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省兖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卷
鲁教版高二化学高二(上)期中试卷 (4).docx
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24=48分)1.在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s 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mol/L ,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s 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A .0.02 mol/(L •min )B .1.8mol/(L •min )C .1.2 mol/(L •min )D .0.18 mol/(L •min )2.用3g 块状大理石与30mL 3mol/L 盐酸反应制取CO 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再加入30mL 3mol/L 盐酸 ②改用30mL 6mol/L 盐酸 ③改用3g 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3.对于可逆反应4NH 3(g )+5O 2(g )⇌4NO (g )+6H 2O (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 2)=5υ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 的同时,消耗xmolNH 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 3)=3υ正(H 2O )4.在一密闭烧瓶中,在25℃时存在如下平衡:2NO 2(g )⇌N 2O 4(g )△H <0,将烧瓶置于100℃的水中,则下列几项性质中不会改变的是( )①颜色 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③质量 ④压强 ⑤密度.A .①和③B .③和⑤C .④和⑤D .②和④5.在C (s )+CO 2(g )⇌2CO (g )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①减小体积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量 ③通入CO 2④恒压下充入N 2 ⑤恒容下充入N 2 ⑥通入CO .A .①③④B .②④⑥C .①③⑥D .③⑤⑥6.当1g 氨气完全分解为氮气、氢气时,吸收2.72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①N 2(g )+3H 2(g )═2NH 3(g )△H=﹣92.4kJ/mol②N 2(g )+3H 2(g )═2NH 3(g )△H=﹣46.2kJ/mol③NH 3(g )═N 2(g )+H 2(g )△H=+46.2kJ/mol④2NH 3(g )═N 2(g )+3H 2(g )△H=﹣92.4kJ/mol .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全部7.一定量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 (g )+nB (g )⇌pC (g ),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当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 +n >pB .A 的转化率增加C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C 的体积分数增大8.已知:Fe 2O 3(s )+C (s )=CO 2(g )+2Fe (s )△H=+234.1kJ •mol ﹣1C (s )+O 2(g )=CO 2(g )△H=﹣393.5kJ •mol ﹣1则2Fe(s)+O2(g)=Fe2O3(s)的△H是()A.﹣824.4kJ•mol﹣B.﹣627.6kJ•mol﹣1C.﹣744.7kJ•mol﹣1D.﹣169.4kJ•mol﹣19.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10.aX(g)+bY(g)⇌cZ(g)+dW(g)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X减少n mol•L﹣1,Y减少mol•L﹣1,Z增加mol•L﹣1.若将体系压强增大,W的百分含量不发生变化.则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a:b:c:d应为()A.3:1:2:1 B.1:3:2:2 C.1:3:1:2 D.3:1:2:21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增大D.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13.某温度下,反应SO2(g)+O2(g)⇌SO3(g)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2SO2(g)+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A.2500 B.100 C.4×10﹣4D.2×10﹣214.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CO和1mol 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n(H2)为0.5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B.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无关C.CO的转化率为50%D.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B.同温同压下,H2(g)+Cl(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C .已知:①H 2(g )+O 2(g )=2H 2O (g )△H 1=﹣akJ •mol ﹣1,②2H 2(g )+O 2(g )=2H 2O (I )△H 2=﹣bkJ •mol ﹣1,则a >bD .已知:①C (s ,石墨)+O 2(g )=CO 2(g )△H 1=﹣393.5kJ •mol ﹣1,②C (s ,金刚石)+O 2(g )=CO 2(g )△H 2=﹣393.0kJ •mol ﹣1,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16.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 、N 的物质的量n 随反应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 .t 2时V 正=V 逆,达到平衡C .t 3时V 正>V 逆D .t 1时浓度C (N )=2C (M )17.对于可逆反应:mA (g )+nB (g )⇌xC (g );△H=?,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 1,p 2)条件下,反应物A 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H >0,m +n >xB .△H >0,m +n <xC .△H <0,m +n <xD .△H <0,m +n >x 18.某温度下,在一个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A 和2mol B 进行如下反应:3A (g )+2B (g )⇌4C (l )+2D (g ),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 C ,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相同的温度下测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B .此时,B 的平衡转化率是35%C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 .增加C ,B 的平衡转化率不变19.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 A 和1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 (g )+B (g )⇌xC (g )+2D (g ).2min 后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 D ,并测得C 的浓度为0.2mol/L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x=1B .2 min 内A 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 •min )C .B 的转化率为40%D .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则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0.据报道,在300℃、70MPa 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 2(g )+6H 2(g )CH 3CH 2OH (g )+3H 2O (g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使用Cu ﹣Zn ﹣Fe 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B .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21.已知常温常压下,P2和P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P2(g)+5O2(g)═P4O10(s)△H=﹣2 695.4kJ•mol﹣1,P4(g)+5O2(g)═P4O10(s)△H=﹣2 925.1kJ•mo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P2(g)═P4(g)△H=﹣229.7 kJ•mol﹣1B.P2制P4是放热反应C.P2比P4更加稳定D.等质量时,P2比P4具有的能量高22.已知:t℃下的某一气态平衡体系中含有X(g)、Y(g)、Z(g)、W(g)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有关该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变大B.增大压强,W(g)物质的量分数变大C.升温,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则正反应放热D.增大X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3.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24.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H=+Q kJ•mol﹣1(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C.反应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1,则H2反应速率为0.03 mol•L﹣1•min﹣1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aA+bB⇌cC(s)+dD.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mol,C增加了nmol,D增加了n 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1)该化学方程式的各系数为a=;b=;c=;d=.(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A;B;D.(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6.