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换热-1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传热学》第五章 对流换热分析PPT演示课件

《传热学》第五章  对流换热分析PPT演示课件
4个方程,4个未知数(h,u,v,t), 理论上存在唯一解, 可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24
求解结果 局部表面传热系数:
或可写成:
其中:
——准则方程
——无量纲流速 ——无量纲物性 ——无量纲换热强度
准则方程的意义——
把微分方程所反映的众多因素间的规律用少数几个准则来概括, 从而减少变量个数,以便于进行对流换热问题的分析、实验研究 和数据处理。
将上式在x,y两个方向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得到Navier-Stokes方程: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
11
将其代入Navier-Stokes方程,并采用连续方程化简,得到:
对稳态流动:
惯性力
体积力 压强梯度 黏滞力
当只有重力场作用时:
12
四、能量微分方程式
推导依据—— 内能增量=导热热量+对流热量 1.导热热量:
外掠平板全板长平均换热准则方程:
29
第六节 相似理论基础
相似原理的意义——通过实验寻找现象的规律以及指导推广应用实验。
一、物理相似的基本概念
1.几何相似
LA、LB——几何相似准则
30
2.物理现象相似
以管内流动为例,当两管各r之比满足下列 关系时:
若: 则速度场相似。 以外掠平板为例,当x,y坐标满足下列关系时:
《传热学》
1
第五章 对流换热分析
研究对象——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过程
研究目的——确定牛顿冷却定律
中的h
对流表面 传热系数
局部对流表面传热系数hx 平均对流表面传热系数
Isaac Newton(1642-1727)
确定对流表面传热系数的四种方法
分析法
类比法 数值法 实验法

传热学第4章对流换热(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传热学第4章对流换热(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第四章 对流换热(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第一节:概述 工程应用背景
第四章 对流换热(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第一节:概述
热对流 对流换热:
计算关系式
Φ hAtw tf
Φ hAtf tw
本章的主要任务:确定 h 的具体表达式
——请千万小心,步步都是富贵险中求。殊不知多少江湖英豪;名门侠女都 曾栽在这块看似山青湖静,实则风阴涛涌的领域!
第二节: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学描写—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
二维、常物性、不可压、稳态
u v 0 x y
u
u x
v
u y
Fx
1
p x
2u x 2
2u y 2
u
v x
v
v y
Fy
1
p y
2v x 2
2v y 2
u
t x
v
t y
a
2t x 2
2t y 2
t
h tw t y w
第四章 对流换热(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第一节:概述 求h主要有以下基本途径:
Φ h At w t f
h
第四章 对流换热(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第一节:概述
影响对流换热的基本因素: 流动因素、几何因素和物性参数 流动因素 a 流动起因 自然对流(Natural Convection)—— 强迫对流(Forced Convection)—— b 流动状态 层流(Laminar Flow)—— 紊流(Turbulent Flow)—— c 流体有无相变(Phase Change) 凝结换热(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沸腾换热(Boiling Heat Transfer)

传热学(第9章--对流换热)

传热学(第9章--对流换热)

— —
横向节距 纵向节距
23
9-3 流体有相变时的对流换热
一、凝结换热
1.特点:
——蒸汽和低于饱和温度的冷壁面相接触时会发 生凝结换热,放出凝结潜热。(如电厂中:凝汽 器和回热加热器内,管外蒸汽与管外壁的换热)
➢两种凝结方式:根据凝结液体依附在壁面上的形
态不同分.
tw ts
1)膜状凝结:凝结液体能润湿壁面,
腾换热设备安全经济的工作区为泡态沸腾区。
34
炉内高热负荷区水冷壁沸腾换热的强化
35
各种对流换热比较
液体对流换热比气体强;
对同一种流体,强制对流换热比自然对流换热强;
紊流换热比层流换热强;横向冲刷比纵向冲刷强;
有相变的对流换热比无相变换热强。
表9-5 各种对流换热平均换热系数的大致范围
换热系数 α[w/(m2.K)]
二是在蒸汽中混入油类或脂类物质。对紫铜管进行表面改 性处理,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实现连续的珠状凝结,但在工 业换热器上应用,尚待时日。
26
2.影响蒸汽膜状凝结换热的因素:
(1)蒸汽中含有不凝结气体的影响 ➢ 蒸汽中含有不凝结气体(如空气)时,即使含量极微,
也会对凝结换热产生十分有害的影响。不凝结气体将会在 液膜外侧聚集而形成一层气膜,使热阻大大增加,从而恶 化传热。
21
(1)管束排列方式的影响
s1
s1
s2
顺排
s2
叉排
叉排:换热系数大,但流动阻力大. 顺排:换热系数小,但流动阻力小.
22
s1
s1
s2
s2
顺排
叉排
(2)流动方向上管排数的影响
后排管受前排管尾流的扰动作用对平均换热系 数的影响直到20排以上的管子才能消失。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第四章对流换热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第四章对流换热

