示第一个数,d表示公差,我们可以利用差分数列求和公式求解:$S = \frac{n}{2}(2a_1 + (n-1)d)$其中S表示数列的和,n表示数列的项数。
数列求和常用方法总结
数列求和常用方法总结一、公式法:必须记住几个常见数列前n 项和 等差数列:2)1(2)(11d n n na a a n S n n -+=+=; 等比数列:⎪⎩⎪⎨⎧≠--==11)1(111q q q a q na S n n ;例1.求和(1)1+2+3+…+n=二、分组求和法例2.求和:()()()()n S n n -++-+-+-=2322212321解:三、错位相减法 例3. 求数列⋅⋅⋅⋅⋅⋅,22,,26,24,2232n n 前n 项的和. 解:由题可知,⎭⎬⎫⎩⎨⎧n n 22的通项是等差数列{2n}的通项与等比数列⎭⎬⎫⎩⎨⎧n 21的通项之积 n n n S 2226242232+⋅⋅⋅+++=…………………………………① (乘公比) 14322226242221++⋅⋅⋅+++=n n n S ……………………………② (设制错位)①-②得1432222222222222)211(+-+⋅⋅⋅++++=-n n n n S (错位相减) 1122212+---=n n n∴ 1224-+-=n n n S练习:1、求数列()13231,,35,34,33,2-⨯+⨯⨯⨯n n 的前n S n 项和.nn n S 2)12(...252321232⨯-++⨯+⨯+⨯=、求和:四、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
常见拆项公式:(1)111)1(1+-=+n n n n (2) 1111()(2)22n n n n =-++ (3) )121121(21)12)(12(1+--=+-n n n n (4)n n n n -+=++111 例4. 已知数列{}()11+=n n a a n n 中,,求前n S n 项和.练习:1、在数列{}n a 中,11211++⋅⋅⋅++++=n n n n a n ,又12+⋅=n n n a a b ,求数列{}nb 的前n S n 项和.2、求数列⋅⋅⋅++⋅⋅⋅++,11,,321,211n n 的前n 项和.。
数列求和问题
数列求和问题数列求和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常用于计算一系列数字的总和。
以下将介绍数列求和的基本原理、常见数列的求和公式以及解决数列求和问题的方法。
一、等差数列求和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都相等的数列。
等差数列求和的公式如下:Sn=(a1+an)×n/2其中,Sn表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a1为首项,an为末项,n为项数。
例子:求等差数列1,3,5,7,9的前5项和。
解答:首先确定等差数列的首项a1为1,末项an为9,项数n为5。
代入求和公式计算即可:S5=(1+9)×5/2=10×5/2=25所以等差数列1,3,5,7,9的前5项和为25。
二、等比数列求和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都相等的数列。
等比数列求和的公式如下:Sn=a1×(1-r^n)/(1-r)其中,Sn表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a1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例子:求等比数列2,4,8,16的前4项和。
解答:首先确定等比数列的首项a1为2,公比r为2,项数n为4。
代入求和公式计算即可:S4=2×(1-2^4)/(1-2)=2×(1-16)/(1-2)=2×(-15)/(-1)=30所以等比数列2,4,8,16的前4项和为30。
三、其他常见数列求和公式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数列求和公式:1.平方数列求和:Sn=n×(n+1)×(2n+1)/62.立方数列求和:Sn=[n×(n+1)/2]^23.斐波那契数列求和:Sn=F(n+2)-1,其中F(n)表示第n个斐波那契数四、解决数列求和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数列求和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数列的类型:首先要确定数列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或者其他类型的数列。
2.找到数列的通项公式:根据已知条件,找到数列的通项公式,以便进一步求解。
3.使用相应的求和公式:根据数列类型选择合适的求和公式,代入已知条件计算结果。
数列求和的七种方法
数列求和的七种方法数列求和是数学中非常基础的概念之一,它在高中数学中被广泛讨论和应用。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求解数列的和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来解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七种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并深入探讨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第一种方法是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
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差保持恒定的数列。
对于一个等差数列,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求和公式来求解其总和。