合成氨工业的核心反应是:N2(g)+3H2(g)⇌2NH3(g)△H=“Q“kJ•mol﹣1,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填“增大”、“减小”、“不变”,下同);E2﹣E1(2)在500℃、2×107 Pa和催化剂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 N2和1.5mol H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46.2kJ(填“<”、“>”或“=”)(3)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0,气体分子数目增多B.△H>0,气体分子数目减少C.△H<0,气体分子数目增多D.△H<0,气体分子数目减少(4)将一定量的N2(g)和H2(g)放入1L密闭容器中,在500℃、2×107 Pa下达到平衡,测得N2为0.10mol,H2为0.30mol,NH3为0.10mol.计算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若升高温度,K值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在上述(4)反应条件的密闭容器中欲提高合成氨中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填字母).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D.分离出氨气.27.目前工业上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有关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现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反应过程中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衡浓度为C(H2)=;(2)若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填序号)a.可能不变b.可能减小c.可能增大d.不变、减小、增大皆有可能(3)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A.恒温、恒容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B.恒温、恒容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C.一定条件下,CO2、H2和CH3OH的浓度保持不变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 H2的同时生成1mol CH3OH(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的浓度减小b.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c.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5)求此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若开始时向该1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2mol H2,1.5mol CH3OH和1mol H2O(g),则反应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进行.28.现有反应CO(g)+H2O(g)⇌CO2(g)+H2(g)△H<0,在850℃时,K=1.(1)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 CO,3.0mol H2O,1.0mol CO2和x mol H2,则:①当x=5.0时,上述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2)已知在一定温度下:C(s)+CO2(g)⇌2CO (g)平衡常数K1;C(s)+H2O(g)⇌CO(g)+H2(g)平衡常数K2;CO(g)+H2O(g)⇌H2(g)+CO2(g)平衡常数K;则K1、K2、K之间的关系是.(3)某催化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为:CH4(g)+H2O(g)═CO(g)+3H2(g)△H1=+216kJ•mol﹣1CH4(g)+CO2(g)═2CO(g)+2H2(g)△H2已知CO(g)+H2O(g)═CO2(g)+H2(g)△H3=﹣44kJ•mol﹣1,则△H2=.(4)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质量相同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盛有15ml 5%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表:MnO2触摸试管情况观察结果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粉末状很烫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5min块状微热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30min①写出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②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有关.2016-2017学年河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24=48分)1.在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mol/L,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s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A.0.02 mol/(L•min)B.1.8mol/(L•min)C.1.2 mol/(L•min) D.0.18 mol/(L•min)【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根据v=计算v(H2SO4),铝与硫酸发生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Al2(SO4)3]=v(H2SO4),据此计算.【解答】解:10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6mol/L,所以v(H2SO4)==0.06mol/(L•s)=3.6mol/(L•min).铝与硫酸发生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Al2(SO4)3]=v(H2SO4)=×3.6mol/(L•min)=1.2mol/(L•min).故选C.2.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 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 3mol/L盐酸②改用30mL 6mol/L盐酸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x射线、固体物质的表面积等.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温度: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加快.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除体积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使反应速率加快.使用正催化剂,使反应物速率加快.【解答】解:用3克块状大理石与30毫升3摩/升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发生的反应为:CaCO3+2HCl═CaCl2+CO2↑+H2O 要增大反应速率,则:①再加入30毫升3摩/升盐酸,盐酸浓度未变,反应速率不变,故①错误;②改用30毫升6摩/升盐酸.盐酸浓度增大,增加了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的数目,从而增加有效碰撞,反应速率加快.故②正确;③改用3克粉末状大理石固体大理石的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③正确;④适当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获得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分子变成活化分子,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得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反应速率加大.故④正确;故选B.3.对于可逆反应4NH 3(g )+5O 2(g )⇌4NO (g )+6H 2O (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 2)=5υ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 的同时,消耗xmolNH 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 3)=3υ正(H 2O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A 、达到化学平衡时,化学反应速率是相等的,且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之比;B 、达到化学平衡时,化学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是相等的;C 、若增加容器体积即减小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减慢;D 、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之比.【解答】解:A 、4v 正(O 2)=5v 逆(NO )能证明化学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是相等的,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故A 正确;B 、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同时消耗x mol NH 3,则不能说明化学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是相等的,只表示了正反应方向,故B 错误;C 、若增加容器体积即减小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C 错误;D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之比,所以3υ正(NH 3)=2υ正(H 2O ),故D 错误. 故选A .4.在一密闭烧瓶中,在25℃时存在如下平衡:2NO 2(g )⇌N 2O 4(g )△H <0,将烧瓶置于100℃的水中,则下列几项性质中不会改变的是( )①颜色 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③质量 ④压强 ⑤密度.A .①和③B .③和⑤C .④和⑤D .②和④【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可逆反应2NO 2⇌N 2O 4,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所以化学平衡2NO 2⇌N 2O 4向左进行,①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颜色加深;②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增大,根据M=判断;③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④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左移动,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增大、混合气体的温度升高,容器的容积不变,根据pV=nRT 判断;⑤根据ρ=判断.【解答】解: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所以化学平衡2NO 2⇌N 2O 4向左进行.