从公式可知,要计算热流量,温度及面积比较容易得到,
主要是如何求得对流换热系数α,这是研究对流换热的主要任
务之一。
确定α;
➢对流换热的任务 揭示α与其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
增强换热的措施。
➢研究对流换热的方法 ➢ 分析法 ➢ 实验法
➢ 比拟法 ➢ 数值法
➢ 分析法:对描写某一类对流换热问题的偏微分方程及相应的定 解条件进行数学求解,从而获得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析解的方法。
➢关于速度边界层的几个要点
(1) 边界层厚度 与壁的定型尺寸L相比极小, << L
(2) 边界层内存在较大的速度梯度
(3) 边界层流态分层流与紊流;紊流边界层紧靠壁 面处仍有层流特征,粘性底层(层流底层)
(4) 流场可以划分为边界层区与主流区,主流区 的流体当作理想流体处理
热边界层
➢定义
当流体流过平板而平板的 温度tw与来流流体的温度t∞不相 等时,在壁面上方也能形成温 度发生显著变化的薄层,常称 0 为热边界层。
:流动边界层厚度 u 0.99u
t∞ u
δt δ
tw
x
l 如,空气外掠平
板u=10m/s:
x100mm 1.8mm; x200mm 2.5mm
➢速度边界层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紊流核心
临界距边离界xc层:从层流开始向紊流过渡的距离。其大小取决
于流体的物性、固体壁面的粗糙度等几何因素以及来流的稳定
相变换热:凝结、沸腾、升华、凝固、融化等
4、流体的物理性质
流体内部和流体与壁面间导热热阻小 c 单位体积流体能携带更多能量
有碍流体流动,不利于热对流
自然对流换热增强
体胀系数:
1
(

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

地下工程概预算
5
第二节 施工图预算
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1.施工图预算的内容
(1)分层、分部位、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指标;
(2)分层、分部位、分项工程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 消耗量指标;
(3)按人工工种、材料种类、机械类型分别计算的消耗总 量;
(4)按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总量分别计算的人工
费、材料费和机械台班
地下工程概预算
6
第二节 施工图预算
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2.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及说明书和标准图集。 (2)现行预算定额及单位估价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工程量计算规则。企业定额也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主要 依据。 (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勘察及测量资料 。
Hale Waihona Puke 地下工程概预算对流换热过程
流体通过管、槽而被加热或冷却时称为内部流动 (或有界流动)的对流换热,流体绕流物体壁面而被加 热或冷却时,称为外部流动(或无界流动)的对流换热, 根据流体流动的起因,对流换热又可区分为强迫对 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两类,前者是受外力(风机或 泵等)推动而形成的,后者是因流体各部分之间的密 度不同所引起的,它往往是原来静止的流体与不同 温度的壁面相接触,因热量传递使流体温度发生改 变的结果。
(1)工程勘察收费=工程勘察收费基准价×(1土浮动幅度 值)
(2)工程勘察收费基准价=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工程 勘察技术工作收费
(3)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基价 ×实物工作量×附加调整系数
(4)工程勘察技术工作收费=工程勘察实物工作收费×技 术工作收费比例
地下工程概预算
15
第三节 工程量计算方法

