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18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完美版课件
07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课件内容回顾与总结
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和数学公式
01
详细阐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定义、公式和适用范围,使学生全
面理解该定律。
引力常量的测定及意义
02
介绍了引力常量的历史背景、测定方法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
性,加深了学生对引力常量的认识。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
03
通过实例分析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对万有引力定律的验 证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也为未来的空间探测和科学研究提 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
广义相对论对万有引力定律修正与发展
广义相对论简介
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 的一种描述引力的理论,它认为引力是 由物质和能量在时空中弯曲而产生的几 何效应。这一理论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 了修正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刻、 更全面的引力理论。
了学生运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万有引力定律在科学和技术中重要性
天文学领域
万有引力定律为天文学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是研究天体运动和 宇宙演化的关键。
航天工程领域
万有引力定律是航天工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如卫星轨道计 算、太空探测等。
其他领域
万有引力定律还对地理学、地质学等其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公式
F=G(m1m2)/r^2,其中F为两物体之
间的引力,m1和m2分别为两物体的
质量,r为两物体之间的距离,G为万
有引力常数。
科学家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生平与成就 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物 理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万 有引力定律。
考点规范练18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2023年人教版(天津)高中大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考点规范练18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一、单项选择题1.若取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 km/s,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6倍,半径是地球的1.5倍,这颗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A.2 km/sB.4 km/sC.16 km/sD.32 km/s2.假设有一星球的密度与地球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A.14B.4倍C.16倍D.64倍3.(2018·天津红桥二模)银河系的恒星中有一些是双星。
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天文观测得其周期为T,S1到O点的距离为r1,S1和S2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
由此可求出S2的质量为()A.4π2r2(r-r1)GT2B.4π2r2r1GT2C.4π2r3GT2D.4π2r13GT2二、多项选择题4.“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卫星补充能源,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
假设“轨道康复者”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15,其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25倍B.“轨道康复者”的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速度的√5倍C.站在赤道上的人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西运动D.“轨道康复者”可在高轨道上加速,以实现对低轨道上卫星的拯救5.(2019·全国Ⅰ卷)在星球M 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 轻放在弹簧上端,P 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 与弹簧的压缩量x 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
在另一星球N 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 完成同样的过程,其a -x 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
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已知星球M 的半径是星球N 的3倍,则( )A.M 与N 的密度相等B.Q 的质量是P 的3倍C.Q 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P 的4倍D.Q 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P 的4倍三、非选择题6.宇航员到达某星球后,试图通过相关测量估测该星球的半径。
课时作业18:第7课 启蒙运动
第7课启蒙运动[基础达标]1.(2017·山西学业水平测试)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为寻求“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这些哲人”发起了()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答案 D解析由材料可知,这些哲人以科学规律为引导,寻求社会发展的自然法则,这与启蒙运动相符,故本题选D;A、B发生于牛顿力学成就以前,C属于科学领域,故A、B、C错误。
2.恩格斯说:“18世纪是法国人的世纪。
”他做出上述论断的最主要依据是法国() A.发动战争,开始征服整个欧洲B.率先进行和完成了工业革命C.启蒙运动达到了高潮D.人文主义思想广泛深入人心答案 C解析从材料提供的时间和材料的含义可以判断出18世纪的法国对世界的影响很大,结合当时法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影响可以判断C项正确。
3.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
启蒙思想家“大兴土木”的工具是()A.人文主义B.理性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答案 B解析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故答案为B项。
4.“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该材料表明卢梭主张() A.“主权在民”B.天赋人权C.自由平等D.制约平衡答案 A解析由材料中“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可以看出这体现了卢梭“主权在民”的思想。
5.(2018·河南学业水平测试)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他的代表作是()A.《论法的精神》B.《社会契约论》C.《纯粹理性批判》D.《十日谈》答案 A解析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奠定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故选A。
万有引力定律 完整版课件
所谓质点,即两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它们之间 的距离而言,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⑵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为两个球心 之间的距离.
m1
m2 r
对万有引力的理解
1.万有引力具有普遍性.它普遍存在于宇宙中任何有质
量的物体之间,是物质之间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2Hale Waihona Puke 万有引力具有相互性. 两物体间的引力,是一对作
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 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和 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方向:在两物体的连线上
★3.表达式:
F G m1m2 r2
F=G
m1m2 r2
两物体的距离r指“哪两部分距离”?
