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基础复习0714(景元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7、二氧化碳饱和点与补偿点 答:在辐射能充分满足的条件下,作物的光合作用强 度不再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Hale Waihona Puke Baidu增大时的二氧化碳浓度 称为二氧化碳饱和点。作物光合作用所消耗的二氧化 碳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时,环境中的 二氧化碳浓度称为二氧化碳补偿点。 8、农业气象模式 答:农业气象模式是表征农业气象系统各种复杂过程 特征及变化规律的文字或数学表达式,是农业气象系 统的高度抽象和简化。农业气象模拟就是把农业气象 系统中各种问题模型化。
选择题
1、只有在光照长度超过一定临界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 。 a、长日性植物 b、中日性植物 c、短日性植物 d、中间型植物
2、当昼夜长短的比例接近于相等时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 。 a、长日性植物 b、中日性植物 c、短日性植物 d、中间型植物 3、只有在光照长度短于一定临界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 。 a、长日性植物 b、中日性植物 c、短日性植物 d、中间型植物
● 熟悉农业、作物气象模式
第七章 作物气象
主要内容
●水稻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灾害规律
●小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灾害规律
名词解释
1、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答:白天光照和夜晚黑暗的交替及其持续时间对植物开花有很大影响, 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光周期现象实质上是指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昼 夜长短的不同反应。 2、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 答: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 强。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相应增强,而是趋 近于一条渐进线,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这个光的临界点称为光饱 和点。 植物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达到相等时的光强值称为光补偿点。 3、生理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 答:生理辐射:决定着最重要的植物生理过程(包括光合作用、色素合 成、光周期现象和其它植物生理现象)的光谱区称之为辐射的生理有效 区,或称为生理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使得光合作用进行的光谱区辐射,称之为光合有效辐射, 简称PAR。
● 生理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
● 光能利用率的定义 ● 光能利用率限制因素及其提高途径
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能力
练习1 对于栽种农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的 不正确的解释的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 B、有利于吸收较多的CO2,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C、有利于释放氧气,降低有机物消耗 D、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练习3 一株绿色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在以下能量相等的
不同的光照下,使光合作用产物最多的光照是 ( )
A、红光 综合作用 B、蓝紫光 C、绿光 D、白光
(1) 最有效部分,红橙光与蓝紫光; (2)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第三章 热量条件与农业生产
主要内容
● 三基点温度及其共同特征 ● 界限温度及其农业意义
4、开花受光长影响较小的植物称为 。 a、长日性植物 b、中日性植物 c、短日性植物
d、中间型植物
简答题
1、简述积温学说的三个基本论点。 答: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积温学说一般可归纳为 三个基本论点: (1)、在其他条件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温度对作物的 发育起着主导作用;且假定发育速度―温度的关系为 线性关系。 (2)、作物开始发育要求一定的下限温度;根据近年 来的研究结果,在高温季节完成的发育期,还存在有 上限温度问题。实际上,从生物生育存在三基点温度 角度出发,也应当有上限温度。 (3)、作物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需要一定的积温。
● 近地层和土壤温度调控的理论基础
覆盖、灌溉、加热、农业技术措施
第四章
水分条件与农业生产
主要内容
● 水的农业意义 ● 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及各分量的意义 ● 土壤中水的受力情况及土壤水分类型
● 土壤水分常数的定义及对作物的有效性
● 土壤水势及其组成 ● 渗透、径流和降水的关系 ● 影响水分入渗的因素 ● SPAC水分传输过程和水分流动规律 ●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滞后现象
农业气象学基础 复习
第一章 绪 论
主要内容
● 影响农业生产的外界自然条件
● 农业气象学的定义 ● 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 ● 农业气象学的主要内容 ● “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S)
● 农业气象学的主要内容
● 农业气象学的地位 (1)农业气象学基本方法与理论
(2) 农业小气候研究
(3) 农业气象灾害规律及防御措施 (4) 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其开发利用
● 二氧化碳饱和点与补偿点
● 群体上方和群体内CO2通量公式
及各项意义
● CO2浓度时空变化规律 ● CO2气源及人工设施内适施时间与浓度 ● 风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
第六章
农业气象模式简介
主要内容
● 农业气象模式的定义、作用及其分类
● 农业气象系统的特征 ● 农业气象模式建立的步骤及应考虑的因素
0,,3-5度,10度,15度,20度
冷害、寒害、霜冻、冻害、高温热害
● 积温学说的三个基本论点 ● 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及积温的求算方法
● 造成积温不稳定的原因 ● 作物发育非线性温度模式 ● 有效积温变量和当量积温 ● 积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作物品种的感温性 ● 作物的温周期现象 ● 气温日变化对作物的影响
名词解释
4、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答:作物开始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下限温度,实际上是作物生长发育的 起始温度,又称为生物学零度。 把高于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称为活动温度。作物在某时段内活动温度 的总和称为活动积温。活动温度与下限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作物在 某时段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5、田间持水量 答:田间持水量(土壤最小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 水量。包括全部的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田间持水量是在不受 地下水影响的自然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土壤水分的最大数量指标。 6、作物水分临界期和关键期 答:农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期对水分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对水分最敏 感的时期,即由于水分缺乏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为某作物的水分 临界期。在水分临界期或对水分也相当敏感的另一个时期,正好遇上当 地降水条件经常不足,这一时期即当地水分条件影响产量的关键时期, 称为作物的水分关键期。
简答题
2、简述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分传输的过程、途径和水分流 动的基本规律。 答: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水分传输的各个过程和途径是 : (1)、土壤中的水分向根表皮流动; (2)、水分被根表皮吸收并通过根及茎的木质部输送到叶片的 叶肉细胞; (3)、水分从叶肉细胞汽化后进入气孔; (4)、水汽经过气孔扩散到大气中。 在这个系统中,水势的概念通用于全系统的各个过程。水分流 动基本规律是:水分总是从水势高的地方流向水势低的地方,其 流量与水势差成正比,而与水流阻力成反比。 。
(5) 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方法研究
(6) 专业气象服务(设施农业、特色农业)
第二章
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
主要内容
● 太阳辐射的生物学意义 ● 太阳辐射影响植物的主要方式
● 叶片对太阳辐射的反射、透射和吸收能力
● 群体透光率、削光系数及门司―佐伯公式
● 光周期现象以及据此对植物的分类
引种、育种
● 光敏色素学说(了解) ● 临界光长、水稻的感光性及其衡量指标 ● 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 ● 门司公式及最适叶面积系数
● 作物蒸散及其影响因子 ● 作物需水量、表征参数及其组成 ● 作物水分临界期、水分关键期及其异同 ● 水分调控技术
干旱类型、涝害、湿害
汇集雨水、径流,蓄水保土技术,提高农业水分
效率
第五章 CO2、风与农业生产
主要内容
●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源和汇 ● 碳循环过程 ●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 ● 二氧化碳增加对植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