化工原理第四章对流传热41页PPT

化工原理第四章对流传热41页PPT

Re
lu
普兰德数 (Prandtl number)
Pr c p
表示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是表征流动状态的准数
表示速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 相对厚度的一个参数,反映
与传热有关的流体物性
影响 较大的物性常数有:,, Cp ,。 (1)的影响 ; (2)的影响 Re ;
(3)Cp的影响 Cp 则单位体积流体的热容量大,
则较大; (4)的影响 Re 。
2020/3/29
3、流动型态 【层流】主要依靠热传导的方式传热。由于流体的
导热系数比金属的导热系数小得多,所以热阻大。
【湍流】由于质点充分混合且层流底层变薄,较大
2020/3/29
2、有效膜模型
(1)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存在一个厚度为bt的虚拟 膜(流体层),称之为有效膜; (2)有效膜集中了传热过程的全部传热温差的以及 全部热阻,在有效膜之外无温差也无热阻存在(所 有的热量传递均产生在有效膜内); (3)在有效膜内,传热以热传导的方式进行。
2020/3/29
2020/3/29
二、对流传热速率方程 1、什么是模型法
【定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摒弃次要的条件,抓 住主要的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构建 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获得某一过程的有关规律。具 体方法为: (1)对过程进行合理的简化; (2)获得物理模型(构象); (3)对物理模型进行数学描述,获得有关规律。
过程的因素都归结到了当中。
2020/3/29
三、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
1、引起流动的原因 【自然对流】由于流体内部存在温差引起密度差形
成的液体内部环流,一般u较小,也较小。
【强制对流】在外力作用下引起的流动运动,一般u
较大,故较大。因此:

知识点:对流换热计算的基本公式与对流换热系数PPT.

知识点:对流换热计算的基本公式与对流换热系数PPT.

知识点:对流换热计算的基本公式与对流换热系数 式中 Δ t—流体与壁面的温差,℃; F—对流换热表面面积,m2; α —对流换热系数,简称换热系数,W/m2.℃。 2.对流换热系数及意义 对流换热系数α 的大小反映对流换热的强弱,在数值上 等于当流体与壁面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单位壁面面积上的 对流换热量。
知识点:对流换热计算的基本公式与对流换热系数 1.对流换热计算的基本计算公式 前面讲过,流体和固体壁面间的热量传递,称为对流换 热。对流换热是流体导热与对流综合作用的结果。 对流换热热流量采用牛顿冷却公式计算
tF
或写成
W
(1)
t t W 1 R F
(2)
1 R 称对流换热热阻;℃/W (3) F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精品课件- 对流换热原理及其应用

精品课件- 对流换热原理及其应用

X方向热对流带入微元体的焓
H x cputdy
X方向热对流带出微元体的焓
Hxdx
Hx
H x x
dx
Hx
cput
x
dxdy
cp 是常量,提到微分号外边,变为
ut
H xdx H x cp x dxdy
X方向热对流引起的净热量
ut
H x H xdx cp x dxdy
y方向热对流引起的净热量
在这极薄的贴壁流体层中,热量只能以导热方式 传递
根据傅里叶定律:
q t
y
y=0
t y y0 为贴壁处壁面法线方向上的流体 温度变化率为流体的导热系数
将牛顿冷却公式与上式联立,即可得 到对流换热过程微分方程式
h t
t y y0
h 取决于流体热导系数、温度差和贴壁流
体的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或温度场取决于流体热物性、流动 状况(层流或紊流)、流速的大小及其分布、 表面粗糙度等 温度场取决于流场
单相 对流 换热
自然对流 混合对流 强制对流
大空间自然对流
层流 紊流
有限空间自然对流 层流
紊流
管内强制对流换热 流体横掠管外强制对流换热 流体纵掠平板强制对流换热
7 对流换热过程微分方程式
当粘性流体在壁面上流动时,由于粘性的作用,
在 贴 壁 处 被 滞 止 , 处 于 无 滑 移 状 态 ( 即 : y=0, u=0)
2. 实验测定 若用仪器测出壁面法向
( y 向)的速度分布,如上图所示。在
处,y 0 u ;0此后随 ,y 。 经u 过 一
个薄层后 接近主u流速度。
3. 定义 这一薄层称为流动边界层(速度边 界层),通常规定:u 0.9(9u主 流速度)处 的距离 为y流动边界层厚度,记为 。