★4.r的具体含义:
⑴对于可以看做质点的物体,r为两个质点 之间的距离.
用力和反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3.万有引力具有独立性.两物体间的引力,只与它们的
质量及距离有关,不管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它作用力.
4.万有引力具有宏观性.只有质量巨大的天体间,万有引
力的存在才有宏观物理意义.
引力常量
G 是比例系数,叫做引力常量,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
单位:
大小:
100多年后,由英国物理 学家卡文迪许测出
卡文迪许
1.实验结果: G = 6.67×10-11N·m2/kg2
2.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的意义:
(1)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使万有引力定律进 入了真正实用的时代;
(2)开创了微小量测量的先河,使科学放大思想 得到了推广.
思考:我们人与人之间也应该存在万
有引力,可是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呢?
高中物理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课件)
【练习6】根据天文观测,在距离地球430ly处有两颗恒星,它们的质量
分别为 11031kg 和 6.4 1030 kg ,半径分别为 4.86 1010 m 和 2.4 109 m ,它们 之间的A.距在国离际为单位7制.5中7 ,1引012力关m常于。量引在力能数常否值量上,用等下万于列两说有个法引质正量确力是的定1是kg律(的质直点接)相距计1算m时它万有们引之力的间大的小万有
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B.时在,不同引的力单位常制量中,的引值力常是量不的数同值的是相D同.的著名的“月—地检验
C.计算不同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时,引力常量的值是不同的
”是在已知引力D常.著量名的的“数月—值地后检验才”是进在行已知的引力常量的数值后才进行的
【参考答案】A
课堂练习
【练习2】对于质量为m1和质量为m2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式 F=G m1m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五、牛顿的观点
牛顿在前人对惯性研究的基础上,
开始思考“物体怎样才会不沿直线运
动”,他的回答是:以任何方式改变速
度,都需要力。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需
要指向圆心的力,这个力应该就是太阳
对它的引力。
能不能求出这个引力的大小和方向呢?
第二部分:行星与太阳的引力
一、行星所受向心力的方向
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以看做匀速圆 周运动,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 到一个指向圆心(太阳)的引力,正 是这个力提供了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 向心力,由此可推知太阳与行星间引 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
《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设计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知道万有引力的表达式。
(2)学生能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的天体问题,如计算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开普勒定律的回顾和对行星运动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
(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2、教学难点(1)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
(2)对万有引力定律中“距离”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太阳系中行星运动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万有引力定律。
2、回顾开普勒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3、牛顿的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开普勒定律只是描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但是没有解释行星为什么会这样运动。
牛顿经过深入思考,提出了万有引力的概念。
4、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假设行星的质量为 m,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为 r,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为 T。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 = k\)(k 是一个常量),可得\(T^2 = r^3/k\)。
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由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根据向心力公式\(F = m(2\pi/T)^2 r\),将\(T^2 = r^3/k\)代入,可得\(F = 4\pi^2 k m / r^2\)。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18万有引力定律__人造卫星
18(1)、万有引力定律 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速度[学习要求]1、理解万有引力定律并能应用解题2、知道宇宙速度[学习内容]一、万有引力定律1、开普勒发现①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迹都是 ,太阳处于 ②所有行星的轨迹 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2、根据开普勒定律和圆周运动的知识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3、万有引力定律①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数学表达式 。
G 叫 ,是由英国物理学家 利用 装置巧妙地测出来的。
思考:当r →0 时,F 是否趋近与无穷大?例1、有两个大小一样,同种材料组成的均匀球体紧靠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若用上述材料制成两个更小的均匀球体靠在一起,它们间的万有引力将( )A 、等于FB 、小于FC 、大于FD 、无法比较4、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 G 2RMm =mg 即 GM=gR 2 二、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基本方法:把天体(或人造卫星)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G 2R Mm = m rv 2= m ω2r= mr 224T = m (2πf )2r 例2.假如一作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 仍作圆周运动,则A.根据公式,F= m rv 2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21 B.根据公式V=ωr,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C.根据公式F= G 2R Mm 可知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41 D.根据V=,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变为原来的倍2例3、下列情况下,哪些能求得地球的质量A 、已知地球的半径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B 、已知贴近地面的卫星的周期和它的向心加速度C 、已知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周期D 、已知地球卫星的质量和它的高度三、人造卫星、宇宙速度1、 叫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 ,第二宇宙速度大小为 ,第三宇宙速度大小为 。