①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大,颜色加深;②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增大,混合气体总的质量不变,根据M=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③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气体总的质量不变;④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左移动,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增大、混合气体的温度升高,容器的容积不变,根据pV=nRT 可知,容器内压强增大;⑤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气体总的质量不变,容器的容积不变,根据ρ=可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故选B.5.在C(s)+CO2(g)⇌2CO(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①减小体积增大压强②增加碳的量③通入CO2④恒压下充入N2⑤恒容下充入N2⑥通入CO.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③⑤⑥【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增大浓度、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解答】解;①该反应为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②增加炭的量,增加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错误;③恒容通入CO2,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④恒压下充入N2,反应物的分压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⑤恒容下充入N2,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⑥通入CO,浓度增大,可增大反应速率,故正确.故选C.6.当1g氨气完全分解为氮气、氢气时,吸收2.72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①N2(g)+3H2(g)═2NH3(g)△H=﹣92.4kJ/mol②N2(g)+3H2(g)═2NH3(g)△H=﹣46.2kJ/mol③NH3(g)═N2(g)+H2(g)△H=+46.2kJ/mol④2NH3(g)═N2(g)+3H2(g)△H=﹣92.4kJ/mol.A.①②B.①③C.①②③ D.全部【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n(NH3)==mol,则分解1molNH3吸收17×2.72kJ=46.24kJ能量,生成1molNH3放出46.24kJ能量,热量多少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或物质的量有关.【解答】解:n(NH3)==mol,则分解1molNH3吸收17×2.72kJ=46.24kJ能量,生成1molNH3放出46.24kJ能量,则生成2molNH3放出2×46.24kJ≈92.4kJ,故①正确,②错误;③分解1molNH3吸收17×2.72kJ=46.24kJ能量,故③正确;④分解2molNH3吸收92.4kJ能量,而不是放出,故④错误,故选B.7.一定量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当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n>p B.A的转化率增加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C的体积分数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mA(g)+nB(g)⇌pC(g),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若平衡不移动,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当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则体积减小时平衡逆向移动,以此来解答.【解答】解:mA(g)+nB(g)⇌pC(g),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若平衡不移动,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当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则体积减小时平衡逆向移动,A.体积缩小,相当于加压,平衡逆向移动,则m+n<p,故A错误;B.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逆向移动,故C正确;D.平衡逆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减小,但比原来的大,故D错误;故选C.8.已知:Fe2O3(s)+C(s)=CO2(g)+2Fe(s)△H=+234.1kJ•mol﹣1C(s)+O2(g)=CO2(g)△H=﹣393.5kJ•mol﹣1则2Fe(s)+O2(g)=Fe2O3(s)的△H是()A.﹣824.4kJ•mol﹣B.﹣627.6kJ•mol﹣1C.﹣744.7kJ•mol﹣1D.﹣169.4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乘以相应的数值进行加减,来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数值进行加减,据此判断.【解答】解:已知:(1)Fe2O3(s)+C(s)=CO2(g)+2Fe(s)△H=+234.1kJ•mol﹣1(2)C(s)+O2(g)=CO2(g)△H=﹣393.5kJ•mol﹣1由盖斯定律(2)×﹣(1),得:2Fe(s)+O2(g)=Fe2O3(s)△H=(﹣393.5kJ•mol﹣1)×﹣234.1kJ•mol﹣1即2Fe(s)+O2(g)=Fe2O3(s)△H=﹣824.35kJ•mol﹣1.故选:A.9.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以此解答.【解答】解: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故选:A.10.aX(g)+bY(g)⇌cZ(g)+dW(g)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5min时达到平衡,X减少n mol•L﹣1,Y减少mol•L﹣1,Z增加mol•L﹣1.若将体系压强增大,W的百分含量不发生变化.则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a:b:c:d应为()A.3:1:2:1 B.1:3:2:2 C.1:3:1:2 D.3:1:2:2【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确定a、b、c的比值,根据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相等,可确定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d与a、b、c的关系,据此答题.【解答】解:根据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确定a、b、c的比值为n:n:n=3:1:2,根据增大压强W的百分含量不发生变化即平衡不移动,则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相等,可得a+b=c+d,所以a:b:c:d=3:1:2:2,故选D.1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注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关系.【解答】解:①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取决于起始配料比以及转化的程度,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①错误;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②正确;③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当压强不变时,说明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③正确;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同时生成2nmolY,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④错误.故选C.12.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增大D.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分析】根据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可知反应吸热,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催化剂只改变活化能,与反应热大小无关;注意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与终态有关,与途径无关.【解答】解:A.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可知反应吸热,故A正确;B.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可知反应吸热,故B错误;C.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差值,即不能改变反应热,故C错误;D.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与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故D错误.故选A.13.某温度下,反应SO2(g)+O2(g)⇌SO3(g)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2SO2(g)+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A.2500 B.100 C.4×10﹣4D.2×10﹣2【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分析】平衡常数指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相比所得的比值.由此可知:相同温度下,①对同一可逆反应逆反应平衡常数与正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是互为倒数.②化学计量数变为原来的n倍,平衡常数变为原来的n次方.【解答】解:某温度下,SO2(g)+O2(g)SO3(g)的平衡常数K1=50,所以相同温度下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k=(K1)2=502=250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2SO2(g)+O2(g)的平衡常数K2===4×10﹣4.故选:C14.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CO和1mol 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测得n(H2)为0.5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B.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无关C.CO的转化率为50%D.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CO(g)+H2O(g)⇌CO2(g)+H2(g),开始 1 1 0 0转化0.5 0.5 0.5 0.5平衡0.5 0.5 0.5 0.5然后结合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来解答.