传热学对流换热ppt课件

传热学对流换热ppt课件
总结词
优化对流换热过程,提高传热效率是传热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详细描述
对流换热是传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优化对流换热过程、提高传热效率对于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对流换热的优化方法和技术,为实现高效传热提供理论支 持。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可以得到流体温度场和物体 温度场的分布,进而分析对流换热的规律和特性 。
02 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是研究对流换热问题的重要 工具,可以用于预测和分析各种实际工程中的传 热问题。
03
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流体物性参数
01 密度
密度越大,流体质量越大,流动时受到的阻力也 越大,对流传热速率相对较快。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工业炉的热能回收主要涉及对流 换热器的设计和优化,需要考虑 传热效率、热损失、设备成本等
因素。
通过对流换热技术回收工业炉的 热量,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
环境污染。
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
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利用对流 换热原理,通过合理设计建筑布 局、窗户位置和大小等,实现自
然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传热学对流换热ppt 课件
目录
•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 对流换热原理 • 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 对流换热的实际应用 • 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方法 • 对流换热研究的未来展望
01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对流换热定义
总结词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
详细描述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是传热学中的一种基本现象。当流体与固 体表面接触时,由于温度差异,会发生热量从固体表面传递到流体的过程。
在对流换热过程中,热传导与对流同时存在,共 02 同作用,两者相互关联,共同决定热量传递的速

材料科学工程课件23对流换热

材料科学工程课件23对流换热

1 竖板 2 水平管 3 水平板 4 竖直夹板
No Image
传热学
3.4.1 无限空间中的自然对流换热
1) 换热过程分析
No Image
传热学
2) 自然对流换热准则l3
2
物理意义:反映了 流体温差引起的浮 升力导致的自然对 流流场中的流体惯 性力与其粘性力的 对比关系。
No Image
传热学
4) 相似原理的应用
(1)相似原理的重要应用:
相似原理在传热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是 指导试验的安排及试验数据的整理。
相似原理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指导模化试 验。所谓模化试验,是指用不同于实物几何尺 度的模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缩小的模型)来 研究实际装置中所进行的物理过程的试验。
ddyuuyuxuxyuyuyyuzuzy fy1 p y2uy ddzuuz uxuxz uyuyz uzuzz fz1 p z2uz
No Image
传热学
热现象 (3)不可压缩、常物性、无内热源 时, 能量守恒定律:
准数方程的简化
K f(Eu、Re、Ho、Fr、Pe、Fo、Nu)=0 Nu =f(Eu、Re、Ho、Fr、Pe、Fo) K 流体运动方程:Eu =f(Re、Ho、Fr)
K Pe =Re.Pr
K 稳定速度场、稳定温度场: Ho、 Fo K 准数方程的一般形式:Nu =f(Re、Fr、Pr)
自由流动主要是由温差引起 Nu =f(Re、Gr、Pr) K 自然对流:Nu =f(Gr、Pr) 相同流体: Nu =f(Gr) K 强制对流:Nu =f(Re、Pr) 相同流体: Nu =f(Re)
传热学
第三节 对流换热计算
3.1 对流换热基本定律 3.2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 3.3 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学描述 3.4 自然对流换热 3.5 流体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

第四章 对流换热..

第四章  对流换热..

(第三章已经推导出)
(2)由对流引起的
(3)内能的变化: 代入热力学第一定律,从而有:
第三节 边界层微分方程组



上一节导出的方程组虽然是封闭的,原则上可以求解, 但要针对实际问题求解上述方程组是非常困难的。直到 普朗特提出边界层这一概念后,方程组才有实质性的简 化。下面就运用数量级分析的方法简化对流换热微分方 程组。 数量级法分析:是指通过比较方程式中各项量级的相对 大小,把量级较大的项保留下来。而舍去量级较小的项, 实现方程式的合理简化。 对于上述微分方程组,假设为二维稳态,重力场可忽略 的强制对流换热问题。 设主流速度u、温度t、壁面长度l 以及速度边界层和热边 界层5个量的量级如下:

思路:取控制体,利用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建立微分方程 组结合单值性条件。 b. 建立边界层的积分方程组求解α (近似解法) c. 利用动量和能量的比拟方法(类比法) (2)实验研究方法: 用相似原理或量纲分析法,将众多的影响因素归纳成为数 不多的几个无量纲的准则,通过实验确定α 的具体关系式。 (3)两者的联系和区别(理论分析法和实验研究方法) 两种方法在解决对流换热问题上起相辅相成的作用。虽然 解析解不能求解各种各样对流换热问题,但能深刻地揭示 出各个物理量对换热系数的影响,而且也是评价其它方法 所得结果的标准和依据,而实验研究方法可以得到具体的 表达方式,而且是设计计算的主要计算式,是必须掌握的 内容。
6. 边界层(附面层)的概念 由于流体都存在着粘性,所以流体流过避免时,在壁面 附近的区域流体的温度和速度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 验研究表明,换热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一区域内流 体的流动情况,这一区域称边界层。 (1)速度边界层 如果流体为没有粘性流体,流体流过平板时,流速在截 面上一直保持不变。 如果流体为粘性流体,情况会如何呢?我们用一测速仪 来测量壁面附近的速度分布。测量发现在法面方向上, 即y方向上,壁面上速度为零,随着y方向的增加,流速 急剧增加,到达一薄层后,流速接近或等于来流速度, 普朗特研究了这一现象,并且在1904年第一次提出了边 界层的概念。