万有引力定律高中物理
有关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概念
有关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概念如下:
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物体之间相互引力的定律,由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提出。
它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且这个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高中物理中,万有引力定律通常表示为:F = G * (m1 * m2) / r^2,其中F 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m1 和m2 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G 是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430 × 10^-11 m^3 kg^-1 s^-2。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它解释了行星轨道运动和天体运动的规律。
此外,万有引力定律也是研究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等领域的基础。
在高中物理中,学生通常会学习如何使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以及如何使用它来解释一些天体运动的规律。
同时,学生也会学习到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看作是地球对该物体的万有引力。
总之,万有引力定律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为我们理解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提供了基础。
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万有引力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万有引力的概念,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2. 让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常量的值,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万有引力的概念2.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3. 万有引力常量的值4.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万有引力常量的值,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万有引力常量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万有引力的概念、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2. 采用示例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问题。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地球引力,引发学生对万有引力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万有引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万有引力定律。
3. 课堂讲解:讲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示例分析实际问题。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6.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万有引力概念和定律的理解。
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和理解。
3. 评价内容: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和数学表达式。
万有引力常量的记忆和应用。
实际问题中万有引力定律的运用。
七、教学拓展1. 拓展内容:介绍万有引力定律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航天技术、地球物理学等。
2.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开展角色扮演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万有引力定律在航天任务中的应用。
3.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万有引力定律(高中物理教学课件)
提示:割补法
答案:
G
Mm (2R)2
F剩
G
M'm (1.5R)2来自M M'
4 R3
3
4(R
32
M
)3
'
1 8
M
F剩
7 36
G
Mm R2
五.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1.若不考虑地球自转:
G
Mm R2
mg
2.实际上万有引力的一部分提供物体做圆
周运动的向心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另一
个分力,故:mg
2.大小:
vF= 2mTrv力与的rT2r32太的质 k作阳量F用的mTm太是引2 4成T力相2r2k正3r互也比的应。F,与常太行4量阳星2k 没行沿rmG2 与有星着太关间二FF阳系引者、。力的mrrm太22行太的连星阳方线都与向。FF=Gmmr太r2太m2m
一.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F=G m太m ,方向在两者连线上。 r2
三.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
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
二次方成反比,即:F=G
m1m2 r2
它于1687年发表在牛顿的传世之作《自然哲学 的数学原理》中。
三.万有引力定律
2.对万有引力的理解
①普遍性: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大到 天体小到微观粒子),万有引力是自然界中物体 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②相互性:万有引力具有相互性,符合牛顿第三 定律。 ③宏观性:只有在质量巨大的天体间或天体与物 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宏观的物理意义。在微观世界 中,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地球表面物体受力 时,也不考虑万有引力。
高一物理万有引力定律
思考与讨论
◆ 我们人与人之间也一样存在万有引力,可是为 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呢?
假设质量均为60千克的两位同学,相距1米, 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多大?