【解答】解:CO(g)+H2O(g)⇌CO2(g)+H2(g),开始 1 1 0 0转化0.5 0.5 0.5 0.5平衡0.5 0.5 0.5 0.5A.体积相同,浓度的比值等于物质的量的比值,在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故A正确;B.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温度变化,则平衡常数变化,故B错误;C.CO的转化率为×100%=50%,故C正确;D.因该反应为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则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故D 正确;故选B.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B.同温同压下,H2(g)+Cl(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C.已知:①H2(g)+O2(g)=2H2O(g)△H1=﹣akJ•mol﹣1,②2H2(g)+O2(g)=2H2O (I)△H2=﹣bkJ•mol﹣1,则a>bD.已知:①C(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H2=﹣393.0kJ•mol﹣1,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根据强酸强碱溶解要放热,弱酸弱碱电离要吸热分析;B、反应的焓变只与起始和终了物质状态能量有关,与变化过程,反应条件无关;C、根据气态变成液体要放热分析;D、根据物质的量能量越低越稳定.【解答】解:A、强酸强碱溶解要放热,弱酸弱碱电离要吸热,所以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可能不同,故A错误;B、依据盖斯定律分析可知,反应的焓变只与起始和终了物质状态能量有关,与变化过程,反应条件无关,故B正确;C、气态变成液体要放热,所以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多,则a<b,故C错误;D、由①C(s,石墨)+O2(g)=CO2(g)△H1=﹣393.5kJ•mol﹣1,②C(s,金刚石)+O2(g)=CO2(g)△H2=﹣393.0kJ•mol﹣1,则①﹣②得,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D错误;故选B.16.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n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 .t 2时V 正=V 逆,达到平衡C .t 3时V 正>V 逆D .t 1时浓度C (N )=2C (M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 、从反应过程中MN 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可见,M 为生成物,N 为反应物; B 、t 2时M 与N 的物质的量相同;C 、从t 3开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t 1时N6molM3mol .【解答】解:A 、N 为反应物,M 是生成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N=M ,故A 错误; B 、t 2时M 与N 的物质的量相同,反应速率并不相同V 正>V 逆,故B 错误;C 、从t 3开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V 正=V 逆,故C 错误;D 、t 1时N 有6molM 有3mol ,所以浓度C (N )=2C (M ),故D 正确;故选:D .17.对于可逆反应:mA (g )+nB (g )⇌xC (g );△H=?,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 1,p 2)条件下,反应物A 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H >0,m +n >xB .△H >0,m +n <xC .△H <0,m +n <xD .△H <0,m +n >x【考点】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根据图(1)到达平衡时所用时间的长短判断压强p 1和p 2的相对大小,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由此判断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的相对大小;根据图(2)判断,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再结合A 的转化率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解答】解:由图(1)知,p 2到达平衡时所用时间长,p 1到达平衡时所用时间短,所用压强为p 2的反应速率慢,为p 1的反应速率快,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所以p 2<p 1;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由图象知,A 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反应前的计量数大于反应后的计量数,即m +n >x ;图(2)知,随着温度的升高,A 的转化率减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所以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 <0. 故选D .。
21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无答案)
济宁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理科班化学选修4第二章)(说明: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共45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 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大,则该物质反应就快C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D 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有mol·L-1·s-1和mol·L-1·min-12.在四个不体积同的容器中,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
下列各选项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A.υ(H2)=0.1 mol·L-1·min-1 B.υ(N2)=0.2 mol·L-1·min-1C.υ(NH3)=0.15 mol·L-1·min-1 D.υ(H2)=0.3 mol·L-1·min-13.已知可以与盐酸反应的某溶液,分别与10mL浓度为2 mol·L-1 的盐酸混合,并都加水稀释至50mL,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10 mL 2 mol·L-1B.20 mL 2 mol·L-1C.10 mL 4 mol·L-1D.20 mL 3 mol·L-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υ(A)、υ(B)、υ(C)表示,且υ(A)、υ(B)、υ(C)之间有如下所示的关系:υ(B)=3υ(A);3υ(C)=2υ(B)。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5.化学反应2A+B2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C的量增加,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 放热反应B. 没有显著热量变化C. 吸热反应D. 原平衡没有移动6. 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A(g) + 3B(g) 2C(g);△H< 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C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大压强④降低压强⑤加入催化剂⑥分离出CA ①③⑤B ②③⑤C ②③⑥D ②④⑥7.下列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B.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H2、I2、HI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8.对于任意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增大体系的压强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9. 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 + yB(g) zC(g),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1,当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到2倍再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3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x + y = zC、C的体积分数降低D、B的转化率提高10.在密闭容器中于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 + O22SO3当到达平衡时通入18O2,再次平衡时,18O存在于( )A.SO2、O2B.SO2、SO3C.SO2、O2、SO3D.O2、SO311.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A.反应停止了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C.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1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 B+3C在下列4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正反应速度v A=2mol/(L·min)逆反应速度v B=2 mol/(L·min)B.正反应速度v A=2mol/(L·min)逆反应速度v C=2 mol/(L·min)C.正反应速度v A=1mol/(L·min)逆反应速度v B=1.5 mol/(L·min)D.正反应速度v A=1mol/(L·min)逆反应速度v C=1.5mol/(L·min)13.在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下列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A.A(气)+B(气)C(气)B.A(气)+2B(气)3C(气) ( )C.A(气)+B(气)C(气)+D(气)D.以上都达到平衡14.下图中表示外界条件(T、P)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固)+G(气)2R(气);△H>0,y轴表示的是()A.平衡时,混合气中R的百分含量B.平衡时,混合气中G的百分含量C.G的转化率D.L的转化率15.对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第II卷(共55分)二、填空题(共55分)16.(8分)反应A(s)+2B(g) 2C(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鲁教版高二化学高二期中试题(选修).docx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选修)(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Mn-55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事实中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A.