具体来说,对于首项为a,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可以通过公式Sn = (n/2)(2a + (n-1)d)来计算,其中n表示项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等差数列,无论是正数还是负数的等差数列。
第二种方法是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
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比保持恒定的数列。
对于一个等比数列,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求和公式来求解其总和。
具体来说,对于首项为a,公比为r的等比数列,其前n项和可以通过公式Sn = (a(1-r^n))/(1-r)来计算,其中n表示项数。
需要注意的是,公比不能为0或1,否则求和公式将无法使用。
第三种方法是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求和。
等差数列具有很多性质,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质是数列的和等于首项与末项乘以项数的一半。
具体来说,对于首项为a,末项为b,项数为n的等差数列,其总和可以通过公式Sn = (a + b) * n / 2来计算。
这种方法在一些情况下更加简便和直观,特别是当我们只关注数列的总和而不关心具体的项时。
第四种方法是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进行求和。
等比数列也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质是当公比小于1时,数列的和可以表示为首项与末项的差除以1减去公比。
具体来说,对于首项为a,公比为r的等比数列(其中|r|<1),其总和可以通过公式Sn = (a -ar^n)/(1-r)来计算。
这种方法在一些情况下也更加简洁和有效。
第五种方法是使用递归关系进行求和。
递归关系是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存在一定规律的关系。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求和,求和其实就是把给定的一组数求出他们的总和。
求和是数学中常用的操作,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经常使用。
在科学、工程等领域中,求和可以帮助快速地完成计算任务,减少时间消耗。
求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求有限序列和的和和求无限序列的和,求有限序列和的和又分为利用枚举法和数学公式求和。
1.枚举法求和
枚举法是求和的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它的主要思路是把一组数按一定的规则列出,然后把求和的数列一个一个地累加起来,最后得到结果。
枚举法不需要了解数学公式,只需要熟练掌握技巧,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以便解决求和问题。
2.数学公式求和
数学公式求和是比较常用的求和方法,它的主要思路是利用数学公式把求和问题转换成可以计算的公式,然后把公式代入数值即可得到结果。
数学公式在求和中的应用有很多,例如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和的求取,这种求和方法要求计算者熟悉数学公式,并且时刻关注公式是否正确,是否满足全部的条件。
3.函数法求和
函数法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求和方法,它的主要思路是将一组数的求和能够被简化到计算函数值的过程当中。
数列求和(公式+例题)
1《数列求和》【知识要点】主要方法:1、基本公式法:(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11122n n n a a n n S na d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11,11,111n n n na q S a q a a qq qq =⎧⎪=-⎨-=≠⎪--⎩ (3)1123....(1)2n n n ++++=+ (4)()()2221121216n n n n +++=++(5)()23333112314n n n ++++=+⎡⎤⎣⎦2、错位相消法:给12n n S a a a =+++各边同乘以一个适当的数或式,然后把所得的等式和原等式相减,对应项相互抵消,最后得出前n 项和n S .一般适应于数列{}n n a b 的前n 项求和,其中{}n a 成等差数列,{}n b 成等比数列。
3、分组求和:把一个数列分成几个可以直接求和的数列,然后利用公式法求和。
4、拆项(裂项)求和:把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成两项差的形式,相加过程中消去中间项,只剩下有限项再求和. 常见的拆项公式有:(1)若{}n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则111111n n n n a a d a a ++⎛⎫=- ⎪⎝⎭; (2)()()1111212122121n n n n ⎛⎫=-⎪-+-+⎝⎭; (3)()()()()()1111122112n n n n n n n ⎡⎤=-⎢⎥+++++⎣⎦;(41a b=-;(51k=;(6)11,1,2nn n S n a S S n -=⎧=⎨-⎩≥5、倒序相加法:根据有些数列的特点,将其倒写后与原数列相加,以达到求和的目的。
【典例精析】例1、111112123123nS n=+++⋅⋅⋅++++++++例2、23123n nn S a a aa =++++例3、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前10项的和为145,求.242n a a a +++例4、求 89sin 88sin 3sin 2sin 1sin 22222++⋅⋅⋅+++的值例5、求数列{n(n+1)(2n+1)}的前n 项和.例6、数列{a n }的前n 项和n 2n 21S 2n -=,数列{b n }满足nn n a 1a b +=。