F=Gm1m2/r2 =6.67×10-11×60×60/12 =2.4×10-7(N)
2.4×10-7N是一粒芝麻重的几千分之一, 这么小的力人根本无法察觉到。
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
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
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公式:
F=
Gm1m2r23源自G:是引力常数,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
其标准值为G=6.67259×10-11N·m2/kg2
通常情况下取G=6.67×10-11N·m2/kg2
F引= F向=mw2r=mv2/r 因为: w=2π/T ; v=2πr/T 得:F引=m(2πr/T)2/r= 4π2mr/T2
怎么办 呢??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是常数k
F引=4π2mr/T2= 4π2(r3/T2) m/r2 有:F引=4π2km/r2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跟行星的
F引 ∝ Mm/r2
写成等式:F引= GMm/r2
行星绕太阳运动遵守这个规律,那么 在其他物体之间是否适用这个规律呢??
牛顿还研究了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发现它们间的 引力跟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遵循同样规律。
牛顿在研究了许多物体间遵循规律的引力之后, 进一步把这个规律推广到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 于1687年正式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
4.距离r的确定 a.若两物体可看作质点,则为两质点间距; b.对于均匀的球体,应是两球心间距。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案:18万有引力定律教学目的 1.理解引力常量的测定方法.2.理解行星绕恒星运动及卫星绕行星运动的一一共同点.教学重难点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教学参考考纲授课方法讲授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专用教室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根底知识1.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都是,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上.〔2〕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是是内扫过的面积.〔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跟它的公转周期的的比值都相等.2.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的任何物体都互相,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的成,与它们之间间隔的成.公式:F=,其中G为,首先由准确测量得到.3.万有引力理论的主要成就:〔1〕;〔2〕.4.我们把天体运动看做是标准的匀速圆周运动,这些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是靠围绕天体与中心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的.详细公式有F向=====.学生活动:注意探究事物的本质,考虑规律的特点。
学生活动:把左边的根底知识填好。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二、典型例题要点一: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要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要点三: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要点四: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要点五:天体运行的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和周期的关系设中心天体质量为M ,半径为R ,绕行天体的质量为m ,离中心天体外表的间隔为h ,那么绕行天体的轨道半径为r =R +h.1.绕行天体的线速度由=mv2/r ,.得v= 2.绕行天体的角速度由=mrω2,得ω=. 3.绕行天体的向心加速度由=ma 向,得a 向=.4.绕行天体的运动周期由=得T =三、小结阅读问题,理清思路,阐述自己的观点。
方法一: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中心天体〔处于圆轨道的圆心处〕的质量例如:某一行星m 绕太阳M 运转,公转周期为T ,其向心力是由太阳对行星的万有引力提供的。
有: 法二:利用重力与万有引力近似相等,估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对在天体外表上的物体,有:课外作业 资料南方凤凰台教学小结 2Mm G r 2Mm G r 224m r T。
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万有引力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2. 能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1.1 牛顿与苹果树1.2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2.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2.1 定义:任意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吸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2 表达式:F=G(m1m2)/r^22.3 适用范围:适用于质点间的万有引力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1.2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2. 教学难点:2.1 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2.2 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和内容。
2.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进行分析。
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牛顿与苹果树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好奇心。
2. 讲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介绍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引导学生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背景。
3. 阐述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讲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和适用范围。
4. 实例分析: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进行分析。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享讨论成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学生能够描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
学生能够记忆并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学生能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展示合作学习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程度。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课件人教版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课件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第二章第5节《万有引力定律》。