用醋酸溶液作导电试验,灯光较暗B.醋酸(CH3COOH)是共价化合物C.醋酸不与氯化钠反应D.常温下1 mol・L-1醋酸溶液的c(H+)约为0.004 mol·L-12.25℃和1.01×105 Pa时,2N2O5(g) =4NO2(g) + O2(g) △H=+56.76 kJ/mol,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熵增大的反应 D.是熵减少的反应3.已知:A2(g)+B2(g)==2AB(g) △H = —27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 AB气体分解成1L的A2(g)和1L的B2(g)吸收270kJ热量B.在相同条件下,1mol A2(g)与1mol B2(g)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AB(g)气体的能量C.1个A2(g)分子与1个B2(g)分子反应生成2个AB(g)分子放出270kJD.1mol A2(g)与1mol B2(g)反应生成2mol液态AB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4.387K时,在体积为1.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B(g)+C(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5 mol A、0.15 mol B 和0.15 mol C,上述平衡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达到平衡D.无法判断移动方向5.常温下,将浓度为0.1 mol·L-1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 (H +)B .K a (HF)(电离常数)C .c (F -)/c(H +)D .c(H +)/c(HF)6.制取甲烷的反应为C(s)+2H 2(g) CH 4(g) △H > 0,欲提高反应的速率和H 2的转化率,可采用的措施为A .压缩容器体积B .降温C .增大C(s)的量D .恒温恒压时加入一定量H 27.下列事实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由H 2、I 2、HI 三种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B .对2SO 2+O 22SO 3 △H <0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的速率C .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D . N 2(g)+3H 2(g)2NH 3(g) ΔH<0,500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NH 38.在密闭容器中,m A(g)+n B(g)p C(g)反应达平衡时,测得 c(A)为 0.5mol•L‾1,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 c(A)为 0.3mol•L‾1,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物质B 的转化率减小C . m + n <pD .物质C 的体积分数增加9.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a 、b 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 2=CH 2(g)+H 2(g)→CH 3CH 3(g) ΔH <0 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己知2C(s)+2O 2(g)=2CO 2(g) ΔH 1;2C(s)+O 2(g)=2CO(g) ΔH 2。
【新课标版】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新课标】 第I卷(共计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于水一定放出热量 B.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C.可逆反应在加热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D.在25℃时,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与水电离的c(OH-)的积为10-14 2.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 B.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很弱 C.同一弱电解质同浓度的溶液,温度不同时,导电能力不同 D.强电解质在固态或液态时,可能不导电 3.已知:H2(g)+F2(g)==2HF(g) △H=-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热量4.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体H2O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CH4(g)+2O2(g)=CO2(g)+2H2O(g) △H=-890kJ·mol-1B.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1C.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1D.1/2CH4(g)+O2(g)=1/2CO2(g)+H2O(l) △H=-890kJ·mol-1 5.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 甲:10mL 0.01mol·L-1 FeCl3溶液 和10 mL 0.01 mol·L-1 KSCN溶液 乙:5mL水10mL 0.01mol·L-1 FeCl3溶液 5mL 0.01mol·L-1 KSCN溶液 丙:10mL 0.1mol·L-1 FeCl3溶液 和10mL 0.1mol·L-1 KSCN溶液 观察这三支试管的颜色,其中颜色最浅的是 A.甲试管 B.乙试管 C.丙试管 D.无法判断6.将常温下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2的硫酸溶液分别加热,溶液PH的变化是A.前者减少后者不变B.前者减小后者增大C.都不变 D.都减小7.下列不能减慢锌与稀盐酸的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 B.加入氯化钠溶液C.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D.增大锌的用量8.液氨与水相似,存在着微弱的电离:2NH3NH4++NH2-。
山东省兖州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山东省兖州市【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B 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是()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C.A与C的能量差为E4D.A B反应,反应条件一定要加热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已知2C(s)+2O2(g)=2CO2(g)△H=a kJ•mol-1,2C(s)+O2(g)=2CO(g)△H=b kJ•mol-1,则a>bB.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均可表示为“C+O2CO2”,故相同条件下,12g的石墨和金刚石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相等C.一定条件下,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放热19.3 kJ,据此实验事实可知:该条件下,每生成1mol NH3,放热19.3 kJD.4 HCl(g)+O2(g)=2Cl2(g)+2H2O(g)是放热反应,Cl-Cl键和O=O键的键能分别243kJ•mol-1和498kkJ•mol-1,则可推算出H-O键的键能比H-Cl键的键能大3.一定温度下,在1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g)+Y(g)2Z(g)B.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 mol·L-1·s-1C.10 s后,该反应停止进行D.反应开始到10 s时,反应速率:υ(X)=υ(Y)=0.2 mol·L-1·s-14.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 ++OH - △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向平衡体系中加入水,平衡正向移动,c (H +)增大 B .将水加热,Kw 增大,pH 不变C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c(H )c(OH )增大D .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正向移动,c (H +)降低5.在一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X ,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2X(g)3Y(g),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2t min 时容器内有1.5mol Y 。
1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理)(附答案)
白鹭洲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纪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理科)考生注意:1、本试卷设I卷、II卷和答题纸三部分,试卷所有答题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Cu—64第I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8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I卷上不计分)1.下列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A.—CH3 B.—Br C.—NO2D.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乙烯水化B.苯的硝化C.塑料老化D.石油分馏3. 下列各式中,属于正确的电离方程式的是A.HCO3-+ H2O H2CO3 + OH-B.HCO3- +OH- = H2O + CO32-C.NH3+ H+ =NH4+D.NH3·H2O NH4+ + OH-4.下列化合物中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甲苯B.乙烷C.丙烯D.乙炔5.常温下,现有0.01mol/L的下列溶液:①CH3COOH ②NaHCO3 ③NaHSO4 ④KOH ⑤H2SO4 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A.⑤③①②④B.③⑤①②④C.⑤②③①④D.④②①③⑤6.有报道称鲨鱼是世界上唯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科学研究表明,鲨鱼体内含有一种角鲨烯,具有抗癌性。