数列求和题型及解题方法
数列求和题型及解题方法
数列求和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题型和解题方法有很多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列求和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1. 等差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列,其相邻两项的差是常数。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 = n/2 (a1 + an),其中n是项数,a1是首项,an是尾项。
例如:1+2+3+...+n=n(n+1)/2
2. 等比数列求和
等比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列,其相邻两项的比是常数。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 = a1 (1 - q^n) / (1 - q),其中a1是首项,q是公比,n是项数。
例如:1+2+4+...+2^(n-1)=2^n-1
3. 错位相减法
对于一些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混合数列,可以使用错位相减法来求和。
具体做法是将原数列的每一项都乘以一个适当的常数,使得新数列成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然后使用相应的求和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100+101+102+...+999=99/2=44550
4. 分组求和法
对于一些项数较多、难以直接求和的数列,可以将它们分成若干组,每组有有限项,然后分别求每组的和,最后将各组的和相加即可。
例如:(1+2+3)+(4+5+6)+(7+8+9)=9+18+27=54
5. 倒序相加法
对于一些奇偶项相间的数列,可以将正序和倒序分别求和,再将两个和相加,即可得到原数列的和。
例如:(1+2+3+4)+(3+2+1)=8+6=14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数列求和题型及其解题方法,掌握这些方法对于解决数列求和问题非常有帮助。
数列求和常见的7种方法
.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Sn
n (a1 an)
n(n 1)
na1
d
2
2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Sn
na1 a1 (1 qn )
1q
( q 1)
a1 an q 1q
(q 1)
3、 Sn
n
k
k1
1n(n 1) 2
4、 Sn
n
k2
k1
1n(n 1)(2n 1) 6
5、 Sn
n
k3
1 [ n( n
1)] 2
数列求和常见的 7 种方法
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总论:数列求和 7 种方法: 利用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错位相减法求和 反序相加法求和 分组相加法求和 裂项消去法求和 分段求和法(合并法求和) 利用数列通项法求和
二、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是逆序相加法,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是错位相减 法,
三、逆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是数列求和的二个基本方法。
[ 例 12] 求 cos1° + cos2° + cos3° +··· + cos178° + cos179°的值 . 解:设 Sn= cos1° + cos2° + cos3° +···+ cos178° + cos179°
∵ cos n cos(180 n )
(找特殊性质项)
∴ Sn= ( cos1° + cos179°) +( cos2°+ cos178°) + ( cos3°+ cos177°) +···
4
数列求和常见的 7 种方法
( 2)利用第( 1 )小题已经证明的结论可知,
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最全)
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最全)一、前言在高中数学以及各类应用数学问题中,数列求和问题是非常常见的。
解决数列求和问题不仅需要对常用数列的规律进行深刻的理解,还需要掌握多种数列求和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数列求和的八种常用方法,并且会结合具体的数列实例来进行讲解。
尽力做到对每一种方法的介绍都能够做到极致详细,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二、数列求和的8种常用方法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对于一个首项为$a_1$,公差为$d$,共有$n$ 项的等差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_n = \frac{n}{2}(2a_1 + (n-1)d)$$其中,$S_n$ 代表前$n$ 项的和。
举例:求和数列$1,3,5,7,9$ 的和。
分析:此数列的首项为1,公差为2,总共有5项。
