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艺术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艺术

特征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艺术特征

众所周知,我国的原始彩陶是在漫长的新石器时代中最富艺术性、文化性的工艺品之一。它集实用性、观赏性于一身,诚为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艺术瑰宝。其演变发展横跨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为我们生动的展示了我国远古时期文化与艺术的发展水平。

在这之中,最早发源于黄河中下游,距今约6000-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正是彩陶制作水平的高峰。其地域分布极为广泛:覆盖了今河南省,山西省,陕西省甚至甘肃省等地区;其出土文物数目巨大,尤以各类陶器为首。仰韶文化中独特绘制的种种艺术风格不由得让人赞叹华夏先民的制陶水平和美学修养。因此,本论文将会重点分析仰韶文化中彩陶的艺术特征。

仰韶文化的彩陶,其在色彩搭配、花纹风格都是千姿百态,不一而足的。具有丰富多样的艺术特征。然而,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发掘与考证,现在已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点艺术特征:

1.仰韶文化早期的彩陶,颜色多以红底黑彩或紫色为主。较为简朴。

2.中期则开始流行先以白色,红色涂料上色作为底色,然后再加以黑色,棕色,红色

的纹饰。甚至还出现了白色的镶边设计。

3.陶器上的图形主要由人面,鱼,鹿,植物等远古时期人类常接触的动植物和抽象的

几何形,如三角形,圆形为主。

4.除此之外,圆点,曲线,涡纹,弧线等点线类的装饰也被其大量采用。

5.有一定数量的刻画符号出现在陶身,有可能是文字的雏形。

根据这些共同的艺术特征,我们将逐个评析仰韶文化彩陶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一些具有鲜明艺术美感和特征的陶器代表。

半坡类型为仰韶文化的早起典型代表,因为首先被发现于我国西安市半坡村而得名。其目前出土的陶器在色彩上以黑彩为主,图案与花纹以远古时期人们所常见的鱼、蛙、鹿、羊等动物纹,人面纹和以三角形,波浪形,网格等几何纹。在这其中,鱼纹饰半坡彩陶中最主要的题材。

如1955年在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圆底盆”,是这一类陶器的典型代表,也是闻名于世的远古时期的优秀艺术品。在盆内,先民用黑彩绘制出对称的人面纹和鱼纹各一组,人面为抽象的圆形,头顶三角形状物可能为发髻。双目为“一”字形;人面两侧有两条小鱼相拥,人面之间有两条较大的鱼,鱼头和鱼身均为较抽象的三角形构成。鱼眼则呈圆形。在大鱼的鱼身上还有斜方格来表现为鳞片。

人面鱼纹图案的来源有着多种说法,有生殖崇拜说,有图腾说等等。但由于本论文主要评析方向为艺术特征,所以不做详细介绍。

该陶器上的鱼纹画法形象而又富于变化:鱼的生命体征具体,抽象,而又生动;鱼头虽然绘制的较为简单,却言简意赅的体现了其主要特征。鱼的身体上先民们则并没有通过绘制繁杂又量大的鱼鳞片,而是采用了抽象的斜方格来简明扼要的表现了鳞片的错综复杂,极富有节奏感。甚至具有一些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得不令今人瞠目结舌,大为赞叹!!

先民的图案绘制大量采用简单的几何形体,营造出了一种写实和抽象有机结合的一种古朴的艺术美感。其结实稳重的构图手法,用线刚直而又结合圆柔的面状的处理形式,高度体现了仰韶文化的发展水平,也代表了远古时期的华夏先民的艺术水平。

接下来评析的是马家窑类:其得名是因1923年首先被发现于我国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属于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通俗地讲,可以称之为仰韶文化的亚种。故而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马家窑文化的制陶业十分发达,其彩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刚直的风格,但表现手法上比之更为精细,形成了自身绚丽典雅的艺术风格。可以说继承了仰韶文化中陶艺的精髓,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天的许多专家称之为具有在远古时期的艺术成就上“登峰造极”的高度。

马家窑陶器的陶制呈橙黄色,器表被人为打磨的非常细腻。可以说是人类在手工制作和艺术修养上的一大进步;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其中具有大量的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和绘画水平。

作为仰韶文化的特殊代表,马家窑彩陶不仅在色彩、纹饰、造型上独具一格,其表现手法也更为明晰,均匀,并有着极为丰富的装饰。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其彩陶纹饰上的点线面元素。马家窑彩陶纹饰的点线面元素有几类较为常见的组合形式:第一种是线与线组合,线性装饰是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在艺术表现上的最主要形式之一。在马家窑彩陶纹饰中,有着密集变化和粗细变化这两大类手法。对比形式则分为直线与曲线的对比,粗线与细线的对比,等等。众所周知,对比时构成形式美的特点之一。这一对比自然而然的使彩陶纹饰形成一种统一的美感。

如,被誉为“彩陶之王”的漩纹罐是马家窑类彩陶的精品,其特点是又同心圆线和弧线两种曲线构成,并与直线做对比。形成了比例匀称,线条和谐流畅,具有动态感的艺术美感。

第二种组合形式是点与线的组合,在平面构成中,点的作用是装饰与定位,并有一定节奏性表现。而在远古时期的彩陶纹饰中,点还具有象征的用途。如可以表现太阳,火等一系列原始的自然崇拜。彩陶上的同心圆,看做是一个放大的点。通过点与线的组合,可以使彩陶纹饰的艺术美感显得更多变而又赋予了其韵律感,使得不那么枯燥。

第三种组合形式是线面结合,这一形式已在前文提到过的“人面鱼纹圆底盆”中有过详细的介绍。所以在这里不再叨叙。

第四种常见的组合形式当然是点线面三大视觉元素的对比和构成了:这三大元素是每一名艺术研究者所必备的知识底蕴。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运用点、线、面的组合构成,展现出来对虚和实、方和圆、抽象与具体等对比类的审美和艺术设计构成的理解。这一点是古今中外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必然之路。所以在每一件仰韶文化彩陶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一定体现。这一点是人类在艺术发展史的共性。

至于在仰韶文化彩陶的色彩表现上,在经过许多人调查研究。目前并无发现特殊的艺术目的。这很可能由于远古时期人类的颜料并不多样,所以不论是宏观上的色彩变化运用,还是具体到单个图形的色彩运用。还缺少一定的运用和表现。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这一点我们还是不能苛求古人的。

总而言之,仰韶文化彩陶代表了我国远古时期的艺术高峰,是我国千年文化的瑰宝。我们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其艺术特征,还可以从中一窥华夏先民的认识美、创造美的过程。我们更可以从中吸取宝贵经验,将之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充分做到古为今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