传热学-对流换热PPT课件

传热学-对流换热PPT课件
传热学-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工程上流体流过一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 自然界中的种种对流现象 电子器件冷却 强制对流与自然对流
沸腾换热原理 空调蒸发器、冷凝器 动物的身体散热
➢ 热对流(Convection)
流体中(气体或液体)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由于 发生相对的宏观运动而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
ρ↑、c ↑(单位体积流体能携带更多能量)→h↑ 4、动力粘度 µ [N.s/m2]、运动粘度 ν=µ/ ρ [m2/s]
µ ↑(有碍流体流动,不利于热对流)→h↓ 5、体膨胀系数 α [1/k]
α ↑(自然对流换热增强)→h↑
四、换热壁面的几何尺寸、形状及位置
影响到流体沿壁面的流动状态、速度分布和温度, 从而影响对流换热系数。
内部流动对流换热: 管内或槽内
外部流动对流换热: 外掠平板、圆管、 管束
五、 流体有无相变(流体相变):
单相换热 Single phase heat transfer: 相变换热 Phase change:
凝结、沸腾、升华、凝固、融化等
流体相变时吸收或放出汽化潜热比比热容大得多, 且破坏了层流底层强化了传热。
5、层流底层(贴壁流体层)
流体在做湍流运动时,在管壁附近形成一层 流速很低的极薄的层流,称为层流底层。
层流底层的厚度随着流速的增加(即Re增加) 而减薄。
湍流核心
层流底层
二、边界层
(一)速度(流动)边界层
1、速度边界层的形成原因 粘性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
由于流体与壁面之间摩擦阻力 的影响,壁面附近的流体速度 会减小,即从来流速度减小到 壁面的零速度。 2、速度边界层图,见右图。
W/(m2 C)
——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 1°C时、单位壁面面积 上、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传热学课件第六章--单相流体对流换热

传热学课件第六章--单相流体对流换热

第一节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一、定性分析(基本概念)
1.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 2>.对于换热状态 将上述无因次温度对r求导后且令r=R时有: t t t r r R w t t t t r w f w f
由于无因次温度不随x发生变化,仅是r的函数,故对无因次 温度求导后再令r=R,则上式显然应等于一常数。又据傅里叶 定律:q=-(t/r)r=R及牛顿冷却公式:q=h(tw-tf),上 t 式变为: t t r r R h Const w tw t f r tw t f


另外,不同断面具有不同的tf值,即tf随x变化,变化规律 与边界条件有关。
第一节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一、定性分析(基本概念)
2.定性参数 2>.管内流体平均温度 ①常热流通量边界条件: t tw// tw/
tf /
进口段 充分发展段
tf// x
如图,此时:tw>tf 经分析:充分发展段后: tf呈线性规律变化 tw也呈线性规律变化 此时,管内流体的平均温度为: t f t f tf 2
第三节
自 然 对 流 换 热
一、无限空间自由流动换热(大空间自然对流)
指热(冷)表面的四周没有其它阻得自由对流的物体存在。 一般准则方程式可整理成: Nu=f(Gr· Pr) 一般Gr· Pr>109时为紊流,否则为层流。 对于常壁温的自由流动换热,其准则方程式常可整理成: Num=C(Gr· Pr)mn C、n可参见表6=5,注意使用范围、定型尺寸、定性温度。 令:Ra=Gr· Pr Ra为瑞利准则数。 既适用常壁温也适用常热流边界的实验准则方程式,常见的 为邱吉尔(Churchill)和朱(Chu)总结的式6-19,20。