已知角鲨烯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及6个碳碳双键,且不含环状结构,则其分子式为A.C30H60B.C30H56C.C30H52D.C30H507.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主要的反应是A.氧化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聚合反应8. 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H>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向水中加入稀NaOH 溶液,平衡逆向移动,c (OH -)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 (H +)增大,K w 不变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 3COONa ,平衡逆向移动,c (H +)降低 D .将水加热,K w 增大,pH 不变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C 4H 10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B .CH 3—CH=CH —C≡C—CF 3分子结构中6个碳原子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C .某物质的名称为2-乙基-1-丁烯D .制取1,2-二溴乙烷的最合理的方法是乙烯与HBr 进行加成反应10.向ZnSO 4溶液中加入Na 2S 溶液时,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向白色沉淀上滴加CuSO 4溶液,发现沉淀变为黑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白色沉淀为ZnS ,而黑色沉淀为CuSB .上述现象说明ZnS 的K sp 小于CuS 的K spC .利用该原理可实现一种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D .该过程破坏了ZnS 的溶解平衡 1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丙烯的键线式:B .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 2C .甲烷的电子式:D .乙醇的结构式:12. 将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在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成分与原溶液溶质不相同的是 A. Al 2(SO 4)3 B. FeCl 3 C. Na 2CO 3 D. KCl 13.下列有关烷烃命名正确的是A .2-乙基-3,3-二甲基戊烷B .3,3-二甲基-4-乙基戊烷C . 3,3,4-三甲基己烷D .3,4,4-三甲基己烷14.常温下,若10体积盐酸恰好与1体积pH=12的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则盐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A .1 :5B .5 :1C .10 :1D .1 :10 15.下列5种烃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2—甲基丁烷 ②2,2—二甲基丙烷 ③丙烷 ④戊烷 ⑤2—甲基丙烷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① C .⑤②①③④ D .④①②⑤③16.A 、B 两种烃组成混合物,当混合物质量相等时,无论A 、B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C H H HH产生CO2的量均相等,符合这一组合的条件:①同分异构体②同系物③具有相同的最简式④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7.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B.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为C3H8与C6H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B.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C.两个相邻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相差14D.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必定互为同系物19.已知25℃时,AgI饱和溶液中c(Ag+)为1.22×10-8mol·L-1,AgCl的饱和溶液中c(Ag+)为1.30×10-5mol·L-1。
山东省兖州实验高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模块检测试题鲁科版
兖州实验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模块检测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
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
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各自具有的总能量决定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C.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D.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后,生成物能量明显升高3.含Ba(OH)2 l mol的稀溶液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ΔH = -114.6kJ/molB.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ΔH = +114.6kJ/molC.1/2 Ba(OH)2(aq)+HCl(aq)=1/2BaCl2(aq)+H2O(l);ΔH = -57.3kJ/mol D.1/2 Ba(OH)2(aq)+HCl(aq)=1/2BaCl2(aq)+H2O(l);ΔH = +57.3kJ/mol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白磷蒸气和白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ΔH=+1.19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l);ΔH=-57.3 kJ/mol,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 2H2O(l);ΔH=-285.8 kJ/mol5.(1)已知胆矾失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Q1kJ/mol(2)室温下,无水硫酸铜溶于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 4(s )=Cu 2+(aq )+SO 42-(aq );△H=-Q 2kJ/mol(3)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山东省兖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化学试题2013.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Na:23 Cl:35.5 Fe:56第I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2.某实验小组学生用的盐酸与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B.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C.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D.若改用盐酸跟溶液进行反应,理论上所求反应热偏高。
3.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H1>△H2 D. 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4. 从下列事实,找出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5.在可逆反应中,平衡常数与反应进行的限度关系正确的是A.K越大,反应程度越大B.K越大,反应程度越小C.K的大小与反应程度无关D.K越大,反应程度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6.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当10 N 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300kJ的能量B. 当1 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C. 当2 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D. 当4 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A.-317.3kJ/mol B.-379.3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 11.根据热化学方程(反应在25℃,101kPa下发生)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的转化率:甲<丙<乙<丁B.A的转化率:甲<乙<丙<丁C.A的转化率:甲<乙=丙<丁D.B的转化率:甲>丙>乙>丁1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65kJ的热量16. 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 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D.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第Ⅱ卷(共计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____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选填“小于”“大于”或“相等”)。
山东省兖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化学试题2013.1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完毕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某某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12 O:16 Na:23 Cl:35.5 Fe:56 第I卷〔共48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6小题,每一小题3分,共48分。
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下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2.某实验小组学生用的盐酸与溶液在如下列图的装置中进展中和反响。
通过测定反响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响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如图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B.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C.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D.假设改用盐酸跟溶液进展反响,理论上所求反响热偏高。