解答:$$S_5 = \frac{5}{2}(2\times 1 + (5-1)\times 2)=25$$因此,数列$1,3,5,7,9$ 的和为25。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对于一个首项为$a_1$,公比为$q$,共有$n$ 项的等比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_n = \frac{a_1(1-q^n)}{1-q}$$其中,$S_n$ 代表前$n$ 项的和。
举例:求和数列$2,4,8,16,32$ 的和。
分析:此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2,总共有5项。
解答:$$S_5=\frac{2\times (1-2^5)}{1-2}=-62$$因此,数列$2,4,8,16,32$ 的和为-62。
3. 几何级数通项公式求和对于一般形式为$a_1r^{n-1}$ 的数列,其求和公式为:$$S_n = \frac{a_1(1-r^n)}{1-r}$$其中,$S_n$ 代表前$n$ 项的和。
举例:求和数列$1,-\frac{1}{2},\frac{1}{4},-\frac{1}{8},\frac{1}{16}$ 的和。
分析:此数列的首项是1,公比是$-\frac{1}{2}$,总共有5项。
数列求和的几种方法
数列求和的几种方法
数列求和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学校里也会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求和问题。
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数列求和的方法。
1、列表法。
可以将数列给出来,把每一项都累加起来。
这种方法不仅适合简单的数列,也适用于比较复杂的数列,但是当数列较长时,这种方法计算起来就比较复杂。
2、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法。
对于一个等差数列,如果知道了首项和末项,可以通过求和公式法得出总和,从而不用一一相加,而是利用求和公式把总和表示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效率。
3、分段法。
当数列和较大时,可以将数列分段,在每一段内,用列表法或公式法求出各部分和,最后将各段和相加即可求出整个数列的和。
这种方法也可以提高计算效率。
4、几何法。
如果数列有一定的规律,可以考虑用几何方法,即采取绘制图表进行求解。
也可以说,
绘制图形是一种加快数列求和的有效方法,但这种方法对于简单的数列来说效果并不明显。
5、矩形原理。
如果数列的项值符合矩形原理,也可以利用此原理进行求和,比如,一段数列的首项为a,末项为b,每一项相差为d,而数列的项数为n,那么,此段数列的和就是a + b + (n-1)×d。
6、累加表格。
如果不知道原数列,而只知道数列和,可以用累加表格来表达,从而把总的计算和作为平方和的参数,利用平方和求出原来的数列。
通过以上介绍,给大家总结几种数列求和的方法:列表法、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法、分段法、几何法、矩形原理和累加表格法。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依据需要选择性地使用这几种方法,正确有效地求解求和问题。
数列求和问题的常用解法
数列求和问题的常用解法
数列求和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常用的解法有以下几种: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对于首项为a,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n = n/2(2a + (n-1)d)。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对于首项为a,公比为r的等比数列,其前n项和为Sn = a(1-r^n)/(1-r)。
3. 算术-几何平均数不等式:对于正数a1,a2,...,an和
b1,b2,...,bn,有(a1×b1 + a2×b2 + ... + an×bn)/n >=
(a1+a2+...+an)^(1/n) × (b1+b2+...+bn)^(1/n)。
该不等式可以用于证明柯西不等式和均值不等式,也可以用于求解某些数列的和。
4.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求和:对于形如a^1+a^2+...+a^n的数列,可以使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将其转化为
(a^(n+1)-1)/(a-1)的形式。
5. 差分求和法:对于某些数列,如果其相邻两项之差为一个定值,可以使用差分求和法求解。
具体方法为将每项减去前一项,得到一个新的数列,然后使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解。
以上是数列求和问题的常用解法,根据具体问题的不同,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求解。
- 1 -。
高中数学中的数列与数列求和问题解析与技巧
高中数学中的数列与数列求和问题解析与技巧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由一系列按特定顺序排列的数字组成。
在数列中,每个数字称为项,而项与项之间的关系是数列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对数列及数列求和问题进行解析,并介绍解决这些问题的技巧。
一、数列的定义和分类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数集。
数列可以分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大类。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保持恒定的数列。