2.2 对流换热

2.2 对流换热
①、速度边界层(Velocity boundary layer)
1904年由德国科学家普朗特(L.Prandtl)提出
定义:u=0.99u 处离壁的距离为
速度边界层厚度 。
流场划分为两个区:
边界层区:反映流体动量传递的渗透程度。 ― 粘性力起主导作用 ― 流体流动遵循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N-S方程) ― 存在层流和紊流流动状态,速度梯度很大
l
贝克列准数:
Pe ul lu Cp Pr Re
Pr1 Pr2
普朗特准数Pr
Pr= Cp
上面分析可以将描述对流换热的微分方程组转化为准则数方程:
f(Ho,Fr,Eu,Re,Fo,Pe,Nu )=0
将有关准数变形、整理,还可以得到新的准数
如:.
Ga
Fr Re2
gl u2
ul
2
h : w / m2 0C MT 3 1
v:m/s
LT 1
: kg / m3
ML3
: w / m k LMT 3 1
: Pa s L1MT 1 l : m L
Cp : j / kg 0C L2T 2 1
gT : N / kg
LT 2
(1)以1 对v流al换bh热c 系d 数h和(1)基本量纲1组 成hl Л 1N函u 数,即
数值解:参阅 陶文铨著,《计算传热学的近代进展》
2返0 回
2.2.2.4.对流换热问题如何分类?(掌握)
外部
无 相
强制对流
内部 圆管内强制对流换热 非园管
无限大空间

变 自然对流 有限空间

混合对流
池沸腾

沸腾换热

有 相
管内沸腾 水平管外

第十五章 对流换热原理

第十五章 对流换热原理

u xc Re c v
u
——流体速度 m/s ——流体运动粘度 m2/s
v
xc
——几何尺寸 m
紊流: Re > 3*106
层流:Re < 2*105 过渡流:2*105 < Re <3*106
引入边界层的原因:
对流换热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靠近壁面附近流体的状况, 因为这里u、t变化最为剧烈。
wx
w y x
wy
w y y
3。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能量微分方程
( wx p c
t t 2t 2t wy ) x 2 y 2 x y
4。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
{2[ ( wx ) 2 ( wy ) 2 ] x y wx wy 2 ( ) } y x
a.层流边界层:流体呈现成层的有秩序的滑动状流动,各层互不干扰,称为层 流边界层。 b.紊流边界层:流体质点在以平均主流流速沿方向流动的前提下,又附加着紊 乱的不规则脉动称为紊流边界层。 c.层流底层:在紊流区内,贴附于壁面的一极薄层内仍保持层流性质,这个极 薄层称为层流底层。
d.雷诺数Re:确定流体流态的一个无量纲参数。
对流换热系数,简称换热系数,单位为W/(m2· K)。
二、局部换热系数和平均换热系数
1.局部换热系数
qx x Dt x
换热壁面上x处的局部热流密度; x处的局部温差
该处的局部对流换热系数
2.平均换热系数
q Dt
q Dt
三、换热微分方程 y
导热微分方程:
t q x y x , y0
热量传递和动量传递的类比规律 对流换热规律
= 流体流动的阻力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立可得:
h
Tw
T
T y
y0
W (m2 K)
——对流传热过程微分方程式
48-22
h T w T T y y 0
W (m 2K )
h取决于流体热导率、温度差、贴壁流体的温度梯度
温度梯度或者温度场取决于流体热物性、流动状况、 流速的大小及其分布、表面粗糙度等。
这个方程式明确地告诉我们,要求解一个对流换热问 题,获得该问题的对流换热系数,就必须首先获得 流场的温度分布,即温度场,然后确定壁面上的温 度梯度,最后计算出在参考温差下的对流换热系数。
h湍流h层流
说明湍流运动的一个最著名的经典实验就是 Osborne Reynolds (雷诺)的圆管实验(1883)
当圆管内流速很低时,观 察到的染色线是一条直 线 —— 层流流动
当雷诺数增加到,譬如Re 3500~4000以上时,染色 线则完全破碎;流体质点 做复杂而无规则的随机运 动 —— 湍流流动
对 流
自然对流 无限空间自然对流—横管、竖管、水平壁