3.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响是放热反响B.△H1>△H2 D. 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4. 从如下事实,找出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5.在可逆反响中,平衡常数与反响进展的限度关系正确的答案是A.K越大,反响程度越大 B.K越大,反响程度越小C.K的大小与反响程度无关 D.K越大,反响程度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6.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响原理是:度如下表:物质X Y Z初始浓度/mol·L-10.1 0.2 0平衡浓度/mol·L-10.05 0.05 0.1如下说法错误的答案是:A.反响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响的平衡常数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反响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列表示中正确的答案是A.正反响速率加大,逆反响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B.正反响速率变小,逆反响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C.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变小,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D.正反响速率和逆反响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A. 当10 N 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响放出1300kJ的能量B. 当1 N 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C. 当2 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D. 当4 N 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A.-317.3kJ/mol B.-379.3kJ/mol C.-332.8 kJ/mol D.317.3 kJ/mol 11.根据热化学方程〔反响在25℃,101kPa下发生〕分析如下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A.A的转化率:甲<丙<乙<丁 B.A的转化率:甲<乙<丙<丁C.A的转化率:甲<乙=丙<丁 D.B的转化率:甲>丙>乙>丁15.如下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答案是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65kJ的热量16. 可逆反响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列图,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 该反响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 该反响的正反响是吸热反响C. 该反响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D.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响方向移动第2卷〔共计52分〕二、非选择题〔此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该反响的反响物总能量____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选填“小于〞“大于〞或“相等〞)。
山东省兖州市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化学试题2011.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卷类型、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2.将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填写在答题纸对应空格上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的是A.放热反应B.熵增加的反应C.熵增加的放热反应D.熵增加的吸热反应2.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 + O2 2SO3并达到平衡。
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3.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时间内测得速率如下:①v(A)=0.6mol·L-1·min-1②v(B)=0.45mol·L-1·min-1③v(c)=0.4mol·L-1·min-1④v(D)=0.45mol·L-1·min-1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②B.①③C.②①D.①4.有如下反应:①2H2O2(aq)====2H2O(l)+O2(g)②NH3(g)+HCI(g)====NH4Cl(s)③N2(g)+3H2(g)====2NH3(g)④N2O4(g)====2NO2(g)⑤CH3COOH(l)====CH3COOH(s)其中属熵增加过程的是A .①⑤B .②③⑤C .③④D .①④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C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放热还是吸热D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反应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 2+H 2O HBr +HBrO ,当加入AgNO 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 .对2HI(g) H 2(g)+I 2(g)平衡体系,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 .反应CO +NO 2CO 2+NO (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合成NH 3反应,为提高NH 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低温度的措施 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SO 2+O 2 2SO 3 △H =-196.6kJ·mol -1B .H 2(g )+21O 2(g )====H 2O (l ) △H=-285.8kJ·mol -1C .2H 2(g )+O 2(g )====2H 2O (l ) △H=-571.6kJD .C (s )+O 2(g )====CO 2(g ) △H=+393.5KJ·mol -18.将4.0molPCl 3和2.0molCl 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 PCl 3(g )+Cl 2(g ) PCl 5(g )达到平衡时,PCl 5为0.80mol ,如果此时移走2.0molPCl 3和1.0molCl 2,在相同温度下再达平衡时PCl 5的物质的量是A .0.8molB .0.4molC .小于0.4molD .大于0.4mol ,小于0.8mol 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 2(g)+O 2(g)2SO 3(g);ΔH=-Q kJ·mol -1(Q >0)。
高二化学期中试卷 鲁教版
高二化学期中试卷鲁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期中试卷【模拟试题】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填入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作为单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乙烯B. 乙醇C. 氯乙烯D. 氨基酸2、有4种有机化合物:①CH2=CHCH2OH,② CH3CH2COOH,③CH2=CHCOOH,④葡萄糖,其中既能发生酯化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并能和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3、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A. 苯酚沾在手上,用大量水洗涤B. 皮肤撒上浓硫酸,可用大量的水冲洗C. 酒精灯失火,用水浇灭D. 误食铜盐立即喝大量牛奶或鸡蛋清并呕吐4、一定条件下,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又可以发生还原反应,还可以和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是()A. 溴乙烷B. 乙醛C. 乙酸D. 葡萄糖5、冬季所用的护肤品的有效成分称为保湿因子,其主要作用是使皮肤上附有一层吸水和保水的物质,因而感到舒适不干燥。
下列物质中有可能被采用的是()A. C2H5OHB. 丙三醇C. 聚乙烯D. CH3OH6、下列有关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所有的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B. 不是所有醇都能催化氧化,有的氧化得醛或酮,有的不能催化氧化C. 凡是烃基直接与羟基相连的化合物一定是醇D. 乙醇和浓硫酸按1:3体积比混合,共热就一定能产生乙烯7、为检验某卤代烃(R-X)中的X元素,有下列实验操作:①加热煮沸②加入AgNO3溶液③取少量卤代烃④加入稀硝酸酸化⑤加入NaOH溶液⑥冷却A. ③①⑤⑥②④B. ③②①⑥④⑤C. ③⑤①⑥④②D. ③⑤①⑥②④8、要鉴别己烯中是否混有少量甲苯,正确的实验方法是()A. 先加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然后再加入溴水B. 先加足量溴水,然后再加入酸性KMnO4溶液C. 点燃这种液体,观察火焰颜色D. 加入浓硫酸与浓硝酸后加热9、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混合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是()A. 分液、萃取、蒸馏B. 萃取、蒸馏、分液C. 分液、蒸馏、萃取D. 蒸馏、萃取、分液10、下列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A. 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B. △S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C. 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S为正值D. 如果△H和△S均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可能自发进行11、如图所示,a、b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a极附近溶液显红色。
鲁教版高二化学高二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试卷.docx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2. 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增加某反应物的质量B.使用催化剂C.降低反应体系的压强D.升高温度3.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A. c(H+)很小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 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 c(OH-)= 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D. 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ΔH=+185.57 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5.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P(g)+ Q(g)R(g)+ S(g)下列说法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P、Q、R、S的浓度相等B.P、Q、R、S在密闭容器中共存C.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D.用P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与用Q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由C(石墨)C(金刚石)ΔH=+1.9 K 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1mol H2在足量Cl2中燃烧放热183KJ,则H2的燃烧热为183K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期中检测化学试题2012.1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