一般来说,等差数列可以用首项a1和公差d来表示,其中首项是数列中的第一个数,公差是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商保持恒定的数列。
等比数列可以用首项a1和公比q来表示,其中首项是数列中的第一个数,公比是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
二、常见的数列求和问题与解析在数列中,求和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有时我们需要计算数列前n项的和,有时我们需要计算数列的无穷级数和。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类问题的解析方法。
1. 数列前n项和数列前n项和指的是数列中前n项的和,一般用Sn表示。
求解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取决于数列的类型。
对于等差数列而言,其前n项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Sn = (a1 + an) * n / 2其中,a1为首项,an为第n项。
对于等比数列而言,其前n项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Sn = a1 * (1 - q^n) / (1 - q)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2. 数列无穷级数和数列的无穷级数和是指数列中所有项的和。
求解数列无穷级数和的方法也与数列的类型相关。
对于等差数列而言,其无穷级数和不存在,因为等差数列是有限项的。
对于等比数列而言,其无穷级数和存在的条件是公比的绝对值小于1。
公比小于1时,无穷级数和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S = a1 / (1 - q)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三、解决数列与数列求和问题的技巧解决数列与数列求和问题时,有一些常用的技巧可以帮助快速求解。
1. 寻找数列的规律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与前面的项有一定的关系。
数列求和问题常见类型及解法
1 1 , q ,求 b3 ; 2 3
(2)若 p 2, q 1 ,求数列 {bm } 的前 2m 项和的公式; (3)是否存在 p 和 q,使得 bm 3m 2(m N ) ? 如果存在,求 p 和 q 的取值范围;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概念、数列的基本性质,考查运算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本题是数列与不等式综合 的较难层次题. (1)由题意,得 an
n2 k n2 易得 k 1 4 n 1 Sn = n(n 1) n 1 4 2 2 k 1 2
n
1 1 1 【例 2】求数列 1 1 , 4 , 2 7 , 3 10 , a a a 1 (3n 2) , 的前 n 项和。 n 1 a
对任意的正整数 m 都成立.
当 3 p 1 0 (或 3 p 1 0 )时,
pq 2p q 得m (或 m ) , 3 p 1 3 p 1
这与上述结论矛盾!
1 2 1 当 3 p 1 0 ,即 p 时,得 q 0 q , 3 3 3 2 1 解得 q . 3 3
一、公式求和法
【理论阐释】
先判断是否是等差、等比、特殊数列的求和,若是,则代公式, 这就是公式法。公式是指等差、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及两 个特殊数列 {n },{n } 的求和公式,其中
2 3
12 22 32 n 2
n(n 1)(2n 1) 6 n(n 1) 2 3 3 3 3 1 2 3 n [ ] 2
2 由于 a1 0 ,故 2q q 0
1 又 q 0 ,从而 q - 2
数列的求和问题
数列的求和问题数学中,数列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的集合。
在数列中,常常需要求解数列的和,这个过程被称为数列的求和。
数列的求和问题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数学问题,它在不同的数学领域和实际问题中都有广泛应用。
数列的求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有限数列和无限数列。
有限数列是指数列的元素个数是有限的,而无限数列则是指数列的元素个数是无限的。
对于有限数列,求和的方法相对简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数列求和公式。
数列求和公式是指通过某一种数学性质或规律,可以得到数列前n项的和的表达式。
常见的数列求和公式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指的是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差值保持恒定。
若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共有n项,那么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得:Sn = n/2 * (2a1 + (n - 1)d)其中,n/2表示项数的平均值。
通过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我们可以用简单的计算得到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
等比数列指的是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比值保持恒定。