有限空间自然对流—夹层空间

混合对流(强迫对流和自然对流并存)
大空间沸腾 沸腾换热 管内沸腾
有相变
管外凝结
凝结换热 管内凝结
垂直竖壁凝结 48-19
四、表面传热系数与温度场的关系
在对流换热理论建立的过程中,需要构建 h~T 的
关系式 对流换热系数 h ~ 流体温度场
由于固体壁面对流体分子的吸附作用,使得壁面上的流体处于无
滑移的状态 (即:y=0, u=0)
又由于流体分子相互之间的扩散和相互之间的吸引造成流体之间 的相互牵制---粘性力,在其作用下会使流体的速度在垂直于壁面 的方向上发生改变。
当热量通过导热自壁面传入流体后,由于相对的宏观 运动以焓的形式被运动着的流体带向下游-----热对流;
对流传热与热对流不同,既有热对流,也有导热;
从机理上讲,对流换热除了紧贴壁面的流体依靠微观 粒子运动的导热之外,离开壁面的流体依靠宏观运动 储存和输运热量。
对流换热过程热量传递的机理
以流体外掠等温平板为例 对流换热时,流体和壁面间传递的热量是通过壁面的 流体沿壁面法线方向导热而实现的(为什么?)
速度边界层
(3) 由于流体的粘性和受壁面摩擦阻力的影响,紧 贴壁面处会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边界层
对流传热的基本公式 牛顿冷却公式(1701)
热流量Q:hA(Tw QhA(T
T) T)
W W
—流体被加热 —流体被冷却
热流 q Q A 密 h ( T w T 度 f)W m 2 :
h Q
A(Tw T)
(1) 流动的起因:
自然对流: 流体因各部分温度不同 而引起的密度差异所产 生的流动
强制对流: 由外力(如:泵、风机、水 压头)作用所产生的流动
h强制h自然
48-11
(2) 流动状态:
层流:流体微团沿主流方向作有规则的分层流部分之间发生剧烈的混合, 流体质点做复杂无规则的运动
同时,分子的微观运动没有停止,流体微团内部以导 热的形式传向离壁面稍远的流体层-----热扩散
热扩散
热对流
被加热的流体向前运动,带走了一部分热量,从而使 向垂直于壁面方向传递的热量逐渐减少;流体中的温 度变化率也逐渐衰减
对流传热的特点:
(1) 导热与热对流同时存在的复杂热传递过程
(2) 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动; 也必须有温差
内部流动对流换热:管内或槽内
外部流动对流换热:外 掠平板、圆管、管束
热面向上
热面向下
(5) 流体的热物理性质:
热导率 [W(mC)] 密度 [kg m3]
比热容 c[J (kgC)] 动力粘度 [Ns m2]
运动粘度 [m2 s] h(流体内部和流体 间与 导壁 热面 热)阻小
、ch (单位体积流体能携 多带 能更 量 )
对流换热过程热量传递的机理
壁面和贴壁流体间的热量传递 热量自壁面传入流体后的传递
由于粘性的作用,流体在贴壁处被滞止,处于无滑移 状态(即:y=0, u=0),热量只能以导热方式传递:
热扩散
热对流
48-21
根据傅里叶定律:
qT yy0
W m2
根据牛顿冷却公式: q h ( T w - T ) W m 2
层流到湍流之间有一过渡阶 段;是过程,非瞬间完成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
ul ul u2
Re
u
l
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3) 流体有无相变:
相变换热: 凝结、沸腾、升华、 凝固、融化等
相变热(潜热)的吸收或释放起主要作用
h相变h单相
48-15
(4) 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
换热表面的形状/大小/换热表面与流体流动方向 的相对位置以及换热表面的状态(光滑或粗糙)
— —对流传W 热 /m2系 K 数
—— 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1度时、每单位壁面 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如何确定h及增强换热的措施是对流换热的核心问
题 (过程量 !!)
48-9
二、对流传热的影响因素
(1) 流动起因 (2) 流动状态 (3) 流体有无相变 (4) 换热表面的几何 因素
(5) 流体的热物理性 质等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第四章 对流换热的理论基础
Theory o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48-2
本讲要点
掌握对流换热的机理 对流、对流换热 掌握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的一般表达式
掌握对流换热的主要影响因素 流动起因、流动状态、物性、几何形状
理解对流换热系数是过程量
了解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的推导过程 尤其是能量方程
§4-1 对流传热(换热)概说
一、对流传热
Tw T
对流传热———流体与固体壁之间有相对运动、且 存在温度差时所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
热对流 & 对流换热
热对流—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从而流体的各部分之 间 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 传递过程。
h (有碍流体流动、热 不对 利流 )于
48-17
综上所述,表面传热系数是众多因素的函数:
hf(v,Tw,Tf,,cp,,,,l,Ω )
研究重点:揭示出表面传热系数与影响它的有关物 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表面传热系数
三、对流传热现象的分类 外掠单管
强迫对流 无相变
外部流动 外掠管束 外掠平板
圆管内受迫流动 内部流动 其他形状管内受迫流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