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B.100 mL 2 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3.反应P(g)+3Q(g)2R(g)+2S(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P)=0.15 mol/(L·min)B.v(Q)=0.6 mol/(L·min)C.v(R)=0.1 mol/(L·s) D.v(S)=0.4 mol/(L·min)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代表物质的量B.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值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值不同D.化学反应过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5.对于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为2 v 正 (NH 3)=3v 正(H 2O)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则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若增大容器容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4v 正(O 2)=5v 逆(NO)6.已知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N 2(g) +3H 2(g)2NH 3(g) ΔH =-92.0kJ·mol -1,相同条件下将2mol N 2和6mol H 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假定热量无损失)A .等于184.0 kJB .小于184.0 kJ·mol -1 C .小于184.0 kJ D .大于184.0 kJ7.一定条件下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SO 2和 2 molO 2,发生反应2SO 2(g)+O 2(g)2SO 3(g),进行到4 min 时,测得n (SO 2)=1.2 mo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进行到2 min 时,容器中n (SO 3)可能为0.5 molB .当v (SO 2)∶v (O 2)∶v (SO 3)=2∶1∶2时该反应达平衡状态C .温度升高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 .4 min 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 -1·min -1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已知H +(aq)+OH -(aq)=H 2O(l);ΔH =-57.3 kJ·mol -1,则H 2SO 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ΔH =2×(-57.3)kJ·mol -1B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H 3OH(g)+21O 2(g)=CO 2(g)+2H 2O (g) ΔH =-192.9 kJ·mol -1,则CH 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 -1C .H 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 -1,则2H 2O(l)=2H 2(g)+O 2(g);ΔH =+571.6 kJ·mol -1D .葡萄糖燃烧热是2800kJ·mol -1,则21C 6H 12O 6(s)+3O 2(g)= 3CO 2(g)+3H 2O(l);ΔH =-2800kJ·mol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熵减的吸热反应可能是自发反应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C .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D .使用催化剂既不会改变反应的限度又不会改变反应焓变10.已知化学反应A 2(g)+B 2(g)= 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热ΔH =+(a -b ) kJ·mol-1热量B .每生成2molAB(g)吸收b kJ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断裂1 mol A —A 和1 mol B —B 键,放出a kJ 能量11.某温度下,在一个 2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4 mol A 和 2 mol B 发生反应:3A(g)+2B(g)4C(s)+2D(g),5min 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c 4(C)c 2(D)c 3(A)c 2(B)B .此时B 的平衡转化率是40%C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 .若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 ,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12.肼(N 2H 4)与N 2O 4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N 2(g)+2O 2(g)=N 2O 4(g);ΔH =+8.7kJ·mol-1,N 2H 4(g)+O 2(g)=N 2(g)+2H 2O(g);ΔH =-534.0 kJ·mol -1,下列表示肼跟N 2O 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N 2H 4(g)+N 2O 4(g)= 3N 2(g) +4H 2O(g);ΔH =-542.7 kJ·mol -1 B .2N 2H 4(g)+N 2O 4(g)= 3N 2(g)+4H 2O(g);ΔH =-1059.3 kJ·mol -1 C .2N 2H 4(g)+N 2O 4(g)= 3N 2(g)+4H 2O(g);ΔH =-1076.7 kJ·mol -1 D .N 2H 4(g)+12N 2O 4(g)= 32N 2(g)+2H 2O(g);ΔH =-1076.7 kJ·mol -1 13.对于可逆反应N 2(g)+3H 2(g)2NH 3(g);ΔH <0,下列的选项和图示相符的是14.1913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从而大大满足了当时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下列是哈伯法的流程图,其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是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 D.②③④15.反应A+B →C(ΔH<0)分两步进行① A+B→X (△H >0)② 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16.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B.④C.③D.④⑤第Ⅱ卷(共52分)17.(16分)用“>”、“<”或“=”填空:(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光照和点燃条件的Δ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ΔH1、ΔH2,ΔH1______ΔH2;(2)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ΔH的大小:ΔH 1_____ΔH 2。
①4P(白磷,s) +5O 2(g)=2P 2O 5(s) ΔH 1,②4P(红磷,s)+5O 2(g)= 2P 2O 5(s) ΔH 2;(4)已知:101 kPa 时,2C(s) +O 2(g)=2CO(g) ΔH =-221kJ·mol -1,则碳的燃烧热数值 110.5 kJ·mol -1; (5)已知: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ΔH =-57.3kJ/mol ,则浓硫酸与稀NaOH 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放出的热量 57.3 kJ ;(6)可逆反应:aA(气)+bB(气)cC(气)+dD(气);ΔH =Q ,根据图回答:① P 1 ______ P 2; ②(a+b )______(c+d ); ③ t 1℃______ t 2℃。
18.(10分)向2 L 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气体A 和b mol 气体B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 A(g) +y B(g)p C(g) +q 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 C =12v A ;反应2 min 时,A 的浓度减少了61amol·L -1,B 的物质的量减少了a 2 mol ,有a mol D 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 min 内,v A =________,v B =_______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平衡时,D 为2amol ,则B 的转化率为________(用a 、b 表示);(4)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 为 1.5amol ,则该反应的ΔH ________0;(填“>”“<”或“=”)。
19.(14分)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 +O 2(g)2SO 3(g);ΔH =-190 kJ·mol -1(1)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描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___。
a .v 正(O 2)=2v 逆(SO 3)b .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c .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 .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3)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0molO 2和0.20molSO 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SO 30.18mol ,则v (O 2)=________ mol·L -1·min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______,若继续通入0.20mol SO 2和0.10 molO 2,则平衡_______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再次达到平衡后,________ mol<n(SO 3)<________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