若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共有n项(不包括首项),那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得:Sn = a1 * (1 - q^n) / (1 - q)其中,1 - q^n表示公比的n次幂,用于计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应用使得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变得简单。
对于无限数列,求和问题相对复杂。
一个常见的无限数列是调和数列。
调和数列是指数列的每一项是一个分数,由1及其后续正整数相加得到。
调和数列的前n项和被称为调和数。
调和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和:Hn = 1/1 + 1/2 + 1/3 + ... + 1/n调和数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性质和应用。
然而,调和数列的求和在n趋近正无穷时并不收敛,即调和数列的和没有一个有限的值。
这个现象被称为调和级数的发散。
调和级数的发散性质给了我们重要的数学启示,并延伸到其他数学领域中。
除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调和数列外,还有其他形式的数列求和问题。
数列求和知识点和典型例题
数列求和知识点和典型例题数列求和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各种数学应用问题中常见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介绍数列求和的基本概念、公式及典型例题,希望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数列求和的应用和解题方法。
首先,数列求和是指将数列中的所有数相加得到的和。
数列可以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或其他形式的数列,但求和的方法是相似的。
对于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为 S_n = n(a_1 + a_n)/2,其中 S_n 为数列前 n 项和,a_1 为首项,a_n 为第 n 项;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为 S_n = a_1 (1 - q^n)/(1 - q),其中 q 为公比。
其次,数列求和的应用十分广泛,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数列求和的方法计算复杂的动力学问题;在金融学中,数列求和也被广泛应用于计算利润、税收等问题。
最后,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数列求和例题:1. 求等差数列 2, 5, 8, ... 的前 10 项和。
解析:首项为 2,公差为 3,代入公式 S_n = n(a_1 + a_n)/2,得到 S_10 = 10(2 + 28)/2 = 150。
2. 求等比数列 3, 6, 12, ... 的前 5 项和。
解析:首项为 3,公比为 2,代入公式 S_n = a_1 (1 - q^n)/(1 - q),得到 S_5 = 3(1 - 2^5)/(1 - 2) = 93。
3. 求等差数列 1, 4, 7, ... 的前 20 项和。
解析:首项为 1,公差为 3,代入公式 S_n = n(a_1 + a_n)/2,得到 S_20 = 20(1 + 58)/2 = 590。
通过以上例题和解析,我们可以看到数列求和的方法与公式的应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数列求和的知识点。
微专题48数列中常见的求和问题
微专题48 数列中常见的求和问题例题:(2018·天津卷)设{a n }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0,其前n 项和为S n (n ∈N *),{b n }是等差数列.已知a 1=1,a 3=a 2+2,a 4=b 3+b 5,a 5=b 4+2b 6.(1)求{a n }和{b n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S n }的前n 项和为T n (n ∈N *), ①求T n ;②证明k =1n(T k +b k +2)b k (k +1)(k +2)=2n +2n +2-2(n ∈N *).变式1已知数列{a n}与{b n}的前n项和分别为A n和B n,且对任意n∈N*,a n+1-a n=2(b n+1-b n)恒成立.(1)若A n=n2,b1=2,求B n;(2)若对任意n∈N*,都有a n=B n及b2a1a2+b3a2a3+b4a3a4+…+b n+1a n a n+1<13成立,求正实数b1的取值范围.变式2设数列{a n },a 1=1,a n +1=a n 3+13n .数列{b n },b n =3n -1a n .正数数列{d n },d n 2=1+1b n 2+1b n +12.(1)求证:数列{b n }为等差数列;(2)设数列{b n },{d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B n ,D n ,求数列{b n D n +d n B n -b n d n }的前n 项和S n .串讲1(2018·扬州第一学期期末)已知各项都是正数的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2S n=a n2+an ,数列{b n }满足b n =12,2b n +1=b n +b na n. (1)求数列{a n },{b n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c n }满足c n =b n +2S n ,求:c 1+c 2+…+c n .