内容包括: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背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背景,掌握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及其表达式。
2. 学会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 了解万有引力常量的测定及其意义,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应用。
难点: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万有引力常量的测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天平、计算器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与其他天体的运动关系,引出万有引力定律。
2. 教学内容讲解:(1)介绍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背景,解释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概念。
(2)根据教材内容,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讲解万有引力常量的测定。
(3)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3.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万有引力定律》2. 主要内容:(1)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背景(2)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及其表达式(3)万有引力常量及其测定(4)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地球与月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2)已知地球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求地球的质量。
2. 答案:(1)F = G M m / r^2(2)M = g R^2 / G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航天、卫星导航等,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2. 万有引力常量的测定3.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4. 作业题目的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平方反比律,为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B. 9
Mm 5解: mg 0 =G 2 R Mm mg =G 2 (4 R)
1 g 16 1 \ = = g0 1 16
1 C. 4
1 D. 16
选项D正确
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 分层导学P43,课堂评价1-6 6. (2013〃扬州学测模拟)我国的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步 走.在2013年发射的“嫦娥三号”主要承担的任务是“落”,将首次 实现我国探测器在地外天体着陆,代表着航天的高技术.已知月球半 径为R,若“嫦娥三号”着陆前到达距月球表面高为R处时,地面控制 中心将速度调整为v时恰能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将月球视为质量 分布均匀的球体,则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 )
g火
M 火m
2 R火
1 2 2 2 = ( × )= 10 1 5
举力不变,即 m地 g地 =m火 g火
m火 g火 2 100 40 (kg ) m地 5 g地
学业水平总复习 达标巩固案P121-122, 1-13
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 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a k 2 T
3
二、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 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 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Mm
表达式:
F G
r
2
2、理解: (1)任何两物体间存在万有引力。 (2)r的含义:a:指质点间的距离; b:均匀几何体指几何中心间的距离。 (3)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2)“地上”: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 力 2
黄金代换:gR =GM
Mm M G mg g G 2 2 ( R h) ( R h)
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 分 层导学P43-44,例1-例4
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 分层导学P43,课堂评价1-6
4. (2013〃宿迁学测模拟)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 倍.在登月飞船通过月、地之间的某一位置时,月球和地 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该位置到月球中心和地球中心的 距离之比为 (B ) A. 1∶27 B. 1∶9 C. 1∶3 D. 9∶1
2v 2 v2 4v 2 B. C. D. R 2R R Mm 6解: 月表处: mg 0 =G 2 1 R Mm g R g 0 4 mg R =G R处: 2 ( R + R) v2 R处,又有:mg R =m 2 2R 2v 2 g0 选项B正确 1 v 即: m g =m R 4 2R v2 A. R
B
学业水平总复习 达标巩固案P122,13 13. (2014〃邗江中学)一个宇航员在火星表面可举起 100kg的杠铃,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 量的,则该宇航员在地球上可举起多少千克的杠铃?
M 地m 15解: 在地球上 mg地 =G 2 R地
在火星上 mg火 =G
2 M 火 R地 \ = 2 g地 M 地 R火
O
F万
忽略地球自转可得: GMm/R2=mg
GM g= 2 R
5.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天上”:万有引力提供向心 力 2 2 Mm v 2 2 一条龙:F ma=G 2 = m =m r=m r = r r T
GM GM r3 M v , 3 , T=2 ,a G 2 r r GM r
一、行星的运动
1.开普勒三定律
① 开普勒第一定律 (轨道定律)
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 焦点上。
太阳
●
焦点
焦点
一、行星的运动
②开普勒第二定律 (面积定律)
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 星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 面积。
一、行星的运动
③开普勒第三定律 (周期定律)
M 月m r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 地m M月 1 1 4解: G 2 = G 2 \ = = = r地 r月 r地 M地 81 9
选项B正确
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 分层导学P43,课堂评价1-6
5. (2013〃镇江学测模拟)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 物体在距离地心4R(R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 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为 ( D) A. 1
Mm G 2 = mg r
从而得出
(黄金代换 )
GM = gR
2
3、G的测量: (1)结构:
卡文迪许 扭秤实验
(2)大小: G=6.67×10-11Nm2/kg2 (3)G的意义: a:数值上等于两质量为1kg的物体相距1m 时的引力大小。 b:证明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
4.万有引力与重力
O1
F向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