串讲2正项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满足:S n2-(n2+n-1)S n-(n2+n)=0.(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2)令b n=n+1(n+2)2a n2,数列{b n}的前n项和为T n.证明:对于任意的n∈N*,都有T n<564 .(2018·门头沟一模)在等差数列{a n }中,S n 为其前n 项和,若S 6=51,a 5=13.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及前n 项和S n ; (2)若数列{b n }中b n =1a n a n +1,求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2018·常州一模改编)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2,2a n +1=a n +a n n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b n }满足b n =2a n +2n 2+n ,求b 1+b 2+…+b n 的值.答案:(1)a n =n2n ;(2)12·1(n +1)·2n +1.解析:(1)a n =n2n ,解析略;6分(2)b n =2(n +2)n (n +1)·2n +2=n +22n +1·1n (n +1)=n +22n +1·⎝ ⎛⎭⎪⎫1n -1n +1=n +2n ·2n +1-(n +1)+1(n +1)·2n +1=12n +1+1n ·2n -12n +1-1(n +1)·2n +1=1n ·2n -1(n +1)·2n +1,14分所以b 1+b 2+…+b n =⎝ ⎛⎭⎪⎫11·21-12·22+⎝ ⎛⎭⎪⎫12·22-13·23+…+⎣⎢⎡⎦⎥⎤1n ·2n -1(n +1)·2n +1 =12-1(n +1)·2n +1.14分 说明:同例题一样,第(2)题中对等式b n =2a n +2n 2+n =n +2n (n +1)·2n +1右边进行裂项时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一变形要兼顾到后续解题中的“相消”的要求,所以同学们通过已有的基本功,生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有目标有方向地运算,才是解题的真谛!而要掌握这样的技巧,还要有一定数量的相关题型的训练,才能领悟到其中的诀窍和奥妙,达成相应的解题的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48 数列中常见的求和问题
1.已知幂函数f(x)=x α
的图象过点(4,2), a n =
1
f (n +1)+f (n )
,n ∈N *,记数
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则S 2 019=________.
2.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1+a 2)+(a 2
+a 3)+…+(a n +a n +1)=2n(n +1),n ∈N *.设b n =1
a n ·a n +1,则数列{
b n }的前n 项和为S n
=________.
3.(2018·石景山一模)在数列{a n }中,前
n 项和S n 满足S n =n 2+n.若数列⎩
⎨⎧⎭
⎬⎫
1S n
+b n 是首
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为________.
4.已知数列{a n }与{b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A n 和B n ,且对任意n ∈N *,a n +1-a n =2(b n
+1-b n )恒成立.若对任意n ∈N *
,都有a n =
B n 及
b 2a 1a 2+b 3a 2a 3+b 4
a 3a 4+…+
b n +1a n a n +1<13
成立,则正实数b 1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5.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a n +c(c 为常数,n ∈N *),且a 1,a 2,a 5成公比不等于1的等比数列,设b n =1
a n a n +1,则数列{
b n }
的前n 项和S n =________.
6.已知函数f(x)=x
3x +1,数列{a n }满
足a 1=1,a n +1=f(a n )(n ∈N *).记S n =a 1a 2+a 2a 3+…a n a n +1,证明:S n <1
3
.
7.已知数列{a n },{b n }分别是等差,等比数列,且
a 1=
b 1=1,a 2=b 2,a 4=b 3≠b 4. (1)求数列{a n },{b n }的通项公式;
(2)设S n 为数列{a n }的前项和,求数列
⎩⎨⎧⎭
⎬⎫
1S n 的前n 项和R n ; (3)设C n =a n b n
S n +1
(n ∈N *),T n =C 1+C 2+…
+C n ,求T n .
8.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2,S n =a n ⎝⎛⎭⎫n 3+r
(r ∈R ,n ∈N *).
(1)求r 的值及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设b n =n
a n
(n ∈N *),记{b n }的前n 项和
为Tn .
①当n ∈N *时,λ<T 2n -T n 恒成立,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②求证:存在关于n 的整式g (n ),使得
∑i =1
n -1 (T λ+1)=T n ·g (n )-1对一切n ≥2,
n ∈N *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